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文化旅遊政策

文化旅遊政策

發布時間: 2020-11-29 22:06:56

❶ 國家生態文化旅遊示範區 什麼政策

地方政府財政撥款,減征稅費。飛游休閑網為您解答。

❷ 如何執行有關宗教文化旅遊發展的法規

一、堅決貫徹《憲法》第三十六條關於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的憲章,任何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不得歧視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公民的宗教活動受法律保護。並應當在公民中廣泛宣傳這一憲法原則,使其具有極大的權威性,使公民的宗教信仰得到真正的切實的保護。
二、中發【1991】6號文件指出:「《中共中央關於我國社會主義時期宗教問題的基本觀點和基本政策》是指導宗教工作的重要文件,要繼續貫徹執行」。(《新時期宗教工作文獻選編》第214頁)在當前宗教方面立法工作滯後,法律尚不健全的情況下,要繼續貫徹中共中央【1991】6號文件和中共中央【1982】19號文件,正確對待和處理宗教事務。
三、宗教團體和宗教界人士要認真學習法律知識,提高法律意識,做到遵紀守法,一切宗教團體和宗教界人士都要堅決做到「維護人民利益,維護法律尊嚴,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宗教活動要在憲法和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進行。同時宗教界要懂法、用法,用法律武器制止違反政策和違反法律的行為,維護宗教界合法權益。
四、各級國家公務員,包括各級政務類公務員和宗教部門的公務員,要正確把握有關宗教方面的憲法、法律、法規和政策,依照法律規定的許可權行使行政權力,自覺接受國家法律的保護和法律的制約。
五、根據中國的國情,加快宗教立法的步伐,建立適合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宗教事務法律體系,作到在宗教事務工作中有法可依。

❸ 國家對旅遊項用地有哪些優惠政策

國家對旅遊項用地有以下優惠政策:

一、積極保障旅遊業發展用地供應

1、有效落實旅遊重點項目新增建設用地

按照資源和生態保護、文物安全、節約集約用地原則,在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風景名勝區規劃、環境保護規劃等相關規劃銜接的基礎上,加快編制旅遊發展規劃。對符合相關規劃的旅遊項目,各地應按照項目建設時序,及時安排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依法辦理土地轉用、徵收或收回手續,積極組織實施土地供應。加大旅遊扶貧用地保障。

2、支持使用未利用地、廢棄地、邊遠海島等土地建設旅遊項目

在符合生態環境保護要求和相關規劃的前提下,對使用荒山、荒地、荒灘及石漠化、邊遠海島土地建設的旅遊項目,優先安排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出讓底價可按不低於土地取得成本、土地前期開發成本和按規定應收取相關費用之和的原則確定。對復墾利用垃圾場、廢棄礦山等歷史遺留損毀土地建設的旅遊項目,各地可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制定支持政策,吸引社會投資,鼓勵土地權利人自行復墾。

3、依法實行用地分類管理制度

旅遊項目中,屬於永久性設施建設用地的,依法按建設用地管理;屬於自然景觀用地及農牧漁業種植、養殖用地的,不徵收(收回)、不轉用,按現用途管理,由景區管理機構和經營主體與土地權利人依法協調種植、養殖、管護與旅遊經營關系。

4、多方式供應建設用地

旅遊相關建設項目用地中,用途單一且符合法定劃撥范圍的,可以劃撥方式供應;用途混合且包括經營性用途的,應當採取招標拍賣掛牌方式供應,其中影視城、仿古城等人造景觀用地按《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准》的「娛樂康體用地」辦理規劃手續,土地供應方式、價格、使用年限依法按旅遊用地確定。

景區內建設亭、台、棧道、廁所、步道、索道纜車等設施用地,可按《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准》「其他建設用地」辦理規劃手續,參照公園用途辦理土地供應手續。風景名勝區的規劃、建設和管理,應當遵守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規定。鼓勵以長期租賃、先租後讓、租讓結合方式供應旅遊項目建設用地。

5、加大旅遊廁所用地保障力度

要高度重視旅遊廁所在旅遊業發展中的文明窗口地位和基本公共服務作用。新建、改建旅遊廁所及相關糞便無害化處理設施需使用新增建設用地的,可在2018年前由旅遊廁所建設單位集中申請,按照法定報批程序集中統一辦理用地手續,各地專項安排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

