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旅遊業
Ⅰ 為什麼常州旅遊業發展不景氣
改革開放以來,常州旅遊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轉變,特別是近些年來,取得了飛速的進步,如今的常州已經是華東旅遊線上的一顆靚麗的明珠,但不論是接待人數、旅遊收入還是城市知名度等各方面,常州都遠遠落後於華東旅遊線上的上海、南京、杭州、無錫和蘇州等旅遊城市。 通過常州旅遊發展的SWOT分析,常州有自己的比較優勢,也有不足之處。要想和蘇州、南京、無錫等周邊優秀旅遊城市競爭,並獲得長期的競爭優勢,應選擇差異化發展戰略。只有走差異化發展之路,形成自身的特色,以特色旅遊產品來吸引遊客。 根據差異化發展戰略,將常州旅遊總體形象定位為「千年龍城龍文化,長三角後花園,華東休閑度假勝地」,旅遊發展模式從景點旅遊為主轉變為以城市商務旅遊和景點觀光度假旅遊並重的模式;產品開發從注重自然資源和人造景觀的開發轉向重視具有高文化含量資源的發掘,從注重單體旅遊資源開發轉向重視旅遊資源整合開發,從注重物質性旅遊資源開發轉向物質與非物質性資源(如龍文化)並重的開發模式,尤其要重視生態型、參與型和高文化含量的旅遊產品的開發,並積極開發有利於延長旅遊者停留時間的度假型旅遊產品和有利於增加綜合收益的商務(會議)旅遊產品;市場開發要堅持市場導向營銷觀念,主要面向江浙滬旅遊市場,重點針對以上海為龍頭的長江三角洲市場。 常州市旅遊發展應以將常州建成全國文化旅遊名城為目標,以長江三角洲區域旅遊一體化為契機,以城市旅遊為核心,加大旅遊資源整合的力度,打造旅遊精品,營造旅遊特色,完善旅遊功能,提升旅遊形象,促進常州區域旅遊的全面升級和快速發展。 根據差異化的原則,要重點建設三大旅遊景區:天目湖旅遊度假區、以中華恐龍園為核心的科普教育休閑旅遊區、前後北岸——天寧寺——東坡公園文化休閑旅遊區。要把這三個重點景區作為常州旅遊的精品項目來開發,注重產品、品牌、服務的差異性,使之成為常州旅遊的名片和標志性吸引物。另外還要開發建設三個特色鮮明的旅遊景點(太湖灣湖濱休閑度假區、淹城春秋文化主題景區、涌湖生態旅遊和動漫文化景區)作為補充。
Ⅱ 常州中華恐龍園對常州旅遊業的影響
中華恐龍園位於江蘇省常州新區的現代旅遊休閑區內,享有"東方侏羅紀"美譽。佔地面積600餘畝,自2000年9月正式開園以來,中華恐龍園在主題公園經營上,創造性地提出了主題公園「5+2」發展模式,最終形成了中華恐龍園在洶涌的主題公園浪潮中傲然屹立的核心競爭力:科普性極強的旅遊目的地和游樂性極強的科普教育基地。中華恐龍園陸續獲得了「國家4a級景區」、「全國科普教育基地」、「中國文化產業示範基地」等多項「國」字型大小殊榮,並通過了iso9001、iso14001質量環境一體化管理體系,成為常州對外交流的一張閃亮的城市名片。
Ⅲ 常州旅遊業未來可以向哪方面發展 ,怎樣添加客流量
就我身邊的朋友 都喜歡出去購物 香港之類的 因為經濟條件都好了 但是很多東西常州買不到 一個人出去買 又不了解外面的購物情況。
Ⅳ 常州旅遊業的現狀
幫你查到了一篇論文
常州市旅遊業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
[日期:2011-05-15] 來源:www.ltbka.com 作者:現代商業 [字體:大 中 小]
程春旺 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
摘要:「十一五」期間常州旅遊業取得了較大發展,但相比長三角旅遊發達城市依然有著不小差距,因此,常州市應努力提高城市知名度,從產品開發、文化內涵挖掘及市場拓展方面採取相應措施。
關鍵詞:旅遊業;發展現狀;對策
常州市旅遊業在「十一五」期間取得了迅速發展,在長三角地區有著較高的城市知名度和旅遊吸引力。全市「十一五」接待境內外遊客上億人次,其中接待國內遊客10431.24萬人次,是「「十五」期間的2.41倍;實現旅遊總收入1219.73億元,是「十五」期間的2.96倍,年均增幅保持20%以上。經過「十一五」的快速發展,常州市旅遊已經實現了「窪地崛起」,實現了從旅遊輸出地向目的地的轉換,並開始進入從大到強的提升階段。但不論是接待人數、旅遊收入、城市知名度及旅遊吸引力等各方面,常州市與華東旅遊線其它旅遊發達城市都有著不小的差距。
一、常州市旅遊業發展現狀
(一)城市知名度不高
常州古稱延陵、蘭陵,別稱「龍城」,素有「三吳重鎮、八邑名都」之稱。享有「天下名士有部落,東南無與常匹儔」之譽。但是在長三角地區,與南京、蘇州、無錫、杭州等旅遊歷史文化名城相比,其城市知名度及旅遊吸引力明顯存在著不小的差距,因此,常州市旅遊產品在長三角局部區域有著一定的影響力,而對於遠距離旅遊客源市場及境外客源市場的吸引力非常有限。城市知名度不高對於常州旅遊業發展是極為不利的,尤其是在長三角這樣一個旅遊發達地區。
