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堯都旅遊文化

堯都旅遊文化

發布時間: 2020-12-02 02:12:28

1. 山西路橋集團臨汾市堯都區旅遊公路有限公司怎麼樣

山西路橋集團臨汾市堯都區旅遊公路有限公司是2018-10-30在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注冊版成立的其權他有限責任公司,注冊地址位於堯都區堯廟鎮旅遊經濟文明大道平陽國際A座3層。

山西路橋集團臨汾市堯都區旅遊公路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141002MA0K9MX98C,企業法人賈建國,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山西路橋集團臨汾市堯都區旅遊公路有限公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山西路橋集團臨汾市堯都區旅遊公路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2. 臨汾堯都區附近有什麼旅遊景點

華門、堯廟!其他的就在40公里以上了!

臨汾市位於山西省南部,東枕太岳余支,西依呂梁山脈,中部是廣闊的河谷平原,汾河幹流縱橫南北,兩岸土地肥沃,總面積1304平方公里。全市人口65萬,其中市區非農業人口25萬,區劃26個鄉鎮,70萬畝土地。臨汾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現為臨汾行署所在地,是臨汾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近幾年來,城市建設日新月異,街道整潔,綠樹成蔭,花果飄香,被譽為黃土高原上的「花果城」。
臨汾古稱平陽。遠在10萬年以前,臨汾人民的祖先——「丁村人」就生息在汾河兩岸。據堯典記載,帝堯建都平陽,故有堯都之稱傳世。傳說倉頡造字於此,也是東漢時期名將衛青、霍去病的故里。臨汾商周時稱冀州,春秋屬晉,戰國屬魏,春秋時為河東郡地,漢代平陽縣,兩晉時期劉淵亦建都平陽,隋朝改為臨汾縣,沿用至今。1948年解放後,劃為臨汾市、臨汾縣。1949年合並為臨汾縣。1971年分為臨汾市、臨汾縣,1983年8月縣市合並,定為臨汾市。

臨汾古城是國內外聞名的「卧牛城」,修築於明朝,城高河深,巍巍壯觀。市南有建於晉代的「古帝堯廟」,總面積700多畝,現有「五鳳樓」、「堯井亭」、「堯宮」、「寢宮」等建築群,規模宏大,宏偉壯觀。市東有建於晉代的「古帝堯陵」。市內有建於唐貞觀年間「鐵佛寺」,又名「大雲寺」。磚塔重建於康熙年間,塔高30米,水磨青磚砌成,飾以硫璃圖案,古意盎然。塔內「鐵佛頭」高6米,直徑5米,形神兼備,屬唐代佛像。市中心還有建於北齊的「大鍾樓」,又稱臨汾鼓樓,總高43.75米,長寬均為40米,依雲逼日,雄偉壯觀。市西郊有元代舞台3處:吳村鎮「王曲舞台」、魏村鎮「牛王廟戲台」和土門鎮「東羊戲台」,是我國罕見的元代早期舞台,對元代建築和戲劇發展有珍貴的研究價值。

還有位於西郊20公里的姑射山「仙洞」,相傳為堯王夫人鹿仙女誕生地,奇峰異洞,松柏圍繞,古跡處處,分5個自然風景區,63個風景點。南北仙洞巍然對峙。「神居洞」、「興佛寺」、「雲霧寺」、「王母閣」等建築群有120多間,石窯洞70餘處,都依山背溝傍水,攔腰建築,處於青山綠水的懷抱之中,有身臨仙境之感,不僅是優美的風景區,也是避暑勝地。臨汾城西還有蒲縣柏山廟,縣小西天,吉縣壺口瀑布;城南有襄汾丁村遺址;城北有洪洞大槐樹、廣勝寺、蘇三監獄等,這些都是人們神往的地方。

3. 臨汾堯都區到洪洞的沿途經過哪些地方

堯都區
網路名片
臨汾市堯都區位於山西省南部、臨汾市中部,地處臨汾盆地中央。汾河由北向南穿境而過。東臨雷首山、霍山,西控汾河、黃河、南通秦蜀,北達幽並,向稱晉南重鎮,現為臨汾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全區現有國土面積 1316 平方公里,轄 6 鄉 10 鎮、 9 個辦事處, 381 個行政村、 44 個居委會,人口為 741047 人。堯都交通發達,通訊便捷。同蒲鐵路復線貫通南北,大(同)運(城)高速公路橫跨全境。發達的公路網不僅直通臨汾市17個縣市,而且連通陝、豫、冀等臨省。區內公路四通八達、公共汽車16條線路通車旅程400餘公里。

