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文化學論文
⑴ 成都電子科大專套本專業有哪些
成都電子科大專套本專業是在沙河校區3年時間專本套讀
人力資源管理
課程設置:Ⅰ:英語(二)、管理學原理、公共關系學、管理思想史、勞動關系與勞動法、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人員素質測評理論與方法。Ⅱ: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基礎會計學、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工作分析、經濟學、薪酬管理、社會學概論、行政管理學、畢業考核(或論文綜合實踐實驗實習等)
就業面向:在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企事業單位從事部門管理、企業管理、勞動人事管理等工作。
公共事業管理
課程設置:Ⅰ:英語(二)、人力資源管理(一)、公共政策、勞動和社會保障概論、公共事業管理、公共經濟學、非政府組織管理。Ⅱ: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行政法學、管理信息系統、公共管理學、管理心理學、教育管理原理、公共衛生管理、國土資源管理、畢業考核(或論文綜合實踐實驗實習等)
就業面向:文、教、衛、環保、社會保險等各事業單位的行政管理部門。
電子商務
課程設置:Ⅰ:英語(二)、電子商務技術、網路金融與管理、網路經濟與企業管理、管理經濟學、網路營銷、網路營銷(實踐)、計算機網路基礎、計算機網路基礎(實踐)。Ⅱ: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高等數學(一)、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實踐)、動態網站編程基礎、電子商務法概論、電子商務安全導論、電子商務安全導論(實踐)、網路財務、資料庫原理與應用、企業經營戰略概論、商品流通概論、證券投資分析、畢業考核(或論文綜合實踐實驗實習等)
就業面向:企業事業單位的電子商務領域內的技術崗位與管理崗位。
信息管理與服務
課程設置:Ⅰ:英語(二)、信息系統設計與分析、信息系統設計與分析(實踐)、信息政策與法規、Windows及其應用、Windows及其應用(實踐)、計算機信息檢索、信息咨詢、信息資源建設。Ⅱ: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高等數學(工專)、計算機網路技術、信息經濟學、工程經濟、信息系統開發、動態網站建設編程、資料庫及其應用、辦公自動化原理及應用、畢業考核(或論文綜合實踐實驗實習等)
就業面向:在國家安全、公安、信息產業等部門,以及IT和通信行業公司從事信息系統及產品的研究、設計、開發、網路、信息、數據的安全維護等工作。
工商企業管理
課程設置:Ⅰ:英語(二)、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管理學原理、金融理論與實務、企業經營戰略、組織行為學、質量管理學。Ⅱ: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財務管理學、企業管理咨詢、商品流通概論、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經管類)、線性代數(經管類)、經濟合同運行概論、社會經濟統計學原理、國家稅收、社會保障概論、畢業考核(或論文綜合實踐實驗實習等)
就業面向:行政管理部門、行業協會及經濟咨詢部門。
市場營銷
課程設置:Ⅰ:英語(二)、金融理論與實務、消費經濟學、國際市場營銷學、商品流通概論、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國際商務談判。Ⅱ: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線性代數(經管類)、企業會計學、市場營銷策劃、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經管類)、管理學原理、貨幣銀行學、企業經營戰略概論、畢業考核(或論文綜合實踐實驗實習等)
就業面向:工商企業或相關行業的市場營銷業務與管理等崗位。
行政管理學
