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旅遊業
Ⅰ 如何推進濱海休閑旅遊業發展
我國是海洋大國,有300多萬平方千米的管轄海域。海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專海洋生態狀況事屬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大局。在21世紀,我們應該緊扣時代脈搏、把握時代潮流、緊跟時代步伐,把濱海休閑旅遊業發展好。
濱海休閑旅遊業的發展依賴於包括國家、企業和民眾組成的投資主體,三者各有其優勢,可以互補實現共贏,我們稱之為「三軍協同」。
考慮到濱海休閑旅遊業的特殊性,該產業的開發需要地市海洋局、文化局、旅遊局的鼎力支持,共同推進當地濱海休閑旅遊業的發展。濱海休閑旅遊業雖屬第三產業,但與農業、工業的關聯密切,必須走三產協同的道路,才能使濱海休閑旅遊業獲得良好的發展。另外一方面,濱海休閑旅遊業必須做好「顏色架構」:①「綠色」取向:休閑業開發要有綠色理念、綠色思維,採取綠色戰略,進行綠色開發運營。②「藍色」優勢:打好海洋品牌,做好海洋文章,發揮海洋資源優勢。③「紅色」文章:要利用革命遺址、革命紀念碑館、革新和革命人士故居等資源。④「青色」資源:要發掘利用各種歷史文化資源。
Ⅱ 濱海旅遊業是傳統產業嗎
應該是吧,可以咨詢相關的部門!
Ⅲ 海洋旅遊業仍是海洋經濟的重要增長點嗎
根據國家海洋局公布的數據,濱海旅遊繼續保持較快發展態勢,郵輪遊艇等新業專態旅屬游成長步伐加快。2016全年我國海洋旅遊業實現增加值12047億元,比2015年增長9.9%,依然是海洋經濟的重要增長點。
從我國濱海旅遊業增加值對我國海洋經濟的貢獻來看,我國濱海旅遊業增加值占海洋生產總值的比重不斷走高,從2008年的11.6%上升至2016年的17.1%,據測算,2017年的比重達到17.6%。我國濱海旅遊業發展對於我國海洋經濟的貢獻持續走高。在我國,旅遊業較為成熟的省市大多分布於沿海地區,濱海旅遊在其旅遊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按照國際旅遊接待能力進行排名,國際旅遊收入方面,前十名的省市中有八個位於沿海地區。
Ⅳ 濱海旅遊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措施有哪些
濱海旅遊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措施有哪些?北京綠維創景規劃設計院濱海旅遊策劃專家指出,濱海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實質,就是要求旅遊與自然、文化和人類生存環境成為整體。濱海旅遊資源是濱海旅遊發展的物質基礎,如果不注意保護濱海旅遊資源,濱海旅遊業就將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下面就開發濱海旅遊的開發與管理方面要注意提出一些措施:
1、加強管理,統一規劃,有序開發,貫徹資源和環境保護的思想,這不僅是使濱海旅遊開發取得成功的保障,也是海水資源和環境遭到破壞的重要措施。各部門政府還要制定相關政策,用法律手段限制濱海旅遊建設者的開發力度。
2、加強生態旅遊的科研力量,充實生態旅遊的科技內涵。是濱海旅遊的保護更加的有的放矢,從而引導濱海旅遊的可持續發展。
3、加強高科技含量,建立我國濱海旅遊信息系統。濱海旅遊信息系統技術含量比較低這一現狀是阻礙我國濱海旅遊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使得濱海旅遊業的發展更符合國際化、技術化及更好的貫徹科學發展觀。
4、重視濱海旅遊環境承載力,不要做「超負荷」的濱海旅遊。我國很多旅遊地都是人滿為患,再加上許多遊客的不文明行為,加劇了對濱海資源環境的破壞。
5、通過科普性的教育,一方面讓遊客在閑暇時光了解海洋知識,另一方面也激發了遊客自覺地保護海洋的意識,使得旅遊開發者、經營者及遊客三者結合,從思想上、行為上一同做到保護濱海資源,走可持續發展的路線。
