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研學旅遊如何發展

研學旅遊如何發展

發布時間: 2020-12-01 23:02:18

⑴ 河南研學旅行,目前發展趨勢現狀是啥樣的

研學旅行和營地教育消費與當地居民收入水平、消費觀念、教育資源及水平等因素成正關聯,我國有66%的研學旅行和營地教育企業分布在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其中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個城市最多,佔比達35.11%。本文分析了我國研學旅行行業競爭格局,並對行業發展趨勢進行了預判。

研學旅行是學校、家庭或教育機構有計劃地組織安排,通過集體旅行開展的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教育活動,是校內教學的有效延展。

地區格局:研學旅行企業分布在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

研學旅行和營地教育消費與當地居民收入水平、消費觀念、教育資源及水平等因素成正關聯,我國有66%的研學旅行和營地教育企業分布在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其中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個城市最多,佔比達35.11%。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9-2024年中國研學旅行行業商業模式創新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⑵ 研學旅行如今的發展趨勢是怎樣的

近年來,各地積極探索開展研學旅行,部分試點地區取得顯著成效,在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積累了有益經驗。但一些地區在推進研學旅行工作過程中,存在思想認識不到位、協調機制不完善、責任機制不健全、安全保障不規范等問題,制約了研學旅行有效開展。當前,我國已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研學旅行正處在大有可為的發展機遇期,各地要把研學旅行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動研學旅行健康迅速發展。

⑶ 研學旅行如何才能做到寓教於樂,游學相長

研學旅行是知與行的結合,

是孩子們開闊視野,砥礪心志,

進行實踐體驗的一次難忘的成長契機,

讓學生在旅行中全面鍛煉自己的能力,

不斷攀升自我挑戰的新高度!

組織機構:中教國際

中教國際教育交流中心(簡稱「中教國際」)隸屬於(教育部)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是由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主辦的以從事教育國際合作與交流為主業的獨立法人機構,是首批獲得教育部、公安部、國家工商總局資格認定(資質認定書編號:教外綜資認字【2000】3號),可開展跨省市教育服務和出國游學、留學業務的全國性機構之一。

中教國際全國研學部依託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的全國網路以及三十多年來積累的國際教育交流經驗、關系和渠道,致力於提供研學資訊、研學資源、研學政策、研學課程、師資培訓、研學線路、研學基地建設、媒體推廣等研學旅行綜合信息資訊與服務解決方案,打造國內外研學影響力品牌。

專業團隊、質優誠信:

中教國際研學部擁有數年的教育培訓、教育活動經驗和十幾年的戶外旅遊經驗,所有工作人員從事教育行業、旅遊行業5-10年以上,並具有相應的專業資質。

官方機構、師資保障:

作為國家教育部直屬機構,我們擁有資質雄厚的師資團隊,保障了項目課程專業性處行業內頂尖水平。

成功案例、不勝枚舉:

我們成功舉辦了16期「研學指導師」培訓班,每年組織三十餘次親子戶外體驗活動、學校研學實踐活動等。

⑷ 研學旅行中,如何引導學生的學習行為,養成良好的習慣

教育部等11部委在2016年末的時候發布了《教育部等11部門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說明認可這事件兒。研學旅行是學校教育和校外教育銜接的創新形式,是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是綜合實踐育人的有效途徑。最關鍵的一點是有利於推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引導學生主動適應社會,促進書本知識和生活經驗的深度融合;有利於加快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旅遊需求,從小培養學生文明旅遊意識,養成文明旅遊行為習慣。

⑸ 湖南研學時代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怎麼樣

湖南研學時代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是2018-03-26在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水竹街1號香墅美地家園1號棟917房。

湖南研學時代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30103MA4PF6F27Y,企業法人黃燦,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湖南研學時代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湖南研學時代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⑹ 求南京研學旅遊發展的swot分析 最好詳細點

