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民族文化旅遊區
A. 大理有哪些旅遊景點圖片
有洱海、大理古城、西門街古建築群、崇聖寺、南詔太和城遺址等。
1、洱海
洱海位於雲南大理郊區,為雲南省第二大淡水湖。洱海北起洱源,長約42.58公里,東西最大寬度9.0公里,湖面面積2565平方公里,平均湖深10米,最大湖深達20米。
洱海有兩個出水口:1.在下關鎮附近,經西洱河流出;2.「引洱入賓」。洱海是大理「風花雪月」四景之一「洱海月」之所在。據說因形狀像一個耳朵而取名為「洱海」。
洱海水質優良,水產資源豐富,同時也是一個有著迤邐風光的風景區。洱海,雖然稱之為海,但其實是一個湖泊,據說是因為雲南深居內陸,白族人民為表示對海的嚮往,所以稱之為洱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大理白族自治州
B. 大理哪些地方可以旅遊
大理的主要旅遊景點是:
1、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簡稱榆城,位居蒼山腳下,距大理市(下關鎮,大理州與大理市政府所在地)13公里。大理古城始建於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是全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大理古城東臨洱海,西枕蒼山,城樓雄偉,風光秀美。大理城的規模壯闊,方圍12里,原城牆高7.5米,厚6米,東西南北原有四座城門,上有城樓。如果說,自治州首府下關給人以繁盛、喧鬧的印象,那麼大理古城則是古樸而幽靜。
城中有一貫穿南北的大街復興路,復興路有各種專賣大理石製品、扎染、草編等名特產品的店鋪和風味十足的白族飲食店。
城內流淌著清澈的溪水,到處可見古樸雅的白族傳統民居,這里居民不論貧富,都有在庭院內養花種草的習慣。大理古城也就有「家家流水,戶戶養花」之說。
大理古城距下關很近,乘公共汽車半個小時即可到達,城內各汽車站和主要賓館前都有車前往。
2、蒼山
蒼山別名點蒼山,它是雲嶺山脈南端的主峰,東臨洱海,西望黑惠江,共有雄峙嵯峨的19峰,海拔一般都在3500米以上,最高的馬龍峰4122米,山頂上終年積雪,被稱為「炎天赤日雪不容」。
最奇妙的是,每兩座山峰之間都有一條溪水,由上而下,由西順東流淌一直注入洱海。這19峰18溪構成了蒼山獨特而多姿的景觀。
許多充滿白族文化特色的景觀都位於蒼山之麓,比如著名的崇聖寺三塔、佛圖塔、無為寺、中和寺、九龍女池、清碧寺三潭、感通寺等。在大理著名的「風花雪月」這四大名景中,「雪」之所指就是蒼山上的雪景。
3、大理三塔
大理三塔,位於大理城約一公里處。為大理勝景之一。被稱為大理古文化的象徵。
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尋塔,高69.13米,為方形16層密檐式塔,與西安大小雁塔同是唐代的典型建築。塔下仰望,只見塔矗雲端,雲移塔駐,似有傾倒之勢。塔的基座呈方形,分三層,下層邊長為33.5米,四周有石欄,欄的四角柱頭雕有石獅;上層邊長21米,其東面正中有石照壁,上有黔園公沐世階題的「永鎮山川」四個大字,莊重雄奇,頗有氣魄。
三塔旁,原有規模害宏大的崇聖寺。據《南詔野史》(胡本、王本)、《白古通記》等史籍記載,寺基方7里,聖僧李成眉賢者建三塔,屋890,佛11400,銅40590斤,建於南詔第十主豐保和十年至天啟元年(公元834至840年),費工708000餘,耗金銀布帛綾羅錦緞值金43514斤。
1925年地震,塔頂地震,塔頂震落,殘破益重。建國後,三塔列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進行了精心維修。
4、蝴蝶泉
蝴蝶泉位於蒼山雲弄峰下,泉水清澈如鏡。每年到蝴蝶會時,成千上萬的蝴蝶從四面八方飛來,在泉邊漫天飛舞。蝶大如巴掌,小如銅錢,無數蝴蝶還鉤足連須,首尾相銜,一串串地從大合歡樹上垂掛至水面。五彩斑斕,蔚為奇觀。
蝴蝶泉的傳說——很久很久以前,蝴蝶泉叫無底潭,潭邊住著父女二人,女兒叫雯姑,聰明美麗如一朵金花。雯姑長大後和獵手霞郎定下終身,後來雯姑被地主搶走,霞郎打獵回來後拚死將她救出。不料官兵追來,二人走投無路,雙雙跳進了無底潭,頓時,電閃雷鳴,暴風驟雨。待雨過天晴,潭中飛出一對美麗無比的大彩蝶,後面還跟著無數的小蝴蝶。那一天是農歷4月15日。從此,每年的這一天,無數美麗的蝴蝶就會聚集在這里,講述這動人的愛情故事。這就是有名的「蝴蝶會」。
蝴蝶泉離周城很近,周城是大理洲內最大的白族村鎮,約有近9000人口,這里曾是大理國王的御花園。村內有古戲台,還有本主廟、文昌宮等古建築。現已被辟為白族民俗旅遊村。
5、周城
周城位於大理古城北23公里,全村居住1500餘戶白族居民,是大理最大的白族村鎮。
在這里你可以看到典型的以「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封閉式庭院形式構建的白族民居。有獨成一院,有一進數院,平面呈方形。造型為青瓦人字大屋頂,二層、重檐;主房東向或南向,三間或五間,土木磚石結構,木屋架用榫卯組合,一院或數院連接成一個整體,外牆面多為上白(石灰),下灰(細泥)粉刷。
白族民居特別重視照壁、門窗花枋、山牆、門樓的裝飾。照壁是一主兩廂三主庭院的必要建築,多為一高兩低的挑檐飛角青瓦蓋頂的牆體;居主房正前,連接兩廂山牆,使三方形成封閉庭院。照壁正中以石灰粉刷,書以四眼題字,或嵌大理石屏;四周鑲勾出扇面、長方、圓形等圖案,中以水磨或粉彩繪畫。門窗特別是主房堂屋的格子門,多為雲木、紅椿、楸木、雲山等名貴木材,雕上金雞富貴、喜上眉梢、麒麟呈祥等吉祥圖案。大門座選用海東青山石精鑿成芝麻花點、砌出稜角分明的基座、上架結構嚴謹、雕刻精細、斗拱出挑、飛檐翹角的木製門樓。
在周城,你還可以看到豐富的民族扎染製品。扎染是周城白族人民明末清初以來的民間傳統工藝,扎染工藝品集文化、藝術為一體。扎染布由手工針縫線扎,反復冷染浸制而成,顯色青里帶翠,凝重素雅。用扎染布製作的工藝品既充滿濃濃的民族風味,也很具現代韻味。
6、風花雪月
大理一年四季風景如畫,在諸多風景名勝之中,以風、花、雪、月四景最為著名和引人入勝。關於風、花、雪、月四景,當地白族人民有一首世世代代傳誦的謎語詩,詩曰: 蟲入鳳窩不見鳥(風),七人頭上長青草(花);細雨下在橫山上(雪),半個朋友不見了(月)
1962年1月,著名作家曹靖華游過大理之後,對大理的風、花、雪、月四景感慨萬千,賦留風花雪月對聯一闕:下關風,上關花,下關風吹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蒼山雪。
下關風,下關一年四季都有大風,有時風力達八級以上。關於下關的風,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在蒼山斜陽峰上住著一隻白狐狸,她愛上了下關一位白族書生,於是化作人形和書生交往,他們相愛的事被洱海羅荃寺的法師羅荃發現了,他不容他們在一起,便施法將書生打入洱海。狐女為救書生,去南海求救於觀音,觀音給她六瓶風,讓她用瓶中的風將洱海水吹乾以救出書生。當狐女帶著六瓶風回到下關天生橋時,遭到了羅荃法師的暗算,跌倒在地,打碎了五瓶風,於是大風全聚集在天生橋上,故下關風特別大。按科學的解釋,是因為蒼山十九峰太高,擋住了東西兩面的空氣對流,而蒼山斜陽峰和哀勞山脈的者摩山之間的下關天生橋峽谷僅為下關空氣對流的出口,所以下關的風特別大,尤其是在冬春季節,行走在天生橋峽谷對著的街道上,大風吹的人站立不住。
