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中國旅遊業多久可以恢復

中國旅遊業多久可以恢復

發布時間: 2020-12-06 03:06:23

A. 中國旅遊業發展現狀

國內的旅遊業變態的很多的,我覺得不妨從商業化這方面入手,旅社安排的商業色彩太濃,導致旅遊變態了。

B. 關於中國旅遊業

旅遊業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物質相對豐富而相應發展的產業。近年來開放政策和經濟的高速發展為我國旅遊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我國旅遊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並由此產生了可觀的經濟效益。1994年我國旅遊收人為1600多億元,躍居全球十大旅遊目的地中的第八位。與此同時,我國旅遊業資源破壞、旅遊區環境質量下降的問題也日益突出。為使旅遊業持續、協調發展,有必要分析旅遊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影響方式和所造成的結果,為我國旅遊業發展的管理、決策提供服務。

一、旅遊環境與旅遊業的關系
一般意義上的旅遊環境,指對於具體的旅遊客體——旅遊區,影響旅遊活動的主體——遊客的旅遊行為的各種外部因素,包括社會環境、自然生態環境、旅遊氣氛環境和旅遊資源等。這里僅指旅遊區的旅遊資源、自然生態及相應的旅遊氣氛。與之相聯系,旅遊環境問題也就指由於外界作用使上述因素受到影響和破壞,使遊客旅遊活動的滿足程度受到影響。

旅遊區的旅遊資源是遊客觀賞的對象。對於遊客而言,旅遊資源本身蘊含的各種美學特徵及其歷史、文化、科學價值是旅遊行為的直接激發者,資源的破壞將直接影響旅遊者的滿足程度。

旅遊區的自然生態環境是旅遊區地貌、空氣、水和動植物等生態因子的總稱,這些生態的有機結合形成了旅遊區環境的優美與愉悅。從人類審美的心理需求來看,自然景觀美是基礎,在一個空氣污濁、水體污染、四周嘈雜的環境中,遊客是無法去領略、欣賞、體會具體游覽對象的各種美學特徵的。特別是隨著生產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人們的閑暇時間逐步增加,城市居民進行旅遊、回歸自然,借自然環境的潔凈達到鍛煉和療養身心的願望正日益高漲。由此看來,旅遊區的自然生態環境從某種意議上來說也是一種旅遊資源。

旅遊氣氛環境指旅遊區所特有的地方特色、歷史、民族風情及與之相適應的外部氛圍。旅遊環境美是形象與意境的雙重美,而每一具體的游覽對象,其對遊客旅遊行為的激發,很大程度上是它反映出的特殊的歷史、地方、民族特點或一種異國、異地的特殊情調。

所以,旅遊區環境狀況的好壞對旅遊者旅遊效果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遊客旅遊的滿足程度與旅遊區環境條件息息相關,直接影響旅遊業持續發展,必須充分認識到保護旅遊區環境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二、目前我國旅遊業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
我國旅遊業目前所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是:
1、相當一部分熱點旅遊區污染嚴重。主要表現為水體污染,空氣質量下降,局部生態環境受到破壞,旅遊資源受到損害;
2、旅遊區環境衛生狀況較差,區內垃圾隨意拋灑堆積,污水、污物隨處可見;
3、一些熱點旅遊區超規模接待遊客,旅遊區人滿為患,擁擠不堪,旅遊氣氛喪失;
4、旅遊開發建設項目與旅遊區整體環境不協調。

