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布局旅遊業

布局旅遊業

發布時間: 2020-12-01 13:31:15

Ⅰ 重慶旅遊布局大致可以分為哪些旅遊區

重慶旅遊來業發展全面自提速,國內、入境和出境三大旅遊市場均獲得了高速增長。旅遊經濟主要指標年均增幅超過20%,增幅在全國名列前茅,旅遊業作為全市經濟支柱產業的地位逐漸鞏固(詳見表7-2)。

重慶旅遊業在吃、住、行、游、購、娛等旅遊要素方面配套水平明顯提高,旅遊產業結構日趨合理。以味型鮮明、主次有序為特色的渝菜,又以麻、辣、鮮、嫩、燙為重點,變化運用,終成百菜百味的風格,廣受大眾喜愛。重慶萬豪酒店等一大批高檔酒店為旅遊者提供了舒適的住宿環境;江北機場、成渝鐵路、川黔鐵路、黃金水道及蛛網式的高速公路為旅遊業提供了便利的交通;以自然景觀、濃郁的文化為突出特色的A級景區景點讓旅遊者流連忘返;解放碑、沙坪壩三峽廣場、楊家坪等商場內琳琅滿目的商品令各方旅遊者競相選購;KTV會所、咖啡廳、茶館、酒吧等娛樂場所更為旅遊業增添了色彩。旅遊布局大致可以分為重慶都市風光旅遊區、三峽庫區風光旅遊區、東南岩溶山水與民族風情旅遊區。

Ⅱ 旅遊規劃與開發的幾種主要空間布局模式

區域旅遊的空間功能分區是旅遊規劃與開發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工作,不僅有利於旅遊區的規劃與開發,更有利於今後旅遊區建設和經營過程中的管理。 在旅遊區的功能分區和布局上那個存在以下一些布局模式:
1) 環自然風景點或娛樂中心布局:在自然風景魅力突出的旅遊區,通過此種布局模式可進一步提高自然風景點的吸引力,布局重點是娛樂,其次是住宿。
2) 環旅館布局: 缺乏明顯的核心自然景點的旅遊區,通過此種布局使得豪華旅館成為核心,布局重點是旅館的建築風格和綜合服務設施體系。野營地式布局:適用於景點分散、當地條件又不適宜興建大型旅館的旅遊區,是對整個旅遊區適當的亞區劃分為基礎,兼顧功能互補性,重點對亞區的旅遊服務設施進行布局。
3) 社區-旅遊吸引物綜合體(CAC)布局:是在旅遊區中心布局一個社區服務中心,外圍分散形成一批旅遊吸引物的綜合體。
4) 三區結構布局:核心是受到嚴密保護的自然區,圍繞它的是娛樂區,最外層是服務區。
5) 雙核布局:為旅遊者需求與自然保護區之間提供了一種商業紐帶,通過精心的設計,將服務功能集中在一個輔助性社區內,處於保護區的邊緣。

Ⅲ 《旅遊規劃通則》中要素結構、空間布局和供給要素都指的是什麼

讓我來告訴你答案!要素結構:旅遊產業的內部各個要素之間的構成比例和結構關系。
空間布局:指各種要素之間的空間分布。
供給要素:指旅遊業發展的各種支持要素和旅遊服務設施。

Ⅳ 旅遊規劃與開發的幾種主要空間布局模式

區域旅遊的空間功能分區是旅遊規劃與開發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工作,不僅有利於旅遊區的內規劃與開發,更容有利於今後旅遊區建設和經營過程中的管理。 在旅遊區的功能分區和布局上那個存在以下一些布局模式:
1) 環自然風景點或娛樂中心布局:在自然風景魅力突出的旅遊區,通過此種布局模式可進一步提高自然風景點的吸引力,布局重點是娛樂,其次是住宿。
2) 環旅館布局: 缺乏明顯的核心自然景點的旅遊區,通過此種布局使得豪華旅館成為核心,布局重點是旅館的建築風格和綜合服務設施體系。野營地式布局:適用於景點分散、當地條件又不適宜興建大型旅館的旅遊區,是對整個旅遊區適當的亞區劃分為基礎,兼顧功能互補性,重點對亞區的旅遊服務設施進行布局。
3) 社區-旅遊吸引物綜合體(CAC)布局:是在旅遊區中心布局一個社區服務中心,外圍分散形成一批旅遊吸引物的綜合體。
4) 三區結構布局:核心是受到嚴密保護的自然區,圍繞它的是娛樂區,最外層是服務區。
5) 雙核布局:為旅遊者需求與自然保護區之間提供了一種商業紐帶,通過精心的設計,將服務功能集中在一個輔助性社區內,處於保護區的邊緣。

