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新發展的旅遊區

新發展的旅遊區

發布時間: 2020-11-28 13:05:17

1. 天津濱海旅遊區劃歸中新生態城後怎麼發展

簡要內容:12月8日,「中外媒體走進『十大戰役』」年終盤點活動走進濱海旅遊區和中新天津生態城。在濱海旅遊區管委會,采訪團記者們認真聽取了負責人對於濱海旅遊區重點工作進展情況的介紹。

人民網·天津視窗12月9日電:12月8日,「中外媒體走進『十大戰役』」年終盤點活動走進天津濱海旅遊區和中新天津生態城。
在濱海旅遊區管委會,采訪團記者們認真聽取了負責人對於濱海旅遊區重點工作進展情況的介紹。11個月的時間,濱海旅遊區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4.43億元。截至目前,濱海旅遊區落地開工建設項目3個,簽約項目4個,完成區內注冊企業15家,在談和儲備項目50餘家。新華社記者說:「濱海旅遊區的工程都很注重環保和海洋資源的利用,這體現了濱海新區建設生態和諧宜居城市的理念。」
作為世界上第一個國家間合作開發建設的生態城市,在中新天津生態城「一軸三心四片」的空間布局、「一島三水六廊」的生態布局、「一谷兩園四堤」的景觀布局、「一帶三園四心」的產業布局都引起了記者強烈的關注。中國日報記者表示:「節能減排是全世界的發展趨勢,中新天津生態城的前景不可限量

