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州苗侗文化旅遊產業投資
『壹』 黔東南有那些旅遊產品
美食: 苗族姊妹飯、舞陽神食用油、社飯、鎮遠道菜、侗族飲食、苗族飲食、侗果、 苗族酸湯魚 、牛癟與羊癟、香茅草烤魚 凱里的飲食口味與貴州其他地方差別不大,以酸辣為主。
購物: 黔東南很多地區都是原始森林,比如雷公山、雲台山、月亮山等地,森林覆蓋率很高,所以這里也是貴州省主要的木材產區,主要的木材產品為人工種植的杉木。
當地的土特產也很豐富,有丹寨縣的含硒產品、麻江縣的竹蓀、從江縣的椪柑、榕江縣的西瓜、香豬、腌魚、雷山縣的香羊、劍河縣的打屁蟲、黃平縣的牛肉乾、鎮遠縣的道菜等等。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一個山川秀美、民風古樸的地方,一個令人神往的地方。居住著全國近四分之一的苗族人口,近一半的侗族人口,中國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戶苗寨和最大的侗寨——肇興千戶侗寨都坐落於此。
走進黔東南,就好象進入了綠色世界,苗嶺深處的雷公山自然保護區及劍河百里闊葉林,很少有人的痕跡。原始森林茫茫蒼蒼,珍禽異獸自由出沒,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空氣清新。
來到黔東南,你會感覺到這不僅是空間的轉移,而是時光在倒流,豐富的民族歷史文化積淀,使這里還保存著唐代發型、宋代服飾、明清建築、魏晉遺風,居住在這里的苗族、侗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在長期勞動和生活中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民族傳統文化。他們依山建寨,聚族而居,村村寨寨都木青竹翠,綠樹成蔭。村寨來客,熱情的苗侗人民都有用酒攔路、攔門的禮儀,最高的貴客到來,攔路酒達十二道之多。穿著盛裝的苗侗少女,用醇香的米酒和動人的歌聲表示歡迎,相與同樂。灑脫粗曠的小夥子吹起蘆笙芒筒,迎客進寨。
黔東南是貴州東線民族風情旅遊的中心,有「百節之鄉」的美稱,民族傳統節日數以百計,異彩紛呈,猶如一座活生生的民族風情博物館。
黔東南是「蘆笙的故鄉」「歌舞的海洋」,蘆笙與歌舞交相輝映,已成為聞名天下的民族特色,情絲萬縷的蘆笙金曲,悅耳動聽的苗族飛歌、侗族大歌,精彩激烈的鬥牛場面,風情別致的苗家吊腳樓,堪稱民族工藝一絕的苗族銀飾、挑花、刺綉、蠟染等,無不閃爍著東方文化光芒。
早在1992年的國際旅遊年會就巳將黔東南列入世界「返璞歸真、重返大自然」十大旅遊景區之一,隨後又被聯合國保護世界鄉土文化基金會列為世界少數民族文化保護圈。
黔東南勤勞熱情的苗侗人民,自然條件優越,飲食文化濃厚,隨著貴州旅遊開發的腳步,黔東南州的土特產也享譽世界,如雷山的銀球茶、苦丁茶、綠茶、韭菜根、苗家臘肉香腸、米花糖、酸湯等等。
說道土特產,今天大家有幸一飽眼福,我們從貴陽到西江的路上,有個地方正在舉行一個特大的展銷會,我們會給大家一點時間,讓大家去逛逛。下面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幾種黔東南州名優土特產品。
茶葉:中國各族人民歷來就有「客來敬茶」的習慣,茶文化更是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黔東南州獨特的地理環境、氣候特徵,生產出一批名優茶葉。其中以雷山銀球茶、思州綠茶、都勻毛尖等獨具特色。相信喜歡飲茶的各位朋友都早已有所耳聞了。
酸湯:黔東南自治州有句名言叫「三天不吃酸,走路打撈躥(音lào cuān,方言,意為走路不穩,東偏西倒)」。酸湯類菜餚,在黔東南自治州各縣市、各民族都很盛行,尤以凱里市區最為典型,故外界統稱為凱里酸湯。其實,做酸湯火鍋的酸湯,分苗族白酸湯和侗族紅酸湯兩類。現已發展成為酸湯系列飲食(如酸湯雞、酸湯鴨、酸湯狗肉、酸湯羊肉、酸湯牛雜、酸湯大魚頭、酸湯豬腳、酸湯大腸、酸湯排骨、酸湯螺螄等)。食用酸湯能調整人體腸道微生態平穩、增進人體健康、防癌抗癌、解暑消疲等。
