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嶺南旅遊發展

嶺南旅遊發展

發布時間: 2020-11-27 04:42:27

㈠ 嶺南文化旅遊區擁有我國最大的兩大島嶼

是的,嶺南文化旅遊區擁有我國最大的兩個島嶼。這在中國都是最大的。

㈡ 請運用中華文化得有關知識,說明為什麼要弘揚嶺南特色文化

嶺南文化,具有明顯的地域文化色彩,集中地體現了嶺南文化中「廣府文化」的特徵,是中原文化、土著文化、西洋文化、南洋文化相互碰撞和相互融合的產物;既包蘊了近代意義的商業文化的勃興;又具有現代都市文化,以及今年佛山人提出「敢為人先、崇文務實、通濟和諧」的新時期佛山人精神的確立,正是務實進取、開放兼容的嶺南文化的重要特徵。她集中體現了佛山人的群體精神,富有時代特徵、中國特色和佛山特點。佛山是明清時期的中國四大名鎮和「天下四大聚」之一,歷史文化積淀豐厚。許多嶺南文化亮點在全國乃至全世界華人文化圈中都有極高的知名度。歷史上,佛山的陶瓷、鑄造、紡織、中成葯處於中國以至世界先進水平。佛山是粵劇的發源地,武術之鄉和民間藝術之鄉,是「廣府文化」的策源地。從新石器時期的「西樵山文化」,5000多年前的河宕貝丘遺址,宋代的祖廟、明代的南風古灶,到清代的東華里、祖廟歷史街區等歷史文化遺存,以及延續至今仍生機勃勃的民間藝術、民俗文化活動,保存著「廣府文化」完整的根脈。佛山人素有「經世致用」、「創新求變」的優秀文化傳統,唯新變法領袖康有為,中國近代民族工業先驅的民族資本家陳啟沅,中國最早的譴責小說家吳趼人,以至眾多的武術家、戲劇家,都以敢於改革著稱。所有這些,都是我們建設具有佛山特色文化所必須倚重的資源。近幾年,我市努力打造嶺南特色文化品牌,提升歷史文化名城的時代特色,文化體制改革創新步伐加快,對外文化交流領域逐漸擴大,源於嶺南文化的創意產業興起,特色文化建設不斷發展。弘揚佛山特色嶺南文化,將其作為我市「嶺南文化名城」建設的重要內核,以歷史的發展的視野做好歷史人文資源的科學保護、有序開發、合理利用,是一項關乎區域社會變遷、發展後勁和競爭力,建設創新型和諧社會的基礎性工作,對改善和優化我市人文環境、提高文化軟實力,增強我市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綜合競爭力,具有現實意義和深遠影響。文化名城建設是一個由近期、中期和遠期目標構成的工作體系。從長遠看,是一項代際工程。「嶺南文化名城」建設,一定要保持城市的原真性、可讀性、整體性和可持續發展性。這樣,佛山的城市文化品味、個性和特色就會更加突出,激起人們對佛山特色文化的依戀情懷。近期,通過「六大文化工程」建設,塑名城風范、創城市品牌,實現「嶺南文化名城」新建設的跨越性發展。一、創建系列專題「博物館之城」工程有出遊西歐者回國後感言:每個國家如公園般美麗,每座城市宛如博物館。我市已提出建「花園城市」,而面對深圳、東莞都提出要建「博物館之城」。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佛山,應充分利用歷史文化資源和現代科技文化手段,大建「博物館之城」。在促進粵劇、陶藝、武術、醒獅、龍舟、美食、行通濟等民俗文化的傳承發展,形成多層次、多領域、多行業,主產品與衍生產品的產業鏈接和文化事件,凸顯歷史文化名城含金量的同時,要加快提升文化名城的時代特色,打造佛山「博物館之城」品牌。繼廣東粵劇、陶瓷博物館建成開放後,要通過抓好全省第一個歷史文化街區——祖廟歷史街區——「嶺南天地」的建設,再建設武術、民間藝術、民俗、紡織、鑄造、中成葯等系列專題博物館,讓珠三角洲的文脈完整地展示出來,成為旅遊熱點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及科普教育基地,使佛山特色嶺南文化得以傳承和創新,不斷地發展、升華,以良好的城市文化氛圍、文化品格和文化環境,重塑新時期佛山人精神。