(二)旅遊產品競爭力不強
常州的旅遊資源相對比較薄弱,缺乏全國知名的歷史古跡及自然山水,目前主要旅遊產品以山水風光、宗教寺廟、主題公園為主,這些旅遊產品在很大程度上與周邊旅遊城市有著很大的類似性,並且在產品的影響力方面卻不具有任何的比較優勢。如常州市知名度最高的以天目湖為代表的休閑度假旅遊產品,也在很大程度上與蘇州、無錫、上海、杭州等地的產品相似,近期開發的淹城春秋樂園,雖然體現的是春秋主題,但是無法超越蘇州樂園。由於缺乏旅遊吸引力足夠強的拳頭產品,常州市在長三角地區很難與其它旅遊發達城市相競爭。
(三)旅遊景區文化內涵挖掘不夠
常州市人傑地靈,人文薈萃,悠久的歷史文化給常州留下了眾多的名勝古跡,如春秋淹城遺址,唐代天寧寺,南朝文筆塔,北宋蘇東坡艤舟亭等,悠久的歷史,璀璨的文化,眾多的名人,為常州市的旅遊發展積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蘊。然而在常州旅遊資源開發及旅遊產品設計方面卻很少考慮到對其傳統文化內涵的開發與挖掘。文化旅遊是較高層次的旅遊,也是未來旅遊業發展的重要風標,通過文化吸引人,打動人,才能真正確立旅遊業的核心競爭力。
(四)境外客源市場開拓不力
世界旅遊組織(WTO)預計,2020年中國將列世界旅遊接待國首位,國際旅遊人數將達到1.371億,佔世界總數的8.6%,隨著國內旅遊業的快速發展,旅遊設施及服務水平的極大提高,境外客源呈現大幅度增長。2010年江蘇省國際旅遊收入47.8343億美元,同比增長19.11%,居全國第四位。常州在江蘇省入境遊客的接待中所佔的比例還較低,通過和長三角周邊城市的比較,尤其是同處於環太湖旅遊帶的蘇州、無錫相比,常州接待的入境遊客的數量差距非常明顯。這一方面與常州市旅遊吸引力不足有關,另一方面,在如何開拓境外客源市場方面投入的資金與人力是相當不足的。
二、常州市旅遊業發展對策
(一)培育旅遊大亮點,提高旅遊知名度
通過提高城市知名度,從而提高旅遊吸引力,這不僅需要旅遊業各相關部門齊心協力,更需要市政府從總體上運籌帷幄。目前常州市政府已經指出,全市上下要搶抓機遇、乘勢而上,挖掘旅遊大資源,優化旅遊大環境,培育旅遊大亮點,造就旅遊大產業,擴展旅遊大市場,打造省內有地位、全國有影響的旅遊名城。通過培育旅遊大亮點,來提高旅遊知名度,從而造就旅遊大產業,這需要在分析常州旅遊資源現狀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周邊旅遊發達城市旅遊產品的競爭與協作,並根據時代發展需要,把握旅遊者消費需求,打造一批旅遊精品。
(二)差異化發展戰略,打造特色旅遊產品
常州市旅遊資源與產品在長三角地區不具備比較優勢,旅遊形象也不夠鮮明。因此,在不具備優勢的情況下避免同質化競爭,就必須走差異化發展戰略之蹯,通過差異化發展,形成自身的特色,以特色旅遊產品來吸引遊客。如常州市政府目前大力推進創意產業及動漫產業的發展,在旅遊產品設計,尤其是旅遊紀念品設計方面,吸收創意產業及動漫產業發展要素,突顯產品特色。其次,在產品打造過程中,充分體現現代旅遊需求的要素,重視生態型、參與型和高文化含量的旅遊產品的開發。如環球恐龍城、春秋古淹城、環球動漫嬉戲谷的後續開發過程中,不僅要體現高參與、高科技、高生態的特點,還要讓旅遊者在旅遊過程中充分感受常州的文化內涵。通過這些特色旅遊產品的打亂,形成一定的集群優勢,提升旅遊吸引力。
(三)提煉文化內涵,打造文化旅遊精品
常州市名勝古跡眾多,但是知名度不夠,影響力有限。目前當務之急是充分挖掘歷史文化資源,提煉其中對旅遊者有吸引力的文化內涵,並據此來打造一批文化旅遊精品。如目前重點推進春秋淹城遺址旅遊區、天寧風景名勝區兩大文化旅遊區、青果巷和前後北岸兩個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開發,在這些文化旅遊產品開發的過程中,務必要體現文化的內涵,要營造文化的氛圍。常州做為古運河城市,還應充分利用運河優勢,盡早啟動古運河旅遊開發,完善沿河旅遊功能,提升常州市文化旅遊形象。
(四)積極拓展境內外客源市場
常州市目前的客源市場主要局限於長三角地區,要想做大做強常州市旅遊業,拓展境內外客源市場是當務之急,相關部門必須加大宣傳力度,旅遊產品的推廣活動,應逐步從近距離的長三角地區,向遠距離的渤海灣及珠三角地區延伸。同時在江蘇境外客源迅速增長的同時,積極加強與周邊發達旅遊城市的協作,努力把境外客人吸引到常州,提高境外客人對常州的認知。
本文連接:現代商業 http://www.ltbk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