臘肉:冬至後苗侗地區春節前都有做臘肉,薰香腸的習俗。臘肉有它特殊的香味和口感,通常都是冬至以後天氣寒冷,腌制時才不會壞,冬至後沒幾天就進入農歷十二月了,又稱之為臘月,所以臘肉的叫法就源於臘月間薰制的肉。貴州各個少數民族都有薫臘肉的習俗,而且做法都大同小異。以前生活困難,農村一年到頭養一頭豬,過年時殺了吃不完就腌上幾天,然後再吊在灶台上方,那時農村都是燒柴灶,每天的煙薰火燎把腌好的肉都烘幹了,也便於存放,等開春了農忙時割一塊下來犒勞自己。現在很多地方封山育林,農村都沒燒柴了,就只有用柏枝樹丫來薰,柏枝樹也沒了就用花生、核桃、葵花籽的外殼,加上甘蔗皮來薰,放在廢鐵桶內,把肉掛在鐵桶上再用麻袋蓋住薰,甘蔗皮含糖所以薰出來的臘肉香腸紅黃紅黃的很好看。臘肉也是我們在苗寨吃長桌宴時一道必不可少的美味佳餚。
米花糖:也許省外的朋友不是很清楚,要是車上有我們貴州的朋友,都知道凱里米花糖有多出名了,凱里「討老者」米花糖更是無人不知。那麼我們黔東南的米花糖為什麼那麼出名呢?我們女同胞,特別是已婚的美女都知道,要想拴住一個男人的心,就要抓住男人的胃。所以在我們黔東南州清水江一帶,女孩子從小都要學會製作米花糖,米花糖味甜、酥脆可口,方便攜帶。女孩子都喜歡自己製作,給心愛的男人食用,表達自己的心聲。直到現在,女人會做的還常常自己製作,不會做的便到集市上去購買,以此小吃討好自己男人的心。清水江兩岸一帶的女人對自己的男人稱之為「告漏」(gaolou,意為老頭), 「討老者」米花糖便由此而名揚清水江畔。
韭菜根:又名「起陽草」,根莖葉以及種子均可作葯用。為振奮性強壯葯,有健胃、提神、溫暖作用。根、葉搗汁有消炎止血、止痛之功。適明於盜汗、遺尿、尿頻、陽痿、遺精,噎隔、反胃,下痢、腹痛,婦女月經病,經漏、帶下以及跌打損傷、吐血、鼻衄等症。丹寨縣素有「韭廣之鄉」的美譽。當地百姓有用韭菜根腌制韭菜酸的傳統,用韭菜根腌制的韭菜酸,甘酸適中,具有濃郁的地方風味。是貴州省名優旅遊產品之一。
黔東南州還有很多的名優土特產,如糯米酒、獼猴桃、牛肉乾、野生菌等等,我就不一一詳細介紹了,大家有興趣的話到展銷中心去好好的了解一下。
我們展銷的這個地方,叫三棵樹鎮,說道三棵樹鎮,不能不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小鎮。大家都知道,古代的大戶人家,在宅邸門前常設置兩塊巨石,從側面看,巨石成┗形,是一個具備有兩步台階(有的是三步,以兩步居多)的石頭。這一個普通的石頭,作用極大,一是顯示主人的等級,因為馬、驢、騾是舊時代步的主要工具之一,加之明代、清代滿蒙等民族有騎馬狩獵的祖習,清代朝廷規定:滿洲官員出門,無論文武,均需乘馬,以不忘先祖遺風,清官員有「前引」,「後從」的定例,即主人外出時,奴才和仆從也要騎馬,前呼後擁地跟隨,即使後來主人們乘車、乘轎,僕人也要騎馬左右跟隨。所以,舊時北京的府第和大四合院、大會館的門前都在左右有上下馬石。住宅門前有沒有上下馬石也是宅第等級一個劃分標准。
二是上馬時真離不開它。每當主人慾外出時,僕人便牽馬備鞍至上馬石前,主人上上馬石的兩步台階,就可以輕易地腳登馬蹬、騎上馬背出行了。假如主人年高上馬不便,上馬石則可幫他大忙。門前的兩塊上馬石,一塊是供主人出行時登高上馬用的,另一塊是供主人歸來時下馬用的,但不叫下馬石。因為舊時,下馬是不受聽的。這一點,負責牽馬的僕人是最知情的。
三棵樹(現三棵樹蘆笙場內)寨內原有三棵古樹,屬同一根,苗族本是一個崇拜自然、崇拜祖先、信奉鬼神的民族,喜用植物或動物取名。此地長出這一獨特的三樹連根,故名「三棵樹」。
三棵樹為北上鎮遠、南出榕江、西進貴陽古驛道上的一個主要驛站。凡文武官員、商賈大戶、文人墨客、舉人秀才,每每到此,都要藉此三棵古樹納涼歇息。古時凡是出門,均需乘馬,寨內老人便在三棵樹下置以三個大石頭,方便路人上下馬。所以路人到此,都要藉助這三個石頭下馬歇息,再踩上石頭繼續前行,所以很多不知此地地名的路人都稱其為上馬石寨。茶馬古道,馬玲叮當,上馬石不知見證了幾多的歲月滄桑。後因城鎮建設的需要,加之古樹的自然枯老,為了安全,古樹被政府砍掉了,只留下目前的四個大石頭,見證著歷史的變遷。
三棵樹的這四個石頭,還有一番來歷呢。在三棵樹苗寨,周圍道路崎嶇,寨內老人從寨外找來的這四顆巨石,因為交通不便,運輸工具原始,且石頭極重,只能採用滾杠法,一天只走一二里地,此事感動神靈,感其助人功德,親臨運輸現場,讓眾人閉目,念咒作法,眾人只覺耳邊清風徐徐,香氣撲鼻,頃刻已到三棵古樹腳下,安放停當,眾人皆大歡喜。據老人介紹,有一次,外地一個漢民商人騎驢路經這里,自覺不是苗民,又很有錢,而且對苗族極大的歧視,就沒有下驢,結果剛過上馬石三步,自己就從驢背上跌了下來。有好心的苗民把他送回自己家中,在床上躺了三個月,才逐漸好起來。此事一傳十,十傳百,人們的敬畏之心由然而生,都說這幾個石頭沾了仙人的靈氣,來往客人經此都自覺下馬。附近的寨民如有什麼難事,也常到此地踏實而去,希望一切都安好如初。時至今日,喜歡打麻將的、做生意的,當官的、求學的都到此地踏實祈求,期盼好運連連,陞官發財,金榜題名。
