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發展與目標
1. 旅遊規劃目標體系和支撐體系概念分別是什麼呢
旅遊規劃是一套法定的規范程序,是對目的地或景區長期發展的綜合平衡、戰略指引與保版護控制,從而使其權實現有序發展的目標。旅遊規劃是為旅遊的未來發展設計的一個框架,所以這個框架必須是相對長期地、穩定地、必要地。而旅遊規劃與開發的主題,簡單的說就是你想要將目的地或景區塑造成什麼樣的文化、精神或人文價值。「主題」即Theme,它是區域旅遊規劃的理念核心。旅遊主題是在旅遊區的建設和旅遊者的旅遊活動過程中被不斷地展示和體現出來的一種理念或價值觀念。
2. 旅遊發展總體規劃與旅遊業發展年規劃在內容和編制要求方面有何不同
根據《旅遊規劃通則》旅遊發展總體規劃(tourism development plan)是根據旅遊業的歷史、現狀和回市場要答素的變化所制定的目標體系,以及為實現目標體系在特定的發展條件下對旅遊發展的要素所做的安排。其主要任務是明確旅遊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提出旅遊業發展目標,優化旅遊業發展的要素結構與空間布局,安排旅遊業發展優先項目,促進旅遊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規劃的主體是各級別的規劃單位。其具體規劃內容和要求可參見《旅遊規劃通則》。
旅遊業發展年規劃,應該是指各級政府或者旅遊局制定的旅遊業的發展規劃,類似於政府的工作計劃。其主要內容是關於某地具體的發展計劃,是旅遊行業管理部門對某地旅遊業的在一定時間內(比如一年)所要達到的具體發展目標和具體措施
3. 旅遊景區規劃的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包括哪些
根據國家標准《旅遊規劃通則》(GB/T18971--2003)和《風景名勝區規劃規范》(GB50298--1999),我國景區開發需要編制景區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遠景設計院現就三類規劃內容和要求分別加以論述。
一、旅遊景區總體規劃
任何一個景區開發建設前,原則上應當編制景區總體規劃。景區總體規劃編制以景區所在地的旅遊業發展規劃為依據,對景區的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幫助景區實現社會、經濟、環境多重效益。
(一)規劃時限
景區總體規劃的期限一般為10-20年,同時可根據需要對景區的遠景發展做出輪廓性的規劃安排。對於景區的發展布局和主要建設項目,也應做出建設規劃,期限一般為5年。
(二)任務和作用
總體規劃的對象是一個具體的景區。其基本任務是綜合研究旅遊資源、客源市場,確定旅遊地性質、環境容量及接待規模;劃定旅遊區的用地范圍及空間發展方向;統籌安排區內各項建設用地和交通組織;合理配置各項旅遊服務設施、基礎設施、附屬設施和管理設施;提出開發實施戰略,處理好發展與建設的關系,指導旅遊的合理發展。編制旅遊總體規劃對更好地推動和實現旅遊的開發計劃和發展目標,確保旅遊資源的優化配置使其實現最佳利用價值,確保設計的旅遊產品與實際旅遊市場需求的統一性,確保旅遊地與所在區域間有關的各項事業在社會、經濟和環境方面的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資料收集的內容
收集的內容包括地形圖、專業圖以及氣象、水文、地質、自然資源、歷史文化、人口、行政區劃、社會經濟、企事業單位、交通運輸、旅遊設施、基礎設施、土地利用和環境等方面的資料。
(四)總體規劃的主要內容
(1)綜合評價旅遊業發展的資源條件和基礎條件。
(2)全面分析市場需求,科學測定市場規模,合理確定旅遊業發展目標。
(3)確定旅遊業發展的指導思想、規劃依據和發展戰略。指導思想是旅遊規劃的主題,是體現一定規劃時段內總目標的一種設想。
