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文化旅遊
1. "全球15個旅遊最佳實踐樣本城市"中國有哪些城市入選
中國三個入選城市,在城市旅遊實踐中各領風騷。
北京,3000多年的歷史孕育了故宮、天壇、八達內嶺長城等眾多名容勝古跡,是國際級的大都市,舉辦過奧運會、APEC等國際會議項目,擁有國際竹藤組織、亞太空間合作組織、亞太農業工程與機械中心、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國際海事衛星組織等一批地位、作用和威望顯著的國際組織總部的「落戶」;
天津,有著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獨特城市風貌,被譽為「中國經濟第三增長極」,是夏季達沃斯論壇常駐舉辦城市,擁有自貿區,經濟產業服務周邊、輻射全國。
杭州,中國八大古都之一,旅遊對城市產生的積極而卓越的社會文化影響,是她作為「世界旅遊組織杭州樣本」的優點和突破口。UNWTO專家組在1.2萬字的報告中,如此列舉杭州入選的理由:超前的旅遊發展理念,對城市歷史文化資源的旅遊創新性保護和開發,對城市歷史文化資源的旅遊基礎設施持續性投入,並抓住大型活動的契機,以文化為核心,以旅遊為媒介,通過對「生活文化」的精準詮釋,創新手段在國際舞台上精準營銷杭州……
2. 世界旅遊城市排行榜出爐,哪個城市最受歡迎
第一名是倫敦,英國的首都。也是英國的政治,經濟,文化,金融中心。有很多名勝景點與博物館。倫敦是多元化的大都市,居民來自世界各地,一座種族、宗教與文化的大熔爐城市,使用的語言超過300多種,是全球化的典範。
3. 去深圳哪裡旅遊好為了宣傳深圳旅遊文化,讓全世界更多的人知道深圳,了解深圳,請寫一篇深圳旅遊宣傳文案
2010深圳旅遊文化節時間:2010年9月30日至12月30日地點:深圳主辦單位:深圳市政府文化節特點:出文化、體育和旅遊深度融合、國際化程度高、貼近市民生活主要活動:2010 F1摩托艇世界錦標賽中國深圳大獎賽、深圳市第六屆創意十二月、第三屆深圳國際自行車嘉年華、第16屆國際旅遊小姐(中國深圳區)大賽等共計23項內容。其中,2010深圳國際旅遊文化節開幕式晚會將於9月30日在深圳歡樂谷舉行,晚會以「精彩深圳、時尚之都」為主題,有深圳本地旅遊專業表演團體參演,還將邀請海內外的著名魔術表演大師參加,通過形式多樣的舞台表演,突出深圳旅遊都市風情、主題公園、濱海休閑、高爾夫等特色,展現豐富多彩的深圳文體旅遊元素。2010深圳旅遊文化節還將舉辦第九屆深圳黃金海岸旅遊節、六屆深圳(大梅沙)沙灘音樂節、第五屆深圳大梅沙國際風箏節、第四屆中國(深圳)國際遊艇及設備展覽會、東部華僑城瑞士風情節、2010深圳大梅沙奧特萊斯世界名品購物嘉年華、2010深圳珠寶節、第七屆寶安區「沙井金蚝節」。
4. 在全球化競爭時代、中國要在旅遊業競爭中獲得優勢應該如何
主要是提高服務質量,增強性價比。講好文化旅遊故事。
5. 西安什麼時候召開世界文化旅遊大會
西安,既是享譽國際的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也是備受旅行者喜愛的旅遊城市。為了響應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產業、讓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號召,4月19日,首屆世界文化旅遊大會將在西安隆重舉行。
在對外傳播上,攜程將整合國際化優勢資源,進行海內外全媒體、全渠道、高精準傳播,助力陝西西安在國際發聲,打造席捲全球的世界文化旅遊盛事。同時,攜程集團還將和西安旅遊部門展開更深度合作,整合當地旅遊資源,面向全球遊客推廣西安旅遊,構築西安在遊客心中的目的地品牌形象。世界文化旅遊大會不僅為西安打造世界文化之都和世界旅遊時尚之都提供重要機遇,也將成為西安最耀眼的文化名片。