課程設置:Ⅰ:英語(二)、社會學概論、當代中國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公共政策、領導科學、公務員制度。Ⅱ: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行政組織理論、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一)、普通邏輯、法學概論、財務管理學、中國文化概論、中國行政史、西方行政學說史、公文寫作與處理、畢業考核(或論文綜合實踐實驗實習等)
就業面向:在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企事業單位從事行政管理等工作。
物流管理
課程設置:Ⅰ:鐵路運輸組織學、市場營銷學、外貿運輸與保險、物流規劃、物流經濟學、現代物流學、倉儲技術和庫存理論。Ⅱ: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管理運籌學、物流系統工程、物流企業管理、物流信息技術與應用、物流信息技術與應用(實踐)、商品流通概論、交通運輸經濟、交通工程、運輸市場營銷、物流案例與實踐(二) 、畢業考核(或論文綜合實踐實驗實習等)
就業面向:工商企業物流中心和物流公司經營管理等崗位。
會計
課程設置:Ⅰ:金融理論與實務、英語(二)、高級財務會計、審計學、財務報表分析、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市場營銷學。Ⅱ: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資產評估、會計制度設計、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經管類)、線性代數(經管類)、會計電算化基礎、稅務會計、社會經濟統計學原理、外國財政、社會保障概論、畢業考核(或論文綜合實踐實驗實習等)
就業面向:企事業單位和服務機構,從事會計、審計、會計電算化及經濟管理等工作。
項目管理
課程設置:Ⅰ:英語(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項目管理學、項目范圍管理、項目成本管理、項目管理案例分析、項目組織與團隊管理;Ⅱ: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管理經濟學、項目管理軟體(含實踐)、項目質量管理、項目時間管理、項目風險管理、項目論證與評估(實踐)、企業經營戰略、商務交流、公共關系學、畢業設計
就業面向:畢業生可進入金融投資、IT、軟體開發、電信、建築、咨詢等行業領域的企事業單位和服務機構,從事項目策劃、項目評估、項目計劃與監控、項目融資、項目采購管理、項目合同管理等工作
旅遊管理
課程設置:Ⅰ:市場營銷學、組織行為學、旅遊與飯店會計、旅遊資源規劃與開發、旅遊企業投資與管理、中外民俗、客源國概況。Ⅱ: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對外經濟管理概論、專業英語、飯店前廳與客房管理、旅遊文化學、畢業考核(或論文綜合實踐實驗實習等)
就業面向:可從事國際、國內旅行社導游、外聯業務工作,旅遊景點、風景名勝區的導游員、業務管理工作;旅遊涉外飯店一線管理及前台、商務樓層、宴會的貴賓接待等高層次服務工作。
英語
課程設置:Ⅰ:英語寫作、國際商務英語、英語語法、英語翻譯、高級英語、口譯與聽力、俄語(或日語)。Ⅱ: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英語詞彙學、外貿函電、外語教學法、英美文學選讀、畢業考核(或論文綜合實踐實驗實習等)
就業面向:能在外貿、外事、外企及政府機構、文化新聞出版、教育科研、旅遊等部門從事經貿、翻譯、涉外商務談判、報關、營銷管理、教學研究等工作。
建築經濟管理
課程設置:Ⅰ:英語(二)、工程建設監理概論、經濟管理、建築經濟與企業管理、工程質量與進度控制、建築工程技術經濟學、建築工程項目管理。Ⅱ: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經濟法概論、運籌學與系統分析、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二)、計算機基礎與程序設計、計算機輔助管理、建築施工技術、基礎會計學、建築材料、建築工程定額與預算、畢業考核(或論文綜合實踐實驗實習等)
就業面向:房地產開發、經營、價格評估、施工企業、房地產開發企業等部門。
金融
