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旅遊的發展
Ⅰ 陝西旅遊
嗯。。。華清池,大唐芙蓉園,黃帝陵,兵馬俑都可以來看看哦
今年五月份陝西法門寺重建完成了,花了300多億貌似,我沒去,不過你可以去看看,聽說超壯觀的,另外兵馬俑是要錢的,你還可以去回民街吃小吃,那裡的陝西小吃超正宗的,吃一碗biangbiang面再加一個肉夾饃,哦~很棒的。。。嗯,順便說一下,我是一個標准路痴,雖然是本地的但也不是很清楚啊。。。你可以問問街上的人,陝西人很熱情的~哈哈也幫不上什麼忙,把能找到的給你吧~
。。。。。。。。。。。。。。。。。。。。。。。。。。。。。。。。。。
華清池門票:70元 5A級景區
4月1日--11月31日,執行旺季價格70元/人,12月1日--次年3月31日,執行淡季價格40元/人。學生、軍官、殘疾人憑學生證、軍官證、殘疾人證,門票可以優惠到20元/人,身高在1.2米以下的兒童免收門票。65歲以上老年人持老年證35元/人,70歲以上老年人持壽星證免費。
華清池開放時間:
8:00-16:00
華清池交通指南:
華清池地址:陝西西安臨潼縣驪山北麓
華清池乘車路線:火車站東側的306和307路公交車(30分鍾可到)。這兩部車車身全綠,非常好識別,平均10分鍾一趟,途經華清池、秦陵、兵馬俑各處,臨潼區可乘坐101路旅遊公交。
華清池簡介:華清池亦名華清宮,位於西安城東,驪山北麓,距歷史文化名城西安30公里,自古就是游覽沐浴勝地,是全國第一批重點風景名勝區,1997年國務院公布華清宮遺址為全國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緊依京城的地理位置,猗旎秀美的驪山風光,自然造化的天然溫泉, 吸引了在陝西建都的歷代天子。周、秦、漢、隋、唐等歷代封建統治者都將這塊風水寶地作為他們的行宮別苑。圍繞朝代的興亡更替,華清池的盛衰變遷,文人墨客尋古覓幽,感嘆詠懷,創作了<<長恨歌>>等無數流傳千古、膾炙人口的詩詞歌賦,成為我國古代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華清池在中國現代革命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1936年12月12日,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就發生在此,華清池內至今仍完的保留著當年蔣介石行轅舊址五間廳。建國以後經過幾次大規模的修葺、擴建,古老的華清池又煥發出青春的光彩,雖不及唐時規模宏大,但也不亞昔日之富麗典雅。1959年,著名文學家郭沫若在此參觀時就欣然提筆寫下了「華清池水色清蒼,此日規模越盛唐。不僅宮池依舊制,而今庶民盡天王」。
。。。。。。。。。。。。。。。。。。。。。。。。。。。。。。。。。。。
大唐芙蓉園票價 68元 5A級景區
位於古都西安大雁塔之側,是中國第一個全方位展示盛唐風貌的大型皇家園林式文化主題公園。早在歷史上,芙蓉園就是久負盛名的皇家御苑。
今天的大唐芙蓉園建於原唐代芙蓉園遺址上,以「走進歷史、感受人文、體驗生活」為背景,展示了大唐盛世的燦爛文明。全園景觀分為十二個文化主題區域,從帝王、詩歌、民間、飲食、女性、茶文化、宗教、科技、外交、科舉、歌舞、大門特色等方面全方位再現了大唐盛世的燦爛文明。園中亭台樓閣、雕梁畫棟,包括有紫雲樓、仕女館、御宴宮、芳林苑、鳳鳴九天劇院、杏園、陸羽茶社、唐市等眾多景點。
