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態旅遊深度融合
A. 重慶有幾個區分別是
截至2019年6月,重慶市下轄26個區、12個縣(自治縣),分別是:萬州區、黔江區、涪陵區、渝中區、大渡口區、江北區、沙坪壩區、九龍坡區、南岸區、北碚區、渝北區、巴南區、長壽區、江津區、合川區、永川區、南川區、綦江區、大足區、璧山區、銅梁區、潼南區、榮昌區、開州區、梁平區、武隆區。
城口縣、豐都縣、墊江縣、忠縣、雲陽縣、奉節縣、巫山縣、巫溪縣、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
1、渝中區
位於重慶市西南部,在長江、嘉陵江匯流處。渝中區東、南、北三面環水,西面通陸,為東西向狹長半島。渝中區東、南瀕臨長江,與南岸區水域相鄰;北面瀕臨嘉陵江,與江北區水域連界;西面與沙坪壩區、九龍坡區接壤。
渝中區水陸域面積23.24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20.08平方公里。截至2019年6月,渝中區轄11個街道。
2、銅梁區
位於長江上游地區、重慶西北部。地處東經105°46′22″至106°16′40″、北緯29°31′10″至30°5′55″之間。西南靠大足區,東北連合川區,南接永川區,西北鄰潼南區,東南毗鄰璧山區,南北長62公里,東西寬約48公里,幅員面積1343平方公里。
截至2019年6月,銅梁區下轄5個街道及23個鎮,分別是:巴川街道、東城街道、南城街道、蒲呂街道、舊縣街道、土橋鎮、二坪鎮、水口鎮、安居鎮、白羊鎮、平灘鎮、虎峰鎮、福果鎮、石魚鎮、少雲鎮、高樓鎮、維新鎮、大廟鎮、圍龍鎮、華興鎮、永嘉鎮、西河鎮、安溪鎮、侶俸鎮、太平鎮、雙山鎮、小林鎮、慶隆鎮。
3、潼南區
位於長江上游地區、重慶西北部,地處渝蓉直線經濟走廊。涪江下游,東鄰合川區、銅梁區,南接大足區,西連四川省安岳縣、安居區、船山區,北與四川省蓬溪縣、武勝縣相鄰,與四川省嘉陵區相望。東西闊47公里,南北距72公里,幅員面積1583平方公里。
截至2019年6月,潼南區有2個街道、20個鎮。為梓潼街道、桂林街道、上和鎮、龍形鎮、古溪鎮、寶龍鎮、玉溪鎮、米心鎮、群力鎮、雙江鎮、花岩鎮、柏梓鎮、崇龕鎮、塘壩鎮、新勝鎮、太安鎮、小渡鎮、卧佛鎮、五桂鎮、田家鎮、別口鎮、壽橋鎮。
4、榮昌區
位於信封盆地川中丘陵的川東平行嶺谷區交接處,南鄰永川區,南接四川省瀘州市瀘縣,西南連接四川省內江市隆昌縣,西北靠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北接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東北與大足區接壤,全境南北長44.3公里,東西寬39.1公里,幅員面積1077平方公里。
截至2019年6月,榮昌區轄15個鎮、6個街道,6個街道為昌元街道、昌州街道、廣順街道、安富街道、雙河街道、峰高街道。15個鎮為吳家鎮、盤龍鎮、仁義鎮、萬靈鎮(原路孔鎮)、河包鎮、清江鎮、榮隆鎮、龍集鎮、遠覺鎮、觀勝鎮、銅鼓鎮、清流鎮、古昌鎮、直升鎮、清升鎮。
5、武隆區
位於重慶市東南邊緣,在武陵山與大婁山結合部,屬於中國南方喀斯特高原丘陵地區。東西長82.7公里,南北寬75公里,幅員面積2901.3平方公里。武隆區東連彭水,西接南川、涪陵,北抵豐都,南鄰貴州道真,距重慶市區139公里。
截至2019年6月,武隆區管轄2個街道、12個鎮、9個鄉、4個民族鄉:2個街道:鳳山街道、芙蓉街道,12個鎮:火爐鎮、白馬鎮、江口鎮、仙女山鎮、鴨江鎮、羊角鎮、長壩鎮、平橋鎮、桐梓鎮、土坎鎮、和順鎮、雙河鎮。
9個鄉:鳳來鄉、廟埡鄉、黃鶯鄉、滄溝鄉、土地鄉、白雲鄉、接龍鄉、趙家鄉、鐵礦鄉,4個民族鄉:石橋苗族土家族鄉、文復苗族土家族鄉、後坪苗族土家族鄉、浩口苗族仡佬族鄉。
B. 景區提升怎麼做
以下從全域旅遊背景下,考慮景區品質提升的挑戰與提升模式分析
作為旅遊活動的主要場所,景區是聚集人氣的核心載體,引發消費的關鍵環節,是一個區域旅遊發展的基礎和前提。全域旅遊的綜合開發與發展,必須依託全域景區的跨越式發展。
景區提升考慮的五大策略:
①區域旅遊三大系統②景區提升的五種力量③價值提升的九要素(運營)
④參與方的充分互動⑤項目節奏的把控(生命周期)
八大提升模式:
①核心資源聚焦型②核心產品移植型③旅遊體驗產品創新④景區綁捆與資源整合型
⑤區域多業態融合型 ⑥客戶體驗聚集型 ⑦吃「軟飯」型 ⑧聚焦經營能力與盈利能力
博雅方略閉環模式打造「一體化集成文旅項目」規劃包括旅遊目的地的總規、概規,也包括旅遊項目的詳規、修規,是旅遊目的地開發戰略目標的集成,為目的地旅遊發展提供總指引;投資通過發起項目基金籌集啟動資金,並運用產業基金的方式設立資金池,而在具體的投資運作中綜合運用各種金融工具最大化投資效果;在開發過程中踐行「投資+規劃+管理」,落實規劃細節,並實現 「規劃+投資+開發」螺旋式深度介入;在營運中不斷滾動「規劃+投資+開發+運營」,發揮博雅平台、博雅聯盟全方位資源推動項目不斷創新,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