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中國發展旅遊的優勢有哪些

中國發展旅遊的優勢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0-12-04 19:48:29

1. 我國的旅遊業和其他國家相比有那些優勢啊

如果是問 我國的 旅遊業 和其他的國家比起來的優勢
那麼有以下幾點:
1. 中國的旅遊資源非常豐富,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可以去的地方很多,而且大多都比較有看頭.因為幅員遼闊,因此自然風景變化多樣.然而又有黃河和長江孕育的悠久的歷史文明,因此又有許多獨具中國特色的人文景觀.
2. 中國政府對旅遊業的大力支持.鑒於旅遊業是賺錢的無煙工業,在響應和諧社會的當代,國家和地方對旅遊業政策上有一些優惠.並且為了更好的拉動內需,甚至有長假讓人們出門旅行,這也對中國旅遊業的發展起到很重要的做用.
3. 我國旅遊業還有一個非常大的優點就是廉價.中國的廉價勞動力與廉價的土地資金,為旅遊業的發展創造了一個非常良好的環境.比如我前兩天話了50圓去看了江南的張谷英屋群.這也是其他的國家高的景物保護修繕費所望塵莫及的優點.

2. 中國旅遊經濟的優勢在那裡

中國的地域比較廣闊,資源相對也比較多,特別旅遊資源這一塊是相當豐富的,這是很多國家不可以比較的地方,更何況我國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好,物價相對比較低,比發達國家的物價要低一半,所以很多人都選擇來中國旅遊。
我國的旅遊服務行業也比較成熟,讓游著舒心放心安心……
我國的旅遊業和其他的國家比起來的優勢那麼有以下幾點:
1. 中國的旅遊資源非常豐富,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可以去的地方很多,而且大多都比較有看頭.因為幅員遼闊,因此自然風景變化多樣.然而又有黃河和長江孕育的悠久的歷史文明,因此又有許多獨具中國特色的人文景觀.
2. 中國政府對旅遊業的大力支持.鑒於旅遊業是賺錢的無煙工業,在響應和諧社會的當代,國家和地方對旅遊業政策上有一些優惠.並且為了更好的拉動內需,甚至有長假讓人們出門旅行,這也對中國旅遊業的發展起到很重要的做用.
3. 我國旅遊業還有一個非常大的優點就是廉價.中國的廉價勞動力與廉價的土地資金,為旅遊業的發展創造了一個非常良好的環境.比如我前兩天話了50圓去看了江南的張谷英屋群.這也是其他的國家高的景物保護修繕費所望塵莫及的優點.

3. 中國旅遊的優勢與劣勢

游來游去,除了人多還是人多,還不如寫旅遊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4. 華夏旅遊的優勢有那些

、從國內人接受度來說:華夏,領遠因為加入門檻低,容易被接受。
2、從創意和發展來說:
華夏,領遠就相當於國內的wv。都是模仿wv在國內的旅遊直銷公司。領遠未來的發展定位是把旅遊的人盡可能多的集中在平台上,然後平台開發成百貨超市類,提供顧客各種所需。定位是好的,但是我想說的是,顧客首先接觸的是領遠現在的產品。360元玩的港澳游,雲南遊,泰國游這些線路都是有大量購物行程的路線。之所以能低價,是因為當地的商家和政府提供了贊助,為的是我們去消費。
3、從產品和市場趨勢來說:
當然大家是看到wv的優點才模仿的。但是大家只模仿了wv的直銷方式,沒有領會到wv除了直銷的營銷方式之外,更大的魅力在於其超前的高品質旅遊體驗。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由原來的不旅遊到近郊旅遊,由跟團游到自助游,由下車拍照,傷處睡覺的旅遊體驗到深度游。而 wv提供的半自助游是符合我們國人旅遊需求的市場趨勢。雖說有月費機制,但這正是為了增加顧客和公司的粘度。現在國內旅行社發展進入惡性循環:不低價,沒有客源。低價,客戶體驗不高,就沒有回頭客。再次獲得客戶的成本就增加,就要繼續低價吸納,再次提高購物消費。
這種模式顯然無法良性發展,wv的一些機制,剛開始你會覺得有約束。但良性市場發展必須是要建立在企業遵循市場規律,良性發展的前提下。開始的約束是為了後期的發展!

