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革命對近代旅遊發展的影響
⑴ 工業革命對近現代旅遊業的影響有哪些
十八世紀中抄葉開始的產襲業革命最終把人類推向近代旅遊的新階段。產業革命前,人們一直以人力、畜力或自然力來驅動交通工具,幾千年來沒有太大變化。產業革命使這種狀況根本改變,蒸汽機技術用於交通工具,從此人類有了機械動力的運載工具——火車和輪船。新式交通工具不僅速度快、運載量大,還具有票價相對低廉的優勢。這使得遠距離大規模的人員流動第一次成為可能。此外,產業革命也使社會財富極大增長,中產階級人數日益增加,大量中產階級加入旅遊的行列。在最早建成鐵路的英國,商人們開始利用包租火車的形式把大批遊客運送到游覽地。旅遊需求逐漸形成社會化規模,越來越多的人需要有人代他們處理從啟程到返家過程中的一應事務。這意味著專門為旅遊者服務、為旅遊者活動提供便利條件的活動已有可能逐漸從其他部門中分離出來,形成一個新行業
旅遊業。可以說,近代旅遊和旅遊業孕育於向近代轉型的歐洲,最終由產業革命催生而成。
⑵ 產業革命對近代旅遊出現和發展的直接影響主要表現在哪方面
18世紀60年代起,英國棉紡織業開始使用機器作業,此後機器生產擴展到採煤、冶金、交通運輸等各行業。特別是瓦特製成的改良蒸汽機於1785年投入使用並迅速推廣後,大大推動了機器的普及和發展,人類隨之進入了蒸汽時代。這次工業革命,提高了生產力,鞏固了資本主義統治的基礎,產生了近代兩大對立階級--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並把勞動力從農村引向城市,開始了城市化進程;英國等資本主義國家在世界范圍內大肆搶占商品市場,強占原料產地,拓展殖民地,加劇了當地的貧困落後,使東方從屬於西方。
1870年以後,科學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各種新技術、新發明層出不窮,並被迅速應用於工業生產,大大促進了經濟的發展。第二次工業革命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顯著特點,把人類帶入了電氣時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電力的廣泛應用,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制,新通訊手段的發明。此次工業革命的特點有:以科學家發明為主;多國發明相互推動;日本等國同時利用兩次工業革命成果。
從20世紀四五十年代開始的新科學技術革命,以原子能技術、航天技術、電子計算機的應用為代表,還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學等高新技術。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現,既是由於科學理論的重大突破,也是由於社會的需要,特別是各國對科學技術迫切需求的結果。此次科技革命是以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的速度加快、科學理論和生產技術相互促進、各個領域相互滲透為特點。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生產力的發展不再依靠勞動強度,而主要依靠提高生產技術。第三產業比重上升,促進了社會生產結構變化,推動了國際經濟格局的調整和科技競爭。
⑶ 第一次工業革命對於旅遊的發展有哪些推動作用
1、兩次工業革命從根本上改變了人類各領域的面貌,極大地提高了人類的文明程度和社會發展水平,具有史無前例的積極影響:
①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使人類社會的發展速度大大加快。
②推動了城市化的發展,是人類社會從農村逐步走向城市化。
③加強了世界不同地區之間人們的交流和交往,世界逐步形成一個整體。
④交通工具、通訊技術的不斷革新,方便了人們之間的交流。
2、兩次工業革命:
①第一次工業革命是指18世紀從英國發起的技術革命是技術發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開創了以機器代替手工勞動的時代。這不僅是一次技術改革,更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第一次工業革命革命是以工作機的誕生開始的,以蒸汽機作為動力機被廣泛使用為標志的。這一次技術革命和與之相關的社會關系的變革,被稱為第一次工業革命或者產業革命。
第一次工業革命使工廠制代替了手工工場,用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從社會關系來說,工業革命使依附於落後生產方式的自耕農階級消失了,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形成和壯大起來。
第一次工業革命大大密切加強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改變了世界的面貌,最終確立了資產階級對世界的統治地位,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的英國,很快成為世界霸主。
