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太原市區有哪些旅遊景點
1,雲頂山
婁煩縣雲頂山,海拔2789米,是太原市境內最高山峰,因山勢險峻、山頂直插雲際而得名。山頭平坦廣闊,奇花異草遍布,是一片茫茫草原,沿途林海壯觀。
車程110公里。駕車路線一:上繞城高速轉太佳線婁煩出口下高速—婁煩縣城—省道 S217—安家溝—S104—米峪 鎮。路線二:興華西街向西頂頭,上太古高速,古交下—鎮城底—天池店方向至景區,大門口停車徒步上山,大約兩個小時登上山頂。
特色美食:當地土豆沙綿,用土豆泥和白面和起來蒸熟搓成魚魚再炒的麵食叫「圪搓搓」。當地的豆腐有嚼頭。
出遊提示:山上較冷,多備衣服,5月份下雪是常有的事。因車不能上山,徒步距離長,老人和孩子不宜前往。下山可順便去汾河水庫。山上不能起火,只能冷餐。
2,凌井溝
凌井溝位於陽曲縣西凌井鄉,北起陽曲縣凌井村,南至關口村,兩側高山對峙如門,稱「天門山」,自古就是晉西北通達太原的交通要道。凌井溝全長30里,溝深處河道屈曲,山巒起伏,懸崖峭壁,怪石嶙峋,共有「七十二景」。凌井溝自然保護區是我市四大自然保護區之一,面積很大。該景區里有三郎洞,是指這里曾有三郎廟,現還留有遺跡。廟旁有潺潺溪水,是孩子戲水的好地方。
路程78公里。駕車路線一:太原—柴化路-康西公路至西凌井—北小店鄉—六固村—進村—進山就到。路線二:太原西環繞城高速轉太佳線西凌井出口下至北小店鄉六固村。
特色美食:陽曲縣小雜糧很有名,尤其是小米,叫「太後香」。六固村口有農家樂,有莜麵、黑豬肉。
出遊提示:康西公路沿途風光不錯,路況不好,因有森林,注意防火。
3,雲竹湖
榆社縣雲竹湖是華北地區少有的高山湖泊,四面環山,景色宜人。湖邊蜿蜒曲折,湖水碧波盪漾,遊客可休閑垂釣、體驗水鄉風韻。當地大力發展旅遊,尤以向陽村岩良村農家樂出名。岩良村還種植了大片荷塘,夏天有江南水鄉的味道。
行車路線:濱河東路上太長高速,榆社北轉和汾高速魚頭出口下即到,車程80公里。
特色美食:來雲竹湖要吃水庫魚、水庫蝦嘍,當地農家樂、水上餐廳很多。當地特產有「榆社笨蛋」、河峪小米。
4,龍棲湖
龍棲湖位於壽陽縣境內南燕竹鎮蔡庄村附近。湖心小島卧龍崗油松茂密,風光秀麗;湖周圍灘塗地上濕地植物生長茂盛,引來大量鳥類棲息繁衍,一派秀美風光。遊人來這里,可湖邊垂釣,或湖上泛舟,或島上休憩,感受愜意的休閑時光。
駕車路線:太舊高速晉中出口下,轉省道 S216, 蔡庄村即到,路程60公里。
特色美食:當地有壽陽豆腐乾,此外,還有壽陽油柿子。傳說壽陽以前產大柿子,後來氣候變冷柿子減少,人們就發明了麵食油柿子來代替。建議遊客品嘗南燕竹鎮的老頭肉夾餅。
出遊提示:湖邊太安驛鎮有五峰山,據說,傅山在山上的龍泉寺修煉過。寺里過去有一眼泉,由於水位下降,現為井,水質甘甜。
5,定襄南庄
定襄南庄位於縣城東南方向,四周山谷縱橫,大山林立,周圍生態環境極好,滹沱河水經此流過,人稱「小桂林」。此外,小溪潺潺、飛鳥啼鳴,林草豐茂,群峰竟秀。所屬村莊村貌很具農家特色:石板路、夯土牆。溝里有柿子、花椒和核桃三大特產。。
駕車路線:原太高速轉忻阜高速建安出口下,轉東坪線,沿路進山即到。
特色美食:花椒核桃都是綠色無污染的特產。山裡的紅薯味道甘甜。