5. 京津冀旅一體化發展旅遊的優勢分別有哪些

京津冀三省市地域相接、人緣相親、文化相近,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極為重要的區域。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對三地尤其是河北的發展,是一個千載難逢的重大歷史機遇。旅遊業關聯度高、融合性強、拉動作用突出,是區域合作最容易起步、最容易實現的領域。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進程中,旅遊業扮演著橋頭堡和排頭兵的重要角色,既是共振點和共贏點,又是切入點和突破口。
京津冀區域旅遊資源富集。京津冀地區是我國旅遊資源最豐富、具有比較優勢的地區之一,旅遊資源不僅數量多、規模大,而且種類全、品位高。該地區集中了長城、故宮、天壇、頤和園、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明清皇家陵寢等7處世界文化遺產,佔全國總數的近1/5;擁有國家4A級以上景區200餘處,佔全國總數的1/10,深化區域合作具有雄厚的資源基礎。
京津冀區域旅遊特色互補。京津冀三地旅遊既有同宗同脈的統一性和完整性,又有各具特色的差異性和互補性。北京作為首都和全國旅遊中心城市,自然、人文、歷史等景觀優勢明顯。天津近代人文旅遊資源豐富,以近代文化、民間文化、歐陸古典風情最為著名。河北有山有海,歷史底蘊深厚,資源種類齊全,特別是海濱、海島、草原、湖泊、天然冰雪、優質溫泉、青山秀水、鄉村風光等都是發展環京津休閑產業的特色資源。
京津冀區域客源市場廣闊。京津冀處於環渤海中心地帶,是繼珠三角、長三角之後快速崛起的第三增長極,區位優勢明顯,交通通訊便捷。京津冀及周邊省份有4億人口,三地私家車擁有量已超過1000萬輛,市場廣闊、潛力巨大。京津冀GDP已突破6萬億元,佔全國10.9%。經濟基礎優勢明顯。2013年,京津冀旅遊總收入超過8000億元,旅遊總人數達到6.6億人次,並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長。
京津冀區域合作基礎堅實。多年來,河北把實施「環京津戰略」作為推動旅遊業發展的重要舉措,先後與京津簽署了一系列旅遊發展戰略合作協議,與北京、天津等高鐵沿線6省市聯合發起成立「京港澳高鐵旅遊市場推廣聯盟」,與京津等長城沿線8省市發起成立「中國長城旅遊市場推廣聯盟」,並積極參與組織和推動北方交易會等活動。三地初步建立了區域旅遊合作機制,拓展了旅遊市場,加強了旅遊監管合作,推進了旅遊產業發展,促進了三地旅遊經濟圈的逐步形成,為京津冀旅遊一體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京津冀區域旅遊協同發展有良好的基礎和條件,已取得了顯著成效,前景可期。但仍存在一些亟需解決的問題,主要是:難以突破傳統行政區域思想束縛、欠缺一體化協調機制和統一規劃,旅遊基礎設施特別是交通建設滯後、旅遊資源集約開發利用不夠、整體形象品牌不鮮明、公共服務體系不健全和產業鏈不完善等。這些都需要京津冀三地切實打破自家「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共同努力推動實現協同發展。
一、建立健全協調合作機制
協調聯動的合作機制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保障。京津冀三地旅遊合作起步較早,進展很快,但是一直沒有形成全面統籌、協調聯動的長效機制。三地應主動作為,共同推動成立京津冀旅遊協同發展領導小組,完善京津冀政府間交流平台,建立京津冀及相關市縣參加的定期旅遊協調會議制度,研究確定區域旅遊合作戰略、方針與機制,協調解決區域旅遊發展與合作的重大問題。同時,共同制定完善京津冀旅遊協同發展的相關政策,制定合作發展規則和標准,進一步推動區域旅遊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上的合作與交流。
二、強化統籌規劃和頂層設計
推進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必須堅持規劃先行,做好頂層設計。三地旅遊資源既有一定的相似性,又有很大的差異性,只有統一整合、規劃對接才能進一步提高整體吸引力和競爭力。在資源普查基礎上,三地可共同編制《京津冀旅遊業協同發展規劃》,根據不同資源特色,統籌策劃功能定位和結構布局,明確旅遊市場建設、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人才隊伍建設等發展目標,通過有效整合,構建多元化旅遊板塊,實現互補協同發展。同時,盡快編制河北省對接京津市場的專項規劃,使河北更快、更有效的對接京津旅遊市場,加速河北旅遊發展。
三、建設一體化旅遊交通體系
構建一體化旅遊交通體系,是區域旅遊協同發展的基礎。目前,三省市間和重點景區間道路建設均有滯後現象,斷頭路多,部分路段堵車嚴重、道路等級較低,不能適應快速、便捷的現代旅遊交通需求,影響了京津冀旅遊業整體快速發展。應借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勢,著力構築區域一體化交通體系,加快形成適應旅遊發展要求的現代立體交通網路。推動開通京津至我省主要旅遊城市的旅遊列車,在旅遊旺季加開三地之間的旅遊列車或增加旅遊坐席。爭取形成三地旅遊直通車網路體系,共同推動三地旅遊集散中心等相互開行通往異地的旅遊直通車,構建城市間旅遊公共交通網路,打造「京津冀公交旅遊圈」。
四、共同塑造區域旅遊品牌
形象鮮明的區域旅遊整體品牌是京津冀旅遊協同發展的重要抓手。三地應大力開展區域旅遊聯合宣傳推廣,聯合推出精品旅遊線路,聯合策劃組織旅遊宣傳活動,聯合參加旅遊展會,聯合舉辦旅遊節慶,以及共赴境內外重點客源市場開展聯合促銷,建立形成一體化宣傳格局。河北將著力對節慶活動進行整合,與京津合作把張北草原音樂節、衡水湖馬拉松等區域性節慶活動,打造成具備全國乃至國際影響力的文化旅遊品牌。構建京津冀旅遊宣傳營銷平台,推動在三地媒體開設京津冀旅遊一體化專欄,在三地旅遊網共設京津冀旅遊板塊,支持區域內旅行社、景區、酒店等企業聯合建立旅遊營銷合作聯盟,鼓勵在策劃包裝產品、省際聯合推廣、互送旅遊團隊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
五、構建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務體系
強化服務意識,優化發展環境是京津冀旅遊協同發展的重要保障。加快建立一體化的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共同制定符合京津冀旅遊產業發展需求的旅遊咨詢服務、標識標牌系統等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標准,加快完善旅遊集散中心、旅遊咨詢中心、旅遊指示標識等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使自助旅遊公共服務規范化、一體化。探索推出區域內旅遊惠民便民政策,加快推進省際間旅遊網路平台相互鏈接,開通遠程網路化預售票系統,積極推動「京津冀旅遊一卡通」全面發行使用,推行統一旅遊套票,實現京津冀區域旅遊市場一體化。
對河北旅遊來說,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是一次重大的、空前的歷史發展機遇,我們必須乘勢而上,借勢發展,力求更大作為。只要三地加大統籌整合、強化緊密合作、推動協同發展,就一定能夠把京津冀地區打造成為中國最具吸引力的旅遊目的地,成為帶動區域旅遊特別是河北旅遊業新一輪快速增長的重要引擎。