『貳』 早黔東南州. 是什麼地方
黔東來南苗族侗族自自治州,位於貴州省東南部,東鄰湖南省懷化市,南接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河池市,西連本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抵本省遵義市和銅仁地區。聚居著苗、侗、布依、水、瑤、壯等33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佔全州總人口的76%。黔東南州自然風光絢麗多姿,人文景觀絢爛古樸,民族風情濃郁。過去由於交通閉塞,很少有人涉足。在人們的印象中,那是一個地遠天荒的地方。改革開放以來,黔東南社會經濟有了很大發展。長鎖深山的苗侗人民走出大山,海內外客人也蜂擁而至,這里逐步被世人認識。苗族的木鼓舞被譽為「東方迪斯科」。多聲部無伴奏的侗族大歌轟動巴黎。世界鄉土文化基金會把這里確認是「返璞歸真 回歸自然」的旅遊聖地之一,被譽為「人類疲憊心靈的最後家園」。
『叄』 黔東南州苗侗秘境非遺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怎麼樣
黔東復南州苗侗秘境非遺文化旅遊制發展有限公司是2017-11-14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凱里市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凱里經濟開發區職工小區27號。
黔東南州苗侗秘境非遺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522620MA6EDMU53L,企業法人白潔,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黔東南州苗侗秘境非遺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黔東南州苗侗秘境非遺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肆』 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的學術研究
截至2016年3月,學院有校級研究所3個。
校級研究所(3個):民族職業教育研究所、貴州少數民族技術文化研究中心、植物組織培養中心。 截至2016年3月,學院獲地廳級以上科研項目立項106項,其中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16項,取得地廳級以上科研成果獎勵49項,出版專著7部,教材19部,在省級以上期刊發表論文1280篇,其中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75篇。
2014年,學院獲州級以上立項項目共24個(見表1)。 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部分獲獎成果統計表(2006年-2015年度)成果等級姓名成果內容成果名稱二等獎胡松多種植物組織培養技術研究黔東南州科技進步獎三等獎龍躍娥酮體生成的實驗改進教育科研優秀成果評獎三等獎劉書華葯理學黔東南州科技科技進步獎三等獎鄭曉峰草莓組培快繁技術體系研究及推廣應用黔東南州科技科技進步獎三等獎楊啟璜母豬產床改良及綜合配套技術應用黔東南州科學技術進步獎(據2015年學校官網顯示: ) 表一:2014年學院獲州級以上科研立項一覽表序號 項目名稱 項目類別 項目主持人 項目來源 1 地市高職院校服務社會經濟轉型的辦學特色研究 重點課題 曹慶旭 地市高職教育研究中心研究課題 2 苗侗文化區域高職院校