2. 如何理解新常態下旅遊政策的新突破

一、制度化的保障
31號文件為解決這個問題提供了有效的制度化保障。比如,文件指出,「堅持融合發展,推動旅遊業發展與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結合」,「國家支持服務業、中小企業、新農村建設、扶貧開發、節能減排等專項資金,要將符合條件的旅遊企業和項目納入支持范圍」,「統籌利用惠農資金加強衛生、環保、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鄉村旅遊服務體系」,這些政策很好地解決了以往因為旅遊企業不屬於控制這些專項資金的行業主管部門管轄,因而無法享受這些專項資金支持的問題。
文件還規定,「在城鄉規劃中要統籌考慮國民休閑度假需求」、「有條件的城市要加快建設慢行綠道」,從而將休閑度假設施建設和功能布局制度化到城鄉規劃之中,不僅為旅遊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發展基礎,也為城市回歸其休閑功能提供了制度保障。
文件指出,「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和機場建設要統籌考慮旅遊發展需要」、「完善加油站點和高速公路服務區的旅遊服務功能」、「將通往旅遊區的標志納入道路交通標志范圍」,則對解決旅遊中關鍵的可進入性問題具有重要的積極影響。
有沒有高速公路出口對接,顯然是影響旅遊景區、旅遊目的地發展的核心因素。另一方面,我國高速公路服務區目前基本上還停留在「廁所、加油、快餐」這樣「點」的概念,在服務區空間中沒有形成旅行服務業態的集聚。這既不便於遊客出行,也對提升高速公路服務區的經濟效益不利。此次文件的出台將在推動高速公路點狀式、雜牌化服務向集聚區、連鎖化服務轉型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此次文件專門指出,「抓緊研究新形勢下中央財政支持旅遊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做好國家旅遊宣傳推廣、規劃編制、人才培養和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而以前完成上述任務的資金主要來自於國家旅遊發展基金。這預示著中央財政支持旅遊發展的力度可能在原國家旅遊發展基金基礎上有新突破。此次文件還提到了「政府引導,推動設立旅遊產業基金」,結合「增強旅遊發展動力」部分所涉及的針對旅遊企業的多項鼓勵和支持,使我們對旅遊產業基金的作用充滿了期待。
二、旅遊用地政策
在2009年41號文件中,關於用地問題的政策是「年度土地供應要適當增加旅遊業發展用地。積極支持利用荒地、荒坡、荒灘、垃圾場、廢棄礦山、邊遠海島和可以開發利用的石漠化土地等開發旅遊項目。支持企事業單位利用存量房產、土地資源興辦旅遊業」,僅作為「保障措施」中「完善配套政策和措施」的一部分。而在今年的31號文件中,則在「完善旅遊發展政策」中,單列了「優化土地利用政策」部分,可見對旅遊用地問題的高度重視。
土地始終是經濟發展的關鍵要素之一,對於旅遊項目的建設也是如此。以前,由於在我國的土地利用類型中沒有單列的旅遊用地類型,因而對旅遊用地的供應造成了很多限制,也給旅遊項目的建設和旅遊業的發展增加了不少障礙。31號文件幾乎每一條有關優化土地利用政策的條文都有所指,都利好新常態下旅遊的新發展。比如,「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安排旅遊用地規模和布局」的規定,為旅遊用地做了很好的頂層設計,破解了旅遊用地類型缺陷。「嚴格控制旅遊設施建設佔用耕地」在一定程度上為鄉村旅遊發展用地、耕地與復耕地置換建設旅遊設施等未來發展留了制度的口子,對藉助旅遊業帶動鄉村經濟發展是利好。
「改革完善旅遊用地管理制度,推動土地差別化管理與引導旅遊供給結構調整相結合」亦是一項具有很高含金量的政策,可以視為響應十八屆三中全會決議所指「負面清單」的具體措施,是推動旅遊招商引資向招商選資轉型的重要調控手段。
該條政策背後隱含的含義,是不同類型的旅遊項目將會有不同的用地供給政策,對於那些優先發展的旅遊項目將提供優先優惠的土地供應。而對於那些限制發展的旅遊項目,將在土地供應上進行約束,通過土地供應的調節閥作用,來推動旅遊目的地供給結構的優化。
在旅遊項目用地中,存在著設施用地與景觀用地之間的差別,31號文件提出的「土地差別化管理」在「推動旅遊產品向觀光、休閑、度假並重發展,滿足多樣化、多層次的旅遊消費需求」的新常態下會顯得至關重要,甚至會影響到一個旅遊項目的生死存亡。因為一個顯而易見的現象是,很多休閑度假項目的景觀用地可能比設施用地要大很多,而這些景觀用地一方面並不直接產生經濟效益,另一方面則往往具有很強的正向外部性,有助於改善周邊區域的旅遊環境。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對景觀用地和設施用地規定同等的地價,則是項目投資方很難承受的。這也是很多旅遊地產、休閑度假類投資項目比較棘手的問題。
我國不僅有960萬平方公里的陸地國土,還有300平方公裏海洋國土、3.2萬公裏海岸線(1.8萬大陸海岸線),但是1.8萬大陸海岸線中,真正留給濱海休閑度假的資源已經不多。31號文件指出,「編制和調整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和海洋功能區規劃時,規范用海及海岸線佔用」。這一政策將在協調我國發展濱海休閑度假需求動力和供給約束之間的矛盾方面產生積極影響,對於大量適合發展濱海休閑度假資源的工業化利用是一個約束。
「在符合規劃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依法以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入股、聯營等形式與其他單位、個人共同開辦旅遊企業」則是在鄉村經濟發展的高度來更加客觀地認識鄉村旅遊。鄉村旅遊是很多中國的鄉村從農業經濟走向鄉村經濟的重要抓手,城鄉互動大潮中不斷涌現、迅速壯大的微旅行市場(慢旅行、輕度假、深休閑)則是鄉村旅遊發展的重要抓手,而解放土地要素則是鄉村旅遊發展的關鍵。相信土地要素的解放必將有助於推動鄉村旅遊發展中的資金流動、產品完善、品質提升。
三、研學旅行定位
《第三次工業革命》一書提到,人們的親自然情結是與生俱來的,我們需要找到一種能夠喚醒埋藏在潛意識里的親近自然的本能的路徑。注意力重建理論認為,自然環境能夠提高人的注意力和記憶力,因為大自然中到處都有「溫柔的魅力」——沙沙作響的樹木、清澈宜人的水流,都能為思維帶來高度的放鬆和補充。認知心理學的試驗也表明,自然界對人類認知能力有重要的「修復和滋補」作用。出門旅行正是喚起這種本能進而提升人們認知能力的最佳選擇之一。
同時,需要深刻認識到的是,再輝煌的文化也只有在有文化的後輩那裡才能閃閃發光。如何推動年輕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燦爛文化的深刻認識,進而在中國的年輕人中加強文化傳承、愛國主義方面的教育,就成了一個非常迫切的議題。在這方面,旅遊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有效的方式。
也正是基於上面的認識,「積極開展研學旅行」單列構成了31號文件中「拓展旅遊發展空間」重要的組成部分。將研學旅行放到全面素質教育、增進對自然和社會的認知、培養社會責任感和實踐能力、愛國主義和國情教育的高度來闡述,這對家庭結構獨生子女化以來的中國教育而言是一個非常大的突破。
文件進一步提出要建立分階段研學旅行體系、建立一批研學旅行基地、完善接待體系等具體舉措,使得這個重要突破具有更強的可行性。如果能夠從增強青年人全球視野的角度考慮,進一步將大學階段的國際研學也納入到體系建設中來,則會更臻完美。