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糞便處理設施,可以劃撥方式供應。支持在其他項目中配套建設旅遊廁所,可在供應其他項目建設用地時,將配建要求納入土地使用條件,土地供應後,由相關權利人依法明確旅遊廁所產權關系。

二、明確旅遊新業態用地政策

1、引導鄉村旅遊規范發展

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縣域鄉村建設規劃、鄉和村莊規劃、風景名勝區規劃等相關規劃的前提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可以依法使用建設用地自辦或以土地使用權入股、聯營等方式與其他單位和個人共同舉辦住宿、餐飲、停車場等旅遊接待服務企業。依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的管理辦法,城鎮和鄉村居民可以利用自有住宅或者其他條件依法從事旅遊經營。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和個人,可依法通過承包經營流轉的方式,使用農民集體所有的農用地、未利用地,從事與旅遊相關的種植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生產。支持通過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優化農村建設用地布局,建設旅遊設施。

2、促進自駕車、房車營地旅遊有序發展

按照「市場導向、科學布局、合理開發、綠色運營」原則,加快制定自駕車房車營地建設規劃和建設標准。新建自駕車房車營地項目用地,應當滿足符合相關規劃、垃圾污水處理設施完備、建築材料環保、建築風格色彩與當地自然人文環境協調等條件。自駕車房車營地項目土地用途按旅館用地管理,按旅遊用地確定供應底價、供應方式和使用年限。

3、支持郵輪、遊艇旅遊優化發展

新建郵輪、遊艇碼頭用地實行有償使用。有償使用的郵輪、遊艇碼頭用地可採取協議方式供應。現有碼頭增設郵輪、遊艇停泊功能的,可保持現有土地權利類型不變;利用現有碼頭設施用地、房產增設住宿、餐飲、娛樂等商業服務設施的,經批准可以協議方式辦理用地手續。

4、促進文化、研學旅遊發展

利用現有文化遺產、大型公共設施、知名院校、科研機構、工礦企業、大型農場開展文化、研學旅遊活動,在符合規劃、不改變土地用途的前提下,上述機構土地權利人利用現有房產興辦住宿、餐飲等旅遊接待設施的,可保持原土地用途、權利類型不變;土地權利人申請辦理用地手續的,經批准可以協議方式辦理。歷史文化街區建設控制地帶內的新建建築物、構築物,應當符合保護規劃確定的建設控制要求。

(3)文化旅遊政策擴展閱讀

加強旅遊業用地服務監管的政策:

1、做好確權登記服務

各地要依據《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等法律法規規定,按照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體系要求,不斷增強服務意識,堅持方便企業、方便群眾,減少辦證環節,提高辦事效率,改進服務質量,積極做好旅遊業發展用地等不動產登記發證工作,依法明晰產權、保護權益,為旅遊業發展提供必要的產權保障和融資條件。

2、建立部門共同監管機制

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國家公園等旅遊資源開發,建設項目用地供應和使用管理應同時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風景名勝區規劃及其他相關區域保護發展建設等規劃,不符合的,不得批准用地和供地。

新供旅遊項目用地,將環保設施建設、建築材料使用、建築風格協調等要求納入土地供應前置條件的,提出條件的政府部門應與土地使用權取得者簽訂相關建設活動協議書,並依法履行監管職責。要及時總結旅遊產業用地利用實踐情況,積極開展旅遊產業用地重大問題研究和探索創新。

3、嚴格旅遊業用地供應和利用監管

嚴格旅遊相關農用地、未利用地用途管制,未經依法批准,擅自改為建設用地的,依法追究責任。嚴禁以任何名義和方式出讓或變相出讓風景名勝區資源及其景區土地。規范土地供應行為,以協議方式供應土地的,出讓金不得低於按國家規定所確定的最低價。

嚴格旅遊項目配套商品住宅管理,因旅遊項目配套安排商品住宅要求修改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的,不得批准。嚴格相關旅遊設施用地改變用途管理,土地供應合同中應明確約定,整宗或部分改變用途,用於商品住宅等其他經營項目的,應由政府收回,重新依法供應。

❹ 運用政治生活知識分析我國政府確定促進文化和旅遊消費的措施給我們的啟示

積極履行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職能,制定政策實施經濟調節,促進信息消費穩定增長。

