銀川城市旅遊發展模式分析
㈠ 銀川有什麼特色的旅遊資源
蘇峪口國家森林公園。它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有櫻桃谷、博物館等景點。
㈡ 銀川市旅遊問題
沙湖門票旺季60元,淡季40元,遊船和遊艇的路線均為新碼頭-南岸遊船版碼頭-北岸遊船碼頭(往權返),旺季價格分別為60元、100元,淡季價格分別為40元、80元。
西部影城是40元。
西夏王陵40元。
賀蘭山岩畫15元。
銀川火車站沒有前往沙湖的旅遊班車。
火車站到西部影視城沒有公交車,可以做中巴。
小天安門是南門廣場,坐201路。
㈢ 你覺得銀川是一個怎樣的城市,從自然環境、經濟發展和氣候來看
粘貼什麼的太可怕了 ……
按照實際情況來劃分,銀川應該是一座三線回城市。但是銀川今年來一直位答列全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前十名。這種情況在三線城市中是絕無僅有的。為什麼呢。銀川獨特的地理環境造就了銀川的氣候環境並不像相同緯度下的內陸城市那樣嚴寒酷暑,二十相比較而來柔和的多。可以說銀川的氣候室非常宜人的。同時,獨特的氣候也孕育了銀川與周邊截然不同的自然環境。多湖,開闊的平原是銀川最大的特色,毫不誇張的說是各方面均衡的極其適宜人類居住的地區。經濟發展起步比較晚,但是增速快,而且也是一個擁有開放心態,對新生事物很包容的城市。所以有著非常蓬勃的發展潛力。相信,不久的將來會立足西北,成為一個全新崛起的區域中心城市。
㈣ 銀川市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情況現狀(詳細)
在銀川市與永康南卷7號樓對面的馬路上有9個拉圾箱,發出的惡臭以及裝運垃圾時的噪迴音嚴重答影響著他們的正常生活,這座垃圾箱放在這已經10年了,以前只有3 4個,現在增加到9個。每天下午6點以後,清掃員就往裡面倒垃圾,然後有7 8個揀垃圾的人在垃圾箱里亂翻,過不了一會,垃圾就攤在馬路中間。一刮風後,塑料袋亂飛,蒼蠅成群,到處飄溢著惡臭氣。而且7號樓院子里有兩排平房,沒有下水道,住戶就把大小便倒進垃圾箱里。這還不算,沒晚十一二點鍾,環衛工人們開著卡車來收垃圾,卡車轟隆聲在夜裡很刺耳,指揮卡車的喊叫聲,鐵杴與地面的摩擦聲,車廂和鐵箱的碰撞聲響成一片,令人們過不上安穩的生活。
在銀川市南環路與玉皇閣南街交叉路口三個雨水井不久前同時冒水,導致街道被污水淹沒,引起居民的不滿。市政管理處維修人員經過三天兩夜的緊急疏通,才抽干凈水,等下井後發現,管道里堆積了數米長的便餐盒、易拉罐、礦泉水瓶、塑料袋、筷子等各種垃圾,管道口還有幾根木棍把這些垃圾擋住,使下水管被阻。「管道里的垃圾從何而來呢?」這些都是附近的一些餐館趁天黑沒人,偷偷打開井蓋,將這些垃圾倒進去的。
㈤ 銀川經濟靠什麼發展
長城橡膠。做所有橡膠製品~包括輪胎!·
亞洲第一
還有一些 清真食品類的內
再就是一些基礎產業~
沒有容什麼特別特色的~ 產業!
呵呵~ 安逸的小城市~
最近幾年 旅遊慢慢熱起來了~
鄙視那些 胡說八道 騙積分的敗類~還隱藏IP·····2~~ 來銀川踢死你~
㈥ 高分 銀川周邊城市旅遊!誰有比較合理的路線!
