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旅遊發展背景

旅遊發展背景

發布時間: 2020-12-01 16:11:04

『壹』 旅遊業有發展前景嗎

『貳』 旅遊的產生與發展的背景與條件

A、工業的興起和發展,使城市化進程迅速加快
B、產業革命的產生和發展,使得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大幅提高
C、產業革命帶動了交通工具的革新,使旅行活動更為便捷

『叄』 旅行社起源和背景

旅行社的創始人是英國人托馬斯·庫克。1841年7月15日,他組織了一個有500人參加的旅遊團,從萊斯出發,到勞佛市去參加戒煙協會召開的大會。這次旅行得到了鐵道部門的大力協助,英國中部郡鐵路公司特地為這次旅行開出了專列。

從1844年起庫克與中部郡鐵路公司簽訂了長期合同,組織周末團體旅行。翌年,他作為旅遊團的陪同,足跡遍布歐洲大陸。1892年,托馬斯·庫克去世後,其子梅森繼承父業,在世界各地組建旅行社,創立了全球范圍內的旅遊業務。

法國於1945年對設在法國的托馬斯父子公司實行了國有化,該公司是法國一家歷史最悠久的旅行社。

(3)旅遊發展背景擴展閱讀:

國家鼓勵企業「走出去」的政策逐步完善。2009年3月,商務部出台了《境外投資管理辦法》,大大簡化了境外投資的審批過程,給予企業更多政策鼓勵。

針對中小企業,我國設立了「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資金」,搭建了中小企業境外經貿合作區平台,還出台了海外並購政策。此外,旅遊主管部門還通過與商務部、財政部、外匯管理局及銀監會等部門合作,引導和推動中國旅遊企業進行海外投資。

目前,我國「走出去」的旅遊企業業務不斷拓展包括旅行社、飯店、餐飲及景區等且多元化經營趨勢明顯,經營地區不斷擴大涵蓋亞洲、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

雖然我國部分旅遊企業已有一定的規模和資本實力,但相對發達國家,甚至與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相比,我國旅遊企業的國際化程度還很低,核心競爭力不強。

我國旅遊業國際化程度低,具體表現在國內不僅缺乏市場認可度高的企業品牌、國際領先的專有技術以及先進的管理能力,也沒有形成自己的知識產權和構建自己的核心競爭優勢,商業模式、產品開發等創新能力皆顯不足。

國際市場知識和國際化人才儲備不足的瓶頸,尤其是旅遊企業跨國並購方面的人才非常匱乏;對自己的市場定位和產品定位比較模糊,海外投資的需求往往並不明確;我國旅遊企業在核心產品開發和分銷系統建設方面也與國際旅遊集團存在較大差距等方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旅行社

『肆』 中國旅遊業發展背景

題目好大,新中國旅遊業的發展要分幾部分講:首先,49-66年是政治接待任務;其次,66-76年 停滯階段;目前 76-目前,發展階段,改革開放國家需要大量的外匯來建設國家,同時要對外宣傳。所以就大力發展旅遊業了。

『伍』 近代旅遊的產生背景

工業革命的推動,交通的發展
出現了旅遊業

『陸』 中國古代旅遊業產生的背景是什麼

一、戰後經濟重建。現代管理理論是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一直到80年代初的整個歷史階段中西方的管理理論。這一歷史階段是理論是在資本主義社會通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政治、經注格局重新調整過程中所形成的。經過這次大戰,在戰勝國中英、法兩國淪為二等國家,只有美國在戰爭中得到了繁榮,成為唯一的超級大車。二、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科學技術的發展在戰後取得了巨大突破:一是原子能的應用。二是計算機的誕生、應用及發燕尾服。三是新材料的不斷發現和應用。四是人類空間技術的發展推動了工業生產力的發展:一是促進了工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二是創造了工業擴大再生產的物質條件。三是開辟了廣闊工業品的國內外市場。三、戰後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3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戰後到50年代初,這個階段是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調整和經濟恢復時期。第二階段是50年代中期以後到70年代初,這個時期被稱為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的黃金時期,經濟發展速度超過了歷史上任何時期。第三階段是從1973年末開始的,這一時期爆發了世界性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危機的標志是1973年意、德、英、美、日、法等國家相繼進入了危機階段,突出現象是失業人數大量增加,創戰後最高紀錄。四、企業結構發生變化。20世紀初生產和資本集中的私人壟斷資本,經過二戰後隨著新的科技戰果的應用,能化工業和新型工業部門的建立,第三產業的大發展,使得資本主義生產和資本的集中有了新特點:一是壟斷企業規模巨型化。二是壟斷企業混合化。三是大中小企業協作化。四是企業的服份高度分散化。五是企業不斷地向國際化發展。以上這些戰後國際形勢的各種變化,無疑給管理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要求,企業的巨型化,跨國公司的出現,人的需求多樣化,對於推動經濟發展的管理這一車輪,歷史需要它有一個不斷適應於環境變化的需要。因此,二戰後,管理理論易出現了各種不同的觀點和不同的流派,它們構成了現代管理理論的主流。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管理理論呈現出流派給呈現的局面,其深層的原因,除了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高層發燕尾服起著重要的作用外,以下因素也發揮著重要的影響:(1)生產力導致生產方式變化,促進管理思想的發展(2)宏觀經濟調節作用,推動管理的發展(3)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深化對人的認識(4)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強化市場觀念,導致內外管理思想的產生(5)自然科學思想對管理科學的滲透,導致了以系統科學為理論基礎的管理思想產生。