社區護理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一般課題 彭文亮 3 動機和學段轉換對兒童前瞻記憶影響的實驗研究 一般課題 丁愛芹 貴州省教育廳教育科學規劃課題 4 護理專業實習女生的人身安全問題及其對策研究 一般課題 萬英 貴州省教育廳學校安全管理課題 5 城鎮化背景下地市高職院校發展的路徑研究--以貴州省為例 規劃項目 曹慶旭 貴州省教育廳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 6 少數民族地區高校資助工作視域下的貧困生感恩教育研究 輔導員項目 姚莉 7 高職院校國有資產管理模式與策略研究--以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為例 青年項目 張建菊 8 貴州青少年正義感調查研究 青年項目 劉曉東 9 互聯網時代下的高職生認識活動合理化研究 自籌經費項目 吳仕金 10 現代高職學生素質教育中的思想道德調查與分析 自籌經費項目 萬英 11 苗族民間故事類型的地域性研究 自籌經費項目 楊馮磬 12 本地居民如何看待民族文化涵化——以台江縣苗族村為例 自籌經費項目 王亞玲 13 護理程序在農村中老年人營養健康教育中的實踐研究 自籌經費項目 王艷蘭 14 凱里市社區衛生服務現狀分析及對策 自籌經費項目 張紹敏 15 苗侗地區老年護理教育課程體系建設探討 自籌經費項目 彭文亮 16 凱里市學齡前兒童近視力調查及干預研究 自籌經費項目 李芳 17 中國工藝美術非遺傳承與創新--「苗綉」子項目研究 旅遊系 教育部 18 工藝美術行業人才需求與專業設置指導報告 旅遊系 教育部 19 貴州農村勞動力就業期望研究——以黔東南州為例 自籌經費項目 吳格娥 2014年貴州省社科聯理論創新課題 20 藍莓營養需肥特性研究及其在平衡施肥上的應用 自籌經費項目 付燕 2014年州科技計劃項目 21 黔東南地區恆上前牙鄰面齲因調查 自籌經費項目 張華坤 22 苗葯對母豬催乳的應用研究 自籌經費項目 張森 23 清胰承氣湯治療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臨床研究 自籌經費項目 石向欣 24 苗族多彩糯米(姊妹)飯保質技術研究 自籌經費項目 鄒波 格物精技、敬業樂群
校訓釋義:
「格物致知」,語出《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後知至。」古往今來,凡有所作為者,多經誠意、正心,而後方可言修身、齊家,甚者治國平天下,故格物為治學之本。
「精技」,源於《老子》:「授人以魚不如受人以漁。」技不在多,貴於精,正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故無論為師為學,均應精於所專,以精技為立身之本,而後兼學其他,以期融會貫通,善百家之長而成己之專。
「格物精技」,作為校訓語它勸勉:全院師生要自覺養成認真踏實、恪盡職守、精益求精的人生態度。教師要有過硬的專業基礎知識功底,要有高超的專業技能水平,要有良好的人文修養,要以「雙師」標准嚴要求,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才能成為一個稱職的人民教師,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學生要團結友愛,珍惜青春年華,不會虛度光陰,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努力學好和掌握專業知識及基本技能,為自己今後立足社會並有所作為奠定基礎。
「敬業樂群」,語出《禮記》:「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為師者,誨人不倦,當明為師之義,不可把誨人變作毀人;為學者,當樹敬業之心,心有恭敬,如同樹之有根,任風吹雨打,自傲然而立。樂群是共同完成工作目標的基礎,為學為師,須有主見,不隨波逐流且能和其光,同其塵,是為樂群。體現了「職業、學業與做人並重」教育思想的核心價值觀。
「敬業樂群」,作為一種規范、一種要求、一種自律,作為全院師生共同遵奉的思想行為准則,其基本意蘊是:對自己所學專業和所從事的職業要具熱情和責任心,要敢於擔當,能與同事合作共事,能與同學和睦相處,能與社會和諧發展。 設計理念:動感,形象,寓意深刻。它源於生活和傳統,立足現在,又放眼未來。喻示學院美好前景。
字體:中文名稱為行書,英文名稱為Aril2號字。
色彩:標志標准色C:100M:70Y:00K:00。採用單一藍色,象徵博大和永恆,表現出一種美麗、文靜、理智、安詳和潔凈。
製作比例:最小不小於1公分,最大不大於5米(直徑)。
構思及象徵意義:
校徽圖案由內外兩部分組成,外環內容為學院中英文對照規范名稱;內核心部分為校徽基本圖形,分別由齒輪、茂盛的枝葉、牛角、鼓樓以及借用醫療衛生標志的星型圖案和年份組成。
校徽主體為圓形,喻示博大、浩淼,契合了對圓文化的尊崇和孜孜不倦的探求,體現了學院兼容並蓄、多元文化共存、民主開放的治學精神。
