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旅遊業
1. 非洲一共有多少個國家
非洲有60個國家。
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統計司的聯合國地理方案,為方便統計,把非洲分為北非、 撒哈拉以南非洲 (撒哈拉以南非洲分為中非、東非、南非、西非),共60個國家和地區。
西非包括茅利塔尼亞、塞內加爾、甘比亞、馬里、布吉納法索、幾內亞、幾內亞比索、維德角、獅子山、賴比瑞亞、象牙海岸、迦納、多哥、貝南、尼日、西撒哈拉、奈及利亞。
北非通常包括埃及、蘇丹、南蘇丹、利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東非通常包括衣索比亞、厄利垂亞、索馬里、吉布地、肯亞、坦尚尼亞、烏干達、塞席爾、盧安達、蒲隆地。
中非通常包括查德、中非共和國、喀麥隆、赤道幾內亞、加彭、剛果(布)、剛果(金)、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南非通常包括波札那、納米比亞、安哥拉、南非共和國、史瓦濟蘭、賴索托、馬達加斯加、馬拉維、葛摩、模里西斯、莫三比克、尚比亞、辛巴威、馬約特島、留尼汪島。
(1)非洲旅遊業擴展閱讀
非洲民族分別以高加索種的閃族、含族,以及尼格羅種的尼格羅人、班圖人等黑色種族為主。
前者分布於北方以及後者居於中南部。而兩者生活差距相當大,北方伊斯蘭地區雖然都是沙漠,但白人國家從西方獨立後大多進入穩定發展中,利用售出石油的資金完成社會的工業化,並已經有適當的政治條件、法治教育、基礎建設等,近來開始發起旅遊業(如埃及)、推動伊斯蘭民主運動風氣等等。
但中南部非洲國家由於生育率過高導致人口爆炸、營養不良又疾病叢生,再者教育文化水平、人口知識程度普遍低落等因素,發展遲緩,雖然各地皆有豐富礦產,如金、銅、鐵、錳、鈾及非金屬礦如石油等。
但只有少部分被有效開發,出售礦產的微薄利潤又被貧富差距所稀釋,且過去都屬於歐洲殖民地,經濟結構並不健全的情況在獨立後因為政治腐敗依舊未能改善。
加以自然環境惡劣,不是太乾熱就是過濕,而許多小國政治未臻穩定,治安方面毒品走私、黑槍搶劫橫行,且又種族復雜,逐造成非洲中南部各國普遍處於貧窮狀態。
2. 非洲甘比亞旅遊業為什麼吸引白人婦女
人們現在在大都市盛會哦時間長了都希望回歸自然 就希望去些原生態的地方
3. 非洲要促進旅遊業發展,必須注意哪些問題
安全;現在免費讓你去索馬里去利比亞你會去嗎?你會去,大多數人會去嗎?
交通;不是每個人都喜歡徒步旅行,還是長期的。
特色;要有當地的特色,去那看的就是當地的特色,人文、文化、風景。。。
好客;排他,仇視的地區是不會有人去的,沒人樂意看冷臉。
環境;不要因為掙錢破壞了環境,沒人花錢去看垃圾堆的
4. 隨處可見漢字,當地人會用普通話問候,非洲模里西斯為何如此鍾情於漢語
就像歌曲《中國話》當中那樣,「全世界都在說中國話」隨著中國的不斷強大,中國話也在全世界推廣。而每年來中國學習漢語的外國友人不計其數,而在非洲的模里西斯隨處可見漢字,當地人更是會用普通話來問候,為何模里西斯對中國話如此的鍾情?
