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旅遊業重創
『壹』 中國遊客減少韓國旅遊業遭重創嗎
自韓國決定部署「薩德」後,韓國旅遊業迎來了「寒冬」。據韓聯社報道,今年3月以來韓國接待的遊客人數出現急劇減少。去年,赴韓旅遊的1700萬人次外國遊客中,中國客源佔到將近一半。
據媒體近日報道,今年以來,韓國旅遊收支逆差達86.68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導致逆差的主要原因是赴韓外國遊客人數不斷減少,但出境旅遊的韓國人則同比大增。
韓國旅遊發展局11月2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赴韓外國遊客人數約為886.41萬人次,同比減少22.8%,旅遊收入減少23.6%;其中中國遊客減少尤為明顯。
1至8月,赴韓中國遊客約為287.35萬人次,同比減少48.8%,尤其是3至8月,中國遊客同比減少62.2%。
與此同時,出境旅遊的韓國人約為1739.55萬人次,同比大增17.7%,是赴韓外國遊客的兩倍,而旅遊支出增幅14.7%。
業界預測,若消極狀況持續至年末,那麼今年韓國的旅遊收支逆差將達到136.73億美元。
『貳』 新冠疫情重創旅遊業,國際旅遊業如何恢復正常運行
開放跨國旅遊當然是彌補損失的最佳方式。希臘和喬治亞在6月中旬首次宣布將開放外國遊客入境,這是自疫情爆發以來首批宣布開放邊境口岸的兩個國家。雖然大多數歐洲國家和地區仍在觀望,但義大利、法國、西班牙、英國、德國等國已經宣布建立跨國旅遊“綠色區域”,這些國家將首先為國際旅遊相互開放邊境。最近,義大利正式向英國公民開放其旅遊許可證。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查里亞斯這三個波羅的海國家也承認它們之間的“旅遊安全走廊”協議,這三個國家的公民相互旅行和訪問。
澳大利亞宣布了一項176億澳元的財政計劃,以幫助經濟抵禦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政府還將在未來四年內投入67億澳元幫助中小企業的現金流;德國宣布推出一項總預算為500億歐元的民生政策,以幫助小企業和自由職業者體驗這一流行病的影響,全球旅遊業可能會出現一些新趨勢。由於不同國家不同的疫情和移民限制,許多人會擔心長途旅行,而短途旅行、國內旅行或自駕游等相對安全的旅行可能會成為未來新的增長點。疫情還為旅遊業提供了一個將營銷重點轉移到國內遊客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