齒輪代表工業,非常貼切的對接了「工業強省」的發展戰略,蘊含改革發展的無窮動力,體現了對和諧發展的渴望。
繁茂的枝葉象徵旺盛的生命力和積極向上的態度,體現了對生命的尊重,對人與自然和諧的嚮往。
借用醫療衛生標志的星型圖案,象徵萬眾一心、眾志成城,謹記「仰望星空,腳踏實地」的期望,體現了對美好未來的無限憧憬。整體上形象化地展現出學院是一所集醫、農、工、經管於一體的綜合性高職院校。
牛角是苗族文化的顯著標志。它宛如若一條不斷攀高、通往未來的階梯,宛如一條奔騰不息、流向大海的長河,喻示著學院師生勤勞奮進的品格、鍥而不舍的精神和勇攀高峰的堅強意志。
鼓樓是侗族文化的象徵。它宛如高高矗立、風光無限的險峰,宛如指引航向的燈塔,喻示學院師生團結協作、銳意改革、勇於創新、立功創業的不懈追求。
2001代表學院創建的年代。 學院校歌創作於2011年3月。由院長吳軍、詩詞作家成小江共同填詞,著名音樂製作人曾憲達譜曲。
校歌解讀:
在創作時,緊緊貼近學院特色,抓住它的辦學宗旨,力求反映出學院團結友愛的青春風采,把學院校訓和學院精神有機地嵌入到歌詞里,努力表達出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旋律的創作採用了三拍子輕松活潑的節奏,充分體現同學們在校發奮努力、愉快生活和健康成長的場景,從內心深處道出,唯有尊崇「格物精技,敬業樂群」的訓言,弘揚「厚德篤行,自強不息」的精神,立志成才,才能真正永葆學院的光榮。
『伍』 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是不是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
是的。
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簡介
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於2001年8月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成立,由原黔東南衛生學校(國家級重點中專)、黔東南民族農業學校、黔東南州財貿學校、黔東南州民族林業學校合並組建而成,是一所「省州共建,州管為主」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學院。
一、基本情況與師資隊伍
當前校園佔地面積899畝(其中種養殖教學實習基地和產業實體面積498畝),校舍建築面積12.7萬平方米。設有護理系、臨床醫學系、醫葯技術系、財經系、生物與環境工程系、汽車與機電工程系、旅遊與商務管理系、公共教學基礎部、馬列主義教研部、技能實訓中心和繼續教育處等13個教學單位。
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0434人,其中高職學生6994人。現有教職工685人,其中校內教職工536人,校外兼職教師149人。校內在編教職工中,教授18人,副高級職稱110人,州級拔尖人才2名,86名教師入選省、州高層次人才專家庫,研究生以上學歷60人。教職工(含校外兼職教師)中,專業課教師319人,雙師素質教師275人,雙師素質教師數占專業課教師數的86.2%,來自企業的兼職教師數占專業課教師數的46.7%。另有,美籍教師2名,國際國內知名客座教授60人。
二、專業建設
開辦護理、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口腔醫學技術、葯學、機電一體化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建築工程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旅遊管理、酒店管理等36個高職專業,覆蓋醫葯衛生、財經、旅遊、農林、機電、汽車、建築等行業;有國家重點建設專業1個、省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精品課程8門。
三、實訓條件
政府統籌、學校主體、市場導向、行業指導、企業參與的「五位一體」校企合作辦學機制形成,校企之間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的「校企四合作」全面推進,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合一。