園區各景點每天上演各種精彩節目,包括祈天鼓舞、「教坊樂舞」宮廷演出、「艷影霓裳」服飾表演、少林武術表演、舞獅、高蹺、雜技等。每晚上演的全球最大水幕電影,集音樂噴泉、激光、火焰、水雷、水霧為一體,帶給遊客震撼的立體感覺。園區主題演出大型夢幻詩樂舞劇《夢回大唐》恢宏大氣,如夢亦幻,曾應邀赴新加坡演出,受到了新加坡總統納丹、總理李顯龍和內閣資政李光耀的親切接見和大力稱贊。每逢節假日,還有各種應景主題活動,帶給你三百六十五天的驚喜歡樂。
大唐芙蓉園以它獨特的魅力和無可比擬的歷史地位,成為華夏子孫尋根追夢的文化祖庭和重溫盛世的精神家園,它將帶您進入中國唯一的盛唐文化之旅。
訂票電話:
86-029-85599071
。。。。。。。。。。。。。。。。。。。。。。。。。。。。。。。。。。。
黃帝陵門票:91元
黃帝陵開放時間:
08:00~19:00
黃帝陵地址:陝西省延安南部的皇陵縣
黃帝陵乘車路線:西黃高速公路,2小時車程。
黃帝陵簡介: 黃帝陵相傳是中華民族的始祖軒轅帝的陵園,它位於陝西省延安南部的皇陵縣城北的橋山上。《史記五帝本記》記載:「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軒轅」,五千年前出生在中華大地西北黃土高原的沮水河畔的沮源關降龍峽,時間是農歷的二月初二。從此,就產生了二月二,龍抬頭的吉祥之說。
黃土高原,坦盪渾朴,博大雄沉,山豐土厚,土色呈黃。黃乃地之正色,象徵著吉祥喜慶,為古人所崇尚之色,土乃五行之尊,萬物之本,軒轅以土德稱王。故軒轅號曰黃帝。古文獻記載有三皇五帝,黃帝是三皇之一,又是五帝之首。在炎帝後期,黃帝於亂世起兵,以德號召天下,戰敗炎帝於阪泉,代炎帝為天子,後又戰勝蚩尤於涿鹿之野,結束了遠古戰爭,統一了中華民族,建立起中國第一個有共主的國家。當選為中華民族第一帝,中華文明時代從此開始了。歷史上的唐堯、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帝王均為黃帝後裔,所以黃帝被稱為中華民族的始祖。
據說中國共有黃帝陵七處,甘肅、河南、山東、河北等地都有黃帝陵,但只有橋山的皇陵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秦始皇兵馬俑門票:
旺季(3月1日—11月):90元/人;淡季(12月1日—2月):65元/人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優惠措施:
根據上級有關文件及規定,我館對下列部分人員實行優惠參觀門票 淡季35元/人旺季45元/人
1、現役軍人(含武警)憑本人軍官證、士兵證;
2、殘疾人憑本人殘疾證;
3、年滿65歲以上(含65歲)的老年人,憑本人居民身份證;
4、享受優惠人員在檢票口持有效證件驗證後放行。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免費參觀條件:
1、1.2米以下兒童免費參觀;
2、年滿70歲以上(含70歲)的老年人,憑本人居民身份證,免費參觀;
3、凡「省內」有突出貢獻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和離休老幹部持證明身份的有效證件前往省直各博物館、紀念館參觀,一律實行免費(只限專家本人和離休老幹部本人)。
註:
1、在校學生憑本人學生證;
2、成人院校等均不享受優惠;
3、部隊職工不享受優惠;
4、無鋼印證件視為無效證件。
