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國外旅遊業分析

國外旅遊業分析

發布時間: 2020-12-01 10:15:59

Ⅰ 分析國外旅遊文化發展的先進經驗對我國有何啟示

許多來國家為了促進旅源游業的發展,採取了各種措施,也積累了一些經驗。
很多國家通過直接投資、減稅或設立旅遊發展基金形式來支持旅遊業的發展。如,巴西政府每年向旅遊公司投入一定資金,而且對旅遊委員會批準的飯店實施免除10年的聯邦稅收。英國的旅遊設施竣工後,可享受20%的資助金,每建一間標准客房資助1000英鎊。墨西哥旅遊法規定設立全國旅遊發展基金。新加坡和泰國徵收的旅遊稅收僅為營業收入的10%。在以色列,無論是內資外資,只要是投資重點旅遊業,就可獲得總投資額25%的政府補貼,並且購置旅遊車是免稅的。另外一些國家很注意發揮自己旅遊業方面的長處,例如法國。法國很注重旅遊的高品位,充分展示浪漫國度的形象。政府在政策上應予以支持,如對重點旅遊項目進行補貼、減稅、獎勵等,開展如奧運會之類的大型活動,以提高自身的旅遊總體形象Vhao:xh656632031。大力發展交通,以求能夠滿足遊客的需求,創造良好的政治經濟環境,使物價平穩,政治穩定。

Ⅱ 國外古代旅遊的特徵

(一)世界(以歐美地區為主)旅遊歷史的發展,是一個漫長而曲折的過程。
參照世界歷史的分期,可將世界旅遊歷史發展大體分為:
古代(1840年以前)、近代(18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現代(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這3個時期。
(二)現代旅遊的特徵
1.遊客的大眾性
所謂大眾性(這里並非指「大眾旅遊」模式),一是指旅遊者階層的廣泛性,尤其是普通民眾的積極參與,成為現代旅遊的主力軍,使旅遊從貴族化向平民化發展;二是指規模性,即參加旅遊的人數越來越多。從一生一次到每年一次甚至每年多次出遊,因而形成大規模旅遊的態勢;三是指群體性,即多數以有組織的團體旅遊,尤其是遠程的洲際性旅遊。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出現的遊客大眾性,說明原來只有小數權貴和富有人士才能享受的旅遊活動,已變成普通勞動階層的人民也能積極參與的社會活動。
2.地區的廣泛性
旅遊的發展有賴於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所以,近代旅遊和旅遊業首先在西方經濟發達國家興起。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隨著世界經濟的普遍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發展中國家的人民也逐漸有條件參加旅遊活動,先是國內,再到國外。例如中國。不僅國內旅遊發達興旺,如今已成為亞洲一個新興的旅遊輸出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由於旅遊業經受世界多次經濟危機的沖擊仍然興旺不衰,顯示出它是一個充滿活力和發展前途的朝陽產業,因而受到世界各國的看好,發展中國家也普遍重視旅遊業的發展。當今世界已有100多個國家(地區)經營國內、國際旅遊業,有100多個國家(地區)參加聯合國的世界旅遊組織。由於世界各國各地區旅遊業的普遍發展,使得現代的旅遊者幾乎可以無處不到,區域或邊遠地區旅遊的局限性正在逐漸消失,像新幾內亞、澳大利亞腹地乃至南極洲都有旅遊、探險者光顧。
3.發展的不平衡性
現代旅遊雖然具有地區的廣泛性,但同時也嚴重地存在著地區間發展的不平衡性。縱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旅遊的發展,無論是從旅遊者的人數上,還是從旅遊者的消費額上,歐洲一直占著絕對優勢,而非洲與中東所佔比例很小。
4.增長的持續性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經濟的發展經歷了許多曲折和起伏興衰的變化過程,尤其是西為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都經歷了多次經濟危機的沖擊。惟獨旅遊業一花獨秀、經久不衰,至今發展方興未艾,成為永遠不知「夕陽產業」為何物的產業。
5.影響的雙重性
古代旅遊因限於小數人的自發活動,對社會還不足以產生影響。近代旅遊和旅遊業的興起雖然對社會經濟、文化的建設和發展起到一定刺激作用,但因影響力不大,尚未引起人們的普遍關注。而現代旅遊和旅遊業的普遍快速發展,不但創造了旅遊經濟奇跡,而且對於促進異質文化的交流和不同價值觀的溝通與諒解而增進友誼等方面也作出了突出貢獻;但同時,對生態環境的污染、破壞,以及對社會文化、倫理道德等方面的負面影響也不可低估。因此,如何才能使旅遊和旅遊業持續健康地發展,以造福後代,將是21世紀的人類面臨的一個嚴峻的共同課題。
6.運作的綜合性
現代旅遊與為旅遊提供全方位一體化服務的旅遊業已發展成為需要眾多產業部門、政府機構、全社會參與並具有特定經濟、文化功能的市場綜合體。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城市)都無法獨立地發展國際或國內旅遊業。
因此,現代旅遊業將是旅遊者與旅遊服務提供者之間構成的一個相互依賴和影響的統一體。由此決定,現代旅遊業又具有高度開放性和交叉性特徵。

