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旅遊發展
Ⅰ 北京市與上海市旅遊業誰發展得更好
只能說各有各的好處吧,北京市的旅遊相對來說,文化底蘊更加強一些,上海的旅遊,後天發展的更加好一點
Ⅱ 北京城市旅遊優勢和局限性分析
優勢:離現在最近的都城,歷史,人文古跡多:故宮,北海,十三陵 圓明園 頤和園等,保存好,又有山,自然風光秀麗:香山,植物園 霧靈山等 ,同時又是首都,資源豐富:各大博物館,劇院,
劣勢:人口眾多,特別是外來人口,影響保護問題,
Ⅲ 北京市發展旅遊業的最大優勢是()A.優越的地理位置B.便利的交通條件C.眾多的名勝古跡D.全國的科
歷史上,金代在此建立中都,元朝改稱大都,明朝和清朝將其作為都城,漫長的歷史和豐厚的文化,鑄就了北京特有的歷史文化傳統,遺留下許多文物古跡,因此北京市發展旅遊業的最大優勢是眾多的名勝古跡.
故選:C.
Ⅳ 北京發展旅遊業的優勢及主要旅遊資源
1.首都,外來來人流量多,並且是源我國的象徵
2.城市發達,設備齊全。
3.自然環境好,社會環境穩定。
4.人民的文化水平高,治安好,文化氛圍濃厚
......................................
資源就分人文的跟自然的了。都很多的,你可以買本關於北京旅遊的書看看,不過要想有發展還得看創新
Ⅳ 北京旅遊業的特色是什麼
北京是綜合性產業城市,綜合經濟實力位居全國前列,第三產業規模在中國大陸排名第一。人們出遊能力較強,旅遊資源質量具有絕對的優勢,在全球范圍影響力大。旅遊業發展水平高,入境旅遊人數、旅遊外匯收入、國內旅遊收入等指標居全國前列(見表3-1)。
表3-1北京市旅遊業發展概況一覽表
北京的旅遊服務水平與配套條件完善,可滿足各類遊客的旅遊需求,尤以歷史文化和現代都市風情最具特色。有以皇室文化為代表的中華民族文化精華,文化生活豐富多彩,各種類型的演出、國際性展會一應俱全。擁有200多年歷史的京劇被譽為中國的「國粹」,其華麗的戲服、動聽的唱腔、百變的臉譜,令人驚嘆
北京將環首都旅遊圈作為發展戰略,打造世界級旅遊目的地。全面提升傳統觀光旅遊,大力推進都市旅遊,完善發展商務會展旅遊,深度開發城區民俗旅遊,合理開發休閑度假旅遊,培育拓展鄉村旅遊,多功能開發其他專項旅遊,策劃精品節慶旅遊。重點發展奧林匹克公園綜合旅遊區、天安門紅色旅遊區、前門—大柵欄傳統商業區、「新國展」會展旅遊區、什剎海歷史文化旅遊區、小湯山保健休閑旅遊區、平谷農業觀光特色休閑旅遊區和大興綠色田園生態旅遊區等。
Ⅵ 北京市旅遊發展典型案例
北京市為了緩解八達嶺長城過於擁擠之苦,整修了慕田峪長城。當慕田峪長城剛剛這次盤點,對2006年中國旅遊營銷典型案例進行回顧解讀和歸納分析,以期為處於
Ⅶ 北京市旅遊業發展有哪些有利條件
旅遊業賴以發展的資源范疇很大,既包括傳統的自然風光、人文遺跡,也包括氣候、高科技、三農資源等;既包括景觀、遺址等有形的資源,也包括習俗、節慶等非物質的資源;一些工業資源也能轉化為旅遊資源,如北京首鋼的工業遺址公園。同時北京的第三產業也比較發達,一定程度上給旅遊業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再一個北京也是中國的政治中心,會議旅遊也會促進旅遊業的發展
Ⅷ 北京市不同發展時期旅遊項目的開發有什麼特點
最近幾年,一提到文化旅遊項目,資本就會變得很興奮。隨著國家的發展和不斷壯大,國內人均旅遊消費開始呈現爆發式增長。在大的時代背景下,文旅已經成為了國家支持發展的新風口。國家對鄉村振興、田園綜合體、文化旅遊項目的政策優惠,數以億計的資金流入市場,讓文旅項目成為熱地。從地方政府到社會上的資本勢力,都紛紛湧入了文旅行業。做一個成功的文旅項目,要擁有哪些要素呢?
