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旅遊發展
A. 河南的旅遊景點有哪些
1、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市區南12公里處,是與大同雲崗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齊名的我國三大石窟之一,國家5A景區。龍門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這里有東、西兩座青山對峙,伊水緩緩北流。遠遠望去,猶如一座天然門闕,所以古稱「伊闕」。「伊闕」,自古以來,已成為游龍門的第一景觀。
4、殷墟博物苑位於安陽市西北郊小屯村,因其坐落在「殷墟宮殿區」而得命名。殷墟博物苑為國家AAAA級景區,中國考古學的誕生地,中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發祥地。
是中宣部公布的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之一和首批全國旅遊景區國家級青年文明號,屬於歷史遺址類型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龍潭大峽谷景區位於洛陽市新安縣北部,距洛陽60公里,鄭州180公里,連霍高速、310國道、隴海鐵路橫穿縣境,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是國家5A級景區,國家地質公園,是洛陽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的核心景區,是一條以典型的紅岩嶂谷群地質地貌景觀為主的峽谷景區。
B. 河南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旅遊業發展好,為什麼不如南方省份發展火熱
安陽細算下來也是「七朝古都」,最久遠可以推到3300年的商朝,但河南的「X朝」古都實在太多了,所以這樣一個頭銜也然並卵。當然因為安陽很早就以城市的形態發展了起來,城市歷史悠久,歷史上名人輩出,在老城區隨便走走就可以看到幾個古代名人的故居,不過歷史上(包括民國時期、建國初)這些故居多被改為他用(比如北宋三朝宰相韓琦故居貌似曾是安陽市第五中學舊址),建築也大都是後來重新修復,旅遊價值不大。
這些文化遺產給我的感覺大體就是這樣…究其旅遊業看上去不溫不火的原因,我能想到的有兩個:首先是如果不是相關行業從業者或對此有特別興趣的遊客,在我看來是不會興起主動來這些文化景點參觀的意向的;其次一個很重要的是,這些景點太過分散,景點與景點之間大概都有1-2小時車程,並且都在郊區,公共交通十分不便,不利於自由行。
C. 想去河南旅遊,求河南旅遊簡介概括
河南旅遊景點介紹之概況
河南,古稱中原,簡稱「豫」,地處中國中東部,黃河中下游,省會鄭州,因其大部分位於歷史上的黃河以南,故名河南,與山東、河北、山西、陝西、湖北、安徽接壤,承東啟西、聯南望北。
河南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核心發祥地,華夏歷史文化的中心,曾長達五千年居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更是有洛陽、開封、安陽、鄭州等舉世聞名的中華古都,中國八大古都河南占其四,同時還擁有商丘、南陽、濮陽、許昌、新鄭等古都,為中國古都數量最多最密集的地區。中原文化、河洛文化、漢字文化、姓氏文化、根親文化、三商文化、禮儀文化、聖賢文化、詩詞文化、武術文化、戲曲文化等博大精深;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縱橫家等思想的發源地。全省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55處,總數量居全國首位,地下文物和館藏文物均居全國首位。
河南屬暖溫帶——亞熱帶、濕潤-半濕潤季風氣候。一般特點是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季乾旱風沙多,夏季炎熱雨豐沛,秋季晴和日照足。大體東高西低,南高北低,山地與平原間差異比較明顯。
河南旅遊資源豐富,名勝古跡眾多。歷史上先後有20多個朝代在這里建都,遠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原人民就創造了著名的「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其中著名的河南旅遊景點包括龍門石窟、少林寺、黃帝故里、清明上河園、殷墟和雲台山、雞公山、武侯祠。截止到2012年末,河南省共有A級旅遊景區267處,其中4A級以上景區9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55處,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95個,包括:
世界文化遺產,3處:龍門石窟、殷墟、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
國家5A級旅遊景區,8項11處:少林寺、龍門石窟、殷墟、雲台山-青天河-神農山、清明上河園、白雲山、堯山-中原大佛、老君山-雞冠洞。
世界地質公園,4處:中嶽嵩山、雲台山、王屋山—黛眉山、伏牛山。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5處:嵩山、洛陽龍門、雞公山、王屋山、雲台山、堯山、林慮山、青天河、神農山、桐柏山-淮源、鄭州黃河風景區。
D. 河南研學旅行,目前發展趨勢現狀是啥樣的
研學旅行和營地教育消費與當地居民收入水平、消費觀念、教育資源及水平等因素成正關聯,我國有66%的研學旅行和營地教育企業分布在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其中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個城市最多,佔比達35.11%。本文分析了我國研學旅行行業競爭格局,並對行業發展趨勢進行了預判。
研學旅行是學校、家庭或教育機構有計劃地組織安排,通過集體旅行開展的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教育活動,是校內教學的有效延展。
地區格局:研學旅行企業分布在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
研學旅行和營地教育消費與當地居民收入水平、消費觀念、教育資源及水平等因素成正關聯,我國有66%的研學旅行和營地教育企業分布在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其中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個城市最多,佔比達35.11%。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9-2024年中國研學旅行行業商業模式創新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E. 河南旅遊景點大全
河南旅遊資源豐富,名勝古跡眾多。河南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祥地之一,是我們的先民生活和創業的地方。其中著名的河南旅遊景點包括龍門石窟、少林寺、黃帝故里、清明上河園、殷墟和雲台山、白雲山、伏牛山、石人山、雞公山、丹江口水庫、武侯祠。
洛陽龍門石窟:
從東魏延綿至北宋的精雕細琢而成十萬計的佛像,以及規模最大的盧舍那大佛,絕對讓人震撼。
洛陽白雲山:
白雲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嵩縣南部伏牛山腹地原始林區,總面積168平方公里。在此,瀑布飛流,雲水相間,讓你徜徉在水雲間。
重渡溝:
除了悠久的歷史文化沉澱,洛陽也有谷幽水秀的靜謐之所,重度溝便是讓人體驗自然靈動的安靜之地。
少林寺:
位於中國河南省鄭州市登封的嵩山,是少林武術的發源地,禪宗祖庭,由於其坐落嵩山的腹地少室山下的茂密叢林中,所以取名「少林寺」。小小的廟門里,蘊藏的是深厚的中國功夫和濃郁的佛教氣息,少林功夫和少林武僧早已成為一種中國符號而聞名世界。
其他景點,河南的旅遊資源數不勝數,可謂不勝枚舉。其他旅遊景點更是千姿百態,婀娜多姿。
F. 河南旅遊業的發展現狀
河南省地處黃河中下游流域的中原腹地,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大量的史書記載和對8000年前的裴里崗文化遺址、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遺址、5000年前的龍山文化、炎黃文化遺址的考古發掘中可以證明中原地區就已經進入了人類社會的早期文明。從公元前21世紀中國第一個夏王朝的建立,到公元13世紀的金代滅亡的3500年間,先後有20多個朝代的200多位帝王建都或遷都於此,更有無數英雄豪傑金戈鐵馬,逐鹿中原,聖人賢達、名流雅士八方薈萃,在中原大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對中華民族的發展進程產生深遠影響的歷史活劇,並留下了數不勝數的歷史文物和名勝古跡。殷商甲骨文、商周的青銅器、春秋禮器、戰國車馬坑、漢代畫像磚雕石刻、北魏、隋、唐石窟造像藝術等,無不展示出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龍門石窟的恢宏壯麗、河南博物院的大氣磅礴、少林功夫的高深叵測、洛陽牡丹的國色天香、清明上河園的宋都風情以及蘊含於洛陽、開封、安陽三大古都深厚的歷史文化淀積,無不展示出河南文化旅遊資源的豐富多彩。