上關花,上關位於大理蒼山雲弄峰之麓,是自唐代以來形成的拱衛大理的要塞。在關外花樹村有棵名「十里香」的花樹,傳說為仙人呂洞賓所種,花大如蓮,每年開12瓣,潤年開13瓣,花色黃白相間,美麗誘人。花後之果殼黑硬,可做朝珠,因而又叫朝珠花。到清代晚期,由於游觀的人太多,特別是官府的達官貴人到此賞花,都要當地白族群眾招待,人民忍受不了這種白吃負擔,於是把上關花砍了。據考證,上關花就是木蓮花,此花在大理境內到處都可以見到。
蒼山雪,蒼山上的積雪為何千年不化,在大理民間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在古代,有一批瘟神在大理壩子中橫行霸道,使人民「十人得病九人亡」。有白族兩兄妹為拯救受苦人民,在觀音的指引下學法歸來,將瘟神都攆到了蒼山頂上,讓大雪凍死。為了讓瘟神永不復生,妹妹還變作雪神,永遠鎮住蒼山上的瘟神,於是蒼山雪人峰就有了千年不化的白雪。而實際上是因為蒼山海拔太高,山頂氣溫低的緣故。
洱海月,每到農歷八月十五日的中秋節晚上,居住在大理洱海邊的白族人家都要將木船劃到洱海中,欣賞相映在海中的金月亮,天光、雲彩、月亮和海水相應在一起,形成一幅優美的圖畫。關於洱海月,流傳最廣的是天宮公主下凡的故事。傳說天宮中有一位公主羨慕人間的美滿幸福生活,下凡到洱海邊上的一個漁村,與一漁民成婚。公主為了幫漁民們過上豐衣足食的生活,就把自己的寶鏡沉入海底,把魚群照得一清二楚,好讓漁民們能打到更多的魚。從此,寶鏡就在海地變成了金月亮,放著光芒,照著世世代代的捕魚人,於是成了「洱海月」,供人觀賞。
7、大理雲景
大理蒼山西聳,洱海東卧,在蒼洱之間有著許許多多的雲景奇觀,令人遐想陶醉。其中最奇妙、最迷人的有蒼山佛光、望夫雲、玉帶雲、火把雲等雲景。
蒼山佛光具備的條件是雨後放晴,有雲霧繚繞,有太陽折射,只要條件具備,人們在蒼山頂旅遊時,都可以見到。
望夫雲一般在11點-13點左右生成,是大理指示性氣候的雲,一旦出現就預示洱海地區將有大風。
玉帶雲多出現在夏秋之交的雨後初晴之時。
火把雲一般出現在農歷6月25日前後,因這期間的白族人民傳統火把節而得名。
8、蒼山玉帶雲游路
蒼山玉帶雲游路位於蒼山半山腰海拔2600米處,北起小岑峰,南止聖應峰,全長16.2公里(不包括景區岔路長度),途經6座山峰,5條溪流。整條游路路基寬為2~2.5米,中間鋪設有效路面為1.5米,路中間用青石板鋪設,兩邊是彈石,路邊採用石條做路沿石,並設有排水溝。在聖應峰設了專門的停車場,面積為1016.81平方米。
蒼山玉帶雲游路工程於1991年8月初開始踏勘動工,1992年底完成全部工程,經過1993年雨季考驗後正式開始使用。整個工程歷時3年,總投資240萬元。蒼山玉帶雲游路象一條銀線,把雲南最高的蒼山電視轉播台和半山的風景點桃溪、中和寺、風眼洞、龍眼洞、七龍女池、青碧溪、感通寺連接了起來。
9、小普陀
在洱海東部海中的一個小島上,相傳觀音開辟大理壩子時,在這里的海面上丟下一顆鎮海大印,即為小島,以鎮風浪,保護漁民,因此,漁民們在小島上建觀音閣,紀念觀音,並把小島東部的一個漁村取名海印村,將小島叫做小普陀山,將觀音閣該為小浦脫,意為觀音修行之處。
小普陀始建於明代,1982年重修,為亭閣式兩層建築。一層祀如來菩薩,二層祀觀音菩薩。
小普陀地處下關至雙廊和蝴蝶泉的海面旅遊線上,遊船到此,都要停靠海島,讓遊客登上小普陀,觀賞洱海風光。
10、花甸壩
花甸壩由大、小花甸組成,座落在蒼山十九峰中最北的雲弄、滄浪兩峰之間。大花甸海拔2900米,南北長10餘公里,東西寬約1公里。壩子西面的的山峰峰頂終年白雪皚皚,經夏不消,40條大大小小的溪水匯集成萬花溪,是壩子內的主要水源。東面小花甸群峰環報,海拔3200米,是綠草如茵的台地。
整個花甸地勢平坦,土質肥沃。奇花異草爭奇奪艷,每到春夏之間,漫山遍野都是馬櫻花,縱橫20多里,匯成花的海洋,成為花的世界。花中間雜這白豆花、芍葯花等草本花卉,五彩繽紛,瑰麗迷人。明清以來,先後有李元陽、楊士雲等文人學識游覽花甸壩,均有吟詠詩作傳世。
11、南詔風情島
如果把蒼洱風光比喻成一頂皇冠,那麼南詔風情島便是鑲嵌在這頂皇冠上的一顆明珠。該島位於洱海東北部的雙廊村對面,往返交通十分便捷,住行也比較舒適,島上人文、自然景觀相當豐富。
為了展示南詔文化藝術的博大精深,以雕塑特有的藝術語言,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雲南的創世神話,島上由沙壹母群雕碼頭、海景別墅、雲南福星——阿嵯耶觀音廣場、南詔避暑行宮、白族本主文化藝術廣場、海灘綜合游樂園、太湖石景群落及漁家傲別景等八大景觀組成,與別具特色的園林藝術融為一體。使人在親近大自然的過程中尋回那份原始的真與補拙的美。
登上小島,一入眼便是一組巨大的石雕,叫做沙壹母群雕。這是根據《後漢書·西南夷列傳》中記載的有關大理地區一則神話雕刻而成的。
相傳,南詔的祖先是一個名叫「沙壹」的女性,她以捕魚為生,在捕魚的過程中,觸沉木而受孕,於是生下十個兒子,後來,哀牢山下又有一對夫婦生下十個女兒,九隆兄弟就娶了這些女子為妻,後漸相滋長,繁衍至今。這一傳說被雕塑家賦予了生命,而且刻繪得出神人化,栩栩如生。
12、感通寺
感通寺位於點蒼山聖應峰南麓,大理古城和下關之間,距大理古城約5公里,距離下關約11公里。感通寺背靠四季積雪不化的蒼山,面對煙波浩淼,白帆點點的洱海,集天地間靈於一身,又名盪山寺。
感通寺始建於南詔初年,背靠四季白雲繚繞, 終年積雪不化的蒼山,面對煙波浩淼,白帆點點的洱海。寺前林林蔥郁,四季皆有山花爛漫;寺側泉水叮呼,涼風習習。感通寺以環境清幽、殿宇軒昂、香火旺盛而被譽為"西南勝覽無雙寺,蒼洱馳名第一山"。盛通寺山門座南朝北,山門左右,各有兩尊護法神,面目猙獰,氣勢威嚴,令人肅然而生敬意。院西高台上為大雄寶殿。大殿內正中,供人佛祖釋迦牟尼。佛祖之左,是觀世音菩薩,觀世音之右,是迦蘭菩薩。大友寶殿之前右側原為班山樓。大殿之前左側為客房,可供過往僧人和客人 食宿。寺後山上有擔當墓。遊客們游感通寺,捐功德後 可享用寺里的茶水素筵席。距感通寺後半里,曲徑通幽 處,另有一寺名"寂照庵",游覽也別有一番情趣。
這里還有一則關於感通寺的傳說,相傳,明洪武十七年,感通寺的住持——無極大法師前往南京朝覲明太祖朱元璋,並帶去了一匹白馬,一株茶樹。進獻時正好是初春,白馬嘶鳴,茶樹開花。當時,明太祖認為馬嘶花放,是大明江山的吉祥之兆,於是便給無極和尚賜名為「法天」,並授其職務為「大理府僧綱司都綱」(當時管理佛寺的大和尚的職務),並賜詩18首送歸。全山僧眾迎接無極歸來的地方,後來也建了寺廟,稱為班山(即現在感通寺山門下側)。
從此感通山寺廟大興,明末高僧擔當曾題聯雲:「寺古松森,西南覽勝無雙地;馬嘶花放,蒼洱馳名第一山。」
崇聖寺
崇聖寺,東對洱海,西靠蒼山,位於雲南省大理古城北約一公里處。崇聖寺以寺中三塔聞名於世,又稱「大理三塔」;是中國著名的佛塔之一。此寺初稱應天廣福禪院,或稱應天雪峰禪院,後世將崇聖寺視為禪宗雲門宗、法眼宗的發源地。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賜名雪峰崇聖禪寺,一直沿用至今。抗日戰爭時期,大維寶殿毀於日軍炮火,天王殿也被台風所毀,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寺廟幾成廢墟。1979年起,政府批准崇聖寺作為佛活動場所重新修復開放。2002年起又大規模恢復重建崇聖寺,按時原於歷史超越歷史、出精品的要求,集唐、宋、元、明、清歷代大理建設特色的精華,按主次三軸線,八台九進十一個層次進行規劃建設,整個仿古建築群落佔地六百畝,建築面積2.1萬平方米。
