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奧地利旅遊業

奧地利旅遊業

發布時間: 2020-11-27 15:26:10

1. 急求: 淺談後奧運時代給中國旅遊業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求大蝦們給點指導意見或者資料、一點頭緒也沒有啊

體育旅遊業好

2. 奧運會對中國旅遊業,有什麼戰略啟示

奧運會對舉辦國旅遊業的影響2007-03-13 18:04 每一屆奧運會都會給舉辦國在建築、交通、市容環境等方面帶來巨大效益,但奧運經濟的第一受益者首先是旅遊業。從歷屆奧運舉辦城市的經驗來看,通過周密地推廣「奧運—旅遊」計劃,奧運會可以帶來旅遊業的實質性增長,而且這種增長可從奧運申辦成功之日起一直持續到奧運會過後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在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之前,巴塞羅那的旅遊業時常疲軟,其收入只佔到GDP的1-2%。而受舉辦奧運會的影響,1994年巴塞羅那入境遊客增加了4.25%,而奧運會10年後的2002年,巴塞羅那接待遊客人次數增加了500%。巴塞羅那在旅遊目的城市地排名中的變化也體現了這次成功的奧運會旅遊業效應:1992年前巴塞羅那在世界旅遊組織旅遊目的地排名是16位,到1993年已經躍居到第3位。

在悉尼奧運會舉辦時,澳大利亞的入境遊客創歷史紀錄,達到4931萬人.比1999年增長了11個百分點。奧運後三個月內,入境旅遊增長15%,並增加了3.2億美元的外匯收入。在奧運後的2年裡,由於受到2001年的9·11事件影響,這種快速增長的勢頭有所減緩,但依然比舉辦奧運會前接待入境遊客人數最高的年份——1999年——增長了約8%。悉尼奧運會後最突出的收益,就是會展旅遊的持續增長。自1993年悉尼贏得奧運會主辦權以來,澳大利亞在國際會議市場的排名也直線上升。按會議數量計算,1999年澳大利亞在世界各國中排名第7。到了2000年排名上升至第4,超過了法國、西班牙、義大利等旅遊目的地。2000年悉尼列第5位,2001年上升到了第2位。由於這種會議旅遊的快速增長,促進了澳大利亞旅遊產業結構的調整。1990年,會議、商務旅遊僅占國內游的15%。2001年,會議、商務旅遊一舉佔到了20%,提高了5%。

根據對巴塞羅那及悉尼奧運對舉辦國旅遊業影響的簡單分析,再結合我國自身的現有情況,2008年奧運會對我國旅遊業的影響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1、改善旅遊環境,樹立國際旅遊大都市良好形象

2008奧運會北京將作為主辦國迎來各國的體育健兒,於此同時北京也將接待大量的各國政府,媒體及遊客。主辦國北京將接受他們來自全方面的檢查。一踏入北京他們將感受到東方古國的熱情、活力、魅力。古老的國家以此再次展現其深厚的文化,同時奧運精神將在這里綻放。北京的各項旅遊設施將受到全面檢查。

2、旅遊人數將會大量的增加

奧運會期間會有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教練員、隨隊工作人員及記者。除此之外,必有大量的支持者和海外觀眾。可以看出,奧運會可以為主辦國帶來大量的客源(以上所述人員均會停留至少超過一晚),因此會給舉辦地帶來可觀的直接的經濟效益。這是奧運會所產生的短期經濟效益。過去幾屆奧運會期間,洛杉磯、漢城、巴塞羅那、亞特蘭大分別接待了入境遊客23萬人次、22萬人次、30萬人次、29萬人次。而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期間、除了數萬名運動員、官員、以及120000多名記者外,在奧運會短短的16天時間里,悉尼史無前例的接待了100多萬人次,其中比賽時間共接待外國遊客50萬人次。澳大利亞旅遊部的資料顯示,2000年澳大利亞的遊客量增加了11%,而同年9月份悉尼的遊客量增加了15%,在11萬名專程為奧運會而來的遊客中有88%為奧運會的回頭客。