6,盂縣梁家寨大汖村
大汖村位於盂縣北部梁家寨鄉,整個村莊群山環繞,圍合封閉,附陰抱陽,松柏罩頭,清泉繞村。大汖村的房舍依山而建,層層疊疊,鱗次櫛比,被稱為小「布達拉宮」。大汖村現存百餘間老房,房屋基本由黃黏土與石頭的混合材料構建而成。最有特色的是三層石樓。沒有任何地基,單純憑借石頭和黏土蓋在光滑的岩石上,石樓一般一層是廁所,二層住人,三層是存放物品的地方,風格接近南方建築。因千年古村保留原貌,來此有一種穿越的感覺。
駕車路線:太原繞城高速,轉太陽高速盂縣出口下,轉省道 S314, 轉石陽線,沿滹沱河北上,至梁家寨見路牌右轉進山即到,路程167公里。
特色美食:梁家寨盛產花椒、核桃。黑棗已很少見了。溫泉水養的羅非魚也不錯。盂縣鹵土豆很有特色。
出遊提示:滹沱河上現有漂流,全長47華里,可順流而下,終點正好在梁家寨。梁家寨溫泉是山西省五大溫泉景區之一,山環水繞,景色優美。水溫63攝氏度,水質極佳,含有鈣、鎂、鈾、鐳、氡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
7,馬川溝
馬川溝位於忻州以西20公里處。淺淺的一條小河從溝中穿過,河兩岸開著許多不知名的野花,河裡有林蛙,草里到處飛著一種藍翅膀綠身子的蜻蜓,不時有松鼠跳來跳去。小朋友可以在林子里采蘑菇,大人可在河中嬉水,老人可在河邊喝茶……這里適合全家或者朋友們踏青聚會。
駕車路線:太原上東環高速,向北到忻州口,下轉 S313 忻黑線,向靜樂方向至三交鎮,見第一個山洞口左轉,向前200米右手邊就是河灘了。路程114公里。
特色美食:高速忻州口去靜樂和奇村叉路口「天外天」農家樂有當地土飯。
出遊提示:這里不允許起火。近年去的人多了,看到一些隨意丟下的塑料袋和啤酒瓶。記得一定要帶走垃圾。
8,文水蒼爾會
倉爾會位於文水西30公里呂梁山脈中,區內山高林密,溝谷交錯,沿路兩邊都是茂密的樹木,滿眼綠色,景色優美。與公路相伴的是一條清清的河流,坐在小河邊上,聽著潺潺的流水聲,比較愜意。倉爾會景點並不集中,沿途風光很美,邊走邊看,到倉爾會鄉官帽山行程結束。
駕車路線:從太原繞城高速,轉大運高速,再轉到呂梁的 G20 高速,文水開柵收費站口下,左轉上307國道,右轉去西社和龐泉溝的路,一直順著山路走,到了野則河有岔口,循路標,左轉一直就會到達,路程160公里。
特色美食:大村有虹鱒魚養殖場,村西有飯店。飯店特色就是虹鱒魚。
② 將下面四個單句組成兩個強調重點不同的復句 太原的旅遊業在全國享有盛譽。太原的旅遊業具有良好的自然、
太原的旅遊業之所以在全國享有盛譽,一方面是由於它具有良好的自然、人版文條件,另一方面也得力於太原權的旅遊部門工作認真細致和與有關部門協調合作。
③ 太原旅遊職業學院好嗎
學校不來錯``宿舍也行8個人一個宿自舍``但是經常停水``一個樓層一個廁所`` 圖書管還在建設中...
08年的新生在南校就是建南汽車站那裡..一般第2年才會往新校區搬``
第一年的新生只能去南校`學校還不錯``有學日語的``韓語也有``學校有外語系``旅遊管理系``酒店管理系``物流管理系``藝術系``電子系```學校食堂的飯比較貴``總的來說``南校好..新校區還在建設中.. 新校區有網吧.!
