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旅遊發展的國內研究

旅遊發展的國內研究

發布時間: 2020-12-02 21:22:57

1. 國內外旅遊設施研究與發展

按照國際旅遊城市的標准,逐步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和旅遊功能,創造美麗、便捷、舒適、安全的旅遊環境。
一、基礎設施
1.交通設施建設
航空:恢復九江機場客運航班,開通至北京、上海、廣州等旅遊熱點城市的航線;開展國內外旅遊包機營運業務。
鐵路:增加旅遊團隊卧鋪票源,提供提前預訂服務,並為旅遊團隊辟設綠色通道;增開九江與北京、上海、廣州等主要客源城市的直達客車;在旅遊旺季或重大旅遊節慶活動期間增開旅遊專列或加掛旅遊車廂。做好九江至南昌城際軌道交通高速鐵路建設。
公路:優先安排主要旅遊景區的道路建設或改造計劃;鼓勵與扶持旅遊汽車企業擴大營運規模,提高車輛檔次;設置旅遊汽車專用標志,創造便利、安全的旅遊交通條件。在市汽車客運中心內辟設旅遊客運專區,在廬山南、北登山公路入口處建設旅遊中轉區,高標准建設宋(溪)通(遠)旅遊公路,做好杭(州)瑞(麗)、銀(川)福(州)高速公路江西段和九江長江公路二橋的前期准備與施工建設。
水路:建設、改造和完善長江、鄱陽湖、修河以及柘林湖水上旅遊接待服務設施,購置各類旅遊船隻,開展水上旅遊活動。
2.通訊設施建設
完善程式控制電話、行動電話、圖文傳真等現代通訊設施,消除旅遊景區的通訊信號盲區;旅遊景區遊客集散地安裝IC卡電話;以《九江旅遊信息網》為中心,建立全市旅遊電子信息網路,及時發布最新旅遊信息,為中外遊客提供咨詢、預訂服務。
3.市政設施建設
完善街道市容、商業貿易、環境保護、社會治安、醫療衛生、公共交通、廣播電視和供水、供電、供氣、照明、綠化等基礎設施和市政工程,規劃建設旅遊文化娛樂、購物休閑、風味美食以及歷史風情等特色街區,合理布局與建設市區旅遊廁所,開通連接市區內主要旅遊景點的觀光巴士,設置國際通用標識、中英文對照交通指示標志以及外幣兌換服務網點,完善入境旅遊者自助旅遊的配套設施。
二、接待設施
1.旅行社建設
按照「轉軌改制,集約經營」的發展思路,在對國有獨資旅行社進行企業制度改革的同時,鼓勵旅行社行業內部進行資產重組,扶持組建國際旅行社,到2010年,全市旅行社總數控制在100家以內,其中國際旅行社8家左右;招引境內外國際旅行社在潯設立營銷機構,建立市旅遊營銷中心進行集中經營。
2.旅遊住宿設施建設
按照「控制數量,提高檔次,規范服務,提高效益」的總體要求,到2010年,全市星級旅遊飯店達60家左右,其中五星級3家(市區、廬山、柘林湖各1家)。
3.旅遊餐飲設施建設
在市區、廬山、主要旅遊城鎮和大型旅遊景區規劃建設旅遊飲食一條街,發掘地方傳統風味小吃與特色菜餚,扶持旅遊餐飲企業以及「農家飯」、「漁家飯」、「竹筒飯」等獨具特色的地方餐飲,全面提升社會餐館的服務質量與經濟效益。
4.旅遊娛樂設施建設
充分挖掘鄱湖燈彩、湖口青陽腔、幕阜茶戲、武寧山歌、都昌儺舞、湖口草龍等地方傳統藝術資源,打造「春江花月夜」、「廬山戀歌」兩台商業晚會,建設大型藝術表演場館,定期舉行演出活動;各主要旅遊景區要組織固定時段、不同內容、形式多樣的藝術表演,注重豐富遊客的夜間娛樂活動。

2. 國內對於旅遊資源開發和規劃的研究現狀

旅遊開發是指以旅遊資源開發為核心,促進旅遊業全面發展社會經濟活動。它是一項全面,綜合性的系統工程,包括旅遊資源的調查與評價,旅遊項目開發的可行性研究,旅遊景區(點)的規劃與設計,旅遊目標市場的選擇與營銷,旅遊景區(點)建設經營和管理,旅遊景區(點)企業文化的建設,旅遊地形象的建設與推廣,旅遊基礎設施與服務設施的建設以及旅遊社會氛圍的營造等各方面的內容。
開發的內容
旅遊資源的開發包括某一單項旅遊資源的開發、多項旅遊資源的綜合開發、某一旅遊點或旅遊地的開發。開發的主要內容包括: 黃河水蝕浮雕
(一)提高旅遊地的可進入性:指旅遊資源所在地同外界的交通聯系及其內部交通交通條件的通暢和便利程度。 (二)建設和完善旅遊基礎設施:指主要為當地居民使用,旅遊者也需要依賴的旅遊設施。如供水、電、氣系統;道路交通、車站、碼頭、機場等;醫院、銀行等。 (三)建設旅遊上層設施(或服務設施):主要供外來旅遊者使用的服務設施。如飯店、問訊中心、旅遊紀念品商店、娛樂場所等。 (四)旅遊景區、景點的開發建設與管理:包括新景區、景點的開辟,也包括對原有景區、景點的改造和更新。 (五)培訓服務人員