課程設置:Ⅰ:英語(二)、對外經濟管理概論、管理學原理、財務管理學、國際金融、金融市場學、銀行會計學。Ⅱ: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市場營銷學、貨幣銀行學、保險學原理、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經管類)、線性代數(經管類)、國際結算、外國財政、社會保障概論、金融理論與實務、畢業考核(或論文綜合實踐實驗實習等)
就業面向:銀行、證券、房地產、保險、信託投資、金融資產管理、投資基金等部門。
計算機網路
課程設置:Ⅰ:英語(二)、高等數學(工本)、網路操作系統、計算機網路管理、計算機網路安全、通信概論、計算機網路原理。Ⅱ: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互聯網及其應用、互聯網及其應用(實踐)、資料庫系統原理、資料庫系統原理(實踐)、網路工程、Java語言程序設計(一)、Java語言程序設計(一)(實踐)、數據結構、數據結構(實踐)、網頁設計與製作、網頁設計與製作(實踐) 、軟體工程、軟體工程(實踐)、計算機通信介面技術(含實踐)畢業考核(或論文綜合實踐實驗實習等)
就業面向:在地方政府、企事業單位從事計算機網路操作管理與維護,計算機網路軟體編制、網路軟、硬體產品的銷售與服務等工作。
電子信息技術
課程設置:Ⅰ:英語(二)、信息資源管理、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多媒體應用技術、信息技術導論、信息安全工程、電子電路EDA技術(含實踐)。Ⅱ: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Java語言程序設計、電子技術基礎(一)(含實踐)、計算機網路管理(一)(含實踐)、信息系統開發 、資料庫及其應用、電子測量、C語言程序設計、邏輯電路、畢業考核(或論文綜合實踐實驗實習等)
就業面向:在生產製造企業從事電子產品的工藝實施、生產組織、技術管理等工作,以及電子設備及系統的操作、管理與維護等工作。
電子工程
課程設置:Ⅰ:英語(二)、高等數學(工本)、計算機通信介面技術、計算機通信介面技術(實踐)、信號與系統、信號與系統(實踐)、自動控制理論(二)、單片機原理及應用、單片機原理及應用(實踐)、數字信號處理、數字信號處理(實踐)。Ⅱ: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工程經濟、物理(工)、物理(工)(實踐)、復變函數與積分變換、計算機軟體基礎(二)、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二)、計算機軟體基礎(二)(實踐)、資料庫系統原理、資料庫系統原理(實踐)、C++程序設計、C++程序設計(實踐)、計算機應用基礎(含實踐)、數字電路、高電壓技術與安全、畢業考核(或論文綜合實踐實驗實習等)
就業面向:在通信產品的生產和經營企業從事通信設備的裝配、調試、維修和檢驗等技術工作,以及通信網路安裝、管理、使用與維護工作。
信息管理與服務
課程設置:Ⅰ:英語(二)、信息系統設計與分析、信息系統設計與分析(實踐)、信息政策與法規、Windows及其應用、Windows及其應用(實踐)、計算機信息檢索、信息咨詢、信息資源建設。Ⅱ: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高等數學(工專)、計算機網路技術、信息經濟學、工程經濟、信息系統開發、動態網站建設編程、資料庫及其應用、辦公自動化原理及應用、畢業考核(或論文綜合實踐實驗實習等)
就業面向:在國家安全、公安、信息產業等部門,以及IT和通信行業公司從事信息系統及產品的研究、設計、開發、網路、信息、數據的安全維護等工作。
計算機及應用
課程設置:Ⅰ:英語(二)、高等教學(工本)、計算機網路原理、離散數學、資料庫系統原理、資料庫系統原理(實踐)、計算機系統結構、操作系統、操作系統(實踐)。Ⅱ: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二)、軟體工程、軟體工程(實踐)、數據結構、數據結構(實踐)、C++程序設計、C++程序設計(實踐)、Java語言程序設計(一)、Java語言程序設計(一)(實踐)、網頁設計與製作、計算機通信介面技術、互聯網及其應用、畢業考核(或論文綜合實踐實驗實習等)
就業面向:在地方政府、企事業單位從事計算機應用軟體研發、系統管理、技術維護和運行等技術或管理工作。
機械製造與自動化