總之,濱海旅遊業可持續發展之路勢在必行。但是保護環境與經濟發展並不是完全對立的,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將經濟發展與濱海旅遊環境保護相統一,均衡和諧的發展,實施生態濱海旅遊發展戰略,真正做到可持續發展。【濱海旅遊業策劃:綠維創景】
Ⅳ 我國濱海旅遊資源
依據近海調查取得的豐富的沿海社會經濟、自然環境、海洋資源等方面的資料和研究成果,結合當地海洋開發條件和社會需求選劃一批有比較豐富的待開發資源,有較大開發潛力、社會發展最亟需的潛在海上養殖區、濱海旅遊區、海水利用區、海島資源綜合開發區等新型經濟開發區,逐漸形成新的海洋經濟增長點,為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開拓新領域,為擴大沿海就業機會,實現社會穩定和經濟持續穩定增長作出新貢獻。
評價研究的內容是:
在近海尚未用於海水養殖的區域,通過綜合評價,選劃潛在可養殖或可進行人工增殖放養的區域;在海域水產生物養殖容量和環境的關系研究的基礎上,選擇重點示範區制定合理的水產生物養殖容量;分海區、省區編制潛在海水增養殖區劃。
在旅遊資源尚未開發的海濱臨近海域、海島,通過開發環境綜合評價,選劃一批未來可開發的濱海旅遊景區;濱海旅遊產業發展的宏觀背景評估;濱海旅遊發展戰略目標和空間結構規劃研究;濱海旅遊產業的重點區域布局研究,主要是渤海海濱,北黃海海濱,滬、浙、閩、粵海濱海島以及海南島和北部灣等區域。
沿海城市海水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功能分區。在遼寧、天津、河北、山東等嚴重缺水的沿海省市(海島)的鄰近海域,選劃一批潛在海水利用區域,制定海水資源開發利用區綜合區劃。
島嶼海水資源開發利用區綜合區劃。在沿海島嶼尤其是遼寧、山東、浙江、福建、廣東等經濟發達、人口較多、水資源緊缺的海島,選劃出潛在海水利用區域,制定島嶼海水資源開發利用區綜合區劃。
全國海水資源開發利用重點區選劃。完成北方沿海缺水省市海水資源開發利用重點選劃,完成重點島嶼海水資源開發利用區選劃。
選擇有關城市進行海水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示範試驗研究。充分利用其在海洋、土地、石化、技術等資源優勢,以海水淡化為龍頭,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協調發展,打造海水淡化、海水化學元素提取與綜合利用與其他工業相結合的產業鏈。
近海島嶼可再生能源、海水和旅遊資源開發等綜合利用評價、選劃。
海洋可再生能源供電和海水淡化技術整合研究。研究多能互補式海洋可再生能源供電系統和海水淡化裝置所涉及的關鍵技術。主要包括:①提高海洋能轉換效率的方法研究;②各類發電設備配置和集成技術研究;③多能互補式自動調控技術研究;④調峰、逆變技術研究;⑤多能互補式供電的可靠性和穩定性技術研究;⑥多能互補式示範試驗站的管理和運行預研究;⑦海水淡化集成技術研究。
近海島嶼海洋可再生能源供電、海水淡化應用和海洋旅遊等綜合開發示範試驗研究。在長山群島、嵊泗列島、舟山群島、浙江樂清灣島嶼、萬山群島、川山群島等海洋資源豐富地區,篩選確定示範站址,因地制宜開展海島綜合開發利用示範試驗研究。
研究方法與技術路線是:
以本專項調查和評價成果為基礎,廣泛收集背景資料,進行必要補充調查,參照國家的有關標准和規定,制定區劃原則、標准,確定評價模型和計算公式,組織海洋、水產、環境等專家,開展功能區劃和綜合評價工作。完成潛在開發區選劃和綜合開發利用區試驗示範研究。
Ⅵ 中國濱海旅遊業的發展空間怎樣發展現狀如何
濱海旅遊是旅遊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沿海地區,它又是海洋產業構成中的一個很大部分。濱海旅遊業是指以海岸帶、海島及海洋各種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為依託的旅遊經營、服務活動。