3. 中國旅遊發展現狀分析

實踐表明,發展旅遊業是推動服務業發展的重要方面,也是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的重點領域,是統籌經濟社會以及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解決民生問題,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因素,也是滿足人們生活需求、落實以人為本的內在要求,因為旅遊直接就是為人服務的,大家也知道,從中國的旅遊業,過去不知旅遊為何物,到現在認為旅遊是高端消費,旅遊業發展到今天已經成為國人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這個也說明了旅遊業的發展是深深植根於民眾之中的一種需求
中國旅遊業發展的現狀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點,是入境旅遊,持續穩定增長。隨著我國綜合國力持續上升、國際影響不斷的擴大、市場拓展更加深入,入境旅遊持續穩定增長。
第二個表現是國內旅遊,國內旅遊持續全面增長,國內旅遊是旅遊量最大、潛力最深、基礎性最強的,國內旅遊良好的成長性能和強勁的帶動功能繼續蓬勃發展,居民出遊人數持續增長,國內旅遊首先是把入境旅遊放在首位,應該說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隨著旅遊業的發展,國內旅遊越來越顯得重要。
第三個表現是出境旅遊,出境旅遊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公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以及出國旅遊目的地不斷的增多,我國國民出境旅遊,保持快速增長的速度,出遊范圍更加寬廣、出遊方式更加靈活、出遊規模日益擴大。
從國內旅遊來說,中國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內旅遊市場,中國擁有13億人口,這里把中國旅遊業的現狀做了簡單的介紹。
中國旅遊業發展趨勢:
第一個,從政治上看,當前國家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國內立足改革與發展,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國際立足和平發展,整體塑造文明大國形象,而作為旅遊業,從本質上來說是符合構建以人為本、循環經濟、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和諧社會的國策取向,作為國民經濟重要產業的地位也不斷的得到提升,從1985年,中央首次明確旅遊產業的地位,到1992進一步明確旅遊業作為第三產業的重點,再到1998年將旅遊業列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直到十一五期間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加大培育,從這個發展的歷程來看,中國旅遊業的發展環境全面優化,地位越來越顯得重要。
第二個,從經濟環境分析,經濟環境表現為強力支撐和轉型躍升,進入21世紀以來,世界經濟全球化、區域化合作進一步加強,這就為中國發展旅遊提供了穩定的市場,經濟全球化,國際環境越來越寬松,對於入境旅遊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發展環境,中國經濟正在實現向全面小康經濟發展轉變,按照預測,未來10年將保持7%的穩健增長的態勢,國民人均GDP也將大幅度提升,國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總體上得到滿足以後,消費結構將向發展型、享受型升級,旅遊人口、出遊率、旅遊花費及結構正處在轉型升級的拐點。而且剛才講了,旅遊從目前來說已經成為國民生活的必要內容之一,這些經濟環境將呈現富裕居民出境游、城鎮居民休閑游、農村居民觀光游三足鼎立的局面,這樣我們說中國旅遊業發展的經濟環境是強力支撐著轉型升級。
第三個,從社會環境來講,因為大家知道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就是以人為本,中國大力創造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人居環境、民生經濟、和諧社會成為中國社會發展的主流,中國作為全球最安全的旅遊地國家的形象,以及出境入境旅遊的雙向互動效應,能為發展旅遊業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更為重要的是在提高國民收入增加閑暇時間和提供社會保障等一系列匯集全民的基礎上,旅遊作為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動力之一,理應也肯定應當成為人類共享、社會發展的重要途徑,休閑旅遊消費也正在逐步進入國民生活領域,休閑權、旅遊權,如同勞動權和受教育權一樣,是人類全面發展應該享受的權利。這是從中國的旅遊發展來看,從傳統的觀光游正在向休閑、度假發展,所以這樣中國發展的社會環境是以人為本、共享成果。
第四從中國旅遊業發展的文化環境,表現為文明大國、文化旅遊共融大國,大家知道中國文化正在實現偉大的復興崛起,中國年系列文化生活,以及北京奧運會和上海世博會,加上文化遺產的搶救與保護工程的實施,進一步增強中國旅遊的國際影響力和吸引力,豐富旅遊產品文化內涵,提升中國旅遊產業的形象。也就是說中國的旅遊業經過30年的發展越來越注重文化內涵,越來越注重文化與旅遊的關系,因為文化因旅遊而傳承,旅遊因文化而繁榮,旅遊是文化的載體和傳播,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所以中國旅遊業發展的文化環境是文明大國,文化旅遊共同繁榮。
第五個,科教環境,科教興國創新發展,隨著科教興國方略的實施,信息科技化、裝備科技化、交通科技化,在旅遊業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和運用,這些科教興國方略實施,科技的增強是促使了旅遊業開發的手段、經營方式、發展空間都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也有利於中國旅遊業直接面向世界,實現跨越式的發展。與此同時,國民教育的普及化、國民教育旅遊的教育功能,更加有利於提升國民素質、旅遊環境和旅遊意識,也可以極大的增強遊客的旅遊品質和旅遊創新,因為科教的興起,旅遊業的發展極大的提高了素質,包括產權酒店和分時度假,這里涉及到國民的素質問題以及受教育程度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涉及到社會經濟發展的問題。這幾個因素的影響,經過改革開放30年的大發展,中國旅遊業從事業型,過去中國旅遊業是事業型或者外事接待型,到產業型的轉變,也實現了從資源經濟到要素經濟,再到產業經濟兩次質的飛躍,未來的10年將是中國旅遊業戰略轉型期發展的新時代,中國旅遊業將進入強國旅遊時代、全民旅遊時代、休閑旅遊時代、品質旅遊時代,而中國經過研究判斷,經過這次金融危機的洗禮之後,中國的旅遊業因為有改革開放30年發展的基礎,又由於旅遊是深深植根於民眾之中的需求。所以風雨過後,中國旅遊業必將迎來發展的拐點,實現新一輪質的飛躍,