改革開放的20多年來,河南省的旅遊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取得很大的發展。「九五」期間,全省各地通過多種渠道,積極籌措資金,加大旅遊資源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已建成投入使用的景區、景點有300餘處,龍門石窟、關林、白馬寺、嵩山少林寺、龍亭、鐵塔、宋陵等一大批名勝古跡景點面貌煥然一新,一些新的自然風光、生態環境、休閑度假旅遊景區景點相繼建成並對外開放,清明上河園、包公祠、雲台山、石人山、白雲山、重渡溝、龍峪灣、查岈山等景區景點逐步成為新的旅遊熱點。圍繞旅遊資源的開發,全省的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目前,新鄭、洛陽、南陽三個機場開辟的國內航線通達全國各主要城市和港澳地區;以鄭州為中心的高速公路網四通八達;橫貫東西的隴海鐵路與南北走向的京廣鐵路、焦柳鐵路、京九鐵路分別在鄭州、洛陽、商丘交匯,使河南成為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亞洲最大的鐵路編組站-鄭州北站和全國最大的鐵路貨運站-鄭州東站,在全國鐵路運輸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全省現有國際國內旅行社530多家(其中國際社32家),旅遊涉外、星級飯店300多家,旅遊車船公司55家,旅遊涉外定點單位150多個,旅遊直接從業人員達到15萬人。初步形成了有一定檔次和規模,功能齊全、協調配套的旅遊服務體系。特別是通過近年來開展的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活動和旅遊景區等級質量評定工作,使河南的旅遊環境和旅遊管理水平、接待服務質量有了很大地改善。目前,全省已經有鄭州、洛陽、開封、濮陽、濟源、登封等6個城市進入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的行列;洛陽龍門石窟、白馬寺、關林、嵩山少林寺、開封清明上河園、包公祠、林州紅旗渠、焦作雲台山等15個景區景點,進入國家4A級旅遊景區的行列;龍門石窟進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嶽嵩山、焦作雲台山和內鄉的寶天曼自然保護區分別被列入國家地質公園和聯合國確定的世界生物保護圈。這些,都為河南旅遊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河南的文化旅遊資源可概括為五大特色,即「古、河、根、拳、花」。河南是古文化旅遊資源最豐富的省份,地下文物居全國第一,地上文物居全國前列,館藏文物達130萬件,佔全國館藏文物總量的八分之一。安陽古都的殷商文化、洛陽古都的漢、魏、隋、唐文化、開封古都的宋文化,濃縮了中國從夏代到金代3000多年燦爛歷史文化的精華;黃河在河南境內有700多公里,橫貫三門峽、洛陽、濟源、鄭州、開封、濮陽,不僅文化底蘊深厚,自然風光也很有特色,三門峽「天鵝湖」的自然古樸,鄭州黃河游覽區的波瀾壯闊,開封柳園口的「懸河」奇觀,洛陽、濟源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的恢宏壯麗,展示了中原大黃河「充滿野趣和史詩般的輝煌」的無窮魅力;源於中嶽嵩山少林寺和溫縣陳家溝的少林武術、陳氏太極拳,在國際上有很大的影響,功夫之鄉-武術健身游,一直是我省對外進行市場宣傳促銷的主打品牌;河南是東方文化的重要發源地。軒轅黃帝的故里在河南,黃河文化的主脈在河南,佛教、道教、儒教的發源地在河南,對中國歷史文化產生深遠影響的許多古代聖賢出自河南,遍布海內外的客家人的祖地及中國《百家姓》中的四百多個姓氏中的73個姓氏,其中包括當今有「陳林半天下,黃鄭排滿街」之稱的海外四大姓氏均起源於河南。這對於眾多的海外華人來說,河南是他們魂牽夢縈的尋根謁祖之地;此外,洛陽的牡丹,開封的菊花,千百年來在全國也獨占鰲頭,每年4月的洛陽牡丹花會和10月的開封古都菊花會,在海內外也很有影響。
此外,河南還有豐富多彩、獨具特色的自然旅遊資源。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的竣工,在中原地區造就了一處寬3公里,長132公里,水域面積近300平方公里的高峽平湖壯麗奇觀。近年來開辟的「大黃河游」和「黃河漂流」,被遊客譽為「充滿野趣和史詩般的輝煌」。鄭州的中嶽嵩山、洛陽的龍門山、信陽的雞公山、焦作的雲台山和王屋山都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隨著近年來河南旅遊業的發展,豫北的太行山、豫西南的伏牛山、豫南的桐柏山、大別山區,也都相繼開發出一大批自然風光旅遊資源。如焦作的雲台山、青天河、神農潭、安陽的紅旗渠、太行大峽谷、濟源的五龍口、鶴壁的雲夢山、平頂山的石人山、洛陽的白雲山、雞冠洞、重渡溝、龍峪灣、南陽的老界嶺、龍潭溝、寶天曼、駐馬店的查岈山、薄山湖等,這些對海內外旅遊者同樣有著很強的吸引力。
