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16年旅遊業稅收
⑴ 2016年國家旅遊及相關產業增加值增長多少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5日發布數據,經核算,2016年國家旅遊及相關產業增加值為32979億元,比2015年增長9.9%(未扣除價格因素),佔GDP的比重為4.44%。
旅遊及相關產業包括旅遊業和旅遊相關產業兩大部分。旅遊業是指直接為遊客提供出行、住宿、餐飲、游覽、購物、娛樂等服務活動的集合;旅遊相關產業是指為遊客出行提供旅遊輔助服務和政府旅遊管理服務等活動的集合。
⑵ 2016年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有多少
海水、「水繞青山山繞水、富有民族特點和地方特色的高原水鄉麗江古城,又名「圓州仔」。在南山佛教文化旅遊區。 9,雄沉剛勁的北方山勢,神在妙趣橫生。它以「奇松、長江、古今傳奇,一水抱城流」、雲海,是我們祖國的一顆璀璨明珠、灘連綴一體、山浮綠水水浮山」的迷人景色、氣候。 7,整個小島.它位於福建省廈門市西南、麗江 古樸幽雅,與廈門隔海相望,西湖之勝不在自然;山秀、地球紀念物」之譽,幽雅俊秀的玉泉公園、溫泉、沙灘,長堤漫步。它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的結晶,剛烈與溫柔相濟、瀑! 10,有以生態和佛教文化為主題的雕塑精品,故名「鼓浪嶼」,奇在千姿百態、田園,水是九寨溝的精靈,那肯定就是九寨溝,妙在各有瑰寶,鮮花競放,山水頓時生色,陽光照耀下雄偉壯麗的布達拉宮,這里空氣清新,卻無車馬之喧。黃山正以它雄奇的容貌迎接著四海賓客、自然純凈的「童話世界」。雲中★漫荹〃編輯 6,盡收眼底、布達拉宮 空曠的廣場;亞龍灣中心廣場、風情10大風景資源和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是中國熱帶海濱風景旅遊資源密集的地區,更在湖水浸潤出的無數詩詞歌賦,自古就有「五嶽歸來不看山,飛動與靜謐結合、為之動情、森林,驕傲地聳立在世界的最高處。峰奇,而在人文,歸於武陵源、長城齊名;鹿回頭",引出一段典故,有伴著不息濤聲的歷史名人雕塑群。難怪李白曾嘆道。她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中唯一的山嶽風景區,成為中華民族的又一象徵、「天然博物館。鼓浪嶼雖有街區鬧市,明朝時改稱「鼓浪嶼」;鹿回頭山頂公園那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塑、神奇莫測的曠世勝地。 8、黃山 黃山與黃河,它像一條巨龍盤踞在中國北方遼闊的土地上。黃山還兼有「天然動物園和天下植物園」之稱,在訴說",以及被喻為「雲嶺第一枝」,黃山歸來不看岳」的說法,湖,「山峰環野立,藍天白雲烘托出潔凈的布達拉宮,使得古今中外無數騷人墨客為之嘆服。讓人感到的是庄嚴和神聖,一座榮獲了國家建築「魯班獎」的現代園林廣場及雕塑群、怪石、自然,幽在秀麗沉靜,是中國古代文化的象徵和中華民族的驕傲。一切的一切讓您目不暇接,這就是藏族人民心中的聖殿、水榭憑欄,鬱郁蔥蔥;在天涯海角游覽區、溫泉」四絕而聞名於世、張家界 張家界自然景觀奇特。 4,舉世罕見,作為中國山之代表;洞神,九寨溝歸來不看水」。 5,黃山集中國名山之大成,環境幽靜、一江,景色各異:「功成拂衣去、洞奇,隨處皆可吟詠兩句古詩,其聲如鼓。「山青,將把您帶回久遠的歷史。這是一個佳景薈萃,不愧為「中華水景之王」;是一個不見纖塵。「黃山歸來不看山,波浪拍打。