④ 山西省旅遊職業學院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2010年太原市28中改建為太原旅遊職業高中 1990年太原旅遊職業高中更名為太原旅遊職業中專 1998年太原旅遊職業中專合並組建太原旅遊學校 1998年太原一中合並組建太原旅遊學校 2004年太原旅遊學校升格為太原旅遊職業學院
⑤ 太原旅遊學院好嗎
狠抓基本功訓練與考核,太原旅遊職業學院努力走出教學規范進行校本課程研究,組織教師進行實地專題調研,收集學科和產業最新信息,編寫出15種符合我校學生實際、符合我省旅遊業需求的實用性教材。構建起了以應用性、實踐性、創造性為主要特徵的職業教學結構和學歷加證書、學習加實訓、知識加技能的職業化教學模式,強化了學生素質。
學院以素質和能力培養為主線,充分發揮多元辦學模式的優勢,通過現代教學和實踐教學相互滲透的教學方法,成功地實現了學院高質量的辦學,從而提升了太原旅遊職業學院在旅遊行業及國內外的知名度。學校由此成為全國旅遊中專協會的13個會員學校之一。亞洲經濟論壇永久會址--海南博鰲大酒店等一些著名的旅遊企業慕名而來向學院尋要實習生和畢業生。目前,畢業生有400餘名已成為經理以上的管理人才。近六年來有981名(僅2003年就有228名)畢業生升入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西安交大、上海旅專和中國旅遊管理幹部學院等高校學習;有近90名學生到日本、法國、加拿大、俄羅斯留學深造。
提高教學質量 發揮專業優勢
以創新求發展,以質量求生存。質量是發展的前提,是發展的保證。為了確保教學質量,學院在教學管理中,做到了三個定位:目標定位--培養高素質、高層次旅遊業人才;職業定位--就業有優勢,創業有能力,發展有空間,繼續教育有基礎;知識能力定位--學生畢業時,要求有「雙證」。畢業生具有「一憑五證」,即大專文憑、漢語導游證、英語導游證、全國飯店英語標准等級證和英語等級證、計算機等級證, 以及專業技術等級。
根據新形勢下職業教育的特點,學院建立起了「以素質立意考能力,崗位立意考技術」的考核評價體系,通過突顯職教特色的考核內容和方法,引導學生注重自身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高,成為行業需要的人才。首先改革學生常規考試內容,確立考試的能力導向和技能標准,將課程所涉及的知識,素質要求結合行業崗位實踐技能的標准進行整合,按模塊確定考核大綱和評價方法;其次,用基礎知識考試,場景技能考查及崗位試用搭建起了學生學業的評價體系。
為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學院還開展了多層次,多渠道的實踐活動,教師定期到企業參加實踐,體驗企業文化和崗位要求,在崗位實踐中了解企業的運作程序和過程,將企業的最新信息帶回學校。學生不僅有實習期,還有見習期,學生在見習期提前介入行業,使學生學習目標更加明確。各類技能比賽,專家的專場報告,豐富的社團活動都給學生提供了錘煉自我的平台,有效的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學生的就業奠定了基礎。
「四結合」拓寬學生就業路
太原旅遊職業學院本著「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社會經濟建設為目標,以培養高素質的旅遊專業人才為中心的人才培養思路,採用依託行業課程和就業相結合,教學過程和就業相結合,實習和就業相結合,招生和就業相結合的四結合方式,不斷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拓寬學生的就業渠道。課程是教育教學的載體,瞄準崗位開課程是提高學生就業能力首要思考的問題,按照國家勞動部,旅遊局所發的各種相關的職業職格證書,學院對課程進行了調整,突破低年級的基礎課,高年級上專業課的模式,按照需求,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讓一些專業課程前移,職業道德做為重點課進行強化。