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經濟危機對世界旅遊業的影響

經濟危機對世界旅遊業的影響

發布時間: 2020-12-06 02:42:55

旅遊業應對金融海嘯調研提綱

你是要調研的提綱、調研方法,還是要旅遊業應對金融海嘯的措施、方法和現狀?

可參考以下網頁內容:
http://..com/question/92727615.html?si=6

旅行社抱團過冬 ---淺談經濟危機對旅遊業的影響

山雨欲來風滿樓,在經濟危機「風聲四起」的情況下,不知道「經濟的冬天」會持續到什麼時候,各行各業都在相繼准備過冬,那麼作為旅遊領域的旅行社同仁們除了等待,我們又應該如何「過冬」呢?單兵作戰還是抱團過冬,這,值得所有人深思...
一、分析當前旅遊形勢
在經濟形勢如此嚴峻的情況下,沒有那個部門能給旅行社「發錢,減息,免稅」, 也許這個冬天不太冷,也許出奇的冷甚至意想不到的長,那我們該怎麼辦?
目前旅行社面臨的市場壓力愈加嚴重,可以說是內外交困,內憂外患同時襲來。內憂方面:旅行社低位運行,慘烈的惡性低價競爭,使整個行業陷入微利的深淵,受經濟危機影響,國際線路風光不再,國際旅行社也轉戰國內,爭搶國內客源市場份額,造成更大的競爭壓力。另外旅行社的實際操作業務又有多少被搶走?包括:會議市場、自駕游、網路旅遊。。。。可以說原屬於旅行社分內的業務,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其它機構搶走,可很多旅行社目前大部分眼裡看到的還只是傳統組接業務。外患方面:經濟危機等負面效應導致經營業績下滑, 旅遊業負面效應連續疊加,從春節前後的雪災,到 「5·12」大地震,再到目前全球經濟危機,直接影響了旅行社的業務。

二、傳統防「狼」招數是否能應對危機

旅遊業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目前很多旅行社也都找到了一些方式應對以及解決日益緊張的危機,比如在國內、省內遊方面,大小旅行社都認為這是一塊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很有做頭的市場,也坦言會繼續花大力氣提升國內、省內游。雖說這一變通相當迅速,但國內、省內游空間畢竟有限,如果大家都只能想到為這一塊蛋糕爭破頭,恐怕也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還好,各大旅行社也都有了「練好內功」的意識,加強內部培訓,提升導游素質,但僅僅是如此而已嗎?
1.苦練內功,單打獨斗是否就能化解風險?
旅行社練好內功在資金、線路、服務等各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備,採取加強內部控製成本、加大直接采購力度、優化營銷格局、提升產品服務等種種措施,應對未來可能的打擊和競爭。同時穩固現有市場,再開拓自駕游、攝影游、高爾夫游、家庭游等分眾市場,拓寬網路銷售等銷售渠道,降低營運成本,這些都是化解風險的有效手段。
2.低價是否是救市的唯一出路?
旅遊市場低迷,旅行社首先會調低線路價格,打出「降價牌」。不少線路創下了近幾年的新低。要救旅遊行業,大規模的低價格線路推出,只能是「救市」 的一條出路,在短期內有效,並非唯一的出路。目前的經濟形勢下,在輿論的恐慌下,國內消費者也進入了持幣觀望的態勢。單靠低價旅遊產品只能調動起一部分消費者的出遊意願,這個份額還是太小了,不足以為旅遊業帶來春天,若想恢復廣大消費者積極的旅遊情緒,還是應當以更高的品質、更新鮮的模式給消費者信心才是。
3.各類聯合體是否就能提高整體防禦能力?
目前行業內的聯合體眾多,但是大多數還只是停留在對於地接社、景區、車隊、等簡單的價格統一采購方面,只不過是由原來的一家旅行社采購調整為十家或者二十家去購買而已,沒有形成氣候性,而且不團結,各自為政,沒有相關的體制和約束力。前幾年就有同行朋友說過,目前這樣的聯合採購加大了旅行社之間價格戰,因為你只要有一定的價格優勢就可以被采購到。所以新的危機之下,我們的聯合採購是否能讓我們抱團過冬哪???
二、尋找救市之路
1. 新市場、新營銷,啟動09年地接市場
有危機也有機遇,關鍵是如何轉變應對的思路,對產品結構有針對性的改變,並重新組合產品,探索新的、經營模式。以我們旅行社為例,在保持原有傳統團隊地接服務的基礎上,又加大了對特色線路市場的投入。憑借常年做組團業務的營銷經驗,結合各地組團社實際情況,我社特色策劃部專門為各地區組團社設計策劃了特色旅遊主題,力求產品差異化。如針對冬季地接旅遊市場推出了:逍遙爸媽樂溫泉之旅
相約中國拉斯維加斯---青島天幕美食城之旅
海誓山盟浪漫情侶游
圓夢青島奧運之旅等

2強強聯合,打造全新贏利模式
旅行社之間的聯合,同行之間共同采購,盡可能的降低企業的操作成本,在危機面前我們更應該清楚地認識到自身的優勢和缺陷。同心協力共同引導市場,引領消費群體。近期我社就與山東多傢具有各自優勢的旅行社進行了經營合作,相互借鑒,共同打造地接旅遊聯盟,
相對於旅遊業的其它環節來說旅行社的力量較薄弱,利潤點低不能與景區、酒店、航空公司等相比。我們的工作是在最上游,利潤基本上是在最下游。這個問題是不爭的事實,所以在這里大家可以盡量的把思路放的更遠一些,在去與同行「抱團取暖」這個時期,我想信任勝過一切,我們應該去調整過去越聯合越打價格戰的局面(要想明白如果市場疲軟你就是價格再低也不見的你就有多大的業務量) 我們要整合優勢,首先避免的就是同行之間的撕殺(比如組與組的、接與接的、組與接的)組接社本就是兄弟關系(左右手的關系,咱們在這里撕殺只能讓旅行社繼續留在利潤的最下游)我們想到利潤的上游去,應該借這次危機調整好自身,與旅遊上下游產業相聯合,加強行業間的互動,加大行業整體聯合力度,整合資源,優勢互補, 共同拓展市場,共同抵禦『寒冬』的襲擊,共同尋找救市之路。不久前,重慶機場、航空公司和旅行社三方結盟共同開拓市場,共同啟動了「2008暖冬航空游」,並聯手推出一系列優惠措施吸引市民出遊,抱團過冬,很值得我們行業內共同借鑒。
三、經濟危機中的中小旅行社路在何方?
有的同行說這次經濟危機是又一次洗牌,也有的直接說是清洗。那麼不管洗什麼?洗的還是中小旅行社,全國的旅行社大部分是中小旅行社,咱們的中小旅行社對行業做的貢獻最大,那麼如果我們都不做了,大的旅行社會怎麼樣?也不見的日子好過多少吧?多少市場是我們中小旅行社的老總親自帶著員工一點點去拼出來的,沒有中小旅行社哪來的批發商?大的旅行社和批發商能夠把銷售渠道鋪設到每一個縣級市場嗎?所以我們自己就坐在蛋糕上卻不知道,我們應該去采購什麼樣的產品?我們應該如何去采購?我們采購的產品是否能夠引導消費?而不是跟著消費群體後面跑

