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發展旅遊
㈠ 福清的什麼地方比較好玩
僑香廣角說來也許你不會相信,一個位於「三十六彎」深處的山鄉竟能引來法國文化界知名人士白善仁先生的慕名來訪。看來也許你不會想到,一個山溝溝的偏遠山區卻在幾年前便迎來了福清世聯秘書處考察團和最近新加坡福清會館主席林方華、副主席俞進財、王命忠等鄉親的關注目光,更有諸多海內外遊客紛至沓來或觀光或旅遊。這,就是福清市歷史上唯一一位文狀元黃定和時任殿中侍御史黃龜年的故鄉——一都鎮。今日一都,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自然景觀,帶給人們無盡的嚮往和美好的遐思。
踏上福清融城每十分鍾便有一班開往福清西部山區的公共汽車,約摸一盞茶的工夫便進入了「九山半水半分田」的一都鎮。放眼凝望,滿目翠綠,15萬畝連綿起伏的山地,形態萬千,鬱郁蔥蔥,枇杷、青梅、柑桔、橄欖等人工培植的水果漫山遍野,特別是已注冊「融都」品牌並獲福建省名牌農產品稱號的一都批杷,以其果大、色艷、肉厚、汁多、品種齊全且上規模而著稱,現已遠銷國內40多個大中城市和港澳地區。一都也因此被譽為「水果之鄉」而芳名遠播。
一都鎮地處閩候、永泰、莆田、福清四縣市交界處,方圓116平方公里,總人口僅11450多人,而鎮域面積卻為福清市第二大,同時也是福清市發展山地農業和旅遊業經濟的重要鄉鎮。據記載,早在盛唐,這里已有先民居住,特別至南宋朝代出過御史黃龜年、狀元黃定;清朝時期,一都被稱為「營壽里」;中華民國年間,因一條貫穿境內的龍嶼溪而得名「龍嶼鄉」。1958年,一都隸屬永泰縣,此後劃歸福清管轄。1994年12月,一都撤鄉建鎮。2002年,該鎮工農業總產值達2.3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達4589元。雖然一都鎮教育基礎設施在全市范圍來說還比較落後,但這個學風蔚然的狀元故里,每年考取大中專院校的學生比率(按全鎮總人口比率計算),卻高出福清市總人口比率的一倍。
聆聽碧水,挽拂清風,站在福清市最高峰的一都古崖山上,一都全景盡收眼底:常年雲霧繚繞的獅子山、蓮花峰、孩兒尖等山峰,亦真亦幻 ;水流潺潺的一都溪、莒溪,清澈見底,溪內亂石穿空,酷似十二生肖,巧奪天工;山鳥雲集,戲水言歡,柳綠花紅,流水人家,彷彿人間仙境。穿山甲、山麂、棘胸蛙、紅豆杉、桫欏等國家珍惜動植物,皆是一都碧水丹山的慷慨饋贈。來到一都,必然要到被譽為「古代軍事建築一大奇跡」、建於清朝乾隆年間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東關寨,它雖歷經無數次匪盜洗劫,卻依然堅固如初,其磅礴的氣勢、精湛的雕刻藝術,讓人贊嘆不已。無怪乎法國友人、中法互辦文化年(2003-2005)的藝術監理白善仁先生大為感慨,連連稱奇。再來到東關寨的西側,宋朝大文豪歐陽修留下的「遺照台」、「三生石」墨跡崖刻,更為一都平添不少文化韻味。如果你厭煩了大城市的喧囂,想盡情享受大自然的陽光、空氣和靜謚,不妨再驅車前往大後溪,有著「水上綠寶石,東方第一漂」的大後溪漂流一定會讓你心曠神怡,留連忘返;當然,意猶未盡的你,還可以對建於南宋的協濟廟和狀元府遺址,以及素有「小武夷」雅稱的石門坑和萬利湖、雙福寺等景點,來個一都風景名勝游,相信可以讓你回味無窮。
「青山御史第,喬木狀元家」。如今,一個回歸自然的旅遊勝地,一個聲名遠播的水果之鄉,一個曾有過光榮傳統的革命老區,正敞開雙臂來迎接四方賓客對她的每一次閱讀、每一回感受和每一份激情:一都明天一定會更好!
