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旅遊景區大發展

旅遊景區大發展

發布時間: 2020-11-27 02:00:04

⑴ 簡要論述貴州旅遊業的發展變化

貴州旅遊業的發展變化:

產業規模呈現投資提速、主體壯大、實力增強的良好態勢。

2013年實施「100個旅遊景區建設工程」以來,全省「100個旅遊景區」累計簽約建設項目477個,簽約金額2063.09億元,到位資金622.95億元,完成投資689.71億元,建成旅遊項目2018個。

「十二五」以來,全省5A級景區從2家增至4家,4A級以上景區從18家增至61家,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3家。旅行社從260家增至356家,星級酒店增至349家,旅遊客運車輛增至1500餘輛,持證導游突破1.2萬人。

「十二五」前4年,我省旅遊業主要指標實現了年均23%左右的增長,預計2015年全省接待遊客可實現3.6億人次左右,旅遊總收入可達3500億元左右,分別是2010年的2.79倍和3.3倍,旅遊業主要指標綜合排位列全國15位,實現了旅遊大省的階段性發展目標。

(1)旅遊景區大發展擴展閱讀:

貴州省旅遊業的優勢——旅遊資源的種類多樣:

貴州省在旅遊方面的資源很多,貴州是奇特的喀斯特地貌風光,有大量的具有開發價值的旅遊景點,擁有多個國家級、省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級地質保護公園、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單位。

主要旅遊資源包括梵凈山、雷公山、雲霧山、黔靈山、石林、黃果樹瀑布、赤水十丈洞瀑布、荔波小七孔、威寧草海、清鎮紅楓湖、織金洞、興義萬峰林等。同

⑵ 濟南四大景區免費對外開放對旅遊業發展的影響

一、旅遊景點免費開放後的好處

(一)市民得到了優惠,城市幸福指數不斷攀升

景點免收門票後,
進景點就像走進了自家花園,
如此愜意的生活在人們心中期盼了很久。
如今,美夢成真了,旅遊景點成了人們可以自由進入的場所,受到人們的普遍稱贊。

在過去,不難發現,一張小小的門票已成為景點與遊人和市民之間的一堵牆,尤其是部
分景區票價偏高,把很多群眾擋在門外。如今在節假日,南京著名景點中山陵甚至因遊客爆
滿導致寸步難移,
而平時參觀這里一家三口人僅門票錢就超過
200
元。
一些普通工薪族表示,
幾十元甚至上百元的門票錢對他們來說絕不是小數,現在地方開設了免費旅遊景區是件實實
在在的好事,豐富了百姓生活,發揮了景區公益性。政府規定所有旅遊景點免費開放不現實,
但增加旅遊景點免費開放數量應該能做到。

市民呼籲免費景點再多一點,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普通市民能免費享受到的公共資源還
是太少。不能否認,由於免費開放導致遊客數量

井噴

,可能會引起公共設施過度消耗或損
毀、管理秩序混亂和安全等問題,遊客的整體素質還需提高。但這同時也是民眾給政府提出
的一道考題,是對政府服務人民能力的重要考驗。

(二)豐富人們的業餘生活,使人們精神生活更加充實

旅遊景區服務社會的能力不僅反映在美麗的風景中,也反映在建築、
環境、服務等方面。
旅遊景區是一個向全社會開放的旅遊景點,它提供給社會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課堂,一個舒
適宜人的休息場所,人們在緊張的工作學習之餘,步入這里,在娛樂中受教育,在休閑中長
知識,豐富人們的業餘生活,充實人們的精神生活。免費開放以後,旅遊景區迎來了更多的
觀眾,打造學習、休閑、娛樂、購物四位一體的服務體系是未來旅遊景區的發展方向和客觀
要求。

服務設施包括停車場、攝影部、食品部、餐飲部、醫務部、咨詢處、寄存處、紀念品商
店、休息廳以及其他配套服務設施。開設一些有益有償服務和多種經營,為觀眾提供方便的
同時也取得經濟效益。觀眾在參觀中進行購書、資料片、紀念品等方面的消費,豐富人們的
文化生活,陶冶人們的思想情操,提高人們的文化修養,弘揚我國傳統文化。

