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文化商業旅遊

文化商業旅遊

發布時間: 2020-12-01 21:42:41

旅遊業算文化產業嗎

旅遊業,國際上稱為旅遊產業,是憑借旅遊資源和設施,專門或者主要從事招徠、接待遊客、為其提供交通、游覽、住宿、餐飲、購物、文娛等六個環節的綜合性行業。旅遊業務要有三部分構成:旅遊業、交通客運業和以飯店為代表的住宿業。他們是旅遊業的三大支柱。

旅遊業是以旅遊資源為憑借、以旅遊設施為條件,向旅遊者提供旅行游覽服務的行業。又稱無煙工業、無形貿易。 狹義的旅遊業,在中國主要指旅行社、旅遊飯店、旅遊車船公司以及專門從事旅遊商品買賣的旅遊商業等行業。廣義的旅遊業,除專門從事旅遊業務的部門以外,還包括與旅遊相關的各行各業。旅行游覽活動作為一種新型的高級的社會消費形式,往往是把物質生活消費和文化生活消費有機地結合起來的。
要素
旅遊資源、旅遊設施、旅遊服務是旅遊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三大要素。 旅遊資源,包括自然風光、歷史古跡、革命遺址、建設成就、民族習俗等,是經營旅遊業的吸引能力; 旅遊設施,包括旅遊交通設施、旅遊住宿設施、旅遊餐飲設施、旅遊游樂設施等; 旅遊服務,是包括各種勞務和管理行為相結合是經營旅遊業的接待能力。

結論 是文化產業的延伸和豐富

❷ 文化旅遊產業的概念,特徵

出門長學問,旅遊本身就是文化產業。所有旅遊者出行,的動機都是暫時離開所在的熟悉版環境,但不權太熟悉或非常不熟悉的環境去尋找一種新的體驗,以豐富自己的閱歷。但旅遊的項目和目的決定了其文化含量,於是除了常規旅遊項目外,還有許多為滿足專門目的開展的旅遊活動,如:漢詩旅遊、歷史探秘旅遊、書法學習旅遊、圍棋交流旅遊、名人足跡尋訪旅遊、民族風俗旅遊-----,可謂種類眾多,文化深厚,這類旅遊活動酒杯冠名為文化旅遊,其實這種稱謂並不科學,應當稱**專項文化旅遊。其特徵是有明確的求知目的,通過旅遊有目的地學習某種專業, 研究發現對這一專業的現狀,發展和運用價值等方面的認識,使得參加這種旅遊活動的人,在這一專項領域,掌握更多的信息資料,以便更好的施展才幹,提高技能,有所作為。

❸ 文化旅遊的商業模式的基本形態有那些

店鋪模式一般地說,服務業的商業模式要比製造業和零售業的商業模式更復雜。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商業模式就是「店鋪模式(Shopkeeper Model)」,具體點說,就是在具有潛在消費者群的地方開設店鋪並展示其產品或服務。
互聯網上的創業者們發明了許多全新的商業模式,這些商業模式完全依賴於現有的和新興的技術。利用技術,企業們可以以最小的代價,接觸到更多的消費者。「餌與鉤」模式隨著時代的進步,商業模式也變得越來越精巧。
「餌與鉤(Bait and Hook)」模式——也稱為「剃刀與刀片」(Razor and Blades)模式,或是「搭售」(Tied Procts)模式——出現在二十世紀早期年代。在這種模式里,基本產品的出售價格極低,通常處於虧損狀態;而與之相關的消耗品或是服務的價格則十分昂貴。

❹ 文化旅遊市場未來發展趨勢如何

仲量聯行認為,文化旅遊市場已然告別過去粗放型、同質化的開發階段,逐步走向以旅遊為本質、培育健康發展模式為目標的新階段,並將迎來八大發展趨勢:旅遊社群化、 業態國際化 、IP本土化、 「旅遊+「產業融合、文化自信建設、數字技術應用、跨界資源整合、商業模式創新。

❺ 民族文化+商業+旅遊+文化產業+人文+自然為什麼等於文化品牌

民族文化+商業+旅遊+文化產業+人文+自然為什麼等於文化品牌?民族文化+商業+旅遊+文化產業+人文+自然為什麼等於文化品牌?民族文化+商業+旅遊+文化產業+人文+自然為什麼等於文化品牌?