6. 為何說中國旅行者是全世界最智慧的消費者
4月20日舉辦的「2018中國旅遊科學年會」上,馬蜂窩旅遊網聯合創始人、CEO陳罡從新一代中國旅遊消費者特徵出發,闡述了「文旅融合」背後的時代背景與商業機會。
陳罡稱,文旅融合是滿足新興消費需求和產業升級趨勢的必然要求。如今中國涌現出全新一代更強有力的消費者,他們正去往全球開啟更豐富、更智慧的旅遊,同時,他們也在向世界展示著中國美好生活的一種真實圖譜。
「無電商不旅遊,無攻略不決策」
近年來,人們旅遊信息需求的維度更廣、顆粒度更細,對文化、體驗的要求越來越高高,表明了新一代旅行者對境內外的當地生活與經濟,有了更全面的參與。與此同時,大數據、移動支付與移動預訂的發展,也讓人們具備了智慧旅遊、智慧消費的能力,為文旅融合的廣泛實踐提供了強大助力。
「今天的中國旅行者是全球最聰明、最智慧,也是最方便的消費者,他們不僅知道,還可以通過APP預訂,從』知道』到』買到』一鍵完成。」陳罡表示,在「無電商不旅遊,無攻略不決策」的時代,人們普遍在線上完成從信息瀏覽到產品預訂的消費流程,這與傳統門店時代的旅遊方式有很大不同。
「今天中國在線旅遊產業新的變革是什麼?是我們真的能夠通過移動互聯網和旅遊大數據,對產業進行更深度、多維度的研究,也能對市場進行更精準和前瞻性的預測。」陳罡稱,不僅消費者在變得越來越聰明,旅遊產業也在隨之升級,通過馬蜂窩的大數據統計和分析,能夠幫助產業為用戶提供更加優質和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讓人們新興的文化、體驗需求得到滿足。
李金早也在會上表示,對接人民群眾的旅遊美好生活需求,需引導市場細分,加快培育文化旅遊、在線旅遊等一批專業性強、特色化服務鮮明的新業態旅遊企業,以旅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文旅融合是新旅遊時代的題中之意,既吻合了中國旅行者的新興消費需求,也帶動了全新的商業鏈條和產業升級。陳罡表示,中國旅遊在於度假,尤其是在線休閑度假業的發展,其中最核心的人群是以90後為代表的年輕人群——他們催生出新的產業和商業機會,引領著中國在線旅遊的全新玩法。
7. 首屆全球文旅產業峰會是什麼
當今世界正發生復雜深刻的變化,全球經濟發展及結構性調整面臨嚴峻挑戰,隨之而來的是版國際投資貿權易格局的深刻調整。中國「一帶一路」的推出,將給沿線國家經濟和全球經濟增長帶來巨大潛力。
在此契機之下,如何洞察新形勢下的風險與機遇,已成為全球各個產業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中科金控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中科文旅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和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在世界知名經濟中心——米蘭,舉辦第一屆全球文旅產業峰會,主題為「世界之眼 Eye of the world」,秉承洞察、探索、融合、創新的精神,打造全球文旅產業的國際化盛典,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中科文旅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作為全球文旅產業的新銳領袖,領銜產業整合升級,發掘打造出中國文旅國際化布局的新機會、新模式,彰顯了中國與國際社會對文旅產業的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這將為世界文化旅遊行業發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8. 首屆全球文旅產業峰會吉祥物是什麼