我們只是局限在同行之間的聯合嗎?能不能跨行業聯合?能不能跨地區聯合?能不能把旅行社的業務盡可能的最大化發展?能不能在有利益的同時把目光在放的遠一些?能不能把原本就屬於我們的業務范圍鞏固好?我想這些問題不是一家旅行社或者一個聯合就可以做到的,但是如果你去做、我去做、他去做了。大家都去鞏固好自己的業務堡壘,那麼也就是說我們的業務水平升級、服務水平升級、整體行業升級。經濟危機就沒有那麼容易打垮我們,所以提醒大家的是應該在咱們傳統業務疲軟的時期,咱們是不是應該「抱著團」,去把你平時一直沒有顧及的業務拿回來,要向市場要效益,要向之前沒有關注的信息和沒有顧及的領域多注意,合適的時候就共同進軍!
此次危機也為我們企業確立了中長期的奮斗目標:更加註重自身品牌的維護,及時做好員工的培訓工作、提升服務品質;同時加強跟同行業、及其他相關行業緊密的合作,走聯合發展的道路,通過通力合作實現共贏、多贏,大家攜手共同發展。如果大家有福時能達到「雙贏」,有難時能抱團取暖,我們就能很快的走出「冬天」,迎來陽光燦爛的「春天」!

⑵ 全球金融危機下中國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美國次貸危機演變為國際金融危機後,對世界經濟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面對危機,我們不僅要看到此次危機給處於轉型期的中國經濟帶來的挑戰,更要看到其中蘊含的機遇。

在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聯系日益緊密的今天,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海外投資、進出口、金融證券保險業、房地產業、旅遊業、勞動就業、經濟增長、經濟地位等層面都會產生重要的影響,並蘊含著難得的機遇。

面對危機,我們不僅要看到此次危機給處於轉型期的中國經濟帶來的挑戰,更要看到其中蘊含的機遇。那麼,在我國經濟與世界聯系日益緊密的今天,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海外投資、進出口、金融證券保險業、房地產業、旅遊業、勞動就業、經濟增長、經濟地位等層面都會產生哪些影響,又會蘊含哪些機遇呢?

第一個層面,海外投資。一方面,危機發生後,海外資本市場出現暴跌,對我國較多海外投資都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我國海外直接投資的風險也不可忽視,一些項目可能面臨著資產價格縮水、投資收益下降、投資回收期延長等一系列風險。

另一方面,國際金融風暴使得海外許多股市大幅縮水,資產價格大幅下降,一些公司股票估值已居歷史低位;一些公司為了渡過目前的難關,賤賣公司資產或控股權;一些國家大幅降低了外資進入門檻。這些都為我國相關企業、機構創造了一系列海外直接或間接投資的潛在機會。國際金融危機延續時間越長,破壞程度越大、經濟恢復越慢,我國海外投資的潛在機會就會越多。

第二個層面,進出口貿易。這次國際金融危機主要發生在發達國家和地區,而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的目標地也主要在發達國家和地區,因此這次危機對我國進出口將產生重大影響,尤其對我國出口導向型經濟將會帶來沖擊,一些出口導向型企業面臨著資金回收困難、訂單減少的風險。我國一般性貿易出口收入、貿易順差、外匯收入等一系列宏觀經濟指標可能都會發生重要變化。

就我國進口而言,一些國家基於生產自救可能會出台一些有利於產品出口的政策,如降低出口關稅、降低出口價格、放鬆技術封鎖等。目前,一些大宗商品如石油、銅、鐵礦石等價格大幅調整降低了我國進口相關商品的成本,這些都有利於相關商品的進口。我國企業應抓住這一機遇,根據自身的需要和能力,擴大技術類、資源類、短缺類、價格優勢類商品的進口。

第三個層面,金融證券保險業。這次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金融業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利率聯動、匯率波動及其對金融機構經營的影響;金融環境的變化對銀行貸款業務可能產生重要影響;海外金融機構的風險可能傳導到其設置在我國的分支機構上來。對我國證券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股價波動及其對證券機構經營、業績和對投資者投資收益的影響;股價波動對市場融資功能的影響及其對上市公司IPO和再融資的影響。對我國保險業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利率波動對保險業經營及業績的影響;資本市場波動對保險業投資收益的影響。

就影響程度而言,我國金融證券保險業對外有所開放但尚不充分,這就決定了此次危機所產生的影響程度相對有限。一方面,在國際金融、證券市場沒有穩定之前,我國金融、證券市場不可能走出反向的單邊行情。另一方面,影響我國金融、證券市場未來走勢的主要因素仍是國內的市場環境和運行機制。今後我國仍會堅持金融改革、開放、創新的發展路徑,但市場監管和風險防範會進一步加強。

第四個層面,房地產業。這次危機從源頭上看是房地產市場危機。因此,由房地產市場引發的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房地產業會產生多方面的影響:首先,我國幾個一線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和部分二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有可能面臨一些海外投資客拋售房產、抽離資金的情況;其次,基於美國這次房地產市場危機的深刻教訓,我國未來會進一步規范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會控制房地產虛假需求的擴大和價格的暴漲暴跌,以避免房地產市場的劇烈波動引發金融業系統性風險。

第五個層面,旅遊業。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旅遊業的影響是雙重的:一方面,受危機影響較深的國家,基於發展本國經濟、增加就業的需要,可能會出台促進本國旅遊業發展的舉措,以吸引更多境外遊客。因此,我國居民出國旅遊可能會更加便利,國內旅遊業面臨著旅遊人數分流的潛在壓力;另一方面,受金融危機引發經濟衰退的影響,海外入境的人數可能會明顯減少,這對涉外旅遊會產生較大影響。

第六個層面,勞動就業。此次危機對我國勞動就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經濟增長放緩,新增就業機會可能相對減少。因此,未來一定時期可能面臨更大的就業壓力;二是金融危機爆發後,美國等金融業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失業金融從業人員有可能流向受金融危機影響較少的國家和地區。因此,我國面臨著引進海外金融人才的良好機遇,國內金融業也可能面臨著更加嚴峻的人才競爭的態勢。但從長遠來看,這種人才競爭對我國金融、證券、保險業的發展是非常有利的。

第七個層面,經濟增長。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衰退會對我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產生負面影響。但是,我們應該看到,目前我國經濟增長基礎、方式與西方發達國家明顯不同。同時,我國經濟仍是投資推動型經濟,鐵路、公路、機場、港口、電網、城市基礎實施、新農村建設等領域仍有巨大的投資空間。一旦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較深而出現GDP增速下降較多時,我國投資型經濟仍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第八個層面,經濟地位。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恢復經濟的復雜程度、困難程度會比我國大得多。因此,在未來幾年增速趨緩的情況下,我國經濟總量與發達國家的相對差距將會縮小,我國在國際社會的地位將會上升。具體而言,一些大宗商品的定價可能會考慮「中國企業談判因素」,而不是過去那種我國「需求什麼」國際市場「炒什麼」、「漲什麼」的格局。