3、調整產業結構,使之日趨完善,豐富和多樣

奧運會不僅帶給我們了全球最頂級的賽事,也帶來了奧運經濟這個新的經濟產業。因此作為奧運第一受益人的旅遊產業更是如此。 從宏觀上來看,由於大規模的旅遊需求增加,相應的就會帶動旅遊供給增加,以賺取增加的旅遊收入。從規模上講,旅遊業將得到巨大的發展。從另一方面來看,旅遊者的消費結構會呈現出多層次的非單一結構特點。通常旅遊者在旅遊消費中要涉及到交通、住宿、餐飲、景點游覽、購物、娛樂等消費,這些環節縱向組成了旅遊的相關產業鏈。旅遊者的顯著增加,帶來的是大量的外匯和國內貨幣的流通。旅遊收入分配到各個消費環節,必定促進各環節質量和數量的提高,這樣也可以滿足不斷增加的旅遊需求;反過來各個環節的完善,如娛樂設施的擴建和娛樂項目的豐富,本身會增加我國旅遊業的亮點,這也為吸引更多的遊客奠定了基礎。

4、提升經營品質,提高服務質量,增強國際競爭力

對主辦國的各項硬體設施的完善的同時,也應看到其軟體的不足。 在改革開放以來的二十多年間,北京旅遊業已經實現了飛速發展,成為北京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但是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經營品質和服務質量仍存在一定差距。奧運會的舉辦,將吸引大量的國際旅遊商進入北京旅遊市場,他們先進的經營管理理念和嚴謹的管理模式,將有力地推動北京旅遊業發展,提高服務質量,增強國際競爭力。這是奧運服務接待的需要,也是北京旅遊業長期穩定發展的關鍵。

5、積極拉動當地及周邊旅遊快速發展

每屆奧運會不光會帶動主辦國的旅遊產業飛速發展,也會帶來整片區域旅遊的快速增長。如都靈冬奧會他不僅讓德國都靈的冬季旅遊大受歡迎也帶動了整個北歐的冬季旅遊。北京奧運會在此也做了詳細的考慮,才會將馬術移至香港他所帶來的影響不僅僅會是奧運會這么簡單,它帶來的將是香港旅遊的另一片天空。同時亞洲將會成為一個新的旅遊熱點,神秘的東方一直是外國遊客嚮往的地方,奧運會又在此舉辦他所帶來的旅遊發展也將會是空前的。同時,對國內一些對體育並不十分感興趣的旅遊者來說,在奧運會舉辦期間,這些人將會選擇北京以外的目的地,這勢必增加國內其它旅遊目的地的遊客量。 總之,08年奧運會的舉辦對我國旅遊業的帶動作用是非常巨大和明顯的,將為我國旅遊業的發展增添新的活力,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3. 奧運會對其舉辦國旅遊業發展的促進作用表現在哪些方面

首先,奧運會為體育旅遊提供了發展契機。我國的體育旅遊雖然還處在起步階段,但也正在以300/0一如%的速度快速發展。據保守估測,在籌備奧運會的七年中,來北京的遊客每年將增加2既,到2的8年奧運會期間,將可增加四十餘萬外國遊客,加上港澳台遊客,將可能突破60萬人次。外國遊客的巨幅增加,不僅擴大了體育旅遊消費的需求,同時也提高了國內旅遊者的體育參與意識。奧運會同時給各領域帶來巨大的機遇,奧運旅遊業無疑是奧運經濟中的重頭戲。據澳大利亞旅遊局統計,因成功申辦2000年悉尼奧運會,1994一2004年,到澳大利亞旅遊的海外遊客每年增加132萬人,本地遊客增加17.4萬人,新增加的旅遊生意為澳大利亞賺取30億澳元的外匯。奧運會對GDP的經濟效應以收人的種類用乘數計算,其中投資收入乘數效應為1.8,組織收人為1.2,旅遊收入為1.5。縱觀近二十年的歷屆奧運會,翻門會發現一個規律,即外國旅遊者的人數是參賽人數的25一40倍;參賽人數擴大,外國旅遊者也以較大的幅度增長,到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景應該更加廣闊。
其次,奧運旅遊對相關產業帶來了積極影響。據近二十年來奧運會承辦城市的經驗,奧運會對經濟的影響一般是十年的效應,也就是前七年後三年。旅遊業是受益最大的行業之一。奧運旅遊所帶來的相關產業的受益是非常明顯的,交通、住宿和餐飲是最大的底家。2008年奧運會將帶動中國首都的旅遊業邁上新的台階。在交通方面,盡管北京交通的基礎設施建設在國內是一流的,但與國際先進水平相差很遠。旅遊前行、交通開道,因此,北京的交通需要進行刻一步
建設,以適應北京旅遊業的發展。在住宿方面,奧運會也會促使北京發生巨變,目前北京星級飯店加上公寓有458家,其中二星級飯店有181家,一星級飯店朽家,到加佣年預計需要800家星級飯店。舉辦奧運對餐飲業的促進也是驚人的。1988年漢城奧運會,奧運村每天要運進食品種匆腸種,重量邊酬3和屯,僅雞蛋習匕習萬個,牛肉53噸,高質量的蔬菜、水果需求不斷增長。
再次,奧運旅遊將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旅遊業是為遊客2008奧運套對我國體育養游離發展的影響研究市場透祝拐男毛漪、派住、食購、婿綜劊幽削的孩同油集綳及務行業,行業關聯度大,帶動性強,已經成為擴大就業的主要渠道。根據國際經驗,旅遊業每增加一個直接就業人員,將間接帶動相關行業5個人就業。國家計委和國家旅遊局初步確定,未來十年旅遊業要繼續保持適度快於國民經濟的增長速度,不斷提高產業素質和經濟效益,年均增加旅遊直接就業約七十萬人、帶動間接就業三百五十萬人左右,將旅遊業建設成為國民經濟中產業規模大、整體素質高、經濟效益好、容納就業人員多的重要產業。
最後,奧運旅遊的國際形象效應。奧運旅遊還會對承辦地的形象塑造產生積極效應,這是展覽、會議、演出及其他活動所不能比擬的。統計資料顯示:在舉辦國從籌辦到舉辦奧運會舉辦期間,舉辦地無一例外的成為全世界注目的焦點。巨大的聚焦效應使奧運會成為舉辦國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巨大的、最佳的傳播載體。舉辦期間,超過1萬名記者的大強度、高密度采訪報道,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宜傳報道活動,其規模無與倫比,價值難以估量,方式最為自然,影響極為深遠。數據表明,2獻啤悉尼奧運會使澳大利亞旅遊形象品牌(Austr碰aBrand)效益超前10年,極大地提升了世界各國對澳大利亞旅遊的熱情和期望值,對澳大利亞人境旅遊市場產生了深遠影響。

