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旅遊業將何去何從
A. 後疫情時代下,零售市場中的健身業態該何去何從
仲量聯行通過分析發現,疫情的來臨或是健身行業的新轉機。疫情成為了加速健身行業整合專和線上線下融屬合的催化劑。不論是主營線上、還是線下的健身機構,在疫情期間都挖掘出了大量線上課程的需求,越來越多的健身房和教練轉戰線上,通過抖音等平台直播課程,積極運營線上社群。疫情的沖擊也讓大眾看到堅持運動和鍛煉的重要性,健身機構有望在疫情後加速釋放新增需求。隨著疫情趨於穩定,線下健身房有望逐步開放,如何將疫情期間線上積累的粉絲轉化為線下客戶尤為重要。對於有意延續「雲健身」的學員,如何最大程度保證健身效果、營造互動氛圍,維持和客戶的黏性,是考驗健身機構能否穩健發展的關鍵,AR/VR浸入式健身課程或將受到更多青睞。
B. 一月銷量敲響警鍾,疫情過後車市該何去何從 | 賈新光汽車評論
2020年第一季度迎來最後一個月,受多方因素影響一至二月汽車市場呈現明顯的衰退跡象,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分析,1月,乘用車產銷143.6萬輛和160.7萬輛,環比下降34.3%和27.4%,同比下降28.1%和20.6%。在乘用車主要品種中,四大類乘用車品種產銷環和同比均呈較快下降。
此次疫情過濾和放大了車企在生產到銷售中的一些缺點,對於車企來說不是一件壞事,查缺補漏面對問題給出解決方案才是長久發展之計。
賈新光先生提到在市場端,作為主力的各大企業,要從中汲取經驗教訓,積極改進企業銷售模式。極星的線上銷售模式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線下的展廳形式,線上的銷售,利用吉利的經銷商網路提供售後服務,在節約成本的同時還保持了品牌形象。極星的銷售、服務分離模式無疑是現在市場中一個更優的銷售模式,值得車企們參考。對於本田來說,以後的生產布局應更為廣泛:對於過分依賴其他品牌零部件的車企來說,應該思考如何不斷優化成本提高效率,降低自己的供應鏈受外界因素的影響,因為要知道無論何時自身強大才是王牌。
政策端和市場端同時發力,期待未來的車市能實現逆風翻盤。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C. 疫情之後,汽車的限購/限行將何去何從
疫情之後,重振和恢復經濟,汽車市場消費不容忽視:限購限行的解禁,也許是最好的刺激政策,也許,沒有之一。
汽車企業技術密集型的企業,同時又是勞動密集型的特性。我們的車企更是頑強的,在疫情初始階段就積極投入到抗擊疫情的行動中,除了積極捐款捐物,積極提供一線所需產品之外,並通過技術和設備的優勢,介入到防控產品的生產和研發中,並對國家的疫情防控作出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他們是優秀的,有責任擔當的企業,同時也是國家重要的經濟建設主力軍,相信疫情之後,政策會進一步給與支持,民眾也樂觀的期待,國家的汽車產業將再次為我國經濟做出巨大貢獻!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D. 疫情過後,我們該何去何從