課程設置:Ⅰ:英語(二)、液壓與氣壓傳動、經濟管理、電氣傳動與可編程式控制制器(PLC)、電氣傳動與可編程式控制制器(PLC)(實踐)、機械製造裝備設計、機械製造裝備設計(實踐)、自動化製造系統、自動化製造系統(實踐)、精密加工與特種加工。Ⅱ: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現代設計方法、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二)、單片機與介面技術、現代控制技術基礎、現代控制技術基礎(實踐)、計算機技術基礎、計算機技術基礎(實踐)、機械原理與機械設計、冷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公差配合與測量、現代設計方法、畢業考核(或論文綜合實踐實驗實習等)
就業面向:主要面向各類大中型企業從事機電一體化產品的開發設計、製造、安裝調試、操作使用、維修、生產經營管理、機電產品銷售及售後服務等技術管理工作。
汽車服務工程
課程設置:Ⅰ:英語(二)、汽車構造、汽車發動機原理與汽車理論、汽車電子控制技術、汽車電子控制技術(實踐)、汽車運行材料、汽車服務工程、工程數學(線性代數、復變函數)。Ⅱ: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汽車市場營銷學、工程力學(一)、機動車鑒定與估價、汽車檢測診斷技術、汽車檢測診斷技術(實踐)、汽車運用工程學、中國文化概論、機械工程測試技術、多媒體技術、畢業考核(或論文綜合實踐實驗實習等)
就業面向:主要面向汽車製造、改裝、維修企業,從事各類中、高檔小轎車的微電子控制、電控噴射發動機、車載通信、車載音響、汽車電子防盜等系統和汽車電氣設備的檢測、安裝與維修工作,也可勝任汽車電子產品的生產管理、質量管理與產品的銷售等工作。
工程管理
課程設置:Ⅰ:英語(二)、財務管理學、建築施工技術、工程監理、工程項目管理、工程招標與合同管理、工程造價確定與控制。Ⅱ: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經管類)、線性代數(經管類)、房地產開發與經營、工程經濟學與項目融資、企業管理概論、中國文化概論、土木工程概論、畢業考核(或論文綜合實踐實驗實習等)
就業面向:道路與橋梁、施工和管理的市政、交通等管理部門或施工企業。
工程造價管理
課程設置:Ⅰ:英語(二)、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實務、建築工程定額與預算(本)、建設工程合同(含FIDIC)條款、工程項目管理、工程造價確定與控制、房屋建築工程概論。Ⅱ: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工程經濟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二)、線性代數、土木工程制圖、綜合課程設計、工程建設法規、裝飾工程定額與預算、安裝工程定額與預算、畢業考核(或論文綜合實踐實驗實習等)
就業面向:施工企業、建設單位、監理、招標、工程造價咨詢中介、工程造價主管部門。
計算機信息管理
課程設置:Ⅰ:英語(二)、計算機網路原理、管理經濟學、信息資源管理、運籌學基礎、操作系統概論、資料庫系統原理、資料庫系統原理(實踐)。Ⅱ: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數據結構導論、網路經濟與企業管理、軟體開發工具、軟體開發工具(實踐)、C++程序設計、C++程序設計(實踐)、信息系統開發與管理、網頁設計與製作、網頁設計與製作(實踐)、互聯網及其應用、互聯網及其應用(實踐)、軟體工程、軟體工程(實踐)、畢業考核(或論文綜合實踐實驗實習等)
就業面向:在企事業單位從事計算機信息處理和信息管理、信息管理系統軟體開發和維護等工作。
藝術設計(藝術類)
課程設置:Ⅰ:英語(二)、室內設計、廣告設計與創意、設計美學、現代設計史。Ⅱ: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設計色彩、展示設計、CI策劃、產品包裝設計(實踐)、設計表現技法、POP與DM廣告設計、設計素描、計算機輔助設計、書法、篆刻、攝影基礎、圖形設計、文字創意設計、畢業考核(或論文綜合實踐實驗實習等)
就業面向:平面設計、廣告設計、裝潢設計、展示設計、網頁設計等工作崗位。
⑵ 關於旅遊文化方面的論文
旅遊文化的歷史本真性