❺ 和旅遊相關的法律法規

1、文化和旅遊部 旅遊行政許可辦法

2、文化和旅遊部 旅遊安全管理辦法

3、文化和旅遊部 旅遊法

4、文化和旅遊部 大陸居民赴台灣地區旅遊管理辦法

5、文化和旅遊部 導游管理辦法

(5)文化旅遊政策擴展閱讀:

以下是規范性文件,非法律法規,均來自於文化和旅遊部:

1、國家旅遊局辦公室關於加強旅遊誠信建設實施失信聯合懲戒的通知

2、國家旅遊局辦公室關於進一步加強出境游市場監管的通知

3、國家旅遊局辦公室關於換發電子導游證相關事宜的補充通知

4、辦公室關於加強出境旅遊管理規范出境旅遊經營的緊急通知

5、國家旅遊局關於規范旅行社經營行為維護遊客合法權益的通知

6、國家旅遊局辦公室關於領隊管理工作有關事宜的通知

❻ 如何打力發展文化l旅遊提幾點意見

(一)招大引強,培育上規模上品牌的文化企業。 一是重點培育和發展一批實力雄厚、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文化企業和文化集團,支持和引導文化企業採取並購、聯合、重組等措施做大做強,這樣既克服政府資金投資上的不足,又促進了文化藝術和旅遊商品發展;二是學習借鑒外地模式,培育高雅文化。使本土文化旅遊產業規模化、集團化;三是上下聯動,形成政府支持,多元投入,多方面發展的良好態勢,拓寬我縣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空間。
(二)改進文化旅遊產業的投融資方法,放寬資金的注入方式。進一步拓寬文化旅遊產業投融資的渠道,建立多元投入機制,鼓勵非公有制經濟以參股、合資、合作、獨資、聯營、特許經營等多種方式進入文化旅遊產業領域,支持非國有經濟成分及非文化性質企業控股,鼓勵民間資本對文化旅遊產業進行投資和經營,從而促進社會資金向文化旅遊產業領域流動。
(三)加強文化旅遊產業相關法規政策建設,進一步營造良好的市場法制政策環境。要加快文化旅遊產業的發展,根本是盡快解決有關法規、政策滯後問題。既要全面審視既有的文化旅遊產業政策,制定完善的產業政策法規,清除阻礙建立和形成統一的文化旅遊產業市場的各種壁壘,為文化事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四)進一步健全文化旅遊產業統籌協調機制,加強宏觀調控和管理。加大改革力度,努力形成有利於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體制。切實轉變文化行政部門職能,理順關系,放寬市場准入機制,簡化審批手續,建立完善的進入和退出機制,制定更加優惠的政策,吸引企業、個人、社會團體等社會民間力量參與興辦文化旅遊產業,努力構建全社會辦文化的格局。
(五)盡快制定旅遊產業優惠扶持政策。要在對旅遊產業加大財政預算支持的同時,從招商引資、基礎建設、稅收減免、融資投資等方面制定優惠政策,調動全社會力量發展旅遊產業的積極性。
(六)盡快整合資源,全力打造寧夏旅遊品牌。突出「塞上江南、神奇寧夏」旅遊品牌,整合優勢資源,將彭陽旅遊資源開發提升到大六盤山旅遊區乃至西北大區級或國家級精品旅遊線路中,突出彭陽自身的旅遊特色,打造特色旅遊縣。

(七)堅持「培養」和「聚集」並舉,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發展文化旅遊產業。人才是第一資源,現有的文化旅遊專業技術人才遠遠不能滿足文化旅遊事業發展的需要,必須緊緊抓住「培養」和「聚集」兩條途徑,造就一批高素質、復合型的文化藝術創作和旅遊產品營銷的人才隊伍,為文化旅遊產業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為文化旅遊產業的發展創造優越的社會環境,帶動文化旅遊產業以規模到經營方式上實現跨越式發展要進一步探索旅遊人才隊伍培養引進機制。要加強對現有人才隊伍的培訓力度,逐步提高其業務素質,從而提升旅遊服務水平。