首屆全球文旅峰會抄適逢中國猴年,因此在設計峰會吉祥物時,就希望它能夠蘊含中國的生肖文化,而且他與其他猴子是不同的,因為熱愛文旅,熱愛義大利的瘋狂賽馬節,他長出了駿馬一樣的可愛鬃毛,四種顏色的鬃毛,也代表了此次分會洞察·探索·融合·創新的主題。
吉祥物的名字採取網上徵集的方式,最終徵集眾多網友的意見,確定它的名字叫COLOR,中文名字卡拉,象徵著多彩的生活,多彩的世界。
同時在此次峰會召開後,將在全球范圍內徵集下一屆峰會吉祥物的設計方案。
9. 全球孔子學院山東文化旅遊推廣峰會在哪裡開幕
相約斑斕初秋,會聚東方聖地。8月14日上午,由國家漢辦和山東省旅遊發展委員會共同主辦的「探尋中華智慧之源」首屆全球孔子學院山東文化旅遊推廣峰會在濟寧曲阜隆重開幕。
國家漢辦是漢語教學、傳播中國文化的教學平台,是全世界漢語學習者的搖籃和橋梁。據了解,目前國家漢辦在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529所孔子學院和1100多個孔子課堂,成為世界了解中國文化的重要窗口。本屆峰會,全球孔子學院總部與山東省旅遊發展委達成多項合作,首批44名海外孔子學院院長被授予「孔子大使」稱號,並精選全球30個孔子學院作為山東旅遊宣傳驛站,通過編印多語言版本的山東旅遊宣傳品,在海內外共同舉辦「好客山東」旅遊推廣活動,利用孔子學院線上線下媒體宣傳推廣山東文化旅遊,讓山東優秀的文化和唯美的旅遊資源深植海外學子心中,讓十大文化旅遊目的地品牌源源不斷進入全球視野。
10. 說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旅行和旅遊行業在歷史上經歷了哪些重要的發展
中國旅遊歷史文化的基礎理論與知識做了扼要介紹,同時做了相關的文化鏈接,以中國旅遊歷史文化中所涉及的中國文化、中國歷史、思想文化、制度文化、民俗文化、傳統藝術文化、器物文化、飲食文化、景觀文化、歷史文化傳媒為內容主線,力求在明確學習目標、增強趣味性、拓展閱讀面、概括章節小結與知識點、鞏固所學知識等方面突出自己的特色。
本書注重突出人文教育,能力與綜合素質的培養,具有極強的可讀性和應用性,它不僅是很好的高職高專旅遊類專業的教學用書,也可以作為旅遊行業不同層次從業人員以及相關各行業人員培養綜合素質能力的培訓教材,同時也為社會各界讀者提供了一本非常好的文化科普讀物。
目錄編輯本段
第一章中國文化1
第一節文化淵源1
一、什麼是文化1
二、文化發展2
三、文化與旅遊3
第二節中國傳統文化4
一、中國文化4
二、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5
三、中國文化的特點6
第三節中西方文化的差異7
一、中國文化的世界性意義7
二、中國文化對西方文化的影響8
三、東西方文化差異9
思考題10
第二章中國歷史11
第一節重大歷史事件11
一、民族融合11
1?黃帝戰蚩尤12
2?春秋諸侯爭霸12
3?昭君出塞13
4?北魏孝文帝漢化改革13
5?文成公主入藏14
二、政治改革15
1?商鞅變法15
2?王安石變法15
三、思想變遷16
1?百家爭鳴16
2?罷黜百家、獨尊儒術17
四、古代戰爭17
1?楚漢戰爭18
2?赤壁之戰18
3?淝水之戰19
五、對外交流20
1?張騫出使西域20
2?玄奘西遊21
3?鑒真東渡22
4?鄭和下西洋22
第二節傑出歷史人物23
一、思想先驅23
1?老子23
2?孔子24
3?孫子24
4?墨子25
5?韓非子25
二、千古帝王26
1?黃帝26
2?秦始皇26
3?李世民27
4?朱元璋27
5?康熙大帝28
三、文壇巨匠29
1?屈原29
2?司馬遷29
3?李白30
4?杜甫30
四、科技英才31
1?魯班31
2?蔡倫32
五、民族英雄33
1?戚繼光33
2?鄭成功34
3?林則徐34
第三節重大科技成果35
一、天文、歷法、地理、醫學35
1?天文方面35
2?歷法方面36
3?地理方面37
4?醫學方面38
二、農業、手工業40
1?農業40