模里西斯景色壯美,算是非洲發展旅遊業比較成功的一個國家。而如今來到模里西斯度假的中國遊客不計其數,為了能夠吸引更多的中國遊客以及簡單的和中國遊客溝通,不少模里西斯人開始學習漢語。中國每年出國旅遊的遊客數量都在攀升,處在非洲的模里西斯早年間一直比較貧窮落後,為了能夠帶動當地的GDP於是模里西斯開始發展旅遊業。而中國遊客就是他們的目標,因此學習漢語,也是為了更好的服務於中國遊客,也是為了能夠給模里西斯帶來更多的商業。
5. 非洲旅遊客源市場特徵以及開發前景
產品因為價格問題預訂不理想,旅行社依然看好世界盃長期效應和非洲旅遊的吸引力。一些旅遊專家表示,世界盃會推動遊客赴南非的旅遊觀光熱潮,並且會在賽後具有長期的帶動效應。南非世界盃有望成為非洲旅遊業發展的標志性事件,中國遊客赴非洲旅遊市場預計將加快增長。長期效應值得關注「非洲世界盃觀賽旅遊產品價格較高確實限制了遊客,但我們依然很樂觀評估世界盃對旅遊的帶動作用。」攜程旅行網旅遊業務總監唐一波認為,世界性大型賽事和活動對旅遊業的推動同時具有短期直接效應和長期持續效應。直接效應就是,大批遊客觀看比賽都會同時在賽事舉辦國家或地區旅遊。這個效應的規模主要受目的地知名度、賽事時期國際大環境、旅遊費用等因素制約。「世界盃的長期旅遊效應更值得關注。」唐一波說,從歷史來看,承辦世界盃足球錦標賽、奧運會、世界博覽會這樣的世界性大型賽事和活動,都持續推動境內外旅遊觀光熱潮,對舉辦國和所在地旅遊業發展起到重要促進作用,甚至成為旅遊產業發展的轉折點。統計顯示,因2006年世界盃比賽前往德國的遊客數量超過200萬人,當年旅遊業收入增長7%,德國入境旅遊在世界盃後也呈現出繼續增長的勢頭,2007年旅遊業實現將近10%的增長率。2008年成功舉辦奧運會後,北京旅遊業實現了跨越增長,2009年共接待旅遊總人數1.67億人次,同比增長14.5%,鳥巢、水立方成為北京的新地標和最富吸引力的旅遊景點。據北京奧運經濟研究會預測,北京奧運會結束後中國的旅遊業將持續受益至少10年。唐一波認為,其長期旅遊效應主要體現在提高旅遊目的地的國際知名度、塑造和改善旅遊目的地的國際形象、帶動旅遊軟硬環境的完善、促進旅遊產品升級等方面。比如2006年德國世界盃,中國有超過100億人次通過電視收看世界盃,其中30%還是平時不常看足球的女性觀眾,南非世界盃預期屆時電視觀眾將達到250億人次,這將是向全世界推廣非洲旅遊的最好時機。另外,非洲本身也是極具特色的旅遊目的地之一,多元的文化與迷人的自然生態景觀很吸引人。「非洲熱」將會在世界盃期間達到高峰。非洲各國對華促銷忙非洲各國也紛紛看重南非世界盃對促進旅遊業發展的影響。南非旅遊部預測將迎來30萬名外國遊客。南非世界盃申辦委員會預計,今年夏季以及隨後兩年內,本屆世界盃將給南非旅遊業帶來31億美元的收益。旅遊業是肯亞支柱產業和主要創匯行業。肯亞旅遊協會近日表示,今年肯亞旅遊業將出現大幅反彈,產業收入增幅有望達8%至9%。辛巴威國家旅遊局預計,在世界盃的帶動下,今年的遊客人數預計達到300萬到350萬人次,而到2013年旅遊業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將會增加到50%。中國遊客成為非洲各國重點爭取的對象。為了吸引中國遊客,今年南非駐中國大使館正式開放個人旅遊簽證,允許中國遊客以個人名義赴南非旅遊。5月24日,南非旅遊局北京辦事處在京成立。參加上海世博會的新任肯亞國家旅遊局局長思德華日前也表示,中國遊客赴肯亞旅遊的數量增長最快,中國市場將成為肯亞在亞洲最重視的客源市場。半自助游和深度游受歡迎借世界盃東風,不少旅行社也紛紛新增了多種赴非洲團隊游和半自助游產品。比如攜程旅行網上今年暑期僅去肯亞就有近10種產品,還特別推出越野車半自助游,4至6人獨立成團。多國連游的產品也出現了,比如肯亞+坦尚尼亞14日深度游,可一次游覽東非7大著名的國家公園,以前所未有的深度體驗非洲。「從目前的市場反應看,預訂暑期赴南非、肯亞等地旅遊的人數正在快速增長,尤其是世界盃結束之後出發的產品預訂情況越來越好。」唐一波介紹說,從攜程的預訂數據看,南非線賽後出行產品起價只需12000多元,比世界盃產品降低一半以上,行程中包含了眾多目的地和觀光體驗項目,還安排了參觀世界盃場館外景,因此很多遊客都選擇賽後出行。近期最為熱門的是肯亞動物大遷徙線路,預計今年預訂出行人數會比去年增加一倍以上。統計顯示,2009年,中國赴非洲遊客達到38萬人,同比增長18.5%。今年第一季度,中國赴非洲遊客達到12.6萬人,增長率達到42%。業內人士預計,在世界盃的影響下,中國遊客赴非旅遊將加快增長。
6. 埃及的主要特徵,風土人情,歷史文化,風俗習慣
主要特徵:
古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王國, 他們建造了聞名世界的金字塔和帝王谷。公元前3200年建立奴隸制統一國家。