Ⅳ 針對旅遊鄉村業態布局比較單一怎麼解決

可以從五個方向著手:一是發展產業化,各地以農業為基礎,利用農業、農村資源,興辦鄉村旅遊,已經逐步過渡到旅、農、工、貿綜合發展,走產業化發展之路。

二是:業態多樣化,從初級觀光向高級休閑、從同質開發向差異發展、從單體經營向集群布局的轉變,各地積極培育鄉村旅遊新業態。

三是:產品特色化,依託當地資源、發展現狀、目標人群,因地制宜,細分市場,精緻產品,創新設計,形成一村一品、一縣一色的鄉村旅遊定位和策劃,避免低層次雷同建設和重復開發,構建差異化、特色化的產品體系。

四是:運作組織化。改變傳統的個體分散經營模式,建立協會組織,提高組織化程度,提高社會參與水平。

五是:服務標准化,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國內外相繼出台的各類鄉村旅遊相關的規范、標准50多個,涵蓋10餘種類型,有效地解決了鄉村旅遊發展過程中散、亂、差等問題。

還可以要通過專業的設計院進行產業的布局設計,有效的提高遊客的體驗效果。比如遠景設計院

Ⅵ 簡要分析旅遊資源開發與規劃的幾種主要空間布局模式

1、旅遊資源
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凡能對旅遊者產生吸引力,可以為旅遊業開發利用,並可產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各種事物和因素。

2、旅遊資源單體
可作為獨立觀賞或利用的旅遊資源基本類型的單獨個體,包括"獨立型旅遊資源單體"和由同一類型的獨立單體結合在一起的"集合型旅遊資源單體"。

3、旅遊資源開發
為發揮、提升旅遊資源對遊客的吸引力,使得潛在的旅遊資源優勢轉化成現實的經濟效益,並使旅遊活動得以實現的技術經濟行為。

4、旅遊資源地域分異規律
指旅遊資源,包括自然旅遊資源和人文旅遊資源,在地表沿一定方向分異或分布的規律性現象,它表明旅遊資源的空間分布差異性。

5、非逆性原理
無論是自然旅遊資源還是人文旅遊資源,其形成過程是不可逆轉的,一旦遭到破壞,就難以修復到原來的狀態。

6、星月定律
在一定區域,旅遊吸引力的大小主要由最具體色、觀賞遊憩價值或歷史文化、科學藝術價值最大的旅遊資源決定,這一規律被稱為最高因子限定律或星月定律。

7、林德曼定律
能量沿營養級移動時,逐級遞減,後一營養級只能是前一營養級能量的1/10左右,該定律即為「十分之一定律」或「林德曼定律」。

8、旅遊資源評價
從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旅遊資源及取得最大社會效益的角度出發,運用某種方法,在旅遊資源調查的基礎上,對一定區域的具有一定旅遊資源價值特徵、環境氣氛及開發利用基礎的社會經濟條件進行深入剖析和研究的過程和結論。