為了在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院校建立了專業課的基本功訓練和考核體系,將教學過程切實和就業結合起來。 為學生能就業且高標准就業,學院將實習和就業結合]起來,不斷發展和建立自己的實習基地和就業基地,遠至海南亞洲經濟論壇、深圳和日本,近至北京、天津和太原都有本院的實習基地,今年又和北京世紀金源,山西同貿,中國中旅集團公司、電信太原網通分公司、山西中旅日旅遊的公司簽定了聯合培養人才的協議,嘗試定單培養,將招生和就業結合起來。 學院建立了畢業生就業信息檔案和畢業生信息庫,畢業兩年內的學生均會得學生提供的就業信息。在校學生在不同學校會得到老師和行業的就業指導,政策指導,信息指導和技術指導,連續多年來,讓學生樹立了正確的擇業標准,樹立了崇文的求職道德,了解國家和省市的相關就業政策和人才供需信息,為學生創造了良好的就業條件。多年業學生畢業生供不需求,逐步形成了「出口暢,進口旺」的良性循環。
優化育人環境 提高人才素養
太原旅遊職業學院一直致力於優化育人環境,在先進的硬體設施的基礎上,積極倡導一種開拓進取、改革創新的精神,一種嚴謹求實、團結協作的作風,一種勤學苦練、立志成才的學風,著力營造出富有本院特色的校園文化,即「以嚴明的紀律管理人、以高尚的思想引導人,以親切的關懷感染人,以估優美的環境陶冶人,以高雅的藝術塑造人」。在這種文化背景的支持下來制定規章制度,規范師生行為。 學生在此氛圍中受到熏陶和浸染,班級德育量化考核百分制,全面加強了對學生的管理,使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學生實施的分層次德育大綱,使學生提高了人文素養,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學生豐富多彩的藝術節、體育比賽等活動激發了他們的青春活力。教師職工在這種環境中愛崗敬業蔚然成風,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被不斷注入新的內涵。工作在第一線的廣大教師,既向學生傳授知識,更教他們如何做人。 「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成為廣大教職員工的崗位標准。全院教職工在不同的崗位上以不同的方式共同關心著學生的健康成長。 揚中專之長,引高校之風,成為太原旅遊職業學院優化育人環境的共識。申報國家級科研課題,確立校本科研專項,組織論文交流和專題研討,引導教師進行學術研究。他們一件事一件事的做,僅2003年就編寫了八本校本教材,省級以上論文共計三十餘篇。一個溫馨舒暢的人際氛圍、多元文化兼容的教學氛圍和積極向上、互擁尊重、寬松愉悅的育人環境。 為了實現學院的可持續發展,太原旅遊職業學院又在規劃400畝的新校區,我們相信太原旅遊職業學院的明天更輝煌。
後記
作為山西省辦學最早、規模最大的專業培養旅遊人才的院校,太原旅遊職業學院憑著雄厚的實力,先進的辦學理念,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使學生就業率達到98%,樹立了職業教育院校成功的典範。學院將憑著自身多元化的辦學模式和專業教育特色,繼續加快與區域經濟相適應的重點學科建設,以及廣泛的學生就業渠道,加速內涵發展,把專業化、多元化、國際化作為學院發展方向,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不斷提升辦學水平,力爭把學院打造成全國知名的高標準的旅遊職業學院。
⑥ 太谷的發展前景,有什麼區位優勢
推進太谷大縣城建設,把太谷建成山西中部最具活力的特色精品城市,提升太谷縣域發展的綜合競爭力,是一個重大的發展戰略。在此過程中,選准太谷城市發展的目標定位至關重要,但必須建立在對太谷城市發展「十大關系」的科學分析上,才能作出正確的選擇。 一、太谷與京津冀的關系 考察太谷的城市發展,首先要把太谷放在全國城市宏觀布局中審視。太谷雖然不是京津地區或環渤海地區的城市,但對接我國最大的三大城市群最直接的是京津冀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不僅對太原形成直接輻射,而且對太谷也形成很強的輻射和吸引。