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旅遊的發展
A. 養生旅遊的市場
據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世界旅遊業自09年開始,逐漸走出金融危機,開始顯現出積極增長,2010年國際遊客數量與2009年相比增長了6.7個百分點。2010年全年國際旅遊人次達到9.35億,較2009年增長5800萬人次。繼2010年全球旅遊業復甦之後,2011年全球旅遊業將繼續增長,但增長步伐將縮小。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預測,全球旅遊業也有望實現4%-5%的增長,略高於長期的平均預測值。全球主要快速增長的旅遊目的地主要集中在亞太地區和中東地區,亞洲是世界第二大旅遊目的地,亞洲旅遊收入已佔世界旅遊總收入的兩成以上。在國家排名中,排名前兩位的國家分別是法國和美國,而中國則已取代西班牙成為全球第三大旅遊目的地。從全球的旅遊經濟發展趨勢來看,未來15年內,發達國家將相繼進入生態、旅遊、養生「休閑時代」,生態、旅遊、養生休閑產業將會在2015年前後主導世界勞務市場,並佔有世界GDP50%的份額。根據這一走勢,21世紀將是富裕起來的中國生態、旅遊、養生休閑產業發展、繁榮和成熟的世紀。
B. 「養生休閑旅遊開發」有哪些具體模式
山合水易是國內養生休閑旅遊開發模式創新的領導品牌,我們通過項目實踐積累,形成了以下「養生休閑旅遊開發」的模式綜述:1、健康管理模式健康管理模式的開發可養生旅遊目的地、旅遊景區等都可採納這一類開發模式,它的開展可與保險公司、旅行社、醫療機構等進行合作,具體操作包括與健康保險打包合作提供體檢、整體健康管理等,從而使旅遊對人的身心帶來影響,提供更理想的旅遊項目。2、養生度假地產依託於龍頭養生休閑旅遊區與核心養生休閑旅遊地產項目,以養生休閑為核心主題和吸引力,有相當豐度的產品支撐,具備了完整的旅遊產業配套要素構成的旅遊目的地。很多景區具備發展成為這樣類型項目的條件,但因產品的主題定位不夠凸顯,產品打造的方向有所偏離,產品支撐不夠,要素配套有所欠缺,以及在運營與營銷上存在不足,還未形成真正的養生休閑旅遊地產。3、養生休閑旅遊區具有某類養生休閑核心主題,有基本項目和要素配套的旅遊景區。此類景區一般擁有較為獨特的養生資源,但「養生」的具體產品還未完全將主題貫徹落實,市場目標結構和產品結構未很好的對應,生態養生旅遊產品的優勢沒有完全挖掘出來,景區可提升的空間較大。4、醫療旅遊模式醫療旅遊是通過把優質的醫療服務與養生康復休閑相結合的一種全新的養生旅遊開發模式,它需要一定的醫療條件和醫療技術作為支撐,同時作為一種旅遊養生方式,除了需要配備一定數量和較高水平的醫療人員外,還需要具有醫療專業知識技能的導游服務。5、會員康體模式以會員形式或出售消費卡的形式,依託主打旅遊資源和產品,把一系列的養生休閑旅遊活動,特別是健身旅遊項目包裝組合起來形成一個整體的開發模式。
C. 養生旅遊越來越受到人們歡迎了嗎
近年來,全國旅遊系統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旅遊業呈現出全面發力、多點突破、快速發展、縱深推進的良好態勢,旅遊業對國民經濟和社會就業的綜合貢獻度均超過10%,旅遊業加速向開放的「旅遊+」融合發展方式轉變。北京,上海,江蘇的無錫,遼寧的大連,浙江的杭州,安徽的黃山,吉林的長白山,湖北的武當山,江西的廬山,雲南的文山,河北的保定、孟村,河南的嵩山、溫縣,山東的青島、濟南,湖南的岳陽、長沙、湘潭、株洲等上百個旅遊熱點城市和熱點景區,近段時間都相繼推出養生、保健旅遊項目,並且呈現出方興未艾的趨勢。
當然,養生旅遊產業的發展不能脫離一個基礎——堅持低碳和生態理念。各地在發展養生旅遊的同時,不能破壞生態環境,所有基礎設施、房屋建築、污染排放、垃圾處理等,均應符合低碳環保理念。畢竟,一個健康安全的生活環境,是人類的最基本需求。
D. 生態養生旅遊的生態養生旅遊開發類別
生態養生旅遊開發主要有以下類別:
生態養生餐廳:養生餐廳可以採用非常生態的環境來打造,養生餐廳的食物內容包括進食的方式都可以做出特色。
