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廣西民族文化旅遊產業發展

廣西民族文化旅遊產業發展

發布時間: 2020-12-04 07:18:23

Ⅰ 保護及推廣少數民族的文化最好的方法是否商業化(發展旅遊業)

如果目的只是保護民族文化自然不是最好的,商業化只是搞旅遊開發而已,最多拿民族文化來噱頭,能起什麼作用,更別提當下各民族地區的旅遊景點對民族文化都是一通亂搞,導游說的那些風俗,可能當地民族從來沒聽過,遊客穿拍照的那些服飾,當地人可能從沒穿過,這就是現在旅遊景區的現狀。至於有什麼方法,學北美建立保留地,當然他的副作用也很大。


Ⅱ 談談北部灣的發展前景

一.區位優勢
北部灣位於中國大陸沿海地區的西南端,南瀕北部灣,東鄰廣東、海南和港澳,西靠雲南、貴州,北接湖南,西南與越南交界,處於華南經濟圈、西南經濟圈和東盟經濟圈的結合部,具有沿海開放、沿江開放、沿邊開放等優勢。是整個西南地區唯一的沿海省區
地處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中心地帶,連接中國國內和東盟兩個市場,具有雙向溝通中國與東盟的區位優勢。是中國唯一與東盟既有陸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區。目前已建成出海、出邊大通道,形成了與東盟國家的立體交通網路。是中國沿海地區,又是西部地區,是中國最具增長潛力的省份之一。
二.政策優勢(政治)
1.國家西部大開發的優惠政策
2.邊境貿易優惠政策
3.少數民族地區優惠政策
4.沿海開放政策
三.資源優勢
1.水能資源豐富
2.礦產資源豐富
3.農業資源豐富
4.海洋資源豐富
5.旅遊資源豐富
四,經濟優勢.
1.製糖工業
2.電力工業
3.機械工業
4.汽車工業
5.冶金工業 都比較完整.
五.文化優勢
一、廣西文化建設的優勢與機遇

廣西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民族生態和民族文化品相豐富多彩,世界級的自然山水風光等旅遊資源珍稀可貴,具有文化資源優勢;廣西地處中國東南沿海和大西南地區的交匯地帶,與東南亞內陸相交,是聯系中國-東盟的國際大通道、聯結粵港澳與西部地區的重要通道和大西南出海通道,文化市場發展前景巨大;廣西又是中原文化和嶺南文化、漢文化和地方民族文化、中華文化與東南亞文化的交匯處,文化的吸納和輻射空間廣闊。廣西享有西部大開發、沿海、沿邊開放、民族區域自治等多重政策優勢,這些將使廣西文化在向產業轉化中釋放出巨大效能。

目前廣西面臨極好的文化發展機遇。近年來,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進步推動文化產業發展,文化成為市場消費的重要增長點。特別是最近自治區黨委作出了建設文化先進廣西的重大決策,必將更大推動文化發展。

二、推進廣西文化發展的四大戰略

(一)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產業化戰略」

廣西有著加快發展文化產業的有利條件。應當以文化藝術業為產業核心,以旅遊業帶動,以打造特色品牌,發展文化藝術業、文化旅遊業、新聞出版業、廣播影視業、節慶會展業為重點,國有民營共進,增強產業活力,壯大整體實力為指導思想,達到文化產業總量規模進一步擴大、文化產業增加值有較大增長、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優勢產業的發展目標。

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主要措施和政策建議:1.制定長遠發展規劃。開展對「廣西文化產業資源狀況及發展趨勢」的調查,組織制定實施《廣西文化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及其《實施細則》,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發展規劃之中。2.深化改革,建立充滿活力的文化產業發展和管理機制。3.以打造文化品牌為突破口,輻射和帶動各地各類文化企業發展。4.加強領導,構建平台,營造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環境和寬松和諧的發展環境。

(二)妥善保護與有效開發民族文化資源的「民族文化戰略」

民族文化是廣西發展的重要資源。必須做好民族文化資源的保護與有效開發工作,找出本地文化之「特」,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的精華,增強文化產業的創造力和影響力。