(4)明確景區區域、旅遊產品重點開發的時間序列、土地利用的空間布局,根據需要劃定緩沖區的范圍,包括旅遊服務設施、附屬設施、基礎設施和管理設施的總體布局。
4. 旅遊規劃與開發的主題定位的概念與涵義是什麼
旅遊規劃是一套法定的規范程序,是對目的地或景區長期發展的綜合平衡、戰略指引與保護控制,從而使其實現有序發展的目標。旅遊規劃是為旅遊的未來發展設計的一個框架,所以這個框架必須是相對長期地、穩定地、必要地。而旅遊規劃與開發的主題,簡單的說就是你想要將目的地或景區塑造成什麼樣的文化、精神或人文價值。「主題」即Theme,它是區域旅遊規劃的理念核心。旅遊主題是在旅遊區的建設和旅遊者的旅遊活動過程中被不斷地展示和體現出來的一種理念或價值觀念。
5. 旅遊發展總體規劃與旅遊發展專項規劃的區別
旅遊規劃的分類
根據我國各地旅遊規劃編制和實施的實際情況,兼顧旅遊規劃編制技術群體的優勢整合和規劃的可操作性,將旅遊規劃分為旅遊發展規劃、旅遊區規劃和其他專項旅遊規劃三種類型。
旅遊發展規劃 tourism development plan
旅遊發展規劃是根據旅遊業的歷史、現狀和市場要素的變化所制定的目標體系,以及為實現目標體系在特定的發展條件下對旅遊發展的要素所做的安排。
旅遊專項規劃
其他各類專項旅遊規劃,主要包括旅遊項目開發規劃、旅遊線路規劃、旅遊投融資規劃、旅遊地建設規劃、旅遊營銷規劃、旅遊區保護規劃、旅遊服務設施規劃等。
需要說明的是,在旅遊規劃中,旅遊專項規劃是指針對某一具體方向做專題規劃。但是從你的提問中可以看出,你所說的旅遊發展專項規劃,應該是站在城市規劃的角度而言的:旅遊發展專項規劃是城市規劃中的一種專題專項規劃,就像城市交通專項規劃一樣。所以相對而言,更關注旅遊發展(狹義),而不研究與之相關的其他配套和產業的發展。 地級市的旅遊發展總體規劃是按照旅遊規劃通則要求的。
也就是說如果你這兩個規劃是一起做的話,中心城區的旅遊發展專項規劃很多前期的研究和配套已經在市域的旅遊發展總體規劃中提到,所以很多內容可以省略。要求做的內容也不一樣
6. 如何實現貧困地區旅遊發展與扶貧目標的有機結合
旅遊開發一定要遵循旅遊經濟發 展的內在規律,走可持續的發展道路。
具體 來說,應做好以下幾方面:
(1)開發獨特的旅遊項目或旅遊產品。 人們旅遊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尋找和體驗 與自己的生活和文化相異的感受,所以貧 困地區旅遊開發的關鍵是鄉土化,抓住旅 游資源內核搞出地方特色。要挖掘或注入 文化內涵,將優美的環境、淳樸的民風作為 旅遊開發的背景和舞台,開發各種參與型、 度假型、修身養性型等旅遊產品,最大限度 滿足遊人身心需求。
(2)樹立和傳播旅遊地獨特的形象。旅 游產品的不可移動性,決定了旅遊產品要 靠形象來傳播。所以貧困地區必須凸顯自 己鮮明的特色並加以傳播,才能影響和改 變大眾對旅遊目的地的印象,從而刺激他 們產生旅遊動機。但一個地區形象的建立 和傳播是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的,而貧困地 區恰恰又是低收入區域,這就需要由政府 先行籌集和投入資金,並牽頭和組織與其 他部門如新聞媒介、旅行社、旅遊飯店、交 通運輸等共同宣傳本地區。
(3)樹立可持續的發展思想。隨著旅遊 業自身的不斷發展,人們越來越清醒地認 識到,旅遊業對環境也有污染,而且旅遊資 源環境一旦遭到破壞,旅遊業的發展就不 可能繼續。所以要樹立旅遊開發可持續發 展的思想。
第一,擯棄旅遊業不會破壞環境 的舊觀念,要把自然保護和資源開發結合 起來,把滿足旅遊者的需求與改善當地社 會福利結合起來。
第二,改變旅遊的績效取 向,由單純注重旅遊經濟數量的核算變為 考慮環境破壞對旅遊收入的抵減效應「綠 色核算」。
7. 如何實現我國旅遊業發展的目標,你認為政府、旅遊企業、旅遊院校及旅遊從業人
如果實現我國旅遊業的發展目標,因為這一政府旅遊一體也越發越是正常,不做的應該旅遊行業是挺好的,旅遊行業這湯不錯,旅遊企業是不錯的啊!