3. 最新:中江縣馮店鎮的區域規劃、發展前景、旅遊業開發

可以聯系旅遊局和農辦。

4. 成都將建的一座火車站,一個區迎來新發展,車站等級是啥

對於成都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現在的成都是現代化大都市,經濟實力雄厚,多年位居我國新一線城市排名中第一。如今成都也成為了旅遊城市,每年來成都旅遊的人非常的多。一方面成都的旅遊資源豐富,再加上成都的夜景非常的好看,另一方面成都有很多的美食,被譽為「世界美食之都」。來成都旅遊,可以一邊欣賞美景,一邊吃著美食,別提有多愜意。

成都天府站的建設將會促進成都天府新區的發展,帶動天府新區的經濟發展,也將緩解交通壓力,帶動成都旅遊業的發展,促進成都更好的發展。所以大家是不是很期待成都天府站的建設呢?

5. 中國未來旅遊業的發展趨勢及其對旅遊服務提出的新的要求

  • 未來我國旅遊業發展趨勢: 一、旅遊的多樣化趨勢 旅遊目的的不同,使目前占統治地位的觀光型旅遊將向多樣化發展,如休閑娛樂型、運動探 險型等。旅遊者多樣的個性化需求對旅遊基礎設施的多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進入老齡 社會後針對老年人

6. 中國未來旅遊產業會怎麼發展

開啟「新」旅遊 智慧旅遊成為今年主流

今年中國旅遊日,全國多地推出了節日特惠,向遊客送出免票、半價票、優惠券等「大禮包」。「雲旅遊」「雲推介」「雲購物」等成為今年的新特點、新亮點。

智慧旅遊成為今年中國旅遊的主流。各地旅遊景區、景點重新開放以來,預約、錯峰、限流成為「標配」,智慧旅遊平台的作用得以充分發揮,線上購票、刷臉入園、自助導覽等智慧服務大范圍應用,在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最大程度地保障遊客安全和旅遊秩序的同時,提升遊客的體驗度和滿意度。

可以預見的是,預約制、定製化將成為今後旅遊消費的新常態。對於旅遊目的地而言,提供好的產品、好的服務將不再是唯一要求,讓到訪的遊客在看美景的同時,安全游、安心游更加重要。旅遊目的地的安全、環境、服務品質將對遊客的旅遊決策起到關鍵性的影響,中國遊客新的旅遊安全觀將逐漸形成。

根據中國文化和旅遊部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國內旅遊人數達到了60.06億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8.4%;入出境旅遊總人數3.0億人次,同比增長3.1%;全年實現旅遊總收入6.63萬億元,同比增長11%。國內旅遊收入57251億元,增長11.7%。旅遊業對GDP的綜合貢獻為10.94萬億元,佔GDP總量的11.05%。



隨著旅遊活動的高頻化,人們的旅遊消費觀也隨之改變。「走馬觀花」式的旅遊正逐漸向深度游、文化游、定製游過渡,遊客更加關注旅遊活動中的體驗和感受,同時重視自己給旅遊環境帶來的影響。

——更多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旅遊產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決策分析報告》。

