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疫情對旅遊業的應對措施

疫情對旅遊業的應對措施

發布時間: 2020-12-02 04:36:04

❶ 新冠疫情重創旅遊業,國際旅遊業如何恢復正常運行

開放跨國旅遊當然是彌補損失的最佳方式。希臘和喬治亞在6月中旬首次宣布將開放外國遊客入境,這是自疫情爆發以來首批宣布開放邊境口岸的兩個國家。雖然大多數歐洲國家和地區仍在觀望,但義大利、法國、西班牙、英國、德國等國已經宣布建立跨國旅遊“綠色區域”,這些國家將首先為國際旅遊相互開放邊境。最近,義大利正式向英國公民開放其旅遊許可證。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查里亞斯這三個波羅的海國家也承認它們之間的“旅遊安全走廊”協議,這三個國家的公民相互旅行和訪問。

澳大利亞宣布了一項176億澳元的財政計劃,以幫助經濟抵禦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政府還將在未來四年內投入67億澳元幫助中小企業的現金流;德國宣布推出一項總預算為500億歐元的民生政策,以幫助小企業和自由職業者體驗這一流行病的影響,全球旅遊業可能會出現一些新趨勢。由於不同國家不同的疫情和移民限制,許多人會擔心長途旅行,而短途旅行、國內旅行或自駕游等相對安全的旅行可能會成為未來新的增長點。疫情還為旅遊業提供了一個將營銷重點轉移到國內遊客的機會。

❷ 疫情對旅行社的影響有哪些

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斷上升,旅遊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居民消費升級的重要反映形式之一。

2009年國務院《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提出,「把旅遊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十三五」旅遊業發展規劃》被列入國家重點專項規劃。

2018年我國旅遊業總收入高達5.97萬億元,旅遊人數累計達55.4億人;且新世紀以來的絕大多數年份里,旅遊業收入同比增速均高於GDP增速;貢獻了近8000萬個就業崗位,對國民經濟發展意義重大。

旅遊業的敏感主要體現在兩方面:

(1)易受突發事件影響

旅遊行業受外部環境影響較大,這是由行業自身特點所決定的。在發展過程中,很難完全避免一些不確定性因素和突發事件的干擾,例如經濟危機、金融動盪等經濟因素,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非典」、禽流感、甲流等流行性疾病,地區沖突、戰爭、動亂、恐怖活動等政治因素都會導致旅遊需求下降,給旅遊業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2)易受季節性因素影響

我國幅員遼闊,南北方氣候差異巨大。在一年中隨著季節的變化,我國多數旅遊目的地的客源狀況會呈現出有規律的消長變化, 因而旅遊業在每年都會形成相對固定的旺季和淡季。

從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上看:

由於隔離是最有效的預防和控制手段,而旅遊行業中幾乎所有細分領域均涉及人群聚集與社交,故而在景區關門、酒店空轉、餐館閉客、航班驟減的現狀下,2020年的經營預期完全被改變。

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有必要去探究旅遊業在疫情下的真實面貌,以及後續將會如何演變。

新冠疫情:將給旅遊業帶來什麼?

短期影響已經顯現出來

如果沒有疫情,2020年原本應該擁有一個無比熱鬧的春節旅遊黃金周——按照先前各大市場研究機構的預測,2020年春節出遊人次將突破4.5億,較2019年春節增加8%,還將創造約為5550億元的消費規模。

由於疫情的突然來襲,上述預測值瞬間失去了價值,從交通和出行人數兩方面數據可以得到充分佐證:

(1)交通數據:據交通部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月18日,2020年春運鐵路發送旅客2.1億人次,同比下降47.3%;公路發送旅客12.1億人次、同比下降50.8%;水路發送旅客1689萬人次,同比下降58.6%;民航發送旅客3839萬人次,同比下降47.5%。

(2)黃金周出行人數:從2020年除夕到大年初六的春節「黃金周」(1月24日~1月30日),全國出行人數僅有1.52億人次;相比之下,2019年的春節黃金周(2月4日~2月10日),全國出行人數多達4.21億人次,驟減態勢比「腰斬」更甚。

行業低迷之勢或將在短期內持續

1、供給端:行業整體受到波及

當前,幾乎全部旅行社的員工都處於停工狀態,收入和現金流面臨挑戰;

多數景區關閉,或者採取關閉部分停車場、下調限流人數等措施來應對疫情,創收有限;很多酒店暫停營業,短期內出租率大幅下滑,營業收入受到影響;

海外疫情同樣在蔓延,國際航班紛紛取消或者停飛,出入境旅遊被加以限制。

2、需求端:國人出遊意願銳減

在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通知發布之前,就已經有不少人主動取消了春節期間及節後的旅行計劃,最大程度避免人群聚集與外出活動。

