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旅遊發展歷史

旅遊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 2020-11-29 18:24:11

㈠ 近代旅遊的歷史與發展

中國近代沒有旅遊這一說,無論從封建禮教上的「父母在不遠游」,還是從實際情況出發,都沒有以娛樂為目的的長途出行。中國旅遊正真的開端在1980年。
在美國,19世紀的西部大開發和淘金熱使得數萬美國人(多是窮人)來到西海岸,到太平洋鐵路通車後,就開始有美國東部的富人,以獵奇為目的前往西部。這幾乎是美洲大陸上旅遊的開端。
在歐洲,穿梭於各個公國和城邦在和平年代並無大礙,所以歐洲的旅遊難以找到開端。至於發展,可以去網路上尋找,在此不貼出。

旅行社的發展歷史

中國康輝旅行社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簡介

中國康輝旅行社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原中國康輝旅行社總社)創建於1984年,歷經二十餘年的發展,已成為全國大型旅行社集團企業之一,是北京「首旅集團」旗下專業化旅行社集團公司,總部設在北京。

康輝旅遊集團以振興和發展中國民族旅遊業、服務於社會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為己任,大力實施「網路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戰略,積極推進「國內成網」的營銷、接待體系建設,目前已在全國設有100多家以資本為紐帶的子公司。日臻完善的網路化營銷、接待體系和垂直管理模式在旅行社行業已形成獨特的綜合優勢。遍及海內外的業務協作體系以及由近萬名員工組成的優秀團隊具備為國內外旅遊者提供全方位綜合服務的實力。2006年「康輝旅遊」連續第三次入選世界品牌實驗室評選的「中國最具品牌價值的500家企業」名錄;截止2005年,在國家旅遊局評定的「全國旅行社百強企業」年度綜合業績排名中,康輝旅遊集團繼續位列三甲。在中國旅遊行業和國內外旅遊大眾的影響力日益顯現。

中國康輝旅行社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國家特許的經營中國公民出境旅遊的組團社,經營范圍包括入境旅遊、出境旅遊、國內旅遊及會獎商務、差旅管理等全方位的旅遊服務。

成為行業領先的大型旅遊運營商是「康輝旅遊集團」的企業願景,讓合作者放心,讓旅遊者滿意是「康輝旅遊集團」的經營理念。「康輝集團」將依託業界同仁及廣大旅遊消費者的支持,銳意進取、勵志圖新,與時俱進,不斷發展壯大。、