目錄[隱藏]
得名緣由
基本概況
行政區劃
歷史沿革
自然特徵
資源特點
交通建設
旅遊資源

[編輯本段]得名緣由

從臨汾市堯都區西南行約25公里,就可以看到群峰疊起的神話勝境姑射山。姑射山自古即為著名的道教聖地,早在莊子的《逍遙游》中就描述過這里的神仙,說姑射山中有神人,肌膚如冰雪,神態如處女,不吃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駕飛龍,遨遊於四海。南岸有座古城邑,以在平水之陽,故名「平陽」。
[編輯本段]基本概況

臨汾市堯都區位於山西省南部、臨汾市中部,地處臨汾盆地中央。汾河由北向南穿境而過。東臨雷首山、霍山,西控汾河、黃河、南通秦蜀,北達幽並,向稱晉南重鎮,現為臨汾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全區現有國土面積1316平方公里,轄6鄉10鎮、9個辦事處,381個行政村、44個居委會,人口為741047人,其中鄉村人口432543人。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堯都區堯都區轄9個街道、10個鎮、6個鄉:解放路街道、鼓樓西街街道、水塔街街道、南街街道、鄉賢街街道、辛寺街街道、鐵路東街道、車站街街道、汾河街道、屯裡鎮、喬李鎮、大陽鎮 、縣底鎮、劉村鎮、金殿鎮 、吳村鎮、土門鎮 、魏村鎮、堯廟鎮 、段店鄉 、賈得鄉、賀家莊鄉、一平垣鄉、枕頭鄉、河底鄉;濱河辦事處(臨汾經濟開發區)。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堯都區傳為五帝之一的文明始祖商堯陶唐氏誕生、建都之地。古稱平陽,春秋時期,平陽一帶是晉國公族羊舌氏的封地。但隨著新興私家貴族的興起,代表沒落宮室勢力的羊舌公族走向衰亡。西漢仍置平陽縣,縣治在今堯都區金殿鎮。三國魏正始八年(247年),置平陽都,郡治在平陽縣。晉永嘉三年(309年),漢王劉淵特將國都從蒲子縣遷至平陽,並重築陶唐金城,意在以帝堯自我標榜。這年友人在附近的汾河中得到一方玉璽,劉淵認為是河獻祥瑞,故改元「河瑞」。317年2月,石勒攻破平陽,縱火焚其宮室,劉漢都城頓成灰土。北魏建義元年(528年),平陽縣治移駐白馬城,即今臨汾市區。堯都區
平陽是山西開發較早的地區之一,在我國的古文獻中就有「堯都平陽」的說法。堯的傳說應為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時期華夏民族文化的產物,到春秋末,儒家又以堯為上古聖王和理想人格的楷模。隨著儒家獨尊地位的確立,堯的美德和功業更加深入人心,成為中華文化的精神始祖。
目前,堯都區有關堯的古跡除了大家熟知的堯廟外,還有位於郭行鄉的古帝堯陵。堯廟南邊的伊村傳為堯初生時所寄「伊長儒之家」。村西土丘上存有「帝堯茅茨土階」碑,這是根據古籍記載有關陶的故事鐫立的。相傳堯當年住在茅草搭建的宮廷中,在宮前的土階縫隙中,生長著一種草,這種草每月初一開始生長一個豆莢,到月半長出15個,從十六以後又每天落一個豆莢,到月底落完。如是小月29天,那麼就只剩一個豆莢焦枯而不落。堯就據此發明了月歷和紀年。
在堯都區東還有個村莊叫康莊,也叫康衢庄。據《列子》記述,堯治理天下50年後,有一次微服游於康衢,聽見小孩子們在唱《康衢謠》:「立我蒸民,莫匪爾極,不識不知,順帝之則。」意思是:使我百姓有衣食,莫不是你英明政策,大家不投機、不取巧,順乎自然法則。堯看到百姓怡然自足,非常高興,於是「召舜,禪以天下」。
在康莊村邊還有「擊壤台」遺址。原有大碑刻「擊壤處」三大字,另有一碑刻《擊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這是為頌揚堯時天下太平,壤父擊壤於道中的歷史故事而建的紀念地。
「堯都平陽」的傳說和這里豐厚的堯文化資源,成為今天「堯都區」命名的歷史淵源。
春秋時期,平陽一帶是晉國公族羊舌氏的封地。但隨著新興私家貴族的興起,代表沒落宮室勢力的羊舌公族走向衰亡。 西漢仍置平陽縣,縣治在今堯都區金殿鎮。三國魏正始八年(247年),置平陽都,郡治在平陽縣。晉永嘉三年(309年),漢王劉淵特將國都從蒲子縣遷至平陽,並重築陶唐金城,意在以帝堯自我標榜。這年友人在附近的汾河中得到一方玉璽,劉淵認為是河獻祥瑞,故改元「河瑞」。317年2月,石勒攻破平陽,縱火焚其宮室,劉漢都城頓成灰土。北魏建義元年(528年),平陽縣治移駐白馬城,即今臨汾市區。
隋開皇元年(581年),改平陽縣為平河縣;三年,又改為臨汾縣。「臨汾」,又名汾城,原為戰國古邑名,舊址在今襄汾縣。金代興定四年(1220年),分出臨汾縣河西地區置平水縣。中國文化史上聞名的「平水版」雕版印刷術、平水木版年畫及格律詩押韻標准《平水韻》等都產生於這一地區。明代,平水縣又並入臨汾縣。歷代與臨汾縣同城而治的上一級行政機構有:隋代臨汾郡、唐代晉州、宋代平陽府、元代晉寧路、明清平陽府。1912年3月,山西省軍政府裁平陽府,留臨汾縣。1949年以來,臨汾縣為臨汾專區、晉南專區、臨汾地區駐地。1971年,臨汾縣改為臨汾市(縣級)。2000年,臨汾地區撤地設臨汾市,原縣級臨汾市改為堯都區。
隋開皇元年(581年),改平陽縣為平河縣;
堯都區三年,又改為臨汾縣。「臨汾」,又名汾城,原為戰國古邑名,舊址在今襄汾縣。金代興定四年(1220年),分出臨汾縣河西地區置平水縣。中國文化史上聞名的「平水版」雕版印刷術、平水木版年畫及格律詩押韻標准《平水韻》等都產生於這一地區。明代,平水縣又並入臨汾縣。歷代與臨汾縣同城而治的上一級行政機構有:隋代臨汾郡、唐代晉州、宋代平陽府、元代晉寧路、明清平陽府。1912年3月,山西省軍政府裁平陽府,留臨汾縣。1949年以來,臨汾縣為臨汾專區、晉南專區、臨汾地區駐地。1971年,臨汾縣改為臨汾市(縣級)。2000年,臨汾地區撤地設臨汾市,原縣級臨汾市改為堯都區。 2000 年11月1日,撤銷縣級臨汾市,設立臨汾堯都區至今。
[編輯本段]自然特徵