開放時間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開放時間: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全年開放,節假日不休息。
3月16日—11月14日: 8:30—17:30
11月15日—3月15日: 8:30—17:00
11月15日—3月15日: 8:30—17:00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乘車路線:
在火車站門口乘306路(游7)可直達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簡介:
秦兵馬俑坑發現於1974年,位於秦始皇帝陵以東1.5公里處。經考古工作者連續多年大規模鑽探及研究考證,這里是中國第一個封建皇帝秦始皇帝之陵園中一處大型從葬坑。
1975年國家決定在俑坑原址上建立博物館。經過四年多的籌建,至1979年9月底,雄偉的一號俑坑遺址展覽大廳及部分輔助性建築竣工落成,同年10月1日開始向國內外參觀者展出。
從此,這塊曾是亂石堆積、偏僻冷寂的荒漠田野熱鬧起來,它像一塊巨大的磁石吸引著無數中外遊客紛至沓來。秦俑博物館開館以來,每年接待著一百多萬的中外遊客,許多名人都曾來這里參觀
。。。。。。。。。。。。。。。。。。。。。。。。。。。。。。。。。
呼,好累啊
希望對你有用~
Ⅱ 陝西省旅遊資源的特徵是什麼
陝西省是旅遊大省,旅遊業是其支柱產業,旅遊資源具有數量大、品位高、特色顯著、多樣性強的總體特徵。旅遊業已成為陝西省國民經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入境旅遊、國內旅遊、出境旅遊全面進步,旅遊經濟增長速度高於全省經濟增長速度,國際旅遊市場進一步拓展,國內旅遊區域合作進一步加強,形成了全面開放的良好態勢(見表5-1)。
表5-1陝西省旅遊業發展概況一覽表。
陝西小吃品種繁多、風味各異,辛辣鮮香、油多肉醇,贏得了國內外旅遊者的普遍贊賞和高度評價。各種檔次的賓館、酒店可以滿足不同層次旅遊者的需要;多條國內、國際航空線,發達的鐵路、公路網路連接四方,為旅遊提供了便利。陝北剪紙、鳳翔木版年畫、唐三彩、彩繪泥塑等成為陝西重要的旅遊紀念品。秦腔、陝西皮影戲、陝西鑼鼓等深受國內外遊客的好評和喜愛。西安唐樂宮、古都大劇院、陝歌大劇院等文化娛樂場所一應俱全
陝西省近年實施高A級景區創建倍增計劃,推進文化旅遊項目和文化旅遊名鎮建設。通過舉辦絲綢之路文化旅遊博覽會和「秦嶺與黃河的對話」等主題活動,積極加快培育大秦嶺人文生態旅遊度假圈,構建以西安為起點的絲綢之路風情體驗旅遊走廊,並以絲綢之路7個「非遺」景點為突破口,打響「絲路起點」旅遊品牌。同時,依託大秦嶺72峪、溫泉、名山等自然景觀,策劃開發2~3條大秦嶺穿越路線,破解周邊交通瓶頸,吸引遊客。
Ⅲ 陝西的旅遊業怎樣
如果不亂購物,除去路費3000元即可遊玩一周。建議西安東線,巍巍華山漭漭秦嶺,兵馬俑,藍田玉, 華清池等著名人文自然景觀都在東線。
Ⅳ 陝西將如何促進全域旅遊發展
據報道,近日,陝西省政府辦公廳發布《關於進一步擴大旅遊文化體育健康養老教育培訓等領域消費的實施意見》:加快創建全域旅遊等工作促旅遊消費升級。
未來將打造陝西鄉村旅遊「十百千」品牌,實施鄉村旅遊富民工程並開展鄉村旅遊後備廂專項行動,推出陝西「熱購旅遊商品」名單,支持有條件的重點村利用已有資源建設旅遊電商平台,啟動建設沿黃工程,打造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文化旅遊新坐標。