㈢ 旅遊的發展史

推薦你看這本書《旅遊的發展史>編輯推薦本書對跨越人類四個社會形態、長達數千年的世界旅遊史進行了系統的梳理,對歷史上出現過的有影響的旅遊活動、旅遊事件作了精心的考證,從旅遊交通與設施、旅遊活動的類型,旅遊景點的建沒與開發,旅遊中介機構和旅遊組織、旅行家和旅遊文獻等多維的角度向人們展求了一幅波瀾壯闊的世界旅遊史畫卷。同時,作為國內第一部世界旅遊史研究的著作,本書對「旅遊產生於何時」、「工業革命之前有沒有旅遊」、「世界旅遊史如何分期」、「世界旅遊史研究的范疇是什麼」等問題進行了有益的探討,該書對推進世界旅遊史研究、構建世界旅遊史理論框架,具有一定的啟示作用。 內容簡介本書對跨越人類四個社會形態、長達數千年的世界旅遊史進行了系統的梳理,對歷史上出現過的有影響的旅遊活動、旅遊事件作了精心的考證,從旅遊交通與設施、旅遊活動的類型,旅遊景點的建沒與開發,旅遊中介機構和旅遊組織、旅行家和旅遊文獻等多維的角度向人們展求了一幅波瀾壯闊的世界旅遊史畫卷。同時,作為國內第一部世界旅遊史研究的著作,本書對「 旅遊產生於何時」、「工業革命之前有沒有旅遊」、「世界旅遊史如何分期 」、「世界旅遊史研究的范疇是什麼」等問題進行了有益的探討,該書對推進世界旅遊史研究、構建世界旅遊史理論框架,具有一定的啟示作用。 作者簡介彭順生,湖南寧遠人。現任職於文州大學中法旅遊學院,曾先後在北京大學旅遊研究與規劃中心、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義大利熱那亞大學訪學。自1990年研究生畢業以米,熱衷於歷史、旅遊,家庭教育研究,共出版著作6部,在《世界歷史》,《世界史研究年刊》、《北大史學》,《學術研究》,《思想戰線》、《旅遊學刊》等國家級和省級學術刊物發表論文50餘篇。學術研究方向為世界旅遊史、旅遊文化、旅遊人類學。 目錄序
緒論
一、旅遊起源於何時
二、工業革命之前是否只有旅行沒有旅遊
三、世界旅遊史如何分期
四、世界旅遊史研究的范疇是什麼
五、編撰方式與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世界旅遊的產生
一、人類早期的生產與社會活動
二、商務旅行的產生
三、西方神話傳說與旅行
第二章 古埃及旅行與旅遊
一、古埃及旅行與旅遊興起的背景
二、古埃及旅遊交通和旅遊設施
三、古埃及旅行旅遊活動
四、古埃及旅遊景觀
第三章 古希臘旅行與旅遊
一、古希臘旅行與旅遊興起的背景
二、古希臘旅遊交通和旅遊設施
三、古希臘旅行旅遊活動
四、古希臘旅遊景觀
第四章 古羅馬旅行與旅遊
一、古羅馬旅行與旅遊產生的背景
二、古羅馬旅遊交通和旅遊設施
三、古羅馬旅行旅遊活動
四、古羅馬旅遊景觀
第五章 歐洲中世紀旅行與旅遊
一、西歐中世紀旅行與旅遊產生的背景
二、西歐中世紀旅遊交通和旅遊設施
三、西歐中世紀旅行旅遊活動
四、西歐中世紀的旅遊景觀
五、西歐中世紀著名旅行家與旅遊文獻
六、西歐中世紀旅行與旅遊的特點
七、西歐中世紀旅行與旅遊對西歐社會發展的影響
八、歐洲其他地區的旅行與旅遊
第六章 亞洲中世紀社會的旅行與旅遊
一、阿拉伯帝國崛起前的西亞諸國的旅行與旅遊
二、阿拉伯中世紀社會旅行與旅遊產生的背景
三、阿拉伯中世紀社會的旅遊交通與旅遊設施
四、阿拉伯中世紀社會的旅行與旅遊活動
五、阿拉伯中世紀社會的旅行家與旅遊文獻
六、亞洲其他主要封建國家的旅行與旅遊
第七章 工業革命與世界近代旅遊的興起
一、17~19世紀中期工業革命結束前的旅遊概況
二、工業革命及其對近代旅遊興起的影響
三、托馬斯·庫克與近代旅遊業的誕生
第八章 世界近代旅遊交通
一、近代道路系統的構建
二、蒸汽機與蒸汽機械交通工具
三、內燃機與汽油汽車、柴油汽車
四、汽車發明家時代
五、空中交通工具——飛機的發明
第九章 世界近代旅遊住宿業的興起與發展
一、近代大飯店的興起與發展
二、近代商業飯店的涌現
三、其他類型的近代飯店與旅館
四、近代新式飯店與古代客棧的差異
第十章 世界近代旅遊活動
一、近代商務旅遊
二、近代度假旅遊
三、近代保健旅遊
四、近代觀光旅遊
五、近代文化旅遊
六、近代旅遊活動的特點
第十一章 世界近代旅遊景觀
一、近代著名建築景觀
二、近代著名園林景觀
三、古代歷史遺址的開發
第十二章 世界近代旅遊中介機構與旅遊組織
一、世界近代旅遊中介機構的產生與發展
二、世界近代旅遊組織的出現
第十三章 世界近代旅行家與旅遊文學
一、驚險刺激的南極探險旅行
二、探險中亞的先驅——阿特金遜與《歐亞紀行》
三、岡察洛夫與《岡察洛夫環球游記》
四、羅伯特·拜倫與《穿行內陸亞洲》
五、其他旅遊文學作品
第十四章 現代旅遊勃興的背景
一、戰後世界經濟的增長
二、戰後交通運輸工具的進步
三、戰後世界人口迅速增加與各國城市化
四、戰後科學技術的發展
五、戰後各國政府發展旅遊業的態度與措施
六、戰後教育、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他因素的作用
第十五章 世界現代旅遊交通
一、陸上近、中距離旅遊工具——汽車
二、空中主要旅遊工具——飛機
三、陸上遠程旅遊的主力軍——火車
四、水上旅遊交通工具——輪船、渡船、豪華遊船
五、特種旅遊交通
第十六章 世界現代住宿業的蓬勃發展
一、豐富多樣的現代旅遊住宿設施
二、現代飯店集團的演進
三、現代飯店集團的經營與運作模式
四、世界現代住宿業的特點
第十七章 世界現代旅遊新產品的開發
一、20世紀50~60年代:觀光農業和鄉村旅遊的興起
二、20世紀70~80年代:旅遊新產品開發的蓬勃發展
三、20世紀90年代至今:後大眾旅遊產品方興未艾
第十八章 世界現代旅遊景觀
一、現代著名建築景觀
二、人造旅遊吸引物
三、世界遺產景觀
第十九章 世界現代旅遊組織的發展
一、現代旅遊中介機構
二、世界現代旅遊組織的多元化
附錄
一、古代遷徙、早期探險者和大旅行家紀事
二、旅行交通、設施、設備及供給紀事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㈣ 我國旅遊業的發展歷史是什麼