②第二次工業革命是指19世紀中期,歐洲國家和美國、日本的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進了經濟的發展。19世紀70年代,開始第二次工業革命。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第二次工業革命極大的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對人類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科技、和生產力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資本主義生產的社會化大大加強,壟斷組織應運而生。
第二次工業革命,使得資本主義各國在經濟、文化、政治、軍事等各個方面,發展不平衡,帝國主義爭奪市場經濟和爭奪世界霸權的斗爭更加激烈。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了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使得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最終確立,世界逐漸成為一個整體。
⑷ 產業革命對近代旅遊的影響
產業革命是指托馬斯庫克時代後的工業革命,確切的說是1840年之後,在近代旅遊發展的開始,托馬斯庫克第一次出行是已包租火車票(買斷車廂)的禁酒大會開始的。
由於工業革命的產生,機器代替大多數手工勞動,在工作效率的提高,使得資本家的財富,迅速積累,使得規模化的經營,造就了社會更多的財富;但是財富都聚集在資本家的手中。所以旅遊的開展也大多數屬於貴族。而在此時,歷史上的中國在遭遇鴉片戰爭!在鴉片戰爭之前,旅遊與旅行也只是存在於貴族之中或是一些流浪四處飄泊的詩人。
產業革命使得資本家只需要開起自己的機器,就可以掙錢,有了更多休閑娛樂的時間。於此同時歐洲國家爆發了各種工業革命,例如法國里昂起義;起義的原因是因為,機器的發明使得大多數手工勞動工人被辭退,造成失業的狀況。美國羅斯福新政是解決這一類問題的代表。
產業革命說到底是社會進步的產物,經濟發展,財富的積累。首先旅遊的三要素是要有金錢!要有閑暇的時間。而產業革命在人類需求層次中大大的推動了旅遊要素必要條件的產生。至於人類的需求層次你自己去看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人類在生存需求的基礎上,需求發展自己;旅遊也是人類發展自己認知自己的一部分;你要有什麼問題就來咨詢我吧,當然是關於旅遊的最好,我就是這專業的。
⑸ 旅遊經濟學 工業革命給旅遊經濟活動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產業革命也為旅遊產生和發展以及旅遊經濟活動的產生和發展創造了必要的條件。具體表現為1、為人們外出觀光、度假旅遊奠定了經濟基礎自1820年至1915年,世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平均每年增長1.17%,其中在19世紀,歐洲的人均收入提高了2倍,美國人均收入提高了3倍,這是產業革命前的人類歷史上所不曾有過的,居民收入水平的快速提高使人們出外旅遊具有了支付能力。到1875年英國全年客運周轉量已超過6億人/英里。2、迅速的交通運輸為旅遊活動的開展提供了便利從1825年世界第一條鐵路建成到1865年,英國鐵路總長路已達2萬多公里。截至1850年世界上已有15個國家建有鐵路,開展了客貨運營。在水路運輸上,1820年橫跨英吉利海峽的蒸汽輪船正式開了班期航運,1838年起英國開辟了橫越大西洋、太平洋的定期航班,不僅為人們在英國國內旅遊創造了良好條件,而且為歐美兩大陸之間開展旅遊活動提供了便利。3、旅遊服務機構和設施的完善、服務質量的改進和舒適程度的提高首先,在旅遊服務機構方面,從1865年,托馬斯·庫克成立了第一家旅行社起,歐洲、北美,日本都先後組建了旅遊機構。旅遊業務從一日游發展成多日包價游,從國內旅遊到國外旅遊,各種旅遊報紙、火車環游票,旅遊住宿代用券和旅行支票的發行,不僅擴大了旅遊規模和經營范圍,而且為旅遊業成為一個世界性的行業奠定了基礎。其次,在住宿業和餐飲業方面,;旅館取代了旅店,在英國沿交通沿線出現了很多旅館,各大城市也出現了很多,餐飲設施和服務也大為改善。自從1774年美國波士頓建成帶有室內衛生間、私人餐廳、宴會廳、舞廳、彈子房等設施,並擁有300間客房的紐約城旅館起,至1902年美國已建成50間客房以上的旅館1500多座,在英國沿鐵路車站附近也建有許多大的旅館。最後,在游樂業方面,隨著旅遊需求的增加,不僅一些旅館有娛樂設施,如舞廳、彈子房等,而且開始了海濱度假的建設。它的建設為人們提供了觀光和度假旅遊的場所,而且進一步推動了旅遊活動的開展。
⑹ 為什麼說近代旅遊業的開端歸功於產業革命
近代旅遊的發展有一個標志性的事件.1840年英國召開工業博覽會,有一個叫托馬斯·庫克的英國人組織了很多人坐火車,形成了旅遊團去參觀這個博覽會,這是近代旅遊業的開端,也是一個標志性的事件,所有的旅遊教科書上都必然談到這個事件.之所以作為一個開端和標志,是對應工業化旅遊的大生產形成了近代旅遊的工業化模式.所以,這種工業化模式就是團隊式的、標准化的,以觀光旅遊為主的模式.從1840年到1980年,延續了140年,可以說是一個標准化的模式,大體上可以這么看.1840年開始的這種方式,後來形成了一個名牌旅行社,就叫托馬斯·庫克旅行社,還有一個名稱叫通濟隆旅行社,這是世界著名品牌.現代旅遊的真正開始是從二十世紀50年代開始,從50年代之後的歐洲重建、日本復興,才逐步開始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近代旅遊.現代旅遊從50年代到80年代這三十年,強化了標准化的模式,即旅行團的模式,這種標准化的模式時間穩定,所以要提前預定,在旅遊的過程中,幾乎每一分鍾都要安排妥當.為確保穩定的品質,住飯店是標准間——兩個人一間的標准客房,坐汽車是大巴士,坐飛機是旅遊包機,形成了一套非常完整的模式,這套模式和工業生產的流水線模式非常相似.
