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旅遊業的威脅

旅遊業的威脅

發布時間: 2020-11-29 11:41:45

㈠ 重慶旅遊發展的優勢、劣勢『機會、威脅......

重慶直轄以來的六年中,旅遊業總收入年均增長31.7%,與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9%相比,約高出21個百分點,顯示出強勁、迅猛的增長勢頭。(熱點:大資金絞盡腦汁預謀新一輪行情!)

在日前召開的重慶市旅遊工作會議上,重慶市旅遊局局長王慶瑜從三個方面概括了旅遊業發展的特點以及對重慶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

一是旅遊產業規模持續、快速擴大。截至2002年底,已擁有1至5星級飯店129家,增長了近7倍;國際、國內旅行社204家,增長了近1倍;15個區縣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區」稱號;形成了有重慶特色的「三大精品」旅遊熱線,即山城都市、長江三峽和大足石刻。

二是國際國內旅遊接待人數和收入持續增長。六年中共接待海外旅遊者165.07萬人次,旅遊創匯達8.1億美元。其中,2002年接待海外旅遊者人次數和旅遊外匯收入分別達到46.15萬人次和2.18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國內旅遊總人次達到1.83億人次,國內旅遊總收入達到750.49億元人民幣。(剖析主流資金真實目的,發現最佳獲利機會!)

三是旅遊業對重慶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增強。直轄以來,旅遊總收入在重慶市GDP的比重,從1996年的3.56%上升為2002年的11.1%,上升了7.54個百分點。重慶市政府從1998年開始,每年投入3000萬元結構調整資金用於扶持旅遊業發展。在政府導向性投入的引導下,至2002年,共帶動社會投資17.74億元,累計開發旅遊項目129個,其拉動比例為1:11.8。同時通過搶抓中央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2000年至2002年的3年間,共爭取到國債資金1.82億元人民幣,投入以旅遊公路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12個。

㈡ 未來旅遊行業受到的威脅

中國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中現存最大的國度,幅員遼闊,經濟的高速發展,社會安定團結,人民生活富足,為這個古老的民族注入了新的活力,為中國的旅遊業開劈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加上我國的南北跨度大,東西縱橫長,民族眾多,地方文化差異大,旅遊資源十分豐富;中國人口眾多,正在全面進入小康社會的,國民收入的增加,為旅遊業的發展奠定了豐富的物質基礎。因此,中國的旅遊現正在朝著國內旅遊大國、入境旅遊大國、出境旅遊大國發展。

㈢ 旅遊企業面對環境威脅 應採取哪些策略

面對環境對企業可能造成的威脅,
企業常用的方法有三種:
1.對抗策略,也稱抗爭策略。即試圖通過自己的努力限制或扭轉環境中不利因素的發展。如通過各種方式促使(或阻止)政府通過某種法令或有關權威組織達成某種協議、努力促使某項政策或協議的形成以用來抵銷不利因素的影響。
2.減輕策略,也稱削弱策略。即企業力圖通過改變自己的某些策略,達到降低環境變化威脅對企業的負面影響程度。
3.轉移策略,也稱轉變或迴避策略。即指企業通過改變自己受到威脅的主要產品的現有市場或將投資方向轉移來避免環境變化對企業的威脅。

㈣ 西安旅遊面臨的威脅中國國旅面臨的威脅

西安地處西北 交通和經濟比內陸和東部沿海差距較大 所以西安的小偷非常多 到西安旅遊 請務必看好自己的財物 還有就是 西安人不能說每一個吧 但是的確比較多的西安人較為自大和排外 外地人比較容易受欺負 真心話 如非必要 西安還是盡量少去為好 真的太亂了

㈤ 旅遊管理專業的就業機會和威脅是

說倒底其就業范圍就是服務行業。這個行業包括:旅遊、酒店、餐飲、娛樂、工藝等。應該說十分廣泛。現在的統計學認為人一生的大部分時間是應該在娛樂,在享受生活,享受別人提供的周到服務。所以,我個人認為這個專業是不錯的選擇,如果你本人也喜歡的話。

當然任何一個事物都有兩面性,有好的就有不好的。不好的方麵包括:
1、一般的人認為服務行業不好;
我不這樣認為,事實上誰都是在為別人服務,官員還是人民的公僕的嘛;
2、一般的人認為服務行業很累;
想問一下哪一個行業很輕松嘛!
3、一般的人認為服務行業是吃青春飯;
哪一個工作崗位都不可能幹老死的。搞軟體行業說只能到35,難道35之後就喝西北風,錯,過了35他更吃香!

