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什麼是文化旅遊

什麼是文化旅遊

發布時間: 2020-11-29 01:01:30

⑴ 什麼是文化旅遊

文化旅遊是通過旅遊實現感知、了解、體察人類文化具體內容之目的的行為過程。泛指以鑒賞異國異地傳統文化、追尋文化名人遺蹤或參加當地舉辦的各種文化活動為目的的旅遊。尋求文化享受已成為當前旅遊者的一種風尚。北京制源江山咨詢責任有限公司在魏小安總顧問和董事長兼總經理魏詩華的帶領和引導下,成功完成數多文化旅遊方面項目,在文化旅遊產品規劃、設計、營銷方面實力突出。

⑵ 什麼是旅遊文化

什麼是旅遊文化?
由於目前世界各國學者對「文化」這一概念的表述有很大的分歧,導致了對「旅遊文化」 的不同認識和解釋,它的內涵和外延都不停留在探討的階段.總的來說,我國學者對旅遊文化的表述,大致有下面三種類型:

1、旅遊文化是與旅遊有關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總和.它是人類過去和現在所創造的與旅遊活動緊密相關的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有的學者還進一步指出:「它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廣義的:舉凡旅遊路線、旅遊途中、旅遊景點上一切有助於增長旅遊者文化知識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都屬於旅遊文化的范疇;二是狹義的:舉凡一切能夠使旅遊者在途中舒適、愉快並能提高旅遊文化素質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也都屬於旅遊文化的范疇.這兩個旅遊文化的概念既有聯系,也有區別.前者,我們要求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後者,我們要求加速旅遊事業的現代化.」(陳遼《弘揚優秀文化,加速旅遊事業現代化》)

2、旅遊文化,是旅遊主體、旅遊客體和旅遊媒介相互作用的結果.它不是旅遊和文化的簡單結合,而是旅遊主體(旅遊者的文化需求和情趣) 、旅遊客體(旅遊資源的文化內涵和價值) 、旅遊媒介(旅遊業的文化意識和素質)三者相互作用所產生的物質和精神成果.具體地說,「潛在的旅遊者由於受到旅遊動機的沖擊和旅遊客體的吸引,在旅遊業的介入下,實現了旅遊,在旅遊過程中產生歡快愉悅的心理狀態和審美情趣,這種心態和情緒是旅遊三要素中任何一個要素都沒有的,這就是旅遊文化最初和最核心的部分.」(馮乃康《旅遊資源與旅遊文化》)因此,旅遊者處於旅遊文化的中心位置,旅遊者在旅遊活動中所顯示出來的特殊的欣賞取向、審美情緒、心理狀態及其文字、形象的記載、構成了旅遊文化的主要內容.

3、旅遊文化是旅遊生活的一種文化形態,是旅遊這一獨特的社會現象體現出來的文化內涵.它是由旅遊者與旅遊從業者在旅遊活動共同創造的,說得具體一點,就是旅遊者或旅遊服務者在旅遊觀賞中或服務過程中所反映出來的觀念形態及其外在表現.

這三類定義從不同角度揭示了旅遊文化的本質屬性.我們比較贊同「旅遊文化是與旅遊有關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總和」這一定義,因為它表述簡潔明了,內涵具體,包含的內容也很寬廣,避免了把對旅遊事業有用的文化知識排除在外的消極後果.在這一定義的基礎上,我們可以把旅遊文化表述如下:旅遊文化是人類過去和現在創造的與旅遊關系密切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總和,凡在旅遊活動過程中能使旅遊者舒適、愉悅、受到教育,能使旅遊服務者提高文化素質和技能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都屬於旅遊文化的范疇.

⑶ 什麼是宗教文化旅遊資源

簡單來說 就是以宗教有關的旅遊資源 比如在宗教意義上有重大意義的地區與建築 以及文化習俗等

⑷ 旅遊文化與文化旅遊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旅遊文化與文化旅遊是兩個既有一定聯系又有嚴格區別的概念。旅遊文化屬於迴文化的范疇,是文化的答一個門類,與諸如建築文化,生態文化,藝術文化,等相並列,是文化的一種類型。而文化旅遊是屬於運動的范疇,是旅遊的一種類型,與旅遊在內涵上存在著有機的聯系。一方面,文化的發展豐富了旅遊文化的內容,進而促進旅遊文化的發展。另一方面,旅遊文化的發展又能為文化旅遊提供內涵豐富的旅遊內容,以滿足旅遊者的各種文化需求。在外延上,文化旅遊可以說是旅遊文化的一個研究內容,而旅遊文化的內容要比文化旅遊豐富得多。