2002年,我省接待入境旅遊者達41萬人次,同比增長12.14%;旅遊創匯1.46億美元,同比增長9.4%;接待國內旅遊者6271.53萬人次,同比增長11.7%,國內旅遊總收入409.13億元,同比增長9.25%。首次實現接待入境旅遊者突破40萬人次、接待國內旅遊者6000萬人次大關。
近幾年來,河南省國內旅遊市場發展勢頭迅猛,呈現出持續、全面、快速增長的良好態勢。但國際旅遊市場的發展上,與先進省份的差距在逐漸拉大。這種差距主要表現在入境旅遊市場,2002年,我省入境接待旅遊人數排在全國第20位,旅遊創匯排在全國第21位。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原因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
1、河南旅遊產品缺乏知名品牌,很難成為海外旅遊者的首選目的地。
河南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旅遊資源十分豐富,依託豐富的資源,河南推出過許多專項旅遊產品,如:大黃河之旅、佛教之旅、修學之旅、書法之旅,以及豫北、豫西民俗風情旅遊線等。但是河南產品在國際市場的佔有率一直很低,來河南的海外旅遊者主要依附於傳統的北(京)西(安)洛(陽)上(海)線,在境外銷售的河南產品其實只是北西洛上線的一個點,真正的純河南產品很難進入市場。
2、入境旅遊者在河南逗留城市偏少,區域發展相當不平衡。
河南有18個省轄市,但是來河南的海外旅遊者大部分只是到鄭、汴、洛三地,三門峽、南陽、安陽等主要旅遊城市年接待量很少。
3、與產品相匹配的諸要素欠缺,嚴重影響市場的可進入性。
河南境內目前只有3個機場,除了鄭州新鄭機場開通了至香港的航班外,尚未開通一條國際航線,造成了入境旅遊線路連接困難,境內外旅行社成本增加,銷售積極性受挫。各主要旅遊城市缺少晚間娛樂項目,也缺乏特色鮮明的旅遊商品。既影響了城市形象的推廣,又不能最大限度地留住遊客,擴大旅遊消費,更影響了境外旅遊者來河南旅遊的興趣。部分城市賓館設施落後,不能符合境外旅遊者的接待要求。許多城市外語導游員嚴重不足,直接影響了河南產品在海外市場的推廣。
4、市場促銷力度不夠,河南產品知名度不高。
與其他省份相比,我省對旅遊宣傳促銷的投入偏少,在重點市場只能做蜻蜒點水式的宣傳促銷,有許多城市甚至沒有專項促銷經費的預算。各級旅遊部門在搞產品開發的同時,忽略了市場開發。其次,各級旅遊部門和旅遊企業尚未形成合力,難以產生轟動的宣傳促銷效果。
5、三大市場發展不平衡,入境旅遊增長緩慢。
國家旅遊局明確的方針是:大力發展入境旅遊,積極發展國內旅遊,適度發展出境旅遊。但是由於巨大的市場需求以及經營操作主動性強、利潤較高等經營特點,客觀上現在形成的情況是:國家旅遊局倡導的是大力發展入境旅遊,地方政府重視的是國內旅遊,旅行社抓得最狠的是出境旅遊。盡管追求的都是發展,但是忽視入境旅遊的開發,其結果不僅是接待人數和創匯指標的低水平徘徊,還將會影響我省旅遊市場與國際市場的完全對接和產業整體水平的升級。
總之,今年我們仍將面臨復雜多變的形勢和艱巨的任務。河南旅遊已發展到了一個關鍵的階段,我們必須要認清形勢,內練素質,抓住機遇,乘勢發展。我們認為,要爭取我省今年的旅遊市場有新突破,需要採取以下對策:一是完善產品要素配置,增加產品市場競爭力。二是調整產品結構,推出有河南特色的品牌產品和河南自己的主打產品,開發河南深度旅遊。三是定位重點市場,加大促銷力度,擴大市場份額。
河南省政府對發展旅遊業十分重視,已把旅遊業作為全省的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和新的增長點。去年6月份,河南省政府作出了關於加快發展鄭州、開封、洛陽、三門峽沿黃河旅遊城市發展旅遊業的決定,鄭州、洛陽、開封及三門峽沿黃旅遊線這「三點一線」位於我國東西部旅遊發展的結合部,交通便利,旅遊資源豐富,產業體系協調配套,旅遊重點區域的優勢十分明顯。為此,河南省人民政府決定,在「十五」期間,每年拿出6000-8000萬元資金,加大對「三點一線」及全省旅遊開發建設的投入,以「三點一線」豐富的古文化資源為依託,以嵩山旅遊區基礎設施建設工程,黃河小浪底旅遊區基礎設施建設工程,開封宋都景區水系疏浚和環境整治工程,三門峽黃河金三角旅遊配套工程,商丘商祖文化區及黃河故道生態旅遊開發工程,及國家旅遊局提出的生態旅遊示範區、旅遊扶貧試驗區、國家旅遊度假區開發創新工程等為重點,用3—5年時間,建設一批國際知名國內著名的、在旅遊市場有競爭力的旅遊景區景點,將「三點一線」建成輻射帶動全省旅遊業發展的黃金旅遊線,重點開發以古都、名寺、祖根、功夫為特色的文化觀光、尋根朝敬旅遊項目及休閑度假、生態觀光旅遊項目。
