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旅遊業與氣候變化

旅遊業與氣候變化

發布時間: 2020-12-03 19:37:42

A. 什麼技術未來發展好

不要太在意自己沒啥技術,關鍵還是自己要動起來。不能養成懶惰的習慣。回做點啥事也無關緊要,不要怕答苦怕累就行。找個好師傅吧,不管哪方面的師傅,多勤快點照顧師傅,師傅會好好教你做人做事的。有機會跟師傅訴苦,倒倒苦水,甚至跟你父親訴苦,把父親當成朋友。或許你能找到自己的興趣,找到自己的發展方向。
相信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哪怕是拉板車,天天拉你也會有長進的。生活的感悟要靠你自己把握。
天無絕人之路,你要相信公平正義自在人間。關鍵還是要捨得付出,懂得珍惜。等你能夠自立了,你才能挺直腰板。有用沒用先別下結論,只要做事有細心耐心恆心,困難總是暫時的。生活的磨礪其實也是一種難得的財富。別怕挫折。哪些阻礙、挫折、困難都是生活給予你的磨礪,你經歷過後就是一筆財富。就像哪首歌中唱得: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

B. 集安市的氣候變化對發展旅遊有什麼優勢

集安市生態環境優良,小氣候獨特,是國家級生態示範區,素有"吉林小 江南"的美稱.集安內地區保存著世界容上最多的高句麗文物古跡,是我國少數民族,特別是朝鮮族分布比 較集中的地區,地處中朝邊境,形成了集安獨具吸引力的邊境 民俗文化.可以說,集安旅遊資源從數量,類別和質量上,都具 有極佳的資源本底優勢。
集安市地處吉林省最南部,位於北緯40°52'至41°35',東經125°45'至126°30',市界東南隔鴨綠江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慈城郡、 楚山郡、渭源郡、滿蒲市相望;西南與遼寧省寬甸、桓仁兩縣接壤;西北與通化縣以渾江為界;市界北與通化市、通化縣、渾江市毗鄰.市境東西長80km,南北 寬75萬km,全市總幅員面積3217km2.集安市風景秀麗,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素有吉林"小江南"美稱.