(一) 旅遊文化蘊含真實的歷史文化。歷(厯)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字形,就是一隻腳,表示人穿過樹林。漢代徐慎所著的《說文解字》里便說:「歷,過也,傳也。」「文化是一個復雜的總體,包括知識、藝術、宗教、神話、法律、風俗以及其它社會現象。」(英國.IB.泰勒)旅遊文化作為一種歷史和文化,應該「真實」,這種真實,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不是靠拉幾個「洋專家」,「土權威」捏造、篡改的歷史。在這場「絲路起點」爭論中。河南省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河南大學易學考古研究所所長蔡運章在古籍《穆天子傳》找到了佐證:西周時期穆天子從洛陽出發,西遊到昆侖山會見西王母。這種帶有傳奇色彩的「佐證」,只能是傳說而已,筆者認為並不能構成歷史文化的真實場景。獲取歷史本真的方法很多,特別是「絲綢之路」作為涉及氣象、宗教、貿易、藝術等方面的特質「旅遊產品(旅遊資源)」,更應運用現代的考古方法進行科學斷定,通過多方面尋找史料,多方論證,才能還原其本真性。
(二) 旅遊文化的真實性也是相對的。要絕對復原「絲綢之路」是不可能的。在研究時,我們應盡可能的在現階段考慮周全。在張騫出使西域前,也有零碎的絲綢資料可走。蔡運章先生認為,早在張騫出使西域前,絲綢之路已經開通。商代時期,中原到西域就有一條「玉石之路」,安陽殷墟富豪墓以及洛陽一些富豪墓里出土的玉器有不少是來自新疆的和田玉。事實上,商州時期,直至張騫出使,長安以西是蠻荒之地,漢朝對此冷淡,甚至有放棄掉「涼州」的打算。我們研究問題,要用哲學的觀點,應該分清主次和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與次要方面的關系。研究「絲綢之路」要首先確定其歷史概念上的內涵和外延。唯有張騫是代表大漢政府主權國家出使西域的,這是其一;學術界認可研究絲綢之路的起止時間和起止路線已有定論,就應在這個范疇內深入研究,這是其二。絲綢之路陸路有三條,在歷史中有過演變,但應有一個公認的界定。當然,我們不應反對歷史的置疑和推敲,但任何一種顛覆是要有根據的。所以,旅遊文化的本真性是相對的,應考慮旅遊、歷史、文化三者的最佳結合。這樣才有研究價值和意義。一些考古的東西僅限於歷史的范疇,對旅遊文化的作用應有所選擇。經過慎重考慮,中國專家目前側重於主張以張騫出使西域時間為起點,清中期為時間終點,這一主張在「新疆會議」上基本被中亞沿線國家接受。
(三) 旅遊文化的歷史本真性還表現在它的「真實性」不受政府及其媒體的歪曲。政府出於政治目的,經濟意識或者為了迎合某種觀點、理論,主導宣傳、媒體轟炸,造成旅遊文化的歷史本真性在體驗、傳播中褪色或者變味。西安、洛陽媒體報道時各有偏頗,缺乏「中立」立場,這也許是為了製造新聞「賣點」。但有點「禍國殃民,貽誤子孫」。洛陽媒體在對「新疆會議」上的《初步行動計劃》表述有意篡改,這種「黑色幽默」有悖於職業良知。
旅遊文化主體從心理上需要真實的歷史文化,旅遊文化作為一種學術探討,不應將民間調查上升到學術依據。旅遊客體應反映客觀的歷史文化,旅遊文化媒介需要掌握、了解真實、准確、最新的歷史文化。我們應尊重旅遊文化的歷史本真性,探首溯源,賦於客觀真實歷史意義上的旅遊文化,才能發展本地、本區域、本民族的旅遊文化。
旅遊文化的市場商品性
(一) 旅遊文化作為一種旅遊主體、客體、媒介各種關系的總和,在初期表現為旅遊資源,更多地表現為一種旅遊產品。一旦形成旅遊產品,其市場商品性隨之而來。「絲綢之路起點」之爭,說白了是一種旅遊資源、旅遊產品與旅遊文化之爭,西安、洛陽兩城市都想站在文化的「高地」,用「絲綢之路起點」這種旅遊文化世界知名品牌支撐自己的城市文化,塑造城市良好的品牌形象,讓城市在整體競爭中獲勝。
(二) 旅遊文化應該在市場上商品化,但不能違背旅遊文化的真實歷史。西安、洛陽之爭,不僅僅看到聯合國對絲綢之路沿線城市的經濟援助,還在於旅遊產品的進一步開發,城市文化內涵的提升。在今天,各個旅遊城市利用文化品牌進行城市經營,加快國際化旅遊城市進程中,應尊重旅遊文化的真實歷史,走市場化道路,不要大肆鋪張,大建一些虛無的城市廣場、城市標志等,違背商品的市場價值規律。
(三) 旅遊已成為城市的「名片」,旅遊文化更是「名片」的「晶元」。西安、洛陽兩城市渴望自己的城市明確定位,希望早日打造城市的旅遊文化品牌,應該按照旅遊、歷史、文化的規律辦事,並要分析、研究旅遊文化的特殊性,保護城市的歷史文化風貌,不要一方面大搞古城拆遷,一方面大搞新城建設。筆者看到西安、洛陽兩個城市及兩個城市在旅遊文化經營方面舊城已經破壞十分嚴重,新城的快速建設讓旅遊文化消失殆盡。所以說,旅遊文化不是一種簡單的文化,應統籌考慮,從城市的色彩定位、形象等各個方面來最終確定自己的特色。例如,北京的胡同文化,廣東的漢奸別墅,湖南的清代妓院遺址,長安古樂等等旅遊文化內容(類別)應有選擇性的接收或者傳承。
七、結尾