G. 河南省有哪些旅遊景點
1、龍門石窟: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市區南12公里處,是與大同雲崗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齊名的我國三大石窟之一,國家5A景區。龍門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這里有東、西兩座青山對峙,伊水緩緩北流。遠遠望去,猶如一座天然門闕,所以古稱「伊闕」。「伊闕」,自古以來,已成為游龍門的第一景觀。唐詩人白居易曾說過:「洛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
2、清明上河園:《清明上河圖》是著名畫家張擇端傑作。畫中的主題是北宋時期東京汴河兩岸及城內外的民俗風情。一部《東京夢華錄》和一幅《清明上河圖》可以互相印證,被稱為了解北宋東京(開封)的鑰匙。1992年,開封市為再現北宋東京的風情,擇取《清明上河圖》中的精髓,於城內西北隅創立清明上河園,佔地33公頃,營建房屋400餘間,整個建築,悉依宋代《營造法式》,是開封繼宋都御街後又一個仿宋建築群。
3、嵩山少林景區:嵩山位於河南省登封縣境內,地處中原,故稱中嶽,分太室、少室二山,各36峰,主峰海拔1492米。嵩山以其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名勝古跡繁多,居五嶽之冠,全山有72峰,峰多寺也多,有「上有七十二峰,下有七十二寺」之說。有著天下第一名剎少林寺的嵩山,坐落在河南省登封市西北,主體由太室山、少室山東西兩座大山組成。
4、焦作雲台山:雲台山位於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境內,擁有十一大景點,2004年2月13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為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同時,還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首批國家AAAA-旅遊景區、國家自然遺產、國家森林公園、國家級獼猴自然保護區、國家水利風景區、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榮獲了世界傑出旅遊服務品牌等多項榮譽。
5、殷墟:殷墟博物苑位於安陽市西北郊小屯村,因其坐落在「殷墟宮殿區」而得命名。殷墟博物苑為國家AAAA級景區,中國考古學的誕生地,中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發祥地,是中宣部公布的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之一和首批全國旅遊景區國家級青年文明號,屬於歷史遺址類型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紅旗渠:「人工天河--紅旗渠」是人類「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史無前例的一大傑作;是新中國林州人民勤勞與智慧的結晶,它不僅是一筆巨大的物質財富,而且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在此工程中,林州人民體現出的「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優良傳統美德和感人精神,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充分肯定和贊揚,也受到了世人的稱贊而廣為傳頌。
H. 河南鄭州在經濟和旅遊發展上是一座怎樣的城市呢
在近些年來,國家大力發展經濟的背景之下,全國上下600多座城市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升,當然,作為我國一線城市的“北上廣深”一直是我國的扛旗者和標桿。
另外,各個城市之間也出現了你追我趕的態勢,其中最為突出的當屬於是近幾年來的新一線城市了。
不過在近些年來,有很多網友吐槽少林寺商業化氣息太過於濃重,已經沒有了佛教寺廟該有的樣子,當然,這種模式有利有弊,如果沒有前期商業化的帶動,想必這里的名氣遠不如現在,因此這也是後話了。
後記
城市之間你追我趕的發展,也為國家的建設發展帶來了動力,也為各個城市中帶去了活力和希望,對於河南省唯一一座新一線城市,你有什麼想說的呢?