C. 北極旅遊近幾年變化及原因

1.最年來的變化情況: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表明,全球平均表面溫度在1906~2005年期間明顯增加,線性增加幅度趨勢為0.74℃,考慮到資料的誤差,增溫幅度范圍介於0.56℃到0.92℃之間.其中20世紀10年代到40年代和70年代到21世紀初是兩個明顯的增溫階段,最近30年的增溫趨勢尤其強烈.
在過去的100年,中國大陸地區的平均溫度也已明顯升高,年平均氣溫增加約0.8℃,其中冬季增暖最明顯,夏季變化很小.中國1951~2004年期間年平均地表氣溫變暖幅度約為1.3℃,比全球同期平均增溫幅度高得多,也比近100年來的平均增溫趨勢強得多,其中東北、華北和西北以及青藏高原北部等地區變暖更為明顯.值得說明的是,快速的城市化及其增強的城市熱島效應對中國多數地面台站記錄的氣候變暖具有明顯的影響.在增溫明顯的華北地區,國家級台站附近1961~2000年間城市化引起的年平均氣溫增加值佔全部增溫的39%以上.中國其他地區的增溫趨勢中也或多或少保留著城市熱島效應加強因素的影響.20世紀60年代初以來中國對流層中下層溫度變化趨勢不很明顯,僅為每10年0.05℃,比國家級地面站觀測的氣溫變化小一個量級.對流層上層和平流層底層年平均溫度則呈明顯下降趨勢.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中國地面台站記錄的增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發展和城市熱島效應加強因素的影響.
當然,即使消除了城市化的影響,中國最近半個世紀地面氣溫仍呈較明顯的增暖趨勢,這和迄今報道的全球氣候變化是一致的.但是,考慮城市化影響以後,不論中國還是全球陸地平均的地面增溫速率,可能都要比目前報道的數值來得弱些.這一判斷對於氣候變化研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人們關心的氣候變化問題是一個年代到世紀尺度的地球大氣變暖現象.要了解氣候變化的背景和原因,需要有覆蓋全球的足夠長的觀測資料序列.但是,全球陸地上的氣象站多數只有不到100年的記錄,難以滿足科學研究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氣候學家採用代用資料恢復過去更長時期的地面氣候要素演化過程.常用的溫度代用資料包括樹輪寬度和密度、歷史文獻記錄、冰芯氧同位素、珊瑚和石筍化學成分等.
中國科學家研究表明,在青藏高原北部,近100年的增暖可能是過去1000年裡前所未有的.但對於我國東部冬季平均氣溫和全國年平均氣溫的重建則表明,20世紀中國氣候的變暖還沒有明顯超出「中世紀暖期」的溫暖程度.中國在公元1000~1310年間表現出了與北半球「中世紀暖期」相對應的溫暖階段,在中國東部尤其明顯.從14世紀到19世紀的「小冰期」在全國平均的溫度序列中也有清楚反映.19世紀中期至20世紀80年代,中國地面氣溫上升顯著,但截止到80年代的近現代增溫並未超過「中世紀暖期」水平.
因此,當前具備的長時間古氣候序列還沒有表明北半球陸地以及中國現代的增暖是十分異常的.一些科學家認為,太陽活動、火山活動以及氣候系統內部的低頻振動對過去1000年或更長時期的氣候變化可能具有重要影響.顯然,從古氣候學角度看,現在還不能非常確信地認為,20世紀的氣候變化主要是由人類活動影響造成的.
2.危害和後果
1、氣候變得更暖和,冰川消融,海平面將升高,引起海岸灘塗濕地、紅樹林和珊瑚礁等生態群喪失,海岸侵蝕全球變暖的可怕後果,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層,沿海土地鹽漬化等,從而造成海岸、河口、海灣自然生態環境失衡,給海岸帶生態環境系統帶來災難. 2、水域面積增大.水分蒸發也更多了,雨季延長,水災正變得越來越頻繁.遭受洪水泛濫的機會增大、遭受風暴影響的程度和嚴重性加大,水庫大壩壽命縮短. 3、水溫升高可能會給南極半島和北冰洋的冰雪融化.北極熊和海象將滅絕. 4、許多小島將無影無蹤,將感染瘧疾等傳染病…… 5、因為還有熱力慣性的作用,現有的溫室氣體還將繼續影響我們的生活. 6、溫度升高,會影響人的生育,精子的活性隨溫度升高而降低.
3.原因
導致原因
1、人口劇增因素 近年來人口的劇增是導致氣候變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時,這也嚴重地威脅著自然生態環境間的平衡.這樣多的人口,每年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將是一驚人的數字,其結果就將直接導制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斷地增加,這樣形成的二氧化碳「溫室效應」將直接影響著地球表面氣候變化. 2、大氣環境污染因素 目前,環境污染的日趨嚴重已構成一全球性重大問題,同時也是導致氣候變暖的主要因素之一.現在,關於氣候變化的研究已經明確指出了自上個世紀末起地球表面的溫度就已經開始上升. 3、海洋生態環境惡化因素 目前,海平面的變化是呈不斷地上升趨勢,根據有關專家的預測到下個世紀中葉,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採取及對措施,將直接導致淡水資源的破壞和污染等不良後果.另外,陸地活動場所產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學廢料和固體廢物等不斷地排入海洋;發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事件等以及由人類活動而引發的沿海地區生態環境的破壞等都是導致海水生態環境遭破壞的主要因素. 4、土地遭侵蝕、沙化等破壞因素 5、森林資源銳減因素 在世界范圍內,由於受自然或人為的因素而造成森林面積正在大幅度地銳減. 6、酸雨危害因素 酸雨給生態環境所帶來的影響已越來越受到全世界的關注.酸雨能毀壞森林,酸化湖泊,危及生物等.目前,世界上酸雨多集中在歐洲和北美洲,多數酸雨發生在發達國家,一些發展中國家,酸雨也在迅速發生、發展. 7、物種加速絕滅因素 地球上的生物是人類的一項寶貴資源,而生物的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但是目前地球上的生物物種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 8、水污染因素 據全球環境監測系統水質監測項目表明,全球大約有10%的監測河水受到污染,本世紀以來,人類的用水量正在急劇地增加,同時水污染規模也正在不斷地擴大,這就形成了新鮮淡水的供與需的一對矛盾.由此可見,水污染的處理將是非常地迫切和重要. 9、有毒廢料污染因素 不斷增長的有毒化學品不僅對人類的生存構成嚴重的威脅,而且對地球表面的生態環境也將帶來危害. 10、地球周期性公轉軌跡的變動 地球周期性公轉軌跡由橢圓行變為圓形軌跡,距離太陽更近.根據某科學家的研究地球的溫度曾經出現過高溫和低溫的交替,是有一定的規律性的

