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旅遊業發展措施
A. 如何看待河北推動景區門票降價給旅遊業帶來的影響
河北的思路我們是可以理解的,簡單來說就是走薄利多銷的路子,因為現在疫情的原因導致很多人工作難找,有工作的也因為疫情期間工作堆積忙得連軸轉,工資也不如往日,所以這一連串的原因下來,大家對旅遊這種純娛樂性質的活動自然就興趣大減。
至少,我們還可以在家在工作地點自娛自樂,那些在一線的工作人員並不能比我們輕松。
B. 疫情對旅行社的影響有哪些
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斷上升,旅遊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居民消費升級的重要反映形式之一。
2009年國務院《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提出,「把旅遊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十三五」旅遊業發展規劃》被列入國家重點專項規劃。
2018年我國旅遊業總收入高達5.97萬億元,旅遊人數累計達55.4億人;且新世紀以來的絕大多數年份里,旅遊業收入同比增速均高於GDP增速;貢獻了近8000萬個就業崗位,對國民經濟發展意義重大。
旅遊業的敏感主要體現在兩方面:
(1)易受突發事件影響
旅遊行業受外部環境影響較大,這是由行業自身特點所決定的。在發展過程中,很難完全避免一些不確定性因素和突發事件的干擾,例如經濟危機、金融動盪等經濟因素,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非典」、禽流感、甲流等流行性疾病,地區沖突、戰爭、動亂、恐怖活動等政治因素都會導致旅遊需求下降,給旅遊業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2)易受季節性因素影響
我國幅員遼闊,南北方氣候差異巨大。在一年中隨著季節的變化,我國多數旅遊目的地的客源狀況會呈現出有規律的消長變化, 因而旅遊業在每年都會形成相對固定的旺季和淡季。
從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上看:
由於隔離是最有效的預防和控制手段,而旅遊行業中幾乎所有細分領域均涉及人群聚集與社交,故而在景區關門、酒店空轉、餐館閉客、航班驟減的現狀下,2020年的經營預期完全被改變。
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有必要去探究旅遊業在疫情下的真實面貌,以及後續將會如何演變。
新冠疫情:將給旅遊業帶來什麼?
短期影響已經顯現出來
如果沒有疫情,2020年原本應該擁有一個無比熱鬧的春節旅遊黃金周——按照先前各大市場研究機構的預測,2020年春節出遊人次將突破4.5億,較2019年春節增加8%,還將創造約為5550億元的消費規模。
由於疫情的突然來襲,上述預測值瞬間失去了價值,從交通和出行人數兩方面數據可以得到充分佐證:
(1)交通數據:據交通部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月18日,2020年春運鐵路發送旅客2.1億人次,同比下降47.3%;公路發送旅客12.1億人次、同比下降50.8%;水路發送旅客1689萬人次,同比下降58.6%;民航發送旅客3839萬人次,同比下降47.5%。
(2)黃金周出行人數:從2020年除夕到大年初六的春節「黃金周」(1月24日~1月30日),全國出行人數僅有1.52億人次;相比之下,2019年的春節黃金周(2月4日~2月10日),全國出行人數多達4.21億人次,驟減態勢比「腰斬」更甚。
行業低迷之勢或將在短期內持續
1、供給端:行業整體受到波及
當前,幾乎全部旅行社的員工都處於停工狀態,收入和現金流面臨挑戰;
多數景區關閉,或者採取關閉部分停車場、下調限流人數等措施來應對疫情,創收有限;很多酒店暫停營業,短期內出租率大幅下滑,營業收入受到影響;
海外疫情同樣在蔓延,國際航班紛紛取消或者停飛,出入境旅遊被加以限制。
2、需求端:國人出遊意願銳減
在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通知發布之前,就已經有不少人主動取消了春節期間及節後的旅行計劃,最大程度避免人群聚集與外出活動。
從歷史上看:旅遊行業的業績最低值將出現在疫情爆發後兩個季度,可見疫情對旅遊業業績影響持續時間之久,至於人們的出遊意願何時恢復,一切都要取決於疫情控制速度,以及境外管控措施、旅遊重振計劃的實施等等。
疫情過後的報復性反彈值得期待
相比於非典時期,新冠肺炎病毒傳染性更強,傳播范圍更廣,且在防控力度上也比非典時期更為嚴格。各省市均實施不同程度上的區域封鎖、交通管制、景區暫停開放等,大部分民眾主動或被動的隔離在家不出門,對旅遊業造成的沖擊較為嚴重。
