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遊是全面小康的
A. 深圳佔地面積是多少
深圳全市面積共計1997.27平方公里
拓展資料
深圳是中國經濟中心城市之一,經濟總量長期位列中國大陸城市第四位,是中國大陸經濟效益最好的城市之一。英國《經濟學人》2012年「全球最具經濟競爭力城市」榜單上,深圳位居第二。
2017年,深圳地區生產總值22438.39億元,比上年增長8.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8.54億元,增長 52.8%;第二產業增加值9266.83億元,增長8.8%;第三產業增加值13153.02億元,增長8.8%。第一產業增加值佔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0.1%,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1.3%,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8.6%。在現代產業中,現代服務業增加值9306.54億元,增長9.0%;先進製造業增加值5743.87億元,增長13.1%;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5302.47億元,增長12.7%。人均生產總值183127元,增長4.0%,按2017年平均匯率折算為27123美元。
2017年末深圳分區常住人口
截至2017年,深圳常住人口1252.8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55.08萬人。其中常住戶籍人口434.72萬人,增長11.3%,占常住人口比重34.7%;常住非戶籍人口818.11萬人,增長1.4%,佔比重65.3%。深圳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深圳概貌
B. 健康中國里戰略,什麼是重中之重
。會議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上海師范大學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上海華夏社會發展研究院共同主辦。相關領導、專家、學者及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人民廣播電台、北京日報、經濟日報、第一財經日報、中國日報、中國社科報、社科網、健康報、新華網、人民網、中新網等媒體參加了會議。
「人人享有健康、一切為了健康」
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也是衡量一個民族昌盛和一個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追求。聯合國於1986年11月21日,在加拿大渥太華舉行世界第一屆健康促進大會並發表了《渥太華憲章》,提出了健康促進是促使人們提高維護和改善他們自身健康的過程,為達到身體、精神健康和社會良好適應的完美狀態,每個人或人群必須有能力去認識和實現這些願望,滿足需求以及改變或處理環境。因此,應將健康僅僅看作是日常生活的資源而不是生活的目的。健康是一種積極的概念,強調健康是社會和個人的資源,也可看作是體力表現。因此,健康的必要條件:健康的基本條件和資源是和平、住房、教育、食品、經濟收入、穩定的生態。其口號是「以期2000年和更長時間達到人人享有衛生保健的目標。」
時隔30年的今天即2016年11月21日,在中國上海召開了第九屆全球健康促進大會,來自120餘個國家的衛生部長和市長及國際組織負責人出席了大會,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和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分別出席開幕式並致辭。大會通過了《2030可持續發展中的健康促進上海宣言》,全球123個城市的市長就協同推進健康與城市可持續發展達成《健康城市上海共識》。《上海共識》充分認識到健康與城市可持續發展相輔相成、密不可分,也認識到健康和福祉是聯合國2030發展議程和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核心,呼籲世界上所有的城市,不論大小、貧富,積極參與健康城市建設,為健康做出積極的政治決策,並承諾朝著共同的目標努力——建設我們能力所及的最健康城市。《上海宣言》重申,健康作為一項普遍權利,是日常生活的基本資源,是所有國家共享的社會目標和政治優先策略。第九屆全球健康促進大會的口號是「人人享有健康、一切為了健康。」呼籲不同部門、不同治理層面、以及私營部門和民間組織一起,加大對健康促進的政治保證和財政投資,加快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是「健康中國2030」的戰略主題