博物館除政府興建外,今後應貫徹「誰投資、誰管理、誰得益」的原則,加強引導,吸引民資、外資參與建設各類專題博物館。二、實施佛山特色嶺南文化展示工程民間文化具有廣泛的受眾影響力,應加強發掘、繼承、弘揚。要提倡「眼晴向下」、注重平民化、通俗化。做好做足我市18個國家和省級「民族民間藝術之鄉」這篇文章。舉凡佛山特色嶺南文化中的優秀成果,文學藝術中的粵劇、粵曲、陶塑、嶺南水鄉畫派、民間工藝及醒獅、龍舟等都應通過有規模、上檔次、影響深、輻射廣的方式予以宣傳、展示。具體的展示方式可不拘一格,市區鎮(街)輪番展示,「一區一品、一鎮(街)一品」,政府部門舉辦的有鮮明導向性,社會團體舉辦的體現廣泛性,熱心個人承辦說明佛山文化深入人心。積極實施文化上網工程,培育和發展有「佛山特色嶺南文化」的主流網路文化。深入挖掘開發民俗文化、華僑文化以及名人文化等優秀傳統文化,總結推廣以特色產業為代表的產業文化和以「行通濟」「慈善萬人行」為標志的慈善文化。提升「行通濟」、「佛山論壇」等城市文化品牌。將文華公園定位為文化主題公園,每年定期或不定期舉行大型民俗彩燈會,舉行民俗巡遊演出、秋色藝術巡展。三、打造「佛山武術文化」工程現代中華武術被定位在民族體育形式和民俗文化活動上面,很多外國人也通過學習武術,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源於「全國武術之城」——佛山、當今最流行的拳種蔡李佛、詠春拳在海外擁有門徒數百萬人,他們都想來佛山尋根問祖,使武術文化成為佛山和世界華人聯系的紐帶、溝通的橋梁,既成為強大的文化旅遊客源保證,又能起到統戰作用。我們應提高認識,改變佛山武術「牆內開花牆外香」現狀,抓好武術繼承和發展,將武術文化活動培育成為推介佛山、宣傳佛山的平台,從體育鍛煉階段走向商業、娛樂階段,將佛山打造成為承載南拳武術文化的名城、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要引導、培育武術盡快產業化發展:政府要大力支持民間武術,盡快設立專(兼)職武術龍獅管理機構,加強指導和管理,協調體育、文化、旅遊等部門關系;確立專職人員,解決挖掘、整理佛山傳統武術套路、技法問題;積極開展武術交流,改變回鄉尋根認祖多、外出考察少的「井底蛙」現狀,以武興游;制訂優惠發展政策,修復武術古跡,各區建立武術館,確保武術經營場地,重現佛山武館風采,以館養館,可設專業隊、業余隊、武術龍獅表演團;納入全民健身計劃,在中小學推廣武術、龍獅運動,將武術列入體育教學和考核內容,組織群眾性的武術表演、競賽等活動。同時,保留佛山武術內涵,利用競技武術的訓練、競賽方法,增加武術商業性、娛樂性,將武術運動與旅遊、娛樂相結合,創立具有佛山特色的娛樂性的比賽,以武術為龍頭,帶動佛山體育消費。在發展到一定基礎上,考慮籌建廣東武術(文化)博物館、武術游樂城、武術院校,建設大型武術主題景區。另外,還可與廣州(李小龍故居)、中山等周邊城市相關景點聯動,設立佛山武術、龍獅、龍舟旅遊專線。四、創新佛山特色中醫葯系列文化工程實施佛山特色中醫葯系列文化工程,既有利於開發文化旅遊產品,並可由此帶動制葯、康復、療養等相關第三產業發展。傳統中醫葯是佛山的無形資產,現中葯產業規模較大,有比較完整的中醫葯科技創新鏈,已成為具有明顯中醫葯特色的城市。全國首個中醫葯文化村——順德北滘碧江中醫葯文化村,2007年12月建成開放,取得很好的成效。在此基礎上還要努力擴大品牌效應,加快佛山中醫葯(文化)博物館和李廣海紀念館建設,打造佛山中醫葯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以及規劃建設中醫葯保健食品商業街。拓展佛山「健康之旅」,創新國家優秀旅遊城市——佛山特色景點,並增添佛山專題博物館系列。進而,依託佛山的廣東省傳統中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與香港有關科研部門聯合策劃建設佛山「生物技術園區」和「生物技術研發基地」。