『柒』 我國旅行社產生的歷史背景

一、1949年以前:我國近代旅行社業的產生與發展

20世紀20年代,中國開始進入早期資本主義化進程,交通運輸業和新式旅館等設施也隨之發展,為人們的出行提供了便利條件。經濟的發展必然促進出於各類目的外出人群的流動,客觀上需要專門的旅行機構為其提供服務,我國近代旅行社業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

當時的中國已有幾家「洋商」開辦的旅行服務機構,包括英國的通濟隆、美國的運通公司等,專門為「洋人」和少數上層社會華人服務,缺少專門為中國普通民眾服務的民族資本旅行社。愛國民族資本家、上海商業儲蓄銀行創始人陳光甫先生因在外資旅行代理機構購買船票受到冷遇,因而立志創辦一家中國人自己的旅行服務機構。除了愛國和維護民族尊嚴之外,陳光甫創辦旅行社的目的還在於讓「國人及各國人士了解中國古老悠久的文化和名勝古跡」、「輔助工商」和「服務社會」。1923年8月15日,我國第一家民族旅行社——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旅行部正式成立。1927年初,旅行部與銀行分立,改組為中國旅行社,成為獨立的旅行商業機構。其經營范圍從1923年旅行部設立之初的代售國內外火車、輪船客票及旅行咨詢,逐步擴大到車站、碼頭接送和轉送、行李提取和代運、發行旅行支票、為國人辦理出國及留學事宜,以及觀光游覽等業務,還創辦了深具影響力的旅遊刊物《旅行雜志》。1927年至1937年間,中國旅行社在客運服務的基礎上又開辟了貨運服務和招待所業務,分、支社增加到49處,形成了覆蓋全國並延伸到境外的服務網路。1937年至1945年抗日戰爭期間,中國旅行社在自身資產和業務遭受巨大損失的同時,本著愛國和服務社會的經營宗旨,將協助民眾戰時流動和物資轉移作為其主要職能。抗戰結束後,中國旅行社的業務雖然一度有所恢復,可隨著國內戰爭的推進,旅行社的經營最終未能完全恢復。上海解放後,陳光甫離開內地去了香港,中國旅行社的重心也隨之轉移到香港。1954年7月1日,以香港中國旅行社為名向香港英國當局申請注冊,後發展成為香港中旅集團公司。

中國旅行社的產生和發展,對我國近代旅行社業的發展具有極大的帶動和示範作用,各地相繼出現了一些地方旅行社及類似的旅遊組織,但均規模較小,且適逢亂世,在歷史上沒有留下太大影響,大多在戰亂中消亡了。只有中國旅行社作為我國近代旅行社業的典型代表,以其不凡的經營理念和管理思想,為我國旅行社業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借鑒。

二、1949—1978年:行政事業導向的中國旅行社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了迎接海外僑胞和外國友人,我國在政府主導下設立了中國旅行社和中國國際旅行社兩大旅行社系統,負責組織相應的接待工作。

1949年10月18日,福建廈門中國旅行社成立,這是新中國第一家旅行社。同年11月和1951年12月,福建廈門和泉州華僑服務社成立。隨著華僑來訪人數的增加,廣東、天津、杭州等地的華僑旅行社也相繼成立。1957年4月22日,經國務院批准,中國華僑旅行服務社總社在北京成立,並明確其主要任務是為華僑等回國探親、訪友、參觀、旅遊提供方便,做好接待服務。1963年,國務院又將港澳同胞納入華僑服務社接待范疇。1974年1月3日,經國務院批准,中國旅行社成立,與華僑旅行社合署辦公,統稱中國旅行社。