7. 讀旅遊好不好,我們這剛成立旅遊新區,開始發展旅遊業

旅遊業有室內計調和室外導游。計調工資低。導游大部分無工資。很艱難的。

8. 發展旅遊業給西雙版納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哪些影響試將下面的知識模塊重新組合.A.旅遊需求 B.旅遊區C

西雙版納處於雲南省境內,是馳名中外的旅遊勝地.它的旅遊資源優勢主要是專①豐富的動植物資源,西雙版屬納是除海南省以外,我國原始熱帶雨林保存最為完整的地方,有上千種動物在此自由生活,素有「熱帶動物王國」之稱;②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有著各自獨特的民族文化;由於蓬勃發展的旅遊業帶動了西雙版納地區交通運輸業、商業、城市建設、餐飲服務業的發展.
故答案為:

9. 2014旅遊模式會有怎樣的新發展

㈠外部宏觀環境1、「三中全會」提出「深化改革」將促進旅遊業發展隨著三中全會的召開,改革紅利必將更大程度釋放,中國在2020年前或仍將保持約7%的年均GDP增長率,中共十八大提出,2020年GDP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雙翻番」目標。受益於消費升級,中國的旅遊消費已經進入大眾化時代,處於觀光游向休閑度假游轉變的階段,預計2014年旅遊行業前景較為樂觀。2、復雜的外部環境一定程度上制約行業反彈高度,但也提供較多主題投資機會在國家堅決推動經濟結構轉型、促內需的背景下,旅遊業因相關產業眾多,有望成為消費經濟的先導性行業。展望2014年,短期內,受「三公消費」和較低GDP增速或會對行業反彈構成一定製約,但長期來看,國家有望出台促進旅遊業發展規劃,進一步釋放旅遊消費潛力,這將利好旅遊業長期發展。㈡旅遊行業發展預測據中信證券預測,2014年中國旅遊人數和收入增速將達到11.6%和14.7%,行業景氣反彈已是大概率事件。而大眾消費將成為旅遊行業未來增長的主要驅動力。2014年中國旅遊行業「三游」市場指標預測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信證券研究部預測長期來看,在中央推動經濟轉型的大背景下,旅遊行業將成為未來經濟發展的主要受益者。根據WTTC預測,未來十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旅遊市場增長預期最快的國家。主要地區和國家2013-2023年旅遊消費增速預測比較數據來源:WTTC、中信證券研究部而根據中國旅遊研究院的預測,到2020年,中國國內旅遊市場將會有60-70億人次規模,國內旅遊收入約為10萬億元,與2012年相比年均復合增長率分別約為11%和19%。入境游市場約為2億人次,入境收入約為800億美元,與2012年相比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4%和6%。出境遊人數約為2.5億人次,出境游花費約為1,500億美元,與2012年相比年均復合增長率分別約為15%和7.5%。國內游預測入境游預測總體市場預測數據來源:中國旅遊研究院1、旅行社2013年「十一黃金周」開始實施的《旅遊法》對旅行社造成了嚴厲打擊,短期來看直接影響了居民出遊方式的選擇,對旅行社短期收入帶來了一定影響。但長期來看《旅遊法》的實施對於旅行社規范經營、盈利能力提升有著積極一面,尤其是對中小型旅行社實現產品升級,促進行業整體服務創新能力提高都起著積極的作用。此外,受我國大眾休閑旅遊需求的提升,自由行將成為新主流,團隊游將逐步面臨衰落,這對以團隊游為主的旅行社來說將面臨更大的挑戰,轉型升級需求迫切,如何提高創新能力是旅行社要考慮的重要問題。2、景區2013年一系列事件對景區行業沖擊較為顯著。在此形勢下,2014年景區業預計將面臨整合與洗牌。此外,從近幾年景區門票監管政策和措施的頻繁出台可以看出,政府對弱化門票經濟,加快發展整個旅遊產業轉型的思路。