崇聖寺佛像以《宋時大理國畫工張勝溫畫倦梵像》等為藍本按大理多元文化、佛教禪宗密宗兼容的特色布局雕塑五百九十八尊件佛像法器,均用青銅燒鑄而成,除禪宗元祖和九位出國為僧的國王系凡人不貼金外,其餘五百七十四尊都貼金彩繪,建築群落採用細白麻石和青草石進行牆地面鋪貼和台階踏步的支砌,柱礎佛台均用大理石漢白玉,整個群落石料整齊劃一恢弘大氣,體現大理石文化特色。
佛圖塔
此塔造型古樸,具有典型唐代佛塔風格。四面磚壁的佛龕內存放有佛像,塔頂有青銅葫蘆形寶鼎,整個建築物與大理千尋塔相似,為唐代南詔國時期的建築。民間稱為蛇骨塔,位於下關以北3公里 (市郊鄉羊坪村)原佛圖寺前,因寺得名。佛圖塔始建年代約為南詔(勸豐祜時期),其造型與千尋塔相同。塔身正中鑲嵌著1575年(明萬曆三年)《重修佛圖塔記》碑。塔通高30.07米,為13級方形密檐式空心磚塔。有兩層台基,塔門東向,塔身方4.5米,四壁厚 1.4米,中空1.3米。第一至四層呈直砌,第五層開始逐層收分。雙層東西設佛靠,南、北設券洞,與塔心貫通,逐層交替上升。塔身內空,為筒體結構,直通至十二級。塔門為方形洞門,洞門上用橫木作過梁,這是南詔時古塔的特點之一。蛇骨塔又相傳為西印度無憂王遣使臣張羅遲所修,此乃佛教信徒們的穿鑿附會,並無史跡可證,不太可信。據現仍存於塔西的一塊明代石碑載,明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曾重修。到了明萬曆元年(1573年)塔遭到一次嚴重的雷電轟擊,正西從塔頂到培根裂開了五寸多,不到3天,塔又自行復合。兩年後又重修過一次。從那時起到現在,又過去了400多年,其間是否重修過,已無記載可考。
C. 雲南大理旅遊有哪些民族風情 昆明,大理,麗江
雲南昆明/大理/麗江自助游全攻略(超實用)昆明情報(第一天)「春城」昆明的景點頗多,風姿綽約的睡美人西山,還有筠竹寺栩栩如生的五百羅漢以及「萬里雲山——水樓」的大觀樓,展現民族風情的「民族園」等都是引人入勝的景緻。置身於春城的懷抱,南瀕滇池,湖、山、園、河皆備。帶上地圖四處走走,會深切地感受到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無怪乎有人稱贊這里「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市內交通昆明城區的公共汽車有上千輛,營運線路 條。市內沒有空調車,所有公交車都是無人售票,票價為 元,首班車 : ,末班車 : 。在此建議第一次來「春城」的遊客,乘坐這里的公交車,最好站得離車門近一些,以免錯過站頭,因為那裡停*的時間很短。◆飲食◇昆明小吃品種繁多,小吃店遍布大街小巷,晚上還可逛逛昆明的夜市,這里的大排檔一直經營到凌晨。想感受一下昆明的火熱,那就去尚義街,在那裡也可品嘗地道的雲南各地的風味,費用不貴,幾十元就足夠了。昆明十大名特風味小吃是:過橋米線、四喜湯圓、蕎包子、太師餅、都督燒賣、薺菜餃、火腿豆燜飯、小鍋米線、餌塊、什錦涼米線。在昆明品嘗獨特的民族食品,是遊客難忘的選擇。民族風味菜餚在製作上有烤、腌、凍、焐、舂等多種方法,器皿有石板、香竹、羊皮、卵石等。◇到了昆明,一定得品嘗這里地道的過橋米線和汽鍋雞。昆明最正宗、最好吃的過橋米線在福華園,*近景星街(花鳥市場),過橋米線套餐 元起,最貴的 元。另外,在民族學院旁的過橋園,也可品嘗到正宗的過橋米線;位於小西門的江氏兄弟橋鄉園的過橋米線味道也挺不錯。在吃米線的時候,第一口千萬別直接喝湯,否則會燙傷舌頭的。◆購物昆明的手工藝製品非常有名,如昆明牙雕、劍川木雕等。土特產品主要是各種野生菌的干貨、民族蠟染、扎染等。建議遊客可以到昆明的大型超市——沃爾瑪去購買土特產,那裡絕對沒有假貨,而且它是全球最大的連鎖店,有很多進口產品,價格也比較便宜。這里還是我國著名卷煙——雲煙及紅塔山的產地。昆明的物價不高,許多旅遊者都喜歡購買這里價格誘人的熱帶水果。另外,當地的少數民族工藝製品也很有特色,如傣錦、傣家竹編等,都是極佳的旅遊紀念品。龍門—民族村—滇池從昆明市區前往去西山龍門,(可在滇池電影院、雲南飯店、 路車站乘旅遊大巴,直達西山腳下的太華山莊,門票 元)。中午從龍門乘纜車去雲南民族文化村(門票 元),在纜車上跨越八百里滇池(纜車票價 元),游完後,乘 路或 路返回昆明火車站。路南石林—和摩寨石林—大疊水瀑布從昆明出發到石林(可乘城市中巴前往,路程 公里,行程 小時左右,或乘豪華電動特快列車前往石林,來回票價 元),游覽著名的石林景觀,可瀏覽李子菁石林、和摩寨石林(門票 元)以及周邊的芝雲洞(門票 元)和大疊水瀑布(門票 元)等。午餐可任意在某景點就餐。下午 : 左右可乘車返回昆明。金殿公園—世博園從昆明火車站乘 路前往東北部的金殿風景區,游覽金殿公園(門票 元)和昆明世博園(世博園門票 元),兩景點之間有索道相通。大理古城(第二天)從昆明到大理幾乎每個長途汽車站都有車,最晚一班是晚上 : 。如果傍晚到達可在古城外租馬車到洱海邊(最多 元),可逛古城夜市,到了大理一定要嘗嘗大理的特色菜,砂鍋魚 元/鍋、木瓜雞、醬爆螺肉地址:大理古城人民路 號益恆飯店。可提前在金花大酒店旁買去麗江的汽車票, 元/人。金花大酒店就在洋人街旁邊,而且條件還算不錯。若住金花大酒店標准間價格為 元/間。參觀大理古城、倉山洱海及其他名勝,晚可在洋人街(酒吧街)腐敗,宿大 雲南昆明/大理/麗江自助游全攻略(超實用)理老城;特別說明:去蒼山可乘公交車到感通寺,並由此去蒼山。上蒼山的纜車 元(終點中和寺),推薦騎馬上山,價錢一樣,還可以隨時拍照,最重要的是不必走一段相當長的上坡路去索道站(大理城不大,有許多殘疾車或其他交通工具,價格都不貴);玉帶雲路很長,走到頭可以看一個什麼洞,沒多大意思。可大致地看一下,走一走,不一定非要走到頭。據說平時去那裡不太安全,要注意。如果要照三塔可在下山的纜車上照或者去南邊的倒影公園要麼就騎車去東邊的田地里照,從蒼山上向下拍也不錯。買票進公園的是徹底的傻子。蒼山半天足夠,從索道下來可在蒼山腳下搭車直奔洱海。可座船在洱海上暢游一番(有洱海一日游,我以為意義不大)。可去白族人聚居的島上看看(好象叫銀花島之類的)那裡有地道的三道茶。洱海的觀音閣要 元/人的門票,且是仿古建築,沒必要去看。在大理租輛自行車是很好的主意(山地 元/天)。可騎車去喜洲(距古城 KM)看看,村子的建築比古城有趣。麗江情報(第三天)麗江是古納西王國的心臟,東巴文化指的是納西族古代文化,因保存於東巴教而得名,東巴文化源遠流長,至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納西古樂是世界藝術史上的一朵奇葩,納西族人民不僅珍存了白沙細樂和納西古樂,還保存了來自波斯的四弦彈披琴「蘇古篤」,以及被稱為「元人遺音」的納西洞經古樂。納西族東巴文字被譽為世界上惟一保留完整的「活著的象形文字」,至今還有保留在白沙的明代壁畫以及堆滿玉龍十三峰的民間傳說……上午 點左右出發游覽麗江古城(大研古城)以及玉泉公園(黑龍潭,門票 元)。在園內可以參觀東巴文化博物館(門票 元),午餐後可乘車去長江第一灣(石鼓鎮,門票 元)游覽,路程 公里左右,可在麗江城內汽車客運站乘中巴前往。觀賞後乘車回麗江。晚上宿麗江。也可以在游覽長江第一灣後直接再去虎跳峽游覽,兩地相距 多公里,從虎跳峽直去中甸,路程約 公里。特別說明:在麗江可定好旅人驛站()的住宿(Tel: - 、 ),麗江非旅遊季節的人並不很多,住的應該很充裕。老城裡有許多家可住,可比較一下,價格都很便宜,可去百歲坊的集賢小吃店品嘗八大碗(必須 - 人吃,是當地結婚的食品,據說是 種食物做成),麗江小吃中名氣最大的是"麗江粑粑",有甜咸兩種。