4. 簡述國內外旅遊學研究的歷程

國外的,分三個階段∶一、20世紀60年代之前,主要從經濟學的角度研究旅遊的活動過程。二、20世紀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旅遊研究進入全面發展階段。三、20世紀90年代後,研究的重點開始向非經濟領域傾斜,目的是研究如何使旅遊和旅遊業能夠持續、健康地發展下去。 至於國內嘛,我歸納能力不好,幫不了你

5. 目前國內外生態旅遊發展有哪些新研究和新實踐

有一種分類:文化型生態旅遊,科普型生態旅遊,生活型生態旅遊,自然保護型生態旅遊

6. 我國旅遊業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旅遊行業將向著智能化,定製化,跨界結合的方向發展
1,人工智慧向旅遊服務廣泛滲透
人工智慧在2018年賺足了眼球,旅遊行業也開始研究在營銷與服務中應用AI技術再造流程、優化體驗。在目的地營銷、智慧化管理、客戶畫像、在線銷售、線下迎賓、遊客互動等多個領域,人工智慧都有廣泛應用的空間。同程旅遊已經率先開啟智能機器人在旅遊行業的運用,可以實現迎賓接待、微信購票、遊客互動等多項功能;技術大牛的去哪兒網的火車票搜索頁面,只需簡單一句話,10秒鍾即可出現車次;攜程還宣布有3個與簽證相關的技術與服務創新,已獲得國家專利發明;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進一步成熟,旅遊服務的更多環節都將迎來AI的滲透。
2,定製旅遊向細分市場深耕
細分市場是定製旅遊市場逐漸成熟的必然要求,改變目前定製旅遊概念混亂、良莠不齊的狀況。但這也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每一種細分市場都需要整合不同的資源,培養相應的定製師等人力資源。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教育部、國家旅遊局等11部門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進入實操層面,並完成對中小學的滲透式市場啟蒙,2018年研學旅行必將迎來井噴。表徵之一就是北京從2018年起將初中學生綜合社會實踐活動成績計入中考成績,預計更多城市將出台類似政策,研學旅行爆發勢頭不可阻擋。細分市場對精細化管理的要求甚高,只想蹭熱點炒概念的做法怕是行不通了。
3,跨界融合加劇
在大的格局上,旅遊與生態建設、美麗鄉村、基礎設施提升、新型城鎮化、產業轉型升級、脫貧攻堅有完美的結合點,特別地方政府推動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調整,為旅遊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在小的方面,旅遊與個體的消費升級息息相關,從簡單的滿足觀光需求,到休閑放鬆、親子娛樂、家庭度假、蜜月婚紗、接受教育、培養興趣、滿足愛好、陶冶情操等,旅遊的功能得到極大擴展,在提升生活品質上發揮了極大的作用。目前,各種「旅遊+」還僅在初級階段,不管是大的格局,還是小的方面,仍有極大的發展空間,跨界融合的趨勢還將長期持續。
大市場催生出新的人才需求,抓住旅遊行業新趨勢的企業對於人才需求非常強烈,紛紛給出高薪搶人,比如,在線旅遊巨頭同程,大多數產品運營和技術類崗位給出的年薪都在30萬左右~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