五、完善弘揚佛山特色嶺南文化機制「軟體」工程(一)建立統籌協調和組織指導工作機制。將工作任務予以分解細化,落實責任;建立健全目標考核責任制,把文化建設工作成效作為檢驗和評價各級、各部門工作的重要標准,將文化名城建設考核指標列入年度實績考核體系,把文化建設與部門職能工作和鎮區發展同步研究、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檢查落實。(二)建立全方位的保護和開發監督機制。對佛山特色嶺南文化資源保護、開發和利用,政府要做好總體規劃和相關規則,並將其納入我市「嶺南文化名城」建設目標中統籌安排;人大、政協對各級政府加強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完善社會監督機制,發揮新聞媒體的作用,加強輿論監督,增強政府保護特色嶺南文化資源決策的民主性、科學性和工作的透明度。(三)建構政府主導、社會各界參與的保護和開發機制。按照「五納入」要求,加大各級財政投入,改善文化工作者的福利待遇和文化基礎設施;應撥出專款,搶救有生命力的民間藝術、徵集傳世文物、保護重要文物、瀕危和稀有的民間文化藝術品種,保護自然和人文景觀的文化遺址;積極爭取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基金和國外其他專業團體、個人設立的文化遺產保護基金的投入;落實稅收優惠政策;設立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獎券等。(四)創新開發、利用的市場化和產業化運作機制。放寬和取消一些對非公有制經濟進入文化產業領域的限制,鼓勵外資、民間資本投入非公益性的文化產業,落實鼓勵文化捐贈、支持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等優惠政策,形成企業投入、政府支持、民間捐助、銀行貸款、文化基金、證券融資等相結合的多元化投入機制。據了解,中山市委、市政府將啟動實施總投入100億元的「八大文化工程」。同時,要建立弘揚「佛山特色嶺南文化」表彰獎勵工作機制。制定方案,把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允許有特殊才能的文化專才和經營管理人才以創作成果、文化品牌、技術成果等無形資產參與收益分配;對作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單位給予表彰獎勵。(五)探索建立文化遺產的深層次開發機制。文化遺產作為資源,可分為直接、多方式和深層利用。文化旅遊可以看作是直接利用,利用古建築等人文資料(包括木雕、石雕、磚雕)建立資料庫,從而用於當今的建築設計、廣告設計以及舞台設計,乃至在相關的文化藝術產品生產創意過程中發揮有益作用,是對資源的深層次利用。六、進行《特色(嶺南)文化》鄉土教育工程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要讓後代知道我們的文化之根與文化形態,也要讓「新客家」了解我們的文化特色與文化優勢。可以開展「佛山特色嶺南文化行」,搞各種活動、作宣傳報道、編通俗讀物、「鄉土教材」(高校選修教材)、「市長禮物」。據了解,日本將鄉土教育納入整個教育體系之中。我國教育部2002年頒布新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就要求把鄉土教育作為必學內容納入地方課程開發計劃,並在課時、內容上給地方留下了較大自主權和開放空間。我市宜將《特色(嶺南)文化》納入全市中小學校鄉土教育,突破以往灌輸式的「愛國愛鄉」教育模式,把學生身邊發生的、能看到的,常常熟視無睹的東西以一套符合學科體系的教材的方式搬到課堂上,讓他們從學習認識中真正愛家鄉。還可進一步在高校設相關選修課,培養弘揚嶺南文化研究人才。