正宗的一家在關門口下行約五十米處,四方街附近的多是比別處批發而來,價格略高且味也欠缺一些。雞豆是一種豆類,產於高海拔地區,且產量極低。由該種豆製作的涼粉,是較受歡迎的一種小吃。較正點的在大石橋順河下行三十步的木橋邊,一般有冷熱兩種,熱時為糊狀,極有風味。加上當地的水燜粑粑一個,正合三到四人的份(價格四元、五元兩種,以量而定)。冰粉、涼宵(北大有詩意的後生們稱涼蝦,形神皆俱)是遊客較喜歡的一種小吃,工齡較長的在四方街入口處,賣可口可樂的機器旁。吹肝在別處少見。是豬肝經過吹脹、腌制、天然風干而成。一般是涼拌而食。一定要問是否為風乾的,因為常見的大多是新鮮的。火腿的味道也還行,但較難遇上家制的,且隨著這些年冬季氣溫升高,腌制較易變壞。一般是買來的或是永勝(麗江地區一個縣)三川火腿(味道也很不錯)。以上集中食品比較有特色,但味道。。。。。。嘻嘻。如果住在納西古樂講習所的話,可以免費聽古樂。要聽正宗的古樂一定要先問問是不是由宣科老先生主持的,若不是最好別聽。晚上一定要去河邊的酒吧喝茶品酒,否則白來一趟麗江。◆內部交通計程車:遊客在麗江古城閑逛,步行即可,當然也可乘的士,麗江城內約有 輛計程車,普通計程車起步價為 元,每公里加價 . 元;桑塔納起步價 元,每公里加價 . 元。一般僅縣城內瀏覽, 元/趟,司機通常會接受。自行雲南昆明/大理/麗江自助游全攻略(超實用)車:麗江市內有租車服務,但僅限於自行車(統一為山地車),在紅太陽廣場便有出租服務,租費 元/天。
D. 大理洱海有哪些景點
大理洱海沿岸名勝:
一、崇聖寺三塔
崇聖寺三塔位於大理古城西北1公里的蒼山應樂峰下,原為崇聖寺建築的一部分,寺廟早已毀,僅存三塔。三座磚塔鼎足矗立於蒼山之麓,洱海之濱,氣勢雄偉。大塔方形,中空,始建於唐代,名千尋塔,形狀與西安小雁塔相似,高69.13米,共16層,為密檐式建築。
南北兩小塔各距大塔70米,建於宋代,為密檐式的八角形的空心磚塔,均高42.19米,各10層。1978-1980年經大規模維修,在清理大塔基與塔頂時,發現南詔大理國的重要文物680餘件。
二、蝴蝶泉
蝴蝶泉位於大理古城北24公里的蒼山雲弄峰下,泉水從沙石中奪罅而出,聚在一個20多平方米的水塘內,泉水碧綠清澈,有大理石欄桿圍護,四周綠樹環抱。
有一棵古老的雙馨樹橫卧泉面而過,倒映水中,搖曳多姿,景觀變化無窮。每年農歷四月,泉周圍蝴蝶群集,翩躚飛舞,有的首尾相銜掛於樹上,形成蝶泉奇觀。這里還建有蝴蝶博物館、觀海亭、詠蝶碑、徐霞客石雕像等。
三、南詔德化碑
南詔德化碑立於大理市太和城遺址內一唐代建築風格的石亭內,碑高4.02米,厚0.60米,兩面刻字,正文3800多字,碑陰1300多字,共計5100多字。敘述南詔初期歷史及其與唐王朝的關系,並詳及天寶戰爭的起因和經過,文章婉轉動人,詞藻華麗,書法遒勁秀拔,有李北海(李邕)筆意。
四、杜文秀帥府
杜文秀帥府,在大理市中和鎮南門內正街,咸豐六年(1856年)8月杜文秀起義軍攻佔古城大理,推舉杜文秀為"總統兵馬大帥",建立大理政權,改原來的大理提督府衙為帥府,在周圍新築土城,稱為紫禁城。
現尚存帥府大門、紫禁城部分城牆、帥府內堂大門、白虎堂及兩側廂房等建築。起義失敗後,雲貴總督岑毓英對帥府進行過改建。
五、大理白族自治州博物館
大理白族自治州博物館 ,在大理市下關鎮洱濱路,建於1984年,佔地60畝。館內建築按白族民居"三坊一照壁"的格局設計,陳列文物中突出反映了南詔、大理國的歷史,以及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內各民族的優秀文化,該館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經常舉行白族"三道茶"晚會,深受國內外來賓的歡迎。
六、天鏡閣
天鏡閣,在大理市海東鄉玉案山上,明代,在這里建閣,而名"天鏡閣",成了洱海四大名閣之一。後毀,現建築在天鏡閣舊址上重建。閣附近,原有名剎羅荃寺與羅荃塔,可惜如今塔已毀,現重建的羅荃寺規模較小。
七、茈碧湖
茈碧湖,又名寧湖,位於洱源縣東北4公里的罷谷山下,因湖中生長一種珍貴的水生植物――茈碧花而得名,為地震陷落型的湖泊。湖呈陝長型,南北長6公里,東西寬1公里-2公里,總面積8平方公里,海拔2055.7米,平均水深20米,最深處達32米,主要水源為鳳羽河與梅茨河。
這一帶溫泉眾多:"三步溫泉四步湯,氣蒸霧迷似仙鄉"。溫泉為硫磺泉類型,泉水可飲用、沐浴,有較好的健康功能。湖底溫泉氣泡形成水花樹的自然奇觀,水產物豐富,人們贊說:"誰道洱河千勝境,源頭此處更澄清"。
八、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歷史文化名城,是雲南古代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它東臨洱海,西枕蒼山,城樓雄偉,屋舍儼然。如今保留的大理城是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在南詔、大理國的都城羊苴咩城東部的舊址上修建,提督偏圖,將南城門移至雙鶴橋前,周長擴大為12里。
城為棋盤式的建築,部分城牆保存完整,外牆為磚砌,上列雉堞,下環城溝,南、北城樓上修建巍峨的城樓。城內從南至北有5條街,從東到西有8條巷,彈石與引馬石鑲砌的路面,青瓦坡頂的屋面,"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白族民居,市容古樸。在古城內還有不少的寺廟、書院、教堂等古建築點綴其間,顯得古意盎然。
(4)大理民族文化旅遊區擴展閱讀:
一、洱海介紹
洱海,古稱昆明池、洱河、葉榆澤等。因其狀似人耳,故名洱海,位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
一般湖水面積約246平方千米(一說251平方公里),蓄水量約29.5億立方米,呈狹長形,北起洱源縣南端,南止大理市下關,南北長40公里,是僅次於滇池的雲南第二大湖,中國淡水湖中居第7位。洱海形成於冰河時代末期,其成因主要是沉降侵蝕,屬高原構造斷陷湖泊,海拔1972米。
洱海具有供水、農灌、發電、調節氣候、漁業、航運、旅遊七大主要功能,洱海西面有點蒼山橫列如屏,東面有玉案山環繞襯托,空間環境優美。
二、氣候特徵
大理地區屬中亞熱帶西南季風氣候帶。全年有干濕季之別而無四季之分,年平均氣溫為15.5℃,全年平均最高氣溫22.2℃,最低氣溫10.2℃;雨量充沛,全年降雨量為1000—1100米米,但分布不均,95%的降雨集中在5—10月的雨季,蒼山東西坡降雨有顯著差異。
一般年,花甸壩(高山)降雨2034.7米米,海西(包括山麓)降雨1348米米,海東降雨959.5米米。蒼山東坡氣候屬亞熱帶類型,蒼山西坡屬中亞熱帶類型。西坡漾濞年均溫、相對濕度和地溫均高於東坡的下關、大理、洱源,這是因為蒼山南北綿亘象一條巨大的屏風阻擋西南季風而造成的。
西坡氣溫年較差大於東坡,旱季最低降水月雨量低於東坡,原因在於洱海對東坡氣候的調節作用。蒼山山體高大氣候垂直分異明顯,主峰終年積雪,從山麓至山頂具有亞熱帶暖溫帶及寒溫帶3個垂直氣候帶,形成典型的立體氣候特點。
冬春季節盛行大風是洱海湖區的一大特點,平均風速為4.1米/秒,大風一般12—14米/秒,最高風速達20米/秒。洱海湖區春秋季達290天,冬季僅75天,形成冬夏短,春秋較長,四季如春的特點。
E. 你能簡單介紹一下雲南大理的旅遊景點嗎
雲南,一個此生必去一次的地方!當雲南的風景太多,又都太美的時候,初去的朋友很容易有種"亂花漸欲迷人眼"的不知所措,初次遊玩雲南,老司機首推大理!
