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州地坑院文化旅遊區
① 上海出發到陝州地坑院火車怎麼乘
G194017:06-22:40
全程約:7小時33分鍾
上海市
前往上海虹橋站詳情
G1940(上海虹橋--西安北)
上車上海虹橋站上車
8站
下車三門峽南站下車
前往陝州地坑院(公交站)詳情
陝州地坑院(公交站)
② 三門峽陝州地坑院和豫州地坑院哪個好玩
三門峽陝州地坑院。
2018年2月20日至21日,央視新聞頻道、中國國際電視台分別來到陝州地坑院進行直播,為國內外觀眾奉上「年味大餐」。20日16時30分許,央視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開始直播,直播時長近6分鍾,分為「品民俗吃美食 地坑院里過大年」「地坑院 地平線下的古村落」「說唱剪紙 陝州獨特的文化印記」「舌尖上的地坑院 十全十美十碗席」四部分,當晚,央視綜合頻道《晚間新聞》、新聞頻道《共同關注》重播了直播內容。21日,央視新聞頻道特別節目《正月里來是新春》再次對陝州地坑院過年盛況進行了直播。20日下午,中國國際電視台對2018陝州燈會進行現場直播。當晚8時,對陝州地坑院春節民俗再次直播。在觀眾們的期盼中,陝州風采一次次奪目亮相。
直播鏡頭中,陝州地坑院花燈璀璨,人潮湧動,鑼鼓、舞獅、秧歌、踩高蹺等喜慶祥和的民俗文化活動精彩上演,剪唱相隨的陝州剪紙、鏗鏘熱鬧的鑼鼓書紛紛登場,穿山灶上陝州十碗席熱浪滾滾,地平線下年味兒蒸騰而上。在一片歡騰中,「獅子上山」社火表演隊伍格外引人注目。這支表演隊伍由西張村鎮五花嶺村的20餘位鄉親們組成,其中有多位演員都是年逾七旬的「70後」。表演之餘,騎著「毛驢」的張喜慶老人還不忘歡快起舞逗樂遊人,笑容里藏著幸福,骨子裡透著爽朗,「我還年輕著嘞!今年才72歲!」每當遊客好奇問起張喜慶的年紀,他都這樣樂呵呵地朗聲回答。
直播鏡頭外,地坑院的魅力也長久留存在直播團隊的心中。在3號院,中國國際電視台主持人徐夢琪剛剛結束英文直播,地坑院的建造風格、民俗特色、功能特點等都令她嘖嘖稱贊,「我們頻道在全球100餘個國家落地,由英文進行播出,年前我們來到陝州地坑院踩點,被這里的民俗深深地吸引了。現在我們在這里能夠看到一個個完整的地坑院以及豐富多彩的民俗表演,這對我個人來講是最感興趣的,古老的陝塬土地孕育了勤勞善良的陝州人民,我們會把這里的人文和風俗介紹給全世界,讓世界了解陝州,讓陝州走向世界。」中央電視台主持人田萌告訴記者,有著4000年歷史的地坑院神秘而具吸引力,鑼鼓書、捶草印花,還有很多美食都令人流連忘返,要通過直播,原汁原味地展現陝州文化,讓地坑院里過大年的熱鬧場景傳遍大江南北。
③ 陝州地坑院景區好玩嗎
挺好玩的。作為一種古老而神奇的民居樣式,地坑院蘊藏著豐富的文化,是全國乃至世界唯一的地下古民居建築,是我國特有的四大古民居建築之一。被譽為「地平線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
④ 河南陝州獨特居住場所地坑院,人們為何這么多年沒有搬遷
因為當地人非常珍惜這種傳統的民間特色建築,而且這些地坑院冬暖夏涼住得非常舒服,還可以開辟成旅遊區成為當地的文化特色,為人們增加收入,所以他們這么多年都沒有搬遷。
而且這種房子由於在地下,能起到防風隔音和冬暖夏涼的作用,不管是夏天還是冬天都過得比較舒服,也不用擔心房子建得不牢固,會倒塌之類的,更是節省了很多蓋房子的費用。如今這種地坑院的施工技術被列為了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當地人也把地坑院發展成了熱門的旅遊景點,打造為當地具有龍頭地位的特色文化展示區,附近十幾個村落都被帶動起來脫貧致富了。
⑤ 陝州地坑院的建築有什麼特色當地建築有多長時間的歷史
中國有很多傳奇的住宅,有建在山洞裡,有漂浮在水面上的,今天我們要講的,卻是建在地下的村莊。六千多年前,陝塬先民掘穴而居,與大自然的磅礴氣勢相依而生,創造了燦爛的廟底溝文化。直到1950年,我們在河南省陝縣發現了廟底溝遺址,才能沿著陝塬的黃土尋找失落的地下古村落,在陝州地坑院就能嗅到遠古的氣息。
⑥ 怎麼去陝州地坑院,陝州地坑院在哪裡/怎麼坐車
三門峽大張百貨站或其沿線站台乘108公交到終點站下車,然後轉乘到地坑院中巴即可。
⑦ 陝州地坑院距離天鵝湖遠嗎
公交線路:105路 → 特5路,全程約12.4公里
1、從陝州地坑院景區步行約10米,到達陝州地坑院站
2、乘坐105路,經過5站, 到達溫塘站
3、步行約110米,到達溫塘站
4、乘坐特5路,經過6站, 到達七里堡站(也可乘坐5路)
5、步行約870米,到達天鵝湖景區
⑧ 怎麼去陝州地坑院,陝州地坑院在哪裡/怎麼坐車
三門峽南火車站至陝州地坑院 :
乘坐地坑院旅遊專線10站, 在陝州地坑院站下車
河南省陝州區張汴鄉北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