從歷史上看:旅遊行業的業績最低值將出現在疫情爆發後兩個季度,可見疫情對旅遊業業績影響持續時間之久,至於人們的出遊意願何時恢復,一切都要取決於疫情控制速度,以及境外管控措施、旅遊重振計劃的實施等等。

疫情過後的報復性反彈值得期待

相比於非典時期,新冠肺炎病毒傳染性更強,傳播范圍更廣,且在防控力度上也比非典時期更為嚴格。各省市均實施不同程度上的區域封鎖、交通管制、景區暫停開放等,大部分民眾主動或被動的隔離在家不出門,對旅遊業造成的沖擊較為嚴重。

不過,長期的隔離與居家辦公讓不少人被過久地「壓抑」,故而我們預計在疫情徹底結束後,隨著出遊信心的恢復,人們將以更加強烈的意願去策劃「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而行業的報復性反彈值得期待。

按照非典時期的經驗,五一黃金周的旅遊市場很難出現明顯改觀,我們預計景區受到的沖擊可能持續半年以上;考慮到疫情結束後,各行各業普遍都會採取措施以彌補前期的損失,企業員工很難通過休年假等方式來外出旅行,故而可能要到十一黃金周期間,我國的旅遊業才會有所起色,景區和酒店的生意也會有所好轉;

❸ 受疫情影響旅遊業,對導游職業造成一定困難,作為即將從事導游的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將來的職業