2012年,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發布了《「健康中國2020」戰略研究報告》,經過長期努力,我們不僅顯著提高了人民健康水平,而且開辟了一條符合我國國情的衛生與健康發展道路。「健康中國」一詞是在2015年11月,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時首次正式進入黨的文件並上升為國家戰略。2016年8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這是十八大以來,繼「法治中國」戰略之後的又一大國家戰略。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提出: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是今後15年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行動綱領。2016年8月19日,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為重點,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打下堅實健康基礎。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的奮斗目標:到2020年,主要健康指標居於中高收入國家前列;到2030年,主要健康指標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到2050年,建成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相適應的健康國家。2030年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9歲。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提高到2020年的20%和2030年的30%。《「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還提出了新目標: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從2015年的3.6億人增加到2030年的5.3億人;到2030年,基本建成縣鄉村三級公共體育設施網路,人均體育場地面積不低於2.3平方米,在城鎮社區實現15分鍾健身圈全覆蓋。為此,中央這一系列的行
C. 順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形勢,從文化生活角度說明如何才能提升公眾在旅遊教育文化藝術等方面的消費滿意
要大力發展教育科學和文化事業,文化產業,滿足人民的基本文化權益。
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加強思想道德建設
不斷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質
倡導社會主義榮辱觀,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D. 上聯:黨建引領,文旅融合,決戰決勝全面小康。下聯如何對
上聯:黨建引領,文旅融合,決戰決勝全面小康
下聯:民創復興,名勝交匯,和諧和睦完善文明
E. 改革開放前後人們衣食住行有什麼變化
改革開放40年來,城鄉居民的衣行住行,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總體生活水平跨入了小康,並正向實現全面小康邁進。從憑票購買緊張商品,到物質豐盈、從憑票購買糧食,到大米吃不完,廣大人民生活變遷。
改革開放40年來,城鄉居民的生活變化,也進入了現在對服裝審美觀念上,一件衣服穿四季的景況,消失無蹤了。原來每年過春節,全家人口只能買一件新衣服,平時穿的基本上都是家裡人穿的舊衣服,有的衣服上面還是補丁加補丁。
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中國人穿的衣服幾乎是統一的兩種顏色,蘭色和灰色,人們因當時的經濟條件太差,只能穿灰色的土布和蘭色的卡布做衣服,那時買布還需要布票。
改革開放後,城鄉居民穿衣,突破了單一的顏色,品種講究多樣化、款式趨向時髦化、製作強調精彩化、布料達到高檔化、中老年人穿的服裝都變為了年輕化。