Ⅲ 我國旅行社與國外旅行社發展的比較

中國的旅行社與世界旅遊發達國家比較仍然是處於旅遊行業的初級階段,80%-90%的旅行社的做法基本是相互模仿做別人做過的旅遊路線, 這是由於中國的遊客和旅遊公司的經營者造成的, 因為中國的遊客也基本處於「聽之任之」的和「從眾心裡」極強的客戶群體,所以「有什麼樣的遊客,就有什麼樣的市場」的市場定論也就順理成章了, 就中國現在的旅遊行業的發展,急需要有專業技術的管理者根據中國的旅遊市場參考發達國家的旅遊經濟准確的判斷出中國自有的特殊中國式發展的趨勢
國外(旅遊發達國家),的旅遊行業的發展不是在這小小的對話框里能夠實現的, 這是需要很多的數據才能議論此事,我雖然從事了近30年的旅遊行業但目前還沒有人真正的撰寫中國的旅遊發展之必須。而國外很多國家的旅遊行業已經具有近150的發展歷史,旅行社的經營模式的多樣化、遊客的旅遊心理成熟度、旅行社責任和義務的細分、旅遊相關法律都已經相當健全
總之中國的旅遊行業的發展是很有成效的,無論它是在走彎路還是在用「摸著石頭過河」方式前行,都是要發展的,又無論國外的旅遊行業發展到了什麼地步,遊客,將是推動市場發展的重要因素

Ⅳ 國內外旅遊營銷發展狀況

我國改革開放後,伴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城鄉居民普遍開始關注和重視自己的生活質量,於是度假、休閑等旅遊需求急劇增加,國內旅遊的發展如火如荼。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更加深入發展,新世紀的中國旅遊業開始從新的經濟增長點邁向新的支柱產業,從世界旅遊大國邁向世界旅遊強國。中國旅遊業正處於蓬勃興旺時期,近年來取得了輝煌成就,中國旅遊業已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大發展時代。各地的旅遊開發也蔚為壯觀,旅遊公司如雨後春筍般興起,它們紛紛展示自己的優勢,加大宣傳力度,極力吸引遊客,形成了激烈的旅遊市場營銷競爭,面臨這種現象,研究旅遊市場營銷十分必要。

一、我國旅遊市場發展概況

旅遊業正在發展為世界上最大和增長最快的產業之一。中國旅遊市場在21世紀將進一步擴大,其不斷發展的有利條件有:中國豐富的旅遊資源不斷得到開發;旅遊產品結構不斷完善;旅遊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發展旅遊的大環境逐漸優化,這些都為中國旅遊市場的擴大提供了堅實的保障。入境旅遊市場:入境旅遊市場將會繼續擴大,亞洲是中國的最大客源市場,隨著東南亞金融危機的過去,東南亞、日本的經濟復甦,亞洲客源肯定有較大的發展;歐美遠程客源國來華人數都在不斷增長,在中國國際旅遊市場上,來自歐美的遊客只是一個全球的平均水平,歐美來華旅遊的潛力顯然很大。出境旅遊市場:中國對出境旅遊的政策是「適度發展」,但中國出境旅遊的發展速度很快,自2000年因私出境的人數首次超過了因公出境人數。隨著一批高收入者的隊伍不斷擴大,中國的出境旅遊將有一個大的發展,出境的目的地也將由目前的東南亞國家和地區及近鄰國家擴展到歐美發達國家。國內旅遊市場:20世紀90年代國內旅遊出遊人數平均每年以18.5%的增長速度發展,城鎮居民和農民的出遊率不斷上升。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可自由支配收入比重的增大,節假日的延長,閑暇時間的增多,必然會極大的促進國內旅遊的發展。假日旅遊的火爆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發達國家發展旅遊業的經驗表明,在人均GDP達到1000美元以後,旅遊的大眾化、普遍化便開始迅猛發展,我國已經接近於這一臨界值,說明我國的大眾旅遊時代很快就要到來。按國際慣例,國際旅遊收入與國內收入的比例為1:8或1:9,,我國目前僅達到了1:2.35,潛力很大。中國的國際旅遊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很大,入境過夜旅遊人數只及法國的一半,國際旅遊收入還不到美國的1/5。由此可見,中國旅遊業的發展潛力巨大。