從青海湖去西安然來後源去銀川,青海湖我不太清楚,西安可以看看古城,當然推薦的是去華山玩玩,可惜是冬天不太好玩,然後做火車去銀川,途中經過寧夏中衛,我家鄉,可以去沙坡頭玩玩,貌似冬天可以滑雪。然後去銀川,做火車汽車都可以。當然西安也有直達中衛的飛機了,也可以考慮。銀川玩的地方很多,我去過蘇郁口,西部影視城也就是大話西遊的拍攝地在蘇郁口對面的那個路口,可以先看影視城再去蘇郁口玩玩。
㈦ 我寫論文 想寫一個城市的旅遊業發展趨勢與研究 。大綱怎樣列比較好
1、中國旅遊業發展環境分析
1.1我國經濟發展趨勢分析
1.2中國旅遊相關產業發展分析
1.2.1國內版旅行社經營情況分權析
1.2.2國內旅遊飯店發展現狀分析
1.2.3我國旅遊交通發展現狀分析
1.2.4中國餐飲業發展狀況分析
1.2.5旅遊商貿業
2、國際旅遊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
2.1總體狀況
2.2重點地區區域市場發展狀況
3、世界旅遊總體需求預測
3.1旅遊市場特點的發展趨勢
4、中國旅遊業發展現狀分析
4.1中國旅遊業與國際旅遊強國的比較分析
4.1.1入境旅遊
國內旅遊及總收入
出境旅遊
旅遊住宿和設施
管理體制
5、中國旅遊業的國際競爭力及區域對比分析
5.1中國旅遊業的現狀分析
5.2國內旅遊業的地區和市場格局分析
5.3我國東西部地區旅遊產業開發的比較分析
6、旅遊行業的發展影響因素分析
經濟發展水平
生活方式拉動旅遊消費
國際城市化水平
7中國旅遊業與WTO
7.1 WTO對旅遊業的影響
8 旅遊產業大趨勢
8.1旅遊電子商務的趨勢和市場定位
建設平台
西部旅遊產業跨越式發展面臨的障礙和對策
民營資本進入景區資源
國內旅遊特的新熱點
9、主題公園的特點和發展趨勢
...
覺得有用需要的話可以給我郵箱,我發給你
㈧ 總體規劃的城市旅遊發展
城旅一體、整體發展,旅遊依託城市發展,城市建設體現旅遊功能,把城市作為旅遊吸引物整體打造,將城市旅遊變為旅遊城市。為此旅遊業與商貿、金融、科技、港口、工業等功能進行整合,同時整合各種社會經濟資源投入旅遊發展,以旅遊為紐帶促進城市功能的全面發揮,在整個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服務功能配套、工農業生產等方面,全面融入旅遊功能。項目帶動、集聚發展是要通過龍頭項目帶動旅遊市場開發、旅遊產業集聚和城市載體功能建設,激活市場人氣,帶動相關產業的全面發展。
為實現國際旅遊目的地和集散地、中國旅遊強市的發展目標,必須加強項目建設,打造具有震撼力的世界級旅遊吸引物。突出龍頭項目的帶動和引領作用,形成強烈的市場吸引力,並且通過龍頭項目,促進產業集聚和升級。同時按照大力發展都市型旅遊的要求,加強城市載體功能方面的大項目建設,形成城市的吸引力,促進旅遊與相關產業的全面協調發展。
在梳理旅遊資源的基礎上,更多融入天津城市總體規劃「一軸、兩核、兩帶、三區」的空間戰略思想,以積極態勢融入中心城區和濱海新區核心區的建設中,真正將城市旅遊變為旅遊城市,提出了「海河旅遊發展帶」、「中心都市旅遊區」、 「東部濱海旅遊區」,以及擁有豐富旅遊資源的薊縣「北部山野旅遊區」,成為天津近中期旅遊發展的核心集聚區和龍頭帶動區。
㈨ 關於文化旅遊的發展模式
旅遊經濟發展模式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某一特定時期內旅遊產業發展的總體方式。
我國一些學者就試圖從幾個不同的角度來總結旅遊經濟發展模式的不同劃分,如從旅遊業的形成、發展同國民經濟關系出發,旅遊經濟發展模式可分為超前型發展模式和滯後型發展模式;從旅遊業發展的調節機制出發,旅遊經濟發展模式又可以分為市場型發展模式和政府主導型發展模式;從旅遊類別發展的先後順序出發,旅遊經濟發展模式可分為延伸型發展模式和推進型發展模式。
從以上劃分的內容來看,它們主要的差異就在於政府主導下的模式運行與市場機制調節的模式運行。
美國學者將這兩種運行模式賦予了一個一般意義上的定義:「價值驅動型(value—driven)」和「市場驅動型(Market— driven)」。(見美國.查爾斯.R.戈爾德耐,《旅遊業教程——旅遊業原理、方法與實踐》第八版,412頁,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3年)很顯然,前者就是以政府為主導的旅遊發展模式,而後者則是市場自發調節的發展模式。