三、旅遊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
造成旅遊區環境破壞、環境質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來,有如下幾種:
1、人類經濟行為的不當破壞了旅遊環境
人類經濟活動對旅遊區環境的影響與破壞可以分為三方面:(1)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工業生產排放的廢物及產生的噪音污染了旅遊區的自然環境,擾亂了旅遊區應有的寧靜。結果一方面旅遊區喪失了以往清新的空氣、透明的水體、靜謐的氛圍;另一方面遊客游覽的興致因環境污染而降低。(2)不合理的資源利用與農業生產方式破壞旅遊區的自然生態平衡,旅遊資源直接受到影響,例如森林砍伐、過度開采地下水、開山炸石等活動造成水土流失、游覽水體水位下降、奇山麗景慘遭破壞等。(3)在經濟結構、生產力布局、城市發展規劃中,忽視旅遊資源的存在,使得區域經濟結構類型、生產力布局方式、城市發展方向與旅遊業正常、持續發展對環境條件的要求不相適應。如在雲南石林旅遊區建設大型水泥廠,在北京周口店猿人遺址建設灰窯、煤窯等。

2、旅遊活動對旅遊區環境影響
旅遊活動對旅遊區環境的影響主要在於旅遊過程產生的垃圾對景點環境的污染以及旅遊活動本身對景點自然生態平衡及旅遊意境的影響。由於旅遊區本身設施的不完善和遊客素養不高,隨著旅遊活動規模的擴大,景點垃圾遺棄量日益增加。旅遊區內大量垃圾隨意拋灑堆積,破壞了自然景觀,污染了景點水體,使旅遊區水體富營養化。我國許多旅遊區水體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相當一部分旅遊水體的透明度、色度、嗅味等指標均超過國家規定的旅遊水體標准,漂浮物、懸浮物、油跡污染物已經影響遊客感官,使其旅遊興致降低。

超過景點容納容量的超規模接待破壞了旅遊區自然生態系統平衡。構成自然景觀的生礅系統對旅遊活動本身存在一定的承載能力,這種承載能力由生態系統的結構所確定,超過其承載能力的旅遊活動將使旅遊區生態系統結構發生變化,旅遊區旅遊功能喪失。主要表現在大量遊人將旅遊區土地踏實,使土壤板結,樹木死亡;大量遊人在山地爬山登踏,破壞了自然條件下長期形成的穩定落葉層和腐殖層,造成水土流失,樹木根系裸露,山草倒伏,從而對旅遊區生態系統帶來危害……

不當的旅遊活動本身所蘊帶來的問題是嚴重的,忽視這種影響,只注重短期效益,盲目擴大規模,無限制地接待遊客,將對旅遊業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帶來嚴重損害。

3、旅遊開發和建設破壞旅遊區環境
在旅遊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有關設施建設與旅遊區整體不協調,造成旅遊資源、旅遊區生態環境、特別是旅遊氣氛環境、特別是旅遊氣氛環境的破壞主要表現為古跡復原處理不當,新設項目與旅遊區景觀不協調,改變或破壞了旅遊區所有的且應當保留的歷史、文化、民族風格和氣氛,利於具體的旅遊對象,其旅遊價值主要表現在其本身所蘊涵的獨特的歷史、文化、民族風格。在開發利用旅遊資源時,這些無疑是應當保留且極力保護並充分予以表現的,忽視旅遊區的整體協調及其所蘊涵的內涵,盲目開發,只會造成景點的不倫不類,進而喪失其旅遊價值,使遊客的興致減退。

城市建設破壞旅遊氣氛,主要表現在新建建築與旅遊城市的整體建築不協調。使本身作為旅遊對象的城市失去其本來面目。

四、旅遊環境保護的對策分析
為使旅遊業持續地發展,充分發揮旅遊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針對旅遊業所存在的環境問題筆者建議採取如下措施:

1、加強旅遊環境保護的科研工作和旅遊環境保護知識的宣傳教育。
長期以來,環境科學的研究只是從人類健康需要出發,很少從人類精神、心理需要進行研究,而這正是人類與環境相互聯系的另一個重要方面,並在人類旅遊活動中得到充分體現。

從旅遊業對旅遊環境的依賴關系,旅遊區環境對旅遊活動的承載能力,旅遊業發展對旅遊環境的破壞等方面研究旅遊環境與旅遊業的關系;從確定景觀美學質量標准、自然生態質量標准、滿足特種旅遊活動的環境質量標准、旅遊區環境質量評價方法等方面研究旅遊環境保護的方法淪;從美學、心理學角度出發研究旅遊環境保護的工程方法;還要進行旅遊環境保護政策研究,為正確的決策奠定基礎。