疫情過後我們還是該工作的工作注意一下個人的衛生,畢竟還是要生活的啊希望可以幫到你朋友祝你天天開心快樂。
E. 疫情來得措手不及東風集團銷量何去何從!
疫情對汽車行業的影響
近日,新冠病毒的出現給各行各業帶來了一次革命性的沖擊,其中「東風系」車企也不例外。
「東風系」車企積極響應政府的號召,全民一心,防止病毒蔓延,迎接復工復產黎明的曙光.據報道,隨著疫情逐步被控制,些許企業逐漸恢復生產,東風集團旗下的東風本田、東風乘用車已於3月11日起逐漸展開單班出產,隨後在3月25日神龍汽車也逐漸恢復生產。
復產復工工作能不能正常運行,受到了廣大企業的關注。
面對東風集團目前良好的經營狀況,東風汽車董事長竺延風走訪湖北三大汽車生產基地時鄭重表示,現在復工復產大力推廣,此時正是關鍵時期,已經恢復生產的企業將率先走向競爭市場,佔領市場的首要位置是個關鍵性問題,東風要抓住機遇。
並且要學會在災難中成長,摸索經驗,磨煉意志,抓住機遇,要有一種「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的豪放更好的占據市場。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F. 尚未從低迷中復甦的中國車市,疫情「暴擊」下何去何從
2020年,對於每一個中國人來說,將註定難以忘懷。就在全國人民喜迎鼠年春節之際,一場沒有硝煙的「疫情戰」悄然打響,猝不及防,又凶險萬分。
而隨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不斷惡化,第一季度的中國汽車銷售和生產勢必將受到嚴重影響,如果疫情繼續擴大,其影響可能波及汽車行業的全球供應鏈。
截至目前,為了控制已經造成上百人死亡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中國已將為期一周的春節假期延長了三天,至2月2日。與此同時,在中國大陸,佔全國汽車產量三分之二以上的31個省份中,有11個省份已經宣布,所有非必要業務的復工時間將推遲到2月10日長假之後。這還不包括公路、鐵路、航空物流和旅客出行的全面封閉。
巴黎投資證券(InvestSecurities)分析師讓-路易?森佩(Jean-LouisSempe)表示:「風險是巨大的,因為中國在全球市場上的絕對權重,以及它對貿易的重要性。現如今,預測疫情的嚴重性還非常困難,但毫無疑問,它可能對工廠、供應鏈和國內汽車銷售產生巨大影響。」
單從數字上看,一旦乘用車銷量在2019年銷量2140萬輛的基礎上降低20%,中國連續11年作為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的地位將就此「終結」。
中國「汽車城」危機
作為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的中心,湖北省也是中國主要的汽車製造中心,佔中國汽車產量的近9%,如果按照2019年乘用車產量計算,這一數字達到230萬輛。
其中,東風汽車集團及其合作夥伴本田汽車、雷諾以及標致雪鐵龍(PSA)都在湖北設有工廠。
根據全球信息分析和解決方案提供商IHSMarkit提供的表格數據顯示,2020年,本田預計將有接近80萬輛新車在武漢生產,占據其在華總產能的47%;緊隨其後的是通用汽車,今年在武漢工廠的預計產能達到60萬輛左右,占其在華總產能的近兩成比例。之後還有東風汽車、標致雪鐵龍(PSA)以及雷諾日產,預計今年在武漢的新車產量占其總產能的15%、54%和3%。
毫無疑問,從比例來看,本田和標致雪鐵龍將在此次疫情中受影響最大,因為它們在武漢生產的汽車比例較高,接近公司總產能的幾乎一半。
隨著疫情不斷爆發,身處疫情核心地區的車企已經紛紛啟動疫情應急措施。
1月27日,神龍汽車在官方微信宣布了推遲開工的消息,「根據目前疫情情況,無法保證員工完全健康安全,決定延長公司春節假期(原定2月1日起營銷領域上班、2月3日起其它領域上班的時間推遲),具體復工時間將於1月31日發布新通知」。
而截至1月31日,神龍尚未制定復工的確切時間,該公司表示要根據武漢疫情的情況再做決定。
此外,與東風在武漢有三家組裝廠的本田表示,正在評估交通中斷對零部件供應的影響,目前尚未決定何時重啟工廠。東風汽車和雷諾也表示,尚未決定何時恢復生產。
或影響汽車行業全球供應鏈
除了推遲生產製造之外,部分跨國車企如特斯拉、大眾汽車、豐田、等多家車企都發布了供應鏈中斷的預警,而其中如現代、雙龍汽車已經採取措施。
近日,現代汽車宣布,該公司計劃在韓國暫停生產Palisade運動型多用途車(SUV),以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造成的零部件供應中斷。與此同時,韓國雙龍汽車也表示,將於2月4日至2月12日關閉位於韓國平澤的工廠,原因是中國工廠停產擾亂了零部件供應。
在疫情下,不僅是整車廠,與汽車密切相關的零部件供應商也會受到影響。
據最新消息,德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偉巴斯特稱,公司已有7名員工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為此,偉巴斯特總部將在2月3日之前保持關閉。據悉,偉巴斯特在全球多個國家設有生產基地,其中在中國有11處辦公地點,包括武漢——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地。眼下該公司已禁止員工往返中國,並將其位於德國斯多克道夫(Stockdorf)的工廠暫時關閉。