新中國建設以來,我國旅遊業的發展歷程大體可以分為兩個時期。第一個時期的起始時間為新中國建國至改革開放前。當時主要是對那些來華的外賓所展開的。中國旅行和游覽事業管理局與1964年正式成立。

新中國旅遊業的發展的第二個時期為改革開放以來的步入正軌和全面振興的發展時期。1978年至80年代中期,及接待入境旅遊為主的發展階段。80年代至1997年,入境旅遊和哪裡有並行發展的階段。1997年至今,入境旅遊、國內旅遊和出境旅遊全面發展的階段。

(4)旅遊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旅遊業,國際上稱為旅遊產業,是憑借旅遊資源和設施,專門或者主要從事招徠、接待遊客、為其提供交通、游覽、住宿、餐飲、購物、文娛等六個環節的綜合性行業。旅遊業務要有三部分構成:旅遊業、交通客運業和以飯店為代表的住宿業。他們是旅遊業的三大支柱。

旅遊業是以旅遊資源為憑借、以旅遊設施為條件,向旅遊者提供旅行游覽服務的行業。又稱無煙工業、無形貿易。

狹義的旅遊業,在中國主要指旅行社、旅遊飯店、旅遊車船公司以及專門從事旅遊商品買賣的旅遊商業等行業。廣義的旅遊業,除專門從事旅遊業務的部門以外,還包括與旅遊相關的各行各業。旅行游覽活動作為一種新型的高級的社會消費形式,往往是把物質生活消費和文化生活消費有機地結合起來的。

㈤ 世界旅遊歷史發展大致可分為哪幾個時期

世界旅遊歷史抄發展大致襲可分為哪幾個時期?近代旅遊與古代旅遊相比較,
有哪些不同特徵?
答:參照世界歷史的分期,世界旅遊歷史可分為古代旅行和旅遊、近代旅遊和現代旅遊三個時期。
1、古代旅行和旅遊(1841年以前)的特徵:⑴古代的旅行、旅遊動機更多的與物質功利、宗教以及政治目的相聯系。因而,古代旅行、旅遊活動往往與通商貿易、宗教旅行以及奴隸主、封建帝王的巡遊活動相結合,其中,宗教朝聖占遠行游歷的較大比重⑵以歐洲人為代表的探險、考察旅行相對發達,但具有物質佔有和殖民文化傾向。
2、近代旅遊(1841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具體特徵:⑴旅遊者人員構成的多層次。
⑵旅遊動機中消遣娛樂成分增多。
⑶旅遊活動空間的拓展。
⑷隨著旅遊業的問世,在旅遊保障制度層面上也開始全面推進。
⑸旅遊業產生了一定的關聯帶動效應。