⑶ 經濟危機對旅遊業的發展

旅行社抱團過冬 ---淺談經濟危機對旅遊業的影響

山雨欲來風滿樓,在經濟危機「風聲四起」的情況下,不知道「經濟的冬天」會持續到什麼時候,各行各業都在相繼准備過冬,那麼作為旅遊領域的旅行社同仁們除了等待,我們又應該如何「過冬」呢?單兵作戰還是抱團過冬,這,值得所有人深思...
一、分析當前旅遊形勢
在經濟形勢如此嚴峻的情況下,沒有那個部門能給旅行社「發錢,減息,免稅」, 也許這個冬天不太冷,也許出奇的冷甚至意想不到的長,那我們該怎麼辦?
目前旅行社面臨的市場壓力愈加嚴重,可以說是內外交困,內憂外患同時襲來。內憂方面:旅行社低位運行,慘烈的惡性低價競爭,使整個行業陷入微利的深淵,受經濟危機影響,國際線路風光不再,國際旅行社也轉戰國內,爭搶國內客源市場份額,造成更大的競爭壓力。另外旅行社的實際操作業務又有多少被搶走?包括:會議市場、自駕游、網路旅遊。。。。可以說原屬於旅行社分內的業務,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其它機構搶走,可很多旅行社目前大部分眼裡看到的還只是傳統組接業務。外患方面:經濟危機等負面效應導致經營業績下滑, 旅遊業負面效應連續疊加,從春節前後的雪災,到 「5·12」大地震,再到目前全球經濟危機,直接影響了旅行社的業務。

二、傳統防「狼」招數是否能應對危機

旅遊業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目前很多旅行社也都找到了一些方式應對以及解決日益緊張的危機,比如在國內、省內遊方面,大小旅行社都認為這是一塊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很有做頭的市場,也坦言會繼續花大力氣提升國內、省內游。雖說這一變通相當迅速,但國內、省內游空間畢竟有限,如果大家都只能想到為這一塊蛋糕爭破頭,恐怕也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還好,各大旅行社也都有了「練好內功」的意識,加強內部培訓,提升導游素質,但僅僅是如此而已嗎?
1.苦練內功,單打獨斗是否就能化解風險?
旅行社練好內功在資金、線路、服務等各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備,採取加強內部控製成本、加大直接采購力度、優化營銷格局、提升產品服務等種種措施,應對未來可能的打擊和競爭。同時穩固現有市場,再開拓自駕游、攝影游、高爾夫游、家庭游等分眾市場,拓寬網路銷售等銷售渠道,降低營運成本,這些都是化解風險的有效手段。
2.低價是否是救市的唯一出路?
旅遊市場低迷,旅行社首先會調低線路價格,打出「降價牌」。不少線路創下了近幾年的新低。要救旅遊行業,大規模的低價格線路推出,只能是「救市」 的一條出路,在短期內有效,並非唯一的出路。目前的經濟形勢下,在輿論的恐慌下,國內消費者也進入了持幣觀望的態勢。單靠低價旅遊產品只能調動起一部分消費者的出遊意願,這個份額還是太小了,不足以為旅遊業帶來春天,若想恢復廣大消費者積極的旅遊情緒,還是應當以更高的品質、更新鮮的模式給消費者信心才是。
3.各類聯合體是否就能提高整體防禦能力?
目前行業內的聯合體眾多,但是大多數還只是停留在對於地接社、景區、車隊、等簡單的價格統一采購方面,只不過是由原來的一家旅行社采購調整為十家或者二十家去購買而已,沒有形成氣候性,而且不團結,各自為政,沒有相關的體制和約束力。前幾年就有同行朋友說過,目前這樣的聯合採購加大了旅行社之間價格戰,因為你只要有一定的價格優勢就可以被采購到。所以新的危機之下,我們的聯合採購是否能讓我們抱團過冬哪???
二、尋找救市之路
1. 新市場、新營銷,啟動09年地接市場
有危機也有機遇,關鍵是如何轉變應對的思路,對產品結構有針對性的改變,並重新組合產品,探索新的、經營模式。以我們旅行社為例,在保持原有傳統團隊地接服務的基礎上,又加大了對特色線路市場的投入。憑借常年做組團業務的營銷經驗,結合各地組團社實際情況,我社特色策劃部專門為各地區組團社設計策劃了特色旅遊主題,力求產品差異化。如針對冬季地接旅遊市場推出了:逍遙爸媽樂溫泉之旅
相約中國拉斯維加斯---青島天幕美食城之旅
海誓山盟浪漫情侶游
圓夢青島奧運之旅等

2強強聯合,打造全新贏利模式
旅行社之間的聯合,同行之間共同采購,盡可能的降低企業的操作成本,在危機面前我們更應該清楚地認識到自身的優勢和缺陷。同心協力共同引導市場,引領消費群體。近期我社就與山東多傢具有各自優勢的旅行社進行了經營合作,相互借鑒,共同打造地接旅遊聯盟,
相對於旅遊業的其它環節來說旅行社的力量較薄弱,利潤點低不能與景區、酒店、航空公司等相比。我們的工作是在最上游,利潤基本上是在最下游。這個問題是不爭的事實,所以在這里大家可以盡量的把思路放的更遠一些,在去與同行「抱團取暖」這個時期,我想信任勝過一切,我們應該去調整過去越聯合越打價格戰的局面(要想明白如果市場疲軟你就是價格再低也不見的你就有多大的業務量) 我們要整合優勢,首先避免的就是同行之間的撕殺(比如組與組的、接與接的、組與接的)組接社本就是兄弟關系(左右手的關系,咱們在這里撕殺只能讓旅行社繼續留在利潤的最下游)我們想到利潤的上游去,應該借這次危機調整好自身,與旅遊上下游產業相聯合,加強行業間的互動,加大行業整體聯合力度,整合資源,優勢互補, 共同拓展市場,共同抵禦『寒冬』的襲擊,共同尋找救市之路。不久前,重慶機場、航空公司和旅行社三方結盟共同開拓市場,共同啟動了「2008暖冬航空游」,並聯手推出一系列優惠措施吸引市民出遊,抱團過冬,很值得我們行業內共同借鑒。
三、經濟危機中的中小旅行社路在何方?
有的同行說這次經濟危機是又一次洗牌,也有的直接說是清洗。那麼不管洗什麼?洗的還是中小旅行社,全國的旅行社大部分是中小旅行社,咱們的中小旅行社對行業做的貢獻最大,那麼如果我們都不做了,大的旅行社會怎麼樣?也不見的日子好過多少吧?多少市場是我們中小旅行社的老總親自帶著員工一點點去拼出來的,沒有中小旅行社哪來的批發商?大的旅行社和批發商能夠把銷售渠道鋪設到每一個縣級市場嗎?所以我們自己就坐在蛋糕上卻不知道,我們應該去采購什麼樣的產品?我們應該如何去采購?我們采購的產品是否能夠引導消費?而不是跟著消費群體後面跑