而博世首席執行官VolkmarDenner也在1月31日前發出預警稱,新型冠狀病毒可能會影響其全球供應鏈,因為博世的供應鏈嚴重依賴中國。「我們需要等待事態的發展。如果這種情況繼續下去,博世的全球供應鏈將會中斷。」
值得注意的是,博世在華擁有近60家公司,分布在上海、南京、長沙、蘇州、武漢、重慶等多個城市。其中,在此次疫情最為嚴重的武漢,博世就擁有兩家生產轉向系統和熱技術的工廠。
據摩根大通在1月30日的一份報告中說,日本愛信精工(AisinSeiki)和日本國株式會社小糸製作所(KoitoManufacturing)的中國業務也是受停產影響最大的兩個企業。其中,愛信在國內布局了近40家公司,其與廣汽傳祺的合資企業——廣汽愛信自動變速器有限公司已於去年6月開工建設,計劃於今年年底前實現量產。
高端電動車銷售受波及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市場,桑福德伯恩斯坦公司(SanfordC.Bernstein&Co.)駐香港分析師RobinZhu認為,電動汽車和傳統高檔車型的需求將受到最大沖擊,因為這些車型的銷售集中在大城市,而這些城市恰好是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城市。
以特斯拉為例,1月30日,這家美國電動車製造商宣布,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公司上海新工廠的投產預計會推遲一周至一周半的時間。特斯拉首席財務官扎克·柯克霍恩1月29日表示,推遲model3在華上市也可能「輕微影響」公司本季度的盈利能力。
去年底,特斯拉剛剛向上海超級工廠的15名員工交付了第一批中國製造的model3車型,這也標志著特斯拉上海工廠已經完全進入生產和交付的運營狀態。然而,工廠的生產能力仍處於初級階段,在疫情下,國產model3車型的生產交付能力將受到直接影響。
一季度汽車產量跌幅較大
對汽車製造商來說,更大的風險是中國整體經濟放緩,有分析指出,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下,中國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或下降逾1個百分點。
在整體經濟下滑的背景下,此前,IHSMarkit曾預計,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汽車產量降幅將達到10%。不過,上周五,IHSMarkit又發布了新的預測,其表示,如果沒有進一步的惡化,第一季度的中國汽車產量將下降35萬輛,降幅為7%。
但也有持更加「悲觀」態度的分析人士指出,不斷惡化的疫情或導致工廠停產至3月中旬,這可能會使中國龐大的供應鏈出現中斷,因此,前三個月中國汽車產量預計縮減逾170萬輛,同比下跌32%。
雖然此次疫情所造成的具體經濟損失還沒有確切的數字,但顯然將高於2003年的非典時期,當時,中國汽車市場的規模只有當前的六分之一左右,市場體量甚至小於日本車市。
去年,中國的乘用車銷量為2140萬輛,連續第二年出現同比下滑,如果2020年乘用車銷量同比下降20%,那麼,中國將不再是全球最大汽車產銷國。
樂觀的「聲音」
然而,面對嚴重的疫情,業內同樣不乏樂觀的聲音。
汽車技術供應商Aptiv首席財務官JosephMassaro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由於新年停工時間延長,我們預計中國第一季度汽車產量將下降15%。"
但他表示,延期的生產可能在第二季度得到彌補。「我們目前暫時並不認為(疫情)將影響全年車市。」
中國乘用車協會秘書長崔東樹也在他的一篇博客文章中指出,就以2002年至2003年的非典疫情為例,盡管中國車市的基數較小,但如今看來,對於中國乘用車市場的長期影響很小,且中國乘用車市場在2003年「非典」時期仍最終增長了70%。
而上海咨詢公司AutoForesight負責人張豫也表示,鑒於許多人在公共交通停運的地區遭遇困境,此次爆發的疫情可能刺激更多的中國消費者購買私家車的意願。
「沒有自己的車的顧客可能會意識到他們需要一輛,這可能有助於今年的汽車銷售,」他表示。數字顯示,中國每千人擁有170輛汽車,而美國每千人擁有800輛。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G. 疫情過後,實體店到底該何去何從
由於現在的疫情比較嚴重,中國的商場和服務業都處於待營業狀態,而銷售類的行業也處於在家辦公狀態,不怕死的就採取了一對一的服務形式。但是,商鋪的租金不便宜的,待業員工較多的,資金回本困難的老闆可能就會出現破產危機,能夠熬過這段時間的實體店才能有下一步的計劃。
汽車行業及房地產行業則需要進行線上預約,線下一對一進行導購的形式進行改善
現在很多銷售行業都採取了線上,線下結合的工作模式。雖然這種模式能夠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但是,這也大大降低了消費者的購買欲。對現在的銷售行業來說,活著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至於業績,等活過這段時間後再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