做好民族文化資源的保護與有效開發的措施是:1.出台地方性法規。目前,在全國性的民族文化保護法律條文尚未頒布實施之前,廣西應先行出台一個地方性法規,為民族文化保護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2.組織開展廣西民族文化大普查,建立民族文化資料庫;3.建設廣西民族博物館、生態博物館和人文生態保護區;4.建設廣西文化風情園和民族文化一條街,展現廣西民族風貌;5.舉辦廣西民族文化博覽會。

(三)面向東南亞擴大對外開放和對外文化貿易的「國際化戰略」

中國-東盟博覽會在南寧舉辦,為廣西的對外開放和對外文化貿易搭建了平台。廣西應藉此良機實施「國際化戰略」。其措施是:1.制訂和完善自治區相關的對外文化政策和地方性法規。2.培育國際化文化產品和文化品牌。3.扶持、發展文化中介結構,完善市場運作機制。4.舉辦中國-東盟文化論壇,開展國際文化交流,擴大廣西的文化影響。

(四)以旅遊業帶動文化發展的「旅遊促進戰略」

旅遊是文化的重要形式和載體。廣西是旅遊資源大省,在「九五」期間確立的建設「旅遊大省」目標,已取得好的成效。應在現有基礎上,把旅遊業納入整個文化建設的大盤子里運作,將其作為文化產業的龍頭來進行產業布局,以文化旅遊業促進整個文化產業的發展。

三、實施四大戰略的對策措施

(一)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促進文化生產力

要以深化改革為突破口,破除束縛文化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性障礙。基本思路是:按照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圍繞面向群眾、面向市場,對公益性文化加大投入、轉換機制、加強管理、增強活力,促進事業繁榮;對經營性文化實行企業化、市場化、社會化改革,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促進產業發展;推動文化與經濟的融合。

文化體制改革的任務和實施對策是:1.明確黨的領導、政府的管理與企事業的自主權的關系,科學地確定各自的職責和許可權。2.建立文化國有資產管理新體制。3.建立文化事業單位運作新模式。要讓文化事業走向社會化,一些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可以在堅持國家所有的原則下,委託專業化管理公司進行管理和運作。實施國家、社會和個人多元辦公益性文化事業的新政策、新機制。4.明晰各類文化企事業單位的產權,使文化企業和文化產業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真正的市場主體。

(二)大力發展哲學社會科學,充分發揮科學決策和策劃的作用

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是文化發展的重要內容。必須以科學的理論為引導,加大科學決策力度,強化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依託的策劃功能,擴張思想力、決策力、文化力在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使科學決策和策劃成為廣西文化建設的堅實支撐。

充分發揮廣西社會科學院作為自治區黨委和政府決策的思想庫、智囊團的作用和推進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智庫」作用;加大對社會科學重點學科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