(三)拉動消費,帶動當地經濟

在維持正常運作的前提下,
景點採取了開放式,
不收取門票是吸引和開發商的最好手段。
這是一種新的經營理念。同時旅遊景點以免費開放來吸引人,使周圍地段無形價值提升。一
位遊客說,這次一家三口來中山陵,結果吃飯,喝水,買煙,買零食等花了不少錢,但由於
中山陵是免費開放的,所以還是玩的很開心。

這種舉措,經濟效益十分明顯。
2011
年初南京市審計局公布的調查報告顯示,中山陵免
費開放後,景區每年直接減少門票收入
2530
萬元,但帶動了景區商業網點經營價值的提升,
通過拍賣、出租或承包景區商業網點經營權等市場化手段,不僅彌補了門票損失,而且帶動
旅遊產業新增經濟效益上百億元。

⑶ 門票經濟,實際上是迄今為止中國旅遊發展模式的一種折射。對於絕大部分景區來說,往往將經營管理比較

1、①門票收來入是一些景區自的唯一收入來源。
②一些王牌景區還具有壟斷性。
③門票支出在中遠程旅遊花費中比重較小。
④提高門票價格簡便易行。(意對即可)
2、①旅遊部門應想方設法增加中遠程遊客。
②政府應鼓勵景區免費開放。
③王牌景區應加強品牌輸出、品牌旅遊商品銷售。
④文化類景區應積極更新項目內涵 (意對即可)

⑷ 旅遊景區五星級酒店哪個發展機會大些

這要具體分析你所在區域的各種情況,及你的工種!你可以先了解一下工作所在地的消費情況和市場前景,再作選擇!

⑸ 大蜀山景區旅遊發展對合肥市有哪些影響

屠夫和相關網路地圖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最新數據為准。

⑹ 旅遊房地產帶來的弊端,可是是對大型旅遊景區的影響等等

旅遊地產一度成為了許多房地產開發商關注的焦點。那麼,究竟中國目前的旅遊地產已經發展到什麼程度?存在哪些問題?今後的發展趨勢如何?
主題旅遊度假社區將成中國旅遊地產的發展趨勢

目前中國旅遊房地產開發的形態主要有休閑度假住宅、產權酒店、時權酒店、高爾夫別墅、主題旅遊度假社區等。其中,休閑度假住宅是指依託旅遊度假區或城郊風景區開發的住宅式房屋,產權酒店是指將酒店的客房按房地產的模式進行出售,購買者獲得客房產權後再委託給酒店的管理方進行統一經營獲利的一種投資性房產;時權酒店是一種從國際上引入的一種創新模式,是將旅遊房產按使用權進行分拆銷售的模式;高爾夫別墅是建設在高爾夫球場周遍的高檔度假房屋。

主題旅遊度假社區是近年來有些開發商對旅遊房地產發展有了一定認識以後,圍繞旅遊資源而量身打造,具有一定主題概念的休閑旅遊度假社區,與居住性房產來比,更加突出了其專業性、人文性,整個社區基本上以休閑、度假為核心,形成一個綜合旅遊服務體系,這種形態將是中國未來旅遊房地產的發展趨勢。

中國距離真正的旅遊地產還有一定的距離

旅遊房地產盡管在國內蓬勃興起,但依然屬於起步階段,在這樣一個發展過程中,出現一些問題是不可避免的。從站在行業發展的角度來看,目前中國距離真正的旅遊地產還有一定距離。

投資與投機並存,沿襲城市地產的運作模式,房地產的炒做邊緣化、城郊化、普遍化,許多個人購買者依然按照城市地產的贏利模式操作旅遊地產,因此,造成部分地區項目出現房價虛高,如三亞、杭州、江浙等個別城市,這種操作也使有的人「炒房炒成了房東」。還有個別開發商心態不夠平衡,以未來虛假預測、高額回報來誤導購買者等。

有的開發商在分時度假產品的產品模式設計上不合理,在銷售環節上存在對消費者信息不對稱的重大誤導,甚至欺騙行為,這種情況的長期存在,將會影響整個行業的發展,積極倡導誠信自律,打擊欺詐是行業健康發展的基本保障;在整個行業來看,缺乏產業化運作模式,政府相關的政策規范和管理法規缺失對行業的發展極為不利。