㈥ 旅遊的發展史及世界旅遊史該如何劃分

旅遊概論教學基本要求
(36課時)
一、課程性質和任務
本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旅遊服務與管理專業的一門主幹專業課程。其主要任務是:通過介紹旅行和旅遊現象的產生、發展及與社會經濟、文化發展和自然環境的關系,分析構成旅遊活動和旅遊業的各基本要素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從而揭示旅遊活動的基本規律,為理解我國的旅遊方針、政策和發展旅遊事業服務。
二、課程教學目標
(一) 知識教學目標
1. 了解旅遊的產生和發展。
2. 理解旅遊及旅遊業的基本概念。
3. 理解旅遊市場的概念、分布及特點。
4. 掌握旅遊活動和旅遊業的構成。
5. 掌握生態旅遊和旅遊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二) 能力培養目標
培養良好的旅遊從業意識,對旅遊市場的開拓精神和競爭意識。
(三) 思想教育目標
1. 使學生初步了解旅遊業在我國政治、經濟、社會中的作用和地位。
2. 激發學生對旅遊事業的熱愛和愛國熱情。
3. 培養學生良好的旅遊意識和服務意識。

三、教學內容和要求
(一) 旅遊概述
教學內容
1. 旅遊的概念:定義;旅行與旅遊的區別;內容。
2. 旅遊的特點:廣泛性;綜合性;參與性;季節性。
3. 旅遊的屬性:本質屬性;社會屬性。
4. 旅遊的類型:根據不同標准進行劃分。
5. 旅遊組織:世界旅遊組織;我國旅遊組織。
教學要求
1. 了解旅遊的屬性、旅遊組織。
2. 理解旅遊的定義和內容。
3. 理解旅遊的特點。
4. 掌握旅遊的類型。
(二) 旅遊簡史
教學內容
1. 世界旅遊簡史:古代;近代;現代。
2. 中國旅遊簡史:古代;近代;現代。
教學要求
1. 了解世界旅遊歷史發展的概況和各時期旅遊的特點。
2. 了解中國旅遊歷史的沿革及其與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聯系。
3. 理解世界現代旅遊迅速發展的原因。
4. 理解我國近代旅遊的特點。
5. 掌握我國發展現代旅遊業的方針。
(三) 旅遊活動的基本要素
教學內容
1. 旅遊者:概念;必備條件;類型;基本要求。
2. 旅遊資源:概念;特點;類型;主題公園;開發與保護。
3. 旅遊業:概念;性質;特點;地位;作用。
教學要求
1. 了解旅遊資源的開發和保護。
2. 理解旅遊資源的類型、旅遊業的特點和作用。
3. 掌握旅遊者的概念、必備條件和基本要求。
4. 掌握旅遊資源的概念。
5. 掌握旅遊業的概念。
(四) 旅遊業的構成
教學內容
1. 旅行社:概念;類型;作用;職能和業務、質量保證。
2. 旅遊交通:概述;作用;類型;旅遊者的選擇。
3. 旅遊飯店:概述;類型;等級;旅遊者的要求。
4. 旅遊景區(點):概述;等級;旅遊者的要求。
5. 旅遊商場:作用;類型。
6. 旅遊娛樂:概念;作用;現代旅遊娛樂方式及設施。
7. 旅遊會展業:概念;作用。
教學要求
1. 了解旅遊商場的作用。
2. 了解旅遊娛樂的作用。
3. 理解旅行社質量保證。
4. 理解旅遊者對旅遊飯店的基本要求。
5. 理解旅遊景區(點)的概述和等級情況。
6. 掌握旅行社的基本概念、類型、職能和業務。
7. 掌握旅遊飯店的等級和類型。
8. 掌握旅遊交通、旅遊商場和旅遊娛樂的類型。
9. 掌握旅遊會展業的作用。
(五) 旅遊市場
教學內容
1. 旅遊市場的概述:概念;形成的條件;旅遊者流動規律。
2. 旅遊市場的劃分:概念;標准。
3. 我國的旅遊市場:入境旅遊市場;國內旅遊市場;出境旅遊市場。
教學要求
1. 了解旅遊者流動規律。
2. 理解旅遊市場的概念。
3. 掌握旅遊市場形成的條件、旅遊市場的劃分。
4. 掌握我國客源市場的分布和特徵。
(六) 生態旅遊與可持續發展
教學內容
1. 生態旅遊的定位:生態旅遊的概念;對生態旅遊的認識。
2. 國際比較與生態環境游:生態的區分;中外生態現狀比較;生態環境游的意義。
3. 旅遊可持續發展:完整的產品體系;嚴格的管理體系;新型的綠色體系。
教學要求
1. 了解生態的分類。
2. 理解生態環境游的意義。
3. 掌握生態旅遊的概念。
4. 掌握旅遊可持續發展概念。
(七) 旅遊業的發展趨勢
教學內容
1. 世界旅遊業的發展趨勢:更加方便、快捷和舒適;方式日趨多樣化、個性化和文化化;流向繼續向東亞及太平洋地區轉移。
2. 我國旅遊業的發展趨勢:樹立可持續發展戰略;形成完善的產業結構;促進協調的區域發展;完成集約式增長方式的轉變;開創國際化發展模式;大中華旅遊圈的興起;假日旅遊。
教學要求
1. 了解世界旅遊和旅遊業的發展趨勢。
2. 掌握我國旅遊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發展前景。
四、學時分配建議
序 號 課 程 內 容 課 時 分 配
1 旅遊概述 4
2 旅遊簡史 3
3 旅遊活動的基本要素 8
4 旅遊業的構成 8
5 旅遊市場 4
6 生態旅遊與可持續發展 3
7 旅遊業的發展趨勢 2
機 動 4
合 計 36