生態養生會議中心:可以圍繞生態養生的理論探討、生態養生的實踐總結來設置,同時該場所的設計和功能配套可以按養生特色來打造。
生態養生購物場所:圍繞養生商品的展賣、鮮食、採摘、製作等來開發,可以極具生態養生特色。
生態養生培訓基地:生態養生中很多項目的修習,需要有人教授培訓,遊客本身會產生此項目是基本子項之一。
生態養生SPA:是生態養生中明星產品,一般具有很好的市場,但生態養生理念的表達,配套服務的完善是一個難點。
生態養生游樂項目:該類項目是生態養生旅遊中的重要組成,游樂項目的設計應與生態養生的主旨相契合。
生態養生運動項目:該類項目是生態養生旅遊項目中的核心項目之一,與觀光、休閑、游樂、SPA等應很好的結合。生態養生靜養項目:該類項目對生態環境和服務要求較高,是生態養生旅遊的特色項目之一。
生態養生觀光項目:該類項目是生態養生旅遊的基底,沒有好的觀光項目,生態養生項目的休閑、游樂、運動將大打折扣。
生態養生文化項目:該類項目是生態養生旅遊類項目的品味提升和品牌提升的最好產品。
生態養生公寓:該類項目有養老公寓模式做為成功範例,而且市場應不局限在老年市場,對生活環境有要求的中青年市場也有需求,關鍵是生態養生主題的打造和產品質量。
E. 養生旅遊的養生旅遊現狀
據《2014-2018年中國養生旅遊產品開發模式與區域投資機會分析報告》調查顯示我國大城市居民,尤其是「都市白領」,超過半數處在亞健康狀態,而且人數還在呈現上升趨勢。而與此同時,過去的十年間,我國65歲以上人口佔比逐年上升,老齡化率到2011年達到9.1%,且呈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因此,這就要求人們在物質生活已經提升到較高水平之後,必須更多地考慮生活的質量和身心的健康。在這種形勢下,養生休閑將成為熱點和潮流。養生旅遊,也算是對身心的休假式治療。
一般來說,人們消費養生休閑旅遊產品主要有以下幾大訴求——延年益壽、強身健體、修身養性、身體醫療、修復保健、生活體驗或養生文化體驗,目前國內養生旅遊產業包括溫泉養生旅遊、森林養生旅遊和濱海養生旅遊等項目。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國內旅遊人數為26.41億人次,同比增長25.58%,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當年我國國內旅遊收入為19305.40億元,同比增長53.46%;國際旅遊收入為484.60億美元,同比增長5.78%。
養生旅遊作為高端旅遊的一部分,其發展的基礎是濱海、溫泉等自然資源,但養生旅遊的生活設施及服務、完善的養生體系同樣不可或缺,這些設施與服務能使遊客達到調理身心和恢復健康的目的,因此,加強養生旅遊的配套建設也將成為我國養生旅遊業發展的必要條件。
「十二五」期間,我國養生旅遊業將有望迎來投資、建設及發展高潮,而隨著養生旅遊業的發展,養生旅遊將從小眾旅遊項目向大眾旅遊方向發展,旅遊項目也將日益多元化,並實現產業鏈的延伸和拓展。
養生首先在於環境。城市的廢氣、污染,是人類生命的大敵,城市居民需要常常到森林中洗肺,到綠色中洗眼,到潮潤中洗膚。
F. 從健康與養生的角度談談旅遊的發展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民眾對健康、生活水平、生活質量更看重。旅遊無疑是滿足健康養生的首選活動之一
G. 為何說養生旅遊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隨著人們對旅遊業內涵更深層次的認識,人們對旅遊產品的需求日趨多樣化,「旅遊+健康」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各類專項旅遊項目因此得到開發,養生旅遊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但是要注意養生旅遊產業的發展不能脫離一個基礎——堅持低碳和生態理念。各地在發展養生旅遊的同時,不能破壞生態環境,所有基礎設施、房屋建築、污染排放、垃圾處理等,均應符合低碳環保理念。
希望更多人可以參與養生旅遊!