4. 奧運會對中國旅遊業的影響

從專業角度論述北京成功舉辦2008年奧運會,對我國發展有著怎樣的帶動作用及歷史意義 從政治 經濟 文化 形象四個方面來講都有影響 政治 是融入也是接 時隔8年,中國終於獲得了主辦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機會,成為有史以來亞洲第三個操辦這一全球盛會的國家。如果說1964年的日本和1988年的韓國由於在各自首都成功主辦奧運會而加快了它們躋身世界「發達」強國之列的步伐,那麼,2008年中國北京奧運會將是一次向全世界展示中國的強大、輝煌和朝氣的絕好機會。同時,這次奧運會又將是對中國的經濟實力、政治穩定、社會治安、管理經營、民眾素質、技術水平、環境衛生以及體育競爭力的一次綜合檢閱。無論經濟上是賺是賠,北京奧運會無疑將給整個中國帶來巨大的榮耀和難以計量的收益。除了一眼可見的新商機,新消費,新投資等等外,北京奧運會的主要影響在於:這標志著中國走向世界和世界接納中國。 加入世貿是中國走向世界的一大躍進,主辦奧運會則是更具象徵性意義的事件。中國在入世貿時接受的條件和主辦奧運會的廣泛承諾將給中國的自身改革帶來極大的影響和推動力。中國與世界接軌將會加快腳步;中國的國際地位和聲望以及13億中國人的自信都會因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而大為提高。 中國國內對奧運的熱情之高反映了國人渴望進一步融入世界的強烈企盼和屹立於世界強國之林的迫切願望,也反映了中國發展興盛和國際地位上升的事實。這都是北京奧運會成功的保障。但同時也應清醒地認識到,奧運會只是一個國際體育大聚會,辦了奧運會並不等於實現了現代化;爭得了奧運會主辦權並不等於解決了中國的所有外交難題。中美關系,台灣問題等等還是需要艱苦長期的多方努力。 中國面臨許多問題需要解決,許多變革亟待展開,推動經濟繼續發展、保持社會政治穩定至關重要。歡慶之餘,中國能否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減少走向世界、融入世界過程中的震盪,將是決定2008年北京奧運會能否取得充分收益的關鍵。 經濟 冷靜對待游戲規則 2001年7月13日夜,所有中國人的家都應該貼上紅色雙喜字,歡慶中國雙喜臨門:申奧成功,入世在即。人逢喜事精神爽;雙喜臨門之際,需要我們以更高的境界面對歷史和未來。 從上次申辦到今天,8年裡,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增加了兩倍半,已經從低收入國家邁進中等收入國家行列。眾所周知,申奧是對一國經濟實力的考量。 奧運會以往大多在經濟發達國家舉辦,在經濟水平相對落後的國家舉辦屈指可數。20世紀60年代,日本經濟剛剛從戰爭破壞中恢復。1964年,在東京舉辦了奧運會。不久,日本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1988年,韓國舉辦奧運會。隨後,它加入了「發達國傢俱樂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我們從中是否可以看到一個規律:辦奧運可以使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邁上一個新台階。 建立一個和平與美好的世界,是奧運的宗旨;促進世界各國經濟發展,是世界貿易組織的目標。面對申奧成功,迎接入世在即,歡慶雙喜臨門之後更需多一些冷靜。中國人著眼於未來的應該是如何參加競賽和參與競爭。 在中國爭取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15年歷程中,我們有一句家喻戶曉的口頭禪:要遵守游戲規則。參加體育競賽,參與經濟競爭,都必須遵守規則(包括標准)。實踐它們,既需要法律約束,也需要道德規范,更需要體制創新。申奧成功,入世在即,說明世界信任我們。不負眾望的中國人更應該在遵守規則和標准方面下功夫。 北京申奧的口號是,新北京,新奧運。我們的行為應該如何體現這個「新」字?答案是走在國際社會經濟發展新趨勢的前列。 人類在經過20世紀物質財富飛速擴大之後終於覺悟到經濟社會發展必須以人為本。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國家,中國把人的發展置於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首位,是再順理成章不過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是中國改革開放取得巨大成就的法寶。