❻ 以文化為背景的商業主題有哪些

古玩市場抄--琳琅滿目,無奇不有,招引世界各國愛好收藏者前往;
旅遊業--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遊逐漸被納入人民的生活日程中來;
銀行業--陶朱事業,端木生涯;
飲食業--民以食為天;
茶樓業--茶與中華民族本為一體,茶香滿口,飄流四海,源遠流長;
攝影業--還我廬山真面目,愛他秋水舊豐神;
戲劇業--各居千秋的地方戲種是人們精神享受的重要組成部分;
鞋業---由此登堂入室,任君步月凌雲;
樂器業--調追白雪陽春和,心會高山流水音;
教育業--育英才桃李滿天下;
郵電業--送佳音飛騎連萬戶,報快訊銀線達九州;
遊船業--長空雲破山退月,四海波平水連天;
理發業--容光煥發,頂上功夫;
書業---蓄得奇書且勤讀;
紡織業--編織大千世界,美化多彩人生;
箱包業--此中本無有,以外復何求?
中葯業--是乃仁術也,豈曰小補也;
刻字業--一刻值千金;
扇業---惠風和暢,明月團圓;
寺院---一塵不染,萬法皆空;
帽業---看詩狂欲脫,得路喜頻彈;
眼鏡業--好句不妨燈下草,高年能辨霧中花。

❼ 要抓住文化旅遊產業商機,需要關注哪些方面

1、關於文化產業化

這事說句老實話,我不太贊成,因為當下的文化是黨政主導下的文化熱潮興起,是經濟現象,不足以成為一個產業。但是文化有一個特點,打個比喻叫蛤蟆效應:個頭很小,聲音很大。

從發展角度,文化產業是打造還是培育?文化是創造出來的,不是打造出來的,可是我們有政府閑不住的手和市場看不見的手,所以用文化來忽悠我不認同。

說到底,旅遊是文化市場化的基礎,所以文化旅遊成為文化產業重點,

創造新興的格局。同樣,從歷史過程來看,小鎮將來也是這么一個格局,旅遊就是小鎮市場化的基礎,所以就需要研究資源和產品的結合,產品與市場的結合。方式是什麼?跟著忽悠,抓住機遇,利用政策。

2、文化與旅遊的關系

旅遊沒有文化就是靈魂出竅,文化沒有旅遊就是魂不附體。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自然景觀形成了世界震撼力,文化品位形成心靈沁潤力,旅遊是文化的載體。說到根本,旅遊作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本身就是文化的集中,所以旅遊和文化是天然的結合。

旅遊是文化的載體,承載文化精神,表達文化內容,創造文化形式。根本來說,旅遊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本身就是文化的集中,所以旅遊與文化是天然的結合,一而二,二而一。

3、保護與利用

在我看來,保護是手段,利用是方式,發展是目的,做旅遊忌諱開發這個詞,少說開發,多說利用。一說開發就是修大路,蓋大樓,說利用行不行?所以不能拘泥於專家的眼光,局限於專家的領域,要用無形來開發有形,用有形來承載無形,這是有一堆誤區。

誤區一:文化原教旨主義,保護至高無上。

誤區二:居高臨下,保護口號隱含利益,專家至高無上;

誤區三:焚琴煮鶴,名曰重文化,實則毀文化。

誤區四:強調開發,忽視保護,缺乏文化挖掘,這是專家們一直反對的,我也贊成。

誤區五:口口聲聲以人為本,時時處處與人為敵。

融合是共同的路徑,我的看法就是保護需要一個利益機制,或者這么說,保護需要動力機制,誰有動力來保護?動力機制背後一定是一個利益機制。

回到小鎮的問題上,除了搞時尚型小鎮之外,其他「」的「特色」在哪兒?

中國講特色第一要講地方特色,第二要講文化特色,第三要講民族特色,這些東西都得弄,到底怎麼弄?這不是文人的強項。月光下的鳳尾竹,鳳尾竹掩映下的傣家竹樓,何其詩情畫意,湊進了一看,一樓養牲口,二樓住人,蒼蠅蚊子滿天飛,那是原生態,那種原生態能接受嗎?不可能的。

所以我們現在所謂與時俱進的根本就是以人為本,這里我就說強化保護,淡化開發,強化利用,整合資源,強化實踐,注重利益,強化和諧,注重發展。

傳統文化現代解讀,傳統資源現代產品,傳統產品現代市場。傳統不和現代結合,有博物館的意義,有學術的意義,有專家的意義,但是沒有市場的意義,沒有旅遊的意義。文化是旅遊之魂,特色是旅遊之基,環境是旅遊之根,質量是旅遊之本。

因此,旅遊工作者要比文化工作者更重視文化的挖掘,要比城建工作者更重視城市特色的營造,要比環境工作者更重視環境的綠化與美化,要比文物工作者更重視文物的保護,加強旅遊目的地的環境保護和文化多樣性建設勢必成為旅遊發展的重中之重。

4、旅遊文化

旅遊文化概括三句話:以突出的特色為文化形式,以豐厚的品位為文化內涵,以人文主義精神為文化本質。

文化形式的基本要求是突出的特色,而不是一般的表現,更不是雷同化。主要的具體表現形式一是資源的獨特性,二是建築形式的獨特性,三是環境的獨特性,四是三者之間的協調性。