此外陝西還將支持自駕車旅居車營地建設;培育低空和水上旅遊消費市場,打造以秦嶺、黃河、渭河、漢江、沙漠為主題的精品航線;鼓勵社會資本開發以秦嶺北麓為主的溫泉休閑旅遊精品線路和產品,重點打造以西安、咸陽為核心的溫泉旅遊圈。
Ⅳ 西安旅遊發展前景
呵呵`我復是西大畢業的學旅制游管理出身,已經畢業兩年了
看你提的問題,大概我們多半也是同行吧
個人認為西安的旅遊設施方面在國內不算是很好的
從賓館來看`西安的星級賓館標准比一些大城市還是要差有些的
但這個和西安的人文和歷史因素也有一定關系
還在不斷完善之中,我相信未來會很好的
Ⅵ 陝西旅遊業的特色是什麼
「人說山西好風光,地肥水美五穀香」。山西文化遺存燦若繁星,文物古跡遍布各地,風土人情獨具特色,以「地上文物寶庫」「中國古建築藝術博物館」著稱於世,並蜚聲海內外。山西的旅遊產業起步較晚,在全國旅遊市場的大格局中,山西旅遊業屬於新興市場,總體上處於中等水平和快速上升階段(見表5-2)。
山西麵食種類繁多,名冠天下。高、中、低檔賓館交錯林立,基本可以滿足不同層次旅遊者的需要。太原武宿機場、南北同蒲線、石太線及眾多高速公路為旅遊業提供了便利的交通。以佛教文化、晉商文化、根祖文化、黃河文化為特色的景區景點讓旅遊者流連忘返。富有地方特色的傳統工藝品、土特產品、文化藝術品一應俱全。絢麗多彩的民俗文化、節慶活動和形式多樣的娛樂項目可供旅遊者盡情享受
隨著全省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收入的穩步增加,山西省旅遊業的發展已步入快速發展時期。山西正努力將太原、大同建設成世界級旅遊目的地城市,把黃河中游華夏古文明集中連片區打造成世界級旅遊線路,將宗教古建游、晉商文化游、尋根覓祖游、太行山水游、黃河文明游、紅色經典游建設成為精品旅遊線路。
Ⅶ 說明世界旅遊業的發展能否促進陝西的經濟發展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將促進旅遊業的發展。這是全國各地也是陝西發揮旅遊優勢的難得機遇。陝西是旅遊資源大省,卻不是旅遊經濟大省,旅遊並未成為陝西的支柱經濟。抓住機遇,大力開發旅遊資源已成為陝西旅遊業發展的當務之急。
旅遊資源不外兩類:一為自然景觀;二為人文景觀。百里終南山之美景佳境,皆在陝西。西起太白,東至華山,其間太白積雪、朱雀森林、天子峪、太平峪、南五台、翠華山、湯峪、驪山等,可謂「終南陰嶺秀」。它如「萬里黃河一壺收」的壺口瀑布壯觀天成。而人文景觀更是得天獨厚,且不說黃帝陵、炎帝陵、周秦漢唐諸多皇陵,世間絕無,僅十三朝古都西安這座世界最大的古城堡的文物古跡已難以盡數。而宗教活動的寺院庵觀星羅棋布,更是絕世的旅遊資源。佛教八大祖庭之六大祖庭在西安,道教祖庭祖庵重陽宮、樓觀台、佳縣的白雲觀等,皆國內難覓。隋唐以來儒釋道三教文化鼎立,推動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發展。儒家雖未形成規范的宗教模式,但留下了諸多的人文遺產。漢代的關西夫子楊震、眉縣的張載、周至的李二曲、西安的馮從吾皆是通古大儒,他們的活動遺址或紀念地均凝聚著傳統的優秀民族文化,是難得的旅遊資源。
陝西的人文景觀難以盡述。這塊中華民族的發祥地,實是以古名震天下,古是陝西的特色,古是陝西的靈魂。西安這座十三朝古都的歷史文化名城,更是以古文化飲譽中外,堪稱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故而旅客遊人來陝西是尋古而來,到西安是尋文而至,絕非來陝西看現代化的高樓大廈。古是陝西旅遊業的特色,西安是啟動陝西旅遊業的樞紐。其中極易收效的則是大力開發宗教活動場所這些難得的旅遊資源。