❼ 採取擴大旅遊業相關產品的供應有哪些措施

1、以遊客需求引領產品供給。建立定期開展遊客滿意度研究分析制度,發布「景區景氣度指數」、「遊客滿意度指數」以及市場消費需求信息、趨勢,系統化梳理市場新需求,統籌考慮發展新業態、新供給,瞄準市場需求,科學制定旅遊業發展方向、重點,不斷提升旅遊產品供給質量。增強市場意識,積極通過創新供給,豐富觀光、休閑、康養、度假旅遊產品,創意創新要素產品,以優質產品引領和拉動遊客消費擴大和升級,延長旅遊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加遊客停留時間,緩解旅遊季節性差異,帶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
2、打造旅遊創新發展新高地。深入挖掘長城、歷史、軍事、民俗等特色文化底蘊,以古城為中心,提升建築品質,構建水系景觀,做優環境風貌,豐富旅遊業態,打造世界級文化旅遊古城。依託國家生命健康產業創新示範區平台,整合海岸、沙灘、森林、溫泉、濕地以及休療養院資源,集約發展面向國際市場的醫療康復療養型健康旅遊,開發具有世界水平、國際標准、中國特色的各類休閑度假配套產品,發展成為世界級康養度假海岸。將港口轉型與城市風貌創新打造結合起來,積極研究對河流沿線開展環境整治和旅遊景觀建設,統籌打造集商務會展、文化藝術、旅遊休閑、海派購物、海上度假等於一體的國際郵輪城和景、城交融的魅力旅遊中心城市。做優葡萄酒旅遊產品,推動「紅酒產銷+創意西餐+酒鄉民俗」融合發展,聚集發展和創新西餐美食,開發酒鄉風情音樂,培育魅力酒鄉文化藝術,開展特色民俗活動,打造紅酒文化街區,建設獨具魅力的國際紅酒旅遊體驗區。加快溫泉文化旅遊度假區項目建設,積極啟動溫泉旅遊開發,大力提升溫泉中心、溫泉度假村設施和服務水平,培育和引導溫泉消費,打造集濱海溫泉、山地溫泉、長城溫泉、酒鄉溫泉、果鄉溫泉等於一體的「康養溫泉群」,打造國際知名的濱海溫泉城。做強「京津冀旅遊集散中心」項目,充分利用該品牌,發揮「陸海空鐵」組合交通優勢,打造成為京津冀區域遊客集散的重要樞紐,強化與京津冀區域及周邊城市間旅遊合作,引進周邊旅遊資源為我所用,藉助京津冀整體力量開拓國際旅遊市場。
3、著力打造系列文化旅遊產品。大力實施「文化+旅遊」, 深入挖掘歷史文化遺存、掌故傳說、民間風情等,包裝遊客和大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旅遊產品。充分利用博物館、紀念館等公共文化設施,結合吹歌、「三歌一影」等文化演藝項目,開展文化觀光、文化體驗、文藝演出等特色文化旅遊活動。重點打造七大文化旅遊產品體系:以古城、長城博物館、長城村等為核心的長城文化旅遊產品體系;以秦行宮遺址、求仙入海處、古御道(秦馳道)、秦皇井、碣石山等為核心的皇家文化旅遊產品體系;以金士酒庄、華夏庄園、葡萄小鎮、葡萄酒洞等為核心的葡萄酒文化旅遊產品體系;以野生動物園、漁島、樂島、沙雕大世界、海洋公園等為核心的親子文化旅遊產品體系;以柳江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鴿子窩公園、冰塘峪、長壽山等為核心的地質文化旅遊產品體系;以西港花園、碧螺塔酒吧公園、英倫馬術俱樂部、港西綠地、金夢海灣等為核心的婚戀文化旅遊產品體系;以盧龍古城、夷齊廟、夷齊井、棋盤山、潤楊山居等為核心的中華傳統美德文化旅遊產品體系。積極豐富旅遊文化演藝及節慶旅遊產品,打造中國長城節、中國秦皇島葡萄酒節、中國秦皇島開海節等文化旅遊節慶品牌,推動劇場、演藝、游樂、動漫等產業與旅遊業融合開展文化體驗旅遊,鼓勵4A級以上景區推出高質量、常態化的文娛演藝項目,提高體驗性、藝術性、觀賞性和震撼力。
4、改造提升一批高等級旅遊景區。著力創建精品龍頭景區,提高規范化、精細化、智慧化、人性化、國際化水平,按國家5A級景區標准打造鴿子窩公園、漁島、集發農業夢想王國、祖山、冷口溫泉旅遊度假區、山海旅遊鐵路(連線西港花園、愛琴海鮮花藝術小鎮、板城小鎮)、葡萄小鎮等,推進冰塘峪、聯峰山、長壽山、英倫馬術俱樂部、棋盤山綠色庄園、老虎石海上公園、天馬山等景區提檔升級。對新獲得國家5A、4A級景區稱號的經營管理單位給予一定資金獎勵。到2020年,全市A級景區數量超過50家,著力培育10家以上質量過硬、競爭力強的精品旅遊景區。努力推動「散點式」景區型旅遊向景區、鄉村、小鎮、城市四位一體的目的地旅遊轉變,構建旅遊消費基地與全路通架構的全域旅遊空間格局。積極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碣石國家公園建設及柳江國家地質公園申報世界地質公園工作。進一步完善利用公共資源開發建設的景區門票價格形成機制,嚴厲打擊景區高額門票回扣行為,抑制景區門票過快上漲,逐步降低景區門票價格。