風土人情:
埃及人(穆斯林皆如此)認為「右比左好」,右是吉祥的,做事要從右手和右腳開始,握手、用餐、遞送東西必須用右手,穿衣先穿右袖,穿鞋先穿右腳,進入家門和清真寺先邁右腳。
究其原因,穆斯林「方便」和做臟活時都用左手,因此左手被認為是不幹凈的,用左手與他人握手或遞東西是極不禮貌的,甚至被視為污辱性的。
歷史文化:
埃及文化是具有非洲特點的阿拉伯文化,特別是亞歷山大城,其次是開羅。其間夾雜著黎凡特文化的特點,即法國、希臘、土耳其和敘利亞文化的混合體。
隨著7世紀阿拉伯人的入侵,新的統治者和自身文化的保護人將阿拉伯語和伊斯蘭教傳播開來,其中禁止偶像崇拜,對大部分埃及人從過去法老和希臘羅馬時代的宗教中解脫出來產生重大影響。
風俗習慣
埃及人喜吃甜食,正式宴會或富有家庭正餐的最後一道菜都是上甜食。著名甜食有「庫納法」和「蓋塔伊夫」。「錦葵湯」、「基食顆」是埃及人日常生活中的最佳食品。
「蓋麥爾丁」是埃及人在齋月里的必備食品。「蠶豆」是必不可少的一種食品。其製造方法多種多樣,製成的食品也花樣百出。例如,切爛蠶豆、油炸蠶豆餅、燉蠶豆、干炒蠶豆和生吃青蠶豆等。
埃及人通常以「耶素」為主食,進餐時與「富爾」(煮豆)、「克布奈」(白乳酪)、「摩酪赫亞」(湯類)一並食用。耶素即為不用酵母的平圓形埃及麵包,他們喜食羊肉、雞、鴨、雞蛋以及豌豆、洋蔥、南瓜、茄子、胡蘿卜、土豆等。
在口味上,一般要求清淡、甜、香、不油膩。串烤全羊是他們的待客佳餚。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埃及人還特別愛吃中國川萊。
喪葬習俗
在開羅市的東南部,有一座數百年歷史的墓地。它本是安葬愛資哈爾大學畢業生及顯赫人物的地方。每逢伊斯蘭教的重大節日,死者的親友都來此聚集,懷念死者,這就是埃及人的獨特葬俗。
(6)非洲旅遊業擴展閱讀:
阿拉伯埃及共和國,簡稱「埃及」。位於非洲東北部,地處歐亞非三大洲的交通要沖,是大西洋與印度洋之間海上航線的捷徑。
南接蘇丹,西連利比亞,東臨紅海與巴勒斯坦、以色列接壤,北經地中海與歐洲隔海相通,東南與約旦和沙烏地阿拉伯相望,埃及的官方語言是阿拉伯語。由於歷史的原因,英語、法語也被廣泛使用。
埃及是中東人口最多的國家和非洲人口第二大國,在經濟、科技領域方面長期處於非洲領先態勢。也是非洲大陸第三大經濟體。
其各項重要產業,如旅遊業、農業、工業和服務業有著幾乎同等的發展比重。埃及也被認為是一個中等強國,在北非、中東和伊斯蘭信仰地區尤其有廣泛的影響力。
7.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一些國家為改變「單一商品經濟」的局面,採取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A.發展旅遊業B
長期的殖民統治,使非洲成為世界上經濟發展水平最低的一洲.非洲國家在政治上取得獨立以後,民族經濟取得不同程度的發展,但大多數國家的工業基礎仍很薄弱,片面發展一種或幾種面向出口的農礦初級產品,成為發達國家的原料供應地和工業品市場,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單一經濟形態還未得到根本性的扭轉.非洲實現經濟獨立並加速社會經濟發展的任務仍十分艱巨.
故選:D.
8. 中東和非洲為什麼是我國海外旅遊客源市場的薄弱環節
中東和非洲是我國海外旅遊客源市場的薄弱環節的原因:
1、經濟因素:
中東地區戰亂不斷,嚴重製約了經濟的發展,作為消費主體的中產階級無法負擔高額的旅遊支出;
非洲地區屬於發展中國家,經濟落後,人民生活水平低,無力承擔旅遊消費;
2、文化因素
中東屬於阿拉伯文化生態圈,與中華文化有很大的差別,文化差異阻礙了旅遊消費活動;
非洲地區不同文化背景、語言交流方式阻礙了來華旅遊人群;
3、基礎設施
旅遊業是一項綜合性極強的服務行業。要滿足旅遊者多方面的需要,我國旅遊業尚在不斷完善,某些旅遊基礎設施的缺失導致來華消費者較少;
我國與中東、非洲地區航班數量少,制約旅遊人數的增加;
補充:
旅遊客源市場是指旅遊區內某一特定旅遊產品的現實購買者與潛在購買者。
旅遊業是21世紀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朝陽產業,並正在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在世界旅遊業的發展進程中,曾出現過四次發展高峰,進入20世紀90年代,旅遊業已成為世界第一大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