境內東為太岳山脈,西為呂梁山余脈,中部為斷陷盆地,汾河縱貫南北,將全區分為汾西、河東兩個基本對等的部分,形成東西兩山夾平原的地貌。全區山地面積627平方公里,丘陵面積138平方公里,台地134平方公里,平原417平方公里。2003年末耕地面積43423公頃。屬暖溫帶亞乾旱第一氣候區,暖溫帶大陸半乾旱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 9-13 ℃,無霜期197天 ,多年平均降水494.19毫米。
[編輯本段]資源特點

農副土特產豐富,糧食主產小麥,經濟作物蔬菜為主,水果以蘋果為主,生產臨汾團棗為山西十大名棗之一,畜牧業發達。
[編輯本段]交通建設

堯都交通發達,通訊便捷。同蒲鐵路復線貫通南北,大(同)運(城)高速公路橫跨全境。發達的公路網不僅直通臨汾市17個縣市,而且連通陝、豫、冀等臨省。區內公路四通八達、公共汽車16條線路通車旅程400餘公里。
[編輯本段]旅遊資源

堯都區地處黃河中游、汾水下游,歷史悠久,文化積淀豐厚,人文、自然資源眾多,旅遊業發展優勢明顯,潛力巨大。在「54321」發展思路的指導下,根據旅遊帶動戰略的安排部署以及經濟強區、文化名區、文明新區的「三區」建設總體要求,文物旅遊局1998年11月成立以來,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不斷加大文物旅遊工作力度,開拓創新,努力進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顯著成效。1999—2003年,全區文物保護和旅遊開發總投資9000萬元;接待遊客共計270餘萬人次,其中1999年40萬人次,2000年50萬人次,2001年60萬人次,2002年70萬人次,3002年7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達到9000餘萬元,其中1999年200萬元,2000年1080萬元,2001年1300萬元,2002年2800萬元,2003年4000萬元。實現資金投入、基礎設施建設、旅遊接待、經濟效益的「四大」突破,旅遊文化活動、宣傳等其它也卓有成效。

4. 山西臨汾堯都區附近旅遊的地方 一天能來回 最好有水的地 涼快點不要太累 適合帶70多的老人

龍伺不錯,不遠而且可以下水撈魚, 就在西山腳下 有初步開發 其實深度開發後還是很不錯的。另外一個地方是洪洞的廣勝寺名氣更大一些,水也不錯,也有個寺廟歷史悠久 值得一看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