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旅遊發展
⑴ 少數民族地區旅遊業發展會破壞其文化嗎
西部民族地區旅遊業的發展可以劃分為四個階段:探索培育期、初步發展期、規模擴張期和質量提升期,歷經了發展層次由"雙高速度"提升為"支柱產業",發展機制由"開發為主"轉變為"管理為主",發展模式由"政府包辦"演變為"服務導向"等轉變趨勢,並得到了其今後可持續發展的"保障之根、動力之源、當務之急"等啟示。
⑵ 瑞士結合其山區特色開展了哪些旅遊項目,發展這些項目的依據各是什麼
登山,滑雪。瑞士海拔高有冰川積雪,風景優美夏天成為觀光和避暑聖勝地,冬季發展滑雪運動的條件十分理想溫泉資源也很豐富。
⑶ 世界郵輪旅遊業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其未來發展趨勢如何
世界郵輪旅遊業的發展歷程是:原型出現於19世紀30年代,於20世紀50、60年代率先在北美地區實現現代化轉型。經過40餘年的產業發展和技術進步,現代郵輪業逐漸演變成以大型豪華遊船為運作依託,跨國旅遊為核心的新型產業,屬於旅遊市場的高端產品。
產業特徵。國際郵輪產業具有兩個鮮明特點:一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帶動和促進郵輪航行涉及的區域節點上的船舶維修業、港口服務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二是郵輪乘客具有遠高於普通民眾的消費能力,對航線上港口城市的服務業具有一定拉動作用。
產業規模:近50年來,現代郵輪產業以年均8-9%的速度增長,其增速約為國際旅遊業產值平均增速兩倍。截至2004年底,全球共有各類郵輪256艘,客位302064個。2004年實際載客1165萬人次,上客率84%,銷售收入近200億美元,人均消費水平約1500美元。
美國是目前全球最大郵輪消費市場,2004年乘客總數為890萬人。每年郵輪經濟總收益達200億美元,涉及航行、造船、建築、製造、商貿、交通、金融保險、餐飲住宿等相關產業。郵輪經濟還為美國提供了26.8萬個就業崗位,工資總收入97.2億美元,顯示出較強的社會經濟帶動作用。
⑷ 奧運會對其舉辦國旅遊業發展的促進作用表現在哪些方面
首先,奧運會為體育旅遊提供了發展契機。我國的體育旅遊雖然還處在起步階段,但也正在以300/0一如%的速度快速發展。據保守估測,在籌備奧運會的七年中,來北京的遊客每年將增加2既,到2的8年奧運會期間,將可增加四十餘萬外國遊客,加上港澳台遊客,將可能突破60萬人次。外國遊客的巨幅增加,不僅擴大了體育旅遊消費的需求,同時也提高了國內旅遊者的體育參與意識。奧運會同時給各領域帶來巨大的機遇,奧運旅遊業無疑是奧運經濟中的重頭戲。據澳大利亞旅遊局統計,因成功申辦2000年悉尼奧運會,1994一2004年,到澳大利亞旅遊的海外遊客每年增加132萬人,本地遊客增加17.4萬人,新增加的旅遊生意為澳大利亞賺取30億澳元的外匯。奧運會對GDP的經濟效應以收人的種類用乘數計算,其中投資收入乘數效應為1.8,組織收人為1.2,旅遊收入為1.5。縱觀近二十年的歷屆奧運會,翻門會發現一個規律,即外國旅遊者的人數是參賽人數的25一40倍;參賽人數擴大,外國旅遊者也以較大的幅度增長,到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景應該更加廣闊。
其次,奧運旅遊對相關產業帶來了積極影響。據近二十年來奧運會承辦城市的經驗,奧運會對經濟的影響一般是十年的效應,也就是前七年後三年。旅遊業是受益最大的行業之一。奧運旅遊所帶來的相關產業的受益是非常明顯的,交通、住宿和餐飲是最大的底家。2008年奧運會將帶動中國首都的旅遊業邁上新的台階。在交通方面,盡管北京交通的基礎設施建設在國內是一流的,但與國際先進水平相差很遠。旅遊前行、交通開道,因此,北京的交通需要進行刻一步
建設,以適應北京旅遊業的發展。在住宿方面,奧運會也會促使北京發生巨變,目前北京星級飯店加上公寓有458家,其中二星級飯店有181家,一星級飯店朽家,到加佣年預計需要800家星級飯店。舉辦奧運對餐飲業的促進也是驚人的。1988年漢城奧運會,奧運村每天要運進食品種匆腸種,重量邊酬3和屯,僅雞蛋習匕習萬個,牛肉53噸,高質量的蔬菜、水果需求不斷增長。
再次,奧運旅遊將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旅遊業是為遊客2008奧運套對我國體育養游離發展的影響研究市場透祝拐男毛漪、派住、食購、婿綜劊幽削的孩同油集綳及務行業,行業關聯度大,帶動性強,已經成為擴大就業的主要渠道。根據國際經驗,旅遊業每增加一個直接就業人員,將間接帶動相關行業5個人就業。國家計委和國家旅遊局初步確定,未來十年旅遊業要繼續保持適度快於國民經濟的增長速度,不斷提高產業素質和經濟效益,年均增加旅遊直接就業約七十萬人、帶動間接就業三百五十萬人左右,將旅遊業建設成為國民經濟中產業規模大、整體素質高、經濟效益好、容納就業人員多的重要產業。