目前旅遊地產在整個房地產行業所佔的比重不大,並且依然屬於一個剛剛起步上升的板塊。因此,以上這些存在的問題對房地產行業發展尚不會構成負面影響。相對而言,如果政府能正確引導,對房地產行業則會起到一個正面積極的推動作用。因此,只有有關政府部門加強研究未來旅遊地產的發展規律,順應趨勢,規范管理,滿足市場需要,中國旅遊房地產就才會有一個長足、健康發展的未來。

⑺ 旅遊景區發展史上哪件事具有重大意義!為什麼

建議你看《世界旅遊發展史 》作者:彭順生 出版社:中國旅遊出版社 本書對跨越人類四個社會形態、長達數千年的世界旅遊史進行了系統的梳理,對歷史上出現過的有影響的旅遊活動、旅遊事件作了精心的考證,從旅遊交通與設施、旅遊活動的類型,旅遊景點的建沒與開發,旅遊中介機構和旅遊組織、旅行家和旅遊文獻等多維的角度向人們展求了一幅波瀾壯闊的世界旅遊史畫卷。同時,作為國內第一部世界旅遊史研究的著作,本書對「 旅遊產生於何時」、「工業革命之前有沒有旅遊」、「世界旅遊史如何分期 」、「世界旅遊史研究的范疇是什麼」等問題進行了有益的探討,該書對推進世界旅遊史研究、構建世界旅遊史理論框架,具有一定的啟示作用。圖書目錄:序 緒論 一、旅遊起源於何時 二、工業革命之前是否只有旅行沒有旅遊 三、世界旅遊史如何分期 四、世界旅遊史研究的范疇是什麼 五、編撰方式與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世界旅遊的產生 一、人類早期的生產與社會活動 二、商務旅行的產生 三、西方神話傳說與旅行 第二章 古埃及旅行與旅遊 一、古埃及旅行與旅遊興起的背景 二、古埃及旅遊交通和旅遊設施 三、古埃及旅行旅遊活動 四、古埃及旅遊景觀 第三章 古希臘旅行與旅遊 一、古希臘旅行與旅遊興起的背景 二、古希臘旅遊交通和旅遊設施

⑻ 如何發展旅遊業

首先是觀念上的創新。按照城市即旅遊,旅遊即城市的理念把秦皇島真正建設成為一個精品大景區。把旅遊六要素同整個城市的方方面面結合起來,充分重視和利用好城市形象、社會風貌等社會資源。其次是管理上的創新。從對旅遊業的管理上升為對旅遊活動的管理,變條帶式的管理為板塊式的旅遊目的地管理,實現旅遊管理從行業管理向目的地管理的跨越。緊緊圍繞來秦旅遊者需求設計和創新管理服務體系,努力提高服務質量。第三是產品上的創新。設計培育新的主打旅遊產品,探索大型參與式的四季皆宜的旅遊項目開發思路。加強旅遊產業與文化產業整合,打造特色節目。加快旅遊產品的更新換代,組合新的旅遊線路,創建「宜游」發展環境。
發展秦皇島旅遊業,就要實現旅遊業的四個轉變。
一是要推動旅遊產業由粗放型向集約化發展轉變.在資源開發利用上,過多關注門票經濟,旅遊的綜合效益沒有充分發揮,缺少旅遊精品和拳頭產品,沒有產生很響亮的品牌效應。旅遊業要實現跨越式發展目標,就必須走集約化發展道路,整合資源,深化企業改革,培育龍頭企業,推行集團化、網路化、專業化經營方式,推動旅遊向深層次、高效率方向發展。
二是要推動旅遊經濟增長由數量擴張向素質提升轉變。充分挖掘現有旅遊資源的發展潛力,著力於旅遊資源的創新開發和深層次利用,多出精品,樹立良好的城市旅遊形象。從重視旅遊接待人次的增長,轉變為重視遊客人均消費水平的提高,由單一產業向旅遊產業與相關產業協調發展轉變,走多元化經營的道路,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和產業群,促進旅遊相關的產品開發和產業發展。
三是要推動旅遊服務方式由滿足旅遊消費基本需求向提供高質量的旅遊服務轉變。不但要重視景區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更要重視高質量的旅遊服務水平。不僅要以外地遊客為本,還要以本地市民為本;不僅要以一般群體為本,還要以弱勢特殊群體為本;不僅要關心他們的物質利益,還要關心他們的文化利益、精神享受;不僅要滿足基本生活需求,還要滿足高質量、高品味的服務。
四是要推動旅遊帶動作用由注重經濟功能向積極發揮綜合功能轉變。旅遊是一項關聯度高、輻射力強的綜合經濟產業,旅遊優勢已經成為一種綜合經濟優勢,它的帶動作用除體現在傳統的經濟方面,還體現在推動社會進步、促進社會和諧、弘揚文化內涵、提升城市形象等綜合帶動功能。

