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旅遊業發展
❶ 陝西省旅遊集團好不好
陝西旅遊集團公司成立於1998年,是陝西省政府國資委直屬的國有大型旅遊集團企業,是陝西省政府授權投資機構和資本運營機構。
目前,集團公司擁有16家全資子公司,3家控股公司,1家參股公司,形成了融「食、住、行、游、購、娛」六要素為一體的旅遊產業體系。2005年,公司入圍「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2007年,公司圖形注冊商標獲評陝西省和西安市著名商標,陝旅集團被博鰲國際旅遊論壇評為「中國最具影響力旅遊集團」;2008年在陝西日報等組織的紀念改革開放30年輝煌成就展活動中,被授予「陝西經濟發展傑出成就獎」;在陝西省商務廳等10餘家單位主辦的「首屆陝商大會?創業財富論壇——2008陝西經濟發展年度峰會」上,集團公司被評為「陝西紅旗先鋒單位」;2009年,被2009世界旅遊精英博鰲峰會組委會授予「最具發展潛力旅遊集團」榮譽。
過去十年中,陝西旅遊集團公司累計接待海內外旅遊者5228萬人次,實現經營收入82.95億元,實現稅利9.9億元。
集團公司經營的國家5A級景區華清池享譽海內外,2008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國文化產業示範基地」稱號,精心打造的國內首台「真山真水真歷史」大型實景歷史舞劇《長恨歌》,被譽為陝西旅遊文化產品的扛鼎之作、陝西旅遊的另一張金邊名片。西安唐樂宮是一家集文娛和餐飲為一體的文化旅遊企業,主要經營仿唐歌舞表演、唐宮廷宴和中餐,因首開中國「劇院餐廳」之先河而蜚聲中外,始終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和影響力,成為陝西旅遊與文化產業共融發展當之無愧的始祖和典範。西安賓館、唐城賓館、東方大酒店等四星級飯店管理規范,接待能力強。陝西旅遊飯店管理公司是為業主提供規范的飯店管理服務的專業公司,連續三年被中國旅遊飯店業協會評為「中國最具規模的30家本土飯店集團」。陝西省旅遊汽車公司為國家二級客運企業,有較強的接待能力。陝西省中旅、陝西海外旅行社是陝西具有經營入境、出境和國內旅遊業務的大型綜合旅行社。陝西省旅遊設計院是具有國家乙級資質的專業旅遊規劃設計機構。陝西省文物總店、文物復仿製公司是具有文物經營和仿製資質的企業。
陝西旅遊集團公司將以深化改革為動力,以產業結構調整為手段,努力實現三個轉變:即由管理型向投資型轉變,由資產經營向資本經營轉變,由全要素經營向做強做精山水景區、管理輸出、高端紀念品、旅遊文化產品轉變,切實發揮國有大型企業在陝西旅遊產業發展中基礎推動、骨幹支撐和高端引領作用。
公司正在實施華山西線索道及瓮峪公路項目、唐華清宮溫泉沐浴項目、少華山潛龍寺佛事文化中心及索道項目、樓觀台道溫泉項目、《長恨歌》劇場版項目、飯店管理輸出業務等。公司正在採取收購、託管、合作開發等方式,尋求新的資源接替,培養新的經濟增長點。這些項目完成後,將極大改善公司旅遊產品結構,促進陝西目的地景區點的建設,促進區域旅遊產業均衡發展,創造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將使陝旅集團投資主體地位和產業帶動作用進一步突顯,規模實力步入全國同行業前列。
❷ 陝西將如何促進全域旅遊發展
據報道,近日,陝西省政府辦公廳發布《關於進一步擴大旅遊文化體育健康養老教育培訓等領域消費的實施意見》:加快創建全域旅遊等工作促旅遊消費升級。
未來將打造陝西鄉村旅遊「十百千」品牌,實施鄉村旅遊富民工程並開展鄉村旅遊後備廂專項行動,推出陝西「熱購旅遊商品」名單,支持有條件的重點村利用已有資源建設旅遊電商平台,啟動建設沿黃工程,打造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文化旅遊新坐標。
此外陝西還將支持自駕車旅居車營地建設;培育低空和水上旅遊消費市場,打造以秦嶺、黃河、渭河、漢江、沙漠為主題的精品航線;鼓勵社會資本開發以秦嶺北麓為主的溫泉休閑旅遊精品線路和產品,重點打造以西安、咸陽為核心的溫泉旅遊圈。
❸ 陝西省旅遊資源的特徵是什麼
陝西省是旅遊大省,旅遊業是其支柱產業,旅遊資源具有數量大、品位高、特色顯著、多樣性強的總體特徵。旅遊業已成為陝西省國民經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入境旅遊、國內旅遊、出境旅遊全面進步,旅遊經濟增長速度高於全省經濟增長速度,國際旅遊市場進一步拓展,國內旅遊區域合作進一步加強,形成了全面開放的良好態勢(見表5-1)。
表5-1陝西省旅遊業發展概況一覽表。
陝西小吃品種繁多、風味各異,辛辣鮮香、油多肉醇,贏得了國內外旅遊者的普遍贊賞和高度評價。各種檔次的賓館、酒店可以滿足不同層次旅遊者的需要;多條國內、國際航空線,發達的鐵路、公路網路連接四方,為旅遊提供了便利。陝北剪紙、鳳翔木版年畫、唐三彩、彩繪泥塑等成為陝西重要的旅遊紀念品。秦腔、陝西皮影戲、陝西鑼鼓等深受國內外遊客的好評和喜愛。西安唐樂宮、古都大劇院、陝歌大劇院等文化娛樂場所一應俱全
陝西省近年實施高A級景區創建倍增計劃,推進文化旅遊項目和文化旅遊名鎮建設。通過舉辦絲綢之路文化旅遊博覽會和「秦嶺與黃河的對話」等主題活動,積極加快培育大秦嶺人文生態旅遊度假圈,構建以西安為起點的絲綢之路風情體驗旅遊走廊,並以絲綢之路7個「非遺」景點為突破口,打響「絲路起點」旅遊品牌。同時,依託大秦嶺72峪、溫泉、名山等自然景觀,策劃開發2~3條大秦嶺穿越路線,破解周邊交通瓶頸,吸引遊客。
❹ 2018年陝西省將打造多少個文化旅遊名鎮
從陝西省旅遊發展委獲悉,今年將精心打造35個省級重點示範鎮和31個文化旅遊名鎮,多層回次推進小城鎮建答設,發揮小城鎮對貧困人口就業的帶動作用和對縣域經濟的產業牽引作用。
