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國家文化旅遊生態

國家文化旅遊生態

發布時間: 2020-12-02 15:36:29

⑴ 論文:文化旅遊與生態旅遊興起的原因的探討

濱V旅遊網一直在關注環保

⑵ 生態文化旅遊如何進行功能定位

⒆非蠡繁5納竺纜糜巍=岷媳鞠釒康鬧鼙呋肪常

⑶ 我國的傳統文化與生態旅遊有什麼樣的關系

鄉土旅遊的興起和發展一定是要以鄉村文化為依託的。可以說兩者是相輔相成、相互專促進的關系。如屬果沒有鄉土文化的存在,俺么鄉土旅遊簡直就是一個空談,沒有人會願意去鄉村;同樣如果沒有鄉村旅遊業現如今的發展,鄉土文化也只存在於文學作品中。所以如果要發展鄉土旅遊,那麼鄉村文化的振興一定是重中之重。

⑷ 國家級自然生態景區有哪些

一、陽朔縣城游覽區
已有1400多年歷史的陽朔縣城陽朔鎮是全縣旅遊主要集散地,是全縣旅遊接待的中心。錯落其間的奇峰、古色古香的街貌、幽靜雅緻的環境,使整個縣城猶如一座大公園。主要景觀有:西街、碧蓮峰、山水園、陽朔公園、碧蓮洞、西郎山、獨秀山、書童山、曹鄴讀書岩、孫中山演講處、徐悲鴻故居、白沙漁火等十餘處。

西街 : 是陽朔一條最古老的街,以其「半是鄉村半是店」的古樸風貌和庭院般的環境被西方遊客青睞,來朔的西方遊人大多在這里餐飲、休閑,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西街就成了東西文化融會的窗口,成為中國最大的「外語角」,成為舉世聞名的「地球村」,成為陽朔獨有的一大景觀。

碧蓮峰: 亦名鑒山、壽陽山,是陽朔縣城主山,故陽朔又名「壽陽城」。山形似一朵從灕江浴水而出的蓮花。山北麓即西街,唐詩名句「碧蓮峰里住人家」,指的就是這里。

山水園 : 原為碧蓮峰東麓瀕灕江處一古道,道上不僅風景幽雅,且是觀賞周圍各景點的最佳處。道旁石壁上有數十處歷代石刻,其中有著名的「帶」字碑和「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堪稱甲桂林」詩碑等精品。北端有鑒山樓,迎江閣等古建築,1960年周恩來總理曾在此留影。這一帶現已辟為「古文化山水園」。2001年榮獲國家3A級景點。

陽朔公園 : 從宋代開始辟為園林,民國初年建成公園,名「壽陽公園」,後改名「陽朔公園」。獨秀、西郎、陳摶等名山錯落期間,雙月溪穿園而過,園內柚樹成林,桂樹成蔭,果甜花香,景緻宜人。

孫中山演講處 :1921年,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督師北伐途中駐蹕陽朔,在此向陽朔各界人士作了《陽朔遍地皆黃金》的演講。

徐悲鴻故居 : 1936年,我國傑出的畫家、美術家、教育家徐悲鴻先生來陽朔,居住在李宗仁先生送給他的這座房子里,期間創作了《灕江春雨》等大批傳世之作。是廣西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月亮山游覽區
從縣城的南面出發,沿公路兩側,奇峰排插,濃蔭疊翠,宛如畫卷,把人們逐步引入一個如詩如幻的境界,這就是通往月亮山游覽區的「十里畫廊」。月亮山一帶位於遇龍河和金寶河匯合處,山光水色,田疇村舍,構成一幅迷人的天然圖畫,是陽朔開發較早的游覽區。清人詩句「名勝人爭羨碧蓮,此地風光更天然」,寫出了這一帶的景觀特色。主要景點有大榕樹、月亮山、聚龍潭、蝴蝶泉、鑒山寺等。歷村、鳳樓村等地的民居民俗旅遊,也是這里的一大特色。