㈡ 福清有什麼好玩的旅遊地方
福清旅遊景點--共有4個景點西禪寺
先薯亭
西湖公園
石竹山
㈢ 福清旅遊哪裡好
南少林
㈣ 福清旅遊必去十大景點有哪些
石竹山
位於福清宏路鎮西25公里處,因「石能留影常來鶴,竹欲摩空盡作龍」而得名。山上有勝景石竹寺、獅子岩等128處,現為福建省十大風景區之一。
石竹山素有雅勝鼓山之譽,為福建省道教名山。山間有紫雲洞、桃源洞、通天洞、日月洞、摘星台、化龍窩、鶴影石、鴛鴦石、棋盤少、龜蛇石、蟠桃石、洞天等奇岩怪石、天然石景。
石竹山風光以石竹寺為中心,石竹山的石竹寺又名九仙閣,相傳在漢武帝劉乇時,在福州市於山-的何氏九兄弟在此得道成仙,後人建築九仙閣,以資紀念。九仙閣始建於唐大中三年(公元849年),宋、明重修,1979年又重修。該寺建於狀元峰下半山腰的懸岩峭壁上,一面依山、三面懸空,遠望如空中樓閣,天宮仙苑。寺後群峰嵯峨,四周綠竹聳立,紅牆碧瓦,典雅清幽。寺始建於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初名「靈寶觀」。宋乾道九年(1173年)丞相史浩重修時,因周圍多奇石幽竹,遂改名「石竹寺」。現寺院內建有九仙閣、玉皇閣(天君殿)、土地廳、觀音大士殿、紫雲樓、玉皇行宮、大悲殿等。石竹寺有兩大特色,一是以道教為主,道釋儒三教長期共存、和睦相處;二是民間夢文化活動歷久不衰。
㈤ 福清旅遊必去十大景點
1、石竹山
位於福清宏路鎮西2.5公里處。此山因「石能留影常來鶴,竹欲摩空盡作龍」而得名。山上有勝景石竹寺、獅子岩等128處。明朝徐霞客游記中說:「岩石最勝,亦為九仙祈夢所」,現為福建省十大風景區之一。
2、目嶼島
是福建省福清市沙埔鎮南部的一個濱海小島,與牛頭尾隔海相望,距福清市區50公里。島山陸地面積3.09平方公里 目嶼島風光,妙在天然。島內東、中、西「三山」競秀,奇岩怪石層層疊疊、爭奇斗勝,或狀物擬人,或如禽似獸,惟妙惟肖。
3、大姆山
地處福建省福清市南嶺鎮,與長樂毗鄰,主峰海拔633米。大姆山綿延八百畝的天然高山草場,為福州轄區最大、最美的草原。山頂滿是大片的草原連綿幾個山頭,由於臨近海濱,山上水汽較多,沿途建有多處水庫,站在山頂能看到長樂一帶的海岸線。草原遼闊,景色迷人。
4、萬安古城
形成於明代,當年城中住有千戶人家,直到明末清初,海上倭寇作亂,城中居民全部牽走,僅剩下一座空城,目前是福清保存最完整的古城牆遺址。在萬安古城旁邊,建有一座明代的祝聖寶塔,總共有七層,由花崗石組成,雖經過日軍炮轟,卻依然挺立。
5、彌勒岩
是福清的旅遊宣傳名片。彌勒岩由一塊巨大的花崗岩雕刻而成,是宋代的福清本縣人—呂伯恭的傑作。彌勒岩,整體高6.4米,寬8.9米,石像盤腿趺坐,袒胸露臍,左手捻珠,右手撫腹,兩眼平視,雙耳垂肩,笑容可掬,生動逼真,形神兼備,栩栩如生,旁邊還有3尊小羅漢像作為陪伴。
㈥ 福清的旅遊
福清人文自然景觀眾多,擁有國家4A級旅遊風景區「中華夢鄉」石竹山、全國最大的瑞岩山彌勒石佛造像、日本三大佛教流派之一黃檗宗的祖庭萬福寺、南少林寺遺址、靈石國家森林公園等諸多名勝古跡。
石竹山
石竹山原名石所山,《徐霞客游記》中寫到「春遊石所,秋遊鯉湖」。山多幽岩怪石,又盛產筱竹,雨後蒼翠欲滴,為山中之勝,故又名「石竹山」。古人譽為「茲山奇絕,雅勝鼓山」。
靈石山國家森林公園
靈石山國家森林公園在東張鎮三星村西南,古木參天,鬱郁蔥蔥。峭拔的山勢,形成各種自然勝景。著名的有九疊峰、留雪峰、報雨峰、香爐峰、彈峰、仙人岩、碧仙油、戲龍潭等。
大化山風景區
福清市大化山風景區位於福建福清市鏡洋鎮,與閩侯縣交界的地區,屬戴雲山脈的支脈,規劃面積約22.8平方公里。
㈦ 誰能告知福清值得欣賞的旅遊地方有哪些