陝西省2018年將繼續精心打造35個省級重點示範鎮、31個文化旅遊名鎮,抓好5個沿黃小鎮建設,突出黃土風情和濱水景觀,指導編制景觀規劃等專項規劃,提高建設特色。同時在中心城市周邊和沿黃生態城鎮帶培育以產業為主要特徵的小城鎮,盡快形成一批形態各異的產業牽引型小鎮。
❺ 陝西旅遊文化產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 2011年4月15日,陝西省旅遊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成立。 2015年12月28日,有限公司整體變更為陝西省旅遊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4月13日,公司名稱由「陝西省旅遊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陝西旅遊文化產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周冰
成立時間:2014-12-19
注冊資本:5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610000100626373
企業類型: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國有控股)
公司地址:西安市雁塔區南二環西段64號凱德廣場寫字樓21層05號
❻ 陝西旅遊出版社的概況
陝西旅遊出版社是全國僅有的三大旅遊專業的出版社之一,也是我國西部唯一一家旅遊專業出版社。自1985年建社近30年來,共出版各類圖書2200餘種,有50多種圖書先後獲全國、地區、省市獎勵,其中《陝西文物旅遊博覽》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小學英語》,經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審查通過後被教育部列入《全國小學教學用書目錄》,在全國實驗區推廣使用;《少先隊之歌》獲共青團中央、陝西省委宣傳部「五個一工程獎」和第五屆全國優秀少兒圖書獎。
旅行千里路,游讀萬卷書。陝西旅遊出版社堅持「大旅遊」理念,圖書品種從旅遊與外語出發,涉及文化與生活各個領域,主要出版旅行導游、地情解讀、文史解秘、歷史文化、外語學習、生活時尚、書畫攝影、少兒教育、教材輔教等各類圖書。
三秦大地,人傑地靈。植根五千年深厚的文化積淀之中,依託著旅遊這一新興的朝陽產業,陝西旅遊出版社將承載著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宣傳祖國建設成就的歷史重任,與廣大同仁和讀者增進友誼,加強合作,共同促進中國出版事業的繁榮和發展。陝西旅遊出版圖書發行有限公司是陝西旅遊出版社下屬一級法人實體,下設教材開發中心、教材推廣中心、教育培訓中心、音像製作部、教輔類圖書銷售部、少兒類圖書銷售部。公司發行教材和與教材相配套的教輔圖書,及教育教學類磁帶、光碟等,同時出版發行國內外旅遊服務指南類圖書、地域文化類圖書和生活實用類圖書。
公司組織編寫的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英語》教科書(1-8冊)在全國發行,反響良好。公司還開發了配套各版本各學科的教輔和幼兒類教材在全國各地發行,均受好評。同時,公司生產製作磁帶、光碟等,並設有門市部,經營各大出版社教育教學類光碟、磁帶等。
❼ 陝西旅遊業的特色是什麼
「人說山西好風光,地肥水美五穀香」。山西文化遺存燦若繁星,文物古跡遍布各地,風土人情獨具特色,以「地上文物寶庫」「中國古建築藝術博物館」著稱於世,並蜚聲海內外。山西的旅遊產業起步較晚,在全國旅遊市場的大格局中,山西旅遊業屬於新興市場,總體上處於中等水平和快速上升階段(見表5-2)。
山西麵食種類繁多,名冠天下。高、中、低檔賓館交錯林立,基本可以滿足不同層次旅遊者的需要。太原武宿機場、南北同蒲線、石太線及眾多高速公路為旅遊業提供了便利的交通。以佛教文化、晉商文化、根祖文化、黃河文化為特色的景區景點讓旅遊者流連忘返。富有地方特色的傳統工藝品、土特產品、文化藝術品一應俱全。絢麗多彩的民俗文化、節慶活動和形式多樣的娛樂項目可供旅遊者盡情享受
隨著全省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收入的穩步增加,山西省旅遊業的發展已步入快速發展時期。山西正努力將太原、大同建設成世界級旅遊目的地城市,把黃河中游華夏古文明集中連片區打造成世界級旅遊線路,將宗教古建游、晉商文化游、尋根覓祖游、太行山水游、黃河文明游、紅色經典游建設成為精品旅遊線路。
❽ 陝西最「可惜」的景點,開業不到一年就快倒閉,這是為何
大家都知道近些年來隨著社會不斷的進步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地提高,現如今人們對於生活質量是非常的重視,很多人喜歡上了旅遊,因為通過旅遊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樂,放鬆身心,而且旅遊還可以擴展人們的眼界,豐富人們的閱歷,所以近些年來國內的旅遊業發展的也是非常的出色。不過今年到目前為止因為特殊的原因旅遊業發展的狀況卻並不是非常的理想。
雖然當下我國的旅遊業整體上發展比較的不錯,但是投資打造特色小鎮依舊是需要謹慎,打造特色小鎮的出發點都是好的,希望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但是也得符合當地的文化、風俗,畢竟適合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