一是 「實訓+實體」模式建設「校中廠」。在州人民醫院、州中醫院二所附屬醫院基礎上,自籌資金建校辦企業,引入社會資金、設備到校辦企業入股,吸引企業入駐,建設了附屬口腔醫院、黔東南州會計電算培訓中心、貴州少數民族技術文化研究中心、黔東南導游培訓基地、動物醫院、駕駛培訓學校、汽車檢測與維修中心、示範性駕駛技術訓練場、鴨塘示範養殖場、生態園林綠化公司、植物組織培養中心等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對護理、葯學、口腔、解剖、生物化學、預防、婦產、生理、病理、五官、微生物與寄生蟲、外科、內科、中醫等實驗室,以及電工電力施動實訓室、汽車維修綜合實訓室、模擬客房實訓室、模擬餐廳實訓室、計算機實訓室、會計模擬等55個實驗室進行全面整合,建設了各專業的校內實訓基地,形成「校中廠」。
二是以科研為紐帶,實施「校企四合作」,建設「廠中校」。找准校企之間「雙贏」切合點,以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為主要合作形式,學院以教師為主體對企業提供人才智力支持,企業為教學與科研提供生產設備、實踐經驗、工藝技術需求,接收學院學生實習實訓並提供實踐指導教師,共同開展優化管理、科技推廣、技術革新研究,企業廣泛參與教學過程,建設了4個省外實習就業工作站,與144家企業、醫院簽訂實習就業協議,建設了138個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從而將課堂開設到車間、醫院,建設「廠中校」,能一次性接納學生頂崗實習3000人以上,做到實習就業一體化。
部分企業還為學生墊付學費,讓學生以在頂崗實習過程中的收入償還。通過實施校企合作、訂單培養、企業墊付學費的「零學費入學」模式,既強化了學生職業能力培養,拓寬了學生的就業渠道,又解決了大批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入學和就業問題。近三年來,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都在95%以上,專業對口就業率達到85%以上;畢業生因「下得去、留得住、適應快、動手強、有作為」,受到用人單位歡迎。各專業畢業生用人單位滿意率均在90%以上。
四、校園文化與民族特色
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工作理念,努力構建以中華傳統文化、苗侗文化、行業企業文化為主體,相互交融的無邊界校園文化體系。開展「感恩與報恩」、「誠信做人、誠信考試」、「做合格大學生」等大型主題活動,培育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職業道德;把優秀企業文化引進校園,培育學生勤奮、敬業、創新精神;將苗族、侗族歌舞列入旅遊類專業必修課程和所有專業的選修課程,將苗葯、侗葯列入葯學類專業必修課程,突出民族特色,增強學生群體對優秀民族文化認同感,培養少數民族學生的自豪感。
通過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豐富學生社團課餘生活,實施職業道德養成教育,為學生成長成才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得到全面加強。近年來,學生參加全省「校園文化活動月」比賽,參加全省、全國各類技能大賽,獲得了眾多個人和集體獎項;學生積極參加全國執業資格考試、職業技能鑒定,畢業生「雙證率」達到100%。
五、社會服務
通過人才培養、技術創新與推廣應用、開展技能培訓,認真履行社會服務職能。「十一五」期間共為周邊地區開展技術培訓40000餘人次,技能鑒定8000人次;聯合共建科技推廣基地3個;面向全州開展「好醫生」培訓1300餘人次、「鄉村醫生」培訓800多人次。爭取到華夏基金會資金400萬元、政府配套380萬元共780萬元,為黎平、從江、榕江三縣建設15個村級示範衛生室,培養衛生人員45人;組織實施丹寨、麻江、從江三縣10個村的安全飲水工程。此外,在中殘聯和省、州殘聯支持下,免費為殘疾人開辦了二屆農村醫士班,開辦殘疾人義齒加工培訓班,幫助殘疾人就業,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六、成績與榮譽