舉辦奧運會,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這個法寶同樣是各項事業成功的核心因素。 (侯若石國際經濟問題專家) 文化 東方價值在此輝煌 申辦奧運的成功無疑是21世紀初葉中國的盛事,它將為中國文化的新的發展注入巨大的活力。 對於「奧運」的追求一直貫穿於上個世紀中國人的集體記憶之中,成為中國現代化雄壯史詩的不可或缺的篇章。對於「奧運」的期望,一方面凝聚了中國人的民族認同,寄託了中國人對於標志國家富強的象徵的渴望;另一方面,它也是中國人尋求世界的了解和尋求了解世界的願望的體現。渴望成為世界平等一員,渴望在自己和他人之間的相互溝通是「奧運」在中國核心價值。 2008年的中國奧運會,必將產生中國「奧運文化」,它一方面是20世紀中國人對於奧運的渴望與追求的延續;另一方面,也會為奧運添加來自古老東方的智慧和文化的新因素。這首先可以加快中國向世界文化的開放,促進中國走向世界的進程,其中包括中國人的國際觀和全球意識的增強、中國的開放程度和對於人類共同文化精華接受程度的增強等等。其次,中國「奧運文化」的建立和發展也必然為古老中國文化和東方文明在21世紀的復興奠定基礎,成為這一復興的最為明確的生長點。這當然是中國古老的人文價值的創造性轉化,是東方的創造性和想像力的再發現。人們經常談論「東方文化的復興」等等話題,這一復興的最為明確的標志就是奧運及中國「奧運文化」。我們應該藉助中國「奧運文化」,藉助體育,讓世界人民了解中國文化的精華,了解中國人民渴望和平、安寧和尋求世界文化多樣性的意願,了解中國傳統的「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理念的真諦,了解經歷百年滄桑的東方文化的神韻。這對於改變一些媒體和人群中流行的對於中國的扭曲、刻板和片面的形象具有巨大意義。在期待中的這次奧運會整整一個世紀以前,1908年8月,中國現代文化的偉大先驅者魯迅發表了《文化偏至論》,其中表達了他對於中國文化發展的期望:「外之既不後於世界之思潮,內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脈,取今復古,別立新宗。」而這將使中國「屹然獨立於天下」。他的期望在一百年後變成現實。 形象 了解中國尊重中國 舉辦奧運會,是中國人民多年來的夢想。2008年,中國舉辦奧運會,好處很多,如增加國際貿易的機會,通過媒體向全世界做免費廣告,增加旅遊收入等等。不過,在我看來,對中國最大的好處在於,在奧運期間,大量媒體的集中報道,必將使全世界集中了解中國,理解中國,進一步尊重中國,從而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 人在國外,往往有許多在國內時根本不可能得到的感受。其中之一就是覺得西方媒體對中國的報道特別少,外國人對於中國的知識非常有限。西方媒體對中國的報道不僅少,而且有限的報道也大多使中國人不會感到高興。比如閱讀倫敦的《泰晤士報》,很少見到有關中國的消息,筆者唯一見過的是有關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大增加的報道,說中國等發展中國家也應該對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負責(這是不符實情的,西方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遠遠高於中國,能源等物資消耗量遠遠高於中國)。美國《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幾乎每天都至少有一篇關於中國的報道,有時候還可能多一些。可惜的是,這些報道也往往難以客觀地看待中國,有時候還不乏歪曲性報道,起很壞的誤導作用。比如《紐約時報》網上各國資料庫里,中國的地圖並不包括台灣,而台灣則居然作為一個國家列在資料庫里。在談到台灣問題時,但凡了解中國的外國人,都會說台灣是中國的一個組成部分。但是,對於不了解中國的人來說,《紐約時報》的資料庫,很可能被當作事實,從而對中國產生誤解。 這說明,國際上對中國不僅認識不足,而且有限的認識里還有許多誤解。最近若干年裡中美之間發生的一些不愉快、矛盾乃至摩擦,兩個國家存在不同的利益是一個方面,美國人對中國認識不足、存在著誤解,可以說是不可忽略的因素。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各種各樣的交往,來增進各國人民之間的了解,消除誤解,有利於改善國家間關系,這對於中美關系來說尤其具有重要意義。2008年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讓世界了解中國,尊重中國。