加強旅遊環境保護知識的宣傳,提高人們的旅遊環境保護意識,向全體遊人、旅遊從業人員和區附近居民宣傳旅遊環境保護知識。

2進付旅遊開發的環境影響評價。
不當的旅遊開發活動對旅遊區環境的破壞是無法彌補的,從保護的角度出發。存開發前對開發活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分析、識別建設、經營過程中可能造成的影響提出相應的減免對策.把可能對旅遊環境造成的貝面影響降低到最低程度。旅遊開發的環境影響評價內容包括:旅遊區環境承載力分析、旅遊規模分析、開發活動對環境的影響識別、旅遊過程對環境的影響分析等等。

3、在旅遊區發展建設中做好旅遊環境規劃。
旅遊環境問題的產生、旅遊區環境質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人類經濟活動的不當造成的,因此需要制定具有科學性、嚴謹性和預見性的旅遊環境規劃。用於組織、管理經濟、旅遊及其它破壞旅遊環境的活動,來解決發展生產、擴大旅遊規模與景點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使其協調一致,以保證經濟發展和旅遊活動持續穩定的進行、防止旅遊區環境的破壞。

旅遊區的環境規劃是旅遊區的經濟發展、旅遊業發展和旅遊區環境保護的綜合性規劃,這個規劃是從維護旅遊區環境美學質量和合理利用旅遊資源的角度出發,應用系統工程的原理與方法,遵循經濟發展規律與旅遊區環境美學規律,對經濟活動和旅遊活動的結構、規模和布局實行統籌規劃,達到既發展經濟、擴大旅遊又不破壞旅遊區環境的目的。

4、運用經濟及其它手段,控制熱點旅遊廠的旅遊規模。
採取提高熱點旅遊區的門票價格、劃定特殊旅遊景點並控制其旅遊人數等手段;調整旅遊區的旅遊規模,在保證一定經濟效益的同時使旅遊區的環境得到保護。

5、加強旅遊環境立法。
完善的法律制度是做好旅遊環境保護工作的保證,通過對旅遊者和旅遊經營者制定行為規范。對破壞行為實行強制性的干涉與懲罰。立法主要內容有(1)旅遊區建設項目的審批辦法和許可權;(2)旅遊區保護范圍和保護內容的確定;(3)對違反者的處罰辦法等。

因此應適可而止
http://www.china.com.cn/travel/txt/2008-01/23/content_9575462.htm
看了這個,你就明白了