不過,長期的隔離與居家辦公讓不少人被過久地「壓抑」,故而我們預計在疫情徹底結束後,隨著出遊信心的恢復,人們將以更加強烈的意願去策劃「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而行業的報復性反彈值得期待。
按照非典時期的經驗,五一黃金周的旅遊市場很難出現明顯改觀,我們預計景區受到的沖擊可能持續半年以上;考慮到疫情結束後,各行各業普遍都會採取措施以彌補前期的損失,企業員工很難通過休年假等方式來外出旅行,故而可能要到十一黃金周期間,我國的旅遊業才會有所起色,景區和酒店的生意也會有所好轉;
C. 後疫情期間採取什麼措施逐步恢復會展旅遊發展
首先是加強衛生檢查,體溫篩查,成立特色旅遊項目,進行公眾號、短視頻引流,最後的是給相關行業減稅,提高積極性。
D. 紐西蘭旅遊業遭遇寒冬,其他國家的旅遊業如何
紐西蘭旅遊業遭遇寒冬,大部分國家的旅遊業也相對冷清。
接下來我們講講,疫情控制好後的國家,該如何做好旅遊業復工後的工作。一,採用小規模旅遊團隊方式報名旅遊團;二,分時間段以及地點錯峰參觀景區;第三,採用線上預約門票,盡量做到取票零接觸。這些工作在中國採取得很好,中國內地旅遊市場回暖,由疫情前的“跨國旅遊”轉變為“跨省旅遊”,由傳統的旅遊方式轉變為新型的線上旅遊直播方式用來助力旅遊業的復甦,同時各省還派發相應的線上消費券供旅遊者及本地居住者使用,以便更好的促進經濟增長。此外,旅遊業在做好復工的同時,也應該做好疫情防控措施,讓遊客玩得開心盡興的同時也玩得開心,讓遊客健健康康的來,健健康康的回去。
最後,在疫情的這個特殊關頭,各國的旅遊業若不創新只想墨守成規的一昧等待疫情結束,最終只會被其他新模式新思維的旅遊業所替代。
E. 新冠疫情重創旅遊業,國際旅遊業如何恢復正常運行
開放跨國旅遊當然是彌補損失的最佳方式。希臘和喬治亞在6月中旬首次宣布將開放外國遊客入境,這是自疫情爆發以來首批宣布開放邊境口岸的兩個國家。雖然大多數歐洲國家和地區仍在觀望,但義大利、法國、西班牙、英國、德國等國已經宣布建立跨國旅遊“綠色區域”,這些國家將首先為國際旅遊相互開放邊境。最近,義大利正式向英國公民開放其旅遊許可證。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查里亞斯這三個波羅的海國家也承認它們之間的“旅遊安全走廊”協議,這三個國家的公民相互旅行和訪問。
澳大利亞宣布了一項176億澳元的財政計劃,以幫助經濟抵禦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政府還將在未來四年內投入67億澳元幫助中小企業的現金流;德國宣布推出一項總預算為500億歐元的民生政策,以幫助小企業和自由職業者體驗這一流行病的影響,全球旅遊業可能會出現一些新趨勢。由於不同國家不同的疫情和移民限制,許多人會擔心長途旅行,而短途旅行、國內旅行或自駕游等相對安全的旅行可能會成為未來新的增長點。疫情還為旅遊業提供了一個將營銷重點轉移到國內遊客的機會。
F. 青島12家景區對遊客免票,旅遊業什麼時候才能恢復
2020年由於疫情的影響,對大多數的行業幾乎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很多行業無法進行正常的工作狀態,很多線下門店也是關閉狀態。由於對人群聚集的限制,以及對外出旅遊的限制,因此對於旅遊業和餐飲業等都造成了不可預估的損失。受影響最大的還是旅遊業,由於之前多地出現新冠病毒感染,因此對於人員出入城市也是諸多限制,就更不要說外出旅遊了。正常的外出都被限制了,旅遊就更不可能了。旅遊業估計要進行一個漫長的恢復期才能恢復到疫情之前的狀態,要完全恢復的話,還要看全球的疫情狀態是不是整體都呈現良好的趨勢。
疫情的防控需要大家的努力,在防控進行的同時,可以適當開放一些景點或者娛樂設施,但不可操之過急,應該穩步進行。
G. 國慶中秋超500家景區免費或打折,對旅遊業有何影響
國慶中秋超500家景區免費或打折,對旅遊業影響就是肯定會有很多人去出去玩,那麼整個景區的話,人流量會加大,對於自己本省的這種旅遊業的話,肯定會起到帶動或者是提升的一個作用,那麼平常的話,我們的景區都不是免費或者是打折的,如果說中秋的話,加上整個假期景區免費給我打折這樣的話,肯定會帶動一部分人去這些地方玩,那麼會帶動當地的經濟的增長。無論是什麼方式,在疫情之後,這個時間內我們國家的經濟的增長一定會被這樣的方式所帶動。
在國慶節期間出去玩,是我們每個人的想法那麼中秋,國慶超500家景區免費或者是打折,對於旅遊業的話,其實影響是很大的,對於帶動當地旅遊業是一個比較好的措施,但是對於疫情的防護來說,我們首先要做到的是保護好自己出去玩,首先要把自己保護好才可以。疫情期間,我們要加強對自己的防護,無論外面是不是有疫情,對於出去玩的話肯定是要對自己保護好的,那麼平時我們的話一定要隨時帶著口罩。
H. 海南以旅遊業為主要發展方式,疫情對海南有重大打擊嗎
我認為疫情對於海南而言,是有著一定的打擊的。因為海南是一個旅遊業為主要經濟支柱的省份,而因為猝不及防的疫情,現在人流量也是非常的少。疫情發生對於我們中國以及乃至整個世界而言,都是非常不願意看到的。從疫情爆發到現在已經持續了幾個月,在這個幾個月中每天都有人陸續死去,都有人不斷的被確認診斷。這一些死亡的人都是實在病毒的,作用下也讓我們為之而感嘆。