Ⅲ 如何將民族文化融入旅遊

楊紹斌「思想有多遠路就有多遠」,文化與旅遊融合首先要在思想理念上融合。恩施的文化資源和旅遊資源都很豐富,我們不能坐擁「金山」不識「寶」,一個勁地打瞌睡,而是要將恩施的文化優勢和旅遊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和核心競爭優勢。從恩施的實際出發,發展文化產業的最佳業態是大力發展生態觀光、休閑養生的健康旅遊產業,讓文化產業有一個良好的發展平台和空間,使旅遊產業有一個持續永恆的「助推器」。縱觀近幾年文化與旅遊發展現狀,雖然旅遊持續火爆,文化產品精彩紛呈,但現狀仍不容樂觀,文化和旅遊這兩大集團軍仍然是各打各的鑼,各吹各的號。怎樣讓兩者融合在一起發揮各自的優勢和作用?首先要具備的是融合的理念。比如,恩施市建設「仙居恩施」,打造「八大生態走廊」,筆者認為,要科學制定文化與旅遊同步發展的規劃,建立文化與旅遊同步發展的機制,大膽地探索文化與旅遊共同發展的新思路,可以將部分體育運動和戶外運動項目與景區的健康基地接軌,將文化遺產保護與旅遊開發項目有機結合,整合文化和旅遊資源,真正促進文化與旅遊的深度融合。恩施可借鑒外省的先進經驗,把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納入地方整體發展戰略,讓重大文化旅遊項目進重點工程的「籠子」,重要文化旅遊基礎建設資金進財政預算的「盤子」,重點文化旅遊產業園區建設進政府經濟發展標志性工程的「圈子」,努力實現文化旅遊產業審批優先、政策優惠、服務優良的最佳狀態。結合恩施實際,推動文化與旅遊的互動融合,主要應把恩施雄奇壯美的自然山水旅遊資源與現代化健康養生以及戶外運動融合起來;把絢麗多彩的民族文化與參與性強的娛樂項目結合起來;把紅色文化與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結合起來,把恩施紅色旅遊的功能發揮出來。突出實施文化旅遊產業大項目、大整合。打破傳統的結構單一的旅遊產品體系,把已成型的景區連片成塊、一線串珠,達到旅遊「一票通」。提升文化旅遊品位。將農業生產、農村生活與農牧、農耕文化、民俗文化有機結合,大力發展鄉村休閑觀光旅遊。建設一批旅遊專業村、專業鎮,將文化創意與工農業生產相結合。扶持一批旅遊產業的龍頭企業,如恩施玉露茶的加工生產、貢米基地建設、恩施白酒等特色產業,民俗文化類的根雕、菊花石、西蘭卡普等手工藝品,興建一批展示民俗文化特色的展館,以此轉化一產業,提升二產業,帶動三產業,滿足各地遊客和市民多樣化、多層次的需求。發揮文化旅遊品牌優勢。大力挖掘、整理、加工和利用民俗文化資源,建設民俗文化博覽園;發揮生態文化品牌優勢,強力推進「八大生態走廊」建設;建設一批在國內具有影響力和吸引力的戶外運動基地和健康養生場館會所;整合紅色旅遊資源,實現紅色旅遊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利用有機結合。培養和起用文化旅遊人才。大膽起用一批文化旅遊全能人才,在招賢納士時敢於打破傳統用人觀念。定期舉辦文化旅遊培訓班,培養一批文化旅遊專業管理人才,並將培養文化旅遊人才作為一項長效機制。恩施的文化旅遊發展藍圖已繪就,實現目標主要靠人才。加強文化與旅遊資源的互動融合,使文化因旅遊而傳播,旅遊因文化更精彩。

Ⅳ 某地利用當地特色民族文化資源打造旅遊業;以民族文化為內容,以民族村寨為載體,以原汁原味為亮點,建立


小題1:B
小題1: A
小題1:D

Ⅳ 如何將民族文化融入到休閑農業旅遊規劃中

您好,下面是有關鄉村旅遊規劃發展的案例簡介,希望可以給您帶來幫助
一、多角度全方位打造魅力鄉村
1、變原始的農家樂為多元休閑產業共同發展的休閑鄉村
打破目前鄉村旅遊「住農家房、吃農家飯、干農家活」的單調格局,充分利用鄉村區域內各種現有的旅遊規劃方面的資源條件,開展多樣化的鄉村休閑娛樂活動,為遊客提供多種深度遊憩體驗,凸顯鄉村閑適宜人的魅力。
2、變季節性的旅遊觀光為凸顯四季風情的魅力鄉村
著眼於解決目前鄉村旅遊季節性突出的問題,充分挖掘鄉村四季的不同風格與魅力,盡量在每一個村都形成一個四季游賞活動體系,突出產品的豐富性,最大限度地利用鄉村的各種旅遊規劃資源,以獲得最大的旅遊經濟收益。
3、變單一的農業旅遊為鄉土文化與田園景觀結合的品質鄉村
不僅要注重依託農業產業旅遊規劃而形成的各種產品和項目,同時要充分挖掘鄉土文化內涵,把鄉村節慶、民俗、藝術以及鄉村的生活理念、精神風貌等深層次的東西通過旅遊活動展現出來,豐富鄉村的形象內涵,全力打造高品質鄉村。
摘自 北京巔峰智業集團

Ⅵ 如何正確處理民族文化的繼承與現代旅遊業的發展問題

發展現代旅遊業的同時繼承保護和弘揚優秀的民族文化,只有保有民族特色,才能持續發展旅遊業。

Ⅶ 少數民族地區旅遊業發展會破壞其文化嗎

西部民族地區旅遊業的發展可以劃分為四個階段:探索培育期、初步發展期、規模擴張期和質量提升期,歷經了發展層次由"雙高速度"提升為"支柱產業",發展機制由"開發為主"轉變為"管理為主",發展模式由"政府包辦"演變為"服務導向"等轉變趨勢,並得到了其今後可持續發展的"保障之根、動力之源、當務之急"等啟示。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