⑼ 都江堰旅遊開發中對環境的破壞

朋友沒有那麼好找的.很少有人去過多的關心那個.
專家統計的也都發在各大網站了.我這有一些,但我也是幫你找的復制過來的.你看看有沒有用吧
——都江堰市生態旅遊發展的實踐與探索

生態旅遊是針對旅遊業對環境的影響而產生和倡導的一種全新的旅遊方式,是生態學、旅遊學和社會學等多種學科有機結合的新興學科。生態旅遊不僅迎合了人們追求返璞歸真,充分體現人與自然、人與環境的和諧統一,而且貫穿了以人為本思想,是科學發展觀在旅遊產業中的具體體現。發展生態旅遊,不僅有利於優化自然生態環境和旅遊產品結構,促進資源實現市場價值,而且對提高城市知名度,強化旅遊「富民」功能,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一、都江堰市生態旅遊發展現狀

(一)優良的生態環境,奠定了都江堰市生態旅遊可持續發展的基石

都江堰市地處成都平原西北岷江中上游,位於四川盆地與青藏高原的結合部,地貌兼具平原、丘陵、山區等多種形式,是中國西部兩大地形階梯的轉折點,建於2260年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川西平原工業、農業、環保、生活等用水的唯一源頭,被稱為川西平原生命之源,是成都平原和岷江水系重要的綠色生態屏障。同時,都江堰市是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市內兩大植物區系交匯,其生物多樣性具有全球典型性的極高價值。擁有2處世界世界遺產(都江堰、青城山)、1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龍溪—虹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1處國家森林公園(龍池國家森林公園),總面積17911.5公頃,其中,龍池原始森林和龍溪—虹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離特大城市最近的原始森林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境內有重要景觀33處,有國寶大熊貓和珙桐等多種珍稀動植物3012種,1994年被中科院列為全國生物多樣性五大基地之一。優美的生態環境、豐富的旅遊資源,不僅使都江堰市成為成都平原一方綠色寶地,而且「生態牌」已成為市域可供長期利用十分可觀的無形資產,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和誘人魅力。

(二)良好的發展基礎,拓展了都江堰市生態旅遊增長的巨大空間

近年來,都江堰市堅持以生態學和生態經濟學原理為指導,注重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相結合,以推進生態環境建設為先導,確立了「堅持可持續發展,建設生態文化旅遊城市;堅持防治結合,營造綠色人居環境城市;堅持依法行政,塑造環境管理精品城市」的環境方針和「建立綠色政府、經營綠色城市、發展綠色經濟、推廣綠色生活、倡導綠色文明」的發展目標,著力構建綠色經濟生態系統,走出了一條富有都江堰特色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道路,有力地促進全市生態、經濟、環境和社會同步協調發展。

——全力構築綠色生態屏障。堅持以可持續發展戰略為指導,以改善和提高全市生態環境質量、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為目的,積極探索並不斷完善生態建設和環境保障體系,認真實行綜合決策、統一監督與齊抓共管、環境投入、公眾參與四項制度,強化生態環境執法、投入、宣傳、科技四個關鍵環節,全市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和優化。近年來,全市大興植樹造林,大力實施「長防」工程、「天保」工程和退耕還林(草)工程,新增綠地面積31.11萬畝。在城市綠化方面,採用「騰地造綠,破牆透綠,借地還綠,見縫插綠」等多種方式相結合的辦法,努力擴大城市公共綠地面積,建成了「一個綠色心臟、五條綠色綵帶、六條綠色長廊、十八顆綠色寶石」為支撐的城市綠地系統,形成了以「大環境為依託、公共綠地為重點,道路河堤綠化為骨架,專用綠地為補充」的城市綠化新格局。全市綠化覆蓋率達54.02,森林覆蓋率達53.86,總綠化率為94.73。2000年,都江堰生態示範區建設通過了國家驗收,獲得「人間天堂都江堰」的美譽。2001年,都江堰市政府系統及都江堰景區、青城山景區順利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獲得了通往國際社會的「綠色名信片」,在全國縣級政府系統首開先河。2003年,成功通過國家園林城市驗收。