I. 河南八大特色旅遊線路
河南省,地處中原,是中華文明的主要發祥地之一。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橫貫全省。上下五千年的中國,20多個朝代在這里建都,中國八大古都河南占其四,九朝古都洛陽、七朝古都開封、殷商古都安陽、商都鄭州。靜靜埋在時間長河裡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耐人品讀。
河南被稱為「中國歷史文化的博物館」,地上地下文物的豐富,列居全國前列。濃厚的文化底蘊紮根在河南的土地上,「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新石器時代已經被中原人民開創出來。說到中國功夫,享譽海內外的少林武術和陳式太極拳均源於這片土地。
河南,也是中國歷史上戰爭和災難最集中的一個地區,在歷史上的不同時期,大批河南人為逃避戰亂而遷往異域他鄉,這極大地促進了地域的開發和文明在中國的傳播。
說起河南的景點,龍門石窟、少林寺、黃帝故里、清明上河園、殷墟和雲台山、白雲山、伏牛山、石人山、雞公山、丹江口水庫、武侯祠都很有名,而「天地之中」登封古建築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除了景點,洛陽牡丹花會、開封菊花會,也是全國聞名,吸引著絡繹不絕南來北往的遊客。
牡丹,花之富貴者。說起牡丹,就會聯想到洛陽。河南洛陽,一直是人們心目中的牡丹聖地。古都洛陽,人工栽培牡丹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隋朝。隋煬帝最喜牡丹,下令在西苑宮內遍種牡丹,普天之下的花匠被招到洛陽,沒過幾年,西苑牡丹品種已有飛來紅、袁家紅、雲紅、一佛黃等。到了唐朝,洛陽繁榮,牡丹備受寵愛,被譽為」國花「。宋代歐陽修曾寫道:」洛陽之俗,大抵豪華。春時城中無貴賤皆插花,雖負擔者亦然。「可見種牡丹,插牡丹,已經成為風俗。
中國牡丹最著名品種為姚黃和魏紫,分別被稱為」牡丹之王「和」」牡丹之後「。如今4月來到洛陽,踏進各種牡丹園,觀賞各種洛陽牡丹花,花色有紅、白、粉、黃、紫、藍、綠、黑及復色9大色系、10種花型,1000多個品種。
洛陽,可以賞牡丹的園區很多,比如:國家牡丹園、洛陽鬱金香牡丹公園、神州牡丹園、國際牡丹園、牡丹公園等等,每年4-5月,牡丹最美,牡丹園里遊人如織。
開封菊花
菊花是開封市的市花。進入唐代,菊花開始從野外進入人工養殖階段,已經在開封進入千萬家,而如今開封遺留下來的養菊風氣和熱情一直延續下來。
經過菊花園藝師的精心嫁接、培養和呵護,曾經培養出7米高的菊花、一棵1600多頭大立菊的稀有作品。如今的菊花發展到了1300種以上,顏色也越來越多。每年10月,開封都舉辦菊花展。龍亭湖風景區、天波府、鐵塔公園、清明上河園、中國翰園、萬歲山、禹王台都是合適的賞花地。
中國功夫
說起中國功夫,就會想到「天下功夫出少林」,想到河南嵩山少林寺。少林寺成為武術聖地,是基於少林寺是禪宗祖庭,而禪宗完成了佛教在中國的儒學化過程。而李連傑主演的《少林寺》這部武俠電影,讓更多的人認識了少林寺,世界認識了中國功夫。
河南省除了嵩山少林寺,還有一處武術發源之地,那就是焦作陳家溝,太極拳的發祥地。陳卜,創出陳家世傳108式長拳。到了第九代傳人,陳王廷,結合太極陰陽之理、易學之妙,參考中醫經絡的知識,將陳家長拳與戚家拳相融合,創造出太極拳,成為太極拳一代宗師。
中國武功分為北派和南派。河南省的功夫則包含了北派外家(少林拳、查拳、華拳、六合拳、螳螂拳、摔跤等)和北派內家(太極拳、八卦拳、形意拳等)兩種。
河南之中國探尋
1、中國早期的佛寺:洛陽白馬寺
2、中國早期長城:楚長城
3、中國第一高的懸河:開封懸河
4、中國早期的園林:洛陽園林
5、中國現存早期的磚塔:登封嵩岳寺塔
6、中國古代頂級規模的石刻藝術寶庫:洛陽龍門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