我們只是局限在同行之間的聯合嗎?能不能跨行業聯合?能不能跨地區聯合?能不能把旅行社的業務盡可能的最大化發展?能不能在有利益的同時把目光在放的遠一些?能不能把原本就屬於我們的業務范圍鞏固好?我想這些問題不是一家旅行社或者一個聯合就可以做到的,但是如果你去做、我去做、他去做了。大家都去鞏固好自己的業務堡壘,那麼也就是說我們的業務水平升級、服務水平升級、整體行業升級。經濟危機就沒有那麼容易打垮我們,所以提醒大家的是應該在咱們傳統業務疲軟的時期,咱們是不是應該「抱著團」,去把你平時一直沒有顧及的業務拿回來,要向市場要效益,要向之前沒有關注的信息和沒有顧及的領域多注意,合適的時候就共同進軍!
此次危機也為我們企業確立了中長期的奮斗目標:更加註重自身品牌的維護,及時做好員工的培訓工作、提升服務品質;同時加強跟同行業、及其他相關行業緊密的合作,走聯合發展的道路,通過通力合作實現共贏、多贏,大家攜手共同發展。如果大家有福時能達到「雙贏」,有難時能抱團取暖,我們就能很快的走出「冬天」,迎來陽光燦爛的「春天」!

⑷ 後經濟危機時期中國旅遊發展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挑戰與機遇
受金融危機的影響,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中國旅遊業專的不確定因素將屬增多,面臨的挑戰將更加嚴峻。一是世界經濟增長明顯減速,對旅遊業發展將產生重大影響。二是受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影響,居民旅遊消費預期減弱。三是海內外市場激烈變動,旅遊企業困難加劇。同時,當前我國旅遊業發展仍然局有諸多的有利條件和機遇。首先,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旅遊業的動力依然強勁。第二,改革開放30年奠定的堅實基礎,將有力的支撐中國旅遊業發展。第三,國家宏觀政策對旅遊業發展十分有利,中國旅遊業發展環境良好。第四,國內旅遊需求穩定增長,將有效緩解入境遊客增幅下降的壓力。第五,我國入境旅遊仍然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他要求,面對當前我國旅遊業發展中的困難,要善於在危機中尋找機會,善於化挑戰為機遇,善於准確把握市場變化特點和規律,抓住時機,積極應對,推動發展。要充分認識提振市場信心、確保經濟增長的重要性,有充分認識擴大國內需求、兼顧三大市場發展的必要性,要充分認識抓住調整機遇、實現旅遊業轉型的緊迫性,繼續保持旅遊業的良好發展勢頭。

⑸ 關於澳洲經濟基礎是否足夠強能面對現在的經濟危機

澳洲嘛 特色是羊背上的國家 、礦產資源豐富 特別是鐵礦。澳洲幅員遼闊,澳大利亞的大部分國土,約70%,屬於乾旱或半乾旱地帶,中部大部分地區不適合居住。澳大利亞有11個大沙漠,它們約占整個大陸面積的20%。由於降雨量很小,大陸三分之一以上的面積實際上被沙漠覆蓋。
澳大利亞的平均年降雨量為465毫米,每年雨量的變化幅度很大,分布很不均勻。
(以下轉自網路)
澳大利亞是一個後起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2005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全球排名第14,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排名中列第11。澳農牧業發達,自然資源豐富,有「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和「坐在礦車上的國家」之稱,澳大利亞長期靠出口農產品和礦產資源賺取大量收入,盛產羊、牛、小麥和蔗糖,同時也是世界重要的礦產資源生產國和出口國。農牧業、采礦業為澳傳統產業。澳大利亞的高科技產業近幾年有較快發展,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有所提高。自1970年代以來,澳經濟經歷了重大結構性調整,旅遊業和服務業迅速發展,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逐漸增加,目前已達到70%左右。
近年來澳經濟持續增長,2005年經濟增長率為3.2%,從1997年至今的十年內,國內生產總值平均增長率為3.6%。經濟存在的突出問題是國民儲蓄率偏低,澳大利亞在1980年代初期受國際外部環境影響,曾經歷經濟衰退,1992年的失業率曾高達12%,經過政府和國民的不懈努力,過去十多年澳大利亞的經濟持續好轉,政府財政扭虧為盈,隨著政府出現財政盈餘,澳大利亞自2001年開始每年逐步降低個人所得稅,失業率下降到二十年來的最低水平。
澳大利亞主要的經濟數據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 7730億美元(2007年度)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37,300美元(2007年度)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4.3% (2007年度)
失業率:4.2% (2007年10月)
貨幣匯率:1澳元=0.66美元 (2009年1月)
【工業】澳大利亞的工業以礦業、製造業和建築業為主。2004/2005財年礦業產值340.42億澳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1%。製造業產值883.24億澳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0.6%。建築業產值537.12億澳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5%。
【農牧業】澳大利亞農牧業很發達,農牧業產品的生產和出口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位置,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和牛肉出口國。2004/2005年度,農牧業產值達231 .68億澳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8%;農牧業用地4.4億公頃,佔全國土地面積的57%。2004年農牧業就業人數34.6萬人。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油籽、棉花、蔗糖和水果。
【服務業】服務業是澳大力亞經濟最重要和發展最快的部門,2004/2005年度,服務業產值5954.46億澳元,佔澳國內生產總值的65.3%,就業人數699萬人,佔全部就業人數的74%。服務業中產值最高的行業是房地產及商務服務業、金融保險業,分別占服務業總產值的10.3%和8%。1997-1998年度至2002-2003年度的5年間,服務業實際增長22%,其中房地產及商務服務業增速最快,分別比5年前實際增長31%,年均增長率為6%。其次是通訊服務業,實際增長29%,年均增長率為6%。增長最慢的行業是教育,實際增長9%。
【對外貿易】澳大利亞對國際貿易依賴較大。2004/2005財年澳外貿總額3501.5億澳元,約佔GDP的42%,同比增長12.7%。貿易逆差為255億澳元,同比減少14億澳元。其中出口額1623.08億澳元,進口額1878.42億澳元。出口總額中,商品出口約佔76%,服務貿易出口占約24%。澳大利亞與1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關系。2004/2005年度,澳主要貿易夥伴依次為日本、中國、美國、韓國、紐西蘭、新加坡、英國、德國、中國台灣地區和泰國。
【自然資源】澳大利亞的礦產資源、石油和天然氣都很豐富,礦產資源至少有70餘種。其中,鉛、鎳、銀、鉭、鈾、鋅的已探明經濟儲量居世界首位。澳是世界上最大的鋁土、氧化鋁、鑽石、鉛、鉭生產國,黃金、鐵礦石、煤、鋰、錳礦石、鎳、銀、鈾、鋅等的產量也居世界前列。同時,澳還是世界上最大的煙煤、鋁土、鉛、鑽石、鋅及精礦出口國,第二大氧化鋁、鐵礦石、鈾礦出口國,第三大鋁和黃金出口國。已探明的有經濟開采價值的礦產蘊藏量:鋁礬土約31億噸,鐵礦砂153億噸,煙煤5110億噸,褐煤4110億噸,鉛1720萬噸,鎳900萬噸,銀40600噸,鉭18000噸,鋅3400萬噸,鈾61萬噸,黃金4404噸。澳原油儲量2400億公升,天然氣儲量13600億立方米,液化石油氣儲量1740億公升。森林覆蓋面積占國土的20%,天然森林面積約1.55億公頃(三分之二為桉樹),用材林面積122萬公頃。澳漁業資源豐富,捕魚區面積比國土面積還多16%,是世界上第三大捕魚區,有3000多種海水和淡水魚以及3000多種甲殼及軟體類水產品,其中已進行商業性捕撈的約600種。澳最主要的水產品有對蝦、龍蝦、鮑魚、金槍魚、扇貝、蚝、牡蠣等。
【旅遊業】旅遊業是澳大力亞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2002/2003年度,旅遊業產值達320億澳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 4.2%。近10年來,海外遊客來澳人數總體呈上升趨勢,但仍只佔澳旅遊業產值的約四分之一,國內遊客仍是旅遊業的主導。2003年度,澳接待海外遊客474.59萬人次,收入167億澳元,約佔澳出口收入的11%。澳旅遊資源豐富,著名的旅遊城市和景點有悉尼、墨爾本、布里斯班、阿德雷德、珀斯、大堡礁、黃金海岸和達爾文等。
【馳名特產】澳大利亞特產包括澳寶(Opal, 澳大利亞特產寶石)、羊皮、牛皮、綿羊油、葡萄酒(紅酒和白酒)、動物玩具、原住民藝術作品、藝術畫作等。澳大利亞的商店一般都接受國際主要的信用卡。