㈦ 中國生態旅遊業的發展歷史

「生態旅遊」這一術語,最早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於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國際生態旅遊協會把其定義為:具有保護自然環境和維護當地人民生活雙重責任的旅遊活動。生態旅遊的內涵。

生態旅遊(ecotourism)是由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特別顧問謝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as-Lascurain)於1983年首次提出。 當時就生態旅遊給出了兩個要點,其一是生態旅遊的物件是自然景物;其二是生態旅遊的物件不應受到損害。 在全球人類面臨生存的環境危機的背景下,隨著人們環境意識的覺醒,綠色運動及綠色消費席捲全球,生態旅遊作為綠色旅遊消費,一經提出便在全球引起巨大反響,生態旅遊的概念迅速普及到全球,其內涵也得到了不斷的充實,針對目前生存環境的不斷惡化的狀況,旅遊業從生態旅遊要點之一出發,將生態旅遊定義為「回歸大自然旅遊」和「綠色旅遊」;針對現在旅遊業發展中出現的種種環境問題,旅遊業從生態旅遊要點之二出發,將生態旅遊定義為「保護旅遊」和「可持續發展旅遊」。同時,世界各國根據各自的國情,開展生態旅遊,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態旅遊。

與傳統旅遊相比,生態旅遊的特徵有:
(1) 生態旅遊的目的地是一些保護完整的自然和文化生態系統,參與者能夠獲得與眾不同的經歷,這種經歷具有原始性、獨特性的特點。
(2) 生態旅遊強調旅遊規模的小型化,限定在承受能力范圍之內,這樣有利於遊人的觀光質量,又不會對旅遊造成大的破壞。
(3) 生態旅遊可以讓旅遊者親自參與其中,在實際體驗中領會生態旅遊的奧秘,從而更加熱愛自然,這也有利於自然與文化資源的保護。
(4) 生態旅遊是一種負責任的旅遊,這些責任包括對旅遊資源的保護責任,對旅遊的可持續發展的責任等。由於生態旅遊自身的這些特徵能滿足旅遊需求和旅遊供給的需要,從而使生態旅遊興起成為可能。

中國的發展歷史,不是學這個的,還真不知道!