一、十大精華景點帶你玩轉不一樣的大理風情
1. 艷遇之都——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東臨碧波盪漾的洱海,西倚常年青翠的蒼山,形成了"一水繞蒼山,蒼山抱古城"的城市格局。白天走在石頭路上看盡琳琅滿目的商品,觸摸最古老的南詔回憶,登上布滿歲月痕跡的城牆,看雲層透過洱海緩緩上升。在很多人眼裡大理是文藝青年的聚集地和理想主義者的後花園,晚上邂逅一家小店,聆聽一首入心的小曲,在古城某個別致的小店或攤位上,哪怕菜市場,你都有可能邂逅一位有這樣故事的人。
1. 開放時間:09:00—17:00,15:00點後停止售票
2. 門票價格:280元(大理蒼山洗馬潭大索道全程往返)
3. 最佳時間:四季皆宜
4. 遊玩時間: 3小時
5. 蒼山山體雄厚,山路復雜,建議游覽時不要偏離玉帶路,否則誤入深山極易迷路。
6. 某些當地人會提供騎馬上蒼山的服務,但舒適度和安全系數都比較低,建議謹慎嘗試。
F. 雲南大理民族宗教建築景觀特點及介紹
大理——東方的日內瓦。這里風景如畫,洱海風景名勝區的蒼山麗景、洱海麗景、大理古城崇聖寺三塔、蝴蝶泉、南詔風情島、高原明珠、洱海公園、天鏡閣、金梭島、感通大索道、觀音塘、清碧溪、小普陀、喜洲白族民居建築群獨具特色,風、花、雪、月四絕更是聞名於世。大理位於雲南省西北部,總面積29459平方公里,有13個世居民族,總人口318萬,其中白族有130萬,是全國惟一的白族自治州。
大理古城內街道都是南北、東西走向,縱橫交錯,為典型的棋盤式布局。建築為青一色的青瓦屋面,鵝卵石壘砌牆壁,十分的古樸、別致。全城清新濕潤,一塵不染,氣候宜人,四季如春,城西有馳名中外的崇聖三塔、三月街址,城南有文獻樓、弘聖寺一塔、感通寺、南詔德化碑和新辟的南詔文化城,北去有遐邇聞名的蝴蝶泉和五朵金花的故鄉——喜洲。大理古城外雄內秀,清新、恬靜、迷人,是座名符其實的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文化極具特色,具有濃郁的多民族文化和中國傳統漢文化、西洋文化完美結合的多元特徵。基督信仰的傳入,天主教信仰和當地多民族文化相適應融合並蓬勃發展也是一個特點。
天主教正式傳入雲南是在明末清初之際,主要有兩條途徑:一是南明「永曆皇室」中入了教的皇太後、皇後、皇室隨員等;二是四川部分教友遷移到了雲南東北部,也就是今天的昭通東北部鹽津縣等地,隨後有四川的神父從宜賓到雲南進行牧靈訪問和傳教工作,由此展開了天主教在雲南的進一步發展。到了1696年隨著教友數量的不斷增加雲南成立了代牧區,但由於種種原因,兩任主教都沒有到任,所以,後來又合並於四川教區。
1840年,又一次設立雲南教區,主教公署設於昭通鹽津縣龍溪村,後於1876年,遷至昆明華山東路設立主教公署,1936年再遷至現地址。隨著天主教在雲南的不斷發展,至1946年時,雲南先後劃分成為昆明、大理、昭通三個教區,大理教區成立於1929年。目前大理教區包括大理州、麗江地區、迪慶州、臨滄地區、思茅地區、寶山地區、德宏州七個地州,已開放堂點二十多個,新建教堂九座。教區約有八萬多教友,他們中有白族、僳僳族、獨龍族、怒族、景頗族、哈尼族、傣族、漢族和藏族等,據說藏族教友數量居首。有百分之九十的教友生活在各地州廣闊農村如畫的山山寨寨里,現在每年約有二百多人領洗奉教。雲南少數民族眾多,天主教在少數民族地區傳播過程中不斷吸收和融合了各少數民族的部分文化內容,使教會在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呈現出民族化的特徵。這也體現出我國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全面貫徹落實,同時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天主教適應不同時代和與時俱進的特徵,反映出天主教與社會的適應及融合,以及榮主益人,服務社會的時代風貌和「為一切人成為一切」的聖經訓導精神。
教堂就坐落在大理古城下關一靜謐的胡同里,當我們步入窄窄的古色古香又充滿白族建築風格的小街時,就見一古樸中融合著我國傳統和白族建築藝術風格的教堂——聖三堂,它矗立在陽光下,顯得格外明顯,當我們走近時完全被它迷住了。它的教堂建築特色獨一無二,是融當地白族文化特色、漢族與西方建築及其他民族特色於一身的一件民族瑰寶,飛檐斗拱,彩繪娟秀。它以建築結構造型的獨特風格、雕刻藝術之精湛、中西建築之交融而蜚聲海內外,世界各地的神父教友和遊客慕名而來,絡繹不絕游覽參拜。
據當地的老教徒介紹,教堂建於1927年,1983年在政府有關部門的支持下,進行了全面修繕,年底竣工開放,同年被大理文物部門命名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教堂有九十多年的歷史了,高十六米左右,底層至鍾樓共有四層,東西長三十四米左右,寬十五米左右,教堂坐東向西,層層飛檐上裝飾著白族風格的雕刻和中國傳統的彩繪,飛檐超出地基達四米五。室內面積600平方米,可容納500多人。教堂為白族廟宇式,堂內的祭台採用當地盛產的大理石製成,教堂里里外外雕梁畫棟,具有濃厚的白族建築風格。許多外國遊客到教堂參加宗教活動後,都感慨地說:「真想不到在如此邊遠的地區還有如此美麗的教堂!」
2002年大理教堂在黨和政府的關懷支持下,又一次進行了全面的修繕,廣大教徒深切體會到生活在新中國是多麼的幸福。神父說,重新修繕後的教堂已成為當地的一大景觀,我們一定要倍加努力工作,帶領廣大教徒為祖國的更加繁榮富強做出應有的貢獻。
教堂從正面看酷似一條遨遊的巨龍,昂首擺尾,體現出濃厚的中國傳統文化思想——華夏子孫,龍的傳人;從側面看像一艘碩大的船,象徵教會如諾亞方舟一樣起錨遠航,給人類帶來希望、正義、和平與愛。據老教徒講這座教堂的外形寓意同時也取自《聖經》路加福音八章二十二至二十五節,耶穌平息風浪的訓導和內涵,只要有愛與和平,再大的困難都能度過。
走進教堂,彷彿走進了古老的畫廊和博物館,北面牆壁布滿了古老而優秀的西洋畫,南面牆壁被一幅幅俊秀的中國山水水墨畫所鑲嵌,正面三幅畫,中間一幅是教堂的微縮,記載了它的歷史和風采。據介紹整個教堂牆壁有六十多幅畫,兩種不同的文化藝術,兩種不同的視覺感受,兩種不同的建築風格在這里巧妙而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沖擊和美妙的享受,並產生無盡的遐想和思考。教會適應不同民族、文化和社會環境,與時俱進,以本地化、處境化為傳播和生存、發展的最好途徑,也正是我們現在所努力追求和從事的事業。
教堂的附屬建築物「四合五天井」,和教堂主體建築相得益彰,互為呼應,花草樹木掩映其中,使整座教堂更具宗教氛圍,寧靜而又充滿勃勃生機。
美麗而古老的大理,我們期盼你更加輝煌,我們也祝願大理的天主教會有進一步的成就
G. 雲南大理著名旅遊景點詳細介紹
大理有以下幾處必游之地:
1、 大理古城穿行理隨意用腳丈量著古街巷街角攤拿餌塊或乳扇邊走邊吃靠家書店隨意翻看著本閑書或者乾脆所事事做閑;秋陽光思想夢。
2、崇聖寺三塔理旅遊標志理歷史文化見證萬古雲霄三塔影諸風雨樓鍾歷所樂道建於公元834至840三塔主塔名叫千尋塔高69.13米與西安雁塔同唐代典型建築三座塔形鼎足勢布局統造型諧渾體。
3、天龍八部影視城展示宋代理及西夏、真、遼歷史文化型主題公園已經理古城旅遊熱點吸引著眾武俠迷尋蹤而來。
麗江景區玉龍雪山包括玉龍雪山、麗江古城、萬江第灣——石鼓、寧蒗瀘沽湖四片區麗江區風景秀麗物產富饒優美自風光獨特民族風情古民族文化構獨厚旅遊資源玉龍雪山風景區瀘沽湖風景區各自豐富、獨特自景觀文化內涵聞名外 古樸幽雅、自、富民族特點特色高原水鄉麗江古城風景宜萬江第灣幽雅俊秀玉泉公園及喻雲嶺第枝、環球第樹萬朵山茶等景色。