月亮山 : 從山下賞月路的不同角度看這個「月亮」,能看到一個月亮圓缺的不同變化,堪稱天下絕景。

大榕樹 : 已有1400多年樹齡。相傳當年歌仙劉三姐曾在樹下對歌談情,加上樹形奇特,周圍環境殊佳,使它成為聞名遐邇的特色景觀。

聚龍潭 : 是一處水陸兼游的溶洞景觀,洞室氣勢恢宏壯麗,景物別具特色。景點內建有集岩溶奇石之大成的「奇石宮」。

蝴蝶泉 : 是一處集自然景觀、歷史文化和科學知識為一體的生態游覽點。入口上方的帝王蝶模型平面面積達280平方米,被譽為「天下第一蝶」。

鑒山寺 : 總建築面積達6000平方米,其規模之大堪稱廣西之最朔鑒山寺。原在縣城的碧蓮峰下,佛學大師鑒真和尚第五次東渡日本返回時曾駐足鑒山寺。 1999年由陽朔牛頭嶺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投資興建,遷至月亮山景區,與大榕樹、駱駝過江等景點相連。

三、福利游覽區
福利鎮原址在東郎山東側,唐宋時名「黃道街」,後逐步往灕江邊遷移,民國時改今名。這里不僅山光水色幽美,還以「人文蔚起」著稱,相傳壯族歌仙劉三姐曾在這里隱居數年,留下不少遺跡,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拍攝電影《劉三姐》時,就是根據這段傳說,把這里作為主要外景地的。近年來,福利人發揮文化特長,大力發展畫扇工藝品生產,成為全國聞名的「畫扇之鄉」。主要景點有:古鎮風貌、三姑仙石、麒麟送子、仙人巴掌、東郎幽境、隱龍奇洞、唐門觀景、留公三潭、白面古戰場(陽朔紀事碑)等游覽點。

古鎮風貌 : 濱臨灕江處的奎星樓、天後宮、接龍橋、龍母亭、更樓、大光亭等古建築,使福利鎮古貌依然。

三姑仙石 : 平列石台上的這三塊石頭,相傳是當年劉三姐為解救三位村姑而「點衣成石」的傑作。

東郎幽境 : 山的東面就是唐宋時期黃道街的遺址。當地有民謠「頭上無金釵,莫過黃道街」,可見當時的繁盛。這里宋代莫氏「一門七進士,兄弟三登科」的典故傳誦至今。山麓尚存宋代所建的「應誠廟」及「東山亭」等古跡。

陽朔紀事碑 : 明朝嘉靖年間,當地的壯族農民起義武裝在這里與官兵進行殊死激戰後全軍復滅。指揮這次圍剿農民起義武裝的朝廷命官刻下了這塊《陽朔紀事》碑,以紀其「功」。

留公得月樓 : 留公村(屬普益鄉)是陽朔著名古村之一,附近有留公三潭(三潭奇觀)、唐門觀景、隱龍奇洞等景點,這座「得月樓」是古村的代表性建築。

四、興坪游覽區
興坪是陽朔最古老的圩鎮,三國吳甘露元年(公元265年)置熙平縣,至公元590年建陽朔縣的300多年期間,熙平縣治都設在這里(後訛為「興坪」),1700多年來一直是灕江沿岸重鎮之一。從楊堤至興坪河段是灕江景觀中最佳且最具代表性的部分,1974年葉劍英元帥游後賦詩贊為:「果然佳勝在興坪」。主要景觀有熙平遺址、九馬畫山、黃布倒影、僧尼幽會、老寨新景、乾元幽境、武聖遺蹤、漁村、蓮花岩、騰蛟庵等。