布局為首
文旅項目的打造,首先要解決規劃布局問題,布局要重視長期效益,做到整體規劃,滾動開發、梯次建設。尊重當地的生態環境、文化生態、生活方式,做到融入、融合、彼此適應。
文化為魂
文旅項目區分於普通商業項目根本的差異就在「文化」二字上,一般來說,文旅項目可分為兩種,一種為先天的歷史人文旅遊景區,另一種則是新開發的文化旅遊景區。前者擁有更強烈的歷史背景,和先天積聚的文化資源;而新開發的文旅項目,則需要依託項目所在地的歷史,深度去挖掘它的文化內涵,不能空談文化。無論哪一種形式,「文」與「旅」都要緊密相連,沒有牽動人心的文化內涵支撐的「文旅」是空洞虛妄的,終究會失去魅力和粘性。
品牌為基
一個好的文旅項目,需要有一個好的品牌形象,需要在全國有一個響亮的品牌名稱。文旅項目的品牌建設,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為文旅項目編故事、講故事、傳故事,通過故事將文旅項目的品牌傳播出去,成為大家都在關注和討論的品牌。
產業為鏈
文旅產業鏈,從最初單一的文化產品到最後成為內容豐富的文旅產業,要經過一系列引導、加工、宣傳、集聚的演變過程。文旅項目的建設必須尋求和注入支撐性產業,通過支撐性產業的產業效應,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文旅產業可縱向或橫向延伸,縱向延伸主要針對上游產業的深度開發,橫向延伸重點則在新媒介的宣傳渠道方面。文旅產業鏈構建意義重大,是促進產業鏈內部的各項產業的協同發展、實現區域旅遊經濟和諧發展的關鍵所在。發展文旅遊項目,要重視往產業鏈上下游延伸,並向高端領域衍生發展,形成自身的產業鏈閉環。
Ⅸ 北京市旅遊業發展情況如何
今年北京市推出的30個重點旅遊產業項目,將涉及總投資550億元,預計總融資額210億元。這將對北京建設世界城市起到重要的推進作用。」在5月25日舉辦的北京市旅遊產業推介會上,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安鋼說。
北京市旅遊產業項目推介會是第十屆世界旅遊旅行大會的第一項活動,也是世界旅遊旅行大會成立20年來,首次為一個城市單獨設立的城市推廣環節。據悉,這30個項目涉及休閑娛樂、傳統文化、生態度假、汽車營地、農業旅遊及工業旅遊等,區域涵蓋了北京市12個區縣。
「這是繼2008年底推出780億元的旅遊項目投入後,北京在旅遊產業上的又一次大手筆。」北京市旅遊局局長張慧光表示,這些項目均經過專家評估與會商,代表著北京旅遊產業的發展方向。2009年,北京接待國內外旅遊總人數和旅遊總收入增長幅度均超過10%。今年,北京旅遊業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國內旅遊和入境旅遊市場均實現同比增長。截至今年4月,北京市旅遊總人數3578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5%,旅遊總收入586.6億元,同比增長12.5%。
市場的快速增長讓北京旅遊業再提速。北京市一方面積極推進旅遊市場規模的升級,另一方面積極推進旅遊產品升級,進一步加速北京向「世界城市」邁進的步伐。「在各類產業中,旅遊業是增速最快的,其發展方向也符合低碳環保的要求。」北京市旅遊局副局長曹鵬程表示,北京市旅遊局已開始對世界城市中旅遊產業相關指標做定量研究與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