——著力培育旅遊精品。一是打造觀光旅遊精品。形成了以自然生態與人文精神完美結合的經典巨作、當今世界唯一留存的最古老的、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生態型水利工程-都江堰為核心的都江堰景區;以山林幽深、古道幽靜、山花幽香、鳥鳴幽趣、亭閣幽雅、溪流幽清為特徵的中國道教發祥地青城山景區;以自然環境獨特,山巒重疊,林海幽深,集湖、石、林、瀑於一身,融奇、險、幽、雄為一體,春看杜鵑,夏避酷暑,秋觀紅葉,冬賞冰雪的龍池景區。二是打造生態休閑度假旅遊精品。充分利用獨特的內陸山水田園風光、優良的植被、水和空氣,突出生態特色和川西民居的優雅舒適風格,建立了以青城、兩河、玉堂、向峨、龍池、虹口等為重點的一批生態旅遊休閑度假區,實現了由過去傳統的「點」發展向片區發展轉變,由單一的觀光旅遊向會議、度假、休閑游相結合轉變。三是打造城市旅遊精品。都江堰市背靠千里岷山,前擁萬頃平疇,既有河渠縱橫的「水城神韻」,又有錯落有致、高低起伏的「山城風彩」,按照自然風光、歷史文化、現代文化三者和諧統一、相得益彰的要求,精心組織城市建設,實施了城市總體風貌改造、綠色通道和節點建設工程,配套城市服務功能,增點留客,使之成為旅遊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四是打造運動休閑旅遊精品。以項目為載體,積極推進觀光型旅遊向度假型、運動型、體驗型旅遊轉變,高起點策劃、高質量推出了虹口漂流、龍池滑雪、青城高爾夫等旅遊項目,增加了參與性、娛樂性旅遊項目,豐富了旅遊精品內容。目前,全市已形成了青城山、都江堰、龍溪—虹口自然生態保護區三大各具特色的著名景區,培育了以千年古堰無壩生態水利工程品牌、「青城天下幽」品牌、龍溪—虹口國家級自然生態保護區(國家級森林公園)品牌為代表的世界級旅遊精品,都江堰市的旅遊產業已成為城市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和主導產業,初步形成了旅遊與生態、人文環境等相互協調的市域經濟發展模式。

——強化基礎設施建設。結合生態旅遊城市建設,擴張拉動全市經濟發展,近年來,都江堰市投入巨資,先後實施了成灌高速公路出口開放整治工程,S106線旅遊路綜合整治工程,建成混凝土路面高等級旅遊公路68.3公里,瀝青路面84.9公里,游山道125公里,日供水能力達萬噸的旅遊區自來水廠4座,變電所3座,高低壓配電線路134公里,郵電所3個,開通國際國內直拔程式控制電話1800多門,行動電話基站3處,景區大型停車場9處。旅遊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綜合接待能力進一步增強。

——全面實施環境綜合整治。從1999年起,都江堰市開展了申報都江堰—青城山世界遺產工作,對都江堰、青城山及其周邊環境實施了有史以來投資最大、效果最好的環境整治,共投入2.06億元,搬遷民宅1097戶,拆遷和關閉景區內企業、礦山61家,搬遷學校1所,拆遷總面積達28萬平方米,經過整治,還遺產地以自然、歷史的本來面目,景區面貌煥然一新。2002年—2003年,我們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投入5000多萬元,在城區景區開展了為期近一年的環境秩序綜合整治,依法關停了市域內所有不法排污企業和最後7家小煤窯。2003年非典防控期間,我們抓住遊客稀少的時機,變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拆除了青城後山又一村上千平方米的亂修亂建房屋,並按城市總體風貌和山鄉民居特色要求進行了全面改造。