⑸ 文化旅遊的定義是什麼它和旅遊文化有何區別謝謝

文化的本質在於創新,旅遊文化不是旅遊和文化的簡單相加,也不是各種文化的大雜燴,它是傳統文化和旅遊科學相結合而產生的一種全新的文化形態。
對於旅遊文化來說,其他各種文化都是「原材料」。在旅遊活動中,旅遊者頭腦中原有的思想觀念、心理特徵、思維方式等文化因素與目的地的異質文化因素的相互碰撞與結合,逐漸形成一種新的文化形態。
而旅遊經營者經過潛心地研究本國本民族的傳統文化,並進行適當的取捨,吸收一些外來文化,精心加工、組織和開發成為供旅遊者觀賞或享受的旅遊文化產品,創造了旅遊文化;旅遊客體本身反映著人的智慧和力量,有相當的文化因素的成分,它是人們內心的價值觀、審美觀等精神因素的外在表現,其本身也是旅遊文化的不可缺的組成部分。
因此,所謂旅遊文化實際上是以一般文化的內在價值為依據,以行、吃、住、游、購、娛六大要素為依託,以旅遊主體、旅遊客體、旅遊介體和旅遊研究之間的相互關系為基礎的,在旅遊活動過程中業已形成的觀念形態及其外在表現的總和。它既是物質的,也是精神的。
旅遊文化的內涵十分豐富,外延也相當寬泛。「既涉及歷史、地理、民族宗教、飲食服務、園林建築、民俗娛樂與自然景觀等旅遊客體文化領域;又涉及旅遊者自身文化素質、興趣愛好、行為方式、思想信仰等文化主體領域;更涉及旅遊業的服務文化、商品文化、管理文化、導游文化、政策法規等旅遊介體文化

⑹ 好像全中國所有城市都在搞什麼文化旅遊城!這到底是什麼運動啊應該是建「四舊」運動吧!