最後,奧運旅遊的國際形象效應。奧運旅遊還會對承辦地的形象塑造產生積極效應,這是展覽、會議、演出及其他活動所不能比擬的。統計資料顯示:在舉辦國從籌辦到舉辦奧運會舉辦期間,舉辦地無一例外的成為全世界注目的焦點。巨大的聚焦效應使奧運會成為舉辦國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巨大的、最佳的傳播載體。舉辦期間,超過1萬名記者的大強度、高密度采訪報道,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宜傳報道活動,其規模無與倫比,價值難以估量,方式最為自然,影響極為深遠。數據表明,2獻啤悉尼奧運會使澳大利亞旅遊形象品牌(Austr碰aBrand)效益超前10年,極大地提升了世界各國對澳大利亞旅遊的熱情和期望值,對澳大利亞人境旅遊市場產生了深遠影響。
⑸ 試分析雲南省發展旅遊業的有利條件並為其今後發展提出合理性建議
有利條件:(1)雲南,以其美麗、豐饒、神奇而著稱於世,一向被外界稱為「秘境」,自然和人文景觀眾多,旅遊資源豐富多樣。(2)旅遊資源的集群狀況和地域組合狀況較好。(3)有水運、鐵路、公路、航空等運輸方式,交通運輸條件好。(4)基礎設施完善,接待能力強。(任答3點共6分)
建議:(1)加強景區的保護工作,及保護歷史文化景觀等同時保護環境。(2)加強各種宣傳活動,進一步提高知名度,拓展旅遊市場。(3)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培訓及管理,提高旅遊業的服務質量。(任答兩點,共4分)
⑹ 旅遊業發展為了其可持續性發展要注意哪些方面
第一,加強區域旅遊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與管理。要加強旅遊資源的培育與養護,在旅遊資源中,有些是不可再生的,有些是可再生的。目前,在區域旅遊發展中,受到威脅最大的不是不可再生旅遊資源, 而是那些可再生資源,如森林、草地和動物資源。區域旅遊資源能否滿足區域旅遊發展的需要,不 僅取決於區域旅遊資源的供給,也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人類如何利用和保護。
第二,走生態旅遊之路。生態旅遊要求經營者和遊客都要承擔一定的責任,培養環境意識和對自然的熱愛,盡量減少旅遊活動對當地生態系統的干擾和侵襲。同時還要通過旅遊活動的開展,為當地居民提供就業機會,吸引他們積極參與到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的保護活動中,實現旅遊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第三,利用旅遊產業政策為保障,依靠科學技術做支撐,著力構建我國區域旅遊適宜的開發和經營模式。建立旅遊從業人員的培訓體系,吸納當地社區參與,加強遊客管理,進行區域旅遊可持續發展的環保教育,建立區域旅遊可持續發展的專家規劃和指導的輔助系統。
第四,借鑒歐美國家公園管理規制,樹立我國區域旅遊可持續發展與環境保護聯動機制體制典範。我國「十三五」規劃綱要首次提出「建立國家公園體制,整合設立一批國家公園」的目標,該目標是在充分借鑒國際成功經驗基礎上提出的,具有戰略預見性和長遠指導意義。
⑺ 六盤水市旅遊發展的歷史與現狀是怎樣的其旅遊發展主要受何種驅動力的推動
六盤水市紅色旅遊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思路。
(一)存在的問題
六盤水市紅色旅遊點多面廣,類型齊全,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但從全市來看,旅遊產業的發展水平在全省乃至全國都處於極度落後的狀態。2005年「5.1」黃金周期間,全市共接待遊客63,878人次,旅遊收入818.93萬元,人均不過120餘元,其中紅色旅遊僅為539人次,這與提高地方經濟發展和滿足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需要極不適應的,究其原因,有如下幾方面:
1. 起步晚、起點低、意識不到位。六盤水市以工業立市,在其30餘年發展時間內,一直以重工業及能源輸出為基礎,旅遊產業一直沒有得到較好的發展,旅遊行業從業人員素質整體偏低,旅遊業相關配套產業極不完善。
2. 體制不順,管理混亂。同一景點景區往往是多個部門多頭管理,而有些景點景區還未按市場經濟要求組建獨立經營的項目法人實體,旅遊管理部門還沒有做到對景區的統一協調和管理。
3. 基礎設施薄弱,投資不力。旅遊產業是一個典型的資金密集型的高投入產業,除政府投入外,更需要吸納大量的社會資金和金融機構貸款,以對道路交通、環境衛生等基礎設施進行改進和改良。
4. 各旅遊景點景區設施陳舊,內容單調,表現方式缺乏創新,對歷史和人文內涵深度挖掘不夠,缺乏感染力和震撼力,對外推廣不力,缺乏統一的包裝策劃,方法簡單,不能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二)對以上問題的解決思路:
1. 進一步認識紅色旅遊的重要意義。發展紅色旅遊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不斷提高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能力的重要措施,是樹立和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既是一項經濟工程,更是一項政治工程、文化工程,是一項利黨利國利民的重大舉措。