C. 中國旅遊業現在有哪些弊端

物價上漲
旅遊總收入增長與社區居民收入非同步增長
賓館業競爭激烈,經濟效益低

D. 中國旅遊業的發展

我給你一個我當記者采訪伊春伊春時的稿件吧,或許對你有參考作用。
建設園林城市,發展生態旅遊
——記祖國林都伊春 桐 源
在峰巒疊嶂的小興安嶺腹地,蒼莽的林海之中,有一座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與自然渾然一體的城市。這里四季分明:初春花團錦簇,生機盎然;盛夏千山滴翠,綠浪起伏;仲秋層林盡染,林果飄香;隆冬千里冰封,銀妝素裹。這就是祖國林都、紅松故鄉、恐龍故鄉伊春。
伊春市地處黑龍江東北部,縱貫小興安嶺山系,地域遼闊,幅員廣大,行政區劃面積3.3萬平方公里,林業施業區面積400萬平方公里。伊春的現行管理體制為市政府和林管局合一的方式。轄1市、1縣、15個區和17個林業局。境內有漢、滿、回、朝鮮、蒙古、鄂倫春等22個民族,全市132總人口萬。自1948年大規模開發以來,共為國家生產木材2.3億立方米,相當於國有林區建國以來為國家提供木材的六分之一。
伊春境內水系發達,有670多條河流,是黑龍江、松花江兩大水系的重要源頭,東南西構成三江平原的天然屏障,北部與俄羅斯隔江相望,邊境線長249.5公里。嘉蔭國際客貨一類口岸是伊春連接俄遠東地區的黃金通道和實施「南聯北開」戰略的重要門戶,對俄邊境貿易和經濟技術合作具有十分便捷的區位優勢。
由於遠離喧囂的都市,這里空氣清新,水質潔凈,環境靜謐,置身其中,會讓人深切的體會到回歸自然的感覺。
伊春森林旅遊資源非常豐富,森林覆蓋率82.2%,擁有亞洲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紅松原始林。五營豐林自然保護區和帶嶺涼水自然保護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納入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路。五營國家森林公園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在小興安嶺林海中,生物群落豐富多樣,有1390多種植物、300多種野生動物。伊春地文景觀奇特,小興安嶺經過億萬年的地質變遷,在大森林中形成了千姿百態的奇岩怪石:湯旺河林海奇石、朗鄉石林、嘉蔭茅蘭溝、南岔仙翁山已成為中國北方罕見的地質奇觀。在「恐龍之鄉」嘉蔭縣,挖掘出我國第一具恐龍化石—黑龍江滿洲龍,被稱為「神州第一龍」。伊春冰雪旅遊資源豐富,受氣候影響,降雪量大,雪質好,雪期長,是黑龍江省重點開發的三大冰雪旅遊線之一。伊春空氣清新,大森林每年可以吸納二氧化碳2400噸,吐出氧氣3300噸。空氣中含有豐富的負氧離子和植物芳香氣,被譽為「天然氧吧」。
生態旅遊——綠水青山任我行
小興安嶺是一座取之不盡的資源寶庫,豐富的森林資源,孕育了各種珍貴的野生動植物:紅松籽、榛子、山葡萄、獼猴桃、都柿等山野果漫山遍野,刺嫩芽、猴腿、蕨菜等山野菜別具特色,還有東北虎、馬鹿、黑熊、犴、猞猁等珍惜動物出沒於林海雪原之中,巨大的寶藏等待著伊春人民開發。
目前,伊春的各類旅遊景點初具規模,現已擁有桃山國際狩獵場、五營國家級森林公園、豐林自然保護區、日月峽滑雪場、湯旺河林中奇石園、美溪回龍灣、金山屯大豐河漂流、嘉蔭茅蘭溝、朗鄉萬松岩、上甘嶺溪水森林公園等20個風景區,建成了聞名中外的恐龍地質公園、東北抗聯遺址、火山岩地質公園、小興安嶺資源博物館、小興安嶺恐龍博物館、小興安嶺石苑、木雕園等一批人文景觀。每年接待大量遊人到這里參觀、度假