這個就要從線下到線上轉變,讓遊客切切實實的體驗好

❹ 面對SARS,我國旅行社如何應對

擺在旅行社面前的三個問題及解決辦法
一、如何度過眼前難關,採取哪些必要的措施降低損失,如何生存下去?
①節約成本,減少開支
「節約成本,減少開支」是大多數旅行社採取的一項基本策略,也是最簡單、直接而有效的措施,通過減薪、輪崗、輪休、裁員的辦法節約成本,減少水、電費、電話費、辦公用品、人員工資支出,有些則乾脆歇業。
②利用業務優勢,開展單項服務和戶外運動,增加創收
在控製成本的同時,還要想辦法增加收入。而長期以來我們的旅行社經營范圍比較單一、狹窄,有些本屬於旅行社經營范圍的訂房、租車、訂票、會務等業務都被一些網路公司、資訊公司佔領,一些旅行社則利用這段時間開展了一些零敲碎打的業務,比如幫散客訂房、訂票、租車等,以期貼補一點收入。南寧市一些旅行社推出的非典時期「戶外運動」:滑水、穿越、定向、遠足、潛水、滑草、溯溪、拓展、飛行滑索、露營、定向越野、攀岩、溪降、溯溪、探洞等。旅遊活動並不以組團形式出現,而是通過旅行社專業的服務,給一些愛好戶外運動的客人提供咨詢、指導。
③採用人力資源輸出的辦法增加員工收入
受「非典」沖擊的行業較多,部分企業暫時不招外地打工而面臨缺乏勞動力的困難,有些與「抗非」有關的葯品、器械生產企業則出現生產高峰人手不足的情況,有些旅行社主動與這些企業聯系為他們提供勞動力資源,如常州國旅與當地生產消毒葯水的一家氣霧劑公司聯系,組織員工分批去該公司去灌裝消毒葯水、貼標簽,勞動報酬加上公司的補貼卻也不錯。
④利用自身所掌握的市場信息和其他資源,通過與其他行業的合作來度過難關
旅行社是通過服務和信息來獲取利潤的,有些旅行社在長期的經營中已經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市場營銷網路,掌握了大量的客戶資料,對老年市場、學生市場、白領市場等各個細分市場有著很深的了解,旅行社可以利用這些信息和剛進入本地市場的相應商家合作,比如和保健品公司一起開發老年市場,同圖書文化公司一起開發青少年市場,同網路婚介禮儀公司合作開發聯誼交友婚慶服務、幫助調查公司做調查、甚至做一些產品在本地區的總代理,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所掌握的銷售網路的作用。蘇州一旅行社則同高科技農業企業合作開展網上賣蔬菜。
⑤調整淡旺季工作安排,將時間重新分配
業內人士都知道,每年11月份到來年的3月份之前都有一個相對的淡季,除了元旦、春節的一小部分團隊之外,其他的日常開友主要依賴春、夏、秋和兩個黃金周的旺季收入,每年的淡季主要做一些培訓、年休、踩線的工作,旅行社可利用這段時間進行系統的培訓,培訓內容有旅遊法規、景點介紹、旅遊營銷等。
⑥政策扶持,政府部門的救市行為,共度難關
旅遊業對刺激消費、拉動內需、擴大就業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然而旅遊業也是一個非常脆弱的行業,尤其是我國的旅行社業,面臨「非典」損失極為慘重,如果政府不對旅行社業進行行業扶持,我國的旅行社要在短期內恢復到疫前的水平則需要很長的時間。可喜的是5月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已表示對民航、旅遊、餐飲、商貿等愛影響較大的行業實行政策扶持,有些地區則採用減免政府性規費,緩收地方稅收、短期貼息貸款和對旅行社的臨時補貼。
二、如何採取措施為疫情過後旅遊業的復甦做好准備工作?
① 鞏固原有市場:「非典」使我們正常的經營不得不停下來,但是我們與客戶的聯系卻不能中斷,盡管現在上門拜訪不太方便,但我們可以通過電話、信函、電子郵件的方式與我們的客戶進行溝通,定期不定期的將本地區乃至全國的「非典」疫情向客人通報,關心他們的身體狀況,了解他們的工作、生活,及時將「非典」防治知識傳遞給客人,向計劃出遊而未成行的客人介紹旅遊目的地的情況,為疫後出遊做好准備。因為,「老顧客」是我們最寶貴的資源之一。
② 開發旅遊產品:一些旅行社主動和景區景點、飯店聯系,了解接待情況,開發一些新線路、新項目、新產品,策劃一些新活動,並積極與有關部門協調,通過對「非典」疫情的全面分析和綜合評估,分析哪些景點和地區在疫情過後仍然很難恢復人們的旅遊信心,本次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北京、廣東、山西、內蒙古等地則不適宜作為重點產品進行推出,一些自然山水為主的景點要比城市目的地吸引力要大,長時間遠距離的線路沒有短線近郊遊搶手。旅行社在策劃線路時一定要注意把握好規律。
③ 把握宣傳時機:什麼時間疫情將會全面控制住?旅行社選擇什麼時機出擊?使得旅行社能在「非典」疫情過後最短的時間內啟動旅遊市場,而不至於下半年的旅遊全軍覆沒。根據目前的局勢「非典」必然會影響到今年的暑期,即使在七月份之前控制住,作為暑期限重頭戲的師生旅遊也很難恢復。筆者以為旅行社宜在疫情完全控制後展開宣傳攻勢,這個時間應以國家衛生和旅遊主管部門取消旅遊警戒之日為准。
④ 重樹旅遊信心:要想恢復旅行社的元氣、重振旅遊業,決不是輕而易舉的事,現在整個旅遊行業都面臨一個喚起人們旅遊信心的問題,旅遊主管部門、行業協會、旅遊景點、旅行社、賓館、交通等旅遊企業應團結一致,聯合促銷,策劃一些大型的專題活動,營造一個「要健康,去旅遊」的氛圍,應將有限的宣傳經費用在刀口上,發揮最大的作用,喚醒人們的旅遊意識,調起人們的旅遊味口,通過廣告轟炸「憋著勁,攥著錢,達到終於可以出門旅遊透口氣」 的效果。
⑤ 調整企業戰略:「非典」打亂了我們正常的工作布署,所有的旅行社都有必要立即對下半的的經營戰略作出調整,對原有的計劃進行重新制定,營銷重點應強調「安全」,旅行社將面臨一個現實,疫後如果還是靠「價格戰」來競爭那麼旅行社經營情況必將是雪上加霜,誰都不會佔到便宜。目前迫切需要有關方面出面建立一個價格協調節器機制,旅行社經不起低價折騰了,否則,國內旅遊今年真的會徹底完蛋。

三、今後如何應對經營中的風險?
面對「非典」,我們的旅行社業顯得芒然,不知所措,因為中國的旅行社從來沒有碰到如此行業性的損失。中國旅行社業二十年的快速發展,給了旅遊從業人員太多的順境,掩蓋了旅行社業經營中存在的具大風險,掩蓋了旅遊業大發展背後所存在的體制上機制上的問題。因此,我們必須從法律上加以規范,建立旅遊企業應對災難、災害、事故及其他重大突發事件應急機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旅遊主管部門加強立法,對旅遊企業進行規范和指導;
其二,學術界應加快對旅遊中存在的災難、災害、事故及其他重大突發事件相關問題的研究,為政府部門、旅遊企業提供咨詢和幫助;
第三,旅遊企業應主動與保險公司進行合作,開發相關的旅遊險種;
第四,旅行社應建立相應的應急機制,包括:
a) 旅行社應根據有關法規和企業經營中的實際情況制定面對各種突發情況的處理程序;
b) 建立對導游、計調、主管及相關人員應付突發事件的培訓工作;
c) 與保險公司合作,投保重大突發事件險種,轉移風險;
d) 建立企業突發重大事件儲備金;
e) 積極開展多元化經營:規模較大實力較強的大社可涉足其他旅遊業,如餐飲、賓館、景點開發、交通等領域,甚至其他行業;規模較小的旅行社應在做組團、地接的同時,將訂房、租車、票務、會務,開展散客業務,將之發展成獨立的業務部門;
f) 建立旅行社客戶信息管理系統,通過全新的網路技術,建立「一對一」的網上營銷平台,這是旅行社最保寶貴的資源;