九馬畫山 : 是灕江最著名的景點之一。在這幅天然畫圖上,隱約可見群馬形象。有民謠曰:「看馬郎,畫里駿馬有幾雙?看出八匹中榜眼,看出九匹狀元郎」。

僧尼幽會 : 人們面對這個畫面,不由為他們敢於沖破世俗觀念,敢思敢愛而喝彩。

漁村 : 是當地著名古村之一。1921年國民政府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先生從梧州乘船到桂林督師北伐經此,特意泊船到該村一游;1998年美國總統柯林頓訪華期間,到漁村游覽時流連忘返,比預定時間多呆了近1小時。

蓮花岩 : 以岩內有百餘塊炭酸鈣凝成的形似蓮葉的雲盆著稱,世界上只有兩個國家擁有:一個是南斯拉夫,僅有八朵蓮花盆;一個是中國興坪有108朵蓮花盆。我國地質學家孫大光游後,題詞稱贊它是「世界岩溶奇觀」。

老寨新景 : 日本人林克之從1998年開始自籌資金在老寨山山頂和山腰分別建了「友好亭」和「和平亭」,並築登山道,為興坪添了一處新景。

五、遇龍河游覽區
遇龍河是灕江在陽朔境內最大的支流。河水清澈,水流平緩,兩岸田疇農舍,碧樹綠稼,奇峰包擁。乘筏舉目,綠浪擁懷,青山舒眼,使你感到心曠神怡;登高俯瞰,綠綢般的河水從彩毯般的河谷緩緩滑去,好似一幅會動的錦綉;河邊村婦浣衣,水上群鴨戲水,古橋下竹伐穿梭,田地里農人耕耘,此情此景,見者皆「無酒自醉」。人們稱遇龍河為「小灕江」,其實,它比灕江更別有韻味。這一帶的主要景點有:遇龍橋、富里橋、歸義遺址、舊縣古村、仙桂橋、朱家寨、川岩、犀牛塘、朝陽寨、七星堆等。

遇龍橋 : 是廣西著名的古橋,始建於明代,橋長60米,寬5米,高9米,跨度18米。太平天國軍隊和中國工農紅軍都曾在橋上留下足跡。

富里橋 : 始建於明代,是縣內最高的單拱古石橋。

歸義縣遺址 :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從陽朔縣析置歸義縣,建縣城於此。現尚存城牆殘垣、歸義古井等。

舊縣古民居 : 舊縣村是遇龍河流域的古村,宋代以前名「仙桂村」。現尚存30多座明、清古民居。

仙桂橋 : 是至今已發現的廣西最古老的單拱石橋,其不僅建築結構獨特,橋拱內側的石刻還是研究遇龍河文化的寶貴資料。

六、桂陽公路沿線游覽區
桂陽公路陽朔縣內路段兩側自然景觀幽美,景點遍布。近年來,沿途村民大力興建觀光農業、生態農業工程,給家鄉風景錦上添花。這一帶的主要景點有:群星伴月、古石城、觀音岩、世外桃源、澎窿洞等。

古石城 : 是一座神秘的古城。城牆及東、西、南、北四門保存完好,城內面積約10平方公里,尚有古井、古樓台遺址和工藝精良的古建築石雕。過去,石城一直「躲在深閨人不知」,近年來,人們紛紛來這里探秘和野遊。至於這座石城是何時建的,為何而建,至今仍是一個謎。

群星伴月 : 葡萄鎮翠屏村群山環繞,四周有四個形態各異的穿山岩洞,形同四月相照,又似群星伴月般地拱照著翠屏村。這一帶水源豐富,竹木繁茂,環境幽靜,成為一大景觀。

世外桃源 : 是首批獲得國家4A級的景點,是與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情景非常吻合的天然景觀,充滿了怡人的自然情趣和豐富的文化內蘊,有遊人題詩贊曰:「秦人古洞何處是,陽朔世外有桃源」。