1954年4月15日,中國國際旅行社在北京正式成立,其主要任務是負責訪華外賓的食住行游等事務,發售國際鐵路聯運客票。之後,在直轄市、省會以及其他重要城市和國境口岸陸續設立了分、支社。1958年1月9日,國務院發布《關於開展國外自費來華者接待工作和加強國際旅行社工作的通知》,決定將中國國際旅行社劃歸國務院直屬,由國務院外事辦公室領導,各地分、支社歸當地省市人民委員會直接領導,且必須接受中國國際旅行社分配的接待外賓的任務,並在接待業務上接受指導。1964年3月17日,中共中央決定,改組和擴大中國國際旅行社為旅遊事業管理局,負責對外國自費旅行者在華旅行游覽的管理工作,領導各有關地區的國際旅行社和直屬服務機構的業務,並在7月22日第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常務委員會第124次會議上,批准設立中國旅行游覽事業管理局,直屬國務院領導,對外仍保留中國國際旅行社的名稱,局、社合署辦公。中國旅行游覽事業管理局的局本部機構,經國務院確定為行政單位。

這一階段旅行社業的發展,是典型的政府主導下的行政事業導向,具體體現在:第一,旅行社的經營業務核心是進行外事接待,政治色彩濃厚,主要任務是「宣傳社會主義建設成就,擴大政治影響,增進中國與世界各國人民了解和友誼,為國家吸收自由外匯」;第二,旅行社不僅僅是事業單位(對外可稱為企業單位),還是政府機構,行使著行政管理職能,呈現出典型的「政企合一」狀態。

『捌』 對比分析古代,近代以及現代旅遊發展的背景有何區別

從歷史發展看,近代旅遊與古代旅遊的區別主要表現在()

A.旅遊目的 B.旅遊方式和內容

C.旅遊需求 D.旅行社的誕生

答案D

解析試題分析:無論近代旅遊還是古代旅遊,其旅遊目的的娛樂性佔主導地位,旅遊方式和內容沒什麼根本變化,旅遊需求相似。故A、B、C三項不是近代旅遊與古代旅遊的主要區別。但旅行社這種旅遊組織形式的誕生,標志著近代旅遊產業的形成,這是古代旅遊所沒有的。故D為正確選項。
考點:近代旅遊與古代旅遊的區別
點評:該題難度一般,屬於基礎性題目,主要考查同學們對近代旅遊與古代旅遊的辨識能力。

『玖』 康養旅遊興起的現實背景

2018年10月13日 - 隨著旅遊業的快速發展,新的旅遊方式和業態也在不斷產生,「康養旅遊」被國家旅遊局正式確定為新的旅遊方式,並納入我國旅遊發展戰略,康養旅遊度假,已經...

『拾』 我國旅遊業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旅遊行業將向著智能化,定製化,跨界結合的方向發展
1,人工智慧向旅遊服務廣泛滲透
人工智慧在2018年賺足了眼球,旅遊行業也開始研究在營銷與服務中應用AI技術再造流程、優化體驗。在目的地營銷、智慧化管理、客戶畫像、在線銷售、線下迎賓、遊客互動等多個領域,人工智慧都有廣泛應用的空間。同程旅遊已經率先開啟智能機器人在旅遊行業的運用,可以實現迎賓接待、微信購票、遊客互動等多項功能;技術大牛的去哪兒網的火車票搜索頁面,只需簡單一句話,10秒鍾即可出現車次;攜程還宣布有3個與簽證相關的技術與服務創新,已獲得國家專利發明;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進一步成熟,旅遊服務的更多環節都將迎來AI的滲透。
2,定製旅遊向細分市場深耕
細分市場是定製旅遊市場逐漸成熟的必然要求,改變目前定製旅遊概念混亂、良莠不齊的狀況。但這也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每一種細分市場都需要整合不同的資源,培養相應的定製師等人力資源。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教育部、國家旅遊局等11部門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進入實操層面,並完成對中小學的滲透式市場啟蒙,2018年研學旅行必將迎來井噴。表徵之一就是北京從2018年起將初中學生綜合社會實踐活動成績計入中考成績,預計更多城市將出台類似政策,研學旅行爆發勢頭不可阻擋。細分市場對精細化管理的要求甚高,只想蹭熱點炒概念的做法怕是行不通了。
3,跨界融合加劇
在大的格局上,旅遊與生態建設、美麗鄉村、基礎設施提升、新型城鎮化、產業轉型升級、脫貧攻堅有完美的結合點,特別地方政府推動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調整,為旅遊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在小的方面,旅遊與個體的消費升級息息相關,從簡單的滿足觀光需求,到休閑放鬆、親子娛樂、家庭度假、蜜月婚紗、接受教育、培養興趣、滿足愛好、陶冶情操等,旅遊的功能得到極大擴展,在提升生活品質上發揮了極大的作用。目前,各種「旅遊+」還僅在初級階段,不管是大的格局,還是小的方面,仍有極大的發展空間,跨界融合的趨勢還將長期持續。
大市場催生出新的人才需求,抓住旅遊行業新趨勢的企業對於人才需求非常強烈,紛紛給出高薪搶人,比如,在線旅遊巨頭同程,大多數產品運營和技術類崗位給出的年薪都在30萬左右~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