「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我們相信,中國的旅行社業在經歷「非典」考驗之後,一定會更加理性地思考勤經營管理上存在的問題,尋找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和行業特點的解決方案,建立並完善旅遊應急保障機制;我們深信,經歷市場磨練的中國旅行社一定會在挫折中求發展,認真地反思我們在體制方面的缺陷,鍛煉出一批成熟的旅遊職業經理人;我們堅信,中國旅遊業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❺ 新冠疫情對自己和旅遊行業影響有哪些

盡管疫情對自己和旅遊業行業影響有多大,這個問題特別嚴重,新冠肺炎期間,基本上飛機,火車輪船都不讓出去旅遊,比較對旅遊業是最大的阻力,因為疫情積極的人多,一斤船舶的就比較快,所以我們禁止去旅遊,影響最大的餐飲業和旅遊業

❻ 疫情期間如何發展旅遊業

可以嘗試抖音直播

❼ 2.面對新冠疫情的影響,旅遊業和旅行社行業在經營管理、旅遊產品、旅遊服務方面採取哪些應對措施

面對新冠疫情的影響,旅遊業和旅遊社行業在經營管理,旅遊產品,旅遊服務上要注意些安全,要注意疫情期間帶好口罩,掃碼報備

❽ 疫情防控期間旅遊景點什麼要求

1.成立防控工作小組。景區成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由主要負責人任組長,根據防控工作部署和疫情動態變化,明確各部門及各操作環節上的具體責任,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2.制定景區恢復開放工作方案。堅持分區分級原則,按照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要求,對旅遊景區開放條件和必要性進行全面評估。各類旅遊景區開放時間服從當地政府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恢復開放前應制定《景區恢復開放工作方案》,經批准或報備後有序受控開放。
3.制定防控應急預案。景區恢復開放前應結合景區實際制定《景區新冠病毒防控應急預案》並開展演練,確保有效實施。
4.強化措施落實到位。成立專門督查小組,加強日常督導檢查,確保各項防控措施落實到位。
5.做好防護物資配備。根據防疫需要,配備口罩、手套、測溫儀等防護物品和洗手液、消毒水、酒精等消殺用品,確保滿足防控和開放工作的需要。不具備條件的應當與醫療機構建立聯系。
相關的國家規定
2月25日,文化和旅遊部官方網站發布《旅遊景區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指導全國旅遊景區繼續實施疫情防控、穩步做好恢復開放相關工作,根據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機制印發的《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措施指南》,結合旅遊景區人員聚集性強、流動性大的特點制定的。主要包括景區開放總體要求、加強景區員工健康監測和管理、做好景區公共衛生和場館防控、強化景區游覽管理、及時有效處置異常情況五個方面。

❾ 全球疫情忽好忽壞,旅遊業該如何謹慎前行

今年受疫情的影響,全球旅遊業受阻嚴重,發展十分艱難。

01、疫情全球爆發。

從今年的三月份四月份開始,疫情開始全球性的爆發了, 剛開始是歐洲的義大利、西班牙等國,然後是美國,因為疫情的原因,很多國際航班已經取消了,歐洲一些國家更是進行了封城,基本是不讓人進了,只為了更好的防範疫情,在全球疫情的背景下,全球人口流動速度明顯下降,各國流入流出人口也是明顯減少了,在這種背景下,已經沒什麼人願意去旅遊了。

總結:

今年的總體行情對旅遊業來說非常不友好,而且疫情還沒有過去,還是老老實實的呆在家裡比較好,別瞎出去跑了。

❿ 疫情當前,主營東南亞旅遊的公司該怎麼應對

第一,向當地政府發援助邀請書,嚴格篩查入境人員身體健康狀況

主營東南亞旅遊的國家,例如柬埔寨,泰國,寮國,緬甸等國,在最近的春節前後,包括到現在的二月份經濟發生了嚴重的下滑,特別是泰國和馬來群島國家經濟季度普遍下滑兩個點左右,當地的旅遊顧客主要來自於中國,日本等較為經濟水平較為高的國家,當地的旅遊業現在面臨著蕭條時刻,可以向政府申請適當的旅遊補助救急,例如在基礎設施或者承擔的公共費用上可以進行適當的補貼,這樣給外國的旅遊顧客創造良好的消費信心和樹立較好的信任機制。

如有遺漏,歡迎補充。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