七、水上游覽區
陽朔灕江漁火節 : 鸕鶿捕魚是灕江漁民傳統的生產方式,每當夜幕降臨,漁民們便乘上竹筏,點上火把,帶上幾只鸕鶿,成群結伙在灕江上吆喝,包圍魚群,然後由鸕鶿潛入水中把魚叼上來。江面上漁火穿梭如流螢飛舞,漁歌陣陣,構成了一幅迷人的夜獵圖。「灕江漁火」在宋代就被列為「陽朔八景」之一。近年來這個活動演變成了一個民俗拳頭項目。從1999年開始,每年在十月份舉辦「陽朔灕江漁火節」,把漁火與焰火、篝火結合起來,還把劉三姐對歌和其它文藝表演納入活動的內容,在海內外引起了很好的反響。

灕江《劉三姐歌圩》: 位於陽朔灕江書童山風景區,由國際一流導演張藝謀工作室製作、世界著名作曲家何訓田等作曲、國際頂級燈光設計師設計:十里群峰在絢麗多彩的燈光中演繹輝煌;數十隻魚鷹竹排在暮色夕陽中和歌起舞,一片天人合一的田園風光;大型演員陣容及超大背景歌隊,打造世界前所未有的壯麗人文景觀及世界水平的超大型山水劇。「劉三姐歌圩」集廣西壯侗苗瑤文化之大成,融銅鼓文化,壯錦文化、干欄文化於一體,形成灕江新的人文景觀,讓灕江之旅飽覽山水秀色之餘,親歷壯鄉文明,實地感受壯鄉文化之精髓。

劉三姐水上公園 : 陽朔灕江下游(陽朔——普益)綿廷20公里的劉三姐水上公園,就是聞名中外的電影《劉三姐》外景拍攝地,這里江面寬闊、青峰倒影、村莊田園、翠竹掩映,寧靜空曠,宛如世外桃源,人稱旅遊「鑽石水道」。遊客可在「水上公園」駕帆船、撐竹排、捕魚蝦,還可按電影《劉三姐》中的情景,遊客扮演阿牛哥、秀才與劉三姐對歌,既觀絕佳風景,又享獨特風情,妙趣橫生,其樂無窮。

⑸ 國家生態文化旅遊示範區 什麼政策

地方政府財政撥款,減征稅費。飛游休閑網為您解答。

⑹ 近幾年國家因文化旅遊而推行什麼政策

發改委聯合多個部門印發關於《「十三五」時期文化旅遊提升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實施方案》鼓勵吸納社會資本參與,推廣PPP模式,對沒有回報率或回報率極低的公益性、基礎性設施建設,發改委統籌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

《實施方案》明確了中央投資補助標准:原則上東、中、西部地區(含根據國家相關政策分別享受中、西部待遇的地區)中央投資補助比例為30%、60%和80%。西藏自治區、四省藏區和新疆自治區南疆四地州(含兵團)的項目可按規劃確定的最高補助額度予以全額補助。

主要建設內容:

①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到交通干線的連接路;

②景區內道路、步行道、停車場、廁所、供水供電設施、垃圾污水處理設施;

③消防設施、安防監控設施、展陳場館、解說教育系統、遊客信息服務設施以及環境整治等;

④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的必要維修保護。

⑺ 什麼是生態文化旅遊

「生態旅遊」這一術語,是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於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國際生態旅遊協會把其定義為:具有保護自然環境和維護當地人民生活雙重責任的旅遊活動。

⑻ 西方發達國家農家生態旅遊發展對我國有何借鑒之處

(1)強化政府的主導作用。旅遊業是一個涉及面廣的產業,政府宏觀管理功能發揮的好壞,對農家生態旅遊的發展狀況影響很大。通過學習國外成熟模式,我們發現,國外的農家生態旅遊是建立在農業高度發達的基礎上,農民為了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狀況,自主積極地投入到發展農家生態旅遊的行動中去,很多鄉村自己成立了旅遊企業組織和指導農戶改造農舍,發展農家生態旅遊。而在我國,由於目前農村經濟的市場化程度還不高,農民的自我發展意識不強,農家生態旅遊發展的初期很大程度上要靠政府的引導和管理體制上的支持;同時,基礎設施和旅遊服務設施條件相對落後,政府要為他們創造一個優良的基礎設施環境。而且,隨著農家生態旅遊規模的不斷擴大,農家生態旅遊在空間集聚的同時,也出現了空間競爭,要形成區域旅遊合作格局,發揮政府的支持和宏觀協調能力十分重要。