學院自開辦以來,秉承「格物精技,敬業樂群」的校訓,發揚「厚德篤行,自強不息」學院精神,在人才培養、專業建設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績。2003年被教育部、衛生部等六部委確定為「全國護理專業緊缺人才培養基地」的47所職業院校之一; 2005年成為全國開辦臨床醫學專業的4所高職院校之一,「雙基實驗室」通過省級評估;2006年作為貴州省第三家、地(州、市)第一家通過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2007年護理專業被確定為國家重點建設專業;2010年被授予「全省高職高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優秀單位」、「全省高校體育工作先進單位」、「全省高校國家助學貸款先進單位」等稱號;2011年成為全國首批開辦口腔醫學專業的高職院校。2011年被授予貴州省省級示範性高等職業技術院校。
七、展望未來
黔東南州委、州人民政府決定舉全州之力建設我院新校區,正在建設的新校區佔地1503畝,建築面積34.4萬平方米,總投資6.32億元,2012年8月整體搬遷至新校區後,能為12000名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與生活條件。「十二五」期間,學院的奮斗目標是,通過省級示範性高職院校評選,建設國家級示範、西部地區一流的高職院校。
『陸』 黔東南地區介紹
一個美麗的地方,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於貴州省東南部,總面積3.03萬平方千米,400萬人口,少數民族佔全州總人口的75.67%,其中苗侗民族佔全州總人口的68.4%。全州轄一市十五縣,州府所在地凱里市。苗嶺山脈向湘桂丘陵和盆地的斜坡地帶,境內峰巒起伏,江河縱橫,山青水秀,景象萬千,自然風光綺麗多姿,人文勝景絢爛古樸,民族風情濃郁獨特,是貴州東線一顆「真山、真水、真情」旅遊聖地的璀璨明珠。
黔東南旅遊資源極為豐富,尤其以民族風情和自然生態顯得更為突出。到目前為止,已開發的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處(舞陽河風景名勝區)、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1座(鎮遠縣城)、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青龍洞古建築群、增沖鼓樓)、全國繪畫藝術之鄉5個(黃平、劍河、麻江3個現代民間繪畫鄉,從江縣小黃和雷山縣郎德兩個藝術之鄉);省級風景名勝區6處(岑鞏龍鰲河景區、黎平八舟河景區、劍河風景名勝區、麻江下司風景區、鎮遠高過河風景區、榕江車江古榕樹群景區)、省級歷史文化名鎮3座(黃平舊州鎮、黎平德鳳鎮、雷山西江鎮)、省級自然保護區1個(雷公山自然保護區)、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2處、省級藝術之鄉9個。在眾多高品位的旅遊資源中,民族風情獨具特色,至今以苗侗民族為主的少數民族一直保持著「唐朝發型、宋代服飾、明清建築、魏晉遺風」的風格和習俗,其民族民間節日豐富多彩,「大節三六九,小節天天有」,被稱為民族民間的歌池舞地……
想去那邊旅遊的朋友去:貴州黔東南州旅遊服務咨詢中心,網路一下就找到了,有詳細的介紹,親們祝你們開心!!!!
『柒』 寫一篇介紹黔東南民俗的作文 急!! 可加分
初一的把哈哈:我的家鄉就是黔東南,從小我就在這片熱土上長大,我熱愛我的家鄉.
<一>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於雲貴高原東南邊緣的苗嶺山脈向湘桂丘陵過度地段.東鄰湖南省,南接廣西,西與黔南布依族自治州接壤,北與遵義銅仁地區相連,全州現轄凱里,雷山,劍河,台江.丹寨.麻江.黃平.施秉.鎮遠.岑鞏.三穗.天柱.錦屏.黎平.榕江.從江等16個縣市.總面積30300多平方公里.
州境內最高峰雷公山主峰--"別勒"(苗語),海拔2179米,最低點黎平縣水口河出口處的地坪鄉井郎村,海拔137米.全州地勢西高東低,峰巒疊嶂,河流縱橫,瀑布眾多,森林茂密,到處山清水秀,鳥唱魚歡.
州內山多田少,主產水稻,小麥,玉米等,境內水系發達,水利資源豐富,在眾多的山溪中,還有國家級稀有動物娃娃魚(大鯢).雷公山的雲霧茶,天麻茶居於全國上乘之列,錦屏的杉木內外聞名,榕江的西瓜暢銷省內外.
這里是少數民族的聚居地.再這里生活著苗侗布衣水瑤等民族,並在歷史的長河中征服和改造著大自然,也形成了各具魅力的獨特的民族文化.