8. 旅遊發展戰略目標及定位可看哪些書
旅遊業逐漸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興產業之一。特別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旅遊業以持續高於世界經濟增長的速度快速發展,逐漸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興產業。國際旅遊界人士認為,旅遊業甚至已經超過石油和汽車工業,成為世界第一大產業。
9. 旅遊規劃目標體系和支撐體系概念分別是什麼呢
你綜合理解以下解說,還有不明的請樓下的說說吧:
《旅遊規劃通則》指出:「旅遊發展規劃是根據旅遊業的歷史、現狀和市場要素的變化所制定的目標體系,以及為實現目標體系在特定的發展條件下對旅遊發展的要素所做的安排。旅遊區規劃是指為了保護、開發、利用和經營管理旅遊區,使其發揮多種功能和作用而進行的各項旅遊要素的統籌部署和具體安排。」簡單概括,現有的旅遊規劃是圍繞產業發展目標進行的要素布局與配套安排。
從許多地區的旅遊規劃來看,一般就是從行、游、吃、住、娛、購來規劃,傾向於交通、賓館、旅遊商品紀念品的投資規劃。筆者認為,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換期,這種帶有計劃經濟痕跡的規劃對促進規范旅遊產業起了積極作用,但是,這種規劃忽略了一個市場准則:市場是產品交易的地方。沒有產品(商品)就不可能有市場。我們確定了美好的目標,但是缺乏實現目標的方法步驟,結果目標很難實現。通過規劃,資源並不能變成產品;即使編制了修建性規劃,修建出來,也只能算是一種半成品;還沒有成為完整的產品。沒有產品,就意味著要素布局與配套缺少主體的保障和實現的機制。這就是目前很多旅遊機構編制規劃後,不得不將規劃束之高閣的原因。
要發展旅遊產業,首先必須大力開發豐富旅遊產品,若干產品形成有機鏈條,若干鏈條形成某個地區的旅遊產業。旅遊產業就是在交通、住宿、通訊等公共設施基礎上,由旅遊企事業主體提供服務性產品而構成的。因此,筆者認為,旅遊產業規劃,必須打破目前這種僅僅從橫斷的要素進行研究部署規劃的格局,更重要的必須研究旅遊產品,研究企事業主體如何對自然資源、文化資源、市場、交通、科技等要素進行整合與創造,形成適銷對路的旅遊產品,從而形成可持續發展的產業鏈。簡單來講,筆者主張建立以旅遊產品為核心的規劃編制方式。
就一個地區的旅遊發展而言,旅遊發展的目標與戰略,是由旅遊資源與市場共同決定的,而資源與市場的結合點,是產品,特別是產品的定位與成型,產品的調整與改造。比如:沒有博鰲論壇,我們不可能正確規劃出瓊海的旅遊戰略;沒有中視基地,無錫旅遊又如何去規劃;沒有將瓷藝轉化為瓷藝旅遊的產品,景德鎮又怎樣成為旅遊目的地?規劃最重要的,除了公共設施的條件及發展戰略外,就是運作主體必需清晰把握的產品整合與實現機制。
城市旅遊支撐體系是旅遊者順利完成城市旅遊活動的前提條件,是城市提供旅遊服務憑借的各種物質載體,是交通、住宿、餐飲、游覽、購物和康樂設施的總稱。我國許多城市旅遊支撐體系的規劃建設,只是以提供旅遊服務為目的,很少考慮本地旅遊特色的突出,沒有體現城市的旅遊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