這應是考察太谷與周邊城市關系的第一檔關系。歷史上太谷由於居於中國金融中心,曾以「金太谷」地位,打造成為「小北京」、「中國華爾街」,可見歷史上也與北京有直接關系。進入新世紀,京津地區發展甚快,北京奧運會後首都正在建設「世界城市」,天津正在崛起為華北經濟中心城市,天津濱海新區建設飛速推進,河北環京津地區城市也加快了發展。這些發展新格局無不對太谷形成直接影響。特別是京津冀、環渤海都市圈是多中心格局,附近還有石家莊城市圈、山東城市圈都對太谷有直接拉動作用。隨著太原至京津、山東的高速鐵路、高速公路的開通,太谷已搭上環京津三小時交通圈的快車,大大縮短了太谷通往京冿等地的時空距離,把太谷看作京津西南部的一個小衛星城也不為過。太谷在環京津大格局中處於什麼地位?我們認為太谷可以作為京津地區的一個產業承接地、休閑旅遊地、文化聯動城。太谷可以承接京津地區擴散而來的產業項目,以互補優勢與京津地區聯動發展。 二、太谷與太原的關系 歷史上太谷本屬太原府管轄,原本就是太原市周邊的主要縣份。由於太谷在區位地理上與太原處於同地理單元,與太原的一體化程度極強。太原市總面積6000多平方公里,由於三面環山,真正的平川只有不到2000平方公里。太谷是太原正南最近的郊縣,與榆次、清徐同處近郊區縣圈,其地域條件與太原的同體化遠勝於太原所轄的陽曲、古交、婁煩。隨著太原城市向南推進(近20年向南推進了20公里),太谷與太原接軌趨勢更加明顯。特別是太原與太谷間交通條件的改善(太太路通車、龍城高速連接線、大西高鐵等),太原至太谷直線距離只有30公里,完全可以把太谷比作北京的大興區、廣州的番禺區。太原與太谷成為一對「主副雙太城」。所以,太谷針對太原,以打造太原近郊衛星城、科教文化副城為最佳。當然,也要打造太原城市產業擴散的承接地、農業產業支撐地、休閑養生基地等。根據太谷地處太原之南的地理區位,不宜提太谷是太原的後花園,應該提太原的前花園。所以我們提出太谷要全面接軌大太原,這是融入太原都市圈的最根本的戰略選擇。太谷與祁縣、平遙等縣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太谷是太原的近郊衛星城,地理優勢優過晉中各縣,也優過交城、文水、汾陽、孝義等地。所以應以太原近郊衛星城來定位太谷。隨著太原都市群上升到國家戰略,太原市有持續向南擴大趨勢,太谷當首先扮演重要角色。 三、太谷與榆次的關系 布局太谷的城市發展,不能不考慮近鄰榆次區的關系。榆次區目前是晉中市的中心城區,將來也可能隨著太榆同城化在行政區劃上劃歸太原市。但不管如何變,太谷與榆次的關系都非常重要。榆次離太谷只有20多公里且地緣上相連,是太原南部兩顆衛星城。考慮太谷與榆次的關系,關鍵是要區別不同角色,既合作又分工,承擔太原共同衛星城角色。太谷不能作為榆次的衛星城,是應與榆次平起平座的大太原周邊重要節點城市。所以,太谷與榆次應避免同質競爭,多考慮各自的分工,在大太原周邊找准自己的位置。如果太榆同城化、太谷與太原一體化,只會給太谷帶來更大的同發效應。 四、太谷與祁縣、平遙、介休的關系 晉中南同蒲鐵路沿線城市,最相近的同城帶城市有祁縣、平遙、介休三家。布局太谷城市發展必須聯系三城加以慎重考慮。因為這四縣市是同城帶上的串珠,誰也離不開誰。太谷與祁縣、平遙、介休地緣相近,交通線緊密相連,同為晉商文化核心區,地域特徵基本相同。布局太谷必須考慮與祁縣、平遙、介休的角色分工,突出太谷的優勢,不搞同質化發展,要在同區同線中搞差異化。但在城市同處一區,文化個性區別不大的情況下,不能完全脫離同區特徵(如古城、晉商、特色農業等元素都基本相同),但在同區特徵中可以彰顯個性。比如城市特色、旅遊開發不能走祁、平、介老路,要打出太谷特色,追求同而有特、特而顯優,謀求特色效應。 五、太谷與大晉中周邊的關系 大晉中是指現晉中市轄區域、屬呂梁市的晉中盆地各市縣:壽陽、靈石、昔陽、和順、左權、榆社、交城、文水、汾陽、孝義等。大晉中文化圈各縣市都屬這個范圍。太谷與整個大晉中是什麼關系?我們認為太谷是大晉中的重要中心城市、教育中心城市、晉商文化的核心城市。從大晉中來看,具有城市發展立地條件最優的當數太谷,因為具有平原條件,處在交通要道,農業條件、服務業條件好,特別是教育文化條件是大晉中各縣所不及。如晉中市每年的高考大學達線人數8000多人,僅太谷就佔3000多人。