一樓說的不太實用,另外談專業(見諒,呵呵)

我給你列個提綱吧

1 澳洲的地理位置 氣候特點
2 以上條件決定了他的經濟結構是怎樣的
3 這樣的經濟結構那些是比較容易受到影響的
4 預測它會採取什麼樣的手段克服經濟危機
(如有不足還請見諒。。。)

⑹ 急需!!!三篇四級英語作文關於旅遊,網路,經濟危機的~謝謝!

關於旅遊可以增長見識
travel can widen our knowledge of geography, the knowledge of customs, cultures and lifestyles of different places and countries。By traveling we can enjoy the beautiful scenery in different places. We will see with our own eyes many places read of in books, and visit some famous cities and scenic spots.
We will meet people with different interests and see strange and different things when we travel. We can get ideas of the conditions and customs of other people, taste different foods and local flavours if we like. In this way, we can understand how differently other people live. With all these advantages of travel, it is no wonder that travel has now become more popular than ex'er in China.
網路發展帶給人的利弊
surfing the internet has become a daily issue since we stepped into the imformation times.let us see the advantages:through the internet we get approch to various kinds of information,such as current affairs from home and abroad,and local news.and also we can keep in contact with our family through internet,such as by QQ,MSN.the most importantly,we can learn something from the net,we can get help for almost anything we don't know from the net.that is why so many people now say that the internet is like a school with qulified teachers from all fields.
but we know every coin has two sides ,so do surfing the internet,the nagtive side mainly consists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first one may get addicted in the net by spending hours and hours of time in front of the computer;second ,informations spread through the net are not all true,those false news sometiomes confuss the reader seriously,which may lead disasters;the last one is that a student may be bored of studying after he has experienced the freedom and passion from srufing the internet,compared with the strict school regulations and the never finished homeworkes.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⑺ 最近經濟危機 好久沒收入了 失戀了 心情也十分不好 非常想去旅遊 算下怎麼也要花個一萬塊錢 好心痛

請幾個朋友吃吃飯,小聚一下。再不行回家看看父母,爺爺奶奶。不久失個戀嘛。

⑻ 經濟危機對中國出境旅遊的影響

金融危機會從多個層面上影響中國的旅遊經濟發展。

1金融危機對旅遊投資方向的影響

國家旅遊局局長邵琪偉在浙江寧波舉辦的中國旅遊投資洽談會上表示,「中國旅遊業正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實現由世界旅遊大國向世界旅遊強國的歷史性跨越。由『大』變『強』雖是一字之差,但其內涵有質的差別」。我國旅遊業要實現「十一五」規劃目標,把旅遊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重要產業。從產業發展角度講,需要把握好三個重要的環節,即滿足不斷增長的旅遊消費需求,建立規范有序的旅遊市場,加快建設一批高品位和高質量的旅遊設施。其中旅遊設施建設直接與旅遊投資相關。而金融機構尤其是投資金融機構是各國旅遊業的投資主要渠道,它不僅影響著旅遊經濟的正常運行,也會影響旅遊業的長遠發展。

1.1外資進入中國旅遊業的規模縮小。

此次金融危機已經導致14家金融機構破產,其它金融機構也是舉步維艱,損失慘重。據報道,招商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中信銀行、興業銀行等七家中國最主要的銀行持有雷曼兄弟公司債券達3億多美元。當這些債券成為一文不值的廢紙時,中國的銀行業將直接損失數十億人民幣,明顯地影響公司的盈利業績。近幾天多數銀行股跌幅超過20%。旅遊業是服務產業,其提供的產品是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可以預見,金融危機首先影響的就是對旅遊的投資。如菲律賓光華集團香港投資公司,1993年在大連金石灘購買土地4.1萬平米,1996年立項成立「光華度假村」,注冊資金750萬,項目擬建五星級度假村酒店,1997年動工建設,但因東南亞金融危機停工至今。同樣,東盟許多國家也相繼停建了一些旅遊設施項目,如泰國同緬甸、寮國合作修建交通旅遊設施項目大部分處於停建或緩建狀態。

根據中國國家旅遊局的測算,近五年來,中國旅遊投資總量的年均增幅為12.2%,若保持這一速度,到2010年,中國旅遊業投資總量將累計達到19000億元,但是,12.2%的增長速度是考慮了國外企業和金融機構投資旅遊業的。金融危機會使得國外金融機構控制資金流出,這必然影響未來五年中國旅遊業的升級換代,資金將再度成為中國旅遊業發展的制約因素。

1.2中國旅遊業進入外國市場契機顯現。

中國傳統旅行社基於不同業務種類的水平分工體系,存在承包、掛靠等不符合現代服務業發展要求的經營管理模式,最終造成了旅遊市場 「散、弱、差、小」的頑症。「春秋」每年大約有20億的營業額(不含機票業務)。錦江是十幾億,雲南旅遊產業集團大概有7.8億。市場規模都是在20億以下,整個旅遊產業缺乏集中度。當中國一些有規模的旅行社分別達到50億營業額時,才有可能比肩國外旅遊企業。把握機會完成從「小而全」向「大而專」的轉變是旅遊業當前發展關鍵。