俗話說:君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無論是什麼朝代,吃飯都是老百姓的頭等大事。然而不同年代的飯桌子和菜籃子卻不一樣。農村實行土地承包到戶後,農民種田自主,農戶很快致富,
2015年回福田寺鎮柳關蘇區老家,目睹柳關街道的市場繁榮,熱鬧非凡,每天早晨趕街買菜的城鄉居民,蜂湧而至,擠得水泄水通,買菜的男女,十分瀟灑,展現著盛世風彩。
農村的大集體生產走了幾十年,這條路線越走越穹,農民不分日夜出工勤勞,年終決算,百分之九十以上農戶超支,每個標工的勞動報酬,值不到一合煙錢,一年到頭,缺衣少食,苦不堪言。
福田寺鎮灘垸村有一位農民柳會勤捉了幾斤鱔魚、上街去賣、這事被村委會知道後,說他是搞小生產,是資本主義尾巴,挨了一次批鬥,住了三天學習班,賣鱔魚的錢交隊里充公了。想起當年往事,真令人啼笑皆非。
農業的根本出路,主要是「大鍋」變成了「小灶」,「小灶」變得人心喜氣洋,張三精耕責任田,李四進城務工忙,王五開車跑運輸,陳六下海從經商,各顯神通比智力,再也不怕帽子揚。
40多年前,農民在路上見到一張汽車,感到很稀少,而自行車只有當地鄉政府的書記和鄉長,為了方便工作下鄉,才能有自行車安排。70年代憑票購買自行車,老百姓要想買張自行車,簡直有登天之難。
人們要乘公交班車上縣城辦事,或其他遠方出差,往往要起早步行十餘里路程,趕到車站,天剛亮才得到按時開車;而乘火車、飛機、更是萬分之一的人,才能見識到。
(5)文化旅遊是全面小康的擴展閱讀
改革開放時間:
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國開始實行的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中國的對內改革先從農村開始,1978年11月,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實行「分田到戶,自負盈虧」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大包干),拉開了中國對內改革的大幕。在城市,國營企業的自主經營權得到了明顯改善。
1979年7月15日,中央正式批准廣東、福建兩省在對外經濟活動中實行特殊政策、靈活措施,邁開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性腳步,對外開放成為中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中國的強國之路,是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改革開放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1992年南方談話發布中國改革進入了新的階段。改革開放使中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1992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四大宣布新時期最鮮明特點是改革開放,中國改革進入新的改革時期。2013年中國進入全面深化改革新時期。
F. 寧波有多少個區
1.寧波市現有6個區:海曙區、江東區、江北區為老三區,鎮海區、北侖區為新二區,再加上由鄞縣改建的鄞州區。
2.寧波市區也叫老三區,是海曙、江東、江北這三區,現在鄞州區的一部分也屬於市區。另外還有鎮海,北侖兩區,以及鄞州區的大部分屬於郊區。
(6)文化旅遊是全面小康的擴展閱讀
寧波的區域劃分
1.寧波市陸域總面積9816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為3730平方公里。全市海域總面積為8355.8平方公里,岸線總長為1594.4公里,約佔全省海岸線的24%。全市共有大小島嶼614個,面積255.9平方公里。
2.寧波行政區劃:寧波市下轄6個區、2個縣、2個縣級市、75個鎮、10個鄉、69個街道、704個社區和2519個村。
G. 環保的標語
25。
12,治污優先
9.改善民生,共生共榮來自萬物的和諧.堅持團結治水、發展經濟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污染環境、搞好水土保護,還家園碧水.保護綠地標語。
23,誰來關愛水的生命。
19.節約用水就是珍惜生命。
27,推進水利協調發展環境保護是我國一項基本國策
2,每個人都應對環境保護盡一份義務,強化城市改革開放功能
44.珍惜水,共在一片藍天下。
2。
5,我們要保護森林.珍惜資源永續利用、動員起來,保護水環境,綠化環境凈化心靈、利在千秋
4,不做污染環境的負罪之輩
42.水資源是有限的、為了地球上的生命、上項目必須先辦環保審批手續
39,生命之河是無限的。
18,改善環境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我也會疼的。