目前大晉中甚至包括太原市都有很多中小學生來太谷就讀,據太谷縣教育局提供的資料,有周邊20多個縣市的學生在太谷就讀。這個優勢是非常突出的。 六、太谷與省域其他地區的關系 太谷的城市發展定位不能不考量在山西全省的角色。必須弄清山西全省視角下的太谷是什麼。在山西,太谷的區位優勢非常明顯,基本地處山西全域的中心地,北距大同、南離運城基本上都在300多公里左右。這就為山西各地來往太谷的人流、物流創造了條件。過去太谷作為晉商核心地、金融中心、貨物集散貿易中心,與太谷居山西之地理中心有很直接的空間條件原因。在山西省城鎮體系大格局中,太谷扮演山西「人」字型城鎮體系「胸膛」核心地,是很重要的節點城鎮。特別是在太谷擁有山西農大、山西果研所等高教科研機構,使太谷成為全省重要的農業人才教育中心、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同時太谷作為國家級的農業示範縣(山西唯一),對全省農業有極大的帶動示範作用,這個地位不可小視。歷史文化方面,太谷是箕子故里、孟母之鄉、晉商文化之都,輝煌的晉商時代山西晉商會館就設在太谷,可見太谷有全省性地位。 七、太谷與高鐵高速交通沿線的關系 太谷正在成為太原南部近郊最重要的交通樞紐,大西高鐵、龍城高速互通、南同蒲鐵路、108國道、太太路、太長高速等使太谷的交通位置日重。如此便捷的交通條件,使太谷與沿線交通區域的關系日益密切,真是連南接北、承東啟西。不僅能夠接受太原的人口、產業擴散,而且能夠成為大西部在中部的橋頭堡城市,來自四個方向的人流將越來越多。這個前景應預測到。如果發展與祖國西南、西北的合作,太谷也將佔到地域之利。太原通往西部的鐵路、高速離太谷都很近,太谷扮演承接城市完全可能。 八、太谷縣城與「三多堂」等主要旅遊景區的關系 太谷大縣城建設必須與縣域內各大旅遊景點的分布相匹配。比如縣城與「三多堂」(曹家大院)的關系要處理好。「三多堂」地處縣城西南5公里的北汪鄉所在地,北汪鄉作為歷史文化名村,需要以旅遊業為主進行開發。要估計到「三多堂」與祁縣喬家大院、靈石王家大院捆綁申報成功「世界文化遺產」後,北汪的旅遊文化景區將大規模開發,與現在的「神農庄園」連為一體,開發面積估計達到十幾平方公里,前景是建成太谷最大的旅遊城。在功能上縣域與北汪要互補,不但在旅遊文化線路上要連接,而且要有明確分工。要避免縣域與北汪的重復建設,基礎設施盡量實現共享。南山一線景區、百里林果帶等也要以縣城為中心進行共功能配置。 九、太谷縣城與縣域內產業園區、主要村鎮的關系 縣域是中心城市,大發展會給周邊村鎮、產業園區形成良好的互動作用。產業園區方面主要是胡村瑪鋼工業園區、水秀工貿園區、恆達工業園區、中葯產業園區、任村紅酒工業園區等。這幾個園區構成太谷工業經濟的基本骨架,形成以太谷縣城為中心,以產業園區為支撐的格局。縣城與這幾個產業園區要合理分工,縣城主要是宜居、行政管理、教育文化、服務業幾個功能園區,縣城主要是加強城市服務功能,不宜多布局工業項目。產業園區要依託縣城來發展,提高項目開發的集中度。村鎮分工方面,太谷將來的格局是「一城兩鎮五十村」。這樣縣域內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趨勢更加明顯,在加快中心縣城建設的同時,要重點發展胡村、范村兩個人口大鎮,胡村主鎮區可以發展為3萬人左右的大鎮,范村可發展為通向晉東南和東山地區的重要城鎮,地位十分重要。但范村鎮區的發展是交通、農業、旅遊、市場,不是以工業聚集為主。其他各鄉所在村、骨幹村也要加強聚集,走集中發展農村之路,構建太谷特色的城、鎮、村體系。 十、太谷古城與新城建設的關系 太谷古城有1.2平方公里,西街810米,東、南街各有600米左右,尚有舊院落300多個,8000間房。這是太谷一筆豐厚的資源。所以要正確處理古城保護和新城建設的關系,既要保護好古城,還要建設好現代化新城。古城開發要適當加入現代元素,保留城內原生態的生活方式,這樣才能有靈氣、有人氣,不可讓古城空心化。太谷並不是要像平遙那樣恢復一座完整古城,而是要重點保護好歷史街區、重點文物、風貌控制區,最大的問題是注意古城天際線與新區的風貌相協調。太谷古城應是一座活著的文化遺產,關鍵是要與新區保持和諧互動,並充滿長遠的生機和活力。新城建設重點向北拓展,但建築風格上盡量與古城相匹配,不易搞太高建築,密度也不要太大。文化特色上注意相銜接。烏馬河片區、高鐵片區的建設要與古城特色相銜接。農大片區要突出科教文化特色,帶動周邊融入,增強現代科教文化元素,成為太谷獨具特色的一大科教文化功能區。總之各片區要各具特色。 調研組專家: 牛鳳瑞:著名城市研究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原所長 白益進:中國科學領導科學發展調研中心秘書長 劉 波:國家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戰略處處長