中國的市場正處於轉型階段,與西方成熟市場相比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而中國旅遊業同樣在承受著經濟轉型的洗禮,於是在旅遊市場營銷方面必然經歷一個由市場初級階段向市場高級階段轉化的過程。雖然整個旅遊行業的營銷意識普遍不強,營銷能力不高,甚至有些地方還沒有旅遊營銷意識,有些地方因為政府行為因素造成體制問題、資金問題、利益問題大於營銷問題等現象的存在,但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隨著中國加入WTO,國際先進理念和成功的運作經驗也隨著一片「狼來了」的驚呼聲進入了中國,這些先進理念和成功經驗將被有識之士通過與中國特色的有效「對接」,合理運用到我國的市場實踐當中,從而有效促進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作為世界旅遊資源第一國,又擁有著世界最大的國內旅遊市場,並且2020年將成為世界最大目的地國。在這種供需雙向互動下,中國的旅遊業前景輝煌。

1、旅遊消費需求總量迅速增大。據統計2001年我國國內旅遊者為7.84億人次,國內旅遊收入為3522億元人民幣。到2020年我國國內旅遊人次數將達到19.82億人次,大致相當於每個國民一年出遊1.5次,國內旅遊收入將達到30436.6億元,相當於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的8.7%左右,僅國內旅遊的貢獻就足以確立旅遊業的支柱產業地位。

2、國民的非工作時間更長,旅遊休閑的機會更多。我國的「十五」規劃綱要已經明確規定:在「十五」期間將推行職工帶薪休假制度,合理調整居民的非工作時間將增至3-4周,這就意味著國民的非工作時間將增至130-140天,閑暇時間的增多勢必為國民創造更多的出遊機會。20年後,工薪階層一年出遊2——3次將成為尋常之事。

3、國民出遊的空間范圍進一步擴大,出境旅遊將成為國民的重要旅遊活動。據世界旅遊組織預測:到2020年,我國的出境旅遊將躍居世界第四位,年出境人數將達到1億人次。隨著消費出境旅遊將從目前的邊境、港澳、毗鄰國家等近距離的出境旅遊逐漸向中遠程的洲際旅遊轉變,由目前的觀光旅遊逐漸向休閑度假旅遊發展。

4、旅遊消費漸趨理性化、個性化。「半軍事化、拉練式、追求看最多景點的觀光旅遊」逐漸轉向「追求舒適靜謐」為主要目的的休閑度假旅遊和「體現個性審美」的民俗文化、生態環保、體育健身等特色旅遊。出遊方式也將從目前「隨團出遊」逐漸轉向自行組織、自駕私家車的「自助旅遊」。

跨入新世紀,旅遊業正逐步由資源時代進入一個財智新時代。傳統旅遊時代對旅遊業的投入是以資源、資金、設備為主,有形資產起決定性作用;而新經濟時代的現代旅遊業,營銷、知識、智力、管理、創新等無形資產的投入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甚至決定著市場競爭的勝負。因而旅遊業也被形象地稱為「點子」產業、「注意力」產業和「創新」產業,旅遊資源深層次的開發、旅遊市場的有效推廣和旅遊產業高效率的運營都離不開市場營銷。顯然,旅遊市場營銷,在未來的旅遊事業發展進程當中,將會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Ⅳ 國外旅遊業的提問

