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旅遊產品的三個層次

旅遊產品的三個層次

發布時間: 2020-12-02 13:43:04

㈠ 中國旅遊地理區劃是怎麼劃分的

旅遊區劃包括兩個層次:

一是部門,包括旅遊資源區劃、旅遊氣候區版劃、旅遊市場區劃等。

二是綜權合,全面地考慮區域內自然和人文條件,根據相似法、差異性和內部聯系劃分旅遊區。

區內不僅有若干具共同特徵的景點單位,而且包含有聯系的服務接待設施及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和相對完整的行政管理體系。

旅遊區劃遵循一定的原則和方法,通過實法,通過實地工作和綜合分析,找出比較合理的旅遊區界線;確定各旅遊區的性質、特徵和地位,指出其今後發展的方向;分析確定區內各級旅遊經濟中心。

(1)旅遊產品的三個層次擴展閱讀

中國的旅遊區劃處於探索階段,一些學者主張將全國分成3個地域層次:

1、旅遊地帶(或大區),為跨越省、市、自治區的一級旅遊地域組織,以資源特徵的相似性和宏觀地理基礎的一致性為原則,全國擬分為9個旅遊帶。

2、旅遊省(或副區),大多以行政區的完整性為劃分原則。

3、旅遊地區(或小區),一般根據旅遊資源地域類型的相似性劃分。旅遊區的內部相似性和區間差異性是相對的,每一級區劃單位既有內部特徵的一致性,又有一定程度的差異性,區劃等級越高,相似性越小,差異性越大。

㈡ 什麼是旅遊需求它可以分為哪幾個方面

概念1:人們為了滿足外出旅遊的慾望所發生的對旅遊產品的需求量。
它分為:
(1)有效或現實的旅遊需求
(2)受抑制的旅遊需求(受抑制的旅遊需求又分為 潛在旅遊需求 和 延緩旅遊需求)

概念2:是指在一定時期內,旅遊者願意並能夠以一定貨幣支付能力購買旅遊產品的數量。簡言之,就是旅遊者對旅遊產品的需求。
旅遊需求的涵義可以從以下幾個層次來理解和把握,即:
(1)旅遊需求表現為旅遊者對旅遊產品的購買慾望;
(2)旅遊需求表現為旅遊者對旅遊產品的購買能力;
(3)旅遊需求表現為旅遊市場中的一種有效需求。