伊春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牢牢抓住國家實施「天保工程」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契機,大力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把旅遊業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重點培育,優先發展,全面提升旅遊業的產業地位,力爭旅遊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十五」期間預計全市共實現旅遊總收入15.5億元,接待旅遊人數626.4萬人次,旅遊直接就業人數達到6500人,使旅遊業成為全市國民經濟發展最快的產業之一。
「十五」期間,以「中國林都——伊春」為整體品牌形象,全市旅遊宣傳促銷工作力度不斷加強,先後承辦4屆中國黑龍江森林生態旅遊節和1屆中國黑龍江五花山觀賞節。並結合伊春旅遊資源特色舉辦了漂流節、冬季攝影節和杜鵑花觀賞周。積極組織旅遊企業參加國際、國內旅遊交易、展覽活動和國內主客源市場產品推介活動。
為進一步規范旅遊行業,伊春市制定出台了《伊春市旅遊區(點)開發建設管理辦法》、《伊春市旅遊家庭旅館評定標准》等7個規范性文件、標准。按照國家和省市有關法規、規定,全市旅遊管理部門大力開展旅遊市場整頓和監督檢查工作,嚴厲查處非法、違規經營旅遊業務的行為,有效地維護了旅遊市場秩序,保護了旅遊者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
伊春的旅遊建設工作贏得了世人的認可,被國家旅遊局命名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被黑龍江省定為重點建設的三條精品旅遊線路之一。
城市建設:與大自然水乳交融
生態旅遊的發展離不開園林城市的建設,生態旅遊為園林城市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經濟後盾,園林城市的建設又會刺激生態旅遊的蓬勃發展,這是一對相輔相成的孿生兄弟。 伊春市委九屆十二次全會對中心城區建設提出了「山在城中、林在城中、水在城中、景在城中;城在山中、城在林中、城在水邊、城在景中」的建設理念,並描繪了伊春、烏馬河、翠巒、友好四區連片的建設藍圖,力爭2010年使中心城區面積達到200平方公里,人口達到50萬,發揮輻射牽動作用,形成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聚集效應,把中心城區建設成為品位高雅、風格獨特、功能完善、景觀優美的生態園林城市。
伊春的地貌特徵為「八山半水半草一分田」,城市建設要充分體現人造景觀的自然和諧,人與大自然的融合貫通,所以提出了「依山就勢造風景、就地取材建園林的」建設方法。這種做法既可以節省建設資金,又可以避免重復建設。充分利用現有的地形地貌,盡量保留濕地、林地,使自然景觀納入中心城區,達到生態環境與園林建設的有機結合,展現森林環抱、綠蔭遍地的秀麗畫卷;按動靜分設的原則,在已形成或即將建設的道路兩側統一考慮設置主商業區、副商業區、居住區、別墅區、工業園區、養殖加工區、綠化區以及健身休閑等功能區,居住區內以五層建築為主,點綴以適當的高層建築,體現高低錯落、景觀別致的美景。同時樹立建築是形,文化是魂的科學理念,將建築富與不同的文化內涵;將中心城區原有的代表性、標志性建築翻新,精雕細琢,提升檔次,使之成為人們休閑觀賞的新景觀;在中心城區邊緣依山種植四季常綠樹種,突出紅松故鄉的特色生態,並在中心城景區內仿北京香山移植規模比較大的達子香林,增加旅遊景觀,形成以街路綠化為骨架,以庭院小區綠化為基礎,以公園、廣場、園林綠地為景點的點線面環相結合的園林綠化體系。
為了有效積累建設資金,實現園林城市建設的宏偉藍圖,伊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在保證人均用地、城市建設用地的基礎上,將剩餘土地通過競爭的方式出讓使用權;將中心城區的戶外廣告牌經營權及路、橋、廣場、雕塑的冠名權轉讓、租賃和拍賣,盤活資產,籌集建設資金。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伊春人民的辛勤耕耘下,林都伊春必將成為祖國北方一道靚麗的風景。