發生金融危機的區域會產生大幅度的貨幣貶值,危機區內的旅遊企業也將是經營慘淡。這將是中國旅遊企業進行國際化拓展的良機。中國的旅遊企業規模較小,競爭力較弱。但在歐美金融危機爆發期間,國內旅遊業面臨的國際競爭力會大幅度減少,旅遊業可以充分利用這一時間進行自我整合、完善,聯手進入國際市場。

2金融危機對旅遊市場的影響

從營銷學的角度看,旅遊市場就是現實的和潛在的旅遊者集合,學者通常把旅遊市場劃分為國際旅遊市場(包括入境旅遊市場、出境旅遊市場)和國內旅遊市場。金融危機會使中國的入境旅遊市場結構發生較大的變化。

2.1中國入境旅遊市場規模、結構變化

金融危機必然會影響中國入境旅遊規模和引發市場結構的變化。

2.1.1入境旅遊市場規模縮小。

金融危機造成的貨幣貶值和失業人數的增加會導致可自由支配收入的總規模下降。而旅遊產品並非是生活必需品,因此,收入下降時,人們首先會減少非必需品的購買,旅遊產品就首當其沖,客觀上導致出境旅遊的願望會降低。

一方面,金融危機區域的貨幣會發生較大幅度的貶值。亞洲金融危機期間,泰國銖對美元的匯率貶值40%(1:43);馬亞西亞貨幣貶值20%左右; 新加坡貨幣也下跌了7%以上;1997年12月10 日美元對韓國元的匯率跌到1:1719;美元對日元的匯率也突破了1:130;1997年12月10 日美元對印度尼西亞盾的比值為1:4575,比年初貶值60 %以上,新加坡元對美元的比率為1.633:1,菲律賓的比索對美元也降到35.585:1。本國貨幣的貶值使國民在境外的購買力大大降低,出國旅遊費用相對升高,不利於本國公民的出境旅遊,許多人可能會改變出境旅遊的時間和地點。如亞洲金融危機前泰國人去歐洲旅遊只需4萬泰銖,後來則要花8萬。泰銖的暴跌以及收入的減少,使許多泰國人對出境旅遊裹足不前;同時,金融危機又會產生大量的失業人員。根據美國勞工部2008年9月初公布的數據,美國8月份失業率飆升至近五年來的高點,就業人數連續第八個月下降。8月份非農就業人數減少84000人。就業人數減少的行業極為廣泛,其中包括製造業、建築業及服務業。修正後的6月份和7月份非農就業人數減幅均有所擴大,6月份修正後的減幅擴大至減少10萬人,初步數據為僅減少51000人。8月份失業率飆升0.4個百分點,至6.1%,創下2003年9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最近一次失業率低於5%是今年2月份。紐約州政府官員18日預測說,金融危機可能令該州在未來兩年內損失高達4萬個工作崗位。貨幣貶值使得危機區旅遊者的財富大量縮水。

另一方面,我國貨幣匯率近期不會有太大的變動,但由於危機國家貨幣貶值,會相對的使人民幣大幅度升值,間接導致國內旅遊產品價格上升,客觀上抑制了國外消費者的旅遊需求。因此,歐美旅遊者的入境旅遊規模必然減少。

金融危機會促進危機區域的國家政府會採取許多相關措施限制出境旅遊,鼓勵國內旅遊,保護本國利益,控制資金外流。

如亞洲金融危機期間,泰國政府立即恢復了1991年取消的出境稅,並建議將出國人員的出境稅提高到每人每次2000銖(約合57美元),而且還提高了辦理出國護照的手續費,由原來的1000銖增加到10000銖。另外還要將國際航班機場稅由現在的250銖增加到500銖。政府雖然尚無勸阻國民出國旅遊的行動,但大大加強了國內旅遊的宣傳,動員國人在國內旅遊和度假。馬來西亞也採取了相應的措施,增加了出境稅和提高了護照手續費。12月初政府又頒布了新的緊縮措施,「要求國民在國內度假」,並提出「為員工提供國內休假便利的公司可以享受免稅優惠」。馬來西亞總理還發起「購買東盟」的行動,「敦促東盟國家間相互購買商品,不買較貴的外國貨,以自救方式共渡金融危機」。韓國政府制定了《克服經濟難局對策》,提出「杜絕消費、節省外匯」的號召。為了節省外匯,政府要求全面禁止一切無關緊要的海外出差;將普通公務員和領導人員的出國培訓計劃壓縮15%至50%;必須出國時,須乘坐韓國民航班機;並要求適當減少舉辦國際活動的次數。同時,韓國還將強化海關管制,通過提高出國稅和提高對出國留學、研修人員的審查條件,控制出國外游和留學的過猛的增加。韓國消費者團體等民間組織和普通市民積極響應政府的號召,自發組織集會、遊行,宣傳節省外匯、購買國貨,控制外游,並呼呼所有的家庭和個人為克服危機貢獻力量。大量的市民放棄了出國觀光的打算,不少新婚夫婦把出國度蜜月改在國內……毫無疑問,這些政策和宣傳一定會影響來華旅遊的人數。

歐美金融危機對我國入境旅遊規模的影響已經顯現。2008年1-8月累計,我國入境旅遊人數為8673.34萬人次,同比增長0.35%。其中外國人1646.94萬人次,下降2.00%。經測算,1-8月累計,全國實現旅遊(外匯)收入266.86 億美元,同比下降2.21%。根據重慶新世紀游輪公司分析和歐美市場信息,2009年三峽游境外客源可能減少五成。金融危機導致消費意願和能力下降是客源減少的主要因素。

2.1.2入境旅遊市場結構變化。

在入境旅遊市場規模變化的基礎上,中國入境旅遊市場結構也會發生改變。2007年的入境旅遊市場結構為亞洲佔62%,歐洲、北美洲佔33%(見圖1),其他國家和地區僅佔5%。危機後歐洲、北美洲客源市場會大幅度減少,相應的,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客源市場會擴大。

盡管中國國際入境旅遊人次數與國內旅遊人次數相比不大,但其收入所佔的比例卻較大。如2007年,入境旅遊人數為13187.33萬人次,相當於國內旅遊人次數的8.2%,比上年增長5.5%。但實現的旅遊收入達419.19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2900億元),相當於國內旅遊收入的37.76%,比上年增長23.5%。亞洲金融危機期間,亞洲入境人次數變化不大,但結構去有所變化,很多地區、企業將市場開發重點轉向歐美國家,歐美入境旅遊人次數穩定上升。由於歐美多為遠程旅遊,因此,平均每人旅遊支出較大,抵減了亞洲入境旅遊人次數增長緩慢的而帶來的收入減少。而本次經濟危機爆發於歐美,根據歐美旅遊消費者的行為特徵分析,出境旅遊規模會大幅度降低,盡管我們可以依靠強力增長的亞洲入境旅遊(見圖1、圖2),但旅遊市場的結構會發生較大的變化。從入境旅遊歐洲市場分布看(見表1),主要是俄羅斯,大約佔48%,其次是英國、德國和法國,大約佔26%。英、德、法是金融危機重災區,俄羅斯也捲入歐美的金融危機,因此,歐洲市場上英、德、法分額將會大幅度減少,俄羅斯也會有一定的下降。