6. 旅遊為什麼選中國,中國在旅遊業上有什麼優勢

第一,剛剛起步不久,上升空間很大,第二、中國富人總數很多,消費能力很好,第三,就是一樓說的地大物博,資源豐富

7. 中國發展旅遊業的利弊

旅遊產業在中國屬於朝陽產業,地大物博的優勢使中國擁有豐富多彩的旅遊資源,並且旅遊產業的發展可以帶動很多其他產業的發展,促進第三產業的發展,增加就業機會,但是中國很多旅遊地的旅遊設施不完善,因此旅遊業發展受到限制,而且旅遊產業發展的不健全和保護的不完善也使旅遊資源遭到破壞,增加了環境的負擔,商業化使原生態的一些文化失去了最初的意義等。

8. 中國發展旅遊的優劣勢分析

中國旅遊資源優勢——
中國國土廣袤,山川錦綉,文化燦爛,民族眾多而習俗迥異,土產豐饒且工藝絕倫,風味美食更是名揚海外。中國的旅遊資源無比豐厚,具有雄厚的潛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開放程度的不斷深化,旅遊業已經成為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目前,中國各地的旅遊景區不斷增加,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到中國旅行的外國人逐年增加。
中國旅遊資源種類繁多,類型多樣。以地貌景觀而論,從低於海平面155米的吐魯番盆地的艾丁湖底,到海拔8848.13米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絕對高差達9003米。這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再以旅遊氣候資源為例,中國有鮮明的立體氣候效應,尤其在橫斷山脈地區,可謂「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中國是世界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有輝煌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流傳至今的寶貴遺產構成了極為珍貴的旅遊資源。僅僅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34個省級行政單位中就有29個發現了舊石器時代的遺址。
在中國眾多的名勝古跡中,秦始皇陵兵馬俑坑和銅車馬被譽為世界第八奇跡,已建成的兵馬俑博物館每年吸引上百萬遊人。敦煌莫高窟的壁畫被公認為世界藝術寶庫。聞名世界的萬里長城,更是每個前往中國的人希望一睹的雄偉風景。此外,中國還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獨具特的歷史文化和風俗習慣,構成了一幅幅色彩紛呈、引人入勝的人文景觀。

9. 從哪些方面說明一個地區發展旅遊業的優勢

1.先從旅遊資源本身來看,如果他具有典型性、非凡性,對旅遊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並且與當地其他旅遊資源相互補充,組合良好就有優勢。
2.從位置上,越接近經濟發達地區,遊客越多,優勢越大
3.交通上要有快捷、便利的交通
4.當地的旅遊景點接待能力、水平和環境容量越大,該地旅遊的優勢月明顯。

10. 中國發展旅遊的優劣勢

中國旅遊資源種類繁多,類型多樣。
中國是世界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有輝煌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
中國眾多的名勝古跡
不好的嘛:保護管理水平低!遊客素質低!開發過度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