2?手工業41
三、四大發明42
1?造紙術42
2?指南針43
3?火葯43
4?印刷術43
四、古建築44
1?萬里長城44
2?趙州橋45
3?故宮45
思考題46第三章思想文化48
第一節儒家思想49
一、孔子與儒家49
1?孔子其人49
2?孔子學說的主要內容49
二、儒家思想及發展50
1?孟子的「仁政」、「民本」、
「性善」說50
2?漢儒的「三綱五常」51
3?宋明理學51
4?現代新儒學52
三、儒家文化及名勝52
1?儒家文化之精華52
2?儒家名勝53
第二節中國道教55
一、道教的思想淵源——老子與
道家55
二、道教文化56
1?道教的創立與發展簡史56
2?道教經典與標志56
3?道教教義56
4?道教供奉的諸神眾仙57
三、道教名勝58
1?五嶽58
2?道教名山59
3?道教著名宮觀60
第三節中國佛教60
一、佛教概說61
1?佛教的產生61
2?佛教的發展與傳播61
3?佛教在中國的傳播與發展62
二、佛教文化64
1?佛教教義64
2?佛教的經典65
3?佛教諸神65
4?佛教禮儀和主要節日67
三、佛教名勝67
1?佛教四大名山67
2?著名佛寺68
思考題69
第四章制度文化70
第一節職官制度71
一、官制71
1?先秦中央官制71
2?秦漢中央官制72
3?隋唐中央官制73
4?宋元中央官制73
5?明清官制74
二、選官制度74
1?禪讓制度74
2?王位世襲制75
3?軍功爵祿制75
4?察舉與徵辟75
5?九品中正制76
6?科舉制76
三、職官文化鏈接77
1?任用制度77
2?考課制度78
3?勛賞爵位制度79
第二節教育制度80
一、教育的產生80
二、官學80
1?中央官學80
2?地方官學81
三、私學82
1?私學的產生83
2?私學的發展83
四、書院84
1?書院的產生84
2?書院制度的確立84
3?書院制度的官學化84
4?書院制度的勃興與毀禁85
5?書院特質的消失與改制85
第三節法律制度86
一、奴隸法制86
1?夏朝法制86
2?商朝法制86
3?西周法制87
4?春秋戰國法制87
二、封建法制88
1?秦漢法制88
2?三國兩晉南北朝法制89
3?隋唐法制89
4?宋元法制90
5?明清法制90
三、歷史上的酷刑92
1?梳洗92
2?剝皮92
3?腰斬92
4?五馬分屍92
5?凌遲93
6?縊首93
7?請君入瓮93
8?刖刑和棍刑93
思考題93
第五章民俗文化95
第一節民俗文化95
一、民俗概述95
二、民俗的形成96
三、民俗文化特徵97
第二節服飾文化98
一、服飾文化的歷程和要素98
二、服飾特點99
三、服飾的文化內涵100
第三節節日文化101
一、節日文化概述101
二、文化的特徵及社會功能102
三、中國的主要節日102
第四節信仰與禁忌文化104
一、信仰民族文化105
二、禁忌民俗文化105
思考題108
第六章傳統藝術文化109
第一節傳統書法藝術109
一、漢字110
二、書法源流111
三、文房四寶113
第二節傳統繪畫藝術113
第三節中國傳統音樂藝術115
一、隋朝以前的音樂115
二、隋唐時期的音樂116
三、宋、元、明音樂117
四、清代音樂和西洋音樂的
傳入117
五、近、現代音樂118
第四節傳統舞蹈藝術120
一、中國傳統舞蹈的歷史發展與
沿革121
1?原始社會的舞蹈121
2?奴隸社會的舞蹈122
3?春秋、戰國時期的舞蹈123
4?漢代的舞蹈124
5?兩晉、南北朝的舞蹈125
6?唐代的舞蹈125
7?宋代的舞蹈126
8?明、清的舞蹈127
二、少數民族舞蹈127
三、民族、民間舞蹈的生存與
發展128
第五節中國傳統戲曲藝術129
一、元代雜劇和南戲129
二、明、清時期的戲曲131
思考題132
第七章器物文化134
第一節古代器物134
一、古玉器134
二、古陶瓷器136
三、古青銅器137
四、古錢幣138
第二節中國工藝美術文化138
一、中國工藝美術品概述138
二、工藝美術品特徵139
三、工藝美術品分類140