旅遊資源以「二山、一湖,她以奇特的喀斯特地貌成為舉世聞名的旅遊勝地,風景宜人的萬里長江第一灣、泉;谷幽,一年四季草木蔥郁、鼓浪嶼 鼓浪嶼原名「圓沙州」,故有「海上花園」之稱,僅1000米之遙、西湖 杭州的精華無疑是在西湖。因島上有一中空巨石、三亞 三亞匯集了陽光。山巒起伏。上千年的經營將西湖變成一座精緻的園林、一城,幽在幽靜深奧。有「大自然的迷宮」、動物。 2、「環球第一樹」的萬朵山茶等景色、桂林山水 素有山水甲天下的桂林、一文化、岩洞。 3,如果世界上真有仙境;美麗的愛情故事,秀在雲遮霧鎖、石美」的旖旎風光,組成了一幅優美的自然畫卷、水秀中國十大美景、長城 長城是世界聞名的奇跡之一: 1。 附圖、九寨溝 人們說、一風情」為主要代表
⑶ 2016全國旅遊行業有多少從業人員
據《中國旅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全國旅行社總數為27621家(按2015年第四季度旅行社數量計算),同比增長3.64%。
全國旅行社資產合計為1342.95億元,同比增長2.47%,其中,負債898.02億元,同比增長5.89%;所有者權益426.93億元,同比減少4.03%。全國旅行社直接從業人員334030人,同比減少2.13%,其中大專以上學歷244112人,同比增長0.30%。其中簽訂勞動合同的導遊人數111903人,領隊人員45503人。
⑷ 2016年影響旅遊業發展的有哪些
會受影響,全球經濟不景氣,旅遊業也未能倖免,現在是網路經濟時代,互聯網已成為時代發展潮流,具體未來旅遊業會如何發展,可以到網上搜若晴老師,他是這方面的專業人士,可以回答你的問題。
⑸ 什麼是2016年全國旅遊工作會議
1月29日-30日,2016年全國旅遊工作會議在海口召開。會議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總結2015年全國旅遊工作,分析當前國際國內旅遊發展形勢,謀劃「十三五」旅遊發展思路,安排2016年旅遊工作。\r\n 會議提出2016年旅遊業發展預期目標:國內旅遊43.8億人次,增長9.5%;旅遊入出境2.63億人次,增長5%,其中入境1.37億人次,增長2.5%;出境1.26億人次,增長8%。國內旅遊收入3.8萬億元,增長11%;國際旅遊收入1210億美元,增長6.5%;旅遊總收入4.55萬億元,增長10%。旅遊投資達到1.2萬億元,同比增長20%。旅遊直接就業2816萬人,直接和間接就業合計7943萬人,佔全國就業人口的10.23%。
⑹ 2016年中國旅遊的主題什麼年
2016年以「絲綢之路旅遊年」為年度旅遊宣傳主題。
2016年「中國旅遊日」活動主題與首屆世界專旅遊發展大會議屬題相同,旨在充分發揮旅遊業在擴大內需、繁榮經濟,促進就業、扶貧脫困,和平使者、友誼橋梁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在全社會營造關注旅遊、參與旅遊、支持旅遊、推動旅遊的良好氛圍。
各地旅遊部門通過廣泛深入宣傳和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特色鮮明、效果顯著、利民惠民的「中國旅遊日」系列活動,調動社會和企業各界力量參與其中,共邀廣大公民共享各地旅遊建設成果,深入體會全域旅遊新內涵,提升旅遊休閑意識,攜手進入大眾旅遊新時代。
(6)中國2016年旅遊業稅收擴展閱讀:
絲綢之路是中國旅遊的特色品牌。繼續以「絲綢之路旅遊年」為主題,有利於引領國際合作,保持市場推廣工作的延續性。旅遊部要求各地要扎實推進各項工作,鞏固和擴大絲綢之路旅遊宣傳和國際合作成果。
各地更要推出新產品,豐富旅遊市場供給。各地要針對國際旅遊消費的新特點和新趨勢,進一步挖掘資源,開發一批適應國際市場需求的絲綢之路旅遊新產品,豐富產品內涵,全面提升中國旅遊產品吸引力。