㈢ 旅遊交通的三個基本層次和特點

旅遊交通三個經濟奇點,基本層次有特特點嗎?是的,當然是旅遊交通,就這三個中職必須的

㈣ 1.古代旅行中處於主導地位的是 2.最大的民間性旅遊組織是 3.馬斯洛的旅遊需求層次是

古代旅行中商務旅行人數較多,一直處於主導地位

世界旅行社協會聯合會是最大的民間性國際旅遊組織

自我實現的需要
尊 重 的 需 要
社 交 的 需 要
安 全 的 需 要
生 理 的 需 要

㈤ 游褒禪山記分為幾個部分

該文寫於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七月某日,是作者與他的兩位朋友和兩個胞弟同游褒禪山後所寫。這是一篇記述與議論相結合的散文,與一般游記不同,獨具特色。全文按照記敘和議論的層次,可分五段。
從篇首至「蓋音謬也」。記述褒禪山命名的由來。文章開頭緊扣題目,開門見山地先說明褒禪山又叫華山之後,接著追述之所以命名為褒禪山,是因為唐朝有一個名叫慧褒的和尚,一開始住在華山之下,死後又葬在華山之下,所以叫做褒禪。作者由遠及近,當追溯了褒禪山命名的由來之後,就把筆墨轉向眼前所見的慧空禪院上來。說明如今看到的慧空禪院,就是當年慧褒禪師居住的房舍和墳墓之所在。因為這畢竟是一篇游記,所以當寫到慧空禪院之後,便以它為基點,重點突出地來記敘褒禪山的名勝華山洞。「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這三句,說明華山洞的方位及其命名的由來。接著又寫距華山洞百餘步倒在路旁的石碑,以及碑文的情況。「其文漫滅」一句,從字面上來看,是說由於年代久遠,字跡已經模糊不清。其實,也是為了突出其中尚可辨識的「花山」二字。之所以要突出「花山」二字,在於糾正今人把「花山」之「花」誤讀為「華實」之「華」的錯誤。之所以要糾正今人讀音的錯誤,又旨在為下文發表感想和議論設下張本。
從「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至「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記敘游覽褒禪山後洞的情形。這段承接第1段華山洞的方位和命名,進一步分別就華山洞的前洞和後洞加以敘寫。前洞,「其下平曠,有泉側出」,雖有美景而不險絕,「而記游者甚眾」,不足以游,所以一筆帶過。而後洞與前洞相比,則迥然不同,它不像前洞那樣平坦廣闊,遊人舉足可到,而在「由山以上五六里」的幽深之處,需要花費氣力才能到達,而且「入之甚寒」,所以即使喜歡游覽的人,也不能窮盡它的盡頭。然而惟其險絕,才有奇觀。因而便引起了作者與同游者的極大興趣。於是他們拿著火把走了進去,走得越深,行進越艱難,而所看到的景物也就越加美妙。可是行進的艱難與景物的美妙形成了矛盾,所以同游者之中有倦怠而想出來的人說:「不出去,火把就要燒光了。」這么一說,大家就隨著他一起走了出來。一旦走出洞後,作者卻深有感慨,慨嘆自己所到達的地方比起喜歡游覽的人,還不到十分之一,然而在洞的左右壁上,題字留念的人已經很少了。如果再往深處走,到達的人就更少了。這說明沒有大志而畏於艱險的人,是不能夠深入險境而窺視到異觀的。因而又回顧自己在洞里還沒有出來的時候,「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是可以繼續前進的,只是聽了倦怠者的話,隨著走出洞來,而不能極盡游覽之樂。目的不達,滿腹憾恨之情溢於言表,由此可見作者不畏艱險的積極進取精神。
從「於是余有嘆焉」至「此余之所得也」。寫未能深入華山後洞所產生的感想和體會。這段開頭「於是余有嘆焉」一句,奠定了全段的基調,為展開議論作了帶有濃厚感情色彩的轉折。行文先從古人的行事說起,而後又回到游覽風物上來,加以發揮議論。就古人來說,他們觀察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都有所得,這是因為他們對事物觀察思索得深切,而沒有探索不到的地方。作者稱引古人,是為了借古鑒今。不言而喻,今人行事,要想有所收益,也必須具有古人那種探索的精神。但事實上,並不是人人都具有這種精神的。就以游覽風物來說,「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這種現象,就正是缺乏探索精神的表現。而天下的奇異雄偉、異乎尋常的景物,又常常在險遠之處,人們卻又很少能夠到達,那也就不可能看到奇景異觀了。那麼怎樣才能看到奇景異觀呢?作者進而又從三個方面加以論說。一是「非有志者不能至也」。這里強調了一個「志」字。只有胸懷大志,才有可能到達理想的境地。二是有了大志,不隨隨便便地止足不前,「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這里又強調了一個「力」字。這個「力」,是指氣力。如果氣力不足,像「有怠而欲出者」那樣,也是不能到達理想境地的。三是有了大志和氣力,而又不輕易地倦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這里又強調了一個「物」字。這里所說的「物」,是指火把之類的藉助之物。當游覽者走進昏暗之處的時候,如果不藉助火把之類的物來照亮前進的道路,也是不能到達理想境地的。總之,只有具備志、力與相助之物這三個條件,才能到達理想的境地。這是就正面來說。反過來說,氣力可以達到而又未能達到,這對別人來說是非常可笑的,對自己來說是很可悔恨的。如果竭盡了自己的志氣,也仍然達不到,也就沒有什麼可悔恨的了。這樣,誰還能譏笑他呢?作者從正反兩方面把道理說得清清楚楚。這就是作者游覽華山後洞之後的心得和體會。這個心得和體會,是十分深刻的,它的客觀意義卻遠遠超過了游覽,而可以用之於從事一切事情。
從「余於仆碑」至「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寫由於仆碑而引起的聯想。作者從仆碑上尚可辨識的「花山」之「花」字,今人誤讀為「華實」之「華」,從而聯想到古籍,「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從山名的以訛傳訛,聯想到古籍的以訛傳訛,使作者觸目傷懷,慨嘆不已。因而又進一步提出「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對待傳聞要「深思」而「慎取」這個提法,也很精闢。它對學者整理和研究古籍,鑒別其真偽,恢復其本來面目,不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有指導意義的。
從「四人者」至篇末。記同游者姓名和寫作時間。
從以上五段簡略地敘述和分析里不難看出,本文雖以游記命題,但所寫重點卻不在於記游,而在於寫作者在游覽中的心得和體會,並著重寫了兩點:一是寫華山山名的本末;一是寫游覽華山後洞的經過。
寫華山山名的本末時,從今人對「花山」讀音之誤,聯想到對古籍的以訛傳訛,從而指出對古籍要持「深思而慎取」的態度。這既是對當時學者的勸勉,同時也是作者自己治學態度的寫照。王安石在治學方面,就頗多創見,不為前人之見所束縛。比如他與門人一起修撰《詩》《書》《周禮》三書的經義和《老子注》等書的註疏,以代替漢儒以來的章句之學,就是突出一例。再如他寫的詠史和懷古詩,也多半一反常人之見。在《商鞅》詩里寫道:「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在《賈生》詩里寫道:「一時謀議略施行,誰道君王薄賈生。」這些都反映出他的新見解。這些見解,又都是為他打擊舊黨,推行變法革新服務的。因而也可以說他變法革新的理論和實踐,就正是他認真總結歷史的經驗教訓,得出「深思而慎取」的結果。
寫游覽華山後洞的經過時,從「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而游者也隨之越來越少的情況,進而論述了「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險遠」,要想看到「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就必須有一個不畏艱險,一往直前的堅強意志,同時還要具備足夠的實力和可資憑借的外界條件。他這種力圖精進,永攀高峰的精神,同他後來在變法革新中所表現的不怕圍攻、百折不回的精神也是完全一致的。這種積極進取精神,同他的變法革新,雖有其不可避免的歷史的和階級的局限,然而卻也能給人以有益啟示和鼓舞。
本文的寫作技巧也是比較高明的。既然本文的重點不在記游,而在寫游覽中的心得體會,所以在材料的取捨上,行文的組織安排上,是頗費一番切磋琢磨之功的。作者在記游中,處處為寫心得體會搭橋鋪路,使記游與心得體會十分和諧自然地結合起來。
文章開頭「褒禪山亦謂之華山」一句,看來只是敘說褒禪山的原委,平平淡淡,並不新奇。但細加玩味,卻不尋常。它不僅為下文考究褒禪命名的由來起著開拓的作用,而且也把有關全局的「華山」二字突現出來。作者突現出「華山」,對全文的記游和議論是有著重要作用的。可以設想,倘若讀者不了解褒禪山就是「華山」,那麼文章題為《游禪山褒記》,而下面所記的,也就是與「華山」不可分割的華山前洞、華山後洞,便失去了根基,而令人不可思議。隨之游覽華山後洞,從而發表議論也將成為不可能。所以首句把「華山」突現出來,是十分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它對全文來說,起著先引和鋪墊的作用。然而作者又不特意去就「華山」而論「華山」,卻以考究褒禪山命名由來的方式來突現它,這就更顯得自然入妙了。從考究褒禪山命名的由來來看,文從字順,無懈可擊;從記游角度來看,又順理成章,起到了它應有的作用。
該文是以記游為輔,以議論為主的特點,所以作者在記游中寫什麼,不寫什麼,以及怎樣寫,也是經過周密考慮,嚴加取捨的。文中所寫華山、慧空禪院、仆碑和華山前洞,由於都不是所寫重點,所以都一筆帶過。而它們的出現,又都是為寫華山後洞,特別是寫游華山後洞作鋪墊過渡的。詳其所詳,略其所略,對所寫重點游華山後洞,則刻意作了較為細致地記敘。作者先寫華山後洞幽深昏暗,寒氣襲人,雖好游者不能窮;次寫入之愈深,進之愈難,見之愈奇;次寫怠而欲出者聲張出洞,同游者遂與之俱出;次寫入之愈深,記游者愈少;次寫既出之後,有人責備怠而欲出者;次寫作者悔恨隨怠者而出,不能極盡游覽之餘,層層深入地寫出了游覽華山後洞的全過程。這之中有環境氣氛的渲染,有遊人的活動,有意志不堅強者的退縮,有責怨之辭,有悔恨之語。記游詳盡曲折,思想斗爭波瀾起伏,這就為下文抒寫心得體會,發表議論,作了自然而然地鋪墊過渡,使記游與議論緊密地融合起來。
再如作者寫仆道之碑,敘寫「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並從而考究今人讀音之謬,也是有意安排。它對下面針對後人對古籍以訛傳訛的現象發表議論,同樣起著鋪墊的作用,使之前呼後應,結為一體。總觀全文,記游為議論提供了條件,而議論則是記游的必然發展。為突出所寫重點,作者嚴於取捨,精於剪裁,善於鋪墊過渡的寫作技巧,是值得借鑒的。正如《古文觀止》的編者所說:"一路俱是記游,按之卻俱是論學.古人詣力到時,頭頭是道.川上山樑,同一趣也."作者最後又感慨倒在路邊的碑,與篇首相呼應,結構嚴絲合縫,脈絡清晰。