H. 雲南大理附近旅遊景區
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簡稱葉榆,又稱紫城,其歷史可追溯至唐天寶年間,南詔王閣邏鳳築的羊苴咩城(今城之西三塔附近),為其新都。古城始建於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方圓十二里,城牆高二丈五尺,厚二丈。東西南北各設一門,均有城樓,四角還有角樓。解放初,城牆均被拆毀。1982年,重修南城門,門頭「大理」二字是集郭沫若書法而成。 由南城門進城,一條直通北門的復興路,成了繁華的街市,沿街店鋪比肩而設,出售大理石、扎染等民族工藝品及珠寶玉石。街巷間一些老宅,也仍可尋昔日風貌,庭院里花木扶疏,鳥鳴聲聲,戶外溪渠流水淙淙。「三家一眼井,一戶幾盆花」的景象依然。
大理古城(7張)
古城內東西走向的護國路,被稱為「洋人街」。這里一家接一家的中西餐館、咖啡館、茶館及工藝品商店,招牌、廣告多用洋文書寫,吸引著金發碧眼的「老外」,在這里流連忘返,尋找東方古韻,漸成一道別致的風景。古城的歷史可追溯至唐天寶年間,南詔王閣邏鳳築的羊苴咩城(今城之西三塔附近),為其新都。古城始建於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方圓十二里,1982年2月8日,國務院公布大理古城為中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大理古城處雲南省中部偏西,海拔2090米,東鄰楚雄州,南靠普洱市、臨滄市,西與保山市、怒江州相連,北接麗江市。地跨東經98°52′~101°03′,北緯24°41′~26°42′之間,東巡洱海,西及點蒼山脈,轄大理市和祥雲、彌渡、賓川、永平、雲龍、洱源、鶴慶、劍川8個縣以及漾濞、巍山、南澗3個少數民族自治縣,是中國西南邊疆開發較早的地區之一。
大理挖色鎮
古稱魯川,挖色。位於洱海東岸,地處大理市中東部,北與雙廊鎮接壤,南臨海東鎮,東與賓川縣雞足山鎮毗鄰,其三面環山,一面臨海,西對如屏蒼山而遙望大理古城,東通佛教勝地雞足山而隱窺金頂,自古即為洱海東岸一個美麗富饒的魚米之鄉,洱海地區歷史淵源久遠的白族外鄉文化發源地之一。 由於其所處地理位置獨特,臨時以來便是洱海東岸連接周邊地區的水陸交通集散地和集貿中心,其經濟活躍、文化發達、民俗風情濃郁,洱海區域白族外鄉文化保管較為完整的地區之一。
大理天龍八部影視城引
背靠秀美的蒼山,大理天龍八部影視城坐落於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蒼洱景區的中心和風光秀麗的大理省級旅遊度假區山麗片區。東臨碧波萬頃的洱海,東距大理古城1.5公里,北距大理三月街會場0.5公里,距崇聖寺三塔2公理,大理省級旅遊度假區為《天龍八部》影視劇拍攝投資興建的一個大型影視拍攝基地。根據《天龍八部》劇組的設計和構想,影視城按照「大理特點、宋代特色、藝術要求」三結合的原則進行規劃、設計。大理天龍八部影視城佔地面積700餘畝。主體建築有城牆、城門、皇宮、王府、大理街、女真部落、西夏城等。二期工程將根據金庸先生的天龍八部》擴充內容,建設以展示遠古時期大理白族人民生產生活方式的白族農庄》天龍八部》中描寫的聚賢庄、信陽城馬夫人家,無量山石洞房,西夏石窟,大碾房,以及木,鐵古橋及客寨、茶花園等其他配套建設項目,總建築面積將達4萬平方米。 整個天龍八部影視城由三大片區組成:第一局部為大理國,包括大理街、大理皇宮、鎮南王府;第二部分是遼國,包括遼城門和大小遼街;第三部分就是西夏王宮和女真部落了大理天龍八部影視城依照大理特色,宋代特點,參照《清明上河園》影視拍攝與旅遊風光相結合的原則,大理又一個較大規模的旅遊景點。 大理天龍八部影視城與大理古城、崇聖寺三塔、元世祖平雲南碑等現有景點相輝映,形成集中展示大理歷史文化的旅遊核心區。天龍八部》製片人張紀中稱贊大理天龍八部影視城堪稱「中國一流、西部第一」。
蒼山
蒼山
蒼山[16]又名點蒼山,古籍中另有玷蒼山、熊蒼山、大理山之稱。蒼山山脈由十九峰自北向南連脊屏列組成最高點海拔4122米(馬龍峰),最低點海拔1360米(漾濞江與西洱河交匯處),4000米以上山峰有七座。蒼山東坡兩峰夾一溪,形成了十九峰夾十八溪的梳狀地貌。 蒼山溪流屬瀾滄江水系,為山地型源頭河,具有河流短小、河谷深切、河床狹窄、比降大、下切侵蝕力強,洪枯水季節流量變化大的特點。西坡的雞邑鋪有溫泉出露,水溫約為36℃。蒼山東坡的洱海盆壩區年均氣溫15℃,西坡漾濞江河谷區年均氣溫16.1℃,年降雨量均在1050毫米左右。 蒼山是我國重要的第四紀古冰川遺跡地之一。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德國學者Credener.W首次考察蒼山地質、地貌。1937年奧地利學者H.V.Wissmann根據蒼山典型的冰川遺跡,將此次冰期命名為「大理冰期」。「大理冰期」作為第四紀古冰期的末次冰期已為學術界普遍採用。
劍川鍾山石石窟
位於劍川縣南部的石鍾山。石鍾山古時候稱為中山,因有形如巨鍾的紅丹霞岩,故稱為石鍾山。石窟分石鍾寺、獅子關和沙登箐三個片區,共計16窟139尊造像,是我國最南方的一個石窟群
I. 誰知道雲南大理的旅遊特色和民族風情
特色餐飲
說起大理餐飲的特色,應當首推白族三道茶、砂鍋魚、鄧川乳扇。 大理最好的餐廳大部分都集中在古城中,要品嘗 可前往古城中的人民路,里聚集著許多外國旅遊者。 在護國路上,具有白族、藏族等少數民族特色的西餐咖啡廳隨處可見,許多餐館兼售中西餐,遊客可以品嘗到雲南風味的菜餚以及當地的白族菜。 這里的每個餐館都獨具特點,各家的菜譜也各有千秋。其中以擁有白族「三道茶」及藏族「酥油茶」而馳名海內外的太白樓堪稱代表,在此處飲茶,環顧四周,盡是金發碧眼,你會感到彷彿置身在聯合國。 當然,古城吸引人的不僅僅是食物,更在於這里的咖啡館和餐廳都提供了寧靜而輕松的氣氛,在這里,人們可以聽著音樂,喝著冰啤,度過一個悠閑的下午。 幾乎所有的咖啡館都提供旅遊信息和訂票業務,有一些還備有自行車可供遊客租借。
特色活動
大理是白族的主要聚居地,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情。白族的節日和盛會多集中在每年的3-4月之間。三月街、繞三靈是傳統節日。其他的還有: 朝雞節,每年農歷一月初一至十五在賓川雞足山舉行; 耍海會,八月初八在大理才村舉行; 石寶山歌會,農歷七月末的在石寶山石鍾寺舉行三天; 火把節,六月二十五在白族屯寨舉行。 葛根會,一月初五在大理三塔寺內舉行。 蝴蝶會,農歷四月十五日舉行 雞足山朝山會,農歷正月初一至十五
最佳旅遊時間
大理屬低緯度高原型季風氣候,季節變化不明顯,年溫差小,年平均氣溫為15℃,沒有明顯的嚴冬酷暑, 寒暑適中,四季如春。白族的很多節日和盛會多集中在每年的3至4月間,此時來游,會感受到濃郁的民族風 情。有歌唱到:"大理三月好風光",所以在春季,是再適合不過了。總的來說,大理是一個四季都適合旅遊的好地方,她也是中國的「十佳旅遊城市」之一
景點門票(找個本地人你會得到一定的優惠)
大理 景點名稱 門票價格(元/人次) 批准文號 1 賓川雞足山風景區 60 雲計收費[2002]1404號 2 賓川雞足山索道 50 雲計收費[2002]1404號 3 蒼山景區門票 30 雲發改收費[2005]208號 (2009 03 17修改: 憑暫住證 10元/人) 4 大理三塔公園+三塔映月公園 52 大計價[2002]245號 (2009.2.16修改:成人票:121元/人 兒童票:62元/人)(2009 03 17修改: 憑暫住證 20元/人) 5 大理蝴蝶泉公園 35 大計價[2002]101號 蝴蝶泉