14、美好的環境來自我們每個人的珍惜和維護。
3,功在當代!
12、赤潮是環境對人類的懲罰。
16、控制全球變暖刻不容緩
4.全面規劃、人類若不能與其它物種共存便不能與這個星球共存,讓水造福人類,改善生態環境。
20、我們只有一個地球,請您珍愛環境
37。
21,利在千秋,誰開發,誰保護
38.節電環保標語,持續發展
32,防治水污染
17、保護自然平衡、藍天,造福子孫後代.創建環保模範城市
建設環保綠色家園
7:節約能源、保護海洋
.保障飲水安全,大有可為。
26,誰治理,功在當代,共建綠色家園
34:不要踩我啊,建設生態文明
15。
10、發展生態農業,創建美好未來是我們共同的願望。
13。
22。
3。
10,統籌兼顧。
15、保護碧水藍天!
9。、風塵、開展環境綜合整治,讓我們採取新行動保護和凈化我們的地球,集中供熱是途徑
40、拯救地球。、保護環境,改善生態環境
41要做保護環境的有為之人。
6、潔凈的空氣.8。
17、地球是萬物生靈共同的家園,共享水利發展成果
16,害人害已
31,構建和諧流域
14,人與自然共存
35、人與自然需要和諧共存、家園只有一個
地球不能克隆
6、煙塵污染要減輕.節約為本。
11,從生活中的細節做起,保護水.建環保模範城市
創美好幸福生活
11。
8.水孕育和維持著地球上的生命、沙化。
30、誰污染、保護生態,善待動物就是善待我們自已、讓我們共同行動、破壞環境就是自掘墳墓
33,維護生命健康
13.堅持人水和諧.珍惜水資源。
24,清除白色污染、請您以寬宏大量之心給生而自由的動物們以自已的空間,珍惜水源也就是珍惜人類的未來、西部開發環保先行
5。
29、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命
7、保護賴以生存的海陸環境需要我們人類的節制和努力、森林是地球的肺、水是生命的源泉、為了子孫的幸福、幽雅的環境是我們共享的、保護生態環境、善待自然也便是人類自珍自重,治理污水護家園
36,防止赤潮、改善環境、保護野生生物,拯救綠色環境、早一天保護環境、鎖住黑龍保藍天,多一份生命保證
28、保護環境、污染環境
千夫指
保護環境
萬人頌
431
H. 如何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請結合自身的大學規劃與奮斗目標,談談新時代大學生應該怎麼做
新時代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一直以來,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是我國社會發展的主要矛盾。
通過努力,我國穩定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總體上實現了小康,全面小康社會也將建成,人們對生活的需要更加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有更高要求,還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
我國的生產力水平明顯提高,社會生產能力有些方面甚至進入世界前列,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這就使得人民方面的需求側和生產方面的供給側之間發生了深刻變化。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指明了解決當代中國發展問題的根本著力點,成為新時代我國制定各方面政策的重要依據。
(8)文化旅遊是全面小康的擴展閱讀:
新時代必然會帶來新的發展任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標志著我國社會發展進入新的歷史方位。在新的歷史地位上,中國共產黨在新時代將面臨新的歷史使命,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
19報告任務的一個新時代的新發展,分別從歷史地位的重要性,新的戰略安排,實施集中在人的思想,新時代的宏偉藍圖,一個新時代的發展我們的國家在世界上強調的意義等方面進行了明確,在一天結束的明確自己的任務和責任的中國共產黨。
I. 景德鎮在哪兒
江西省
景德鎮市位於江西東北部,座落在黃山、懷玉山余脈與鄱陽湖平原過渡地帶。西北與安徽省東至縣交界,南與萬年縣為鄰,西同鄱陽縣接壤,東北倚安徽祁門縣,東南和婺源縣毗連,介於東經116°57′—117°42′,北緯28°44′—29°56′之間,總面積5256平方千米。
(9)文化旅遊是全面小康的擴展閱讀:
1、地形地貌
景德鎮屬丘陵地帶,坐落於黃山、懷玉山余脈與鄱陽湖平原過渡地帶,是典型的江南紅壤丘陵區。市區內平均海拔32米,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東北和西北部多山,最高峰位於與安徽休寧接壤的省界地帶,海拔1618米。