宗教活動場所是古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內涵豐富的人文景觀。它綜合性的展現了優秀的傳統民族文化和地方風情,是極富吸引力的旅遊勝地,是最富特色的旅遊資源,是易於開發利用、易於見效的旅遊業。
近年來,全國各地啟動宗教活動場所發展旅遊業的情況比比皆是,已形成了「文商交融、廟市合一」的特色旅遊經濟,實是旅遊業的「短、平、快」項目。如北京的潭柘寺、開封的大相國寺等,均形成了旅遊熱點。特別像洛陽的白馬寺、唐玄奘紀念館等,僅年收入皆在數億之巨,如此等等,舉不勝舉。
此類旅遊資源的開發,只需給政策和行政支持,就會事半功倍,少花錢多辦事,甚至不花錢也能辦成事。如福州的西禪寺建成了金瓦紅牆、氣勢恢宏的古建群,修建費已逾三億人民幣,政府卻未撥分文,皆為海內外捐贈布施。這為「吃飯財政」的陝西省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路。他處現造景觀發展旅遊,而陝西乃「文武盛地」,譽滿中外,名滿古今,宗教活動場所比比皆是。不言佛道,僅伊斯蘭教之全國最大的中國庭院式清真寺(化覺巷清真大寺)就在西安,乃全國獨一無二。這些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正是利用其相應於我省旅遊業發展的優越條件。
對宗教活動場所的利用,在某種意義上講,也是改善和充實投資環境的問題,特別在世界經濟環境變化,入世後的今天,尤為重要。我們發現有許多外商考察投資環境時,並非僅限於經濟效益,還有政治環境和宗教氣氛方面的問題。有些外商還將宗教活動場所,作為測試政治氣候的重要內容,多方位地對投資環境作更深層次的了解和認識。可以說,對宗教活動場所的利用,已不是一個簡單的宗教問題或經濟問題。
旅遊業的發展最根本的是爭取旅客遊人,有人,才能有旅遊業的一切。宗教活動場所是極富吸引力的旅遊佳境。黃山秀麗,名聞中外,然卻少有「四山」、「五嶽」的盛名。原因是少有人文景觀,文化底蘊不足。解放前後,西大街一直是西安最熱鬧的街市。盡管50年代東大街興起,商貿興隆,但西大街繁華如故。直到「文革」中,毀了城隍廟、拆了臨街五跨寬的大牌樓、西安的金字巨匾《文武盛地》由鼓樓上失落後,西大街的繁華終於衰落了。因為它失去了極富特色的古文化,失去了古氣。「有廟就有香火,有香火就有人」,這是還要長期存在的社會生活現象。西安的卧龍寺是陝西最早的佛教寺院。諸多的社會歷史原因,多年來,寺產被占,殿堂破敗,柱斜梁危,屋頂雜草叢生,屋內垃圾成堆。近年來,解決了寺產糾葛,出謀劃策引進資金,重建了十大殿,這座陝西首剎盛世重輝,形成了西安的旅遊新景點,帶動了周邊經濟的發展。
陝西的旅遊業要發展,首先要大力開發西安的旅遊資源,這座文物寶庫還沒有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歷史的久遠,地理位置的優越,決定了省會西安是陝西旅遊的中心,只有把旅客遊人留在西安,向省內各旅遊區輻射,才能形成有規模的旅遊格局。
然而,西安雖註定了是陝西的旅遊中心,但西安至今還沒有一個中心旅遊區,仍然留不住旅客遊人,故來西安的客人不少,但住得時間不長。即就是絕世勝跡的秦始皇兵馬俑也因內涵單一,難以滿足諸多旅客的游興,除了少數專家學者之外,大多客人皆是一覽而過。旅客遊人多留一天,就有一天的旅遊經濟。陝西的中心旅遊區是西安。西安首先要有一個像南京夫子廟那樣的中心旅遊區。建設西安的中心旅遊區,是西安旅遊業、陝西旅遊業發展的關鍵。建設一個獨具古城特色的中心旅遊區,為旅客遊人建造一個集游、購、娛、吃、住、行皆有濃烈地方風情和古文化特色的全方位服務的旅遊環境。留住旅客遊人,旅遊經濟就能成為支柱經濟。