㈧ 中外旅遊發展史

世界旅遊發展史:
18世紀中葉發生在英國的工業革命,使整個世界經濟和社會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同時也改變了世界范圍內旅行和旅遊方向。英國發生的工業革命對旅遊業的發展方向的影響重要因為以下四個方面:一,隨著生產力的迅速發展和財富的急劇增加,有產階級規模日趨擴大,他們具備了旅遊的經濟條件;二,科學技術的進步,特別是交通運輸的大力發展,提高了運輸能力,縮短了運輸時間,使大規模的人員流動成為可能;三,工業革命加速了城市化的進程,並且使人們工作和生活的重心轉移到工業化城市。這一變化最終導致了人們適時逃避城市生活緊張節奏、擁擠嘈雜的環境壓力的需要和對回歸自由、寧靜的自然的追求;四,工業革命改變了人們的工作性質。隨著大量人口湧入城市,原先那種隨農村變化而忙現有致的多樣性農業勞動,開始為枯燥、重復的單一性大機器工業勞動所代替,致使人們產生了強烈的度假要求。
正是在這種背景之下,(Thomas Cook)作為世界上第一位專職的旅行代理商登上了歷史舞台。1841年他創造性地包租了一列火車,載運540人從萊斯特到拉夫伯勒參加禁酒大會,全程11英里,每人收費1先令。從此,他又多次組織類似的鐵路旅行,並逐步認識到其中潛力巨大的商業機會。1845年,,開始專門從事旅行代理業務,從而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專職的旅行代理商。

中國旅遊的發展
我國的旅行社最早產生於20世紀20年代。1923年,愛國人士陳光浦先生在上海商業儲蓄銀行設立旅行部,1927年該部獨立並更名為中國旅行社,現為香港中國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於1949年12月在廈門成立華僑旅行社,這便是中國旅行社的前身。此後,我國又先後在北京成立中國國際旅行社,於1979年在北京創辦中國青年旅行社。但是,我國旅行社的大發展卻是1978年國家實現對外開放政策之後的事情。

以上我僅是簡單概括地做以介紹,你若想了解這方面更詳細的內容,建議你閱讀一下國家旅遊局人事勞動教育司編寫,旅遊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旅遊基礎》和《旅行社經營管理》等書籍,敘述的會更詳細一些。

㈨ 結合所學知識談談旅遊發展史

歷史上出現過的有影響的旅遊活動、旅遊事件作了精心的考證,從旅遊交通與設施、旅遊活動的類型,旅遊景點的建沒與開發,旅遊中介機構和旅遊組織、旅行家和旅遊文獻等多維的角度向人們展求了一幅波瀾壯闊的世界旅遊史畫卷。同時,作為國內第一部世界旅遊史研究的著作,本書對「旅遊產生於何時」、「工業革命之前有沒有旅遊」、「世界旅遊史如何分期」、「世界旅遊史研究的范疇是什麼」等問題進行了有益的探討,該書對推進世界旅遊史研究、構建世界旅遊史理論框架,具有一定的啟示作用。 內容簡介本書對跨越人類四個社會形態、長達數千年的世界旅遊史進行了系統的梳理,對歷史上出現過的有影響的旅遊活動、旅遊事件作了精心的考證,從旅遊交通與設施、旅遊活動的類型,旅遊景點的建沒與開發,旅遊中介機構和旅遊組織、旅行家和旅遊文獻等多維的角度向人們展求了一幅波瀾壯闊的世界旅遊史畫卷。同時,作為國內第一部世界旅遊史研究的著作,本書對「 旅遊產生於何時」、「工業革命之前有沒有旅遊」、「世界旅遊史如何分期 」、「世界旅遊史研究的范疇是什麼」等問題進行了有益的探討,該書對推進世界旅遊史研究、構建世界旅遊史理論框架,具有一定的啟示作用。 作者簡介彭順生,湖南寧遠人。現任職於文州大學中法旅遊學院,曾先後在北京大學旅遊研究與規劃中心、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義大利熱那亞大學訪學。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