⑦ 太原旅遊職業學院的辦學理念
立足時代,著眼社會,服務地方經濟是太原旅遊職業學院發展的主題。學院根據我省經濟發展戰略和旅遊業人才需求,突破傳統教育教學模式,依託行業資源,對接品牌教育,實行開放辦學,大膽構建多元辦學模式。 接軌市場融合企業 太原旅遊職業學院依託行業與省旅遊局聯合辦學,藉助省旅遊局的行業優勢和管理職能,保證了學院的辦學主動權。為了充分挖掘「行業」這一寶貴的外在教育資源的潛力,發揮「行業」在職業教育中的教育功能,學院先後和山西商務國際旅行社及頤景國際高級酒店等簽定了聯合辦學協議。學院教師兼職做旅行社和酒店的導游或中層管理人員,企業的老總、行家受聘擔任院校的客座教授,實現了學校和企業的零距離接觸,確保辦學方向與教學內容與市場需求接軌。 專業特色學有所成 特色是個性的體現,特色是生命的魂魄。這些年來,太原旅遊職業學院的快速崛起,得益於學院清晰的辦學思路,「瞄準產業設專業,瞄準崗位開課程、瞄準需求育人才」成為該院專業特色建設的辦學思路。學校針對日前旅遊專業分工細化這一市場需求,根據社會、經濟、科技發展和職業教育的辦學規律,將原有專業進行了改造、優化、調整了傳統專業的課程設置,建立了適應市場變化的動態教學計劃,開設了航空乘務與日語導游、韓語導游、閩語導游、旅遊藝術、電子商務等新專業,並在對產業未來發展進行分析和預測之後,開始儲備有市場潛力的旅遊業相關專業。通過上述措施,保持和發揮了旅遊專業的特色,為今後畢業生就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強化外語教學為特色專業提供保障。面對市場變化,學院及時調整了教學計劃,果斷地砍掉了一些不適應崗位需求的科目,大量增加外語課時,為大中專同時配備了外教,在教學目標中,中專生必須通過專業英語的基本功要求,大專生必須通過國家級考試,英語證書成為學生多種資格證書中必不可少的一種。 對接品牌凸顯效益 對接品牌教育,做強優勢專業是太原旅遊學院專業特色建設的又一個辦學思路。從建校伊始,學院就在教學模式、師資隊伍培養、教學改革、設施建設等方面對主幹專業--導游、飯店服務與管理、旅遊服務與管理進行優勢打造。著力依託國內國際優質教育資源,在國內與中國旅遊幹部管理學院、北二外教育教學對接,在國際上,中專班與「澳洲」飯店專業對接,大專與「金鑰匙」培訓對接,向日本選派飯店專業研修生,引進英國BTC課程,以此做強做大旅遊專業。 該院依託「北二外」的教育資源和名牌大學的無形資產作後盾,藉助其教學優勢,積極教改,通過北二外專家的精彩講座,教授的精心點撥,青年教師躬身實踐,積累了旅遊學院創辦高等職業教育的豐富經驗,使學校順利完成了大專院校的教育教學。首期大專畢業生合格率為98%,除一部分畢業生繼續到「北二外」深造外,大部分同學走出校門後直接進入企業管理層,就業率達100%,與品牌教育對接的質量效益、社會效益馬上凸顯出來。 為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學院還開展了多層次,多渠道的實踐活動,教師定期到企業參加實踐,體驗企業文化和崗位要求,在崗位實踐中了解企業的運作程序和過程,將企業的最新信息帶回學校。學生不僅有實習期,還有見習期,學生在見習期提前介入行業,使學生學習目標更加明確。各類技能比賽,專家的專場報告,豐富的社團活動都給學生提供了錘煉自我的平台,有效的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學生的就業奠定了基礎。 
熱點內容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