但是當然對於海南省而言,打擊是非常大的,但是相應的國家也會給海南省一定的補貼以及相應的彌補措施。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我認為海南省會有打擊,但是這個打擊很容易就會過去的。所以作為中國人,我是特別自豪並且驕傲的,整個中國都體現出了一種現象,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我可以非常大聲的說出我愛我的國家,我愛中國,中國就是我的祖國。希望我們國家可以越來越好,更上一層樓。
I. 上海人現在出行旅遊會受影響嗎
有影響。
為了深入貫徹總書記關於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貫徹落實《上海市全力防控疫情支持服務企業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全力支持旅遊企業積極應對疫情影響和沖擊,切實履行使命擔當,市文化和旅遊局針對旅遊企業關注重點,特製定本政策措施。
1、多渠道落實相關政策宣傳。搭建平台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幫助旅遊企業應知盡知。利用市文化和旅遊局官網、微信公眾平台、新聞報紙等多渠道、全方位向旅遊企業宣傳防控疫情期間支持政策。發揮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作用,搭建政府與企業之間的溝通平台加強信息共享依法依規協調糾紛。
2、協調落實國家及我市相關政策措施。貫徹落實國家及我市疫情防控支持服務企業政策措施,協調幫助旅遊企業切實享受到稅收優惠、房屋租金減免、貸款利率優惠、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延長社會保險費繳費期、培訓費補貼、職工醫保費率下調等政策。
3、做好企業疫情防控及復產復工保障工作。執行好《上海市旅遊住宿業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等行業疫情防控標准,督促和幫助旅遊企業落實防疫安全措施。聚焦防疫物資供應、用工、市場宣傳推廣等經營困難,幫扶旅遊企業盡早復工復產。
4、加快旅遊專項資金工作。盡快啟動2020年度旅遊專項資金的申報、審核、撥付工作。旅遊專項資金重點支持年度振興上海旅遊發展、展示上海旅遊新形象、完善疫後旅遊公共服務、豐富疫後重大旅遊活動、支持開展業內扶持等重點項目,並按有關要求組織開展績效評價。
(9)疫情後旅遊業發展措施擴展閱讀:
降低旅遊企業融資成本。支持金融機構以服務實體經濟為核心,全面落實國家及我市出台的金融扶持政策,協調指導旅遊企業向我市金融機構爭取信貸投放,向政策性融資擔保基金爭取加大對旅遊企業的融資擔保支持力度。
實施疫後文旅市場振興計劃。開展以「信心、安心、稱心、暖心、歡心」為主題的文旅市場振興計劃,充分整合、調動行業及平台資源,助力旅遊企業有節奏地開展線上線下宣傳推廣活動,實現防護有措施、企業有產品、市場有活動、遊客有感受、城市有形象的目標。
J. 中國放開旅遊了嗎
據了解,目前中國各地數千家景區也已經陸續恢復開放,其中包括杭州西湖、張家界武陵源等知名景區。
遼寧省旅遊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金建平說,按旅遊業界對當前形勢的判斷,疫情後遊客出遊將逐步升溫。
攜程發布了根據用戶搜索、瀏覽、下單、收藏,投票等綜合因素分析得出的《2020旅遊目的地復甦指數報告》。報告指出,在疫情過後,一線城市周邊、賞花踏青等時令目的地以及親子、古城、美食主題目的地復甦指數較高。
文化和旅遊部市場管理司司長劉克智日前在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當前各地科學有力地做好疫情防控,同時也在有序推動分區分級精準復工復產,部分地區的旅遊景區也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有序開放。在業內看來,雖然目前國內疫情尚未完全結束,海外旅遊市場也受到疫情影響,不過中國旅遊業復甦已漸成共識。
近日,經國務院批准,國家發展改革委等23部門聯合發布《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 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出台19條硬措施促進消費擴容,其中多處提及文化和旅遊內容,並明確提出,重點推進文旅休閑消費提質升級。
目前,業內多家旅遊企業均開始謀劃疫情過後的旅遊產品。攜程宣布於3月份首期上線「預約未來旅行」預售產品,其中包括數萬家酒店1000多條旅遊線路、100多條航線和300多家景區門票等,這些產品多數可以全年根據實際情況預約使用,並提供「安心退」服務,價格在4-8折不等。准備適時發布景區優惠政策、演藝活動等惠民舉措。未來隨著疫情結束,旅遊市場終將迎來新的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