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廣東旅遊業發展情況
Ⅰ 從哪些方面調查和了解旅遊企業的經營情況和發展前景
——以下數據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旅遊產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決策分析報告》。
2019年旅遊總收入初步估計7萬億元,2020年有望再攀高峰
根據中國文化和旅遊部統計數據顯示,2010-2018年我國旅遊業總規模實現穩步增長,旅遊產業正在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2010年旅遊總收入為1.57萬億元,2018年國內旅遊總收入為5.97萬億元。截止2020年1月2日,2019年全年旅遊收入情況暫未公布,但結合2019年前三季度旅遊人數增長情況及2010-2018年旅遊收入18.17%的復合增長率,通過模型初步估計,2019年旅遊收入有望達7萬億元;2020年旅遊收入預計將達到7.84萬億元。
(備註:2010年國內旅遊收入及佔中國旅遊總收入比重為80.1%)
跨境旅遊成為新熱潮,2018年出境旅遊人數首超入境人數
2018年,入境旅遊市場穩步進入緩慢增長期,出境旅遊市場快速發展。2010-2018年,中國入境旅遊人數在130百萬人次上下波動,而出境旅遊人數一路飆升。
2018年開始,出境旅遊人數首超入境人數,出境旅遊成為新熱潮。2018年,入境旅遊人數14120萬人次,比2017年同期增長1.2%;出境旅遊人數14972萬人次,比2017年同期增長14.7%;
2019年前三季度,入境旅遊人數10876萬,出境旅遊人數11990萬。
根據中國文化和旅遊部統計數據顯示,2014-2018年我國入境旅遊收入逐年攀升,從2014年的1053.8億美元增加至2018年的1271.03億美元;但增幅顯著下降,2018年增幅僅3%,遠低於中國旅遊總收入10.6%的增幅。
Ⅱ 2018年全球旅遊經濟將全面快速增長嗎
國際旅遊目的地管理及推廣問題專家、英格蘭國家旅遊局前局長羅傑·卡特代表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發布了《世界旅遊經濟趨勢報告(2018)》(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指出,2017年全球主要國家經濟形勢逐步趨好,各國消費者信心指數持續提高,各主要經濟體旅遊需求穩步增長,跨國旅遊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旅行成本持續降低。基於以上因素,《報告》認為,2018年,全球旅遊總人次和全球旅遊總收入將保持強勁增長勢頭。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對2017年全球GDP實際增長率的預測分別為3.5%和2.7%,而全球旅遊總收入增速比其分別高出0.8個百分點和1.6個百分點。考慮到全球經濟可能出現高於預期或低於預期的增長,《報告》對2018年全球旅遊經濟增長情況做出三種不同情形下的預測:
一、經濟高增長情形下,全球旅遊總人次將達到128.77億,增速達7.8%;全球旅遊總收入預計為56593億美元,增速為6.7%。
二、在經濟一般增長的情形下,全球旅遊總人次預計為126.71億,增速達6.7%;全球旅遊總收入將達到55696億美元,增速為5.9%。
三、低增長情形下,全球旅遊總人次將達到124.52億,增速達5.5%;全球旅遊總收入預計為54809億美元,增速達到5.0%。
Ⅲ 2018年中國旅遊經濟總體情況如何
據報道,中國旅遊研究院和國家旅遊局數據中心近日發布了第十部中國旅遊經濟藍皮書《2017年中國旅遊經濟運行分析和2018年發展預測》,明年旅遊經濟總體持樂觀預期。
《分析》認為,2018年應抓住旅遊經濟繼續繁榮增長、理性發展的主基調,把品質旅遊作為全年旅遊發展的工作導向,圍繞更多國民參與、更高品質分享兩大目標,全面深化全域旅遊、供給側改革、旅遊外交等一系列重點工作。
Ⅳ 2018年中國在線旅遊度假行業研究報告
旅遊度假主要特點是什麼?_?