㈥ 游山褒記第三段分幾個層次概括每層意思

有山寶雞第三段分幾個層次概括每層的意思,一般的層次都要分三個

㈦ 旅遊產品的三個層次涵蓋了什麼

綜合,無形。旅遊產品,亦稱旅遊服務產品。是指由實物和服務構成。包括旅行商集合景點、交通、食宿、娛樂等設施設備、項目及相應服務出售給旅遊者的旅遊線路類產品,旅遊景區、旅遊飯店等單個企業提供給旅遊者的活動項目類產品。

㈧ 大中華旅遊圈劃分為哪三個層次

大中華旅遊圈分為自然山川,人文古跡,現代旅遊三個層次,其中自然山川最為熱門。

㈨ 嶽麓山旅遊業的發展歷程可以劃分為幾個層次

旅遊從早期人類的生產活動,以現代全球人類活動的主要經驗豐富的古色旅遊內,現代旅遊和現代旅遊容的發展過程中3。
遷移 - 古人類活動行程(這是從原始社會到工業革命初期在結束了漫長的歷史時期,旅遊活動的) - 現代旅遊(從工業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在結束[1945],這的時期真正的馬克現代旅遊業的特定事件,在1845年的世界第一旅遊機構 - 托馬斯·庫克旅遊機構建立) - 現代旅遊(自二戰結束以來,所產生的。尤其是在迅速越來越多的流行,自20世紀60年代社會和世界各地的大眾旅遊,旅遊方式也很豐富多彩。)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