旅遊消費是綜合性的消費,旅遊產業是帶動功能很強的產業,它包括食、住、行、游、購、娛等六大要素,從法國、英國等一些歐洲國家及泰國等東南亞國家來看,他們重視旅遊產業之間的聯動,對一些景點是免費參觀,一些主要知名旅遊景點是實行低收費,以提高遊客的可進入性和延長遊客滯留時間。據世界旅遊組織公布的資料,旅遊部門每直接收入1美元,相關行業收入能增加4.3美元,這說明旅遊收入是多方面的,應當綜合評價。本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精神,筆者匯集了一些海外支持旅遊業發展的做法以供參考。
立法確定 國家總體支持。美國、英國、義大利、日本、巴西、墨西哥、泰國、韓國都制定了相應的旅遊法,保證和支持本國的旅遊業的發展。美國頒布的是《全國旅遊政策法》,英國的是《旅遊發展法》。另外,有的國家頒布的是旅遊基本法,有的是旅遊組織法。雖各有側重,但主要是以立法形式保證旅遊業的發展。
利用財稅手段給予支持。很多國家通過直接投資或減稅或設立旅遊發展基金的形式支持旅遊業的發展。巴西規定,政府每年向旅遊公司投入一定的資金,經旅遊委員會批准建造的飯店10年內免除一切聯邦稅收;英國在旅遊設施竣工後可接受旅遊委員會給予的建造費用20%的資助金,每建一間標准客房資助1000英鎊;墨西哥旅遊法規定設立全國旅遊發展基金;韓國設制旅遊開發基金,提供資金補助私人補助,政府放寬對旅遊業的限制,將旅遊業與其他主要出口業置於同等位置實行稅收優惠政策,對合資旅遊工程項目在分享利潤、關稅和特種執照稅方面實行減稅,對國外旅遊者購買的物品實行買前減稅和出關退稅;新加坡和泰國徵收旅遊稅其稅率僅為營業收入的10%;在以色列,投資者無論內資還是外資,只要看重投資建設旅遊部導向的重點旅遊項目就可獲得總投資額25%的政府補貼,並且購置旅遊車免稅;土耳其政府建立「旅遊周轉金」;哥侖比亞旅遊法規定,旅遊自由區的公司自然人或法人、合夥人或股東的利息、股金和利潤都免去所得稅,對特定的旅遊服務免收營業稅,設立旅遊業促進基金會;秘魯旅遊企業財產稅只交法定的80%,服務稅由18%減為3%—6%;澳大利亞對旅館、飯店、度假地、餐館等基建開發實行所得稅減免;菲律賓規定旅遊業企業頭10年任何時候發生經營性虧損可在虧損發生後的6年中從征稅收人中扣除。其他如法國、巴西、瑞士、澳大利亞等國還為休閑旅遊提供財政補貼。
制定休假制度。法國勞動法規定,職工每年有30天帶薪休假,其中僱傭者有義務給予幾天以上連休假,連休假必須在每年5月1日到10月31日之間, 剩餘假日的部分可另外集中使用。英國規定,職工獲得休假的方式因個人具體條件而定。泰國規定,如果存在1年以上的僱傭關系的,1年就能有6天以上帶薪休假。巴西根據勞動法規定 帶薪休假的30天必須一次用完。美國各企業或組織都有年度休假天數計劃,為了便於連休,規定斷續的假日可連成4—5天的連休。日本最近也推出三天連休制度為職工休假提供便利。
實現低門檻政策。歐洲及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對遊客進出力求低門檻和手續簡便。義大利的邊境檢查只需查看護照,就可入行入境。歐盟之間各國進出統一免簽證,並且出入手續很簡便。在旅遊景點,西方國家更多的是免收門票,更不會存在像我國某些景區內重復收費甚至拍攝點也收費的現象。

游覽.拍照.購買紀念品.娛樂.品嘗當地風味

Ⅵ 國外旅遊業的發展是怎樣的

國外的旅遊業比中國的規范多了,都是穩定的,有根據的收入,因為要報稅,所以你收入多少政府都知道。
但是在中國就不一樣了,中國的旅遊業還在萌芽時期,也許因為這樣,才有發展吧。