文化旅遊,是最近幾年才出現並流行的一個名詞,它的出現與遊客需求的轉變密切相關。因此,較為流行的定義是「那些以人文資源為主要內容的旅遊活動,包括歷史遺跡、建築、民族藝術和民俗、宗教等方面」。還有說法認為文化旅遊屬於專項旅遊的一種,是集政治、經濟、教育、科技等於一體的大旅遊活動。文化旅遊城就是各地開展的滿足文化旅遊需求的建設。
一、文化旅遊開發的基本路徑
首先,必須深入了解和研究自己的文化,摸清家底。要分門別類,以圖片、錄音、錄影、書籍、雜志等多種形式對於各種物質遺產和非物質遺產進行整理和挖掘,建立完整的文化資源庫。
其次,必須對文化旅遊資源的旅遊價值進行評估。文化資源不等於旅遊資源。中國是文化大國,各地都有很多地方文化素材。地方官員往往引以為自豪,號稱自己資源豐富、歷史悠久、文化璀璨。但是,它們有的是遺跡(如古田會議會址),有的是遺址(如赤壁之戰),有的是傳說(如「黃粱美夢」),有的是風情(如開漁、民歌),往往具有「小、散、虛」的弱點。
哪些文化資源可以做旅遊,哪些不可以做,要以旅遊吸引力為標准。一般而言,地方文化資源的開發重點素材是:
1.地方建築,民居、橋梁、城池、寺廟等,展現地方民居的風格、材料特點,讓遊客體驗其功能;
2.地方曲藝,如山歌、地方劇。對於外地的旅遊者,由於存在語言差異,宜以技術手段加上內容解說以能理解和欣賞。
3.地方飲食,包括地方菜、茶、咖啡、水果等等,應盡量向遊客展現其魅力。
4.民俗節慶,例如元宵舉行的客家梅州埔寨燒龍燈,還有客家山歌節、擂茶文化節、客家藝術節等。
5.歷史淵源,重大歷史事件(如戰爭戰役)、名人事跡。
6.民間工藝,如刺綉、年畫、剪紙等等。工藝品的用材,宜盡量使用當地的獨特材料,例如韓國濟州島用火山灰石頭雕刻的民間宗教人像。
第三,選擇文化旅遊資源的開發方式。文化旅遊的開發方式目前主要有以下5種:
1.博物館,這是最傳統的一種方式,如各地的名人故居博物館、歷史博物館、一些專題博物館(如雷州石狗博物館、濰坊風箏博物館)。
2.主題園、風情村(鎮)和街區,如鳳凰、周庄、陽朔西街(從開發手段上屬於「原生自然式」)、西安大唐芙蓉園和不夜城(「復古再現式」)、台灣九族文化村和雲南民族文化村(「集錦薈萃式」)、張家界土家風情園(「原地濃縮式」)。
3.表演,如麗江《納西古樂》、鄭州《禪宗少林·音樂大典》、各地《印象》系列。
4.嫁接,主題化——主題酒店、主題餐廳、主題度假村,如蘇州網師園的「古典夜園」、北京「傣家村」餐廳、台灣的大唐溫泉物語(唐文化)、廣東河源的御臨門溫泉度假村(巴厘島民俗文化)、北海的海景桃源酒店(木雕文化)。
5.節慶,如內蒙古的「那達慕」大會、回族的「古爾邦節」、白族和彝族的「火把節」等,本意並非為了發展旅遊業,不會長年存在,但在節慶期間會吸引大量的旅遊者。
一些地方的文化載體分布比較分散,如典型民居、展覽館、表演場地、名牌小吃餐館等各在一處,由於客觀條件的制約,短期內不能集中到一個旅遊景點內,只能採取「串點連線式」開發方式,組合包裝為一個精品線路產品,供遊客整體購買。在形式上它與「北京一日游」、「廣州一日游」是一類的,只不過後者內容不一定是文化旅遊。它對於散客主要通過旅行社和散客接待中心組織,需要更大的宣傳力度。
第四,巧妙營銷、強力營銷。要有文化營銷意識,例如製造媒體熱點事件,努力爭取國家和世界有關榮譽,爭取進入課本教材,爭取列入影視場景。寶雞法門寺通過佛指舍利巡展港澳台大型活動以及中央電視台系列片的演播成功地擴大了影響力。對於經費有限的文化旅遊景區,低成本的網路手段要積極運用。德慶龍母廟採用了簡訊營銷策略,對於宗教文化旅遊景點是一個創新。要細分市場,採取不同的營銷策略。
二、文化旅遊資源開發的四大原則
1.存真:尊重歷史,不戲說,可以再現,但是不一定全盤恢復。例如柏林牆,保留一段即可。要修舊如舊,盡量用傳統材料和工藝。
2.做深:挖掘其內涵,豐富其內容。文化旅遊要像講課一樣讓遊客通過游覽完全了解那段歷史——前因後果、大小人物、喜怒哀樂,要注意用細節打動遊客。
3.活化:不但要把虛的文化做「實」,讓遊客能夠直接看到,而且要做「活」。不能夠簡單地放幾個雕塑、擺幾個玻璃櫃子和凳子椅子。中國的博物館之所以不受遊客歡迎,原因主要就是沒有活化文化,要通過演出、互動、聲音、影像等讓人感受文化。
4.延展:要把文化旅遊資源以多樣化的形式開發利用,不能搞純粹的「門票經濟」,不能局限在靜態觀光層面,要積極發展文化旅遊商品、參與性娛樂。
三、文化旅遊資源開發的四大手法
從國際國內的發展實踐看,文化旅遊產品應當有一定的規模,盡量集中布局,「小弱散差」的狀態是難以吸引遊客的。在區位市場有潛力的情況下,要創造條件,做出規模。如何「借題發揮」、做大做強?可以採用四大手法:
1.歸「類」:從點做到類,抽象化。如胡雪岩的題材,他屬於徽商,可以做徽商的文章;黃埔軍校,可以做出世界軍事的文章,結合介紹世界著名軍校。
2.擴「面」:從點做到面,如廣西壯族一些地方的銅鼓文化,可以做出全國或者世界鼓文化的文章。
3.延「線」:把點拉長出它的發展歷史鏈,如寧波東錢湖的宰相石碑遺存做出南宋石刻公園,介紹中國石刻發展歷史。一個古海港,可以做出海上絲綢之路沿線風情、航海貿易發展史的文章。
4.拓「鏈」:形成產業鏈,如梁祝故里,可以利用其民間故事,做出婚慶文化產業,做出愛情文化產業園區。
如果按照這四大原則、四大手法,完全可以化資源為產品,化無形為有形,化虛為實,化小為大,打開市場。
最後要提的一點是,發展文化旅遊不必拘泥於本地文化,關鍵是在於客源市場定位。企業投資旅遊項目,應當以市場需求、投入產出為判斷准則。在旅遊開發過程中,政府要引導投資商提高文化水平和市場經營水平,現在的問題是,很多投資商懂文化不懂經營,搞成博物館自己孤芳自賞;或者就有經營意識不懂文化,沒有做出精品。做旅遊必須懂旅遊,懂旅遊必須多旅遊。

⑺ 文化旅遊包括什麼

文化旅遊是指通過旅遊實現感知、了解、體察人類文化內容目的的過程,以尋求文化為目的,包括歷史遺跡、建築、民藝,民俗、宗教等。

⑻ 文化旅遊是什麼意思,文化旅遊產業如何做

文化旅遊的定義網上說法不一,但是文化旅遊是以旅遊為主線進行的

⑼ 什麼是旅遊文化創意產業

文化創意抄產業是20世紀90年代發達襲國家提出的一個新概念,後來逐漸演變成一種全新的發展理念。這種理念認為,當代經濟的真正財富是由思想、知識、文化、技能和創造力等構成的創意,這種創意來自人的頭腦,它會衍生出無窮的新產品、新服務、新市場、新就業機會、新社會財富,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前瞻產業研究院指出,我們把文化創意產業界定為:以創意為核心,以文化為靈魂,以科技為支撐,以知識產權的開發和運用為主體的知識密集型、智慧主導型戰略產業。文化是「城市最大的不動產」,而能否有效協調文化產業與城市的關系,把握好文化城市未來的發展趨勢,抓住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良機,是一座城市能否脫穎而出的關鍵。

⑽ 什麼是生態文化旅遊

「生態旅遊」這一術語,是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於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國際生態旅遊協會把其定義為:具有保護自然環境和維護當地人民生活雙重責任的旅遊活動。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