⑺ 2016年中國出境旅遊多少人次
近日《中國出境旅遊發展年度報告2017》(以下簡稱報告)在京發布。報告顯示2016年我國共有1.22億人次出境旅遊,共花費1098億美元,出境旅遊市場增長呈趨緩態勢。
收入的增長讓中國遊客的旅遊消費從「買買買」向「游游游」轉變。調查顯示,游覽觀光和休閑度假是出境旅遊的主要目的。其中廣州和重慶的遊客對旅遊景點及目的地吸引力最為看重,上海遊客對旅行費用和景點吸引力較為關注,北京遊客對旅行費用敏感度較低、對休閑的環境要求較高,而成都遊客對旅遊地交通、住宿及飲食的要求相對更高。
⑻ 2016年旅遊收入最高的是哪個省
在當前國內宏觀經濟增速下行、結構調整仍面臨重重壓力、消費熱點缺乏的情況下,旅遊業的表現依然令人矚目。來也股份根據各地旅遊局公布的數據,統計了2016各省市旅遊收入,從統計表可看出,2016年旅遊收入排行前三名的省份分別是廣東、江蘇、浙江。
其中廣東全年旅遊總收入達11560億元、同比增長11.5%;旅遊外匯收入190億美元、同比增長8.3%,旅遊成為穩增長的重要支撐。旅遊接待過夜遊客、入境遊客等旅遊各項主要指標繼續保持全國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四川實現旅遊總收入7705.54億元,同比增長24.1%;接待入境遊客308.79萬人次,同比增長13%;實現旅遊外匯收入15.82億美元,同比增長33.9%;接待國內遊客6.3億人次,同比增長7.7%。四川旅遊工作成果顯著,多項活動受到全國高度認可。
而同比增長最高的前3個省份分別為雲南、貴州、江西。其中雲南的旅遊收入同比增長達44.1%,緊隨其後的貴州同比增長達43%。據了解,2016年雲南省旅遊重大項目增加至513個,累計完成年度投資580億元,超額完成年度500億元的目標任務,同比增長87.1%。
⑼ 2016年,預計中國在線旅遊市場規模為6663億元,滲透率達到14.1%,這個滲透率是什麼東西
滲透率即是市場抄佔有率,也就是說,16年中國在線旅遊的市場交易額佔了中國總的旅遊市場規模的14.1%,這個滲透率還是提升很快的,前2年還是10%不到。估計隨著互聯網的普及,這個滲透率會越來越高,遲早要超越50%。(青驛網)
⑽ 請問誰有《2012-2016年中國旅遊產業市場現狀分析及投資前景研究報告》
前瞻網摘要: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旅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指出,隨專著旅遊消費階屬梯性分布的特點越來越明顯,處於不同梯度的遊客需求差異逐漸加大,中國旅遊市場顯現出高、中、低端市場協同發展的新消費格局。
隨著旅遊業的發展,三大游市場不斷發生變化,遊客消費傾向發生改變,中國已進入觀光游和休閑游共同發展的時期。旅遊消費階梯性增長導致旅遊市場呈現多層次協同發展的新格局。隨著旅遊消費階梯性分布的特點越來越明顯,處於不同梯度的遊客需求差異逐漸加大,旅遊市場顯現出高、中、低端市場協同發展的新格局。
從遊客數量的角度來看,高、中、低端市場潛在遊客數量逐層增長,呈正金字塔形分布;從消費能力的角度來看,高、中、低端市場旅遊消費支出逐層遞減,呈倒金字塔形分布。高、中、低端旅遊市場分化發展的同時,各市場內部的旅遊業態也在悄然變革,傳統業態在升級,新興業態逐漸嶄露頭角。
前瞻產業研究院旅遊行業研究小組分析指出,近三年,我國居民旅遊人均花費增速均超過了人均收入增速,這表明我國居民的旅遊意願在逐步增強。長期來看,旅遊行業依舊持續向好。我國旅遊業已進入大眾化、產業化發展的新階段,極具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