中國瀕臨太平洋西岸,擁有1.8×104km的大陸海岸線,1.4×104km的海島岸線,島嶼6,500多個;可管轄的海域南北延伸近40個緯度,面積達300多萬km2,有中溫帶、暖溫帶的海上景緻,更有熱帶、亞熱帶的海洋風光,擁有豐富多樣的濱海旅遊資源。近年來,中國濱海旅遊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2005年中國濱海旅遊業增長態勢強勁,沿海地區積極開發突出海洋生態和海洋文化特色的國內旅遊市場,提升濱海旅遊業的整體服務水平,全年濱海旅遊收入5052億元,佔全國主要海洋產業總產值29.7%;增加值2031億元,比2004年增長32.4%。全年濱海國內旅遊收入3887億元,比2004年增加1391億元。
2006年,濱海旅遊業保持平穩較快發展,旅遊市場持續擴大,旅遊消費穩步增長,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全年濱海旅遊收入4706億元,佔全國主要海洋產業總產值25.6%,增加值2400億元,比2005年增長17.6%。
2007年,濱海旅遊消費需求繼續呈現擴張趨勢,濱海旅遊業持續保持穩健增長態勢。全年濱海旅遊收入7748億元,佔全國主要海洋產業總產值31.08%,增加值3242億元,比2006年增長19.9%。
中國濱海旅遊業正處於快速發育的「少年期」。受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旅遊業發展階段等影響,中國濱海旅遊業與世界水平還有較大差距。這從另一方面說明,中國濱海旅遊業擁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中國越來越重視海洋產業的開發,為大力推進中國濱海旅遊業又快又好地向前發展,一些沿海城市也積極大力開發濱海旅遊資源,制定濱海旅遊業的發展規劃和目標。根據中國總體經濟持續增長發展態勢預測,中國未來旅遊業發展同樣會持續增長,而濱海旅遊未來無論是資源利用深度或是品味等級層次都必然進一步得到拓展。可以預見,不遠的將來中國將會涌現出更多更好的海濱度假旅遊目的地,中國濱海旅遊業有著光明而廣闊的發展前景。
中投顧問2008-2010年中國濱海旅遊業分析及投資咨詢報告
Ⅶ 如何提升濱海旅遊體驗
廣東有哪些受遊客追捧的濱海旅遊體驗項目?在提出這個問題之時,卻發現體驗型產品較少且特色不明顯。廣東正在大力發展濱海旅遊,著力打造具有國
際影響力的濱海旅遊產品,從發展濱海旅遊的角度看,就是要解決遊客日益增長的濱海旅遊體驗需求和高質量多樣化的濱海旅遊產品供給不足之間的矛盾。
廣東濱海旅遊體驗型產品的打造,需要跟隨遊客的角度,解決兩大痛點:一是本省缺乏高質量濱海旅遊體驗型產品的痛點,二是世界知名濱海旅遊目的地
未能解決的痛點。尤其是世界知名濱海旅遊目的地尚未開發的產品,或由於自身原因未開發,廣東可以在充分考量資源的時候,有選擇有重點地開發,以達到「後發
先至」的目的地。比如說,當前很多濱海目的地都有出海潛水看珊瑚的項目,廣東可以反其道而行之,開發「種珊瑚」的項目,一方面滿足遊客對新體驗的需求,達
到遊玩和科普的目的,另一方面又能夠修復此前被破壞的海洋生態環境,達到保育海洋生態環境的目的。
旅遊就是為了消遣和享受,體驗很重要。
Ⅷ 什麼是濱海旅遊(具體的概念)
「島+岸+海」的旅遊才是「濱海旅遊」
而通常海濱城市或海濱度假區的旅遊還不是完全的「濱海旅遊」
Ⅸ 濱海旅遊的發展態勢怎麼樣目前濱海旅遊的發展態勢如何
濱海旅遊的發展態勢-綠維創景-經過多個案例明確指出,國內的統計資料表明,沿海地區及海島近年來接待的遊客人次以每年20%~30%的速度遞增,海濱旅遊發展非常迅速,而沙灘浴場,是第一吸引產品。優質沙灘,必然成為海濱的核心。
現在出現的現象是,在沒有沙灘的海濱上,出現了人造海灘。在泥沙淤黃的海岸,在人造藍色海岸。上海、天津,是人造海灘的第一陣營。 傳統海濱旅遊,被稱為「觀海景、戲海水、嘗海鮮、買海貨」。轉型中的休閑度假海濱旅遊,凸顯出了游樂與休閑的特性,還應該加上「洗海澡、鬧沙灘、飈海水、享發呆」。
以上只是對您濱海旅遊的發展態勢怎麼樣以及目前濱海旅遊的發展態勢如何這兩個問題的簡要回答,你還可以看看綠維創景的相關研究成果,會給您提供更多的參考價值。1.《海濱旅遊》2.《湖泊旅遊差異化開發的「七種武器」》3.《沙灘浴場的創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