——積極推進旅遊管理體制創新。成立了都江堰市旅遊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強化對全市旅遊業發展的綜合決策和監督管理,實行統一管理、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執法、統一營銷,在景區制定並嚴格執行了旅遊經營資格准入、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制度。同時,按照旅遊資源國家所有,政府管理,企業經營的三權分離思路,於2003年成功對青城外山實施了旅遊開發權轉讓,並著手制定市域內各涉旅鄉鎮的旅遊發展規劃,精心對項目進行策劃、包裝,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開發,著力探索旅遊開發「國有民營」的新路子。

­——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堅持旅遊業與農業的合理「嫁接」,以發展農家生態休閑旅遊、無公害農產品、旅遊商品等為重點,實施了都江堰-青城山農業生態示範觀光帶,規范了臨近旅遊景區三個鄉鎮初具規模的農家生態休閑度假旅遊接待點,重點發展了以川芎為主的中葯材、以紅陽獼猴桃為代表的優質水果、以苦丁茶和優質花卉苗木等為特色的旅遊商品,今年4月,青城鎮成功通過全國生態農業旅遊示範點驗收。同時,積極引導和扶持關停的「五小」企業投資生態旅遊業,使一批過去經營小煤窯、小礦山、小石灰窯等業主成為發展生態旅遊的生力軍。

(三)巨大的產業聯動效應——促進以旅遊為龍頭的第三產業快速增長。

生態旅遊的快速發展,給交通運輸、商貿流通、金融保險、信息通訊、餐飲服務等相關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機遇,我市緊緊抓住這一契機,加快各產業間的聯動發展,目前,全市擁有各類賓館、飯店、度假山莊等200多家(其中,四星級飯店3家、三星級飯店3家、二星級飯店6家),總床位達2萬多張;「農家樂」約1250餘家,直接從業人員近1.5萬人;旅行社6家,旅行社門市部9家,導游56人,景區講解員200多人;旅遊客運公司、計程車公司28家,車輛830餘輛;景區旅遊觀光索道4條;星級餐館1家;旅遊商品加工貿易區1個,「食、住、行、游、購、娛」六大基礎產業要素規模正逐步壯大。2003年,全市三次產業比例已由2001年的15.8:38.6:45.6調整為2003年的12.5:44.7:43.4。今年以來,我市旅遊業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1—3月,接待遊客58.67萬人次,同比增長23.5,實現門票收入1495萬元,同比增長67.8,旅遊綜合收入1.49億元,同比增長60.3。產業結構更加合理,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

二、生態旅遊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生態旅遊是一項新的旅遊發展理念和模式,有一個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和完善的過程,從目前的發展態勢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缺乏對發展生態旅遊的理性認識。「旅遊業是無煙工業」的觀念還比較流行。因而在發展過程中,一些地方重視對旅遊資源的開發,而忽視旅遊本身對環境的影響和資源的破壞。當旅遊者把旅遊資源當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去消費時,其認識上的差距和行為上的不當,就會造成旅遊資源一定程度上的損壞和污染,加劇甚至激化旅遊與資源、環境的矛盾。

二是缺乏系統的生態旅遊專業規劃。高起點、高水平的規劃,是生態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和打造旅遊精品的基礎。然而,在開發中,許多地方重視旅遊本身及相關產業的布局規劃,而忽視生態建設規劃。在景觀設計上,沒有充分體現人性化和生態化設計理念,以致許多建構物與自然環境的氣氛不協調。

三是缺乏科學的管理機制。目前,許多景區所有權、規劃權、開發權、經營權集於一體,其對資源保護與開發僅僅依靠財政的投入和經營收入,無法對資源實施最有效的保護和長遠的開發,旅遊經營管理主體缺乏活力與生機,出現了有的資源因無序開發而耗費巨資進行整治、有的資源長期閑置等諸多問題。

四是缺乏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發展生態旅遊必須要有相應的基礎設施投入作保證。如都江堰、青城山、龍池、虹口等生態度假精品旅遊區建設及旅遊綠色快速通道建設都需要大量資金,由於資金短缺,導致旅遊景點景觀基礎設施建設較薄弱,特別是交通、排污等設施較為落後,旅遊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矛盾比較突出。