Ⅶ 最近2016年國外的旅遊發展的現狀是怎樣

隨著社會的發展,旅遊業已成為全球經濟中發展勢頭最強勁和規模最大的產業之一。旅遊業在城市經濟發展中的產業地位、經濟作用逐步增強,旅遊業對城市經濟的拉動性、社會就業的帶動力、以及對文化與環境的促進作用日益顯現。旅遊業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之一。 2004年我國旅遊業全面恢復振興並有突破性發展,入境游、國內游、出境游三大市場全面振興,旅遊總收入達到6840億元,相當於全國GDP的5.01%,2004年我國出境旅遊增勢強勁,公民出境旅遊超過2800萬人。2004年全年我國入境旅遊人數10903.82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8.96%,比2002年增長11.37%。 2005年1—10月份,入境旅遊人數10018.07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1.57%。2004年中國內地旅遊出遊人數達到11.02億人次,首次突破10億人次大關。國內旅遊收入達到4711億元。2004年底全國共有15339家旅行社,新增加1978家,其中,國際社增加108家,國內社增加1870家;旅行社總資產424.38億元,同比增長9.42%;直接從業人員為24.62萬人。 作為國民經濟的新興行業,中國旅遊業在發展初期就明確了開發建設的基本方針。一方面堅持對外開放,廣泛吸引海內外各界資金;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鼓勵國家、集體、個人跡山投資建設旅遊項目。這種開放的投資方針推動了中國旅遊投資市場的活躍和旅遊接待能力的提高,為旅遊業的繁榮發展創造了條件。盡管中國旅遊業的發展仍存在諸多問題和障礙,特別是旅遊業管理體制和投資機制的市場化程度較低,但總體上看,中國旅遊業的投資環境呈不銀御斷優化的趨勢。 西部地區依靠其天然的自然資源獲得了旅遊業快速發展的機會,國內外投資者開始關注西部旅遊業。但是,由於西部交通等基礎設施的相對落後,發展西部旅遊業相對海南、深圳等沿海地區而言難度要大得多。西部大開發政策實施後,西部旅遊業迎來新的機遇,也給了垂涎西部旅遊業的投資者們出手的良機。 未來10 年間,我國旅遊業將保持年均10.4%的增長速度,其中個人旅遊消費將以年均9.8%的速度增長,企業/政府旅遊的增長速度將達到10.9%,到2020 年,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大旅遊目的地國和第四大客源輸出國。到2010 我國旅遊總收入佔GDP的比例將從2002年的5.44%達到8%。因此,作為六大新興消費熱點行業之一的旅遊行業,在今後幾年內將存在重大的投資機會。您若想對旅遊業有個系統的了解或者想投資旅遊業本報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報告共有十八章,首先介紹了旅遊業的定義與投資特性,接著對相關行業、國際旅遊業的現狀、我國旅遊業的發展概況進行了闡述。然後對的入境旅遊、生態旅遊、黃金周旅遊、紅色旅遊、溫泉旅遊、旅遊小城鎮、主題公園、鋒州岩其他等進行了細致透析。隨後對旅遊業市場細分與消費者、旅遊電子商務、旅遊業的競爭進行了深入的分析,並對旅遊業上市公司、我國的重點旅遊資源進行了概述。最後對旅遊業的前景趨勢做出了科學的預測。

Ⅷ 我國旅遊業海外客源市場的基本現狀

我國入境旅遊業主要海外客源市場分析

(1) 主要近程市場

日本作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強國,亞洲第一大經濟強國,生活水平高,帶薪假期長,又有強烈的旅遊意識,是亞洲最大的旅遊客源國,每年有幾千萬人出遊。始終是中國第一大客源國,近年來,來華遊客均在200萬人次左右,2001年來華人數近240萬人次。

韓國市場始於1992年中韓兩國建交後,一直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1999年達99萬人次,2001年近170萬人次。韓國遊客商務型多,訪問地點多集中在東北地區和沿海城市,韓國市場開拓餘地還很大。

東南亞五國(新、馬、泰、菲、印尼),每年給我國帶來180萬~200萬人次的市場規模,這個市場相當穩定,因為這五個國家,也是我國遊客最早到國外旅遊的目的國,有來有往,市場穩定可靠。2001年實際來華185萬人次。此外,印度、巴基斯坦、蒙古、尼泊爾,也都有遊客前來,但有的遊客數量不夠大,有的如蒙古,雖人數已列入我國15大客源國,也有近40萬人,但只是邊境游,效益不高,均沒形成一定氣勢和規模。當然,也有少數「富人」開始到北戴河度假,但人數太少。亞洲地區有8個國家進入我國15大客源國,來華人數近600萬人次,占入境外國人約1/2,創匯收入大約佔2/5。

(2)主要遠程市場

美國,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國旅遊市場,,在出國旅遊人次上位居世界第一。在美國出國旅遊市場上,中國是亞洲「最新的」旅遊目的地。我國對美國遊客最有吸引力的在於悠久的歷史、神秘的東方文化。

加拿大作為世界上主要的國際旅遊客源國之一,加拿大在國際旅遊開支方面一直位居世界第七位,是比較穩定的客源生產國。加拿大來華遊客在其出國遊客總數中所佔比例不高,因而具有較大的市場潛力。

英國是世界上主要的國際旅遊客源國之一。英國一直是我國旅遊業比較穩定的客源市場。英國作為中國的一個國際旅遊客源市場,大有潛力可挖。

Ⅸ 求:國外旅遊企業經營管理模式的研究現狀

職位名稱 總經理 職位代碼 所屬部門
職 系 職等職級 直屬上級 董事會

職位版概要:
制定和實施公司總體戰權略與年度經營計劃;建立和健全公司的管理體系與組織結構;主持公司的日常經營管理工作,實現公司經營管理目標和發展目標。
工作內容:
一、根據董事會或集團公司提出的戰略目標,制定公司戰略,提出公司的業務規劃、經營方針和經營形式,經集團公司或董事會確定後組織實施。
二、主持公司的基本團隊建設、規范內部管理。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