福清值得欣賞的旅遊地方有: 目嶼島:目嶼島,又名野馬嶼,是福建省福清市沙埔鎮的一個濱海小島,東望海壇,南眺湄洲,目嶼島山陸地面積3.09平方公里。 石竹山:石竹山原名石所山,《徐霞客游記》中寫到「春遊石所,秋遊鯉湖」。山多幽岩怪石,又盛產筱竹,雨後蒼翠欲滴,為山中之勝,故又名「石竹山」。古人譽為「茲山奇絕,雅勝鼓山」。 大姆山草場:大姆山地處福建省福清市南嶺鎮,與長樂毗鄰,主峰海拔633米。大姆山綿延八百畝的天然高山草場,為福州轄區最大、最美的草原。 靈石山國家森林公園:在東張鎮三星村西南,古木參天,鬱郁蔥蔥。峭拔的山勢,形成各種自然勝景。著名的有九疊峰、留雪峰、報雨峰、香爐峰、彈峰、仙人岩、碧仙油、戲龍潭等。 瑞雲塔 黃閣重綸石坊:位於福建省福清城關利橋街,建於明崇禎元年(1628年)。該石牌坊是為彰顯明朝萬曆、天啟年間邑人葉向高兩度入閣任首輔的殊榮而建。 黃檗山萬福寺:萬福寺位於福建福清市漁溪鎮聯華村內的黃檗山主峰絳節嶺之麓。 靈石寺,位於福建省福清市東張鎮的靈石山麓。 彌勒岩:別名瑞岩山,位於福清市海口鎮牛宅村,距縣城約10公里,古稱"瑞岩丹洞",是一人文與自然景觀兼勝的風景游覽區。 詳細內容請到: http://bbs.52fuqing.com/
㈧ 福清市區旅遊
元華路,龍山車站往來海口自方向,連接清榮大道,
途中經
元洪中學.~
福清海美玩具廠...等等等等等等.
去長樂也可以走這條路,小車的話,二十分鍾就到松下了,公車的話要半個小時車程
ps.在下就住在龍山街道這邊,元華路邊的一個地方
㈨ 福建福清有那些旅遊的地方
一個是石竹山,一個是東壁島.
石竹山上景點很多,還可以在湖上開船,要門票回20元.具體路線不知答道你是在哪,如果是在福清或者宏路,那到石竹山的公交車一大堆,801路或806路.
東壁島是新開發的,還在試營業期間,沙灘不大,度假村弄的倒是蠻漂亮的,就是那裡吃海鮮有點貴,住宿也不便宜.整體來說,還是不錯的,路線就是到福清水南車站先坐車到龍田,然後走一段路,到三中門口,有到島上的車,如果不知道三中在哪,問下就知道了,離下車的地方很近的.
㈩ 福清有什麼旅遊景點
福清簡稱「融」,雅稱「玉融」,為全國著名僑鄉。地理位於福建省東部沿海北緯25°18'—25°52', 東經119°03'—119°42'。面積2430平方千米,其中陸地面積1519平方千米,海域面積911平方千米
福清市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長樂——南澳大斷裂帶大致經融城至漁溪斜貫中部。西北部屬戴雲山脈東向支脈,多低山丘陵,山間谷地有洪積——沖積平原,全市最高峰古崖山尾海拔1000米;東南部以台地、低丘為主,融城——海口,及江鏡、漁溪為沖積——海積平原;南部龍高半島楔入福清灣、興化灣中。海岸為具有沙泥灘的回升侵蝕漏斗型低丘、台地岩岸,島嶼100多個,港灣眾多。河流多獨流入海,主要有龍江:幹流62千米,流域538平方千米,支流太城溪、虎溪、大北溪、交溪和獲蘆溪支流風跡溪,大樟溪流域的一都溪,還有漁溪、逕江、大壩溪、沾澤河。主要湖泊有沁塘湖、占澤湖;人工湖有東張水庫(水面15平方千米)、建新、東皋、占壩水庫。年平均氣溫 19.6℃;1月平均氣溫10.8℃,7月平均氣溫28.2℃;極端最高氣溫38.7℃,極端最低氣溫-1.2℃。平均年降水量1326毫米,無霜期346天。境內耕地3.09萬公頃,有林地6.1萬公頃,林木蓄積量166.8萬立方米,毛竹116.5萬根,森林覆蓋率47%。可利用草場5300公頃。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2.41萬千瓦,可開發1.42萬千瓦。礦藏有花崗岩、葉蠟石、高嶺土、石英砂、鐵砂、泥炭、鐵。海岸線348千米,島岸線84.24千米。
真沒有什麼可玩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