2.2中國出境旅遊市場結構變化

自1993年以來,中國出境旅遊的規模不斷擴大(見圖3),從374萬人次增加到4095.4萬人次,增長了近11倍。2008年1-8月份累計,中國公民出境旅遊人數為3067.42萬人次,同比增長15.54%。出境旅遊已成為中國旅遊一個不容忽視的大市場。2008年後,金融危機導致貨幣的貶值會使歐美國家的旅遊價格相對下降,對中國旅遊者來說,目的地貨幣貶值越大,到這些國家旅遊的費用相對越低。貨幣貶值的結果有利於這些國家的國際旅遊業的競爭力,促進這些國家入境旅遊的發展。美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2008年夏天來美旅遊的國際遊客增長15%,同一時間,消費增長了20%。
但從出境旅遊的目的地國家分布來看,中國處境旅遊多數集中在亞洲國家,歐美旅遊相對較少,美國僅對中國部分區域開放了旅遊市場。2007年出境第一站按人數排序,列前十位的國家和地區依次是:香港、澳門、日本、韓國、越南、俄羅斯、泰國、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可以預見,未來幾年,美國和歐洲國家將會因金融危機而迅速成為中國出國旅遊的重要目的地國家,亞洲國家相對的會有一定比例下降。現有的出境旅遊格局會發生較大的改變。

2.3中國國內旅遊市場結構變化

據世界旅遊組織(WTO)估計,在每年全世界參加旅遊活動的總人次中,國內旅遊人次約佔90%以上。我國有著5000年的文明歷史,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各地興建了一大批人造旅遊景點,國內旅遊市場無疑是我國旅遊業最大的市場。據統計,2007年,我國國內旅遊繼續強勁增長,出遊人數和旅遊收入均維持兩位數的增長。國內旅遊人數達16.10億人次,比上年增長15.5%。其中:城鎮居民6.12億人次,農村居民9.98億人次。國內旅遊收入7770.62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24.7%。其中:城鎮居民旅遊消費5550.39億元,農村居民旅遊消費2220.23億元。國內旅遊出遊人均花費482.65元,比上年增長8.0%。其中:城鎮居民國內旅遊出遊人均花費906.93元,農村居民國內旅遊出遊人均花費222.47元。

由於國民經濟發展基本面依然良好,因此,國內旅遊發展趨勢不會受到大的影響。但結構有可能發生變化。受金融危機國家貨幣貶值的影響,中國出境旅遊人數會增加,部分高收入群體會增加出國尤其是歐洲、美國旅遊動機,相應減少國內旅遊。但是,國內旅遊的農村市場有可能進一步擴大,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關於農村經濟改革的重大決策,會帶動農村經濟飛速發展,農民收入有可能大幅度提高,從而引發農民旅遊的積極性,彌補出境旅遊帶來的市場空缺。

3金融危機對旅遊支柱產業的影響

酒店業、旅行社和國際航空業是旅遊業的三大支柱,金融危機不可避免的對這三大支柱產業產生影響。

3.1金融危機對酒店業的影響

旅遊酒店是發展旅遊產業的主要基礎設施,旅遊酒店數量、規模大小和服務質量水平的高低是衡量旅遊產業發展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但與景區相比,酒店與其他住宿設施的替代性更大。而且如果經濟不景氣,旅遊預算的下調可能直接反映到住宿預算的下調,企業的差旅預算也將下調,因此高星級酒店的需求相對會受到抑制。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由於客源減少,東盟國家的酒店入住率降到了最低點。新加坡酒店入住率由1997年的79%降到1998年的71%。越南酒店過剩現象更加嚴重,在危機爆發之前入住率僅有30%~40%,到1998年第一季度降至20%。印度尼西亞酒店客房的開房率也從危機前的75.8%降到1998年的35%。

2008年10月,史密斯旅遊調查公司(Smith Travel Research)發布的一份新報告顯示,全球星級酒店在8月都經歷了客房入住率下降。2008年廣交會期間,廣州部分五星級酒店預訂率較低。已往交易會房價飛漲、一房難求的景象不再,各大酒店的報價也繼今年的春季交易會以來,創交易會價格新低。2006年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如家,最高估價達到50.08元。近52周來,最低股價只有9.50美元,股價遭遇腰斬後再遭腰斬。近半年以來,如家的股價也從20多美元直線下落至10美元左右。這說明消費者對酒店業的預期大幅度下家。據了解,2008年5月開始,三亞酒店業遊客接待量明顯下滑。三亞旅遊產業發展局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三亞各酒店接待境外遊客量為34.7萬人次,同比減少了7.39%,僅完成了全年計劃的55.43%。

在美國和歐洲,每間客房收入增長率在2008年8月已減緩到1.0%,而去年同期為12.6% ,2008年第2季度的亞太區消費者信心指數為56.0,而去年同期為69.3。

3.2金融危機對旅行社的影響

旅行社是旅遊六要素的組織者,是聯通旅遊目的地和遊客之間的橋梁。相比景區和酒店,旅行社由於無法控制資源,議價能力比較低,可替代性也最高。危機對入境旅遊的影響已毋庸置疑,因此,旅行社為爭奪客源的競爭會十分激烈。大型旅行社有的因實力較大,在與航空公司、酒店的討價還價中佔有一定的優勢,能夠以較低的團費吸引遊客,實行薄利多銷,擴大市場佔有率。而一些中小型旅行社競爭實力較弱,往往難以為繼,生存空間受到極大威脅,不少旅行社在競爭中被無情淘汰。例如亞洲金融危機期間印尼雅加達一個大型旅行社由於業務急劇減少,營業額下降60%~80%,被迫關閉了16個分社,出國旅行服務部裁員多達94%,由85人減至5人。

據悉,東莞光大交通旅行社已於2008年9月中旬停業,這也是在這場金融危機中首家關門的東莞旅行社。目前廣東的小旅行社已有1/10處於歇業狀態,員工或被終止合同,或被遣散回家待崗。一些大的旅行社也只能通過調整產品線路等應對困境。首旅股份2008年10月15日暴跌9.07%,以8.22元收盤,最低價達到8.20,這一價格距離62.44元的最高價縮水86.87%。由此可見旅行社經營的「嚴冬季節」已經帶來。