(2)圍繞鄉村特色開發旅遊產品。農家生態旅遊的本質特性是鄉村性。通過分析國外鄉村游的情況可以發現,遊客們喜歡參觀仍然維持小農生產的農場,追求淳樸的生活,享受在田間漫步、趕羊群的樂趣。很多國外的鄉村都致力於保護村莊的原始風貌,修葺老舊的農舍,放棄現代化的農業生產工具而還原舊時的人力耕作,為的是能更好地展現傳統的鄉村氣息,吸引遊客前來體驗享受。而在國內,一些農家生態旅遊地為接待遊客而興建豪華旅店,傳統建築逐漸被現代建築所替代,使農家生態旅遊失去了其原有的特色,遊客反而無法得到他們原本期望的田園生活。因此,要在體現鄉村特色的基礎上發展農家生態旅遊,這樣才能真正吸引遊客。

(3)發揮地區特色優勢。只有走個性化發展之路,農家生態旅遊才能真正使旅遊者的旅遊活動豐富多彩。國外的農家生態旅遊大多能夠根據村莊獨特的農家文化和風俗習慣,發展出屬於自己特色的旅遊模式,滿足遊客新鮮感和獵奇心態。而我國的農家生態旅遊由於起步較晚,且急於盈利創收,所以發展模式不免千篇一律。

近幾年,國內的農村也開始意識到農家生態旅遊特色的重要性。許多村莊著重發展了獨具特色的農家生態旅遊方式,舉辦多種多樣的鄉村活動,如舉辦地方文化節慶。中國地域遼闊,地域文化差別較大,成為農家生態旅遊的驅動力之一,地方戲劇、傳統手工藝、繪畫、音樂、器具、生活方式等都是地域文化的活化石,國內農家生態旅遊發展可以經常舉辦文化節慶,既有利於擴大知名度,也有利於延續地方文化傳統,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旅遊資源。

(4)注重人才培訓。農家生態旅遊競爭的核心是人才的競爭。在農家生態旅遊發展之初,特別是在進行農家生態旅遊規劃的時候,非常需要旅遊專業人才的「外腦」,以快速引導農家生態旅遊走上正軌。而在農家旅遊的經營過程更是需要大量的專業管理和服務人員。立足自己培養服務人員和導遊人員,這樣有助於增強服務的特色,同時還能為當地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在國外,由於農村發展程度較高,農業人員數量較小,所以,在農家生態旅遊的人才培養上各國都不遺餘力。反觀我國,由於農村人口眾多,人才培訓成本十分高昂,再加上對農家生態旅遊的認識還不夠全面。所以,農家生態旅遊的人才培訓大多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甚至忽略培訓過程。很多農民急於通過農家生態旅遊創收,直接放下農具創辦起農家生態旅遊。無論在農業的專業知識還是旅遊服務規范上都達不到合格水平,導致了旅遊質量下降,收入減少的情況。因此,對於我國的農家生態旅遊發展要加強對農民的教育培訓,不斷提升農民辦旅遊的能力。

⑼ 中國最佳文化生態旅遊城市有哪些

許昌市、濮陽市。在北京召開的2008中國文化生態旅遊高峰論壇會上,公布了「中國文化生態旅遊品牌評選活動」結果,許昌市被評為「中國最佳文化生態旅遊城市」。這是許昌市繼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稱號之後,在旅遊方面獲得的又一殊榮。與許昌市同時獲此殊榮的河南省城市還有濮陽市。

⑽ 大家知道有哪些好玩的生態文化旅遊區

千島湖位於杭州西郊淳安縣境內。因其山青、水秀、洞奇、石怪而被譽為"千島碧水畫中游".它的湖面面積為573平方千米,湖中擁有形態各異的大小島嶼1078座。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