西安、洛陽兩城市爭奪「絲綢之路起點」這一事件,從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兩個城市對旅遊文化的重視,旅遊文化已成為旅遊城市的核心競爭力,「走向共贏」是最好的選擇,但這種選擇,不是打著中華民族「和為貴」的旗幟,漠視旅遊文化歷史本真性的選擇。也不是為了保住洛陽加入申遺名單,在「不影響西安」的前提下,將始點由西安東移至洛陽。絲綢之路在世界的商貿、文化、交流上是有重要作用,當前,商貿交易有「回潮」趨勢,備受沿線各國關注。其申遺工作是一項復雜的、巨大的工程,任何一國無法單獨申報,申遺工作應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據悉,這個政府關於絲綢之路申遺的准備工作正緊鑼密鼓地進行:西安作為起點城市,在重新設立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中,漢長安城、唐大明宮、西安碑林等將作為絲綢之路的捆綁項目出現;絲綢之路在甘肅省全長1600公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考察組對天水麥積山、武威文廟、天梯山石窟、張掖大佛寺,以及嘉峪關和魏晉墓等文物點進行了重點考察,包括10處石窟、6處古建、7處古遺址、4處古墓葬在內的物質遺存,被列入了申遺保護方案;作為絲綢之路的必由之路,新疆已經啟動了近兩年的對沿線遺址的調查、研究、保護工作
除了陝西,甘肅和新疆三省,將河南(洛陽)也納入了絲綢之路申遺項目單位,但並不是以「絲綢之路起點」的名義納入的,主要還是考慮了其絲綢之路的遺跡。筆者考慮,可能是為了全面展示絲綢之路的演變過程。我們可以看到,甘肅在打「絲綢之路」品牌上也下了很多功夫,如成立甘肅省絲綢之路協會,辦《絲綢之路》雜志,新疆,陝西也不例外。絲綢之路已成為一種馳名世界的旅遊品牌,例如舉辦「絲綢之路國際模特大賽」等等,影響甚廣。
關於旅遊文化及其歷史所謂本真性和市場的商品性問題,筆者只是泛泛而談,希望能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也希望更多的師長們加入到研究旅遊文化學科建設、基礎理論、發展探究等等問題的隊伍中來,不斷創新,為發展中國特色的旅遊文化盡自己一點心意。
⑶ 關於南京地方文化的論文怎麼寫
關於旅遊文化(簡介)
1977年美國學者羅伯特.麥金托什和夏希肯.格波特在合著出版的一本《旅遊學:要素、
實踐、基本原理》中,用「旅遊文化」作為書中一章的標題並指出旅遊文化「實際上概括了旅遊的各個方面,人們可以藉助它來了解彼此之間的生活和思想」,它是「在吸引和接待遊客與來訪者的過程中,遊客、旅遊設施、東道國政府和接待團的相互影響所產生的現象與關系的總和。」在國內,隨著旅遊事業的發展,20世紀80年代初期,「旅遊文化」這一概念被廣泛的爭論和探討,動輒以「總和」為結論,研究比較空洞,尚未作深入的研究,截止現在,許多人仍把旅遊文化與文化旅遊,旅遊文化與旅遊資源等概念混淆,缺乏橫向比較和國際銜接。許多研究和書籍大多停留在對旅遊內涵,即包括旅遊消費行為的文化,旅遊審美文化,旅遊企業文化,旅遊飲食文化、宗教文化、建築文化、民俗文化,旅遊媒體文化,旅遊法律文化的研究,對旅遊文化的特性研究也等同於文化的民族性、地域性、綜合性、繼承性、變異性等一般屬性,其特殊性研究等同於歷史的一些特點,缺乏對旅遊文化深入的研究,特別是近年來,對「旅遊文化」的研究處於相對冷淡的時期。
喻學才認為,從廣義上說,旅遊文化學是一門研究人類旅遊活動發展規律的學問;狹義地說,它是研究商品經濟運行環境下如何合理開發利用過去時代所創造的旅遊文化遺產,如何立足本國本地創造有時代精神和地域特色的旅遊文化的學問。從筆者目前看到最新的資料上,對「旅遊文化」有比較全面的定義為:
馬波定義為:旅遊文化是旅遊者和旅遊經營者在旅遊消費或旅遊經營服務過程中所反映、創造出來的觀念及其外在表現的總和,是旅遊客源地社會文化和旅遊接待地社會文化通過旅遊者這個特殊媒介相互碰撞作用的過程和結果。
方誌遠等認為,旅遊文化是文化交流與對話的一種形式,是以旅遊主體為中心,以區域文化生態為對象,以跨文化交流為媒介,在豐富多樣的旅遊活動中迸發出來的,形式復雜多樣的各種文化行為表現的總和。
章海榮認為,旅遊文化是奠基於人類追求人性自由、完善人格而要求拓展和轉換生活空間的內在沖動,其實質是文化交流與對話的一種形式。
趙榮光、夏太生等認為,旅遊文化是參與者在全部旅遊活動中的行為、過程、原因、影響及其與介入其中各種要素的社會文化聚合。