3.3金融危機對航空業的影響

危機對國際航空業也會造成很大的影響。由於受到高油價和市場需求下滑的雙重打擊,全球航空業正面臨著自「9.11事件」以來最惡劣的生存環境,而金融危機無疑是雪上加霜。亞洲金融危機期間,由於資金緊張,一些國家紛紛取消了原有購機訂單。馬來西亞就被迫取消了購買24架波音飛機(包括新型B747)的訂單,泰國也將購買寬體遠程客機的計劃改成租賃。已成立57年的菲律賓航空公司遭受打擊最大,1998年8月菲航負債超過20億美元,被迫於9月23日午夜宣布倒閉。此外,在整個旅遊業的降價風潮中,各國航空公司也被迫應戰,為爭奪客源競相降價。如馬來西亞機票價格比危機前下降30%,菲律賓和印尼的機票價格都下降了50%。

根據IATA預測,2008年全球航空業將虧損23億美元。此外,2008年上半年全球一共有25家航空公司宣布倒閉或運營終止。預測報告稱,繼2008年7月份國際旅客數量下降0.5%後,亞太地區航空公司8月份國際旅客數量再度減少了3.1%。2008年南方航空8月份的整體運載率為62.75%,同比下降5.48%;客座率為71.69%,同比下降8.73%。最後一個公布數據的東方航空,其8月份的整體運載率為61.71%,同比下滑3.84%,客座率為69.43%,同比下滑8.63%。

歐美金融危機還將延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危機的影響正在逐步擴散,消費者對未來經濟發展的預期逐步下降。這將是國際旅遊業前所未有的一次災難。清醒的認識金融危機可能對中國旅遊業產生的影響,有利於中國政府未雨綢繆,果斷決策。危機可能帶來旅遊業的巨大損失,但也會為中國旅遊企業提供海外擴展的機會。及時調整經營戰略、抓住國際拓展的機會,中國的旅遊業會在危機中壯大、成長;中國的旅遊經濟也會在危機中健康發展。

⑼ 金融危機對廣東旅遊業的國內旅遊方面有什麼影響謝謝

2008年的旅遊業遭受到自然災害和國際金融危機等連番沖擊,經歷了一些難以預料地重大挑戰和考驗,然而面對這樣嚴峻的經濟形勢,廣東旅遊業最大限度地克服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使旅遊經濟總體上保持了平穩較快增長。2008年,廣東口岸入境遊人數1.03億人次,與2007年持平;接待國內旅遊者3.09億人次,同比增長2.6%,其中過夜國內旅遊者1.45億人次,同比增長18.7%。旅遊外匯收入91.75億美元,比2007年增長5.4%;國內旅遊收入2003.6億元,比2007年增長11.9%;旅遊總收入2641.3億元,比2007年增長7.6%。
2008年11月26日,廣東省委省政府公布《關於加快廣東旅遊業改革與發展建設旅遊強省的決定》。《決定》提出將廣東建設成為「全國旅遊綜合改革示範區」,並將在部分領域實行「先行先試」,全面推動廣東旅遊業結構優化和轉型升級。到2012年,廣東將發展成為輻射全國、影響亞太、具有較高國際水準的旅遊目的地,成為中國出入境的客流中心和集散地。
2009年,作為首個「全國旅遊綜合改革示範區」的廣東,將在全國率先推行國民旅遊計劃。在經濟危機下,拉動內需,強化對國內客源市場的開發,是國內旅遊業的共識,而國民休閑計劃的提出,無疑是最強的推動力。一旦國民旅遊計劃實施,修學旅遊列入中小學生必修課程,全省超過一千八百萬名中小學在校生,如果按照每人每年在修學旅遊方面消費一百元計算,每年的直接產值就是十八億元。如果再加上獎勵旅遊、福利旅遊、銀發旅遊等國民休閑旅遊方面的支出,以及帶動周邊如酒店、零售、交通、金融等相關產業的產值,國民休閑計劃在拉動國民經濟發展方面的作用非常巨大,起碼拉動廣東旅遊經濟超過五千億。
總之,廣東旅遊業經過30年的改革發展,如今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臨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前所未有的大好機遇。
中國投資資訊網 2009-2012年廣東旅遊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⑽ 經濟危機對旅遊行業的影響

經濟危機下最顯著的特點是從居民消費支出轉變成政府財政支出,原本那些預算作旅遊性支出,會被改變用途成為基本生活支出或者存起來以備急需,因為經濟危機下,失業是很有可能的。

對於非旅遊城市來講,這對旅行社的打擊是比較大的,因為其主要收入來源是組團,要是企業組織員工旅遊或者百姓出遊熱情下降,那麼這個行業便會蕭條。但是,現在旅遊行業普遍沒有過冬的意識,這次泰國旅遊癱瘓後,東南亞游卻在乘機漲價。台灣游也是,陳江會後,航線已經截彎取直了,時間和費用會省很多,但團費卻沒有降。這說明這個行業心態的確浮燥,他們該學學王石,在拐點期就該收縮防線。

其實,經濟危機對旅遊行業來講,影響其實很早就體現出來了,今年的五一黃金周取消了,但十一並末井噴,接下來的黃金周是春節,春節是大家團聚的日子,本來就不是旺季,所以我覺得這個行業將迎來陣痛,很多小公司會關門。

對於旅遊城市來講,因為他們有地接業務,所以危機不如組團地這么單一,但由於本次經濟危機是全球性的,持外導證及實習導游會比較慘,因為業務突然消失了,如果中導們放低身價的話。

但同樣是旅遊城市,也要分開看待,張家界是旅遊城市,它的業務源主要有兩塊,一塊是國內團,另一塊是韓國團。本次經濟危機在亞洲第一個倒下的是韓國,因此海外團的人就少了,另外,湖南的經濟本來就不發達,出遊意願不是很強烈,作為組團社,他們的差價也抽不了多少,因此掛靠導游很多會另謀出路。

而杭州,就完全不同。杭州是長三角的衛星城,浙江的省會。杭州有西湖和千島湖兩大著名旅遊資源。杭州由於旅遊不是其唯一的支柱產業,而且這個城市的思維已經完全國際化,因此這個城市的景點是全免費的,而且這個景區完全不用坐幾小時的山路進去,因為西湖就在城市的中心,市區的一半是景區。而且杭州作為一個極度休閑的城市,剛開完世界休閑博覽會,接下去馬上迎來世博會的客人。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經濟危機對杭州影響是完全正面的,即使客人為了省錢也願意找免費的景區。
另一點,杭州因為是浙江的省城,經濟發達,浙江人有錢,因此他們的組團業務不用太擔心。

談這個問題,其實是很大很系統的,這里我只能簡單舉個例子談談。其實經濟危機並不可怕,關鍵是決策者要及時改變思路,盡快適應這個危機。

(另,樓上ZJW143的文章轉自光大證券的一份行業研究報告:《旅遊酒店:經濟危機與旅遊業的發展》,勞駕以後引用請在『參考資料』中註明出處,另外,你轉貼時請把那些圖片也轉過來,否則就請改一下。謝謝!)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