2、氣候特徵
景德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境內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溫和濕潤,四季分明。根據1981—2010年最新氣象數據,景德鎮城區歷年平均氣溫17.8℃,年平均降雨量1805毫米。有氣象記錄以來極端最高氣溫41.8℃(1967年8月29日),極端最低氣溫—10.9℃(1963年1月13日)。景德鎮春季氣候多變,時冷時暖,春夏之交常有冷暖氣流交匯於境內,陰雨連綿;
前夏梅雨期間,降雨集中,大、暴雨頻繁,5、6、7月份的常年平均降水量有200—350毫米,極易導致洪澇災害發生,出梅後多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天氣炎熱,且濕度較高,會使人感到悶熱難耐;秋季氣溫較為溫和且雨水少;冬季常受西伯利亞(或蒙古)冷高壓影響,盛行偏北風,天氣寒冷。
J. 泉州的風俗有哪些
1、拍胸舞
拍胸舞是泉州民間舞蹈的一大特色。拍胸舞表演者人數不拘,但都是體魄強壯的男子漢,頭上戴著圓形革箍,上身裸露,腰系綵帶,隨著《風打梨》、《三千兩金》等伴奏曲的慢、中、快三種節奏和舞步陣式跳路表演。
2、綵球舞
綵球舞又稱"踢球"、"貢球",是逢年過節、迎神賽會、婚喪喜慶等表演的民間文藝活動主要形式之一。舞蹈形式為4位妙齡少女丫"髻簪花,身著綵衣綉鞋和一位頭戴"丁香托"的丑婆,圍繞著一手持長柄綵球的男性雙手舞動的綵球,翩翩起舞。
少女、丑婆以手、肩、頭、膝捧球、托球、頂球、踢球,活潑多姿丑婆表演詼諧風趣,或以背承球,或用膝接球,或雙肩顛球,或抬腳繞球,載歌載舞,惟妙惟肖。
3、唆鑼謎
"唆鑼迷"又稱"采蓮",是泉州地區在端午節時表演的一種民間舞蹈,源於古代泉州"驅疫儺"及唐、宋宮廷"采蓮舞隊"。舞隊一般由10至幾十人組成。
4、火鼎公火鼎婆
"火鼎公火鼎婆"由3人表演:火鼎公手執橘木長煙管;火鼎婆手執大圓蒲扇;村姑身著襟衣和寬筒褲,腳穿綉花軟底布鞋,肩挑一擔用繩子扎系的木柴,屬"丫環"打扮。
公與婆抬著用長竹竿架著的大鐵鼎,鼎中火焰熊熊,隨著民間小調「十花串」等樂曲的節奏,在觀看踩街的人巷中穿行起舞,以滑稽的動作、幽默的語言同觀眾交流逗樂。村姑隨其身後,挑著柴擔,踏著舞步緊相配合。
這個舞蹈寓意是盼望日子過得興旺紅火。
5、驢子探親
驢子探親由4人表演,一對丑角打扮的老公婆身上綁著 用竹、紙裱制的"驢子",作騎驢狀;老夫牽驢,後面跟著女兒和"憨女婿"。
情節大致是老公婆因女兒婚事與親家發生爭吵,帶著女兒等騎驢要到男方家評理。舞蹈表現了這一家4口人在路上的情景:活潑、詼諧,妙趣橫生。"驢子探親"最早在清末的民間社火"妝人"表演中已出現。
6、車鼓舞
"車鼓舞"的表演形式各地差異較大。動作大多吸收戲曲科步。音樂多採用民間小調,如「車鼓調」、「四季歌」、「更鼓調」等。隊舞陣容壯觀,整齊劃一,氣氛熱烈。
7、惠安女
這是流行於泉州市惠安崇武的古老傳統的服飾。頭披鮮艷的小朵花巾,捂住雙頰下頜,只霹眼、鼻、嘴,上身穿斜襟衫,又短又狹,露出肚皮,下穿黑色寬腿褲,腰束鍛鏈,手帶銀鐲,手提竹編小籃子,這是傳統的惠東女打扮。
8、潯埔女
泉州市郊漁村婦女,有保留簪花圍的風俗。這種婦女發飾相傳是宋元時代阿拉伯人傳播的風俗。簪花圍製作簡便,花樣別致,把含苞或初放的花朵用麻絲線綴成,環繞成簪花圍,圍在發髻周邊,多至三小環,色彩相間,還插扦玉簪、銀梳等。
(10)文化旅遊是全面小康的擴展閱讀:
泉州的主要特產:
1、特色主食
咸飯, 蘿卜飯,芥菜飯,花菜飯,鹵肉飯,芋仔飯,壺仔飯,泉州炒飯魚仔粥,鴨仔粥,鹵面,面線糊,湖頭米粉,豆簽,浮果,粉團,豆粽,甜粽,肉粽,番薯粉粿條,澳茄粿,酸菜雞絲面,浮粿。
2、特色湯類
貢丸,魚丸(深滬水丸),元宵丸,永春白鴨湯,黑豆龍骨湯,苦菜大腸湯,馬鮫羹,墨魚梗,香菇豆豬舌湯,灌腸仔湯,石獅牛肉羹,藕段排骨湯,蘿卜排骨湯,玉米排骨湯,水豆腐湯,七彩干貝湯,肉燕湯,豬血湯
3、特色包子
水晶包,肉夾包,東方包,菜包,水煎包。
4、特色素菜
安溪水瓮菜,嫩餅菜,窖菜,德化淮山,涼拌苦瓜,辣油筍菜,蒜泥茄子,香油拌海帶。
5、特色葷菜
洪瀨雞爪,崇武魚卷,西街田螺,薑母鴨,鰻魚干燉豬腳,燜豬肘,烘豬腳,牛排(有別於西餐牛排),水門巷燉羊肉,豬血小腸,蚝(東石蚝)(潯埔蚝),清蒸金槍魚,文蛤蒸蛋,醬香花蛤,蒸油蛤,炒泥蚶,蒸苦螺,炒竹蟶,炒大頭螺,沙魚凍,芥菜炒蝦皮,十香全鴨,香芋燜鴨。
6、特色甜品
石花膏,茜草粿(仙草密),桔紅糕,綠豆餅,粕丸,麻糍(麻吉),榜舍龜,碗糕,花生湯,豆沙餅,石獅塘頭甜粿,石獅芋圓,芋餅,芋蓉(芋泥),土筍凍,柿餅,菜頭酸,糖醋蓮藕片,貢糖,椰子餅,雪拉膏,四果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