發展紅色旅遊,對於加強革命傳統教育特別是增強青少年的愛國熱情,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帶動革命老區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2. 結合實際,突出重點和特色,切實做好紅色旅遊的工作。紅色旅遊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它包含著政治、經濟、文化"三位一體"的全部內容。從目前紅色旅遊工作的情況看,應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堅持因地制宜,統籌協調,多方參與原則;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分工,落實規劃要求,塑造整體品牌,加大投入力度,推進開發保護,加強宣傳教育,做好規范管理。
3. 加強宣傳,注重規劃。加大宣傳力度,建設宣傳推廣體系,充分利用廣播、電視、書籍、網路等媒體,為發展紅色旅遊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充分發揮紅色旅遊經營單位的積極性,通過交易會、博覽會、媒體廣告等多種方式,宣傳推廣紅色旅遊產品和品牌,形成組織得力、參與廣泛、效果顯著的推廣體系;同時要注意整合資源,集中優勢,認真做好紅色旅遊的區域規劃,充分發揮整體效益,從打造"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入手,通過統籌規劃,整合資源和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推出一批項目內容有吸引力,產品要素結構齊全,基礎設施完善,導游解說生動,接待服務規范,監督管理到位的紅色旅遊精品體系。
4. 注重建設。通過加大投入,多方建設,深挖主題,大膽創新,建設紅色旅遊資源保護體系,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的方針,加強對重點革命歷史文化遺產的挖掘、整理,加大保護措施和環境整治力度,使重要文物、遺址、建築等得到妥善保護;編制保護規劃,避免因計劃不當造成建設性、利用性破壞;同時充分利用現有設施,通過對現有各類交通基礎設施進行改造,擴大規模,完善功能,提高水平,使其滿足日益增長的旅遊交通需求。
此外,還應以紅色旅遊文化為主線,融綠色生態和民族風情於一體,把紅色旅遊、生態旅遊和民族風情結合起來,全方位、多角度展示紅色之旅產品,並注意主題突出,形象鮮明,內容豐富,充分展示自己的旅遊形象。
總之,發展紅色旅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也面臨著難得的歷史機遇。各地區尤其是欠發達地區更應抓住機遇,結合實際,因地制宜,打造自己的紅色旅遊精品品牌,以旅遊業帶動相關產業的建設發展,從而為全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協調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⑻ 成都市旅遊業的發展對其經濟的影響
應該說一個地方的旅遊業發展,會帶動當地其他行業的發展
比如說:餐飲、酒店、交通等等
肯定是比一個地方的經濟是一個利好的方面
⑼ 從梵蒂岡所屬文化區的特點評價其發展旅遊業的有利條件。
梵蒂岡是世界有名的袖珍國家和宗教國家,是天主教的「總部」,教皇所在地!而天主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是信徒人數最多的宗教!
梵蒂岡的建築保存古老,而且都是宗教題材,與宗教信仰密切相關,很多偉大的藝術家都在梵蒂岡留有自己的作品,這在《國家寶藏》和《天使與魔鬼》等尋寶電影中有很深的展現。
梵蒂岡可以發展與宗教有關的旅遊業!
⑽ 同比其他促進旅遊發展的措施,帶薪休假的優勢在哪裡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旅遊業也隨之高速發展。而促進旅遊業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帶薪休假,它區別於其他措施而言,優勢主要在於避免了集中休假的弊端和促進旅遊業健康發展。
帶薪休假制度的建立是中國從全民集中度假的粗放型模式向全民分散度假的精細化、個性化模式發展和轉型的必要支撐之一。這種休假制度比「黃金周」更人性化,更能夠體現對人權的尊重和理解,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有利於社會的和諧發展。
帶薪休假制度符合旅遊行業的運轉規律和旅遊業的發展規律,它將促進假日經濟和旅遊產業的再一次提升。從發展國內旅遊業的角度看,發達國家的事實已經說明,沒有帶薪休假就不可能有國內旅遊業的真正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