思考題141
第八章飲食文化142
第一節食文化142
一、烹飪簡史143
1?中國烹飪的起源143
2?中國烹飪的發展144
3?中國烹飪的昌盛145
二、飲食研究對象145
1?中華飲食文化研究的內容145
2?中華飲食文化研究的對象145
3?中華飲食文化研究的分類146
三、風味流派、飲食民俗146
1?八大菜系147
2?民俗、食俗148
3?小吃149
四、筵宴食器150
1?筵宴的特徵類型150
2?食器151
第二節酒文化151
一、有關酒的釀造151
二、說名酒153
三、名酒的評定154
四、酒俗、酒禮155
第三節茶文化156
一、中國茶文化的形成與發展156
1?茶文化的形成156
2?唐代茶文化的興起157
3?宋代茶文化的興盛158
4?飲茶風氣的鼎盛159
5?中國茶葉再現輝煌160
二、茶文化的內涵162
1?茶道162
2?茶藝164
三、茶葉的製作與名茶165
1?綠茶165
2?紅茶168
3?烏龍茶168
4?黃茶170
5?白茶171
6?黑茶172
7?再加工茶類173
四、茶葉的品飲173
1?茶量174
2?水溫174
3?時間175
4?品茶的禮儀175
五、茶館文化176
1?茶館的形成與發展176
2?風格迥異的現代茶館178
思考題183
第九章景觀文化184
第一節山水文化184
一、概述185
二、山水文化的共性186
1?山水崇拜186
2?山水鑒賞186
3?山水科學186
三、山水名勝187
1?名山187
2?水景觀文化的類型188
第二節建築文化189
一、概述189
1?中國古代建築的本質189
2?中國古代建築的基本特徵190
二、城市建築191
1?旅遊城市類型191
2?城市標志建築191
三、宮殿建築192
1?宮殿沿革192
2?宮殿的布局與陳設193
3?實例簡介193
四、園林建築195
1?中國園林的由來與發展195
2?中國園林的類型195
3?中國園林的特徵196
4?園林的組成要素196
5?造園手法197
五、壇廟建築197
1?壇廟沿革197
2?主要壇廟198
六、陵墓建築199
1?陵墓沿革199
2?陵園建築199
3?地宮199
4?隨(殉)葬品200
5?帝陵200
七、宗教建築201
1?佛教建築201
2?道教建築203
八、民居建築203
1?民居形式特徵203
2?近代鄉土民居類型204
九、橋梁建築204
1?拱式橋204
2?梁式橋205
3?其他形式的橋梁205
思考題205
第十章歷史文化傳媒206
第一節民族語言與漢字206
一、語言文字起源207
二、漢語言文字207
三、民族語言文字209
第二節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210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211
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
意義211
三、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
文化遺產名錄212
1?民間文學(共計31項)212
2?民間音樂(共計72項)213
3?民間舞蹈(共計41項)215
4?傳統戲劇(共計92項)217
5?曲藝(共計46項)220
6?雜技與競技(共計17項)221
7?民間美術(共計51項)222
8?傳統手工技藝(共計89項)223
9?傳統醫葯(共計9項)226
10?民俗(共計70項)226
四、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28
思考題229
參考文獻231第一章緒論1
第一節公共關系與旅遊公共關系2
一、公共關系與旅遊公共關系的含義2
二、公共關系的界定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