五是缺乏生態旅遊專業人才。真正意義上的生態旅遊對產品設計有專業化的要求,涉及旅遊學、生態學、環境學和經濟學等多學科知識,技術較為復雜。但目前既懂生態學和旅遊學知識,同時又能正確把握生態旅遊內涵的專業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嚴重缺乏。旅遊從業人員隊伍整體素質不高,經驗不足,外語導游缺口較大,整個旅遊服務體系還存在著經營管理不善、服務質量不佳等問題。如龍池景區內部分導游沒有經過專業知識不熟悉,不能把地質地貌的形成、動植物的分布及保護區生態系統的意義等自然知識講解給遊客,達不到讓遊客認識自然,增強環保意識的目的。

⑽ 金沙灣的開發發展

金沙大道的開通
金沙灣旅遊度假區風光旖旎,黃金海岸長達3公里,是深圳市建設旅遊中心區的重要基地。在金沙大道開通以前,這里與外界的陸路通道有兩條,一條是下沙至迭福的人行便道,彎急坡陡路窄,沙土路面平整度極差;另一條是王母至下沙公路,路寬3米,蜿蜒崎嶇,會車困難,完全不適應發展大旅遊的要求。1996初,大鵬鎮黨委、政府決定投資3000萬元建設由王母墟鎮到金沙灣的旅遊通道。該工程由大鵬鎮政府和市「同富裕工程,共同注資,路長3.4公里,劈山取直,土石方量大,最深挖方60米,最高填方40米,1996年8月份破土動工,總工期213天,1997年8月1日舉行了盛大的通車儀式。
金沙灣大酒店開業
1997年8月1日,金沙灣大酒店正式建成試營業,標志著大鵬鎮大旅遊發展又掀開了新篇章。為貫徹落實深圳市東部大旅遊發展的戰略,全面帶動金沙灣旅遊度假區的開發建設,1995年12月,大鵬鎮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決定斥巨資按四星級涉外飯店標准興建金沙灣大酒店。1997年5月,龍崗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注資加盟。金沙灣大酒店樓高五層,佔地面積36291.6平方米,建築面積15680平方米,擁有總統套房、豪華客房及各類「山景房」、「海景房」共115間;有大小、風格各異的中西餐廳和貴賓廳房,酒店內歌舞廳、桑拿浴室、模擬高爾夫球場、網球場、英式檯球、乒乓球、健身室、美容中心、商務中心、自選商場、會議廳室、音樂茶座、游泳池及海濱浴場等設施一應俱全,並設有300多個車位的停車場。金沙灣大酒店總投資1.5億元,是深圳東部地區檔次最高的旅遊飯店。
金沙灣海濱度假區
金沙灣海濱度假區位於深圳市龍崗區大鵬鎮大鵬灣畔,是東部海岸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
自然條件:景區陸地面積15萬平方米,綠地面積10萬平方米。沙灘總長約3公里,沿沙灘有得天獨厚的木麻黃作為天然屏障,且沙灘及樹林保護完好,設有防護堤,防止水土流失。泳區海水清澈,水質優良。景區和香港四大海岸公園之一的東平洲島僅一箭之隔,乘坐遊艇可欣賞到島上原生態的自然美景。
娛樂項目:景區開設十二大遊玩項目:踏浪戲水、沙灘競技、沙灘露營、摩托飛艇、千人燒烤、快艇沖浪、遊艇觀光、海上飛輪、海天飛傘、叢林野戰、團隊拓展、夢幻城堡。
配套設施:配套設施齊全,管理嚴謹。設施方面有大型停車場,共計停車位1000個、洗手間、更衣室、冷熱水沖涼房、寄存櫃、超級商場、海景美食吧、泳具出租等;管理方面有保安人員24小時巡邏值班,泳區設有救生員和防護網。景區周邊有多家大型的中高檔酒店:金沙灣大酒店,鵬海山莊、雲海山莊、六月海酒店、山海灣等;
周邊交通:景區連接坪西快速干線,與鹽壩高速、鹽排高速、機荷高速、惠鹽高速、深汕高速相貫通。深圳市區自駕車由鹽壩高速轉葵涌至大鵬,H92旅遊專線由深圳福田樞紐中心直達金沙灣景區,E11、364公交線路由深圳市內至大鵬,818線路由龍崗至大鵬,再由966專線至景區。
所獲榮譽:
廣東省海濱旅遊示範景區
廣東省十佳濱海旅遊景區
廣東省十大環保生態景區
深圳市首批綠色景區
2008深港市民喜愛的旅遊度假勝地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