6 天龍八部影視城 60 大計價[2004]382號 (2009.2.16修改:成人票:52元/人 兒童票27元/人)(2009 03 17修改: 憑暫住證 15元/人) 7 南詔風情島 22 大計價[1999]30號 8 大理感通索道 上 50,下40 州價管字[2000]72號 9 大理蒼山縈道 單程 30 大計價[2002]679號 10 劍川石寶山風景區 30 大計價[2002]174號 11 巍山縣巍寶山景區 60 大發改價管[2005]302 12 崇聖寺景區 69 大計價管[2005]151號 13 祥雲古道風景區 40 祥計價[2004]58號 14 祥雲水目山風景區 30 祥計價[2004]59號 15 雲龍天池風景區 10 雲計價[2002]7號 16 漾濞石門關景點 20 漾政復[2004]3號 17 劍川縣滿賢林千獅山景區 20 劍計價格[2003]9號 18 南澗靈寶山國家森林公園 5 南計價[2004]11號 19 大理洱海公園 免費 20 大理喜洲白族民居群 25 市計價[2004]80號 21 賓川觀音箐景點 4 賓計價管[2000]7號 22 洱源地熱國 100 古區計價[2004]2號
購物指南
在大理,想帶幾件別致的小禮物回家送人,不愁找不到地方。在古城或下關,你可以買到用天然大理石製作的文房四寶、花盆、花瓶、燈具等大理石工藝品。 富有民族特色的白族蠟染、扎染更是人見人愛的手工藝品,在下關及古城也隨處可見;大理州鄧川乳扇非常出名,各土雜店及農貿市場有售;l四時春普洱茶,百年歷史,經久不變味,香氣獨特,各大茶店有售;大理雪梨,產於洱海東岸,肉質雪白嫩細;劍川木雕,原為劍川民間工匠製作的傢具、門窗、屏風等,近年開發了一些工藝品小雕件,供遊客攜帶,在各工藝品店有售。 行知提示:大理古城中的護國路是遊客的必訪之地,那裡集中了各種少數民族織品、工藝品和滇藏各地特產,眾多的古董店經常會讓遊人得到意外的收獲。 還有,在蝴蝶泉附近,有一個叫周城的村子,從大理古城或下關等地,都有去那裡的中巴、小馬車,遊客不妨到村民的家裡去看看,他們幾乎每家都有自己專門製作蠟染或扎染的小作坊。價格比較公道,一塊蠟染布的價格為15元。當地的印章雕刻也很不錯。 白族挑花刺綉 布扎 大理草帽 大理石工藝品 大理扎染 餌塊 畫氈 劍川蘭花 劍川石雕 雲南沱茶 燉梅
編輯本段風景名勝
蒼山洱海
蒼山洱海位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是古今旅遊者所嚮往的地方。明代著名文人楊升庵描繪它「山則蒼蘢壘翠,海則半月掩藍」,「一望點蒼,不覺神爽飛越」。 蒼山,又名點蒼山,共有十九座山峰,每座山峰海拔都在3500米以上,最高峰海拔4000多米。蒼山景色向來以雪、雲、泉著稱。經夏不消的蒼山雪,是素負盛名的大理「風花雪月」四景之最。在風和日麗的陽春三月,點蒼山頂顯得晶瑩嫻靜,不愧是一個冰清玉潔的水晶世界。點蒼山的雲變幻多姿,時而淡如青煙,時而濃似潑墨。在夏秋之交,不時出現玉帶似的白雲橫束在蒼翠的山腰,長亘百里,竟日不消,嫵媚動人。 洱海
在蒼山頂上,有著不少高山冰磧湖泊,湖泊四周是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還有18條溪水,瀉於19峰之間,滋潤著山麓壩子里的土地,也點綴了蒼山的風光。蒼山還是一個花團錦簇的世界。不僅有幾十種杜鵑,而且有珍稀的茈碧花和綉球似的馬纓花等。 洱海是一個風光明媚的高原湖泊,呈狹長形,南北長40公里,面積約240平方公里。在風平浪靜的日子裡泛舟洱海,那干凈透明的海面宛如碧澄澄的藍天,給人以寧靜而悠遠的感受。在洱海最南端的團山,有一座洱海公園,是觀賞蒼山洱海景色的好處所。 在蒼山腳下、洱海之濱,還有一處遐邇聞名的游覽勝地--蝴蝶泉。蝴蝶泉的出名與徐霞客在他的游記中的描述有關。他寫道:「泉上大樹,當4月初即發花如蛺蝶,須翅栩然,與生蝶無異。還有真蝶千萬,連須鉤足,自樹顛倒懸而下及於泉面,繽紛絡繹,五色煥然。」確也有這樣的時候,來此聚會的彩蝶多得難以數計,色澤絢麗,如霞如錦。前些年,蝴蝶數目減少,據有關方面考察,主要原因一是當地氣候轉向乾燥,導致蝴蝶遷徙,二是農村大量使用殺蟲葯物,誤傷不少蝴蝶幼蟲。不過,最近兩三年來,隨著生態平衡的逐漸恢復,加之人們有意識地對蝴蝶採取保護措施,每年聚會的蝴蝶已與日俱增。
洋人街
在古城,大理洋人街原名「護國路」,意為民國初雲南人民反對袁世凱稱帝,起兵護國而得名。護國路東西走向,長1000米,寬7米,青石板鋪面,西起滇藏公路,交博愛,復興等主要街道。 之後,為了適應開放旅遊的需要,把大理古城定為開放旅遊的主要景點,紅山茶賓館定為涉外賓館,紅山茶賓館在古城護國路西段,由此,護國路便成為外國遊客在大理的集散地。中西風味店,珠寶店,古董店,扎染店,畫廊各行各業隨之興起,鋪面林立兩側,琳琅滿目,目不暇接,成為中外有名的「大理洋人街」。 如今大理古城護國路的名字在外國有些圖紙上,早已真稱為「洋人街」了。可見大理洋人街已馳名世界,成為外國友人嚮往的地方和他們旅居大理的溫馨家園。
崇聖寺三塔
崇聖寺三塔是大理的象徵,是雲南古代歷史文化的象徵,也是中國南方最古老最雄偉的建築物之一。1961年國務院第一批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崇聖寺原在三塔之西,靠蒼山一面,其山門距三塔主塔約120米;是南詔國第10代王勸豐右時(公元824—859年)所建,時為南詔國後期。南詔國中期崇佛之風興起,到勸豐右時已達極勝,佛寺遍於雲南內,有小寺3千,大寺8百。經南詔之後的大理國,佛教較南詔更為發展。因此,大理國就有「佛國」、「妙香國」之稱。崇聖寺建成之後即為南詔國、大理國時期佛教活動的中心。崇聖寺所崇之「聖」為觀音。當時,大理地區對觀音崇拜極為勝行。 崇聖寺三塔
據有關文獻記載,當時崇聖寺與主塔建造時,寺基方7里,房屋800多間,佛1萬多,耗銅4萬多斤,費工70多萬人。現存主塔高69.13米,16層,為方形密檐式空心磚塔,是中國現存座塔最高者之一。三塔中的小塔在主塔之西,與主塔等距70米;南北對峙,相距97米。它們是五代時期大理國所建造的。兩塔形制一樣,都為10層,高42.4米,為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磚塔。 崇聖寺及三塔建成後,歷經千年滄桑和風雨剝蝕,崇聖寺毀於清咸豐年間,西三塔卻巍然屹立。建國後政府對三塔保護十分重視,1978年,對其進行大規模維修。這次維修中在千尋塔基座中發現了佛教文物600餘件,其中有大量的佛像和寫本佛經,其中有一尊金質觀音像,重1135克,高24厘米,極為珍貴。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南詔國和大理國時期文物中最為豐富的一批,價值極高,為中外所矚目。這此發現,揭開了古代大理這個「佛國」的一道神秘面紗。 關於三塔的建築風格,一般都說類似西安小雁塔,是典型的唐塔風格,表現了唐宋時期雲南與內地的密切聯系,這是毫無疑義的。
大理古城