陝西旅遊業的中心是西安。西安中心旅遊區的最佳選址是南門地區。此處文物景點集中,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方便,卻鬧中取靜,豐富而久遠的歷史遺跡令人心馳神往。正如一位海外遊客講的:「悠悠長安帝王都,華夏文明鑄春秋,漢唐雄風今猶在,千古風韻碑林留。」看不厭的文物勝跡,聽不完的典故遺事,確實是對這一地區貼切求實的評述。然而這些難得的旅遊業寶藏,卻未得到很好的開發和利用。
近年建成了書院門古文化街和德福巷湘子廟古建街。耗資不少,收效甚微。書院門古文化風韻不足,少有西安特色,文化內涵淺薄,行人佇立街首,街內一覽無余,根本留不住遊人。德福巷更是曲徑通幽,少有行人。雖多方啟動,近來少有收獲。經過多次探討論證,只有恢復湘子廟和寶慶華塔寺,以宗教活動場所為啟動點,才是優選的明智決策。這方面全國有許多成功的先例,西安為何不能效法而行呢?
如果能恢復湘子廟和寶慶華塔寺,則佛寺道觀隔街相照,以新的景點街首迎賓,以傳統的宗教文化充實湘子廟街、德福巷與書院門的古文化,就能接通書院門古文化街和湘子廟及曲徑通幽的德福巷。一線貫通湘子廟,寶慶華塔寺、關中書院、碑林博物館、卧龍寺、下馬陵、南城清真寺與南城牆、文昌閣、魁星樓、南城門樓等諸多景點,形成上下錯落、四周呼應的立體式旅遊區。當地更有數千年延續至今的幾十家古銅器社、古樂器社活動的動態人文景觀。以儒、釋、道、伊斯蘭諸多豐富、充實、濃郁的宗教文化和宗教形態在全國標新立異,形成西安古城的中心旅遊區,這就是「街因寺而興,寺因街而盛」的旅遊業模式。
這個中心旅遊區的建設投資極少,見效甚快。關鍵問題是恢復湘子廟和寶慶華塔寺。湘子廟是古城內惟一尚存的道教祖庭;寶慶寺是建於隋盛於唐的皇家寺院,其文物歷史價值不遜於法門寺,現存的華塔寺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關鍵是必須行政支持,落實政策,歸還佛道教協會,其修復不需國家投資,恢復宗教活動場所必然隨遇而興。
事雖簡,然行則難。這些珍貴的文物景點至今仍被有關單位占據著。應該多為陝西旅遊經濟的發展考慮,多生一些全局思想,切不可以部門的區區小利而影響全局經濟的發展。數千年形成的人文景觀是稀世的民族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文明的物證,是不能失而復得的瑰寶。現代建築毀了可以重建,但不是什麼地方,什麼時間都可以建造文物景點。飽經歷史陶冶具有豐富歷史文化的寺院道觀是不能重建的。歷史文化的積淀是一筆難以計數的無形資產。
可見,宗教活動場所的利用,雖事情簡單,但問題復雜,在許多具體問題的處理上還必須由黨委和政府統一協調安排,「規劃一張圖,建設一盤棋」。以發展旅遊業為大局,通盤考慮處理一些部門與單位間的關系,以免影響旅遊資源的開發。充分利用行政權力,保護旅遊資源,開發旅遊資源,充實改善旅遊設施。在由黨委和政府的統一安排下,任何社會性的行政措施都必須為經濟服務,旅遊經濟就會有新的飛速發展。
Ⅷ 陝西省經濟總量靠後的城市中,旅遊文化均發展得如何
旅遊文化其實發展的越來越好了,雖然之前不是很好,但是現在被周圍的城市帶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