文化內涵的基本要求是豐厚的品味。主要的具體表現形式一是品類的豐富,二是味道的濃郁,三是展示的精美,四是內涵與形式的統一和諧。

文化本質的基本要求是人本主義精神。對於中國這個具有幾千年皇權主義傳統和官本位意識的國家來說,普遍缺乏人本主義精神是我們與旅遊發達國家最大的差距,尤其是從大眾旅遊角度來看更為突出,文化創新的最主要的工作也首先要放在對人的關心和尊重,在建築格局上要注重結構合理功能完善,在設施配置上處處為客人著想,努力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

5、旅遊區的文化目標

可以把旅遊區(點)質量等級標准概括為五級十個字:1A級衛生,2A級方便,3A級舒適,4A級完善,5A級文化,逐級遞進,逐級包容,永無止境。

從觀賞度方面來說,則可以概括為五看:想看,可看,好看,耐看,反復看。

在具體操作中,需要強化五個重點:差異度,文化度,舒適度,方便度,幸福度。

前瞻產業研究院指出歷史不可重演,體驗應當升華,以第一眼定位,以第二眼挖掘,以第三眼吸引。注重目的地的第一印象區,形成文化沖擊;完善最後印象區,形成文化回味,是需要下大力量的。

6、旅遊文化創新的把握

一是異質文化。作為旅遊目的地,異質文化的把握是發揮特色的根本,對海外要弘揚中國特色,對國內要弘揚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對本地要弘揚自我特色。這樣就需要在各個方面研究歷史化、民族化、鄉土化、個性化等問題。

二是同質文化。大眾化的旅遊需要商業化的運作,也要求現代化的設施。從這一點來說,世界各個國家,國內各個旅遊區(點)都是相同的。如住宿設施、廁所設施以及各類公共設施,都要提升到文化高度來認識,來操作,來努力達標,這就要求國際化、現代化、標准化。客人希望看到最好的景觀,但絕對排斥惡劣的廁所。

三是異質文化與同質文化的有機結合。這就要求一部分相應的設施要達到異質外觀,同質內涵,民族化的形式,現代化的內容。

四是管理和服務文化,本質上也是同質文化,具有相通性、普遍性。

五是形成五個力:視覺震撼力,歷史穿透力,文化吸引力,生活沁潤力,快樂激盪力。

這五個力都有了,百分之百成功。但現在最難的是視覺震撼力,這是資源性的壟斷。真正難做的是後面這些東西,好多地方看著好看,待著不舒服。所以我說兩個詞,可觀可處,我們出國好多地方景觀一般般,但是待著舒服,中國很多地方叫做景觀很好,但是待著不舒服。所以他們叫可處不可觀,我們叫可觀不可處,能不能把他綜合一下?又可處又可觀。

7、注重細節,一步到位

文化的感覺不僅體現在大面上,更重要的是體現在細節上,細節產生吸引力,細節創造競爭力。常常是在細節上,使旅遊者產生不好的感覺。

但作為設計者、建設者、管理者和服務者,往往對細節不夠注重,甚至漫不經心。也正是在細節上,體現了文野之分,高下之分。細節的一絲不苟,不僅體現了嚴謹的工作精神,更應該表現深厚的人文關懷態度,要時時事事處處為客人著想。

❽ 現在全國最大的商業旅遊文化綜合體多大

那肯定是武漢的漢街了,萬達集團500億打造的集旅遊、娛樂、購物、酒店為一體的中央商務區

❾ 傳統商業與文化旅遊商業投資哪個好

傳統商業,說得太籠統了,這個范圍太大而文化旅遊商業限定的又比較小了所以不是很好比較,個人更看好文化旅遊這一塊

❿ 文化旅遊的商業模式的基本形態有哪些

可以參考」多彩貴州「的運營模式(詳情直接到天進品牌管理機構的官網案查看完整案例分析。http://www.team-brand.cn/Case-545.html)
一個中心:多彩貴州文化產業發展中心,政府掌舵,負責品牌授權、品牌認證、平台搭建、宣傳推廣等,保障群體品牌模式的高效運營。
兩大體系:即品牌授權體系和品牌認證體系,用來充分吸納各個產業的領導者品牌加入多彩貴州品牌體系,共享多彩貴州品牌資源的同時,為多彩貴州品牌的商業化操作貢獻力量。
三大標准:品牌認證准入與管理標准、品牌授權與管理標准、公益品牌申請與管理標准。多彩貴州中心負責嚴格把關,保證高質量企業加入品牌體系。
四個平台:群體展會平台、群體宣傳平台、項目投融資平台、品牌研發孵化平台。利用四大平台,將多彩貴州旗下各子品牌彈射出去,助力品牌騰飛。
五大利潤模式:品牌授權費、品牌認證費、產業股份分紅、展會經營利潤、營銷服務費盈利,為多彩貴州運營中心打造天衣無縫、體系強大的盈利系統。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