依山而建的苗族吊腳樓,險峻雄奇,臨危不亂.他構成的天然立體效果,在陽光的斜照之下,層次分明,和諧統一.
侗族的鼓樓,是金字塔又非金字塔,工藝獨特氣勢恢弘,風雨橋集橋廊亭於一身,跨越流水便利實用,實在是賞心悅目啊.
這里還有美麗的民族服飾,優美的民族歌舞,濃郁的民族風情.....
聽聽這些節日和習俗:蘆笙會,爬坡節,龍船節,姊妹節,吃新節,鬥牛節,趕歌坪,趕社,三月三歌會......淋淋種種,大大小小,可謂"小節天天有,大節三天一".是屬世界都罕見啊!
善良的苗侗人民異常好客.同樣是見面禮,苗家以酒攔門,侗家以歌擋路.苗家以牛角盛酒12道,一為客人洗塵二為客人祝福,侗家以歌會客,放上象徵性路障,然後主唱客答,答對取走路障,直到所有路障取完,方能進寨.
這里的苗侗之家,不僅能喝酒,還能歌善舞.在月白風清之夜,牛腿琴和侗族琵琶交織的纏綿樂聲再鼓樓的四周飄盪,勾魂攝魄;「踩歌堂」的場面歌情融融,叫人流連忘返;那多聲部的侗族大歌,不僅響徹全中國,也震動了巴黎,震驚了世界。苗族的舞蹈沒有「觀眾」的概念,不分你我,在鵝卵石花街或地坪、草場,那舞步簡單
亦或輕柔、亦或粗獷奔放的集體舞是那麼有誘惑力,不到幾分鍾,客人亦會手舞足蹈。苗族舞蹈種類很多,諸如:銅鼓舞、板凳舞、蘆笙舞、芒筒舞、木鼓舞等等。其中反排木鼓舞優為出名,此舞奔放熱烈,感覺使人置身非洲,盡管沒有半點加工裝飾,但在出訪國外登上大雅之堂時得到了海內外藝術家的認可和贊揚,被譽為「東方迪斯科」。
黔東南州不僅有獨特的民族風情,還有很多的風景名勝。在凱里--雷山--丹寨--榕江--從江--黎平一線主要是領略民族風情,苗家的吊腳樓,侗家的鼓樓風雨橋,芭沙寨的一道民族風景,但是也有雷公山的秀美雄壯,黎平天生橋的獨步。。。。。。南出從江、黎平就是廣西,並與三江、龍勝連成一線。在凱里---黃平---施秉---鎮遠一線,有舞陽河、黃平飛雲崖、鎮遠青龍洞、施秉雲台山、杉木河漂流等等,然後直接玉屏銅仁,東進湘西,連接鳳凰古城,北接梵凈山。這里還有苗族英雄張秀眉的家鄉---台江縣、還有中國建國後第一個將軍楊至成的家鄉---三穗,此縣也稱為千里苗疆第一戶,這里有全中國第二大的苗寨---寨頭、還有貴州歷史上兩個狀元之一的夏同和的家鄉---麻江、侗族大王姜應芳的故里---天柱,有「苗杉之鄉」美稱的----錦屏,這一線凱里---台江--劍河--三穗(鎮遠)--天柱----錦屏---黎平自己的獨特風景,也值得大家一游!這三條線連在一起就是環黔東?(有時間回去,我也要這樣走一遍)
州內交通也隨著不斷的發展,再原有的國道和省道的基礎上,現在正在建設的凱三(凱里至三穗)高速再不久即將通車,玉三(玉屏至三穗)已於06年開通,為黔東南的交通旅遊經濟等開通了通往尋找機會的大路,還有湘黔,黔桂鐵路橫穿州內。
這里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這里有美麗的風景,獨特的民俗,還有勾你眼神的舞不,更有醉人的米酒。。。。。。
這里正在日益發展,這里的人民也翩翩起舞,歡慶自己的新生活。這里的人民好客,這里的人民淳樸。。。。。。
這里的人民歡迎您們得到來,來聽聽美麗的山歌,來喝喝醉人的醇酒,來吧,朋友,歡迎您們走進這片大山這
『捌』 貴州省黔東南州凱里市12號大院零晨發生什麼事
貴州省黔東南州凱里市12號大院沒有發生什麼特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