9、舞台化
以旅遊為舞台,在經濟等關系的作用下,旅遊主題成員間充分交流,從而賦予旅遊地以「故事」,使得成員以旅遊地為道具和載體,獲取經濟關系以外的收獲。

10、文化的物化
是將客源市場對旅遊目的地的認識中尚未有具體形態表示物的部分以物質的形式在旅遊地表現出來。

11、旅遊資源承載力
在保證旅遊環境系統的一定生態功能和民族歷史文化不至於消失的前提下,通過科學的配置措施,所能支持的旅遊業規模及接納遊客人口限度。

12、直接市場法
可以直接運用市場價格對可以觀察和度量的旅遊資源價值變動進行測量的一種方法。

13、替代性市場法
當所研究的旅遊資源本身沒有市場價格來直接衡量時,可以尋找替代物的市場價格來衡量。

14、假象市場法
在替代性市場難以找到的情況下,以人為創造假想的市場來衡量旅遊資源的價值,這種方法稱為假象市場法。

15、初始原風景
是對人們成年之前所居住環境的總體概括,它影響著旅遊者選擇旅遊地的取向。

16、旅遊資源的三個特點。
1) 包括自然界形成的,也包括社會創造的,其存在是客觀的;
2) 與旅遊者直接相聯系的,能激起旅遊者的旅遊動機,是旅遊者旅遊活動的對象物,能滿足旅遊者的特定需要;
3) 與旅遊業直接相聯系,能為旅遊業所開發利用,並產生一定的效益。

17、簡述《旅遊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GB/T 18972-2003中的旅遊資源的主類。
可以分為地文景觀、水域風光、生物景觀、天象與氣候景觀、遺址遺跡、建築與設施、旅遊商品、人文活動等八大主類。

18、旅遊資源分類的原則
1) 同質性與差異性原則;
2) 對應性原則;
3) 第次性原則。

19、旅遊資源分類的步驟
1) 在大量收集各種旅遊資源資料的基礎上,確定旅遊資源分類的目的和要求;
2) 通過比較分析,初步建立分類系統,把各類旅遊資源歸入不同類型;
3) 通過補充、調整,完善分類系統;
4) 在完成前述工作的基礎上,寫出分類說明。

20、人文旅遊資源的景觀特性
1) 突出的人造性
2) 顯著的時代性
3) 豐富的文化性

21、中國古代建築的基本特徵
1) 木構架為主的框架式結構;
2) 優美柔和的輪廓造型;
3) 整齊而靈活的庭院式平面布局;
4) 豐富絢麗的建築裝飾;
5) 天人合一的環境藝術。

22、簡述園林景觀的構景原則和造景手法
構景原則有:
1) 貴在自然
2) 重在曲折
3) 精在特色
造景手法有:
借景、框景、抑景、對景、漏景

23、人文活動類旅遊資源的主要特點
1) 非物質性;
2) 民族文化性;
3) 地域性;
4) 多樣性;
5) 體驗性。

24、旅遊資源普查的意義
1) 有利於掌握資源賦存現狀;
2) 有利於明確資源開發方向;
3) 有利於資源的科學保護;
4) 有利於旅遊產業可持續發展。

25、旅遊資源普查的成果形式
1) 旅遊資源普查表格;
2) 旅遊資源普查報告;
3) 旅遊資源信息查詢系統;
4) 相關圖件等。

26、旅遊資源普查中的「十字」方針和「五定」原則分別是什麼
「十字」方針指科學、客觀、准確、量化、簡潔;
「五定」原則指定位、定性、定量、定級、定影。

27、旅遊資源評價的目的和原則
評價的目的:
1) 明確旅遊資源的質量;
2) 確定旅遊地的性質;
3) 提供開發利用的科學依據;
4) 反映旅遊資源的演化發展情況。
評價的原則:
1) 全面系統原則;
2) 動態發展原則;
3) 客觀實際原則;
4) 綜合效益原則;
5) 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原則。

28、《旅遊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GB/T 18972-2003)中旅遊資源評價的內容包括哪些?
1) 觀賞遊憩使用價值;
2) 珍稀奇特程度;
3) 規模、豐度與幾率;
4) 完整性;
5) 知名度和影響力;
6) 遊憩期或使用范圍;
7) 環境保護與環境安全。

29、簡述「三三六」評價法
即「三大價值」、「三大效益」、「六大條件」。
三大價值指歷史文化價值、藝術欣賞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
三大效益指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六大條件指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旅遊資源的類型和地域組合條件、旅遊資源的容量條件、客源市場條件、旅遊開發投資條件和施工難易條件。