南京科研學的發展非常相信。

⑺ 研學旅行如何更好的開發課程

好的研學旅行課程一定是既有「游」,又有「學」的。即,組織學生們走出課堂、走出校園,接觸自然、接觸社會,讓學生們在體驗和實踐中,學習知識、訓練能力、修煉態度、養成習慣,實現一定的教育目標。因此,設計一節好的研學旅行課程,可以通過以下步驟:
1、 充分調研學生需求。由於課程參與的學生年齡段、知識結構、性格特質不同,對課程設計將產生很大影響,因此在課程設計前,一定要充分了解學校、老師、家長、學生的需求和想法,學生們希望通過研學獲得什麼,學校和老師希望教會學生什麼,家長對學生參與研學有什麼期許,有可能的話,盡量精準地有針對性地了解課程參與對象。
2、 確定課程的教學目標。分析總結調研獲得的學生需求,根據分析結果,設定合理的課程教學目標,這個教學目標可以是多維度的,可分為知識方面、能力方面、態度方面、習慣方面等。設定教學目標時也要設定考核是否實現該目標的測評方式,測評方式應該靈活,不應採用簡單的分數等級等傳統方式。
3、 對接研學基地、吃住行服務方。對接可能的研學基地,對接吃、住、行服務方,應考察基地能否滿足課程設計的需求,服務方能否滿足服務標准,能否滿足安全標准,如果能夠滿足,可初步確定合作意向。
4、 設計課程。根據教學目標,根據基地情況,設計具體的合理的課程行程,包括哪些環節,每個環節的活動形式,每個活動的負責人,以及每個活動中的細節確定。設計時要考慮活動的可行性,要有安全保障措施,要有臨時突發情況的預案。
5、 撰寫課程文案。課程文案是研學導師團隊自己使用的,相當於教案,要根據課程設計撰寫詳細的課程文案,詳細到能夠實際執行的程度,包括行前准備、研學導師數量及角色安排,每個環節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甚至導師引導的話術,研學輸出成果等,都需要詳細寫出。
6、撰寫研學手冊。研學手冊是給學生在整個研學過程中使用的,相當於教材,但不是以知識展示為主的。應包括行前准備(不是直接給出知識,而是提出問題,給出查詢途徑,讓學生自主查詢),課程每個環節的規則介紹,應留出適當的空白給學生互動,留出學生寫感受、老師寫評價的地方。

⑻ 研學旅行從何而來

當下的研學旅行發源於古時的游學。春秋孔子率領眾弟子周遊列國14 年,杏林設壇,修訂六經;唐代李白年少時即走出蜀地,26歲「仗劍出國,辭親遠游」,用3 年時間「南穹蒼梧,東涉溟海」。古人通過學習與游歷的融合,增加見識、鍛造堅韌意志、培養適應環境的能力,正如嚴復所說:「大抵少年能以旅遊觀覽山水名勝為樂,乃極佳事。因此中不但怡神遣日,且能增進許多閱歷學問,激發多少志氣,更無論太史公文得江山之助者矣。」

研學旅行即是指由學校根據區域特色、學生年齡特點和各學科教學內容需要,組織學生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園,在與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視野、豐富知識,加深與自然和文化的親近感,增加對集體生活方式和社會公共道德的體驗。目前,我國研學旅行尚處於起步階段,關注度已逐年升溫。

⑼ 如何將研學旅行做出中國特色

國內知名游學教育專業機構、新三板掛牌企業世紀明德宣布,將全面啟動2017首屆研學旅行在中國·研學課程設計大賽,在全國范圍內,面向中小學校長、學科教師,在校大學生等教育工作者徵集一批育人效果突出的研學旅行活動課程方案。據了解,這是世紀明德在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委聯合印發《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後,繼率先舉辦業內首個《意見》交流研討會後的又一重要舉措,旨在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家宏觀政策,有效推動研學旅行課程化,真正培養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不斷促進研學旅行健康快速發展,最終打造出適合中小學生認知結構和身心特點的課程體系,彰顯研學旅行的「中國特色」。

《意見》指出,研學旅行是由教育部門和學校有計劃地組織安排,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方式開展的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是學校教育和校外教育銜接的創新形式,是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是綜合實踐育人的有效途徑。它的核心具體表現為:兩個集體,兩個結合,重在教育。它以培育創新精神的高遠立意,知識整合的教育方式,提供「教育所必須,學校所不足」,用學生們更喜聞樂見的學習形式,完成了對校內教育的有益補充,是培養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載體之一。

在2016年12月28日下午世紀明德召開的《意見》交流研討會上,清華大學電機系教授、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原黨委書記沈振基如是表示:「研學旅行說到底是一個築夢工程,實際上是把整個孩子的夢、家庭的夢、國家的夢全都融進去了。在研學旅行當中,中小學生可以深度地了解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了解黨領導下的革命文化和豐富的社會主義文化,這樣才能使中學生的德育教育、文化教育有機生動地結合起來,才能讓孩子們樹立起文化自信。」

2017年1月,國務院《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強調,「要踐行知行合一,將實踐教學作為深化教學改革的關鍵環節,豐富實踐育人有效載體。」教育部《2017年工作要點》明確指出,要「推動中小學開展研學旅行,加強研學旅行基地建設和課程資源開發工作。」。今年兩會,政協委員聯名呼籲將徐霞客科考線路納入全國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天津、合肥等市的教育部門紛紛下發了推進研學旅行發展的具體細則,研學旅行無疑迎來了「春之聲」。那麼如何將研學旅行做出中國特色?