5、大力推進旅遊產業融合發展。深入實施「旅遊+」戰略,推進多要素聚集,多產業疊加,引領產業升級,提高經濟效益。發展城鎮旅遊,推動都市農庄、旅遊小鎮及城市綠道、慢行系統建設,依託郊野公園、城郊村落等打造城市居民「一小時休閑圈」。發展農業旅遊,大力發展觀光農業、休閑農業、現代農庄、田園綜合體,鼓勵發展具備旅遊功能的定製農業、會展農業、眾籌農業、家庭農場、家庭牧場等新型業態,打造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美麗休閑鄉村。發展工業旅遊,依託玻璃博物館、港口博物館等工業遺址遺跡及現代工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和研發機構等,開發系列工業旅遊產品,支持旅遊房車、郵輪旅遊、游樂設施和冰雪運動裝備研發生產。發展森林旅遊,積極建設森林公園、濕地公園,發展「森林人家」、「森林小鎮」,高標准規劃建設山海關國家森林公園、祖山森林公園等森林生態旅遊項目,積極打造森林生態遊憩帶。發展體育旅遊,大力發展冰雪運動、山地戶外運動、水上運動、汽車摩托車運動、馬拉松、騎行等體育旅遊,將城市大型商場、有條件的景區、體育場館、運動休閑特色小鎮、連片美麗鄉村打造成體育旅遊綜合體。發展研學旅遊,依託柳江國家地質公園、黃金海岸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自然和文化遺產資源,以及奧體中心、燕山大學等大型公共設施、知名院校、工礦企業、科普場館、科研設施、科技工程等,建設一批研學旅遊基地。發展商務會展旅遊,大力推動會展中心、旅遊綜合體、主題功能區、主題旅遊街區、中央遊憩區等建設,提升城市商業區旅遊功能。
6、提升旅遊商品質量效益。塑造「河北游禮」和「秦皇島禮物」旅遊商品品牌,推動旅遊商品孵化基地、旅遊商品展示中心建設,做優特色旅遊商品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體系,舉辦旅遊商品設計創意大賽,不斷培育推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鮮明地方特色的文創產品、衍生產品、非遺商品、特色工藝品和特色旅遊食品,推動旅遊商品特色化、品質化、效益化發展,延伸產業鏈條,引領和拉動遊客消費需求,提高旅遊業附加值。打造一批省級、市級特色購物旅遊基地,推動4A級以上景區規范建設旅遊商品購物區,打造遠方瀛園文化體驗中心、昌黎裘皮城等特色購物旅遊景區。推動實施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政策,積極增設離境退稅商店,加強對相關離境退稅商店、免稅店、企業的管理,保證商品質量和售後服務,提高入境旅遊消費便利化水平。

❽ 文旅部:以數字化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關於推動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在國家政策層面進一步支持數字文化產業發展。作為互聯網時代下文化產業的新方式,數字文化產業將在多個方面帶動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

《意見》提出,推進數字經濟格局下的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促進文化產業與數字經濟、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構建數字文化產業生態體系。

《意見》還提出,以數字化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實現更廣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融合。加強數字文化企業與互聯網旅遊企業對接合作,促進文化創意向旅遊領域拓展。促進數字文化與社交電商、網路直播、短視頻等在線新經濟結合,發展旅遊直播、旅遊帶貨等線上內容生產新模式。推動數字文化產品和服務在公共文化場館的應用,豐富公共文化空間體驗形式和內容。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