1、從旅遊發展的空間結構看
我國旅遊產業的發展是以經濟基礎條件較好的中心城市和東南沿海地區的旅遊業發展為先導,然後向中心城市以外地區和中西部地區逐漸推進的。
2、從資源的開發與產品生產組合看
旅遊產品由以觀光旅遊為主向多種旅遊產品推進。
3、從旅遊組織和旅遊的運作方式看
旅遊形式由團隊旅遊為主向散客旅遊居優勢、團隊旅遊與散客旅遊相結合的方向演進。
4、從旅遊設施的建設看
旅遊設施建設以高等級為主,由高等級向中、低等級推進,最終形成以中等級為主體的高、中、低等級結合的設施體系。
5 、從政府的管理看
旅遊產業一直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政府的主導作用由主要進行微觀的支持和管理向宏觀的調控和管理演進。
經濟發展觀不同
(1)經濟增長驅動型發展觀
經濟增長驅動型發展觀是指從經濟的角度出發,國家、地區和企業將旅遊發展的經濟功能置於首位的發展觀念。
(2)雙重動力型發展觀
雙重動力地發展觀是指從社會和經濟相結合的角度出發,既考慮旅遊業發展的社會功能,又考慮其經濟功能。
(3)可持續發展觀
可持續發展觀是指旅遊業發展要從經濟、社會、文化和環境等方面利益相協調的角度出發,確保旅遊業發展利用的資源能用來「滿足當代人的需要,而不危及滿足今後各代人需要的能力」的發展觀念。
旅遊業發展具有的特徵是:第一,在政府總體規劃下的循序漸進發展。第二,資源得以可持續利用的發展。 第三,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相統一的發展。
2、從觀光型旅遊為主向度假型旅遊為主轉變
在未來的市場發展中,觀光型旅遊並不會完全失去市場,但在傳統的旅遊客源國家中度假旅遊將更為盛行,將會逐步取代觀光旅遊成為國際旅遊的主體。
3、追求更為靈活多變的旅遊方式
在追求個性化的浪潮下,旅遊者不再青睞於旅行社固定包價的旅遊方式。散客旅遊和家庭旅遊在旅遊者人數中所佔比例將逐漸增加。
4、在旅遊中追求更多的參與性和娛樂性
各國在旅遊產品設計開發中都注重安徘豐富的娛樂活動,改變旅遊方式,增加遊客的參與感,那些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情和傳統地方特色同時又和娛樂相結合的旅遊產品尤受遊客喜愛。
㈩ 銀川市形成與發展的主要區位因素
【銀川市形成與發展的主要區位因素】
1、自然因素:
(1)地理位置:銀川地處中國西北地區寧夏平原中部,西倚賀蘭山、東臨黃河,是區域性中心城市形成與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土壤因素:銀川地區土壤類型分為9大類、28個亞類、48個土屬及500多個土種或變種。賀蘭山至西乾渠之間主要為山地灰鈣土、草甸土和灰褐土,東部沖積平原主要為長期引黃灌溉淤積和耕作交替而形成的灌淤土,局部低窪地區有湖土和鹽土分布。灌淤土土質適中,理化性好,有機質含量高,保水保肥適種性廣。土壤類型的多樣性非常適合發展農業生產和多種經濟作物生長。這也是是區域性中心城市形成與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社會經濟因素:素有「塞上江南、魚米之鄉」和「塞上明珠」的美譽。
【區位因素】指促使區位地理特性、功能的形成、變化的原因或條件,這些原因和條件又被稱為區位因子。
根據區位因素本身的性質和狀態,可分為自然因素、社會經濟因素和技術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區位形狀、地形、地貌、地質、地殼運動、太陽輻射、氣候、水體、生物、土壤等;社會經濟因素包括人口、民族、宗教、文化、政治、政策、資金、土地價格、管理、市場等;技術因素包括科技水平、冷藏技術、良種育種、化肥、機械。此外,歷史習慣、時間也屬於影響區位的因子。
區位因素主要對農業、工業(商業和服務業)和交通運輸業產生各種制約。分別為農業區位因素、工業區位因素和交通區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