H. 養生度假旅遊開發的模式有哪些
根據不同的發展重點和發展理念,對於養生度假旅遊開發主要行程以下五種模式: 一、健康管理模式 健康管理模式以專業的健康維護計劃,實現了「健康保障」和「健康管理」的完美結合。將健康管理模式引入到養生度假旅遊開發之中,在一些景區或旅遊地,開發者可以沒有自己的醫療機構,但可以利用網路給遊客帶來貼心的服務。幫助遊客完成尋名醫、掛號及病後康復等一系列整體健康管理,即「IT+健康+旅遊」的新模式。以網路平台、會員制的組織形式,對遊客的生活起居等一系列生活方式做出合理安排,並根據需要提供營養餐的配送、健康檢查、運動健身等系列活動,從而使遊客身體上獲得健康維護和健康促進。養生旅遊目的地都可採納這一類開發模式,它的開展可與保險公司、旅行社、醫療機構等進行合作,具體操作包括與健康保險打包合作提供體檢、整體健康管理等,從而使旅遊對人的身心帶來影響,提供更理想的旅遊項目。 二、醫療旅遊模式 醫療旅遊是通過把優質的醫療服務與養生康復休閑相結合的一種全新的養生旅遊開發模式,它需要一定的醫療條件和醫療技術作為支撐,同時作為一種旅遊養生方式,除了需要配備一定數量和較高水平的醫療人員外,還需要具有醫療專業知識技能的導游服務,為外地甚至外國遊客提供交通食宿、醫療檢查和觀光旅遊等一條龍服務。目前泰國、印度、韓國等國家提供的這種醫療旅遊一條龍服務正令越來越多的外國遊客趨之若鶩,也給這些國家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現階段,提供醫療旅遊服務的機構主要為一些私人醫院,一些旅遊地能為遊客提供牙科治療和整形手術治療,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提高以及消費觀念的改變,必將出現越來越多的醫療旅遊服務機構。 三、健身俱樂部模式 以會員形式或出售消費卡的形式,依託主打旅遊資源和產品,把一系列的養生休閑旅遊活動,特別是健身旅遊項目包裝組合起來形成一個整體的開發模式。這種開發模式可以某一旅遊目的地為基地,結合自助游模式,通過旅遊項目的靈活組合和包裝的方式,延伸至周邊景區(點),從而擴大健身休閑活動的地域空間,並形成吸引力較強的多樣化旅遊產品。例如,組織開展自行車賽、攀岩、野營、徒步旅行等養生休閑運動旅遊活動,還可策劃以老年人為對象的飲食和運動相結合的預防生活習慣病旅遊項目、以女性為對象的瘦身減肥項目、以小孩為對象的健康夏令營等。 四、養生休閑目的地 依託於龍頭養生休閑旅遊區與核心養生休閑旅遊項目,以養生休閑為核心主題和吸引力,有相當豐度的產品支撐,具備完整的旅遊產業要素構成的旅遊目的地。很多景區具備發展成為這樣類型項目的條件,但因產品的主題定位不夠凸顯,產品打造的方向有所偏離,產品支撐不夠,要素配套有所欠缺,以及在運營與營銷上存在不足,還未形成真正的養生休閑旅遊目的地。比如文登等等區域。 五、養生休閑旅遊區 具有某類養生休閑核心主題,有基本項目和要素配套的旅遊景區。此類景區一般擁有較為獨特的養生資源,但「養生」的具體產品還未完全將主題貫徹落實,市場目標結構和產品結構未很好地對應,生態養生旅遊產品的優勢沒有完全挖掘出來,景區可提升的空間較大。
I. 養生文化旅遊如何發展
我國當前的養生旅遊大多沿用了古時養生旅遊的方式,融入了現代人的基本養生訴求。目前較流行的養生旅遊項目包括森林浴、霧浴、日光浴、溫泉浴、食療、民俗養生等。但總體而言,我國現代養生旅遊與國外相對成熟的養生旅遊市場仍有很大差距,存在一些問題。
養生旅遊目的地主要依賴當地自然資源,產品比較單一。此外,具有本地特色和有影響力的養生旅遊產品還未形成規模。盡管我國養生旅遊目的地數量日益增多,但是養生元素在各目的地的滲透仍比較淺層,各類養生活動仍然以依賴自然資源為主,無法深入挖掘消費者的養生訴求。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研究顯示,中國消費者是全世界最重視養生消費的群體,預計到2020年我國養生旅遊消費的總規模將突破4000億元。養生旅遊發展急需規劃。養生旅遊是一個比中醫葯旅遊更大、更綜合、更國際化的旅遊業態。經國務院同意,「十三五」全國旅遊業發展規劃納入國家「十三五」重點專項規劃。