預計未來,以景區為核心的門票經濟形態轉向以目的地為核心的復合經濟形態將成為未來中國旅遊發展的方向。3、酒店酒店行業是旅遊行業中周期性最強的子行業,受經濟環境影響較大。2014年,隨著經濟企穩、「三公消費」縮減影響仍將繼續,預計高端餐飲和星級酒店繼續在低位徘徊,而定位於大眾消費的餐飲業、經濟型酒店預計仍有望保持相對良好的增長趨勢。4、在線旅遊隨著中國旅遊業逐步步入大眾化、散客化階段,在線旅遊行業已成為近年來發展最為迅猛的行業之一。除現已發展較為成熟的幾大旅遊在線服務商外,一些傳統旅遊企業也開始建立網路分銷平台,將原有的線下旅遊業務轉向線上。據艾瑞報告顯示,2014年我國在線旅遊市場交易規模達2,750億元,增長25%。2009-2016年中國在線旅遊市場交易規模數據來源:艾瑞咨詢此外,也有相關分析認為,旅遊業網路化在2014年將達到一個新高度。以攜程、藝龍為代表的在線旅遊分銷商,將逐步把業務滲透到旅行的各個環節,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也將從OTA逐步轉型至MTA。5、交通運輸機場、鐵路和海港等交通工具運輸能力的提高和城市間連通性的提升,將有效增強旅遊目的地的可進入性,縮短遊客在途時間,大幅提升景區長途和短途的客流量,對於旅遊業發展起到強有力的推動作用。⑴航空業競爭格局加劇①運力仍將保持較快增長從運力投放時點看,2010年三大航簽訂的大量飛機訂單的集中交付期為2012-2015年,其中2012-14年是增速高峰期,在不考慮飛機退出的前提下,2013-2014年靜態運力增速將分別達到17%和16%。2007年以來每半年三大航的飛機訂單數量(架)行業未來三年的運力增速數據來源:海通證券研究所從飛機引進的結構看,行業明年寬體機的增速仍將領先於窄體機,由於國內航線商務需求預計仍將相對低迷,因此預計寬體機將更多地投放於國際航線,從這個角度上說,雖然國際航線的需求可能增速比較高,但運力投放預計也將比較快,因此,除非商務需求出現較明顯的回暖,否則國際航線景氣也很難有非常大的提升。②旅遊需求尤其是國際線需求前景仍有望保持較快增長與商務需求相對比較低迷不同,旅遊旅客增速整體上表現良好。就國內航線而言,由於航空旺季的客座率和票價水平高企,因此旺季的業績彈性已經不大,而國內航線盈利的改善必須依靠淡季的業績改善。就國際航線而言,由於國際航線盈利對兩艙的依賴度非常高,而這也依賴於商務需求的回暖。因此整體上,航空商務需求能夠回暖是行業進入景氣周期的前提條件。⑵基礎政策規劃+全國高鐵網路打通利在長遠2013年2月國務院頒發《國民旅遊休閑綱要》。將通過落實《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完善市場監督管理體系等手段,完成提高城鄉居民旅遊休閑消費水平和質量的目標。2015年之前高鐵迎來通車高峰期。目前,東三省-京津冀陝豫-鄂湘廣一線及以東地區已經開通高鐵,蘭州、成都、重慶、貴陽、昆明、南寧高鐵在建。十二五規劃期後,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成渝以及西北、雲貴、中部城市帶交通動脈將打通。我國各重點城市高鐵開通情況高鐵網路布局完成後形成的版圖資料來源:高鐵網、中投證券研究所㈢旅遊企業在資本市場的發展預測2014年上市公司多個項目將實現集中交付,雖然營業第一年未必能夠貢獻業績,但估值有望率先提升。市場培育期業績將加速釋放,進一步打開股價提升空間。同時已於2013年交付的項目,將在2014年迎來首個完整運營年份,有望開始貢獻利潤。資料來源:上市公司公告、中投證券研究所基於以上回顧,在經濟增長和政策支持雙輪驅動下,中國旅遊行業正行進於一輪快速增長大周期中。根據中信證券分析認為,在禽流感、地震影響的消除,以及低基數、「三公消費」影響不會進一步擴大等判斷,2014年中國旅遊行業反彈是大概率事件,且反彈或將出現在第二季度。顯示全部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