㈢ 我想去嶺南旅遊,嶺南有何值得一看的地方

秀麗風光主要集中在粵西北地區,丹霞山、湟川三峽、開封峰林肇慶七星岩、湛江湖光專岩等。從交通屬和名氣而言,以丹霞山為風光最勝和交通方便。

廣東的文化古跡知名度較少,主要是因為歷古與中原交往並不頻繁,非主流文化,即使有影響力也很低

值得推薦的有開平碉樓群,也就是准備申遺的文化項目,相信網上已經有很多介紹了。

其次是東莞的可園。它是嶺南四大名園之首,在中國園林造型藝術上有很大的影響力,體現小而精巧的極致。

還有是韶關曲江地區的南華寺。寺廟因「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六祖慧能而建,現寺內仍供奉其肉身,南華寺也是嶺南第一大寺。

番禺寶墨園:嚴格來它算不上是文化古跡,是現代建造的人工園林景點,但集粹了中國園林風光之大勝,捨得一往。

另外還有佛山祖廟和廣州陳家祠,他們是體現石灣陶瓷精粹的建築;德慶悅城龍母廟是廣東境內香火最興盛的寺廟,歷史非常悠久;廣東與江西交界的梅關古道與數千年來嶺南與中原溝通的唯一通道,遍植梅花........還很多次名氣不廣的就不介紹了。

㈣ 分別寫出嶺南文化旅遊區主要開展哪些有特色的旅遊文化活動

嶺南文化旅遊區主要開展的是他們對地區的風景基本寧化。和一些名勝古跡。

㈤ 簡述嶺南地區旅遊的自然地理特徵,並分析如何依靠該地區的自然地理環境大力發展旅遊業

中國園林還善於因地制宜,即根據南北方自然條件的不同,而有南方園林與北園林之不專同。皇家宮苑與屬私家園林也由於種種條件的不同,而各有其特性,現在中國園林已逐步形成北方園林、江南園林、嶺南園林以及各少數民族地區園林等的地方風格和民族風格。

㈥ 黃山嶺南三溪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黃山嶺南三溪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於2007年01月04日,主要經營范圍為旅遊景點開發、經營等。
法定代表人:朱建軍
成立時間:2007-01-04
注冊資本:2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2000003000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嶺南鄉政府院內

㈦ 嶺南風景的特色是什麼

嶺南印象園位於廣州大學城(小谷圍島)南部,原練溪村的區域內,總佔地面積
16.5
公頃
,是集觀光、休閑、娛樂、住宿、餐飲、購物,體驗嶺南鄉土風情和嶺南民俗文化的旅遊景區。
嶺南印象園中富有特色的街巷、宗祠、民居和店鋪等,充分展現了嶺南傳統文化的精華。景區突出原生的嶺南文化和鄉土景觀,復原嶺南民間繁榮生活場景,適應蓬勃發展的大城市周邊旅遊日益生活化的趨勢,滿足現代都市居民不斷增長的文化溯源、訪古尋幽、復歸田園的旅遊需求,將成為以嶺南建築完整、民間文化深厚、田園鄉村風情濃郁,融文化溯源、旅遊觀光、鄉村度假、休閑娛樂等功能為一體的文化旅遊大觀園。成為現代人了解嶺南古文化的窗口,嶺南人回味溯源本土文化的沃土,外地人短時間了解嶺南文化的課堂,滿足了廣大遊客一天了解嶺南民間千年古文化的心願。
嶺南印象園將成為以文化旅遊為旅遊業發展新趨勢的認識為導向,以現代旅遊強調差異化與參與性的認識為基礎,將休閑度假元素與文化旅遊內核完美結合,啟動整個廣州大學城旅遊板塊,打造廣州旅遊的又一張王牌。對其資源特色的科學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既實現了嶺南文化研究和欣賞價值,又能滿足現代城市居民尋求回歸自然和眾多廣府人家心靈回歸的需求,同時,也是一座將嶺南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普通大眾的日常生活聯系起來的橋梁,有助於嶺南非物質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其開發前景十分廣闊。

㈧ 造成嶺南旅遊業差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主要是各地的基礎設施方面的差異,然後還有旅遊文化方面的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