30、旅遊資源分類的步驟
1) 在大量收集各種旅遊資源資料的基礎上,確定旅遊資源分類的目的和要求;
2) 通過比較分析,初步建立分類系統,把各類旅遊資源歸入不同類型;
3) 通過補充、調整,完善分類系統;
4) 在完成前述工作的基礎上,寫出分類說明。

31、旅遊商品的主要特點是什麼,針對每一種特點,我們在旅遊資源開發中應注意什麼?
1) 相對可移動性。一方面導致了美食旅遊和購物旅遊依然存在,另一方面導致全國各地美食和旅遊紀念品日益趨同的現象。因此,從開發旅遊商品的角度來看,應該有意識地限制旅遊商品的移動,使其始終保持地域特色。
2) 地域性。沒有地域性的商品不具有壟斷性且容易被市場所淘汰。因此在旅遊商品開發過程中,一定要依託地區的自然歷史文化特徵,開發壟斷性強、地域特色突出的旅遊商品。
3) 再造性。相關的旅遊開發不是受到旅遊資源本身容量的約束,而是受到旅遊市場發展規模的限制。為此,作為比較成熟的旅遊目的地,需要重視旅遊商品的開發,提高購物、飲食在遊客消費中的比重,為地方旅遊收入增長開辟一條新的途徑。

32、試從旅遊目的地的規模角度談談旅遊資源的開發模式
根據開發規模、開發對象功能,以及開發組織形式不同,對開發類型的劃分是不同的。從旅遊目的地的規模來看可以分為跨區域開發、區域開發和小區域開發,甚至產品開發。
1) 跨區域開發涉及空間范圍巨大,應在高位政府主導下以及不同地域政府的協作下進行。為避免出現重大失誤,必須進行規劃研究,並在開發過程中對規劃對調整。
2) 區域開發是指市級開發。由於管理機構唯一,行政意志可以得到很好的體現,因此區域開發是政府指導並控制下的開發。根據旅遊資源的等級、區位條件和區域經濟背景的組合,對區域旅遊開發方向進行判定。
3) 小區域開發是指村鎮級別的開發。確定開發方向,注重與周邊村鎮的差異性發展,提倡差異競爭。小區域開發所涉及的空間有限,對開發資金規模要求不高,當地可自主開發。開發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決定於開發者的意志和理念。

33、試述地質地貌類旅遊資源的開發要點。
1)開展地學專業旅遊
此類資源具有十分突出的科學意義,因此具有重要的科學教育功能。
2)開展觀光旅遊
一要保持地質地貌原貌,盡可能避免人為的修飾和改動;
二要向遊客提供各方便的配套服務,滿足遊客的各種旅遊需要;
三要注意對資源及環境的保護。
3)開展體育健身旅遊
利用地表的地勢起伏,配以其他必要的自然要素,通過旅遊者自身運動,達到體育健身的目的。
注意線路的選擇、設計,同時要盡可能消除各種危險因素,最大限度保證遊客的人身安全。
4)開展療養和度假旅遊
在一些地質地貌景觀奇特、優美,其他自然要素配合良好的地區,可建成療養院或度假區。
5)發揮地質地貌在風景區中的襯景作用
有些風景區雖然不是以地質和地貌風景為主,但它離不開地質地貌這個基礎,所以如何充分發揮地質地貌的襯景作用是旅遊資源開發中的一個重要技巧。