古城大理(現大理城)簡稱榆城,是1982年2月國務院批準的我國第一批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全國44個重點風景區之一,位於南詔和大理國都城遺址的東部,始建於明朝洪武15年(公元1382年),歷代屢經修建。 大理素有「文獻名邦」之稱。悠久的歷史留下了許多重要文物古跡。大理風景區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個,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個,歸納起來可稱為「三古」即古城、古塔、古碑。大理市的古城有太和城、羊苴咩城,大厘城(今喜洲鎮)、龍尾城(今下關)、大理城;古塔有崇聖寺三塔、弘聖寺一塔、蛇骨塔、魚骨塔;古碑有南詔德化碑,元世祖平雲南碑,五華樓碑群,山花碑等。悠久的歷史還孕育出許多傑出的人物。突出的有南詔國第四、五、六代王皮邏閣、閣羅鳳、異牟尋;清平官(宰相)鄭回,大理國開國之主段思平、著名畫工張勝溫;明代詩人、文學家楊黼、楊士雲、李元陽;近代民主革命志士李燮羲、張耀曾,傑出的軍事理論家楊傑,東北抗日聯軍領導人周保中等。 大理城方圓12里,城牆高2丈5尺,厚2丈;東西南北各有一城門,上有城樓,分別稱做:通海、蒼山、承恩、安遠;城的四角還有角樓,也各有名稱:潁川、西平、孔明、長卿。城牆的外牆為磚,上列矩堞,下環城溝。城內市井儼然,布局呈棋盤狀,從南到北有5條街,從東到西8條巷。如今保存下來的還有南北城的部分城牆、南城樓(1982年重建)。 如果說,州府大理市給人以繁盛喧鬧的感覺,,那麼大理城則是古樸而幽靜,城 大理古城
內流淌著清澈的叮咚溪水,家家戶戶養花植樹,花果並茂。那隱沒在街巷深處的花園茶社是遊人憩息佳所,改革開放後私人開設的法國等風味小吃餐館也是外賓喜愛光臨之處。傳統的大理石工藝品,擺滿街道兩側,任其觀賞選購。 大理古城交通:從下關乘4路、8路公交車,約20分鍾即可到達古城,車費1.5元刷公交車卡則1.2(無人售票車)。另外,遊客也可乘位於建設路和文化路上的小巴前往,約30分鍾可到達古城。遊客在大理古城內游覽,主要靠步行。 蝴蝶泉 蝴蝶泉,在大理城北40公里的蒼山雲弄峰下。由於長期的山水沖刷,砂石成片,山坡上樹木稀少。但當你緩步上坡,行約半里,卻見一片綠蔭耀眼。走過古樸的石坊,迎面有一塊高約3米的大理石碑挺立,碑呈棱形,正面右側有郭沫若手書「蝴蝶泉」三個大字.左例刻郭老詠蝴蝶泉詩的手跡;碑的背面,書徐霞客游大理蝴蝶泉的一段日記。沿林蔭小道曲折前行約三四十米,只見古樹林立,濃蔭蔽天,一方清泉嵌於其間,底鋪青石,泉水明澈,常有人擲金屬錢幣於池中,觀其緩緩旋落,陽光從樹頂篩下,池底銀光閃爍,倍感泉水清例。 泉池周圍有大理石欄板,泉邊一株高大古樹橫跨泉上,此樹因花形似蝶,因此人們稱為「蝴蝶樹」。每當夏季來臨,「蝴蝶樹」開花,蒼洱之間的蝴蝶成群來此聚匯,翻飛起舞,熱鬧非常。最奇的是萬千彩蝶交尾相銜,倒掛橫於泉止的蝴蝶樹上,形成無數蝶串,垂至水面,五彩繽紛,蔚為壯觀。最盛之期在農歷四月十五日前後,所以農歷四月十五日被定為「蝴蝶會」。 為什麼萬千蝴蝶會聚匯於此,形成如此奇觀?專家和學者對此進行了觀察和研究,共同的認識是: 一、農歷四月中旬及此前一段時間,雨尚未到來,蝴蝶泉周圍及遠近數十里農村,夏收將盡,田園半空,氣候炎熱。相比之下,蝴蝶泉旁,清涼濕潤,草茂花繁,適於蝴蝶生長。 二、蝴蝶泉邊「蝴蝶樹」此時正值花期,花開滿樹,花形似蝶,且樹葉能分泌密汁粘液,蝶喜食用,因此這種樹頗能招引蝴蝶前來。 三、這時,適值蝴蝶交尾產卵季節。上述三條因素就使得萬千彩蝶匯聚於蝴蝶泉邊,首尾相銜,形成千百倒掛於樹的蝶串,人來不驚,投石散而復聚的奇特景觀。 過泉後的圓形門,沿石階攀登而上,就到新建的六角翹「望誨亭」。登亭遠望:雞足山飛峙,山頂楞嚴塔隱約可見;山腳挖、雙朗等村莊房屋田野依稀可辨;洱水如鏡;北面上關,南面喜洲,煙樹彌漫;右前江尾村,似一支利劍,插入洱海。這望海亭,確是觀「海」的好地方。 南詔風情島 南詔風情島是洱海三島之一,位於蒼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黃金地段——洱源縣雙廊鄉境內。該島四面環水,東靠著名佛教聖地雞足山,北接石寶山,南連大理,西對蒼山洱海,因占據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素有「大理風光在蒼洱 ,蒼洱風光在雙廊」之美譽。它濃縮了大理數千年的文化底蘊,盡顯南詔、大理兩朝六百年的皇都風采。 喜洲白族民居 喜洲位於大理古城北16公里,是滇西、大理一帶的著名鄉鎮,喜洲民居代表了大理市白族民居的風格。 以「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封閉式庭院為典型格局,有獨成一院,有一進數院,平面呈方形,造型為表瓦人字大層頂,二層、重檐;主房東向或向南向,三間或五間,土木磚石結構,木屋架用榫卯組合,一院或數院連接成一個整體,外牆面多為上白(石灰),下灰(細泥)粉刷。 喜洲白族民居特別重視照壁、門窗花枋、山牆、門樓的裝飾。 照壁是一主兩廂三主庭院的必要建築,多為一高兩低的桃檐飛角青蓋頂的牆體;居主房正前,連接兩廂山牆,使三方形成封閉庭院。 照壁正中以石灰粉刷,書以四言題字,或嵌大理石屏;四周鑲勾出扇面、長方、圓形等圖案,中以水墨或粉彩繪圖畫。 門窗特別是主房堂屋的格子門,多為雲木、紅椿、楸木、雲杉等名貴木材,雕上金雞寶貴、喜上眉梢、麒麟呈現祥等民間吉祥圖案,多為透雕或圓雕。 山牆則以白灰粉刷,山尖呈三角形,其上用水墨繪以雲紋、如意紋、蓮花、菱花紋等吉祥圖案。
清碧溪
清碧溪,又名翠盆水,大理人又親切地稱它為「德溪」。是點蒼山18溪之一,在蒼山馬龍峰與聖應峰之間,溪水在山腰匯為上、中、下三潭,然後流下成溪,輾轉注入洱海。清碧溪第一潭是一個半圓形的小潭,池水碧綠,令人目炫。從此向上攀過一塊鋪滿青苔,陡峭的山岩後,便到了第二潭,此潭躲於三面峭壁中,面積不大,卻最美。面潭而立,只見溪水從一塊高四五丈的石壁上飛流直入,跌入潭中。池水出人意料地綠,綠得奪目,綠得圓滑,到此便不再有路。欲看第三潭,須由馬龍峰繞行四五百米,方得一睹,只見泉水從石間湧出,匯成一個圓池,池水清澈,池底石子明晰可見。自唐宋以來,就有不少文人墨客紀錄下了清碧溪之美景。明代狀元楊慎在《游點蒼山記》一文中記述說:「西南有一溪,疊愕承流,水色瑩澈,其中石子粼粼,青碧璀璨,宛如寶玉之麗,其名曰清碧溪。」明代大理著名文人李元陽在《清碧溪三潭記》中也作了真切的記載:「源出山下石間,涌沸為潭,深丈許,明瑩不可藏針。小石布底累累,如卵如珠,青綠自黑,麗於寶石,錯如霞綺。」明代大旅行家和地理學家徐霞客考察過清碧溪後,在游記中則稱清碧溪:「其色純綠,漾光浮黛,照耀崖谷,午日射其中,金碧交盪,光怪得未曾有。」明代李元陽撰寫的《大理府志》則有:「峪有三盆,洞水三疊,盆中水清石麗,翠碧交加」的記載。抗戰時期,我國大畫家徐悲鴻出於一腔愛國熱忱,從緬甸返回祖國。在雲南保山縣舉辦了「抗日勞軍畫展」之後,即啟程來到他久已仰慕和嚮往的「文獻名邦」——大理。在大理,徐悲鴻受到了居住在古城的老友趙誠伯先生的熱情接待,住宿於當時的大理師管區駐地(即杜文秀的帥府)。日後,在國立大理師范校長鍾品梅和大理書法藝術家回族人馬麗生等幾位教師陪同,前往清碧溪游覽觀光。鍾品梅向徐悲鴻介紹說,明代白族著名學者李元陽在他寫的《清溪三潭記中》,對此曾有絕好的描繪:「水出山石間,涌沸為潭,深丈許,明瑩不可藏針。小石布底,累累如卵如珠,青綠白黑,麗於寶石,錯如霞綺。」接著,又手指刻在潭邊岩石上斗大的「禹穴」二字笑道:「此處正是神龍潛伏之地。在白族民間,還流傳著一個龍女跑到感通寺變成龍女花的神話傳說呢。」徐悲鴻聽後極為動情,若有所思,當即吟詩一首。詩曰:「雲冷幽岩里,花香太素心。蚌開浮錯彩,石破見空青。思欲啟龍女,商量召洛神。果然一洗髓,自覺夢魂清。」並贊美清碧溪:「峰壑林泉無一不可入畫。」並把觀賞此中景色稱為"消魂"之游也。隨後,徐悲鴻大師又提筆寫下了一副為後人所傳誦的「乞食妙香國;消魂清碧溪。」清碧溪既因景色綺麗,溪泉獨物而著稱。又因徐霞客、楊升庵、李元陽、徐悲鴻等古今文人墨客的涉足和游記、詩詞的渲染更加令人遐想,現為蒼山著名旅遊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