Ⅳ 2018年香港旅遊業已開始回暖了嗎
據報道,香港旅遊發展局日前公布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整體訪港旅客人次達1561萬,較去年同期升9.6%。其中,內地旅客達1218萬人次,同比增12.6%。
2017年訪港旅客增3.2%,其中內地旅客增3.9%。香港理工大學酒店及旅遊業管理學院副院長宋海岩表示,訪港旅客數據是一個積極信號,顯示香港旅遊業正走出低谷。未來,香港要繼續推動產品多樣化,提升服務質量,進一步發掘旅遊業潛力。
據此為推動香港旅遊業發展,今年旅發局計劃進行的推廣工作主要包括:與廣東和澳門的旅遊推廣機構合作,在大型旅遊展中向消費者及旅遊業界介紹粵港澳大灣區的旅遊信息,以及製作以美食為主題的電視節目等。
文章來源:央廣網
Ⅵ 2018年上半年旅遊經濟情況如何
8月22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2018年上半年旅遊經濟主要數據報告顯示,國內旅遊增長穩定,入境旅遊市場穩中有降,出境旅遊市場平穩發展,國內旅遊人數28.26億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1.4%;入出境旅遊總人數1.41億人次,同比增長6.9%。
香港基礎市場出現負增長
入境遊方面,上半年,入境旅遊人數6923萬人次,比上年同期下降0.4%。
其中:外國人1482萬人次,增長4.0%;香港同胞3908萬人次,下降2.7%;澳門同胞1233萬人次,增長1.1%;台灣同胞300萬人次,增長4.1%。
入境旅遊人數按照入境方式分,船舶佔3.3%,飛機佔17.1%,火車佔0.8%,汽車佔22.5%,徒步佔56.2%。
同期,入境過夜旅遊人數3072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2.0%。其中:外國人1144萬人次,增長4.4%;香港同胞1388萬人次,下降0.8%;澳門同胞271萬人次,增長4.9%;台灣同胞270萬人次,增長4.1%。
入境外國遊客亞洲佔比達到76.7%
入境外國遊客來源方面,上半年,入境外國遊客人數2377萬人次(含相鄰國家邊民旅華人數),亞洲佔76.7%,美洲佔8.0%,歐洲佔12.1%,大洋洲佔1.9%,非洲佔1.3%,其他國家佔0.0%。
按照年齡分,14歲以下人數佔3.1%,15-24歲佔13.9%,25-44歲佔50.3%,45-64歲佔28.3%,65歲以上佔4.4%;按性別分,男佔60.1%,女佔39.9%。
上半年,按入境人數排序,我國主要客源市場前17位國家如下:緬甸、越南、韓國、日本、美國、俄羅斯、蒙古、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加拿大、印度、泰國、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德國、英國。(其中緬甸、越南、俄羅斯、蒙古、印度含邊民旅華人數。)
Ⅶ 《2018旅遊行業發展報告》屬於報告還是報紙文章
根據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國內旅遊人數預計達55億人次,其中35歲及以下用戶比例達到70.2%,19歲以下(即00後)旅遊用戶佔比增長最快。這些出生於千禧之後的00後生長於信息時代,對未知充滿好奇,再加上物質條件優厚,讓他們不僅有意願也有能力走出家門,去探索外面的未知世界,因此00後將成為當之無愧的旅遊新勢力。
在旅遊目的地選擇方面,首都北京是國內旅遊最熱門的目的地城市,其次是上海、廣州和重慶。這些熱門旅遊城市的主要客源來自周邊城市,可以看出便利性依然是出遊的重要參考因素。而在國內最受歡迎的5A景區排行中,「水光瀲灧晴方好」的杭州西湖和「快樂源泉」廣州長隆分別位列自然景區和人文景區之首。值得注意的還有河南安陽的林州太行大峽谷和浙江省杭州市的宋城,他們在2018年以黑馬之資一路狂奔,成為遊客增長最快的景區。
要說2018最愛出遊的人,非廣東人莫屬。
Ⅷ 旅遊公司行業飽和程度及發展前景
觀察中國在線旅遊預訂市場用戶走勢圖可以發現, 在旅遊行業上,在線旅遊始終保持著平穩的發展。
1、在線旅遊市場份額情況分析
2017年中國在線旅遊市場交易規模達8286億元,同比增長35%。在線旅遊主要由機票市場、住宿市場以及度假市場和其他部分構成,其中機票交易規模佔比最大。 2017年機票交易額為4573.83億元,佔比超五成;住宿市場交易額為1698.63億元,佔比20.5%;度假旅遊市場佔在線旅遊市場規模份額為16%。
注意事項:
1、春季的天氣的是多變的,如果選擇這個時候出行,需要准備足夠抵抗低溫的衣服。如果是去南方,不妨帶上一柄輕便好看的小傘。
2、如果是要在春季去南方旅遊,最好事先確認當地這時是不是梅雨季節。如果是,就帶雨傘吧,或者帶上一件漂亮方便的雨衣。
3、如果是要在春季去北方旅遊,有必要了解會不會遭遇沙塵暴。如果遇到沙塵暴,可以蒙住頭的大紗巾或者大帽子;不沾風沙的雨衣或者別的大外套,注意衣服的領口、袖口、下擺可要扎緊!褲子的腰部、褲腳也不要漏風!
4、春季旅遊過敏,如果對花粉過敏,最好就別去看花了;如果海鮮過敏,就別貪吃海鮮;如果對昆蟲或者動物皮毛過敏,就別鑽樹叢,而且要遠離動物。帶好必要的脫敏葯物。
Ⅸ 2018年全國旅遊熱門城市排行
根據地級以上城市的旅遊人數、旅遊收入、人均旅遊消費、旅遊業比重、交通便利程度和旅遊基礎設施六個維度來進行評比,進而計算出中國旅遊城市的排名,選出前50名進行展示。數據主要源自CEIC資料庫,國家統計局,國家旅遊局以及各地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