世紀明德CEO王京凱告訴記者:「研學是目的,旅行是載體。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教育計劃後將會發生三種變化:從選修課變為必修課,隨機性變為計劃性,由少量參與到廣泛參與。一個完整的研學旅行應該包括至少五個元素:首先是課程資源,就是學生在出行過程中要掌握的知識、能力以及素養;第二是線路資源,就是需要規劃的交通線路及具體的吃、住、行等細節安排;第三是研學基地,即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的標的物;第四是研學導師;第五是安全管理方案。」

隨著國家利好政策的不斷出台,研學旅行市場將會迅速爆發,真正的競爭在於產品的競爭。「研學課程首先要主題明確,充分突出研學旅行的專業性、知識性、趣味性、科學性。其次要充分延展,打通活動前中後的環節設計,確保研學全過程的教育性、實踐性,為研學旅行活動形成系列成果素材,作為研學成效綜合評價的重要依據。最後關注學生未來發展,以傳統文化、愛國教育、心理教育、情感教育等為載體,助力學生生命成長。比如我們世紀明德研發的蘇東坡之路特色營,以蘇東坡一生中主要工作和生活的城市為主線,帶學生們實地走訪湖北武漢、黃州,浙江杭州,廣東惠州,海南海口、儋州四省六市,透過他留下的詩詞佳句以及史料,孩子們小組探究,探究景點背後的文化內涵,體會詩人當時特殊的心境,及其所處社會的歷史背景。到黃岡時,我們邀請語文特級教師在當地給孩子們系統地講授蘇軾在此處所作的詩詞,讓大家更好地學習、研究,極大地調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而且把校內所學融合進來,起到很好的效果。」王京凱補充到。

事實上,早在2016年11月7日下午,世紀明德發起的「依託研學旅行 實踐核心素養育人體系」為核心議題的圓桌論壇上,也對此問題進行了解讀。

西安市教育局副巡視員田征在會上提出:「西安是教育部首批研學旅行試點城市,由試點到全面推開,有1000多所學校,60萬學生參加了這項活動。我們感受到研學旅行是高品質的教育,高附加值的教育。現在西安模式已經基本上形成了研學旅行改革工作的一種實踐,也基本建起了工作的運行機制。並且我們把學生的研學旅行已經作為一個考試科目,完全納入到中考招生的錄取總分。」

北京市海淀區旅遊發展委員會副主任馮軍認為:「發展的平衡最基本的特色就是百花齊放,各得其所。海淀除了有87所高校、200+科研院所以外,還有五百的院士,這背後展示的是海淀所擁有的強大的中國最強大的大腦的集團。它是一個個創新高地,一個創業高地。研學旅行要體驗高端的研學旅行,體驗最先進的研學旅行,孩子通過研學旅行找到自己的方向,幸福成長,這對他的一生會帶來怎樣的變化?大家知道圓明園現在是遺址,我們郭教授帶著團隊20年把圓明園數字復原,如何把它和研學旅行結合起來?我們已經把所有的現在校本需要的內容做成500個模塊,可以菜單式自主選擇,中國特色是需要有用的,高端的,前端的。」

「我的看法是研學旅行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不可替代的一種方式。它是大勢所趨。研學旅行發展起來,一定需要制度化,常態化,多樣化,這就是它的未來的趨勢和特點。」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專家孫雲曉表示。

從「游學4.0時代」開始,世紀明德對國內游學行業的發展進行了系統的梳理,從而定義了一個行業;2016年11月,世紀明德新三板掛牌上市後,聯合研學旅行主管部門、研學旅行示範實驗區、研學旅遊示範基地及中外優質中小學共同發起了「研學旅行在中國」系列重要活動,旨在推動研學旅行在中國的全面落地,助力中國教育的改革發展,促進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及多樣化呈現。目前,活動已於北京、西安、長沙、呼和浩特落地,並將陸續於甘肅、江蘇、山東、河北等地,開展研學旅行優質落地方案及優質資源的推介,於全國全面啟動「研學旅行在中國」研學課程設計大賽,研學課程設計大賽系列課程匯編也將陸續編輯並出版,最終實現「研學旅行在中國」到「素質教育在中國」的轉換。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