34、試述遺址遺跡類旅遊資源的開發要點
1)分析遺址遺跡的全貌和內涵,選擇開發的具體對象
要以考古發掘及其科研成果為依據,分析遺址遺跡的全貌和內涵。
就某一地區而言,應從宏觀上把握遺址遺跡的分布狀況、類型、特徵、蘊藏量及相應的聯系與區別;從微觀上選擇重點遺址,弄清其時代、類型、文化屬性、文物藏量和歷史科學價值,為選擇具體開發對象提供依據。
2)確定開發目標,因地制宜進行開發
a對自成系列的遺址群的開發:在遺址群所在地建立綜合性的游覽區。
b對范圍小、獨立存在的遺址的開發:可建立專題博物館。還有些價值重大、特點突出,但尚不具備單獨開發條件的獨立遺址,則以保護為主,對其價值與范圍樹立標牌,作為參觀點納入該地的旅遊產品中。
c對廣泛分布的同類遺址的開發:開辟為旅遊線路,開發特色旅遊產品。如三國旅遊線路
d對歷史文化名城內的古遺址的開發,應納入名城總體建設規劃之中。歷史文化名城的開發有再現型和展示型兩種
e對革命軍事遺址的開發:以國內旅遊者為重點,以向人民群眾尤其是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教育為中心任務,貫徹寓教於游、寓教於樂的方針,根據具體對象因物而異,採取不同方式進行開發。
3)遺址遺跡的開發應該融入遊客的體驗
如北京順義區焦庄戶地道戰遺址將實施新保護規劃方案,建成以展示地道戰革命歷史文化為主題,綜合參觀、體驗活動、休閑旅遊為一體的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綜合活動區。遊客們在這里可以看展覽,了解地道戰的歷史;鑽地道,參觀抗戰民居,吃抗戰飯,看抗戰電影,甚至可以親自打一場「地道戰」,真實體驗抗戰時期的戰斗生活。

