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陽縣明中都旅遊文化商業街
㈠ 安徽鳳陽否認"毀滅"明中都遺址是怎麼回事
5月15日,作家@張宏傑 發布微博稱,安徽省鳳陽縣有關部門在對明代中都城遺址進行修繕的過程中出現野蠻施工、以新換舊甚至倒賣古城磚的情況。對此,5月16日凌晨,鳳陽縣委宣傳部官方微博回應稱,經過調查,整個施工過程都嚴格按照規定進行。所謂倒賣城磚也是施工人員炫耀吹噓,並未有實際交易。
希望中國文物修復,能夠有一天靠譜起來。
㈡ 騎行從黃山大道到鳳陽明中都鼓樓路好嗎
好,至少能鍛煉身體
㈢ 雲南的和順古城比起鳳陽古城差距不是很大,為何遊客們都樂於去鳳陽古城呢
大家都願意選擇去鳳陽古城,而不是和其差距不大的雲南和順古城,我想個中緣由可能是鳳陽古城被稱為「帝王之鄉」,有豐富的文化旅遊資源吧。
在我國,北京明故宮大氣恢弘,但你是否知道,在安徽鳳陽,也有明代一座皇宮,而且是北京故宮的「母本」。明中都皇城雖已經歷歷史的滄海桑田,但壯麗猶存。其是由明太祖朱元璋興建的,但在皇城快要建完的時候,卻又被下令停工了,個中緣由無從考證。來到位於鳳陽古城的這座舊時皇城,所剩不多的城牆在老樹的掩映下顯得有些蒼涼,但仍然能看出昔日的雄偉氣勢。明中都歷經600餘年風雨和數不清的戰亂,宮闕殿宇盡毀,僅存皇城西華門、午門及兩段城牆,但仍保留了一些建築遺存和雕刻精美的建築構件,特別是城內石雕及須彌座浮雕,更是我國古都城中少有的石雕藝術珍品。
鳳陽明中都皇城的宏偉壯麗,正等待你前去領略......
㈣ 鳳陽景點有哪些具體說說可以嗎
鳳陽抄景點有明皇陵、龍興襲寺、明中都鼓樓。
一、明皇陵
鳳陽地處安徽省東北部,淮河中游南岸。蒙大自然厚愛,饋贈給鳳陽一方名山勝水,孕育了內涵厚重的淮河文化,哺育了一代農民皇帝朱元璋,造就了「敢為天下先」的小崗人,鳳陽也因此以「帝王之鄉」、「花鼓之鄉」、「改革之鄉」和「文化藝術之鄉」享譽海內外。
明中都鼓樓位於縣城中央,是中都城重要附屬建築。鼓樓台二雄偉壯觀,高17米,南北長65.1米,東西寬34.4米。門額上"萬世根本」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在數百米之外也能歷歷在目。
㈤ 明朝中都鳳陽以前的名字叫什麼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鍾離縣為中立縣,同時在濠州西南鳳凰山南麓建中都版。洪武三年,因縣城權北臨淮河,將中立縣改為臨淮縣。洪武六年,臨濠府改為中立府。洪武七年,中立府改名鳳陽府,府治遷往新城,同時割臨淮縣的太平、清洛、廣德、永豐4鄉設鳳陽縣。洪武十九年,將虹縣(今五河、固鎮一帶)南8都並入鳳陽縣。據《明一統志》記載,鳳陽因在鳳凰山之陽,故名。自洪武七年至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今鳳陽縣境內為鳳陽府治和鳳陽、臨淮二縣地。鳳陽府,明初直屬中書省,永樂元年(1403年)改屬南京。清順治二年(1645年),鳳陽府改屬江南省,康熙元年(1663年)改屬安徽省。乾隆十九年(1754年),將臨淮縣並入鳳陽縣。乾隆二十年,鳳陽縣屬安徽省鳳潁六泗兵備道,道員駐鳳陽。
㈥ 鳳陽明中都城午門精美浮雕長多少
鳳陽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歷史遺存俯拾皆是。今年暑假,我們對鳳陽縣文物回古跡進行了全面的調查答研究。下面的內容均節選自我們的《調查報告》。
安徽省鳳陽縣,古為淮夷之地,春秋時名為鍾離子國,隋稱濠州,為明太祖朱元璋的故鄉。明洪武七年(1374年)朱元璋為家鄉賜名「鳳陽」沿用至今。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決定在鳳陽建都,為把鳳陽建成明王朝的「萬世根本」,在鳳陽營建了自己父母的陵墓--明皇陵,中國都城史上最為豪華壯觀的都城--明中都城,還有自己出家當和尚的寺廟--龍興寺等等。
洪武二年,朱元璋開始營建中都城。經過六年的營建,城池、宮闕、鼓樓、鍾樓、不書省、大都督府、御史台圜丘、方丘、日月壇、社稷壇、山川壇、太廟、百萬倉和功臣廟、歷代帝王廟、國子學、會同館等龐大的建築工程基本完成。到洪武八年,朱元璋突然詔頒天下:「罷中都役作。」公布南京為京師,鳳陽為陪都,仍稱中都。
㈦ 明朝中都鳳陽以前的名字叫什麼
在中都鳳陽(今安徽鳳陽縣),朱元璋建造了專門用來囚禁皇家子弟的監獄――高牆。 ...
鳳陽縣古稱鍾離國、濠州,明朝洪武七年改為鳳陽縣
㈧ 安徽鳳陽明中都·文化旅遊街在哪裡,怎麼樣
在鳳陽縣政府東面 都是仿古的明清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