看來,大家都認識到旅遊文化是由旅遊主體(旅遊者)、旅遊客體(旅遊資源或旅遊目的地)、旅遊媒介(直接、間接服務的旅遊企業)在旅遊中發生的各種關系的總和。筆者認為:旅遊文化是旅遊主體在游覽過程中,對旅遊客體的感悟和對撞以及與旅遊媒介的交流和服務,是相互影響,相互吸引,相互促進的社會關系總和。它更多浸透了旅遊客體的客觀歷史文化和旅遊主體的主觀文化以及在旅遊過程中與旅遊媒介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種文化。我堅決反對旅遊文化概念的擴大或者泛化旅遊文化,特別是在分析和研究旅遊文化中,應該從文化、考古、歷史等角度來全面評價旅遊文化,防止「文化侵蝕」、「文化掠奪」與「偽文化」現象發生。現以西安和洛陽爭奪「絲綢之路」為例,淺談旅遊文化(主要是旅遊客體文化)歷史的本真性和市場的商品性這一特點,因是初探,理論有待完善。
⑷ 旅遊市場營銷的論文怎麼寫
旅遊市場營銷論文旅遊營銷創新論文:論開放型旅遊營銷課程的構建
【摘要】 旅遊營銷課程在旅遊管理專業課程體系中居於核心地位,實踐性是這門課程的重要特點。這些都決定旅遊營銷課程不能局限於書本和課堂,它應該在一個更為開放的平台上完成知識的傳授以及能力的培養。本文從師生關系、課本、課堂三個方面談談如何構建開放型旅遊營銷課程的問題。
【關鍵詞】 旅遊營銷課程開放型構建
旅遊營銷是以遊客需求為導向,以實現旅遊產品交換為目的,通過分析、計劃、執行、反饋和控制這樣一個過程來協調各種旅遊經營活動,滿足遊客需求並使遊客滿意,使旅遊目的地和旅遊企業獲利的經營活動的總和。作為旅遊企事業用人單位關注的一種重要能力,旅遊營銷成為旅遊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在整個教學體系中有著重要地位。但是,由於課本老化、實踐條件有限等原因,很多院校的旅遊營銷課程停留在基本理論的介紹層面,畢業生往往不能達到用人單位的能力需求。本文從分析旅遊營銷課程的地位、特點入手,探索構建開放型旅遊營銷課程的途徑。
一、旅遊營銷課程的地位
旅遊管理是工商管理一級學科下的二級學科,其下又分旅行社、酒店等方向,近年來,隨著旅遊業的迅速發展,空乘、會展等也成為旅遊管理專業的新興方向。旅遊管理專業開設的專業課程有旅遊學概論、導游基礎知識、導游業務、旅遊政策與法規、旅行社經營管理、中國旅遊地理、旅遊心理學、旅遊經濟學、旅遊營銷、旅遊英語、旅遊會計、酒店管理、旅遊文化學、旅遊規劃與開發、旅遊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旅遊客源國概況、旅遊財務管理、旅遊信息系統、微觀經濟學、計調與外聯實務等。在旅遊管理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中,旅遊營銷是很多課程的基本內容。例如飯店管理、旅行社經營管理、旅遊規劃與開發,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都需要運用旅遊營銷的基本方法、理論。在飯店、旅行社、景區等企業的運營過程中,通過旅遊市場調查了解顧客的現實需求以及競爭者狀況,從而設計出顧客滿意的產品是企業的基本內容,是旅遊營銷理論的具體運用。在飯店管理、旅行社經營管理、旅遊規劃與開發課程中還穿插有旅遊產品開發、定價、促銷等旅遊營銷的重要內容。可以說,旅遊營銷是旅遊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地位十分重要。而在現實教學中,由於種種原因,旅遊營銷課程的教授僅僅局限於課本與課堂,很難達到課程的能力目標。
二、旅遊營銷課程的特點
旅遊營銷課程的主要內容有旅遊市場環境分析、旅遊市場調查和市場預測、旅遊市場細分及目標市場選擇、旅遊市場營銷戰略、旅遊產品、價格、促銷、營銷渠道等策略、旅遊目的地及旅遊服務企業的營銷實務等。這些內容除了涉及一些必要的理論,主要就是實際的操作技術和方法,單靠課本和課堂內講述,常常顯得十分抽象,學生很難理解和掌握。雖然近年來,旅遊營銷課本的編著開始注重旅遊企業實際案例的穿插,但是由於不同的旅遊營銷主體所進行的營銷實務以及其市場環境不同,其所涉及市場細分等營銷理論千差萬別,僅憑課本和課堂內講述,很難使學生深入領會如何進行旅遊市場營銷工作。可以說,旅遊營銷課程的內容體系是以實際操作為基礎的,實踐性是旅遊營銷的重要特點。
三、開放型旅遊營銷課程的建設途徑
旅遊營銷課程在旅遊管理專業課程體系中居於核心地位,實踐性是這門課程的重要特點。這些都決定旅遊營銷課程不能局限於書本和課堂,它應該在一個更為開放的平台上完成知識的傳授以及能力的培養。下文將從師生關系、課本、課堂三個層面談談如何構建開放型旅遊營銷課程的問題。
(一)開放型的師生關系
傳統的高等教育的師生關系是教師是權威,學生是受眾。教師通過學分控制課堂,控制學生。而現在的教學更趨開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已經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接受。而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方式更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學效果更為明顯。