㈥ 旅遊業能給當地帶來正面影響和負面的東西是什麼

奧地利阿爾卑斯省旅遊勝地阿爾卑巴赫每年都會舉行關於當地環境及生態問題的專家研討會。今年,專家們沒有過多討論全球變暖問題,而是呼籲採取防禦措施保護阿爾卑斯地區居民。因為冰川融化會引發洪水,威脅當地居民安全。

除此之外,阿爾卑斯山每年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滑雪愛好者,為當地旅遊業創收數百萬美元。如果積雪不斷減少,勢必影響當地旅遊業的發展。

科學家解釋說,人類生產生活向大氣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破壞了自然界生態平衡,造成全球氣候變暖,從而引發一系列問題。冰川消融現象就是其中之一。

歐洲各國對氣候變暖問題非常關注。奧地利一家知名汽車俱樂部號召上班族盡量步行或騎自行車上班,少開汽車。因為即使像奧地利這樣一個人口只有820萬的國家,每年載客汽車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就達1140萬噸。而統計顯示,大約十分之一的私家車一次外出行程不到1公里,俱樂部認為,車主完全可以步行或騎車代步。瑞士是阿爾卑斯山國家,極易受氣候變化的影響,因此瑞士表示除了在國內落實對二氧化碳排放征稅等措施外,還會全力支持達成一項關於2012年之後氣候政策的國際協議。

西班牙政府實行一系列促進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政策,包括對開發可再生能源的投資提供風險保障支持;對可再生能源的生產和銷售等給予補貼.

與此同時,出於對暖冬現象的憂慮,一些歐洲環保主義者還要求世界盃滑雪賽主辦方取消比賽,以保護山上積雪。

㈦ 旅遊業面臨怎樣的問題

雖然近年來我國旅遊業蓬勃發展,但是目前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諸如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卻限制了旅遊業的進一步發展,因此實現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本論文主要分析了我國旅遊業可持續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並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實現我國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對旅遊的渴求也越來越迫切,旅遊業道德出現在發達國家,這些國家往往很看重旅遊地的非經濟價值;在旅遊資源豐富的發展中國家,人們則往往更看重旅遊地的經濟價值和對國民經濟的貢獻,而忽視了旅遊對風景區產生的負面影響。 一、中國旅遊業可持續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盡管許多獨特的自然景觀和歷史文化遺址,為我國旅遊業的開發和發展提供了豐富的旅遊和相當程度的自然生態支持;但我國旅遊業所面臨的實際環境問題卻不容樂觀。在一些地區,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的影響甚至限制了旅遊業的進一步發展。 (一)旅遊城市生態環境惡化。旅遊業的興旺,使旅遊接待地的流卻人口增加。旅遊交通的頻繁`和飛機、汽車、遊艇等交通工具廢氣排放量的增大,致使旅遊接待地的空氣污染、噪音污染和水質污染加劇。許多穿城而過的河流已遭嚴重污染,水色發黃甚至發黑。另外,旅遊接待地人滿為患的狀況,也加重了當地基礎設施的負擔。水、電、交通等的供應因需求量急增而顯不足。 (二)旅遊者環保意識差,加重了旅遊景點的人為破壞因素,在旅遊景點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旅遊者觸摸攀爬名勝古跡,在部分古跡上亂刻亂畫的現象也不時發生,所有這些,都使名勝古跡的本來風貌和存在壽命受到嚴重威脅。一些穿著入時的旅遊者隨手丟垃圾的不良行為,也致使風景區的美觀大打折扣。更有少數旅遊者,竟在旅遊區獰獵、採集、露營、野炊,這既加重了旅遊區的生態負擔,又可能造成物種稀少,甚至滅絕,使旅遊區的平衡受到嚴重破壞。 (三)旅遊資源管理體系不完善,旅遊景點「超負荷」工作屢見不鮮。現階段我國旅遊企業和景區管理部門之間,普遍存在管理人員交叉混編的情況,這使得上層管理者處境尷尬。一方面,作為公司領導,他們要對企業負責,爭取盡可能盈利;另一方面,作為政府專職機關的行政領導,他們又必須綜合考慮環境、經濟、社會、文化等各方面的因素,不願做有損景區資源的事,嚴格地說,他們是在良心的制約下做工作,沒有完善的法規制約下的企業化經營,很容易將風景名勝資源的保護推向難以承受的風險之中。 絕大多數的風景區在五一、國慶等旅遊高峰期,均不同程度地「超負荷」工作。景區遊人接肩比踵,空氣污濁,旅遊質量大受影響。我國古文化寶庫「敦煌莫高窟」,因遊客量過多,空氣中HO和CO的含量持高不下,許多精美佛雕的顏色已發生變化,內在物理,化學結構也受到影響。還有許多奇山異洞、秀水珍木,也因過多地被人類光顧而面目「猙獰「。 (四)對旅遊資源的掠奪性開發,造成了部分資源的破壞。我國雲南西雙版納熱帶雨林已被砍伐1/2,致使雲南的大象、老虎不是向緬甸逃跑,就是竄出自然保護區,毀壞莊稼、傷害人畜。座落在湖南、湖北交界處的著名四大湖泊,目前僅剩下長湖和洪湖。1951年湖泊面積還有217.44萬畝的洪湖市,到1987年只剩下70.29萬畝;但是,目前仍有很多國內外房地產、旅遊開發商加速擠占洪湖水面。還有一些地區,為了追求近期經濟發展,在風景名勝區迅速擴建高檔賓館、飯店、療養所、「培訓中心」,以及索道、滑道、城市娛樂設施等,造成了一些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的工、商業,破壞了旅遊資源,這實質上危害了當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二、中國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針對我國旅遊業可持續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和障礙,現提出以下對策和建議,以期更好地探索有中國特色的旅遊業可持續發展之路。 (一)城市生態環境質量進行綜合治理。針對目前我國旅遊城市存在的空氣污染、噪音污染、水污染和垃圾污染等環境問題的多元性,建議採取以下綜合治理方法: 1、對於空氣污染,主要採取減少和切斷污染料源的方法。由機動車輛尾氣所造成的污染,可採用安裝凈化裝置的措施。位於上風向的污染企業一定要責令搬遷或關閉。 2、對於噪音污染,主要採取時空上調配和限制的方法。時間上,在人們午休和夜休期音,建築施工及其它噪音較大的工作應盡量停止;空間上,城市功能分區應明確化,噪音分貝量大的交通站、娛樂區應與行政辦工、文化區,居民區分開,使噪音分貝量降低到國家規定的各種功能區標准。 3、市中水體污染大多為河流污染,因其流動性,污染的治理重點仍然是放到污染源的控制上。湖泊的治理應堅持「誰污染誰出錢治理」的原則,並立出相應的法規條例,將現在污染的治理落到實處,並限制新的污染出現。 4、對於垃圾污染,更多的是採取宣傳和強制的管理措施。 (二)加強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宣傳、教育和培訓,提高公民的環保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我們應該樹立起環境質量意識,認識到環境質量的優劣是關系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和子孫後代生存發展的大事;並且要樹立環境首先意識,為全人類及其後代保護好環境,保護好人類共同的家園——地球;另外還要樹立環境公德意識,不為滿足個人私利,不為局部或眼前利益而損害他人或全局的利益,讓人類貼進自然,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三)完善旅遊資源管理體系,適當限制遊客量。應盡快改變旅遊企業中政企不分的現狀,取消旅遊企業與景區管理部門之間的人事交叉,公司主管與政府官員應各司其職。另外,應建立盡可能完善的規范旅遊企業經營和景區資源管理的法律法規,並加大執法力度使我國旅遊資源的管理真正走上規范化、理性化的道路。 針對個別時期,個別景區遊客量過多的狀況,景區主管部門應注意適當限制售票量;同時,開發增設新的景點、賣點(在不破壞生態平衡的前提下),以分散遊客量,使旅遊資源在其所能承受的限度內接待參觀遊客。 (四)在旅遊資源開發過程中,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方式。資源開發需要各級政府機構、社會組織和公從的廣泛參與和合作,因此,國家應建立全國性的旅遊資源開發規劃和相應的管理法規,以指導和協調旅遊旅遊資源開發,約束旅遊資源開發中的不良行為,把旅遊資源開發中的外部不經濟效應減小到最低限度。同時,政府還應積極組織培養環境資源市場,更多地採取排污收費制度、環境稅、押金制度、排污交易制度等經濟手段,通過客觀財政和金融措施對那些有利於環境保護和有利於資源活動的或是那些能夠產生正的外部性活動者提供支持,包括各種優惠貸款、贈款、補貼以及有利於可持續發展的基金等形式,使旅遊環境問題解決在旅遊業發展過程之中。 總之,旅遊業已不再是人們所說的「無煙工業」,它也同樣會影響生態平衡和環境質量。無論從生態方面考慮,還是從經濟方面考慮,我們都不能再走「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了,我們應該從現在做起促進環境和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而努力。