E. 如今中國旅遊業現狀

還是良莠不齊,需要整頓,但一些大公司還是有一定口碑的

旅遊產業鏈不完備,配套設施及市場地規范化不健全

F. 中國旅遊業發展過程中有哪三大轉變

旅遊產業的發展,必須由門票經濟向產業經濟轉變、由觀光旅遊向休閑度假旅遊轉變、由資源競爭向文化競爭轉變

G. 中國旅遊業發展階段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旅遊產業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1978-1988年的外事接待期,版1989-1994年的大眾觀光啟權動期,1995-2005年的大眾觀光成長期。2003年受非典疫情的影響,中國旅遊出現了一個低潮,2004年快速恢復,2005年有了一些新發展,使得中國旅遊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這,就是以大眾休閑與國際觀光高速成長為特徵的新發展期。一方面是國內的大眾休閑高速成長,一方面是出國觀光高速增加。網路一下你就知道哦資料來源: http://www.lwcj.com/magazine/magazine04/magazine04090217001/magazine04090217001.htm 鏈接好長哦,你自己在網路里搜吧

H. 中國旅遊業的現狀如何

隨著社會的發展,旅遊業已成為全球經濟中發展勢頭最強勁和規模最大的產業之一。旅遊業在城市經濟發展中的產業地位、經濟作用逐步增強,旅遊業對城市經濟的拉動性、社會就業的帶動力、以及對文化與環境的促進作用日益顯現。旅遊業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之一。
2004年我國旅遊業全面恢復振興並有突破性發展,入境游、國內游、出境游三大市場全面振興,旅遊總收入達到6840億元,相當於全國GDP的5.01%,2004年我國出境旅遊增勢強勁,公民出境旅遊超過2800萬人。2004年全年我國入境旅遊人數10903.82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8.96%,比2002年增長11.37%。
2005年1—10月份,入境旅遊人數10018.07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1.57%。2004年中國內地旅遊出遊人數達到11.02億人次,首次突破10億人次大關。國內旅遊收入達到4711億元。2004年底全國共有15339家旅行社,新增加1978家,其中,國際社增加108家,國內社增加1870家;旅行社總資產424.38億元,同比增長9.42%;直接從業人員為24.62萬人。
作為國民經濟的新興行業,中國旅遊業在發展初期就明確了開發建設的基本方針。一方面堅持對外開放,廣泛吸引海內外各界資金;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鼓勵國家、集體、個人投資建設旅遊項目。這種開放的投資方針推動了中國旅遊投資市場的活躍和旅遊接待能力的提高,為旅遊業的繁榮發展創造了條件。盡管中國旅遊業的發展仍存在諸多問題和障礙,特別是旅遊業管理體制和投資機制的市場化程度較低,但總體上看,中國旅遊業的投資環境呈不斷優化的趨勢。
西部地區依靠其天然的自然資源獲得了旅遊業快速發展的機會,國內外投資者開始關注西部旅遊業。但是,由於西部交通等基礎設施的相對落後,發展西部旅遊業相對海南、深圳等沿海地區而言難度要大得多。西部大開發政策實施後,西部旅遊業迎來新的機遇,也給了垂涎西部旅遊業的投資者們出手的良機。
未來10 年間,我國旅遊業將保持年均10.4%的增長速度,其中個人旅遊消費將以年均9.8%的速度增長,企業/政府旅遊的增長速度將達到10.9%,到2020 年,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大旅遊目的地國和第四大客源輸出國。到2010 我國旅遊總收入佔GDP的比例將從2002年的5.44%達到8%。因此,作為六大新興消費熱點行業之一的旅遊行業,在今後幾年內將存在重大的投資機會。您若想對旅遊業有個系統的了解或者想投資旅遊業本報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報告共有十八章,首先介紹了旅遊業的定義與投資特性,接著對相關行業、國際旅遊業的現狀、我國旅遊業的發展概況進行了闡述。然後對的入境旅遊、生態旅遊、黃金周旅遊、紅色旅遊、溫泉旅遊、旅遊小城鎮、主題公園、其他等進行了細致透析。隨後對旅遊業市場細分與消費者、旅遊電子商務、旅遊業的競爭進行了深入的分析,並對旅遊業上市公司、我國的重點旅遊資源進行了概述。最後對旅遊業的前景趨勢做出了科學的預測。

I. 中國旅遊業為什麼發展迅速

中國旅遊業發展迅速的原因:
1、居民收入的增長與消費水平的提高對旅遊業的影響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居民的收入出現了穩步的增長,與之相對應的是消費水平也有隨之了明顯的提高。而這些都對我國旅遊業的發展有著推動的作用。
2、閑暇時間的增多對旅遊業的影響
隨著我國假日制度的完善,越來越多的公民就會有更多的閑暇時間,而閑暇時間的增多,使得人們「走出去看看」的期望值提高,可以性增加,旅遊成為現實。
3、國家政策的支持
「黃金周」的出現,帶薪休假制度的實施都極大地推動了我國旅遊業的發展。
4、我國旅遊資源豐富
作為一個面積大國和歷史悠久的國家,我國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很豐富,不同地區的景觀差異大,旅遊價值高,也促進了旅遊業的發展。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