在「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這種教學方法執行過程中,課堂的組織邏輯是導入、授課主體、結語,通過提問層層遞進。整個教學過程由教師控制,如何設計互動環節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關鍵。互動教學是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課內與課外之間,師生互相活動,互相討論,互相觀摩,互相交流,互相學習的一種教學模式,而朋友式的師生關系是互動的基礎。朋友式的師生關系有利於產生羅森塔爾效應,學生在自己信任的教師的鼓勵、期待、欣賞中可以獲得自信和滿足,它可以產生一種積極向上的動力,並盡力達到對方的期待,以避免對方失望,這有利於學生積極地面對學習過程中的困難和挑戰。與旅遊管理專業基礎課相比,旅遊營銷的理論較為枯燥深奧,營造開放活潑的課堂氛圍對提高教學效果顯得尤為重要。
(二)開放型的課本
隨著旅遊教育的快速發展,旅遊營銷教材不斷更新。新出版的教材在基本理論體系不變的基礎上,最大的亮點在於增加來自旅遊行業的案例,並且設計出很多實訓環節。教師有效運用案例教學法、現場教學法、情景教學法、討論式教學法等有利於學生職業能力提升的教學方法,能夠在加強理論教學的同時,強化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將教學與生產實際相結合,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和就業、創業能力。一種先進而高效的教學方法,案例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培養其創新思維並能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旅遊營銷是一門實踐性和應用性很強的課程,在旅遊營銷教學中通過有效地選擇案例,使學生積極而又嚴密地對案例進行剖析並根據剖析結果確定市場營銷策略,有利於提高教學質量並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不斷更新的實習生案例庫將剛畢業學生的困難和經驗帶到課堂將為低年級學生提供良好的借鑒。
(三)開放型的課堂
旅遊營銷課程的實踐特點決定其教學過程應該突出實踐環節。旅遊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包括認知實習子系統、實踐教學子系統、專業實習子系統和第二課堂子系統。這些實訓方式的有效執行有賴於穩固實訓基地的建設作基礎。盡管在《國務院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明確規定:「企業有責任接受職業院校學生實習和教師實踐。對支付實習學生報酬的企業,給予相應的稅收優惠。」旅遊企業也由於學生人力資源成本低、校能在旅遊接待旺季補充其人手的不足、能在雙方的合作中發現人才等原因願意接受旅遊管理專業的實習生。但旅遊營銷崗位的實習安排卻存在著較大的困難。由於旅遊營銷工作需要大量的經驗並牽涉到商業機密,旅遊企業往往不願意安排實習生到旅遊營銷的相關崗位。這就要求校方積極拓展實踐平台。除了「走出去」學習企業的營銷經驗、搜集企業的鮮活案例,「請進來」企業具有豐富營銷經驗的管理人員做講座等方式外,校內企業也是一種有效的探索。許多高校通過對校內食堂、招待所等原有基礎設施進行改造建設,建立起穩固的校內實習基地,這樣既可以解決學生實習的問題,也可以將先進的管理經驗和良好的人力資源轉化為現實的經濟效益。因此,旅遊營銷課程不應局限於教室,校內外實訓基地也是旅遊營銷的課堂。
[參考文獻]
[1]劉利容,李柏槐《.旅遊市場營銷》課程實踐教學的思考.教學研究.2008,1
[2]張輝,吳萬敏.高職教育產學合作長效機制論略.高等教育研究.2008,11
[3]胡國華.案例教學法在高職「旅遊營銷學」課程中的實際運用.中國電力教育.2008,1
[4]張龍.旅遊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福建師范大學高等學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論文.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