㈧ 旅遊發展對環境的不利影響是什麼

1、對地表和土壤的影響:隨著各自然區域內旅遊活動的開展,無論是陸地還是水域表面都可能受到旅遊活動的影響,岩岸、沙灘、濕地、泥沼地、天然洞穴、土壤等不同的地表覆蓋都可能承受不同類型的旅遊沖擊,尤其是地表植物所賴以生存的土壤有機層往往受到最嚴重的沖擊。土壤一旦受到沖擊,物理結構、化學成分、生物因子等都會隨之發生變化,並最終影響土壤上植物的種類與生長,昆蟲、動物也會隨之遷徙或減少。

2、對植物的影響:人類的旅遊活動對地表植被和植物的影響可分為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兩大類。直接影響行為包括移除、踩踏、火災、作為營火材料採集和對水生植物的危害。間接影響財包括外來物種引入、營養鹽污染、車輛廢氣、土壤流失等問題,這些都會間接地影響植物的生長和健康。

㈨ 列出最近幾年旅遊產業的沖擊和威脅的主要類型

自然方面:海嘯等等,對策如印尼啟動應付海嘯的全國性預警機制

人為方面:環回境污染,對策如中答國當局啟征環境稅等
破壞歷史文化遺產,對策如中國建立嚴格保護措施等等
恐怖主義,對策如許多國家和地區紛紛建立嚴格的安檢制度等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