Ⅶ 旅遊業規劃布局中受哪些因素影響

1.資源因素
城市旅遊空間規劃布局首要的一點是要有足夠支撐的旅遊資源。旅遊資源因素中對城市空間規劃布局有直接影響的部分主要有旅遊資源質量高低,旅遊資源分布情況好壞以及旅遊資源的屏蔽程度。旅遊資源質量高低對旅遊者的空間行為有決定性作用,城市旅遊空間規劃布局受城市旅遊資源質量的直接影響。旅遊資源質量高的城市旅遊區如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自然及人文、社會等條件是城市旅遊網路節點中的重點,可以會成為以後城市旅遊的中心,往往會優先重點開發這一地區。而對旅遊資源質量一般的地區則一般會成為城市旅遊網路的末端節點,開發性不高。而城市某一區域中若突然發現資源質量等級較高的重大歷史或自然遺產,則可能會改變原有的城市旅遊空間格局。其次,旅遊資源的分布狀況也會影響城市旅遊空間規劃布局。城市旅遊資源在分布上有集中和分散兩大主要形態,通常旅遊資源比較集中的地區是市旅遊開發的優先區域,相對較容易開發,所以旅遊資源的分散情況對城市旅遊開發格局也有決定作用,城市旅遊空間規劃布局必須結合旅遊資源分布狀況進行。資源屏蔽指特定的城市旅遊區域內,由於相互之間資源關系不太和諧導致某一地區旅遊資源開發值降低的情況。旅遊資源屏蔽多與競爭有關,如相似資源開發早、晚者之間的競爭,資源屏蔽會導致一些本身具有較大價值的旅遊資源可能得不到開發,從而影響到旅遊空間規劃布局。
2.區位因素
城市旅遊空間布局受城市旅遊客流的強度與方向牽制,而在影響城市旅遊客流的強度與方向的所有常規因素中,旅遊城市各旅遊區的區位條件是除城市旅遊資源因素以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雖然在影響城市旅遊空間布局的因素中資源占據第一位,但從旅遊空間的角度來看,區位條件對旅遊的布局具有更大影響。影響城市旅遊空間規劃布局的城市旅遊空間的區位條件主要包括三方面:一為與外部客源地間的相對區位關系,二為內部區位條件,三為區位屏蔽現象。外部區位關系主要指客源地與旅遊區周圍的相互距離及在旅遊城市周圍的分布,客源地的分布越集中、與城市旅遊區距離越近,越能穩定城市該旅遊區的客源流,各種資料表明很多人的旅遊的途中費用會占旅遊花費總數的20%-33%左右,因此對區域旅遊空間規劃布局來說外部區位條件具有重大影響。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交通條件始終處在不斷的改善中,人們出行時在交通上所花費的費用比重隨之在不斷降低,這種區位關系的改變會使城市旅遊空間的規劃布局產生受到相應影響。除了包括外部客流外,城市旅遊區域的客源中內部客流也是主要組成部分。旅遊城市區域內部客源中心距離越近,其區位條件也會越好,越利於城市旅遊空間有針對性和重點地規劃布局。在城市各旅遊區空間競爭中,最典型的一類是城市各旅遊區之間的區位屏蔽。城市各個旅遊區之間的交通和客流等有密切關系,這種相互影響同時對城市城市旅遊的空間規劃布局有客觀的影響。
3.市場因素
城市旅遊資源不同於自然景點,它們大多是歷史文化的產物,具有鮮明的地域性和不平衡性,這種地域性和不平衡性也會影響到城市旅遊供需。其不平衡性主要表現在兩點:第一是某些城市旅遊資源豐富,但與客源地距離較遠,區位調教的不佳導致資源供給過剩;第二是某些城市游覽點不多,旅遊資源不豐富,但卻有十分龐大的旅遊需求。旅遊資源與區位是無法變化的,因此旅遊需要的空間分布便成為其中最大的變數,而旅遊空間需求便是市場因素,對旅遊供給空間規劃布局有直接影響。旅遊需求這一市場因素如同風向標,在此基礎上能夠把握旅遊者的旅遊流動規律,通過對旅遊者市場需求模式的分析,可以為城市旅遊開發的戰略提供更明確的依據。從這點來說,市場因素對城市旅遊空間規劃布局的正確性具有重要導向意義。在不斷深入研究城市旅遊市場需求的基礎上,可以改善城市旅遊空間規劃布局遍地開花的現狀,避免出現旅遊項目盲目開發和建設的情況,促進重點城市旅遊空間規劃布局的形成。
4.社會、經濟因素
社會環境,是城市旅遊發展的整體支撐,尤其城市的硬環境和軟環境更是對城市旅遊發展前景有直接影響。在城市社會環境中,除了包括社會治安、物價水平、文明程度,還涉及到交通設施、居民文化素質等方面,這些社會環境因素都會或多或少影響到城市旅遊名聲和空間規劃布局。除以上微觀社會因素會,社會宏觀因素也會影響到城市旅遊空間規劃布局。
比如公民休假制度,「五一」、「十一」等政策使居民休閑時間和旅遊時間隨之增加。尤其雙休日的實行,明顯帶動了近郊遊及環城游市場等短中途旅遊市場的進一步開發,大大改變了城市旅遊空間規劃布局,因此城市旅遊空間規劃布局必須對社會因素進行充分地考慮。其次,經濟實力的強大與否對城市旅遊空間規劃布局也有直接的影響。經濟能力較強的發達城市不僅能為旅遊業的發展提供財力資源,同時還能為其提供必須的基礎設施與服務管理等各種條件,對城市旅遊的發展和城市旅遊開發范圍的逐步擴大有很強的推動作用,進而能夠促進城市旅遊空間布局較快發展為成熟網路。
5.交通因素
城市旅遊交通發展的均衡與否會較大地影響城市旅遊空間規劃布局情況,好的交通設施條件是吸引周邊旅遊地客源的很大優勢之一,各種調查都表明旅遊地如果交通落後通常會在屏蔽效應中落到最後。比如中華恐龍園旅遊景點的建立,選址在滬寧高速公路常州段的出入口,便利的交通設施匯集了大批全國各地的旅遊客源。除了影響客源外,旅遊地區的交通因素在旅遊城市旅遊空間規劃布局的影響還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旅遊交通的可達程度與旅遊景點的開發建設緊密相關,旅遊開發商在旅遊景點空間布局過程中必須對慮旅遊交通的空間布局狀況有自覺的考慮,且必須力求向旅遊交通便利的區域集中規劃布局。其次,在空間布局上,旅遊景點呈現更多的現象是聚集性,而較少有擴散現象,其聚集性往往是以國道、高速公路及鐵路等主要交通幹道為依託進行空間布局,旅遊景點主要聚集於交通便利與資源富集區,這些也是交通因素基礎設施開發建設影響的結果。此外,由於旅遊資源空間規劃多聚集在交通設施便利的區域,因此交通因素也會影響到旅遊資源區域的等級。總而言之,交通因素對城市旅遊空間規劃布局的影響不容小覷。

Ⅷ 井岡山旅遊頁面的布局結構特點

它的整個結構點分為三個板塊,而且的特點的話像一個龍頭。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