中國近代旅遊業的基本特點
首先,旅遊業具有綜合性.旅遊業是集行、游、住、吃、購、娛等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大產業,其綜合性是由旅遊活動的綜合性決定的.這種綜合性的特點,同一個旅遊目的地對旅遊業必須實行全行業管理.
其次,旅遊業具有經濟性.發展旅遊業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取得經濟效益,旅遊業本身就是由旅行社業、以飯店為代表的住宿業和交通客運業等眾多的以盈利為目的並進行獨立核算的經濟組織構成的.因此,經濟性是旅遊業最根本的屬性,是旅遊業的核心和實質.
第三,旅遊業具有服務性,旅遊業為旅遊者提供的勞務是一種可以用於交換的特殊商品,這種特殊商品同一般商品一樣具有使用價值,而生產這種特殊商品的過程就是服務
第四,旅遊業具有依賴性.其表現:一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旅遊業成功的基本條件,在於它所擁有的旅遊資源的數量多少和質量高低,在於這些旅遊資源坐落的地理位置及其能否使旅遊者進的來、散的開、出的去,在於旅遊客源的人們對這些旅遊資源的了解和感知;二是表現為旅遊業的生存和發展依賴於國民經濟;三是表現為旅遊業的生存和發展以依賴相關行業和部門的通力合作和協調發展;四是表現為旅遊業的生存和發展依賴於自然的、社會的、經濟的、政治的等多種因素.我們了解旅遊業的依賴性特點,要明確它是一個較為敏感而且脆弱的產業,同時也是有一定風險性的產業.如果一個國家或地區把它視為唯一經濟支柱,一旦發生巨大波動,其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第五,旅遊業具有帶動性.方能帶動其他直接或間接為旅遊者提供服務的產業全體的發展.所以是一業興、百業興.
第六,旅遊業具有外向型.現代旅遊業是一種跨地區、跨國界的廣泛的人際交往活動,具有明顯的外向性或涉外性.
第七,旅遊業具有季節性.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旅遊產業的季節性同該國或地區的旅遊活動密切相關,而且是旅遊活動的季節性所決定的.但是,游覽人文旅遊資源一般不受季節的限制.
⑺ 從主觀和客觀方面闡述產業革命對近代旅遊業的影響
產業革命是指托馬斯庫克時代後的工業革命,確切的說是1840年之後,在近代旅遊發展的開始,托馬斯庫克第一次出行是已包租火車票(買斷車廂)的禁酒大會開始的。
由於工業革命的產生,機器代替大多數手工勞動,在工作效率的提高,使得資本家的財富,迅速積累,使得規模化的經營,造就了社會更多的財富;但是財富都聚集在資本家的手中。所以旅遊的開展也大多數屬於貴族。而在此時,歷史上的中國在遭遇鴉片戰爭!在鴉片戰爭之前,旅遊與旅行也只是存在於貴族之中或是一些流浪四處飄泊的詩人。
產業革命使得資本家只需要開起自己的機器,就可以掙錢,有了更多休閑娛樂的時間。於此同時歐洲國家爆發了各種工業革命,例如法國里昂起義;起義的原因是因為,機器的發明使得大多數手工勞動工人被辭退,造成失業的狀況。美國羅斯福新政是解決這一類問題的代表。
產業革命說到底是社會進步的產物,經濟發展,財富的積累。首先旅遊的三要素是要有金錢!要有閑暇的時間。而產業革命在人類需求層次中大大的推動了旅遊要素必要條件的產生。至於人類的需求層次你自己去看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人類在生存需求的基礎上,需求發展自己;旅遊也是人類發展自己認知自己的一部分.
⑻ 產業革命的完成對近代旅遊發展的影響主要反映在哪些方面
產業革命就是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促進了經濟和技術和發展,推進了城市化
對旅遊的影響自然主要體現在交通、通訊、市場化幾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