D. 氣候變化對於景觀影響 論文,速求,謝謝

氣候變化對旅遊業的影響越來越顯著,相關研究也備受關注。論文以泰山風景名勝區作為例證,從旅遊景觀和旅遊業兩個方面探討了氣候變化對北方山嶽型景區的影響,前者又從氣象景觀、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等三個方面進行具體的闡釋和分析。論文在最後探討了氣候變化對北方山嶽型景區影響的響應,即應對氣候變化具體策略和採取的措施問題。具體的研究成果如下:
(1)在北方山嶽型景區氣象景觀中可觀日出天數與降雨天數呈現負相關,雲海出現天數與降雨天數呈現正相關。就泰山風景名勝區1961-2005年的降雨天數存在著減少趨勢,使得可觀日出天數有增加的趨勢,而可觀雲海天數有減少趨勢。
(2)氣候變化對北方山嶽型景區自然景觀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氣候變暖對植被的影響;二是降水變化對水體景觀的影響。對植被的影響利用植物物候觀測數據,以葉芽開放期和開始落葉期兩個指標,選取泰山的刺槐和梧桐兩種植物進行研究分析,發現景區植物覆被的「綠色」色態和景緻有一定的延長。對水體景觀的影響與降雨量和溫度有著直接的關系,泰山風景區水體景觀有著極為明顯的季節性,景區水體景觀液態下可觀賞日數有增加的趨勢。
(3)氣候變化對北方山嶽型景區人文景觀的影響,是通過降雨量、降水成分、風速和岩性等因素對泰山時刻的影響進行分析的,發現:泰山石刻受破壞的程度與降雨量呈現正相關,存在年際變化特徵;泰山降水成分呈現酸性趨勢,石刻受水蝕作用愈劇烈;泰山石刻風化過程的年變化比較均衡;泰山石刻受岩體影響較小。
(4)氣候變化對北方山嶽型景區旅遊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對旅遊者出遊動機、旅遊者活動過程中的旅遊體驗和災害性天氣對北方山嶽型景區旅遊業的影響。泰山風景區各月及年度的遊客量與降雨天數不存在相關性,與月均溫變化相吻合。氣候變化對旅遊體驗質量的影響分析是通過旅遊舒適度的評價來體現的,發現泰山風景區旅遊舒適度狀況呈現夏半年和冬半年兩極分化的狀態,「非常適合」旅遊的月份是9月,「適合」旅遊的月份是3-10月。
(5)北方山嶽型景區對氣候變化的響應主要體現在總體策略、旅遊景觀、旅遊產品及災害性天氣等四個方面。

E. 天氣溫度再創新高,為什麼一年比一年熱了

應該是二氧化碳濃度增高,導致天氣溫度再創新高。面對日漸污染的環境,大氣、水等專整個生態屬系統正在慢慢變化中,隨著人類對環境的污染也在慢慢加重,導致我們的天氣氣候也在變得和以往不同。

北極圈的冰正在慢慢融化,天氣越來越熱,加劇著海岸線的上升。全球變暖意味著將要有更多的城市淹沒在海水之中,只有我們對環境加以愛護,我們的生態圈才會恢復以往的狀態,天氣溫度也會隨之下降。讓我們攜起手共同來保護我們的家園,讓地球變得更加美好。

F. 氣候變化對旅遊業的影響

摘要:氣候抄變化,全球氣侯變暖已經對不少國家的旅遊業產生了負面影響。世界旅遊業的發展遭到了氣候變化的挑戰。關注氣候變化以及應對氣候變化,旅遊業才能確保可持續發展,進而才能確保對旅遊業依賴程度較高經濟體的經濟保持健康穩定發展。本文就氣候變化對全球旅遊業產生的影響按照大洲分類進行了分析,涉及范圍廣、分析國家數量眾多,非常全面地針對氣候變化對旅遊業、進而對全球經濟格局可能產生的影響進行了分析。中國作為世界旅遊市場逐漸崛起的一顆新星,也不得不面臨氣候變化挑戰,或許本文能夠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參考價值。

關鍵字:氣候變化 旅遊業

G. 氣候減緩與旅遊的關系

由於氣候變化的長期性和不確定性,旅遊業緩解和適應氣候變化也是一個復雜的長期過程。內旅遊業的節能容減排與適應氣候變化不但有利於增強旅遊業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而且也有利於促進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旅遊交通、旅遊住宿和旅遊活動的節能減排是旅遊業緩解氣候變化的主要途徑。而樹立可持續旅遊發展觀、積極開發替代性旅遊產品、大力發展旅遊循環經濟、構建旅遊危機管理系統和開拓潛在旅遊市場是旅遊業適應未來氣候變化的主要方式。

H. 十月份去上海旅遊合適么第一次准備去上海,該注意什麼主要氣候變化溫差大么

最近來上海晝夜溫差比較大自,穿短袖和薄外套的人都有,到10月10號估計也差不多的天氣。你來上海的話,保險點長袖和長褲還是要備一件的。當然,你到這里再買也可以,上海到處都有店的。穿長裙的話我覺得也無所謂,我11月還穿過短褲,只要加個厚點的絲襪就不冷了。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