5. 2008奧林匹克運動會將會對中國旅遊業帶來哪些影響

1.旅遊業:
奧運將帶來大量的遊客,使得旅遊業迅速發展,當然奧運結束後旅遊業也基本上會回到原地.
2.酒店\餐飲業
短期內大量遊客的增加將意味城市原有的服務業供應格局將被打破,更多的消費者會吸引更多新的商家前來淘金,但是奧運結束後遊客減少,相關的服務業也會供大於求,導致住宿與餐飲業迅速衰退.
3.零售業.
同理,大量的遊客可以帶動大量的消費,而購物則是消費中一個重要的環節.
4.建築業.
奧運會將在短期內促進城市發展,除了奧運場館和附屬設施以外,由於奧運效應帶來的商業機會,會在短期內有更多新的商家為建築業提供能多的機會和原材料需求.這種需求將遠超過平時所能供應的能力,所以需求增長之後,建築業也會更快地膨脹.但是08以後,奧運結束導致了第三產業的有限衰退,建築業也會隨之衰退,而且我國連續幾十年高速發展,估計08以後也會進入緩行期,所以對建築業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
5.廣告業
由於具有消費能力遊客增多,帶動社會短期內膨脹式的發展,廣告業則首先受惠.但是隨著奧運過後各個行業的衰退,廣告業也難以合理負荷,最終導致衰退.
6.職業運動員.
現在體育總局的態度已經讓人不可理喻,為了08奧運獲得更多的金牌,更改了國內許多現有的體育項目的運作方式,就好像"過了08就不體育了"一樣,籃球排球聯賽均減半,在08之前絕大多數不能進入國家隊的職業運動員都失去了聯賽等的競技機會,如果這樣下去,即使過了08年,想要讓職業運動員的比賽模式回到現在,也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恢復.
7.體育等周邊產品
奧運將會把體育相關產品推向一個高峰期,而為奧運而趕制的產品也將大量囤積,如果一旦生產過剩,就會導致奧運之後的大幅度降價,該方面的市場也將重新洗牌.而且根據第6點所述,職業運動員無法建立更廣泛的影響力,運動類品牌的贊助將減少,全國在奧運的狂熱期後將會進入冷靜期,這段時間內體育類產品的銷售將創新低.另外,現在我國與周邊一些國家和地區的關系不穩定,很有可能在08之後採取軍事行動,所以更會導致各種民用行業的衰

6. 北京奧運會的舉辦對中國旅遊業的影響

畢業論文也來這找呀,呵呵。。。恐怕你這個問題很難得到最佳答案了

給你提供一個思路,僅此而已,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奧運對旅遊業的促進:外國人來到中國促進旅遊消費,旅遊是個產業,因為旅遊可以帶動很多其他行業的發展,比如特色商品售賣,交通等等;另外就是外國人通過旅遊增加對中國文化的了解。

2.奧運對旅遊業的影響:迎奧運,各地著名景點修繕,特別是北京,幾乎所有著名景點都在不同程度的修繕,影響了現在的參觀;另一個就是價格問題,景區門票,娛樂,住宿都是成倍的上漲,可能這對其他國家的消費水平來說,漲後的價格也很合理,但對於中國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又是怎麼樣的?

3.旅遊業內及因旅遊帶動其他行業的業人人士的看法。。。。

有問題,網路一下:)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